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施肥技术及应用效果

鄂东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施肥技术及应用效果

一、鄂东沿江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培肥技术及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吴洪颜,曹璐,李娟,高苹[1](2016)在《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春季湿渍害灾损风险评估》文中指出春季湿渍害对南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很大。选取能较好反映冬小麦湿渍害特征的降雨量、日照和作物需水量构建湿渍害气象判别指数,从春季湿渍害产量实际损失的角度,对受灾频率、因灾减产频率、产量损失风险强度进行分析,基于减产频率和产量灾损风险强度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依据风险值大小进行分区。结果表明:沿江江南地区冬小麦春季湿渍害受灾频率最高,为风险高值区,约占全区台站27%;风险中值区范围较大,约占47%,分布在江淮东部、淮北大部、江汉平原以及鄂东南地区;低风险区约占全区16%,主要分布在湖北北部和淮北局部地区。

孙昳[2](2012)在《湖北省耕地产能测算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和粮食问题是我国农业的两个基本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则是土地之精华,也是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基本平台。农用地分等是指依据国土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按照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生产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给予定量的评定。其中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是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是直接为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也是国家在宏观上管理与调整土地资源、编制十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与征地占山补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本文在详细介绍农用地分等的理论依据、分等过程和儿个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产能核算,包括耕地的理论产能、耕地的可实现产能和耕地的实际产能等三个层面,以表征因耕地自然质量本底、利用水平和农户个人管理行为等差异而造成的耕地生产能力的差异:进而通过区域间耕地综合产能的对比分析,反应区域性产能的消长变化,核算各区域农用地产能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再进一步通过对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差异性、农用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进行比较分析,正确评价湖北省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的空间差异;最后基于研究区实际测算结果,提出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耕地保护对策。1、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耕地产能核算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指出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分别建立理论产能与自然质量等指数、可实现产能与利用等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以核算研究区域耕地不同层次的产能。2、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以858个理论标准粮单产样本,构建了湖北省各二级生态区农用地理论产能核算模艰,经分析相关系数均高于0.8,达到较强或显着水平。经测算,理论标准粮单产以沿江平原区为最高,达到1313.73公斤/亩,西部丘陵山地区、鄂豫皖丘陵山地区次之,分别为1208.94公斤/亩和1185.63公斤/亩,盆周秦巴山区和川鄂湘黔浅山区最低,分别为1003.20公斤/亩和887.64公斤/亩。而从理论产能来看,沿江平原区农用地理论产能占总产能的67.96%,鄂豫皖丘陵山地区次之,占湖北省全部的16.77%;川鄂湘黔浅山区、盆周秦巴山地区分别占5.65%和6.72%;西部丘陵山地区由于农用地面积较少仅占2.89%。3、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以5597个可实现标准粮单产样本为基础,构建了湖北省各二级生态区农用地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经分析相关系数均高于0.8,达到较强或显着水平。经测算,可实现标准粮单产以沿江平原区为最高,达到1237.15公斤/亩,鄂豫皖丘陵山地区、西部丘陵山地区次之,分别为1128.36公斤/亩和974.8公斤/亩,盆周秦巴山区和川鄂湘黔浅山区最低,分别为897.53公斤/亩和775.52公斤/亩。从各二级区的可实现产能总产来看,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区和鄂豫皖丘陵山地区,分别占湖北省可实现产能总量的69.29%和16.47%。4、采用统计数据经修正后计算得到湖北省实际单产和产能。从结果来看,沿江平原区农用地实际产能占湖北省农用地总体实际产能的比重相当的高,高达67.49%;鄂豫皖丘陵山地区地貌类型虽然以丘陵岗地为主,但土壤比较肥沃、阳光充足,农用地实际产能也达到17.41%;盆周秦巴山区、川鄂湘黔浅山区主要是山地区,农用地质量较差,标准粮单产分别只有853.14和742.35公斤/亩,但所属县市较多,农用地实际产能也均能达到6.46%左右。西部丘陵山地区农用地质量中等,标准粮单产分别有855.82公斤/亩,但由于所属县市只有四个,农用地面积小,农用地实际产能只占2.54%。5、湖北省农用地产能单产的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农用地产能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随机分布,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同时受农户个人管理行为等影响,Moran’ s指数的顺序是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实际单产,3个产能层次的空间聚集性程度在减小。局部自相关LSIA指数表明湖北省农用地不同层次产能单产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基本格局是各层次产能单产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江汉平原地区,较低的分布在鄂西和鄂东南的丘陵山地区。6、通过最短距离聚类,湖北省农用地理论利用强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利用强度<0.85、0.85-0.9、0.9-1.0。湖北省大部分区域可实现产能与理论产能差别不大,理论可利用强度集中于0.9-1.0之间,存在过度利用的现象,应加强保护、保土养土,但西部丘陵山区和川鄂想黔浅山区以及沿江平原局部地区理论利用强度偏小,说明还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以挖掘。湖北省农用地可实现利用强度主要集中在0.9-1.0之间。整体来看,湖北省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但距离可实现产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应加强对农户的个人管理行为的技术引导,加大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科技含量,确保提高粮食产量。

