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结合生产模式浅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结合生产模式浅析

一、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相结合生产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刘明星[2](2021)在《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推动生态质量演变的主要因素,正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林草交错带,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明显,环境的异质性较高,是指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典型区域。本文以1990、2000、2010和2018年(6-8月)四期Landsat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近30年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及变化分析。然后,借助气象数据及MODIS图像,采用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推导了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还利用了像元二分法估算了1990-2018年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最后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及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景观格局和森林破碎化过程进行了评估,并讨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90年至2018年,研究区森林面积减少63241.11公顷,过火区减少35214.66公顷。两者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1990-2018年发生了多起林火灾,森林被毁而产生过火区,然后逐渐转变为草地。草地面积减少202201.38公顷,草地退化问题依然严重,消失的草地主要转为人工表面和荒地。耕地增加297330.12公顷,主要原因是90年代人们开垦草地而变成耕地。2000年以后,耕地面积减少26122.14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湿地总共减少52367.13公顷,许多湿地退化为草地及荒地。人工表面28年间增加48737.79公顷,其中草地转为城市用地面积最大。荒地面积虽然总体上有所增加,但先增加后减少,草原荒漠化状况逐渐好转。研究区LUCC类型变化最显着的特征是草地、耕地、人工表面和荒漠之间的大规模转换。2000年至2018年,研究区年NPP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来看,NPP由西南向东北持续增加,东北林区和西部草原显着增加。从1990年到2018年,植被覆盖度先减少后增加,特别是在荒漠和草原地区。不同级别的植被覆盖度类型的转化特点主要是相邻级别之间相互转化,并且以低植被覆盖度向高植被覆盖度转化为主。从1990年到2018年,研究区所有地类的斑块平均面积(MPST)减少,导致研究区景观完整性降低。另外,对于森林破碎化,2010-2018年研究区所有森林破碎化类型(收缩、穿孔、消失和破碎化)比1990-2000和2000-2010两个时段少得多,森林保护逐渐得到加强。1990-2018年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局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现改善和恶化并存的态势。研究区1990-2018年间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之和由1261万公顷(1990年)先减少为1229.24万公顷(2000年),再增加为1229.37万公顷(2010年),最后轻微减少为1229.18万公顷(2018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1990-2018年生态用地比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轻微降低的变化趋势。2010-2018年生态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跟城市的快速发展及道路建设有关。这与1990-2018年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研究区中部林草交错带NPP的变化基本一致。本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建议。政策建议:近些年林草交错带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提高,需要继续落实森林防火,注重火后植被恢复,积极推进退耕还草政策实施,推进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合理科学放牧,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专项治理政策,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柴青宇[3](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昂[4](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唐努尔·叶尔肯(Tangnur)[5](2017)在《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森林火灾给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造成了极大破坏,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之一。森林航空消防是森林火灾扑救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现代化林火扑救的标志。本研究以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分析,对比研究国内外、南北方森林航空消防的不足,走访调查并对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材料;采用SWOT方法分析我国森林航空消防优势及劣势、机遇及挑战,在进行了广泛调研论证基础上,针对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现状及存在问题、森林航空消防新技术新装备、森林航空消防中合同作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航空消防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员配备不足、机源紧缺、航站建设不能满足森林航空消防的现实需求、航空扑救火灾手段及技术较落后及扑救火灾的空地配合力度不够,随着我国森林资覆盖率逐年上升,这些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研究对策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减少差异化。二是发展机群灭火,提高航空直接灭火率。三是抓住机遇,刺激通航市场扩充机源。四是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实现标准化作业。五是增加野外起降场和机降点,扩大航空灭火覆盖范围。六是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推动航空消防事业发展。

李京华[6](2016)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任建,张世超[7](2015)在《大美交响阿尔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辞海》与中国传统美学文献中,大美有两大含义:一指大功德、大功业与才德品质优异,二指大自然之神奇造化;交响乃管弦乐之共鸣,为音乐中的黄钟大吕。阿尔山,堪称时代巨变、历史积淀与纯美自然碰撞融合之交响杰作。习总书记的莅临,开启了阿尔山大美交响的时代序幕,阿尔山正成为世界瞩目的传奇胜地!——题记公元2014年1月27日,距离春节还有3天。上午8时45分54秒至9时34分1秒,新华网"新华视点"连续发布的四篇系列微博报道,像一只只报春的小鸟,飞遍了瑞雪覆盖中的内蒙古大兴安岭。

