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试论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长煜[1](2021)在《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张萌萌[2](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20年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

张萍萍[3](2021)在《尚志市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

于法稳[4](2021)在《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历史脉络、理论梳理及未来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任宇[5](2021)在《基于碳排放计量的住区模式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数量步入快速增长期,居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改变了他们的出行方式,从而引起许多交通出行、空气污染等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低碳、健康的生活。因此,引导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减少由居民出行产生的碳排放量已成为社会共识。不同住区的居民拥有不同的出行行为,研究不同住区模式下居民出行特征、作用机制以及影响要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住区为考察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以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理论和环境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住区模式对居民出行影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绵阳市8个住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住区模式对居民通勤与非通勤出行的影响机制;最后以建设健康住区为目的提出优化策略。研究结论如下:(1)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住区模式影响居民出行的作用机制,探讨住区模式、居民出行以及出行碳排放三者的相互关系。接着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理,确定住区模式特征要素。从物质空间环境与非物质环境出发,提出住区模式特征要素包含密度类、多样性、连通性、可达性和居民社会属性,并确定其计算模型。最后对住区模式变量影响居民出行作出理论假设。(2)利用碳排放计量模型将居民出行量化分析,发现不同住区居民总碳排放量、通勤与非通勤碳排放之间、使用七种出行方式时产生的碳排放之间都有明显差异。接着对住区模式物质环境要素进行测算,探讨其与居民出行之间的相关性,即住区周边的交叉口密度、路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地块细分度、小区出入口密度以及绿地广场的距离与住区内居民人均出行碳排放量具有相关性。(3)将居民出行按照出行目的的不同分为通勤和非通勤出行,非通勤中又包含购物消费、休闲娱乐和使用服务设施出行,总结住区居民各类出行的特征:(1)通勤碳排放量空间分布不均衡,靠近城市中心区的住区通勤碳排放小于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住区;(2)五里堆小区、嘉来板桥小区和花园小区具有较强低碳同质性,花园星河湾和奥林春天具有高碳排的特点,富临原山、跃进路1958和海赋长兴居民通勤多样化;(3)通勤碳排放量符合60/20分配原则,即总碳排放的60%都是由20%的高碳排居民产生;(4)使用服务设施出行碳排放量大于购物消费与休闲娱乐出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量。(4)运用Spss软件进行住区模式要素与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回归分析,探究住区模式各特征要素对居民出行所产生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显示,与社会属性要素的影响相比,住区模式物质空间环境要素对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较大。其中,建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地块细分度和绿地与广场距离对居民通勤碳排放影响较大,容积率、交叉口密度、路网密度以及公交站点密度对非通勤碳排放影响较大。其中交叉口密度的影响与理论假设不符,其原因可能在于交叉口密度越高,交通拥堵可能性较大,从而促使居民减少长距离出行。总的来说,通过增加住区周边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地块细分度、交叉口密度、提高路网密度、公交站点密度以及合理增设街区绿地广场可以有效降低住区内居民出行碳排放量。(5)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本次研究中发现以下问题:不完善的交通网络系统不能很好的引导居民低碳出行,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粗犷的土地开发模式增加居民出行碳排放量;城市中公共空间或绿地的缺乏抑制了步行积极性;居民绿色出行意识不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构建健康城市为目的,从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公共空间和人群健康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谭力[6](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非常复杂,不仅对水源区流域未来可供水量、水质及其动态产生一定冲击,而且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不仅是河流、湖库水体本身,更重要的是流域内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被变化较大,区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以及生态环境遭到退化与破坏,其生态环境状况可直接影响到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乎华北地区几千万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明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对应土地利用形态的改变必将引起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主导功能转型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结构与空间特征,并通过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讨区内生态环境效应状况与时空分布特性,同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区内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果,提出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也给相关部门对核心水源区进行科学管理和政策调控、确保一库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以乡镇行政单元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并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按其所满足人类需求的不同方面分为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通过统计得出研究区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占总面积72.70%,其中又以林地生态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用地,占总面积的26.21%,其中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空间分布较广泛,整体呈现东部和南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的特征;生活用地空间占比较小,仅为1.09%。