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卡微机管理系统介绍

实验卡微机管理系统介绍

一、介绍一种实验卡片微机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余煜华[1](2019)在《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动化安防系统楼宇建筑的典型需求系统,已成为楼宇智能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建筑楼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楼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会极大程度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受到较大关注。建筑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研究涉及传感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方面技术,还吸纳进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路等领域知识。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技术,提高楼宇安防系统的稳定性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促进建筑学、监控及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因此,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需求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建设服务于人们居住生活的建筑物,需要一个可靠性高、性能好的自动化系统。本文对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了基于中职学校楼宇实验设备的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1)概括叙述小区楼宇自动化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这方面的研究意义,介绍了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楼宇安防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楼宇安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2)分析了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要求,制定了安防系统的全面设计方案,可行性探索,铺开式展开了安防系统硬件设计的过程,并分别插入了安防系统硬件部件所涉及的、实现各安全和防范功能模块的构建原理和设计过程。各安防功能硬件涉及: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闭路电视监控、巡更四个子系统和电源模块。还介绍了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介绍了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软件设置核心,分析了各子系统的软件设计设置关键,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操作程序流程。依据各硬件设备使用技术文件进行对应的软件设置测试相应功能,针对性指出该小区楼宇安防系统软件设置的关键,涉及的设置调试过程,包括:“可视对讲应用系统”应用软件、CMS7000软件、WEB设置和“巡检管理系统A1.0”软件等。过程结合了安防系统的管理中心计算机上运行一些数据及结果情况。(4)介绍了一个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设计实例,介绍工程施工的需求分析、设计依据和设计说明。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施工布线、设备选型和图纸施工。本文结尾进行了一个总结,陈述整个过程的工作情况,反思课题不完善之处并展望小区安防的发展。

赵玉良[2](2014)在《某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当前信息飞速传输、网络高速发展流通的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学校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建立一个自己的一卡通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这不仅让各大高校能够合理的分配教育的资源,同时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方面及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推动力。本文围绕自身校园内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从现状背景、理论基础、相关技术等各个方面对校园一卡通设计与实现而展开论述。本文从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的意义开始介绍,接着对IC卡类型开发模式及数据库等做了简要分析,接着对一卡通系统的各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然后设计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具体功能,重点探讨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案;最后对信息管理——实现校园内所有的管理工作电子化,并对各个管理系统的实现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校园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摆脱过去低效的及繁复的管理形式,实现校园内信息高速传输与获取,还可以迅速发现及处理各种管理上的问题,真正实现校园上真正智能高效管理的目标。

余敏聪[3](2019)在《基于实体物理行为规划的可重配置制造系统控制框架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回归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的未来重要战略之一,例如,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计划。在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纲要,该纲要指定了一个由22项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其中,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和销售利润率等三项指标占有较高的权重,体现了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在纲要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缩短停机时间,研究者提出一种称为可重配置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RMS)的设备范式。智能卡个人化(smart card personalization)系统就是一种满足RMS范式的自动化系统。鉴于客户需求和设备特性等原因,智能卡个人化制造业界对控制系统及其研发流程提出若干新的要求。虽然在自动化系统控制领域,尤其在研究RMS控制的文献中已有不少成果,但是它们仍不能完全满足智能卡个人化制造所提出的需求。既有的成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不支持批量个性化生产(mass individualization):设备中待生产的智能卡可能各自经历不同的生产流程和传输路径,控制系统必须适配这种批量个性化生产。然而,现有的RMS控制器并不支持多物料多处理流程的生产控制场景。2、仅支持数据流层面的集成:机电系统(mechatronic system)的开发与维护均基于对模块物理行为的集成,控制系统必须适配这一特征。然而,现有的设备描述方法,仅通过模块控制器之间的数据流的交互,而非模块中的实体物理活动来描述模块的行为,其行为描述的可用性不足。3、少有支持遗留设备:控制系统必须能够对访问方式有限且受限的模块实现控制的集成,但在已有的成果中,其框架底部的工业现场级别(field-level)控制实现大多绑定于单一的技术平台,缺乏足够的兼容性用于集成遗留设备。4、可靠性适用范围无法覆盖:鉴于设备行为由控制系统自动生成,该行为必须可被证明其可靠性,并给出可靠性的适用范围。虽然已有不少可靠性可证明的生成方法,然而,由于领域相关,其可靠性适用范围无法覆盖离散型制造系统的范围。5、方法易用性不足:面对复杂的控制,系统被要求根据机电工程师的需求描述,自动推理控制策略,避免设计策略与编写软件等易错且费时的手工操作,提高研发效率。然而,大部分需求描述与推理方法多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方法,不利于机电工程师采纳使用。