哈申其木格[8](2014)在《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中叶以来,呼伦贝尔地区主要是巴尔虎、额鲁特、布里亚特蒙古诸部和鄂温克、鄂伦春等北方诸族生息繁衍和游牧渔猎之所。建国前林区移民是少量自流式的,建国以后国家为了加快林区建设实施了大批移民政策,从而自全国各地向呼伦贝尔林区流入了大量的以汉族为主的移民。牙克石市(原喜桂图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林区重要的一部分,建国后短短数年间牙克石市人口迅速增长,因而其传统生产结构、民族构成、人口结构、文化习俗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呼伦贝尔森林移民社会。本文根据呼伦贝尔市档案馆藏建国初期汉族移民档案以及相关调查报告、史志与乡土资料、口述资料等对建国前后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的由来及移民社会的形成和汉族移民对牙克石地区的影响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由序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序言中交待了论文的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成果、相关史料、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呼伦贝尔森林地区移民与牙克石地区历史面貌,探讨了呼伦贝尔林区、林区移民概况及牙克石地区历史面貌。第二部分为建国前后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及其由来,这里首先简单回溯了建国之前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概况,其次重点论述了建国以来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的由来情况。第三部分为建国以后牙克石地区移民社会的形成,主要探讨了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的籍贯特征、分布、管理、职业构成。第四部分为汉族移民对牙克石地区的影响,这里主要探讨了汉族移民对牙克石地区民族、人口、资源、习俗、环境方面的影响。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张朝辉[9](2014)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单一林木依赖型的产业结构、粗放低附加值的林品生产使东北国有林区陷入“资源诅咒”厄运陷阱,引发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引发了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持续熵增和存续困境。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政治博弈等严峻的客观形势,“五位一体”现代化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等重塑了林业发展和林业产业运行的战略地位和使命,推动了国有林区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的不断拓展,推动了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推动了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经济科学的有机融合,生态位迁移与林业产业演化的合理契合,有助于拓宽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化的分析视野,有助于准确把握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机理,有助于构建具有较高适应性和发展力的林业产业生态位,有助于推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正向适应性演化。本研究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研究、类比分析、系统论和模型分析方法以解决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的关键问题。首先,对林业产业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生态位进行了拟合性界定,描述了林业企业生态位与产业生态位的系统互动,从范式研究的角度构建了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范式。其次,实证分析了林业企业种的多元功能、多样性、种内与种间亲和性等,并据此识别了国有森工集团等大型国有林业企业的关键种属性与优势地位。第三,回溯了东北国有林区在“传统林业产业体系形成、林业产业核心企业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初建”三个阶段的产业生态位态势,以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识别了资源、需求、技术、政策和制度等生态位演化因子,界定了因子的利导属性或限制属性,分析了基于拉马克主义的适应性选择机制、基于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机制、生态位构建机制等在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中的协同作用机理。第四,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是现实生态位迁移的基础,是生态元适应性战略制定的依据;通过熵权模型和动态控制冲突模型确定了功能性和结构性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了最理想、最适宜的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以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机理为分析基础,阐释了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遗传性演化行为、变异性演化行为、获得性演化行为和协同性演化行为。第五,根据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本质属性、演化因子、演化机理、基本生态位、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等,提出林业产业生态元优化、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干预、林业产业生态位适应性调整等路径,以构建或逼近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生态位,推动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正向适应性演化,推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固、有序发展,推动东北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发展和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构建。

许家忠,尹鹏志,许美英[10](2013)在《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思路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虽然经过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林区"两危"。但由于天保工程建设的局限性和林区思想观念不新等主客观原因,林区经济转型还不到位,林区发展的速度还不快,与全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首先说明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提出的背景,然后分析了林区当前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阐述了林区经济转型的思路及对策。