(2)本文通过转移矩阵模型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特征,主要结论如下:2010-2015年间,研究区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产用地,主要为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工矿生产用地,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均转出为工矿生产用地;2015-2018年间,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由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所致,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转出为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利用重心转移模型、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特征,计算得出,八年来生产用地重心迁移相对集中,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用地迁移轨迹与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存在明显对应关系所致;生态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导致水域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所致;生活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武当山特区的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导致相应区域的城镇生活用地增加所致。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反映研究区内各乡镇分布差异状况,得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生产用地呈现逐年均匀的趋势,生活用地分布较不均匀,并揭示出“三生”空间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最后,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选取自然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共12个指标,揭示各年间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成因,为今后水源区产业合理布局以及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总体来看,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主要受区域发展状况驱使、交通区位便利以及自然因素条件的影响;2015-2018年主要土地利用转型类型已发生改变,主要因耕种效果不佳导致的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扩大水产值养殖规模、粮食产量的需求以及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因素所致。(3)本研究首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空间变异特性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结论如下:2010-2018年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存在差异,整体格局变化较小。2010-2015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略有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8降至0.655,主要表现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转入为较低质量区、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转入为中质量区所致;2015-2018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5提高至2018年的0.664,主要表现为较低质量区转出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较高质量区转出为高质量区所致。再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看,2010-2015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小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林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转为工矿用地所致,说明这一时期研究区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大力发展工矿产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15-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大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相互转换之中,转为生态用地面积大于转为生产用地面积,说明这一时期,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以及退耕还林的实施,研究区减少对林、草地的滥用,提升核心水源区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扩张提供了遏制作用。本文以生态服务系统的货币价值来表征其生态环境效应,重新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得出,2010-2018年这八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整体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状态,前五年略有减少,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后三年增加趋势明显,变化最大的是水域。八年来耕地和草地有所减少,造成了8.63亿元的生态价值损失,但水域面积的快速增长给研究区带来了23.55亿元的增加额,使得研究区内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状况来看,仓房镇的ESV最高,龙山镇和老城镇紧随其后,ESV最低的为商圣街道和龙城街道。地均ESV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中东部和南部,低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北部、西部和东部,ESV变化量与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基本一致,主要是因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导致生态用地转为生活用地,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研究区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效应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越大导致生态环境效应下降,表明研究区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和谐处理,但需注意能源利用效率的排放量,需改善能源利用的工艺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区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水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区域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即均县镇、香花镇、龙城镇、上集镇、马镫镇同为水质污染较严重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其水质中度污染区域也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较低的区域相吻合,说明至2018年,研究区较多土地利用类型转为水域,导致水域面积扩大,引起的水质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水体污染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优化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措施,最终实现水源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丁丁[7](2021)在《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文中提出艺术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境”、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分解者组成,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艺术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单元,而是功能单元,是一个能量互给的循环系统。