王晓杰[3](2011)在《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文中指出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人口密集,耕地资源紧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农业发展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江苏省农作制现今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是江苏省农作制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角度,应用比较优势分析法进行种植模式生产比较优势分析。在依据传统研究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较分析基础上,还进一步关注种植模式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初步弥补目前种植模式比较优势分析对生态环境考虑不足的问题。同时,本文在对江苏省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现状进行全面、完善的比较优势分析的同时,还对种植模式生产发展潜在剩余空间(即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承载潜力)的存在与否以及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初步探寻了其定量分析方法,弥补了目前种植模式比较优势分析较少考虑其发展空间,以及种植模式发展潜力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等不足。基于以上思路和方法本文提出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与发展潜力优势度两个全新的概念,并构建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优势度评价模型。本文运用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优势度评价模型,对江苏省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研究其评价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文提出的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评价模型,既反映出种植模式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较优势,又充分关注其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价分析结果能够作为种植模式是否应该扩大生产规模的依据,对于相关研究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2)本文提出的种植模式生产发展潜力优势度评价模型对种植模式生产发展潜在空间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对于确定区域是否能够扩大某种种植模式的生产规模提供一定的参考,另外种植模式生产发展潜力优势度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是对于种植模式生产发展潜力定量分析的初探,值得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与完善。(3)本文提出的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优势度的概念和评价思路,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该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对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适宜力度的确定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曙峰[4](2010)在《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报告——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文中认为从产区分布、发展历程、生产现状、生产成本与效益、棉纺及其棉花消费、产业政策、科技进步等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8)安徽省棉花产业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存在的问题、发展潜力、发展方向及对策等进行了分析。

蒋慕东[5](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顾芳[6](2006)在《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苏属于沿海省份,不仅素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而且开创现代农业科技之先。可以说,江苏农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农业和农业技术发展历程的缩影。 本文在总结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理论、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运用国家权威的统计数据,采用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回顾了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技术、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肥料技术、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该时期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背景。本文认为,建国初期江苏农业落后状况,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对农业需求的刺激,一系列农业技术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的完善,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等等,促进了江苏省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发展引起了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土地生产率的增长。通过考察江苏农业技术发展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发现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技术处于停滞状态,农业生产也没有多大发展,但是江苏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却一直处于发展状态,而且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农业技术发展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在江苏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发展,促使农业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是促进江苏农业发展,解决江苏“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术推广机制,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技术培训。这是我们研究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历程所得出的经验教训,也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吴昭雄[7](2004)在《湖北省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干旱缺水一直是湖北省乃至我国南方旱作农业低产高耗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在鄂北岗地区,由于季节性干旱和区域性干旱以及坡耕地地表倾斜度的存在,导致降雨后的岗丘地呈现严重的雨水径流损失,使耕层土壤严重侵蚀,土体结构逐渐破坏,土壤物理性状不断恶化,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年复一年,使坡耕地土壤既不保水保土,又不耐旱,极大地影响着我省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湖北省特别是岗丘地区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 本课题本着加速湖北省传统耕作体系的技术改造,从耕作技术体系改革着手,通过研发、组配适用的机械化技术及机器系统对秸秆深埋覆盖,均衡雨水拦蓄,有效改善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分条件,探索一种高效、优质的新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的指导思想,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研究思路是在开展小范围春玉米保护性种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耕作技术体系的春玉米生长状况,对保护性耕作保水保土及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编制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艺技术规范并拟定其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参考湖北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相关机械化技术试验的实际情况,设计机器系统方案;对春玉米保护性耕作适度经营规模及机具配备方案进行研究与论证。 