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

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

一、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胡健强[2](2017)在《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文中提出微波诊断系统作为一种无扰的测量技术,在等离子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微波反射计作为常用的一种微波诊断系统,可以高时空分辨地测量聚变等离子体的多个参数,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现代主流的各个磁约束聚变装置上。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EAST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托卡马克上的先进综合微波反射计系统的测量原理、模拟设计、搭建测试、数据处理以及托卡马克物理实验测量结果等内容展开。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综合微波反射计系统主要由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Doppler Backscattering System, DBS)和2道的电子密度剖面反射计这两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两套系统共用一套准光学前端,能够互为补充地为EAST的等离子体放电实验中提供如电子密度分布剖面、等离子体极向旋转速度分布剖面、径向电场的径向分布、湍流强度径向分布以及湍流波数谱等多个物理参量的高速高分辨率的测量,可以进行如输运与约束机理以及高约束模和低约束模之间的转换(L-H转换)机理等物理问题的研究和湍流模式鉴别。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本论文从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于剖面反射计系统,文中讨论了密度反演的方法,以及密度涨落、相对论效应、误差场、多普勒效应、极化角耦合等的影响以及与密度零点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多普勒反射计系统,文中介绍了几种求频移的和模分析方法,讨论了模分析中采样时钟等问题。并从模拟上给出了 SOL区对测量光路的影响。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详细地介绍了 EAST上的先进集成反射计系统的设计、搭建、校准和测试的过程。该系统包括共用的准光学收发前端、双波段(Q-band,33-50GHz 和 V-band,50-75GHz)的双极化(O-mode 和 X-mode)连续波频率调制FMCW超快扫频单发单收零差式剖面反射计以及可以同时测量8个频率位置(55,57.5,60,62.5, 67.5,70,72.5和75GHz)的单发单收外差式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8道DBS)。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配套的子系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保护系统、温控系统、反射镜驱动和监测系统、供电系统等子系统。并给出了各子系统的设计、校准和测试的过程,特别是准光学测试、VCO的线性化和动态校准、8道DBS的调试和通过旋转光栅轮进行的频移校准测试。并介绍了在为搭建和测试本套集成反射计而开发的新颖的测试和校准的平台。本论文最后给出了利用该套反射计在EAST放电实验中实际测量的基本结果,包括在利用剖面反射计测量L-mode和H-mode放电时的电子密度剖面分布、台基区演化、以及用8道DBS系统在L-H放电和在低杂波加热中等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套反射计系统的测量能力。

惠琦[3](2019)在《微波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定向发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微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空间传输损耗小,为实现太阳能空间电站、高空监控无人机全天候供电等提供了可能。然而,为进一步提高MPT空间传输环节的效率,发射端需要采用相控阵天线并进行微波功率定向发射,确保接收端位置变化时始终能获取最多的功率。为此,本文对MPT系统的微波功率定向发射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调制/解调技术的MPT系统发射端架构,作为实现MPT定向发射的硬件基础。该架构能实现多路微波功率输出,各路的幅值、相位均能独立控制。所提架构有效利用通信领域常用的正交调制器和解调器,以单个正交调制器取代传统方案所需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和移相器,以单个正交解调器实现闭环所需要的微波信号幅值、相位检测,克服了传统方案中幅值相位控制受器件限制互相耦合、器件一致性差等缺点,以很低的成本达到了较高的性能,既是MPT发射端研究上的有益尝试,也为后文实现MPT定向发射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进一步,本文阐明实现微波功率定向发射的数学原理。首先,以理论推导、计算、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说明了一维、二维线性相控阵天线提高波束质量、实现定向发射的数学原理。基于推导得到的数学关系,给出三种切实可行的定向发射方法及其实现步骤。相关原理的推导和方法的提出,为实际实现MPT定向发射提供了软件算法设计依据。为验证本文所提发射端架构和定向发射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中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MPT系统原理验证平台,包括发射端系统、收发天线阵列、接收端系统。其中发射端系统可实现16路幅值相位可调的微波功率输出,工作频率915MHz,最大发射功率90W,性能稳定、控制精确、调节快速;收发天线阵列采用3x3阵列,各阵元均采用耦合馈电的双层微带天线,特性优良;接收端系统能采集所获接收功率并以无线通信方式发回给发射端,用于实现闭环定向发射;本文进行了MPT原理演示实验,在5m距离上点亮320颗LED灯珠,同时还测试了MPT系统空间传输效率,与理论符合度较高;本文在2.4m距离上验证了三种功率定向发射技术,三种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互为映证,有力说明了所述定向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

赵文宇[4](2015)在《高精度频率综合与传递关键技术》文中提出时间频率是人类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其测量精度比其他物理量的直接测量精度高4个数量级以上。因此,许多前沿的精密物理测量和基本物理规律验证往往最终通过频率测量的形式来实现;此外,时间频率技术还广泛应用到导航、卫星定轨、通讯、国防、工业生产等方面。总之,时间频率技术代表了科技前沿,其发展不仅直接推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而且间接推动了很多应用领域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技术进步意义重大。时间频率技术包括频率产生、保持、传递和测量等诸多方面,其中高稳定频率信号产生技术是所有技术的前提条件。原子钟就是产生标准频率的精密设备,它以原子跃迁谱线的能量为基准产生高稳定的单一频率信号,一般通过将本地频率源锁定到原子跃迁谱线的方式来实现。由于原子跃迁频率、本地频率源和应用系统所需频率一般不相同,因此低噪声频率综合技术就成为了原子钟研究和应用的关键。对于基准冷原子铯喷泉钟,频率综合的目的是将5 MHz的本地频率源的频率变换为9.192 GHz铯原子超精细跃迁频率。为减小本地频率源稳定度和噪声引起原子中稳定度水平恶化(Dick效应),频率综合链路的附加噪声水平需要远低于本地振荡源的噪声水平。对于前沿的锶原子光钟,其本地频率源与原子跃迁的频率相同,处于光频段;然而,在光钟研制过程和应用,需要将激光频率变换到微波和射频段;这种连接光学到微波的频率综合器也称为飞秒光梳,是频率完全受控的飞秒激光器。时间频率技术中的传递环节是时频应用的前提,目的是将本地频率信号精准的在远端复现。传统的时间频率传递方法和技术都以空间为传输媒介,比如卫星的双向比对,其天稳定度指标最高约为10-15,而目前,喷泉钟的天稳定度达到10-16,甚至光钟的天稳达到了10-18,因此难以传统时间频率传递方法不能满足未来高精度时频传递需求,而光纤频率传输是适应以上高精度要求的解决方案。本论文结合国家授时中心重点项目“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建设需求以及“一三五”科技发展目标,着眼于微波原子钟、光学原子钟涉及的频率综合与传递技术的设计和研究。