艺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某种具有稳态的“生境”之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发展变异过程——生产、消费、分解、接触、碰撞、融合、发酵以及再生产活动。本文将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置于这一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以期考察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作为艺术生产者,王一亭依靠“母体效应”所携带的艺术生产基因,顺利从一名“寄生种”成长为“优势种”,从“外来种”发展为“建群种”;作为艺术消费者,他能在消费优势种艺术产品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养分;作为艺术分解者,他不仅能实现自我分解,也能为其他艺术生物体提供分解养分。除此之外,王一亭还活跃于海派艺术生态“边缘效应”之中。“边缘效应”是不同生态体或群落之间所产生的交叉区域,活动于其间的生物体被称之为“边缘种”。在此结构中,王一亭发挥着“中介者、开辟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功能。他穿梭于各种“边缘效应带”之间,汲取多元养分,属于典型的“边缘种”。在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中,艺术生产群体和艺术分解群体往往以“画会”的形式聚拢在一起,在这一生态体中,评价、广告、定价及售卖机制等都以“垄断”的形式生成,生产机制带有商业化、商标化、量产化的特点。王一亭利用这一机制,有意“隐藏”工商业大亨的身份,以鬻画者的身份融入海派艺术生态之中,并利用人脉、媒体、展览、赞助、话语权等典型的“海派”生产方式,逐步从经济生态中的优势种跻身至艺术生态优势种的行列。尽管王一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海派艺术生态当中拥有极其宽广的生态位,但在后世的艺术史书写中,王一亭的生态位与其生存的时代并不成比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王一亭艺术本体的问题。首先,王一亭在诗词、书法等“文人画”要素上的生产能力明显不如其他优势种。从其现存诗题而言,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创造性并不高。其次,王一亭稔熟于海派艺术生态的运行机制,也借此机制使自己成长为优势种之一,但艺术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派艺术弊端,如应酬化、规模化、商品化、量产化等。在此机制之下,王一亭的艺术产品存在大众化、程式化、自我重复、用笔潦草、应付等“后海派”弊端,最终被当代艺术分解者打上“质粗而文不细”的标签。

王秀芳[8](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权胜男[9](2021)在《基于GIS和Lingo模型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技术探索 ——以满城区龙门山庄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的提出,我国各地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利政策以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其中现代农业园区这一新兴模式的兴起使其发展成为农业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加速了农民的增收、促进了产业的调整、增加了农业的效益也推进了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但园区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模式的过渡类似、目标定义不明确、用地分区不规范等。为了保证现代农业园区的顺利发展、百花齐放,科学的规划、合理地布局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为园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示范。本文在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过去的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资料和国内外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归纳汇总,以满城区龙门山庄为例,针对园区规划不合理、产业结构混乱和经济效益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GIS软件对园区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产业位置优化方案,再结合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分析,最后利用Lingo寻优模型对其进行面积优化求解。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园区及周边环境,针对其地理位置及特点、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和水源地距离等因素,从园区中筛选出7个指标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因子赋权,将各评价因子分为5个等级,通过GIS软件的加权叠加功能获得满城区龙门山庄现代农业园区苹果、桃、桃+赤松茸区,甜柿、核桃、鲜食枣区和大枣、杏、柿子、石榴区三个区域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分别得出三个区域的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中度适宜区、较低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的位置优化结果方案及整体种植优化分布图,为满城区龙门山庄现代农业园区的种植区域结构提出优化的配置方案。(2)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园区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满城区龙门山庄“经济林”和“生态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其中生态价值方面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从土壤保持功能、固碳释氧功能和涵养水源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价值估算得出生态价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洋槐侧柏、磨盘柿、甜柿、苹果(早、中、晚熟)、核桃、杏树(早、晚熟)、梨树、桃树(早、中、晚熟)、枣树、鲜食枣、李子、石榴、荒坡地,洋槐侧柏最高为5931.30元/公顷,荒坡地最低为1919.89元/公顷,产投比最高的鲜食枣每公顷生态价值为3530.25元/公顷,处于中等水平。在园区果品生产规划中,加入生态效益因素,比单纯考虑经济效益,有利于体现生态效益在园区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园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3)针对园区具体情况,运用Lingo软件构建寻优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出各产业优化种植面积结果,其面积优化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为梨树21.53公顷、李子11.53公顷、桃树+赤松茸6公顷、桃(中熟)5.33公顷、鲜食枣5公顷、杏(晚熟)4公顷、苹果(早熟)3.33公顷、苹果(晚熟)、杏(早熟)、核桃、桃(早熟)、桃(晚熟)、大枣、磨盘柿、甜柿和石榴都为2公顷,苹果(中熟)为1.67公顷,园区总利润达到9.677065×106元,比优化前提高了 27%,说明优化产业种植面积对园区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方法,为满城区龙门山庄现代农业园区提供了优化的种植区域产业布局和最佳收益的产业结构。为园区规划的合理产业布局、提高经济生态效益、避免布局混乱、产能低效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途径。