考虑到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体物理行为规划的RMS控制框架,该框架由控制器体系结构,模块行为描述,自动推理方法三部分组成。1,提出一种支持批量个性化生产且兼容遗留设备的RMS的控制器体系结构。受“请求-响应”这一软件设计模式(pattern)的启发,以“物料驱动设备”为原则,设计物料通过向控制器发送请求并等待执行响应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该模式适用于多物料多处理流程的场景。在控制实现方面,通过模块的可执行指令与设备实体物理行为的映射机制,增强了体系结构在不同的现场级别控制平台之间的可移植性。2,提出一种基于实体物理行为的设备模块描述方法。与仿真系统不同,该方法是对物理世界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基于该方法,给出了系统行为的安全性约束(物料安全处理条件)和物料处理请求的定义。该方法解决了机电工程师与软件工程师因缺乏合适的描述语言,双方无法使用共同语言准确描述模块行为说明(specification),而难以协同进行系统开发的问题。基于设备实体物理行为的描述,有效地抓住系统行为的本质,实现了相关领域知识描述的统一,为控制推理自动化提供了基础。3,给出一种基于自动规划(automated planning)和指令映射的控制策略推理方法。该方法将策略推理问题转换为自动规划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自动规划问题定义。基于该规划问题与现成的规划器,实现了可支持表达实体并发活动的串行解规划方法。同时,给出了可满足性证明,证明规划问题的任意解均满足物料处理安全条件。在指令映射方面,提出了一种模块可执行指令语义描述,和将实体行为映射为指令序列的算法。结合自动规划与映射算法,该推理方法既能减少手工操作,又可保证系统行为的正确性与安全性。4,给出一个大型智能卡个人化制造设备的控制应用示例。依据流水线的物料时空关系,给出了该示例的推理输入集,并对全部输入进行了控制策略推理的实验,得出相关的实验结果,展示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工业设备控制上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RMS控制框架,能有效满足智能卡个人化制造系统提出的控制需求。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突破各自专业的界限,解决了长期困扰机电工程师与软件工程师协同开发的关键问题,实现了需求描述形式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控制推理自动化,提高系统研发质量,降低由于手工操作带来的研发进度的不确定性,最终达到提高装备业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曹颖[4](2018)在《企业厂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厂区安全与管理的规范化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安防技术与方案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应变,已不能适应企业对安防的需求。因此,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实现厂区低成本、可靠安防监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基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VC编程环境完成了厂区监测报警方案设计与实现。该设计首先在企业厂区周界布设热释电及红外对射传感器,以检测入侵信号。当人员入侵厂区时,红外对射传感器可以检测入侵信号。当有人破坏装置时,该设计利用热释电传感检测入侵信号。将入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接入嵌入式计算机处理,完成信息的融合与初步的判断,再将数据组帧后通过通信机制传至服务器,后交给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安防系统的软件界面按照传感器布设的位置排列。对于不同区域和传感器编码,该设计利用采集的数据对监测区域的状态做出判断,并利用图像文字等报警方式提示安防人员。本设计通过设置传感器的检测功能,在监测前对传感器进行测试并反馈其工作状态,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考虑到实际的安防企业厂区较大,为了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系统软件设计中加入了网络通信的功能。系统通过调用网络即时消息发送软件发送短信到出现报警的安防区域值班人员的手机,以及时处理防区内的报警信息。本论文设计的企业厂区周界安防系统,在保证无人监测厂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完成对厂区安全的检测和危险预警,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可扩展性强、实用性强、易于维护和推广的特点。经过实验室测试达到了预期目标,误报率和漏报率小于5%,能够有效保证企业厂区财产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卢奇 A·特德,肖和民[5](1989)在《计算机化的图书馆系统──过去二十一年的回顾》文中研究指明

荀建锋[6](2006)在《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实现校园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实现管理提升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多数高等院校,由于办学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加之缺乏统一管理,造成各个部门独立发卡,独立结算,造成一人多卡,给教工、学生带来极大不便,同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高校校园网的建成,卡片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银校合作力度的逐步加大,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成熟条件。作为新校区建设者之一,作者参加了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总体方案制定、组织招标、卡型和设备选择、子系统设计等工作。在总体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在分析校园一卡通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提出了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实施策略。重点关注了网络构架、系统安全、各个子系统间的整合以及新校区与院本部间的完全对接等问题。本文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第一章,从我国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现状入手,分析了山东城市建设学院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第二章,分析了学院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背景,提出了适合学院实际的“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一期自建,二期‘银校合作,以校为主’的建设模式,并从业务、应用、安全、技术和性能等角度进行了需求分析。第三章,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需要、多校区办学、新校区建设刚刚启动资金不足、建设经验缺乏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先进性、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扩展性等一卡通系统规划原则和“统筹管理、信息共享”的建设目标,制定了以校园网为依托的三级平台构架方案,规划了主要业务流程,并进行了校园卡的规划与选型。第四章,根据学院的实际需要,进行了餐厅收费管理、浴室及开水房水控管理、机房管理、公寓智能控电管理和图书管理等子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简要介绍了各个子系统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以及系统设备选择情况。