二、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相结合生产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相结合生产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1.2.2 生态质量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2.3 遥感影像预处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土地覆盖分类
        3.1.1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确立
        3.1.2 阈值化处理
        3.1.3 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
        3.1.4 分类后处理
        3.1.5 土地覆盖变化率
    3.2 植被覆盖度提取
    3.3 净初级生产力制图
        3.3.1 APAR的估算
        3.3.2 光能利用率的估算
    3.4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3.4.1 区域景观格局指数
        3.4.2 森林破碎化空间过程
    3.5 精度验证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类型分类结果
        4.1.1 分类精度验证结果
        4.1.2 土地覆盖现状
        4.1.3 土地覆盖面积及结构变化
        4.1.4 土地覆盖变化率分析
        4.1.5 土地覆盖类型转化分析
    4.2 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4.2.1 植被覆盖度结果
        4.2.2 净初级生产力(NPP)制图
        4.2.3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4.3 土地覆盖的变化对生态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落实森林防火职能
    5.2 注重火后植被恢复
    5.3 积极推进退耕还草政策实施
    5.4 推进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合理科学放牧
    5.5 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专项治理政策
    5.6 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森林航空消防研究概况
        1.3.1 国外森林航空消防研究概况
        1.3.2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研究概况
2 研究区概况
    2.1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2.2 我国森林火灾概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现状
        4.1.1.1 机构设置
        4.1.1.2 航站类型及分布
        4.1.1.3 常用机型
        4.1.1.4 航空消防灭火手段应用
        4.1.2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存在问题
        4.1.2.1 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
        4.1.2.2 缺少专业化业务人员
        4.1.2.3 机型单一数量不足
        4.1.2.4 航空灭火作业效率不高
        4.1.2.5 高海拔地区使用的机型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1.2.6 欠缺行业标准
        4.1.2.7 飞行监控调度手段落后
    4.2 国内航空消防新技术新装备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及劣势分析
        4.3.2 机遇与挑战分析
    4.4 对策与建议
        4.4.1 机群灭火是航空灭火的发展方向
        4.4.2 更新现有技术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4.4.3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4.4.4 刺激通航市场扩充机源
        4.4.5 增加起降场和野外机降点
        4.4.6 制定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福利经济学
        2.1.2 发展经济学
        2.1.3 新制度经济学
        2.1.4 区域经济学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国有林区
        2.2.2 国有林区的贫困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贫困的内涵
        2.3.2 贫困的成因理论
        2.3.3 贫困的测量
        2.3.4 国有林区贫困
        2.3.5 文献综述评析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概况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3.2.1 森林资源未开发阶段(1898年以前)
        3.2.2 森林资源疯狂掠夺阶段(1898年—1945年)
        3.2.3 森林资源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年—1978年)
        3.2.4 森林资源危机阶段(1979年—1997年)
        3.2.5 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阶段(1998年—)
    3.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与特点
        3.3.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
        3.3.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特点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
        4.1.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宏观原因分析
        4.1.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微观因素分析
    4.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2.1 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4.2.2 贫困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4.2.3 贫困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
        5.1.3 指标的筛选与表达
    5.2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5.2.1 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5.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5.2.3 因子分析步骤
        5.2.4 因子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意义
    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5.3.2 面板数据贫困综合评价
    5.4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4.1 综合贫困度分析
        5.4.2 各公因子分析
        5.4.3 分析结果讨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视角
    6.1 调研地选择
    6.2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6.3 内蒙古国有林区家庭贫困特征
        6.3.1 人均收入低
        6.3.2 生活居住条件差
        6.3.3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测量
        6.4.1 收入贫困测量
        6.4.2 多维贫困测量
        6.4.3 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6.5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1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收入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2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7.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
        7.1.1 中央及地方政府帮扶政策
        7.1.2 企业自身探索
        7.1.3 林区职工自身的发展与探索
    7.2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7.2.1 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
        7.2.2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7.2.3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7.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3.1 政策涵盖范围窄
        7.3.2 各层级目标不统一
        7.3.3 仍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7.4 本章小结
8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8.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背景分析
        8.1.1 气候变化
        8.1.2 经济新常态
        8.1.3 生态功能区划定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8.1.4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8.1.5 国有林区改革
    8.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8.2.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8.2.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8.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8.3.1 政府导向机制
        8.3.2 市场导向机制
        8.3.3 国有林区参与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9.1.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匮乏产生的
        9.1.2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9.1.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程度较高
        9.1.4 非林产业发展、森林资源量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区域贫困影响最大
        9.1.5 就业是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口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9.1.6 反贫困需要政府、市场、国有林区的共同努力
    9.2 政策建议
        9.2.1 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石
        9.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国有反贫困注入新的活力
        9.2.3 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是国有林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9.2.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反贫困同时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9.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大美交响阿尔山(论文提纲范文)