围绕原子钟的频率合成展开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深入研究了用于铯原子喷泉钟的5MHz-9.2GH频率综合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重点对铯原子喷泉钟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方案、组成结构以及性能测试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设计方案采用锁相环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结合(PLL+DDS)的方法,综合PLL低相位噪声以及DDS的高速捷变的频率变换和分辨率高的特点。研制过程中对频率综合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最终输出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它输出的9.2 GHz频率信号经测试相位噪声可以达到-82d B[Rad2/Hz]@1Hz。通过计算得到该相位噪声对喷泉钟秒级稳定度的影响约为2.2×10-15,相比于其它的噪声影响,这个量级的扰动可以忽略。最后原子钟各部分运行联机闭环操作,经测试得到初步的稳定度为3.5×10-13/τ-1/2。(2)研究了用于星载的新型CPT maser原子钟及POP maser原子钟的频率综合器以及相关电路的设计、研制以及改进技术,分别实现了6.8GHz和3.4GHz频率综合器、6.8GHz外差接收机以及数字伺服控制电路,从指标和体积功耗上都满足了实验要求,并给出原子钟稳定度测试结果。(3)研制了用于锶原子光钟飞秒光梳的掺铒光纤飞秒脉冲激光器。实现了以激光器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原理为基础的实验室装置,和目前Menlo system公司的FC1500飞秒光梳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我们的装置性能在强度噪声以及自由运转稳定度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商用产品,同时对我们所研制激光器在时域脉冲和频域光谱随泵浦激光功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激光器的最佳工作参数范围;另外,使用“脉冲跟踪”方法对激光的偏振旋转锁模、光脉冲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和装置改进都有很大帮助。(4)进行了50公里光纤传递9.2GHz超稳微波频率信号的实验。比较了光学补偿,机械补偿以及电子补偿等光纤相位稳定方法,实验最终采用了相位共轭稳相的方法,测量往返传递信号的相位变化,实现了光纤微波频率传递链路噪声的实时补偿,大幅提高传输频率信号的稳定度。在实验室环境下经过9天的连续测试,测得良好的自由运转时频率传递的稳定度。

管勇[5](2020)在《铯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评定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单位“秒”,是通过铯-133原子的基态超精细能级之间的量子跃迁频率来定义的。铯原子喷泉钟作为实现秒定义的装置,在守时系统中标校着守时型原子钟的频率,是标准时间产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频率不确定度是原子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衡量铯原子喷泉钟标校其他原子钟的性能。对所有可能引起偏离定义频率9 192 631 770 Hz值的频移项进行精确测量,获得每项频移的频移量,和评定该项频移量的不确定度,将各项不确定度合成为总的频率不确定度,作为表征铯原子喷泉钟性能的指标。铯喷泉钟以冷原子团(μK量级)为工作介质,通过垂直上抛的原子样品两次与微波场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运行。随着温度的降低,原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变大,铯原子之间的碰撞与常温下的碰撞有本质上不同,表现出显着的量子效应:自旋状态的交换,导致了原子能级的移动和跃迁频率的变化。在决定铯原子喷泉钟不确定度性能的各项系统频移项中,冷原子碰撞频移是最主要的系统频移项之一。本文围绕冷原子碰撞频移展开工作,对碰撞频移的物理机制与评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开展了技术研究,实现了冷原子碰撞频移的精确评定,具体内容如下:1.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物理机制与测量方法分析。根据冷原子频移与密度的关系,确定了差分法测量碰撞频移的统计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采用单变量拉比法制备高低不同密度的原子团并测量碰撞频移,对照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分析了频移与原子密度比例的线性关系。参照理论分析结果分析研究了可能因为偏离线性关系而造成的各种系统误差因素。2. 绝热绝热跃迁方法测量碰撞频移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获得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了绝热跃迁过程中的原子状态随时间演化的过程以及精度偏差,得出了误差演化方程,从而可以更简明地分析该方法的误差来源、参数设置要求以及改进脉冲的设计。对脉冲形状参数、时间参数、频率参数,逐一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确定不同因素对误差影响的可能性,确定实际参数可能选取的范围。对影响该方法精度的四种因素逐一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参数设置不当可能使得演化过程偏离量子绝热条件,产生误差。系统的误差研究指明了脉冲的功率幅度和调频幅度的合适范围。为了确定时间参数,精确测量分析了原子到达激励腔的精确时间,此结果同时可以用来确定利用干涉开关测量微波泄漏频移的时间参数设置。其次,脉冲中心频率与原子谐振频率偏差可能导致误差。实验分析测量了选态微波腔附近的磁场环境,采用短脉冲锁定原子跃迁来准确测量选态脉冲结束的空间位置的谐振频率,消除了一项主要影响绝热跃迁方法测量精度的因素。第三,对边带效应,确定了可以有效抑制边带效应的磁场值。第四,原子团中存在部分不是由选态过程引入的本底原子数,影响了原子数比例,造成误差。实验确定了该因素的基本性质,并能在消除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测量了绝热跃迁方法的不确定度。3. 双变量拉比法测量冷原子碰撞频移研究。在既有的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选态均匀性标准的适度修改,从制备跃迁几率均匀一致的选态方法,改为对跃迁几率比值的均匀性,重新评估了双变量拉比法在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中的适用性。通过方案设计,找到同时调整微波强度和频率,寻找合适参数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得到任意密度比值的原子团,并有良好的均匀性。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测量,研究了双变量拉比方法原子总数比例的稳定性,并通过整体参数的改变评估了原子团局部均匀性,对利用此方法测量碰撞频移的精度做出了评估,并报告了一组测量结果。4. 实现了铯原子喷泉钟与世界协调时的比对。在每次一个月的三组比对中,对比不确定度2.9×10-15,部分验证了喷泉钟各项频移评估的准确性。

张济龙[6](2017)在《基于微波传感的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片作为大型旋转机械转子的核心部件,其自身振动及叶尖间隙等各种运行参数变化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涡轮机叶片与机匣之间的叶尖间隙参数与发动机燃油效率、推力、使用寿命等密切相关,叶尖间隙的实时测量对叶片设计、流场分析及主动间隙控制有重要意义。叶尖定时法作为一种非接触的实时测量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叶片振动参数的在线测量中。现有的光纤、电容、电涡流等类型的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传感器在耐高温、污染物和带宽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满足航空发动机等高温恶劣环境下的测量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微波传感的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微波叶尖间隙传感器以及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传感器的动叶片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参数同时测量新方法,利用叶尖微波反射信号相位信息求解叶尖间隙,并利用反射信号强度信息求解叶片到达时间。基于正交解调、反正切算法及传输路径相位补偿技术实现相位差的准确测量;为克服相位信号边沿质量不高的缺点,消除端面反射信号的影响,提出一种通过正交解调反射信号强度信息,并采用双边沿联合检测的方法,实现叶片到达时刻的高精度测量;引入载波频率自适应调整方法,跟踪天线最小驻波点,提高传感器抗温漂的能力。