本课题对春玉米进行校内小范围样本种植试验研究后,得出免耕覆盖和埋秆覆盖体系在保水保土、改良土壤、使作物增产等方面较传统耕作有明显优势。结合春玉米生长特点,本课题提出了适合湖北省岗丘地区的以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和埋秆覆盖为特征的3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及其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并对埋秆覆盖耕作体系机器系统的选型进行研究,运用线性规划法对在总收益最大的情况下,单位面积为50hm2,以埋秆覆盖耕作为特征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进行春玉米生产的配套机器系统进行选型和配备计算,得出各项作业所需动力和农机具的数量:2台上海-50;3台铁牛-654;2台BQM-6A免耕播种机;1台3W-2000喷雾器;2台1SQ-250深松机;1台埋秆覆盖机;1台4Q-2.0秸秆粉碎还田机;对1065联合收获机采用作业量法确定其台数为3台。 最后,本课题以沙洋监狱马良农场为案例,对其以免耕覆盖体系的保护性耕作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研究初步表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湖北省推广以深松覆盖、免耕覆盖和埋秆覆盖为特征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开展较大规模的生产试验研究。

陶建平[8](2004)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游平原是农业洪涝灾害多发地区,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恶化了区域生态环境、并造成农业经济的巨大损失,农业洪涝灾害风险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巨大障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农业保护与支持缺乏力度,如此如何能应对WTO开放条件下全方位的农业市场竞争?这是摆在中国农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性问题。本论文从长江中游平原的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特征分析入手,探讨我国农业基本制度在减轻农业灾害风险中的作用,设计并构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对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灾后经济重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家财政支农和农业产业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至第三章的研究中,综述了本项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回顾了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农业灾害风险与农业保险的关联关系,总结了农业灾害风险约束下农业产权制度理论和农业洪灾风险管理的保险理论、政策干预理论、Bayes风险决策理论。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章至第六章以农业技术科学、环境科学和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灾害风险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以1998年大洪水为例剖析了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的区域环境特征和风险特征,实证分析湖北嘉鱼县农业洪涝灾害风险,提出了洪灾区农业结构调整和避洪农业生产模式。 第七章至第十章偏重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基于对我国农业基本制度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管理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小规模经营的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制度,使得我国农户无力应对洪涝巨灾风险;面对损失日益加大的洪涝灾害,我国财政支农投资也显不足;农业保险因缺乏政策性支持而步履为艰。在比较分析国外农业风险管理发展经验、WTO国内支持规则的基础上,设计构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制度与政策体系。 第十一章是研究结论的总结,提出了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管理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农业洪涝灾害的严重性,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的建设应尽早摆上议事日程;二是农业防灾抗灾工程具有很强的效益外部性,在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的保障投入中政府理应当发挥关键性作用;三是改革长江中游平原农业耕作制度,发展避洪农业,优化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生产结构:四是积极利用WTO国内农业“绿箱政策”空间,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尤其是长江中游平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上游地区的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提升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农业生产能力;五是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摘要保险的经验,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灾害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六是改革农业救灾体制,逐步建立快速反应的农业洪涝灾害风险应急机制,变事后救灾救急为灾前预防为主。 本论文的研究在构建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洪灾区农业结构调整与避洪农业生产模式、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等研究内容上有创新:对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复杂性大系统进行自然与经济的综合分析,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