新年序曲·春到阿尔山
    争读喜讯
    幸福的回味
    中国最袖珍的城市
第一乐章英雄奏鸣·挑战世界第一难
    呈现:时代的巨响
        主题一:棚改大提速
        主题二:两个第一难
        主题三:最难是群众
    展开:动情的主旋
    展开:发令枪响了
    展开:团队的力量
    行进:破解资金难题
    行进:“白加黑”与“5加2”
    行进:四大班子齐上阵
    凯歌:伊尔施大捷
    凯歌:景林街新貌
    凯歌:欢聚新楼房
    回首:爱比天大
    回首:大苦无言
    再现:铭记关怀的灯盏
第二乐章如歌行板·只缘身在阿尔山
    闪回:远古阿尔山
    闪回:光荣阿尔山
    阿尔山之美:处处惊人、步步动心
    阿尔山:文化是条“不冻河”
    阿尔山:可敬可爱的追梦人
    惊喜:春节游客爆棚了
第三乐章梦幻舞曲·在色彩之都徜徉
    漫步:在祖母绿中穿行
    小憩:在玫瑰瓣下乘凉
    凝望:在琥珀心中遐想
    极乐:在纯银世界滑翔
    阿尔山:梦幻从这里延伸
第四乐章浪漫回旋·养生之都的梦想
    安居了,乐业呢?
    四季泡泉:养生新时尚
    吃喝玩乐:健康完美之旅
    名家汇聚:文化灵气彰显
    振奋: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三个新的困境亟待解决
    温馨浪漫的国际化梦想