李佩[10](2020)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是人类栖息地和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人类潜意识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它不仅是消耗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多的空间区域,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有必要评估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以确定特定城市区域的水平,并反映城市对人类生产和生计活动的适应性。城市与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内部联系。它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正在成为当今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概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了系统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概念;创造并解释可持续城市生态发展的实质,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估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标的选择不应仅基于可持续性和区域化原则。而且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执行动作的大多数城市,本文将结合城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并对城市的自然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的环境质量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是城市的实际情况。从结构,功能,协调程度建立评估三个地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然后,从调查中,使用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使用生态综合指标法评估城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试论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历史脉络、理论梳理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
    1.1 以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理论研究阶段(1981—1983年)
    1.2 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理论研究阶段(1984—1991年)
    1.3 以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理论研究阶段(1992—2000年)
    1.4 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理论研究阶段(2001年至今)
2 生态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生态平衡的内涵特征
    2.2 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3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分析
    2.4 实现生态平衡路径的探讨
3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3.2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剖析
    3.3 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的重要内容
4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征
    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
5 基于“两山”理念的绿色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5.1 绿色发展理论及其特征
    5.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5.3 绿色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及工具
        (1)生态资产及生态资本。
        (2)生态安全与生态红线。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4)生态补偿机制。
        (5)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6 生态经济研究未来展望
    6.1 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6.2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
    6.3 加强高质量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
    6.4 注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6.5 开展新发展格局下的生态经济问题研究

(5)基于碳排放计量的住区模式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引发健康问题
        1.1.2 低碳住区建设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住区模式的发展
        1.3.2 居民出行的相关研究
        1.3.3 住区模式与居民出行的结合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模型构建
    2.1 理论研究基础
        2.1.1 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理论
        2.1.2 环境行为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住区模式
        2.2.2 居民出行
        2.2.3 健康住区
        2.2.4 影响机制
    2.3 住区模式影响居民出行的模型构建
        2.3.1 住区模式影响居民出行行为的作用机制
        2.3.2 影响居民出行行为的物质环境要素
        2.3.3 影响居民出行行为的居民社会属性
        2.3.4 住区模式与居民出行关系理论假设
    2.4 本章小结
3 住区模式与居民出行碳排放之间的影响关系
    3.1 区域基本情况与住区选取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住区样本选取
    3.2 样本概况和住区模式变量
        3.2.1 数据获取
        3.2.2 样本基本统计分析
        3.2.3 住区模式变量
    3.3 居民出行碳排放量计算与比较
        3.3.1 居民出行方式
        3.3.2 出行碳排放的定量计算模型
        3.3.3 不同住区出行碳排放比较
    3.4 住区模式变量与人均出行碳排放相关性分析
        3.4.1 密度类指标与人均出行碳排放
        3.4.2 多样性指标与人均出行碳排放
        3.4.3 连通性指标与人均出行碳排放
        3.4.4 可达性指标与人均出行碳排放
    3.5 本章小结
4 住区模式对居民通勤出行的影响分析
    4.1 样本住区居民通勤行为
        4.1.1 通勤方式
        4.1.2 通勤距离
    4.2 居民通勤碳排放基本特征
        4.2.1 不同住区通勤碳排放差异明显
        4.2.2 不同通勤方式碳排放差别显着
        4.2.3 总体通勤碳排放量符合60/20 的分配规律
    4.3 回归模型的结果与分析
        4.3.1 统计模型方法介绍
        4.3.2 社会经济变量对通勤碳排放的影响
        4.3.3 物质环境变量对通勤碳排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住区模式对非通勤出行的影响分析
    5.1 样本住区居民非通勤出行情况
        5.1.1 不同住区非通勤出行方式
        5.1.2 不同出行目的出行情况
    5.2 居民非通勤碳排放统计与差异
        5.2.1 购物消费出行碳排放
        5.2.2 休闲娱乐出行碳排放
        5.2.3 使用服务设施出行碳排放
    5.3 回归模型的结果与分析
        5.3.1 社会经济变量对非通勤碳排放的影响
        5.3.2 密度类指标的影响
        5.3.3 多样性指标的影响
        5.3.4 连通性指标的影响
        5.3.5 可达性指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健康导向下住区模式优化策略
    6.1 健康住区促进低碳行为的路径
        6.1.1 样本住区建设问题总结
        6.1.2 健康导向下的低碳行为促进机制
    6.2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住区模式优化策略
        6.2.1 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土地混合使用优化
        6.2.2 以提高连通性为目标的道路系统优化