何小菁[7](2018)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和经历智慧的结晶。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历经近百年历史。归纳此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历史,总结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对于掌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脉络,把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者和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产生与运行过程,以及具体到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员开展病历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病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组成部分。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史上的第一家病案室,开启我国集中统一管理病历档案的新篇章。依据档案管理理论,将病历档案管理划分为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两个主要部分。病历档案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一直是围绕着病历档案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开展相关工作。作者将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相关的特定事件相结合,首次将1921年至今的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历经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中,不变的是病历档案管理的客体,相对变化的病历档案管理的流程、内容和任务。管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建好病历档案和用好病历档案具有各自明确的病历档案管理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阶段与管理模式。作者以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进与发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归纳出四个阶段对应的四类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论文主要对国内外病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作者在厘定病历档案、病历档案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概念的基础之上,明确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定义,分析四个病历档案管理阶段的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等理论在各个章节中的具体应用。作者将1921年至1981年期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时期确定为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此阶段通过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等环节实现管好病历档案。建立病案室,医院实现对病历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为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提供病历档案实体。此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所有业务流程都是在病案室内进行。这一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病历档案实体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好病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前后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现管好病历档案的实体管理模式,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业务、科学研究等提供实体利用服务,体现为病历档案的备查、备考和凭证作用。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无法对病历档案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导致病历归档之后,发现病历档案内涵质量不高或存在缺陷时无法弥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强劲发展,医疗业务增长提速,病历档案数量快速增加,利用病历档案的频率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982年卫生部从国家层面第一次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和《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分别从医院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两个层次对病历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将全程管理的理念运用于病历档案管理。这便要求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病历档案实体管理的基础之上,要走出病案室与临床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医务人员写好病历。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将病历档案管理职能前移到诊断治疗、检验检查和护理服务等病历运行阶段。病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在病案室,工作流程需要在原有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的基础之上,超前到临床业务阶段,通过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管理内容,控制病历的产生与运行,实现写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纳入病历档案管理范畴,标志着病案档案管理正式进入全程管理模式阶段,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成为病历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下,病历档案的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医院之外的利用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同年卫生部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病历档案管理进入信息管理时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借助于电子病历系统,成为深化卫生改革、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仅病历档案数量增长加快,而且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利用等都对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关注病历档案内涵为主的管理内容,但是仅关注全程管理病历档案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快速、及时响应病历档案信息需求;另外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以前所建的病历档案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病历档案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形成了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病历档案管理的窘境,客观上需要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改善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现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任务。病历档案管理需要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可以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社会各界快速、及时提供病历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借助电子病历系统,采集、组织、存储、传递和利用病历档案信息,实现建好病历档案的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运行病历内涵质量,提高归档病历档案的管理效率,既可以满足病历档案实体管理要求又可以实现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需求。