田小海[9](2004)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评价、改良及其示范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湖地区是我国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长期遭受涝渍威胁的传统集约农区,其涝渍地分布集中、面积大、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在该地区建立两个各具特色的涝渍地综合改良示范区为目标。在广泛收集示范区气候、土壤、地貌地质、水文、经济、社会等资料,全面系统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定点定位试验、测定,以可持续土地管理原理为指导,系统探讨了其农业与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涝渍地开发中存在的诸如方向途径、关键技术、规划实施与效果评价和发展模式等,从1997~2001年用5年时间完成了高场与岑河两个典型示范区的“土地评价—规划—实施”全过程,以期从理论上探讨大比例尺土地评价利用的原理与方法,从实践上探讨我国长江中游传统集约涝渍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结果如下。 1.四湖地区由河流与湖泊相夹形成的不同高程土地随地势由高到低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本研究选择的两个示范区代表了其三个梯次中的两个与涝渍危害密切相关的梯次。对高场示范区典型碟型洼地的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水土资源还带有原有湖泊特性所左右的多方面特征,随地势由高亢阶地向低洼湖心的逐渐降低,表现出其在土壤类型、土体构型、地下水位、土壤理化特性、灌排、道路条件等的渐次变化。研究表明,该地区总体上按农业利用的适宜性(质量)可分成5个梯级。在一系列改良利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涝渍地的“梯级开发模式”,模式中重点解决了通过农田工程形成与归并梯级、中部水旱轮作地的面积扩大与深度利用、以及微域条件下“退田还渔”的技术指标等问题,为涝渍地的利用方向调整与整治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在四湖地区第一梯级向第二梯级过渡区的岑河示范区,通过农田工程整理出大片旱涝保收、灌排两便的标准农田。在对四湖地区的作物及其农作体系的土地利用匹配性能进行详细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在原有多熟制中通过大范围切入瓜类与蔬菜等作物,确立了8种新的种植“优化模式”,成倍地提高了该地区的土地生产率和土地的投效。模式的实施使农田内物质循环加快、化学物质的污染减少、促进了有机肥向农田的大量长期施用,巧妙地解决了改良后涝渍地高产集约农区用地与养地、农田高产与农民增收等问题和矛盾,为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3.在大比例尺条件下对涝渍地的农用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特尔菲法确定质量要素与分值,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进行综合评级,能够将农民与专家的主观评价与参数法的数量化评价相结合,得出对象土地上每一地块的质量分值、找出其优势与劣势及其产生原因,从而有利于将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农田整治规划进行逻辑衔接,是大比例尺土地评价的一种可行方法。在四湖地区长期实践及综合分析当地气候、土壤、农业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地建设的标准应以能建立灌排两便的高产农田为目标标准。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与综合建设规划突出了农田整备和水利设施建设内容。比较国内外低湿地排水与灌溉的有关理念与技术标准,对规划中涉及的排灌等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涝渍地的大比例尺土地评价与规划的体系化内容与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4.两个示范区通过5年的整治与建设实施,与建设前的1996年(为丰欠平年)相比,农田综合生产力指数(IPI)分别提高18.10%和20.04%。建设期间5年的抗灾效益分别达145.6和140.8万元,灌排保证率达到了国家标准的高限。规划实施期间5年遭遇4年灾害,在周围农村经济连年滑坡的严峻形势下,两个示范区保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5年间人均纯收入累计增长率分别达10.2%和5.6%,比周边地区约高20~40%。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岑河示范区农业内部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多种农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成倍增长。这些均表明涝渍地综合改良示范区的建设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结合四湖地区多年来区域综合开发的实践,对长江中游传统集约农区的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段晓明[10](2003)在《WTO框架下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因此,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而言,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加入WTO,将使我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潮。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激烈市场竞争,历经沧桑、负重前行的中国农业如何应对挑战,健康发展,这既是党和政府的一大隐忧,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破解这道难题,答案有多种,但根本途径还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这是必须实现的跨越,也是一次质的飞跃,如何加以有效推进,理论界在苦苦思考,实际工作者在艰难探索,为此,以农业大省湖北为例,就WTO框架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制度创新思路,无疑对湖北、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农业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原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等多种方法,对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得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和依据,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并加以耦合,进而上升到制度创新的层面加以阐述。 论文除导言外,按照内在逻辑顺序共分为9章。导言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了论文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作为研究背景,第1章简要介绍了WTO农业框架的基本内涵和中国加入WTO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第2章就加入WTO对中国及湖北农业发展的总体影响包括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及湖北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主要障碍和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宏观对策取向。第3章在阐述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的内涵、影响要素及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及湖北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第4章至第8章分别就结构、质量、技术、市场、投入等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支撑体系展开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和对策思路。第9章则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WTO框架下提高湖北中文摘要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对策并加以藕合,进而上升到制度创新的层面予以阐述。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就加入WTO对我国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各自应对原则及相互关系:二是对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筛选评价,研究提出了农产品竞争力及影响要素的概念模型;三是以特定的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对WTO框架下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支撑体系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加以祸合,进而上升到制度创新层面加以描述,初步构建了提高区域农产品竟争力的基本模式;四是将企业战略联盟、品牌经营和现代物流等理论导入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系统提出了实施农业企业战略联盟和农产品品牌营销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新构想。