(8)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呼伦贝尔森林地区移民与牙克石地区历史面貌
    (一)呼伦贝尔林区概况
    (二)呼伦贝尔林区移民概况
    (三)牙克石地区历史面貌
    小结
二、建国前后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及其由来
    (一)建国前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概况
    (二)建国以来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
    小结
三、建国以后牙克石地区移民社会的形成
    (一)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的籍贯特征
    (二)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与管理
    (三)牙克石地区汉族人口职业构成
    小结
四、汉族移民对牙克石地区的影响
    (一)牙克石地区民族构成与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汉族移民对牙克石地区资源的开发
    (三)牙克石地区民族文化习俗间的涵化
    (四)移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关于产业演化与林业产业演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关于产业演化与林业产业演化的研究现状
        1.3.3 国外关于生态位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关于生态位的研究现状
        1.3.5 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范式
    2.1 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1.1 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2.1.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态元
        2.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拟
        2.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元
    2.3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概念与结构模型
        2.3.1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内涵
        2.3.2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特征
        2.3.3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结构模型
    2.4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演化范式
        2.4.1 演化范式概述
        2.4.2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基本假设
        2.4.3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核心理念
        2.4.4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方法论
    2.5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的基本属性与关键种企业识别
    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的概述
        3.1.1 林业企业种类型
        3.1.2 林业企业种的多元功能
    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多样性分析
        3.2.1 物种多样性
        3.2.2 林业企业种多样性
        3.2.3 林业企业种的α、β和γ多样性及测度
    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分析
        3.3.1 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界定
        3.3.2 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测度
        3.3.3 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中林业企业种间关系
    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企业识别
        3.4.1 林业关键种企业概述
        3.4.2 林业关键种企业与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
        3.4.3 林业关键种企业识别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回溯及可能性动因
    4.1 生态位态势与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分析
        4.1.1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
        4.1.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模型
        4.1.3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分析
    4.2 传统林业产业体系形成阶段的生态位演化回溯
        4.2.1 整体情况
        4.2.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
        4.2.3 生态位演化分析
    4.3 林业产业核心企业构建阶段的生态位演化回溯
        4.3.1 整体情况
        4.3.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
        4.3.3 生态位演化分析
    4.4 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初建阶段的生态位演化回溯
        4.4.1 整体情况
        4.4.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
        4.4.3 生态位演化分析
    4.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可能性动因
        4.5.1 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4.5.2 市场内在需求的迁移
        4.5.3 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
        4.5.4 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
        4.5.5 相关管理制度的变迁
    4.6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与演化机理
    5.1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模型构建
        5.1.1 态势感知与可视化的关联性分析
        5.1.2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的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
        5.1.3 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的运行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
        5.2.1 信息层-数据挖掘环节运行
        5.2.2 感知层-数据描述环节运行
        5.2.3 理解层-数据分析环节运行
        5.2.4 可视层-视图交互环节运行
        5.2.5 预测层-信息整合环节运行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机理
        5.3.1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适应性选择机制
        5.3.2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自然选择机制
        5.3.3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生态位构建机制
    5.4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演化机理的运行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
    6.1 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概念与维度
        6.1.1 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内涵与地位
        6.1.2 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维度
        6.1.2.1 林业产业的功能性基本生态位
        6.1.2.2 林业产业的结构性基本生态位
    6.2 林业产业功能性基本生态位确定
        6.2.1 功能性基本生态位选择的熵权模型
        6.2.2 实证分析
        6.2.3 生态导向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
    6.3 林业产业结构性基本生态位确定
        6.3.1 动态控制冲突模型的基本思想
        6.3.2 林业产业结构性基本生态位选择的动态控制冲突模型
        6.3.3 连续共生型林业产业结构性基本生态位确定
    6.4 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
        6.4.1 林业产业功能性和结构性基本生态位的协同性分析
        6.4.2 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属性分析
        6.4.3 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适宜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
    7.1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的相关论述
        7.1.1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的基础
        7.1.2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的思路
        7.1.3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的内容
    7.2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遗传性演化行为
        7.2.1 遗传性演化的描述
        7.2.2 遗传性演化的模仿行为
        7.2.3 遗传性演化的学习行为
    7.3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变异性演化行为
        7.3.1 变异性演化的描述
        7.3.2 变异性演化的搜寻行为
        7.3.3 变异性演化的创新行为
    7.4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获得性演化行为
        7.4.1 获得性演化的描述
        7.4.2 获得性演化的用进行为
        7.4.3 获得性演化的废退行为
    7.5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协同性演化行为
        7.5.1 协同性演化的描述
        7.5.2 协同性演化的改造行为
        7.5.3 协同性演化的适应行为
    7.6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的系统描述
    7.7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实现路径
    8.1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实现路径构建的基本思路
        8.1.1 实现路径分析的框架构建
        8.1.2 实现路径分析的支撑机制
    8.2 实现路径一:林业产业生态元优化
        8.2.1 林业产业生态元的结构优化
        8.2.2 林业产业生态元的功能优化
        8.2.3 林业产业生态元的关联度优化
    8.3 实现路径二:生态位演化因子干预
        8.3.1 资源因子的干预
        8.3.2 需求因子的干预
        8.3.3 技术因子的干预
        8.3.4 政策因子的干预
        8.3.5 制度因子的干预
    8.4 实现路径三:林业产业生态位适应性调整
        8.4.1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拓展或压缩
        8.4.2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分离或巩固
        8.4.3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新建或衰亡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思路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提出的背景
2 林区当前形势和主要问题
3 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思路及对策
    3.1 着力加强林区生态文明建设
    3.2 着力加强林区产业转型升级
    3.3 着力加强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建设

四、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相结合生产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D]. 刘明星.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唐努尔·叶尔肯(Tangnur).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6]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7]大美交响阿尔山[J]. 任建,张世超. 草原, 2015(04)
  • [8]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研究[D]. 哈申其木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2)
  • [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D]. 张朝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10]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思路及对策研究[J]. 许家忠,尹鹏志,许美英. 中国林业经济, 2013(04)

标签:;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机畜结合生产模式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