分析了测量对传感器天线的性能需求,结合小型微波天线的种类特点,分别设计了谐振腔和微带天线形式的叶尖间隙传感器;设计了两种不同谐振模式的谐振腔传感器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利用谐振频率进行叶尖间隙测量的可行性;建立微带天线结构及近场场强分布模型,分析了传感器结构尺寸参数对带宽和阻抗的影响,研究受限结构及高温环境下材料参数变化对微波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微带天线式叶尖间隙传感器。研制了动叶片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参数测量系统样机;信号相位由中频信号采样计算,定时信号由模拟电路生成,从而满足高转速测量的需要;测量中动态调节发射频率,由端面反射获得传输路径相位参考,跟踪最小驻波点稳定传感器信噪比,并利用校准源校正电路幅相不平衡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微波叶尖间隙传感器的标定,在转子实验台上进行了动态下的叶尖间隙测量实验;进行了叶尖定时测量实验并与光纤束式叶尖定时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石浩[7](2019)在《光抽运小铯钟关键光学技术及基于拉比共振的电磁传感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铯束原子钟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守时、通讯、电力、卫星导航和军事等领域,根据原子态制备方式的不同,其可以分为磁选态和光抽运两种类型。光抽运小型铯束原子钟(以下简称:光抽运小铯钟)采用光抽运代替磁选态的技术制备和探测原子态,避开了国内磁选态小型铯束原子钟研制的技术瓶颈。实现光抽运小铯钟的国产化能够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对民生国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稳频激光器是光抽运小铯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抽运小铯钟采用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方式来制备和探测原子态,长期锁定的稳频激光器是光抽运小铯钟运行的基础。荧光收集器是完成光学探测的必要元件,是避开国内磁选态小型铯束原子钟研制技术瓶颈的基本功能器件。本论文对这两个关键部件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荧光收集器和三种应用于光抽运小铯钟的稳频激光器。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结合铯原子能级跃迁的基本理论,应用设计的稳频激光器开展了基于原子拉比共振的微波磁场传感器的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设计了高效率的荧光收集器。本文比较了三种荧光收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选用结构简单、收集效率高的实用型荧光收集器作为设计框架,应用射线追踪的仿真方法,设计了高效率的荧光收集器,满足了光抽运小铯钟设计需求。提出了三种应用于光抽运小铯钟的稳频激光器工程化实现方案,简化了激光器光学结构,降低了功耗,同时保持了激光器的稳定度性能。首先,设计了锁定于铯原子饱和吸收谱的稳频激光器,这种稳频激光器能够输出两束频率稳定的激光,并能不依赖于铯束管而独立工作。当激光频率锁定于铯原子D2:F=4→F’=5的能级跃迁线上时,测得稳频激光器的秒稳为1.03×10-10。为简化稳频激光器的光学结构、促进光抽运小铯钟的工程化应用,采用荧光信号作为锁频的参考信号,设计了稳频激光器。锁频应用的荧光信号由铯原子束与激光相互作用产生,信号的产生受原子束形状的影响,而铯原子束的形状与准直器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多通道管堆叠的方案设计了铯炉准直器,设计准直器的长度为9 mm,横截面尺寸为4 mm×0.6 mm。采用设计的荧光收集器收集荧光信号,将激光的频率锁定于铯原子D2:F=4→F’=5能级跃迁线上,实验测得的稳频激光器的秒稳为3.25×10-10。为进一步简化稳频激光器的光学结构,设计了能够输出相同频率泵浦光与抽运光的稳频激光器。利用铯原子泵浦跃迁发射出的荧光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激光的频率锁定于铯原子D2:F=4→F’=4能级跃迁线上。研究了与原子相互作用使原子发生D2:F=4→F’=4能级跃迁的激光的饱和光强,当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激光达到饱和光强时,铯原子泵浦跃迁发射的荧光信号的幅度趋于稳定。实验采用达到饱和光强的激光与原子束相互作用产生的荧光信号锁定激光器,测得稳频激光器的秒稳为2.64×10-10。提出了利用探测铯原子基态钟跃迁的拉比共振实现自由空间内微波磁场强度的测量方法。被测量的微波场由一端开口的波导发射出,正对波导放置玻璃铯泡作为微波场感应器,采用设计的稳频激光器输出激光,频率锁定于铯原子D2:F=4→F’=4能级跃迁线上的激光照射在铯泡上,测量探测激光的透射光强度,从而测得被微波激发跃迁到基态上能级原子的数量。首先,利用实验装置测出了原子能级跃迁拉比频率与微波磁场强度的正比关系,验证了实验测量的有效性。然后,测量了微波磁场强度的纵向分布,并应用仿真软件对该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获得的微波磁场分布基本一致,验证了实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李陈孝[8](2015)在《微波空间波技术材料含水率检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粮食储运、食品加工、建筑、造纸、纺织、烟草、土壤科学、木材加工等行业,材料的含水率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论文分析了含水率检测的相关方法,以及微波测量的技术特点。传统方法一般测量速度慢,对材料有损伤,无法实现在线检测,本论文采用微波空间波方式,研究在不同情况下,实现材料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文章对微波频率下含水物质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水分子在高频电场作用下,由于极化和重新取向而产生的能量存储和损耗效应进行分析。微波与物质在空间相互作用后,通过对微波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功率衰减、驻波相位和驻波比等参量变化的测量,设计相应的检测装置,实现对材料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相对介电常数等物理量的检测。针对于透射方式,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微波穿透确定厚度材料后,所产生的能量衰减与材料含水率的关系,并设计了一种透射式的含水率检测装置。装置包含微波信号发生单元、隔离器、衰减器、微波发射天线、样品容器、微波接收天线、微波检波器、信号处理单元、显示控制输出单元等,文章对上述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和具体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通过选取和配比已知含水率的沙子、水稻和玉米作为样品材料进行实验,并针对不同材料和不同厚度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拟合,得到相应的含水率检测的最佳标定曲线。对于含水率为10.1%到28.5%范围内的水稻,在样品厚度为5厘米时得到最佳拟合校准方程,其拟合度为0.991,定标标准误差0.284%;对于含水率为12.3%到27.3%范围内的玉米,在样品厚度为3厘米时得到最佳拟合校准方程,其拟合度为0.990,定标标准误差0.204%;对于含水率为0%到11.3%范围内的沙子,在样品厚度为3厘米时得到最佳拟合校准方程,其拟合度为0.991,定标标准误差0.285%。透射式含水率检测装置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定的样品厚度,当样品含水率较高而产生较大能量衰减时,无法实现准确测量。针对上述情况,文章对微波空间波反射系数随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反射式含水率检测装置。装置包含微波信号发生单元、隔离器、衰减器、混频器、微波收发复用天线、信号处理单元等。文章分析了微波混频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具体设计方案,引入混频结构将微波天线收发复用,使反射装置结构简化,提高含水率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文章对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具体加工方案进行了说明,装置传感器探头采用封闭式不锈钢圆柱型结构设计,探头端口材质选用氧化铝陶瓷结构,微波发射与接收及信号处理单元封闭于传感器内部。对于含水在0%到15%范围内的沙子样品,采用反射式检测装置进行实验测量,得到校准方程的拟合度为0.993,定标标准误差为0.39%。为了得到最佳测量精度,上述透射式和反射式实验装置在进行含水率检测时,被测材料需要堆积紧实、分布均匀。