随着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如何“用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解答的新问题。健康管理要求病历档案跨医疗机构共享,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病历档案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医疗机构、一个病人,而是需要将病历档案信息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共建共享病历档案,产生的病历档案信息服务于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病历档案的形式也不断拓展,由文本向图形、影像、音频、视频、多媒体、传感信号,从单系统数据向大数据转换,并且出现从一个医疗机构向多个医疗机构转换,从医疗机构向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转换;病历档案数据为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病历档案数据生产和挖掘,服务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给病历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病历档案数据不断丰富,病历档案管理精细至数据层面,病历档案数据管理的结果将会不断提升病历档案的知识价值。病历档案数据管理一方面会将管理的对象向组成病历档案信息的数据转移;另一方面会提升病历档案管理结果的价值,通过病历档案知识生产,充分挖掘病历档案的价值。作者对近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提出,可以依据典型事件划分病历档案管理阶段,且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发展阶段具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基于病历档案管理二元性特点,在理出管好、写好、建好、用好这一发展主线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病历档案管理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作用越来越大,流程更加复杂,由实体管理不断向信息管理演进与发展的规律。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是不断满足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作者关于病历档案管理演进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病历档案管理员掌握病历档案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陈秀珍[8](1993)在《介绍一种实验卡片微机管理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从全局到局部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几年前北化工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在管理固定资产方面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此后武汉大学等一些院校又有了一些新发展,都在摸索使用更多的科学方法来实现管理现代化。实验管理科和基层实验人员,每年都要花较大的精力投入教学实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以摸清全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概貌与进展。为了减轻这方面的工作量,在我

李延和[9](2008)在《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车辆油耗计量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存在有各种各样油耗量很大,并且不易计量的企业,由于没有对油耗量做出合理和详细的统计,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课题旨在管理油耗量大,且不易计量与统计的大型企业中内燃机械车辆的油耗情况,以期达到能源的合理管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开发是一种新的尝试。其现场实验在天津港务局港埠四工区进行,主要使用的是射频识别技术,以非接触式IC卡为媒介,将员工油耗量的数据及相关的信息通过对应的读写器传递到上位机,利用车辆油耗管理软件的开发对企业中员工和车辆的油耗情况加以统计与管理。首先,本文研究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其次,本文对Mifare1非接触型IC卡和WM-16U型读写器的原理、组成和应用设计作了研究。根据实际生产管理中的要求,设计了IC卡的协议和读写器的使用规则。通过IC卡传递基本数据,读写器将它们读入到计算机中,为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最后,本文着重介绍了内燃机械车辆油耗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开发过程。软件实现了数据的获得与保存、检索、分类统计与打印,还包括了员工卡和班长卡的登记、更改员工信息、卡片回收等功能。通过多次现场的实验,对本软件系统作了不断改进,实现的功能已比较完善。现场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车辆油耗计量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对各车辆油耗量作了计量与统计,为企业能源消耗的管理提供了依据,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周奕[10](2013)在《校园E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国内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智能卡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在国内的教育行业中,校园智能卡系统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与使用。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了校园卡系统,在学校的管理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常熟外国语学校的“E卡通”建设为例,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校园“E卡通”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实现技术。首先介绍了校园“E卡通”系统的课题的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然后对校园“E卡通”系统的业务、应用、功能、技术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校园E卡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同时本文对几个重要应用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详细地描述了系统的功能。最后就如何实施系统维护进行了探讨。试运行的情况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介绍一种实验卡片微机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一种实验卡片微机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简介
    2.1 引言
    2.2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各子系统简介
        2.3.1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子系统
        2.3.2 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
        2.3.3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
        2.3.4 巡更子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要求
    3.3 自动化安防系统的体系结构
    3.4 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