二、鄂东沿江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培肥技术及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东沿江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培肥技术及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湖北省耕地产能测算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农用地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研究进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法
        1.6.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农用地产能核算相关理论
        2.1.1 农用地质量评价理论
        2.1.2 农用地生产力理论
        2.1.3 农业生态地区理论
        2.1.4 土地适宜性理论
    2.2 农用地分等理论与方法
    2.3 农用地产能核算方法
        2.3.1 理论产能核算
        2.3.2 可实现产能核算
        2.3.3 实际产能核算
        2.3.4 产能核算结果评价与检验
    2.4 空间异质性与自相关分析法
        2.4.1 空间自相关
        2.4.2 全局空间自相关
        2.4.3 局部空间自相关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土地资源结构与土地利用特点
    3.2 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概况
        3.2.1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成果
        3.2.2 农用地利用等别成果
        3.2.3 农用地质量分布地域分异规律形成机理
    3.3 基础参数确定与资料调查
        3.3.1 基础参数确定
        3.3.2 资料调查
4 湖北省农用地产能核算
    4.1 农用地理论产能核算
        4.1.1 理论标准粮单产样本的选取
        4.1.2 理论产能核算模型的确定
        4.1.3 理论单产测算
        4.1.4 理论产能测算
        4.1.5 农用地理论产能区域分异
    4.2 农用地可实现产能核算
        4.2.1 可实现单产样本的选取与检验
        4.2.2 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的确定
        4.2.3 可实现单产测算
        4.2.4 可实现产能测算
        4.2.5 可实现产能区域分异
    4.3 农用地实际产能核算
        4.3.1 实际产量调查与修正
        4.3.2 实际产能核算参数的确定
        4.3.3 实际产能的测算
        4.3.4 实际产能区域分异分析
5 湖北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应用分析
    5.1 农用地生产能力的空间差异性
        5.1.1 产能全局空间差异
        5.1.2 产能局部空间差异
    5.2 应用于农用地利用强度的评价
        5.2.1 理论利用强度
        5.2.2 可实现利用强度
    5.3 应用于农用地利用潜力的评价
        5.3.1 可实现利用潜力
        5.3.2 理论利用潜力
    5.4 应用于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
    5.5 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5.6 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定与分级管理
    5.7 应用于农用地产能保护考核制度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农作制研究进展
        1.3.2 国内对农作制核心成分的研究
        1.3.3 种植模式的分析与评估
    1.4 理论基础
        1.4.1 比较优势理论
        1.4.2 承载力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研究区农业资源概况
        2.1.3 社会经济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分析方法
    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2.4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江苏省农作制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
    3.1 江苏省主要种植模式的确定
        3.1.1 作物布局
        3.1.2 主要种植模式分析
    3.2 江苏省农作制演变规律
        3.2.1 江苏省经济结构演变规律
        3.2.2 种植制度演变规律
        3.2.3 种植模式的演变规律
        3.2.4 土壤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3.2.5 施肥制度演变规律
    3.3 江苏省农作制发展趋势
        3.3.1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3.3.2 复种指数稳步回升
        3.3.3 粮食安全仍需高度关注
        3.3.4 蔬菜产业增长迅速
第四章 江苏省主要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评价
    4.1 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内涵分析
    4.2 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种植模式生产现状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其量化方法
    4.3 种植模式现状优势度分析
        4.3.1 评价结果
        4.3.2 结果分析
第五章 江苏省主要种植模式发展潜力优势度评价
    5.1 种植模式发展潜力优势度内涵分析
    5.2 种植模式发展潜力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依据
        5.2.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其量化方法
        5.2.4 种植模式发展潜力优势度评价模型表达式
    5.3 江苏省种植模式发展潜力分析
        5.3.1 评价指标的赋权
        5.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江苏省种植模式发展优先序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报告——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资源与产区分布[1-2]
2 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2]
    2.1 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变化
    2.2 三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变化
3 棉花生产成本与效益
4 棉纺及其棉花消费
5 产业政策[2]
    5.1 成立专门机构, 加强产业领导
    5.2 科学制定规划, 精心组织实施
    5.3 实行棉花体制改革, 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5.4 实行棉花良种补贴, 提高农民植棉积极性