样品的堆积密度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含水率的测量结果。针对上述情况,文章研究了样品的介电性能随堆积密度与温度变化的变化关系,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射行驻波检测的含水率与堆积密度的同步测量装置。装置包含微波腔体振荡器、收发喇叭天线、滑轨、样品容器、微波混频单元、及电压检测单元等。文章研究了微波空间波的叠加方式,反射行驻波的形成原理及测量方法。通过对驻波的幅值驻波比及相位变化的测量,建立样品含水率与堆积密度的同步检测模型。对于沙子和水稻样品,含水率的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506%和0.695%,堆积密度的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382g/cm3和0.0144g/cm3;含水率测量校准方程拟合度大于0.982,堆积密度测量校准方程拟合度大于0.961。利用上述方法对材料含水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样品无需刻意压实,装置适合于工业上的在线无损检测应用。文章最后对系统的信号处理单元电路、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说明。系统硬件电路由电源模块、调零放大电路、单片机、液晶显示屏、串口模块、按键模块等部分组成,上位机软件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进行开发,整体实现对测量样品、含水率、测量时间等信息的实时监测、趋势显示、模拟输出、串口通信、数据存储与控制等功能。

蔡德龙,陈斐,何凤梅,贾德昌,匡宁,苗蕾,邱海鹏,王洪升,徐念喜,杨治华,于长清,张俊武,张伟儒,周延春[9](2019)在《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透波陶瓷材料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罩、天线窗等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透波陶瓷材料的耐温、透波、承载等特性是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透波陶瓷材料的技术要求,阐述了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着重对现有透波陶瓷材料体系及其透波特性测试方法和原理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未来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赵怿哲[10](2019)在《基于液晶材料的电磁超材料机理及功能性器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雷达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各种目的,载体上搭载的微波器件数量急剧增多,所负载的重量随之不断加大,搭建整个系统所需的费用也不断上升。而且,随着搭载的微波功能器件密度的不断提高,器件之间的电磁耦合干扰变得非常严重,甚至导致整个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从降低通信系统的整体成本、减轻重量、减小雷达散射截面、以及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等方面来说,上述这些现象都非常有害,已成为制约现代通信系统向综合信息系统方向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难点问题。而电磁超材料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热点技术,对促进通信系统的提升及解决上述问题有着极大帮助;同时,开发新型微波介电材料也能有效地解决微波器件性能及小型化问题。故针对微波通信系统研究的重点、难点,本文从电磁超材料技术和液晶(Liquid crystal,LC)材料在微波器件中的应用技术着手,进行了相应的详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研究针对现阶段国产液晶的电磁特性无法满足微波应用需求,自主设计、合成与提纯精制出适用于微波频段的液晶化合物以及其向列型混合液晶材料;针对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的物理特性,开展K波段用液晶化合物及其液晶组合物的相态和介电性能测试、分析研究。借此研制出适用于K频段可满足微波器件用的高介电各向异性、低粘度、高电阻率、快速响应、低介质损耗的“高介低耗”向列相液晶材料,材料的可变介电范围△εr>1.12,正切角损耗tanδεr max<0.02。此研究填补了国内微波用液晶材料的空白,完整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对推进我国航天、国防军事和民用通讯等方面液晶微波器件的研究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2.超材料及微波向列相液晶超材料机理研究针对现有的平面超材料无法同时实现大角度多频段极化转换的缺陷,设计一种基于新型超材料的双波段圆极化器。该超材料的结构更简单,可在两个谐振频率下将大角度范围内的斜入射的线极化波转换为左旋/右旋圆极化(left/right-handed circular polarization,L/RCP)波出射。接着针对实现超材料具有更高的调控自由度并实现更多功能的问题,将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引入设计思路,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电控微波向列相液晶的任意基数字编码超材料,编码是通过对液晶加载偏压从而使出射波发生相移来实现的。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初步实验,验证了该编码机制的有效性。接着对这款液晶超材料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编码超材料应用,即波束控制和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结果表明,该液晶超材料在54 GHz的频点上将输出波束从0°偏转到27°,且将雷达散射截面从51GHz一直到56GHz频段范围内均至少降低10dB,结果证明了该新型液晶数字编码超材料的合理性。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数字超材料的编码自由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3.向列相液晶微波功能器件研究针对Ku频段和Ka频段宽带卫星通信领域以及物联网通信领域天线和射频小型化技术,及提升可重构微波天线性能问题,提出对小型化K波段液晶移相器制造技术做专门研究,以突破现有微波功能器件技术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异形基板结构的液晶微波移相器结构和封装方法,解决大盒厚液晶移相器器件的封装、均匀性问题,同时满足微波微带线的导波传输条件;提出了基于液晶显示器封装的密封性测试方法与液晶材料质量评价手法相结合,解决了微波液晶相移器的漏率测试问题;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因为封框胶截面积大而引发的框胶塌陷和框胶涂布不均问题;提出分布式逐点控制技术进行液晶移相器的偏置电压控制,以实现高精度的微波移相功能。有效地实现了能在K波段实现360°移相量的小型化K波段液晶移相器的样件产出。继而针对天线小型化、多功能的要求,改变原有可调谐元器件不能完美工作于高频段的状况,将小型化K波段液晶移相器用于设计可重构天线,设计出一款基于液晶技术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阵,通过设计与分析,该天线阵可以在14.5GHz到16.4GHz之间动态地改变其工作频率,波束方向也可以在-20°到20°之间连续动态调整。

二、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2)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聚变能与托卡马克
        1.1.1 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格局
        1.1.2 核聚变能
        1.1.3 磁约束核聚变与托卡马克
        1.1.4 ITER托卡马克及ITER计划
        1.1.5 我国聚变及国内现有的托卡马克
    1.2 EAST托卡马克
        1.2.1 EAST的基本特征和参数
        1.2.2 EAST上的渗断系统
        1.2.3 密度剖面和等离子体极向旋转以及密度涨落、湍流测量
    1.3 文章总结
        1.3.1 本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1.3.2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2章 反射计的理论原理和技术方案
    2.1 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
    2.2 反射计诊断原理
        2.2.1 剖面反射计测量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密度剖面原理和分类