        6.2.3 公共交通设施布局优化
        6.2.4 完善绿地系统促进步行出行
        6.2.5 倡导居民健康出行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土地利用变化及功能分类研究
        1.3.2 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3.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
        1.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5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
        2.1.2 “三生”空间
        2.1.3 环境效应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系统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3.1.2 地质背景
        3.1.3 地形地貌
        3.1.4 土壤类型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处理及解译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及分类体系
    4.1 土地利用现状
        4.1.1 土地利用描述性统计
        4.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 基于“三生”用地体系分类及现状分析
        4.2.1 “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4.2.2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三生”空间现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5.1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
        5.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1.2 “三生”用地结构转型分析
    5.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
        5.2.1 土地功能重心模型
        5.2.2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空间变化
    5.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影响因子选取
        5.3.2 计量方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6.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6.1.1 生态环境响应模型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6.1.3 空间变异特性模型
    6.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
        6.2.1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2.2 半方差函数分析
    6.3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6.3.1 时序变化分析
        6.3.2 时空分异变化分析
        6.3.3 各功能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的贡献度
    6.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6.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6.4.2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6.5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6.5.1 LMDI分解模型
        6.5.2 水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6.6 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
        6.6.1 优化调控措施
        6.6.2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6.6.3 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Content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组分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中“非艺术环境”的变化
        一、海派艺术生态之土壤:近代上海城市生态体系的形成和财富的聚集
        二、上海文化生态的“现代性”
        三、王一亭及家族在“非艺术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作为艺术生产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与“母体效应”
        二、从“寄生种”到“伴生种”
        三、从“伴生种”到“优势种”
    第三节 作为艺术消费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认同
        二、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转型
    第四节 作为艺术分解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在艺术生态中的自我分解
        二、王一亭与海派分解群体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群落的“边缘效应”
    第一节 “边缘效应”一: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过度带
        一、海派艺术生态中传统与现代之“熵”
        二、王一亭与艺术市场中的“边缘效应”
        三、王一亭与艺术本体中的“边缘效应”
    第二节 “边缘效应”二:日本艺术群落的影响
        一、日本艺术分解者和消费者对海派艺术生态的影响
        二、王一亭:海派艺术生态中的“边缘种”
    第三节 “边缘效应”之三:王一亭与西方艺术生态
        一、王一亭的“综合艺术”实验——摄影与笔墨的融合
        二、王一亭与中西画法间的“边缘效应”
        三、王一亭与油画“民族化”
    小结
第三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的自维性和调节功能
        一、从“通都”到“沪上”:艺术种群的“大迁徙”
        二、从“野”到“文”:海派艺术分解群体的自维性
    第二节 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形成
        一、艺术消费机制的形成
        二、艺术生产者的循环生产
        三、分解群体及分解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运行机制中的角色
        一、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消费机制
        二、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分解机制
        三、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生产机制
    小结
第四章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中的生态位
    第一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价格体系中的生态位
        一、艺术品价格的生态位属性
        二、王一亭“画润”与生态位
    第二节 王一亭在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一、中国传统画学史中的生态位
        二、王一亭与《海上墨林》
        三、 “现代”艺术通史中的生态位
        四、王一亭在近现代及海派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第三节 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再厘定
        一、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时空维度
        二、王一亭艺术“产品”的生态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GIS和Lingo模型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技术探索 ——以满城区龙门山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现代农业园区的涵义