    5.5 开展棉花种植保险, 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自然灾害
6 科技进步
    6.1 棉花新品种选育与更新换代
        6.1.1 棉花新品种选育。
        6.1.2 品种更新换代。
    6.2 棉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6.2.1 棉花栽培技术研究。
        6.2.2 主推技术。
    6.3 棉花标准化生产
7 竞争力分析
    7.1 限制因子分析
        7.1.1 棉花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7.1.2 加工能力浪费大, 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
        7.1.3 政府科技投入少, 公益性技术创新不足。
        7.1.4 资源约束增强, 棉田基础条件变差。
        7.1.5 农业生产形势变化较大, 棉花比较优势下降。
    7.2 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7.2.1 育种技术有待提高, 种质资源狭窄, 品种的原始创新不够。
        7.2.2 棉花栽培措施不到位。
        7.2.3 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有待提高。
        (1) 枯萎病、黄萎病呈加重发展态势。
        (2) 次生病虫危害加重。
        (3) 病虫草害防治过多依赖农药。
        7.2.4 棉花的收获管理与棉副产品综合利用不配套。
        7.2.5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7.2.6 缺乏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撑。
    7.3 潜力分析
        7.3.1 市场供需分析。
        7.3.2 发展潜力分析。
        (1) 面积潜力。
        (2) 单产潜力。
        (3) 品质潜力。
    7.4 竞争力优势分析
        7.4.1 区位优势。
        7.4.2 科技支撑。
        7.4.3 政策扶持。
8 发展方向、思路与措施
    8.1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8.1.1 指导思想。
        8.1.2 战略目标。
    8.2 政策建议
        8.2.1 重视棉花生产, 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
        8.2.2 加强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基地建设, 提高基础保障能力。
        8.2.3 强化棉花科技创新,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8.2.4 扶持棉业龙头企业和组织, 完善棉花产业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8.3 科技对策
        8.3.1 加大
        8.3.2 加快研究和推广棉花轻简化、集约化和超高产技术。
        8.3.3 大力推广无公害棉田高效种植制度, 稳定和发展棉花生产。
        8.3.4 加大病虫草害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8.3.5 研发防灾、减灾技术, 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8.3.6 开展产业经济与信息化研究。

(5)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农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
    第二节 农业政策的推进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第三节 国外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节 作物品种改良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的创新
    第三节 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改进
    第四节 土壤肥料技术的改良
    第五节 农田水利和土地利用技术的发展
    第六节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的绩效考察
    第一节 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
    第二节 经济作物产量的变化
    第三节 农业总产值的变化
    第四节 农业生产率的变化
    本章小结
余论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湖北省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任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 湖北省旱作农业生态环境述评
    2.1 旱作农业现状
        2.1.1 农业资源分布
        2.1.2 粮食产量变化
    2.2 干旱与水土流失
        2.2.1 干旱及其成因
        2.2.2 水土流失及其后果
第三部分 湖北省旱作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区划
    3.1 区划的意义
    3.2 区划的依据与原则
        3.2.1 区划依据
        3.2.2 区划原则
    3.3 旱作物保护性耕作区划
    3.4 分区述评
        3.4.1 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区
        3.4.2 鄂东北丘陵低山区
        3.4.3 鄂东南丘陵低山区
        3.4.4 江汉平原区
        3.4.5 鄂西北山地区
        3.4.6 鄂西南山地区
第四部分 春玉米保护性种植试验研究
    4.1 种植试验目的
    4.2 试验条件简介
    4.3 试验方案设计
        4.3.1 试验样本构建
        4.3.2 精密播种要求
        4.3.3 秸杆利用方式
        4.3.4 田间管理技术
    4.4 环境因子监测
        4.4.1 田间地温测定
        4.4.2 土壤水分测定
        4.4.3 土壤有机质测定
        4.4.4 土壤全氮量测定
    4.5 不同耕作体系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4.5.1 米生长的基本条件
        4.5.2 对田间地温的影响
        4.5.2.1 对苗期地温的影响
        4.5.2.2 对穗期地温的影响
        4.5.3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5.3.1 对苗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4.5.3.2 不同耕作体系保水能力分析
        4.5.3.3 不同耕作体系抗旱能力分析
        4.5.4 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5.5 对土壤全氮量的影响
    4.6 不同耕作体系对春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4.6.1 对植株高度的影响
        4.6.2 对植株叶面积的影响
        4.6.3 对植株直径的影响
        4.6.4 对产量的影响
        4.6.4.1 穗长、穗粗、穗行数与穗粒数
        4.6.4.2 千粒重、籽粒重与果穗重
        4.6.4.3 出籽率与经济系数
        4.6.4.4 单产
    4.7 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的适应性
第五部分 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机器系统研究
    5.1 农艺技术规范编制
    5.2 机械化工艺流程拟定
        5.2.1 机械化工艺流程拟定的原则
        5.2.2 机械化工艺流程
    5.3 配套机器系统设计
        5.3.1 机械化作业项目的选择
        5.3.2 配套机器系统的选型
        5.3.2.1 作业机械的选型
        5.3.2.2 动力机械的选型
    5.4 机器系统配备计算