        2.2.2 剖面反射计测量精度、误差来源分析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2.3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径向电场以及粒子输运等测量原理
        2.2.4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
    2.3 EAST先进综合反射计的技术方案选择
        2.3.1 剖面反射计的技术实现方案选择
        2.3.2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技术方案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值模拟
    3.1 从中频信号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3.1.1 外差正交测量系统中的IQ中频信号的信息提取
        3.1.2 零差系统中的中频IF信号中的信息提取
    3.2 反射计系统数据处理中的谱分析方法
    3.3 等离子体密度剖面反演
        3.3.1 O-mode极化的测量剖面反演
        3.3.2 X-mode极化的测量剖面反演
        3.3.3 等离子体完整电子密度剖面反演
    3.4 剖面反射计中其他的注意问题
        3.4.1 等离子体密度涨落对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
        3.4.2 等离子体高温相对论效应对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
        3.4.3 纵向磁场误差场对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
        3.4.4 剖面反射计中的多普勒效应
        3.4.5 反射计的极化角耦合(Pitch Angle)
        3.4.6 等离子体密度零点位置的判断
    3.5 多普勒反射计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3.5.0 从中频复信号中求多普勒频移的几种方法
        3.5.1 SOL区对多普勒反射计的光路影响
        3.5.2 多普勒系统中相关分析时的采样时钟同步问题
    3.6 反射计系统中的自动化实时测量方法
        3.6.1 等离子体密度零点位置自动化实时测量
        3.6.2 用剖面反射计进行台基区高度、斜率的实时测量
        3.6.3 用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对等离子体极向旋转速度剖面实时测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EAST上的先进集成反射计的搭建和测试
    4.1 集成准光学系统
        4.1.1 准光学前端
        4.1.2 波导传输线
        4.1.3 基模波导喇叭和过模皱褶波导的耦合
        4.1.4 准光学系统的测试
        4.1.5 准光学系统中的保护措施
    4.2 电子学系统
        4.2.1 剖面反射计电子学系统
        4.2.2 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电子学系统
    4.3 其他配套辅助系统
        4.3.1 高速数据流盘采集系统
        4.3.2 数据存储FTP服务器
        4.3.3 电源滤波和防浪涌系统
    4.4 平台测试和校准系统的研制
        4.4.1 剖面反射计中VCO线性化与动态校准
        4.4.2 剖面反射计系统的中频降频的方案对比
        4.4.3 8道DBS输出增益和直流偏置的调节
        4.4.4 8道DBS一次混频IF信号的滤波器调试
        4.4.5 8道DBS多普勒频移测试和校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射计诊断系统在EAST的初步实验结果
    5.1 剖面反射计系统的初步测量结果
        5.1.1 L-H模式放电中的电子密度剖面测量
        5.1.2 利用X-mode的数据进行等离子体的密度零点判断
        5.1.3 L-H约束模转换时台基区高度和斜率的变化
    5.2 8道DBS系统的初步测量结果
        5.2.1 8道DBS在等离子体L-H模放电中测量结果
        5.2.2 LHCD功率调制加热下极向旋转速度的变化
        5.2.3 ELMs爆发期间多普勒频移的变化
        5.2.4 ELMs缓解抑制时准相干模QCM研究
        5.2.5 利用多普勒反射计观察到的其他湍流模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1.1 先进集成反射计准光学收发前端研制
        6.1.2 剖面反射计电子学系统的研制
        6.1.3 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电子学系统
        6.1.4 其他辅助系统的搭建
        6.1.5 先进集成反射计系统在EAST实验中的测量结果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6.2.1 密度涨落对电子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的数值模拟
        6.2.2 减少准光学传输系统中的反射
        6.2.3 湍流模式和机理的研究
        6.2.4 湍流的波数谱的绝对定标测量
        6.2.5 极化方案更改
        6.2.6 改用一次IQ混频来进行动态校准
        6.2.7 利用FPGA技术实现实时测量和反馈控制
        6.2.8 电子学机箱和电源滤波改造
附录A 基模高斯光学理论
附录B 高斯光束薄透镜变换理论
附录C DBS准光学前端设计
附录D 主要器件的参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3)微波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定向发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MPT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微波功率定向发射技术
        1.2.3 MPT系统发射端架构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正交调制/解调型MPT系统发射端的研究
    2.1 引言
    2.2 现有实现方式概述与问题分析
        2.2.1 基于移相器和VGA的开环控制方法
        2.2.2 基于移相器和VGA的闭环控制方法
        2.2.3 基于锁相环技术的闭环控制方法
        2.2.4 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的控制方法
    2.3 正交调制/解调型MPT发射端单路模块
        2.3.1 幅值和相位的开环控制
        2.3.2 幅值和相位的闭环控制
    2.4 正交调制/解调型MPT发射端系统架构
        2.4.1 发射端系统架构
        2.4.2 架构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PT系统功率定向发射技术的研究
    3.1 引言
    3.2 相控阵天线原理与定向发射
        3.2.1 一维线性相控阵天线
        3.2.2 二维线性相控阵天线
    3.3 微波功率定向发射实现
        3.3.1 基于相控阵原理的开环定向发射
        3.3.2 基于主动扫描的定向发射方法
        3.3.3 基于叠加原理的定向发射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PT系统原理验证平台的设计
    4.1 引言
    4.2 MPT系统原理验证平台指标确定
    4.3 MPT系统发射端设计
        4.3.1 单路模块设计
        4.3.2 发射端系统设计
    4.4 MPT系统收发天线与接收端设计结果
        4.4.1 收发天线即阵列的设计结果
        4.4.2 MPT接收端系统的设计结果
    4.5 MPT系统定向发射的实验设计与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讨论
    5.1 引言
    5.2 MPT原理验证平台硬件测试与实验验证
        5.2.1 发射端单路模块验证
        5.2.2 发射端系统验证
        5.2.3 收发天线初步测试
        5.2.4 接收端系统初步测试
    5.3 MPT系统基础功能演示与验证
        5.3.1 MPT原理演示
        5.3.2 MPT传输效率曲线验证
    5.4 MPT系统功率定向发射实验验证
        5.4.1 基于相控阵原理的开环定向发射
        5.4.2 基于主动扫描的定向发射