        1.3.2 国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1.3.3 国内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功能分区理论
        1.4.2 休闲观光农业理论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1.4.4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5 生态服务价值
        1.4.6 Lingo软件描述
    1.5 相关规划依据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资料获取
        1.6.3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资源要素调查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气候概况
        2.1.3 土壤类型
        2.1.4 其他概况
    2.2 研究区现状特点
        2.2.1 园区优势条件
        2.2.2 园区存在问题
3 基于GIS技术的产业分布适宜性评价
    3.1 规划用地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3.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确定指标权重
        3.2.1 构建适宜性判断矩阵
        3.2.2 权重计算结果
    3.3 用地适宜性评级
        3.3.1 指标量化分析
        3.3.2 确定指标因子等级值
    3.4 适宜性加权叠加分析
4 植被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评价
    4.1 土壤保持生态价值分析
        4.1.1 土壤保持量测评模型
        4.1.2 土壤保持量估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4.1.3 土壤保持的生态价值及分析评价
    4.2 固碳释氧生态价值分析
        4.2.1 固碳释氧量估算模型
        4.2.2 固碳释氧量估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4.2.3 固碳释氧的生态价值及分析评价
    4.3 涵养水源生态价值分析
        4.3.1 涵养水源物质量测评模型
        4.3.2 涵养水源物质量估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4.3.3 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及分析评价
    4.4 生态价值分析
    4.5 经济价值评价
        4.5.1 经济价值调查结果
        4.5.2 经济价值分析评价
5 基于Lingo模型的产业配置寻优研究
    5.1 Lingo优化问题模型
        5.1.1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5.1.2 寻优模型基础数据
        5.1.3 建立模型的注意事项
    5.2 建立Lingo寻优模型的步骤
        5.2.1 选定设计变量
        5.2.2 确立目标函数
        5.2.3 建立约束条件
        5.2.4 数学模型
    5.3 产业优化结果及分析
        5.3.1 产业优化结果
        5.3.2 产业优化结果对比
        5.3.3 产业优化结果分析
        5.3.4 产业优化结果建议
6 结果与结论
    6.1 结果
    6.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生态环境
        2.1.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1.3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3 区域经济理论
    2.3 几种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
        2.3.1 BP神经网络法
        2.3.2 主成分分析法
        2.3.3 层次分析法
第3 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3.1.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3.1.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3.1.3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
    3.2 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3.2.2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评价指标项的标准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指标权重的概念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第4 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1 某城市基本概况
        4.1.1 社会环境概况
        4.1.2 经济环境概况
        4.1.3 生态环境概况
    4.2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4.2.4 层次总排序
    4.3 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3.1 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数据来源
        4.3.2 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3 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数值计算
        4.3.4 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4.3.5 某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偏低的原因分析
第5 章 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建议
    5.1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5.2 发展环保科技产业,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5.3 重视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4 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5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共同参与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试论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陈长煜.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基于CiteSpace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20年文献计量分析[D]. 张萌萌.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尚志市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萍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历史脉络、理论梳理及未来展望[J]. 于法稳. 生态经济, 2021(08)
  • [5]基于碳排放计量的住区模式对居民出行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任宇.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谭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7]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D]. 丁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9]基于GIS和Lingo模型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技术探索 ——以满城区龙门山庄为例[D]. 权胜男.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李佩.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