        5.4.1 配备方法的选择
        5.4.2 决策变量的确定
        5.4.3 约束条件的确定
        5.4.3.1 作业量约束方程
        5.4.3.2 动力机械配备约束方程
        5.4.3.3 作业机械配备约束方程
        5.4.4 配备模型的建立
        5.4.5 结果计算及分析
第六部分 案例分析
    6.1 马良农场旱作农业生产简介
    6.2 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
    6.3 农业机械装备系统的修正与完善
    6.4 技术经济分析
        6.4.1 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
        6.4.2 农机作业经济效果指标计算
        6.4.3 农业生产技术经济预测
第七部分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分析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基本框架及内容
    五、 论文研究之创新
第二章 农业风险管理概述
    一、 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 农业风险与保险
    三、 应对农业风险的方法
第三章 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一、 公共资源产权及其制度安排理论
    二、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 农业洪灾风险管理的保险理论
    四、 农业洪灾风险管理的政策干预理论
    五、 农业洪灾风险管理的Bayes决策
第四章 农业灾害过程与农业洪灾易损性分析
    一、 我国农业灾害系统特点和灾情辨识
    二、 农业灾害破坏作用过程及社会效应过程
    三、 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分析
第五章 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分析
    一、 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分析
    二、 长江中游平原主要洪灾区区域环境分析
    三、 1998年长江中游地区农业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四、 长江中游农业洪涝灾害形成的人类经济活动成因分析
第六章 长江中游平原县域农业水灾风险实证研究
    一、 嘉鱼县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二、 嘉鱼县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特征
    三、 嘉鱼县避灾农业模式研究
第七章 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制度分析
    一、 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制度变迁
    二、 我国农业公共投资体制分析
    三、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与农业保险发展
第八章 发达国家农业风险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一、 美国农业洪灾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制度
    二、 法国农业风险管理制度
    三、 日本农业风险管理制度
第九章 WTO有关农业国内支持的规则与我国的权利
    一、 WTO有关农业国内支持的规定和现状
    二、 我国在农业国内支持方面的承诺和权利
    三、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 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设计
    一、 规避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的结构调整策略
    二、 实施基于“绿箱政策”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
    三、 建立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
    四、 建立政策性防洪基金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一、 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管理发展的几点建议
    二、 讨论
参考文献
2001 ~200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着作
致谢

(9)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评价、改良及其示范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1.3.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1.3.2 涝渍地综合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假设、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对研究所依赖的项目的说明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主要特征
    2.1 长江中游涝渍地的分布、灾害表现及其潜在优势
        2.1.1 涝渍地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地位独特
        2.1.2 长江中游涝渍地具有独特的共同特征
        2.1.3 四湖地区涝渍地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2.1.4 涝渍地存在种种障碍,灾害呈现加重趋势
        2.1.5 涝渍地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开发潜力
    2.2 两个示范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2.1 岑河示范区
        2.2.2 高场示范区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示范区土地分级分区与“梯级开发模式”
    3.1 示范区用地分级与分区
        3.1.1 用地分级的目的与目标
        3.1.2 用地的概念与用地单位
        3.1.3 数量化理论Ⅰ模型
        3.1.4 结果与分析
    3.2 涝渍地“梯级开发模式”的提出
        3.2.1 调查试验方法
        3.2.2 碟形涝渍地的梯级分异特征
        3.2.3 碟形涝渍地的梯级分异结果
        3.2.4 碟形涝渍地的利用--“梯级开发模式”的提出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示范区排水与灌溉方案的制定
    4.1 排水方案的拟定与优选
        4.1.1 拟定排水方案时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4.1.2 待选方案
        4.1.3 方案选择
    4.2 排水流量推算
        4.2.1 排水流量推算的方法
        4.2.2 排水标准
        4.2.3 设计暴雨选择
        4.2.4 设计水位选择
        4.2.5 产流计算
        4.2.6 汇流模型
        4.2.7 水力计算结果
    4.3 灌溉工程方案比选
        4.3.1 灌溉水源
        4.3.2 方案比选
        4.3.3 灌溉工程布置与分区
    4.4 灌溉制度设计与流量推算
        4.4.1 典型代表年的确定
        4.4.2 示范区作物种植制度与作物灌溉制度
        4.4.3 灌水率确定与灌溉流量推求
    4.5 主要工程规模及主要参数
        4.5.1 灌溉泵站及机电设备选型配套
        4.5.2 灌溉渠道布置与尺寸拟定
        4.5.3 主要交叉建筑物布置及尺寸拟定
    4.6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多熟制条件下改良涝渍地的深度利用
    5.1 涝渍地作物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要点
    5.2 主要作物物候期及其适配性的分类评价
    5.3 对6种现有耕作制度的可持续性评价
    5.4 改良涝渍地适配作物优化模式的创立试验
        5.4.1 水旱轮作地优化模式创立试验