        5.4.3 基于叠加原理的定向发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高精度频率综合与传递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概述
        1.1.1 时间频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原子频标的分类与国内外现状
    1.2 原子频标的基本概念
        1.2.1 原子频标工作原理
        1.2.2 频率综合技术在原子频标中的应用
        1.2.3 原子频标的稳定度
    1.3 时间频率传递的发展与国内外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频率综合技术
    2.1 微波频率合成技术
    2.2 光学频率合成技术
    2.3 频率合成器技术指标
    2.4 锁相环及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
        2.4.1 锁相环原理
        2.4.2 DDS的工作原理
    2.5 信号的相位噪声和抖动的测量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铯原子喷泉钟频率综合器的研究
    3.1 铯原子喷泉钟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3.2 铯原子喷泉钟的实验装置及其实现
    3.3 基于铯原子喷泉钟的频率综合器
        3.3.1 频率合成的方案
        3.3.2 锁相环设计
    3.4 频率综合器的性能测试
    3.5 铯原子喷泉钟的闭环锁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星载原子钟频率综合器研制
    4.1 POP原子钟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4.1.1 脉冲激光光抽运
        4.1.2 POP原子钟整体装置
    4.2 基于POP原子钟相关电路研制
        4.2.1 频率综合器
        4.2.2 主要指标分析
        4.2.3 接收机
        4.2.4 闭环测试
    4.3 CPT原子钟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4.3.1 相干布居囚禁现象
        4.3.2 CPT原子钟
        4.3.3 CPT maser原子钟实验装置
    4.4 CPT Maser原子钟相关电路研制
        4.4.1 频率综合器
        4.4.2 接收机
        4.4.3 伺服控制电路
        4.4.4 闭环测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于掺铒光纤飞秒光梳的飞秒激光器研制
    5.1 掺铒光纤飞秒光梳基本原理
        5.1.1 光梳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
        5.1.2 重复频率和载波相位频移的锁定
    5.2 被动锁模激光器的物理机制
        5.2.1 光纤激光器中的被动锁模技术
        5.2.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原理
    5.3 飞秒激光器实验装置
    5.4 飞秒激光器理论模拟及实验结果
        5.4.1 理论模拟
        5.4.2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纤频率传递
    6.1 频率传递的方法
    6.2 光纤频率传递的方案设计
        6.2.1 无补偿的光纤频率传递
        6.2.2 有补偿的光光纤频率传传递
    6.3 光纤频率传递实验方案及测试结果
        6.3.1 光纤频率传递实验方案
        6.3.2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铯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评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铯原子喷泉钟与秒定义
    1.2 铯原子喷泉钟在守时系统中的作用
    1.3 铯原子喷泉钟的研究现状
    1.4 章节安排
第2章 铯原子喷泉钟的原理与结构
    2.1 铯原子喷泉钟的原理与工作过程
        2.1.1 铯原子与微波场的相互作用理论
        2.1.2 工作过程
    2.2 铯原子喷泉钟的性能表征
        2.2.1 频率稳定度
        2.2.2 频率不确定度
    2.3 铯原子喷泉钟的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理论及相关因素研究
    3.1 碰撞频移的理论分析
        3.1.1 两体碰撞
        3.1.2 原子碰撞的总频移
    3.2 影响碰撞频移测量的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3.2.1 原子团的速度分布与空间分布
        3.2.2 激励腔微波功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3.2.3 原子团上抛轨迹的精确测量
        3.2.4 腔牵引频移
    3.3 差分法
        3.3.1 差分法的不确定度分析
        3.3.2 减小碰撞频移系统不确定度的途径
        3.3.3 有效密度与选态
    3.4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模拟
    3.5 拉比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绝热跃迁方法与双变量拉比法的研究
    4.1 绝热跃迁方法
        4.1.1 Jaynes-Cummings模型
        4.1.2 缀饰态的态矢量空间
        4.1.3 量子绝热条件
        4.1.4 绝热跃迁的实验实现
        4.1.5 绝热跃迁方法的误差演化方程
        4.1.6 绝热跃迁法的实验测量
        4.1.7 全脉冲参数的实验研究
        4.1.8 半脉冲参数的实验研究
        4.1.9 绝热跃迁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
    4.2 双变量拉比法
        4.2.1 理论分析
        4.2.2 双变量拉比法均匀度的实验测定
        4.2.3 双变量拉比法锁定测量碰撞频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铯原子喷泉钟与UTC的比对
    5.1 NTSC-F1的总不确定度
    5.2 比对方法
    5.3 比对方法与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微波传感的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叶尖间隙测量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叶尖定时测量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测量原理与方法
    2.1 微波叶尖间隙测量
        2.1.1 微波测距方法
        2.1.2 微波叶尖间隙测量方法
    2.2 微波叶尖定时测量
        2.2.1 叶尖定时测振原理
        2.2.2 微波叶尖定时测量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感器的建模及优化设计
    3.1 微波天线的性能需求和形式选择
        3.1.1 微波传感器的性能需求
        3.1.2 传感器天线的类型选择
    3.2 基于谐振腔的微波叶尖间隙传感器
    3.3 基于微带天线的微波叶尖间隙传感器
    3.4 微波传感器的辐射特性
        3.4.1 天线的场区划分
        3.4.2 雷达散射截面
        3.4.3 传感器的近场场强分布
    3.5 微波传感器的耐高温设计
        3.5.1 传感器高温性能的影响因素
        3.5.2 传感器的耐高温材料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微波传感器的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测量系统
    4.1 系统组成
    4.2 叶尖间隙测量的优化
        4.2.1 电路幅相不平衡
        4.2.2 传输路径相位补偿
        4.2.3 测量频率动态调节
    4.3 叶尖定时信号处理方法的优化
    4.4 微波传感器的标定
        4.4.1 叶片与传感器相对位置
        4.4.2 叶尖间隙传感器标定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
    5.1 叶尖间隙标定与测量
        5.1.1 传感器标定
        5.1.2 叶尖间隙测量
    5.2 与光纤叶尖定时测量系统对比
        5.2.1 光纤叶尖定时测量系统
        5.2.2叶尖定时测量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光抽运小铯钟关键光学技术及基于拉比共振的电磁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时间的概念
    1.2 原子钟的基本原理
    1.3 小型铯束原子钟
        1.3.1 磁选态小型铯束原子钟
        1.3.2 光抽运小铯钟
    1.4 光抽运小铯钟的研究动态
    1.5 原子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 频率准确度
        1.5.2 频率稳定度
        1.5.3 原子钟性能指标的表示
    1.6 其它类型原子钟的发展现状
    1.7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光抽运小铯钟的基本原理
    2.1 铯原子的能级结构
    2.2 光抽运小铯钟的基本结构
    2.3 光学抽运
    2.4 原子与微波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2.5 光学探测
        2.5.1 泵浦跃迁和循环跃迁
        2.5.2 原子跃迁发射出荧光信号的大小
        2.5.2.1 二能级跃迁发射出荧光信号的大小
        2.5.2.2 三能级跃迁发射出荧光信号的大小
        2.5.3 光学探测产生的荧光信号的线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荧光收集器的仿真与设计
    3.1 荧光收集的基本原理
    3.2 荧光收集器的仿真
        3.2.1 仿真光源的建立
        3.2.2 荧光收集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3.2.3 参数的优化
    3.3 实用型荧光收集器的设计
    3.4 荧光收集器的改进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于光抽运小铯钟的稳频激光器
    4.1 稳频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4.2 基于铯原子饱和吸收谱的稳频激光器
        4.2.1 铯原子饱和吸收谱产生的基本原理
        4.2.2 饱和吸收光路的设计
        4.2.3 小型化稳频激光器的设计和实验测试结果
    4.3 锁定于铯原子D2:F=4→F'=5能级跃迁荧光信号的稳频激光器
        4.3.1 小型化稳频激光器的设计
        4.3.2 铯原子炉准直器的设计
        4.3.3 实验测试结果
    4.4 锁定于铯原子D2:F=4→F'=4能级跃迁荧光信号的稳频激光器
        4.4.1 小型化稳频激光器的设计
        4.4.2 实验测试结果
    4.5 三种稳频激光器的性能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原子拉比共振的电磁传感器研究
    5.1 电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5.2 新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5.2.1 原子布居数的二次谐振荡
        5.2.2 原子Candle信号的线形
        5.2.3 原子Candle信号的线宽
        5.2.4 拉比频率与电磁场强度的关系
    5.3 空间电磁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5.3.1 实验的基本结构
        5.3.2 原子Candle信号的获得
        5.3.3 微波磁场强度空间分布的测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微波空间波技术材料含水率检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含水率研究方法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项目拟解决关键问题
第2章 微波频率下含水率测量原理及方法研究
    2.1 微波的特点
        2.1.1 微波波段的划分
        2.1.2 微波的基本特征和应用
        2.1.3 微波应用的主要优缺点
    2.2 微波频率下含水物质介电特性分析
        2.2.1 水分子旋转极化
        2.2.2 水的高频介电特性
    2.3 微波含水率检测方法
    2.4 空间平面波反射与透射叠加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波透射含水率检测装置设计与实验
    3.1 微波透射检测原理及特点简介
    3.2 微波透射式含水率检测实验装置设计
        3.2.1 微波信号发生单元
        3.2.2 隔离器
        3.2.3 功率衰减器
        3.2.4 微波发射接收天线
        3.2.5 微波检波单元设计
        3.2.6 信号处理调零放大电路
    3.3 材料选择和实验方法
        3.3.1 样品容器设计
        3.3.2 实验材料的准备及测量
        3.3.3 微波透射实验结果分析与拟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射式含水率检测装置设计与开发
    4.1 反射式含水率检测原理及特点
    4.2 含水率检测装置重要组成单元及工作方式
    4.3 微波混频单元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4.4 装置结构设计及具体加工方案
    4.5 含水率检测装置产品技术指标
    4.6 建筑用沙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驻波法含水率与堆积密度同步检测模型分析及装置设计
    5.1 含水率和堆积密度测量的意义
    5.2 微波频率下介电常数检测相关方法
    5.3 透射式含水率与密度无关检测方法及特点
    5.4 空间反射驻波法含水率与堆积密度测量模型建立及推导
    5.5 装置结构设计及测量方法
        5.5.1 样品的准备
        5.5.2 实验装置及测量程序
        5.5.3 样品的堆积密度与温度
    5.6 实验数据分析及方程拟合
        5.6.1 样品的含水率与堆积密度
        5.6.2 电压驻波比与最小值位置关系
        5.6.3 校准方程拟合及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水率监测系统信号处理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6.1 信号处理流程及实现功能
    6.2 信号处理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6.2.1 电路总体结构
        6.2.2 单片机的选型
        6.2.3 电源电路模块设计
        6.2.4 电流输出转换电路
        6.2.5 积分均值电路
        6.2.6 液晶显示模块选型及应用
    6.3 系统功能实现软件流程
        6.3.1 软件初始化流程
        6.3.2 函数主程序流程
        6.3.3 模式设定子函数流程
        6.3.4 含水率转换显示输出流程
    6.4 基于 labview 的用户上位机软件设计
        6.4.1 Labview 虚拟仪器开发软件简介
        6.4.2 VISA 串口通信及数据运算流程
        6.4.3 用户上位机界面及功能简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完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1.1透波基本概念和科学技术内涵
    1.2透波材料的选材与设计方法
        1.2.1透波材料的选材与分类
        1.2.2天线罩/窗对新型透波材料的需求
        1.2.3 新型热透波材料种类
    1.3高温透波陶瓷材料发展历史及现状
        1.3.1国外天线罩/窗材料研究概况
        1.3.2国内天线罩/窗材料研究进展
    1.4新型耐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
2均质陶瓷透波材料及制备技术
    2.1熔融石英及其复合陶瓷
        2.1.1熔融石英陶瓷的性能特点
        2.1.2熔融石英陶瓷的制备技术
    2.2氮化硼及其复合陶瓷
        2.2.1 h-BN的基本结构及性能
        2.2.2氮化硼及其复相陶瓷高温透波材料
    2.3多孔氮化硅陶瓷
        2.3.1 Si3N4的晶体结构特征以及性能
        2.3.2多孔氮化硅透波材料的制备
        2.3.3多孔氮化硅透波材料的性能
    2.4多孔硅酸钇陶瓷
        2.4.1硅酸钇的结构及性能
        2.4.2多孔硅酸钇成型工艺及性能
3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3.1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编织结构
        3.1.1纤维编织方式