        5.4.2 旱作地优化模式创立试验
    5.5 优化模式的筛选决策
        5.5.1 对水旱轮作优化模式的筛选决策
        5.5.2 对旱作模式的筛选决策
    5.6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规划的制定、实施与效果评价
    6.1 规划的特性
        6.1.1 规划目的--以建成两个示范区为直接目的
        6.1.2 区域选点--两个示范区具典型代表意义
        6.1.3 规划区域--以单元水系为界的大比例尺区域
        6.1.4 规划理念--引进日本农田整备理论
        6.1.5 规划的水平与条件限定--一个高起点分阶段实施的规划
        6.1.6 规划制定的程序--参加型规划与PCM方法
    6.2 主要规划内容
    6.3 规划的实施概况
    6.4 实施效果评价
        6.4.1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构建
        6.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6.5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与总结论
    7.1 综合讨论
        7.1.1 关于涝渍地与潜育性水稻土的关系
        7.1.2 关于大比例尺土地评价与利用
        7.1.3 关于中国南方内陆传统集约农区的农业发展道路
        7.1.4 关于借鉴日本农业农村综合整备实践经验推动涝渍地开发
    7.2 总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10)WTO框架下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五、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WTO农业框架评述
    一、 经济全球化与WTO概述
    二、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框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
    三、 中国加入WTO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
第二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 总体影响评价
    二、 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分析
    三、 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分析
    四、 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分析
    五、 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主要障碍
    六、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及湖北农业发展的宏观对策取向
第三章 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一、 农产品比较优势概述
    二、 农产品竞争力概述
    三、 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四、 湖北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第四章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结构支撑体系研究
    一、 湖北农业区域经济布局
    二、 湖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 湖北农业组织结构优化
第五章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质量支撑体系研究
    一、 农产品质量标准概述
    二、 湖北农产品质量状况评价及影响要素分析
    三、 湖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四、 湖北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构建
    五、 湖北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六、 湖北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七、 湖北农业品牌营运
第六章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一、 湖北农业科技创新
    二、 湖北农业教育创新
    三、 湖北农技推广创新
    四、 湖北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第七章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市场支撑体系研究
    一、 湖北农业信息市场体系构建
    二、 湖北农业技术市场体系构建
    三、 湖北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构建
    四、 湖北农产品国际化营销策略
第八章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投入支撑体系研究
    一、 农业财政支持政策分析
    二、 农业金融支持政策分析
    三、 农业税制改革问题分析
    四、 农业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第九章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耦合与制度创新
    一、 农业制度创新的内涵和意义
    二、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效用评价
    三、 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耦合与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鄂东沿江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培肥技术及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春季湿渍害灾损风险评估[J]. 吴洪颜,曹璐,李娟,高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8)
  • [2]湖北省耕地产能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 孙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4)
  • [3]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D]. 王晓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4]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报告——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J]. 郑曙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9)
  • [5]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6]建国以来江苏农业技术发展与绩效研究[D]. 顾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湖北省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D]. 吴昭雄.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8]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陶建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9]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评价、改良及其示范区建设研究[D]. 田小海.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WTO框架下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体系研究[D]. 段晓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鄂东平原麦棉双套条件下土壤综合施肥技术及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