        3.1.2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3.2石英纤维透波隔热复合材料
    3.3石英纤维/石英复合材料
    3.4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
    3.5氮化物纤维/氮化物复合材料
4透波陶瓷涂层材料
    4.1透波陶瓷涂层材料种类及制备方法
    4.2国内外研究现状
5频率选择表面
    5.1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研究意义
    5.2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研究现状
    5.3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制备工艺
        5.3.1软刻蚀技术
        5.3.2柔性膜转移技术
        5.3.3数字化机械铣削加工技术
        5.3.4激光直接刻蚀技术
    5.4 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的测试
        5.4.1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透波率测试
        5.4.2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透波测试
        5.4.3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反射率测试
    5.5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发展趋势
6宽频透波陶瓷材料
    6.1宽频透波天线罩结构形式
    6.2宽频透波天线罩壁结构设计现状
    6.3宽频透波天线罩材料研究现状
    6.4宽频天线罩研究制备存在的问题
7透波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原理
    7.1高Q腔法
        7.1.1测试原理
        7.1.2变温校准
        7.1.3相关测试设备
    7.2带状线法
        7.2.1测试原理
        7.2.2相关测试设备
    7.3微扰法
        7.3.1测试原理
        7.3.2相关测试设备
    7.4带状线谐振腔法
        7.4.1测试原理
        7.4.3变温校准方法
        7.4.2相关测试设备
    7.5终端短路波导法
        7.5.1测试原理
        7.5.2高温校准方法
        7.5.3相关测试设备
    7.6准光光腔法
        7.6.1测试原理
        7.6.2相关测试设备
    7.7自由空间法
        7.7.1测试原理
        7.7.2相关测试设备
8结束语及展望

(10)基于液晶材料的电磁超材料机理及功能性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液晶材料及其电磁应用
        1.2.1.1 液晶
        1.2.1.2 液晶电磁特性
        1.2.1.3 液晶非显示应用
        1.2.2 超材料
        1.2.2.1 传统超材料
        1.2.2.2 编码超材料
        1.2.2.3 基于液晶的超材料
        1.2.3 电磁功能性器件
        1.2.3.1 液晶移相器
        1.2.3.2 可重构天线
        1.2.3.3 基于液晶的可重构天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研究
    2.1 微波向列相液晶基础理论
        2.1.1 化学性质
        2.1.2 电磁特性
        2.1.3 新型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
    2.2 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制备
    2.3 微波用液晶化合物合成研究
        2.3.1 分子结构对液晶介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2.3.2 现有液晶的介电性能与粘度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影响
        2.3.3 微波用液晶化合物设计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2.4 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测试方法研究
        2.4.1 矩形谐振腔法
        2.4.2 双脊波导谐振腔微扰法
    2.5 混合微波向列相液晶材料研制及其介电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材料及微波向列相液晶超材料研究
    3.1 可实现双波段圆极化调控的平面超材料
        3.1.1 调控机理
        3.1.2 单元结构的设计
        3.1.3 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
    3.2 基于电控微波向列相液晶的任意基数字编码超材料
        3.2.1 工作原理与理论分析
        3.2.2 单元设计
        3.2.2.1 数值仿真
        3.2.2.2 实验验证
        3.2.3 波束偏转
        3.2.4 雷达散射截面缩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向列相液晶微波功能器件研究
    4.1 向列相液晶微波器件制造技术
        4.1.1 异形基底制备技术
        4.1.2 液晶取向技术
        4.1.3 高精度边框胶涂布技术
        4.1.4 全自动液晶滴下(ODF)灌晶技术
        4.1.5 恒压真空贴合固化技术
    4.2 表征向列相液晶微波器件的的器件性能
    4.3 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移相器
        4.3.1 理论分析
        4.3.2 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移相器的仿真设计
        4.3.3 K波段微波向列相液晶移相器样品测试分析
    4.4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技术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阵
        4.4.1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贴片天线设计
        4.4.2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移相组件设计
        4.4.3 基于微波向列相液晶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阵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2]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D]. 胡健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3]微波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定向发射技术研究[D]. 惠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高精度频率综合与传递关键技术[D]. 赵文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5(10)
  • [5]铯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评定技术研究[D]. 管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01)
  • [6]基于微波传感的叶尖间隙及叶尖定时测量方法研究[D]. 张济龙. 天津大学, 2017(06)
  • [7]光抽运小铯钟关键光学技术及基于拉比共振的电磁传感器研究[D]. 石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9(01)
  • [8]微波空间波技术材料含水率检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D]. 李陈孝. 吉林大学, 2015(08)
  • [9]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J]. 蔡德龙,陈斐,何凤梅,贾德昌,匡宁,苗蕾,邱海鹏,王洪升,徐念喜,杨治华,于长清,张俊武,张伟儒,周延春. 现代技术陶瓷, 2019(Z1)
  • [10]基于液晶材料的电磁超材料机理及功能性器件研究[D]. 赵怿哲.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一种自动微波相位测量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