        3.4.1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子系统方面
        3.4.2 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方面
        3.4.3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方面
        3.4.4 巡更子系统方面
        3.4.5 电源模块
    3.5 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软件设置及调试
    4.1 引言
    4.2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4.2.1 “可视对讲应用系统”应用软件
        4.2.2 通信设置
        4.2.3 楼盘配置
        4.2.4 卡片管理
        4.2.5 运行记录
    4.3 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4.3.1 CMS7000 软件
        4.3.2 报警主机管理及其参数设置
        4.3.3 报警系统CMS7000 软件使用
    4.4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联调测试
        4.4.1 构建与计算机的联接
        4.4.2 设置矩阵输出图像
        4.4.3 设置硬盘录像机输出图像
    4.5 巡更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4.5.1 巡检管理系统配置
        4.5.2 巡检功能的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实例
    5.1 自动化楼宇小区设计介绍
        5.1.1 工程项目简介
        5.1.2 需求分析
        5.1.3 设计依据、规范、标准和原则
        5.1.4 总体设计说明
    5.2 小区项目工程施工
        5.2.1 访客对讲子系统
        5.2.2 周界防盗报警子系统
        5.2.3 视频监控子系统
        5.2.4 巡更子系统
    5.3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投入使用情况
    5.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图

(2)某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智能IC卡的发展
        1.2.2 一卡通的发展
    1.3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2.1 IC卡的类型
    2.2 Oracle数据库系统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业务分析
    3.2 应用分析
    3.3 功能分析
    3.4 性能分析
    3.5 安全分析
        3.5.1 卡片及设备安全需求分析
        3.5.2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3.5.3 系统及数据的安全需求分析
    3.6 系统用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卡通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框架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4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4.5 数据中心设计
    4.6 数据库设计
        4.6.1 建立概念模型
        4.6.2 系统数据表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卡通系统实现
    5.1 用户管理系统的实现
        5.1.1 前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5.1.2 后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5.2 消费支付管理系统的实现
    5.3 身份识别管理系统的实现
    5.4 查询服务系统的实现
        5.4.1 WEB查询服务子系统
        5.4.2 电话语音服务子系统
    5.5 账务管理系统的实现
        5.5.1 现金充值业务子系统
        5.5.2 银行代收代付业务子系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实体物理行为规划的可重配置制造系统控制框架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可重配置制造系统
        1.2.1 自动化制造系统
        1.2.2 RMS的基本特征
        1.2.3 RMS示例:智能卡个人化制造系统
        1.2.4 RMS控制需求分析
    1.3 系统控制方法
        1.3.1 自动化系统控制
        1.3.2 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1.3.3 RMS控制要素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控制器体系结构
        1.4.2 模块化设备描述方法
        1.4.3 控制策略推理方法
        1.4.4 控制应用示例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可重配置制造系统控制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工作
        2.2.1 操作设计自动化
        2.2.2 控制规划自动化
        2.2.3 相关工作小结
    2.3 闭环控制流程
        2.3.1 单次处理闭环
        2.3.2 批处理循环
    2.4 控制器体系结构
        2.4.1 基本形态方案
        2.4.2 高性能形态方案
        2.4.3 分布式形态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实体流的模块行为描述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工作
        3.2.1 制造领域模型
        3.2.2 物理场景推导
        3.2.3 相关工作小结
    3.3 基本概念定义
        3.3.1 示例:带升降台的双层拨齿式传送带
        3.3.2 实体及其运动空间
        3.3.3 基于轨道节的作用关系
        3.3.4 相对紧固作用关系
        3.3.5 模块的定义及其合成
        3.3.6 模块描述示例
    3.4 辅助谓词定义
        3.4.1 原生谓词
        3.4.2 派生谓词
    3.5 物料处理安全条件
        3.5.1 无拥塞条件
        3.5.2 无碰撞条件
        3.5.3 无撕裂条件
        3.5.4 无飞脱条件
    3.6 物料处理请求
        3.6.1 处理请求流程
        3.6.2 请求流程示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自动规划与指令映射的控制推理方法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工作
        4.2.1 常见自动推理方法
        4.2.2 自动规划
        4.2.3 自动规划的相关应用
        4.2.4 相关工作小结
    4.3 模型特性分析
        4.3.1 领域模型概述
        4.3.2 模型特性分析
        4.3.3 规划器选型分析
    4.4 规划问题定义
        4.4.1 增补辅助谓词
        4.4.2 模型动作模板集
        4.4.3 模型状态分类
        4.4.4 初始与目标条件的设定
    4.5 安全条件的可满足性
        4.5.1 满足无拥塞条件
        4.5.2 满足无碰撞条件
        4.5.3 满足无撕裂条件
        4.5.4 满足无飞脱条件
        4.5.5 行为安全性可满足
    4.6 可执行指令映射
        4.6.1 可执行指令描述
        4.6.2 可执行指令映射算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控制框架应用实验
    5.1 引言
    5.2 应用的需求分析
        5.2.1 机械结构设计
        5.2.2 处理请求流程
    5.3 模块描述方案
    5.4 生产过程控制推理实验
        5.4.1 实验输入设置
        5.4.2 物料处理请求及其定位
        5.4.3 可执行物理指令集
        5.4.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参与的智能卡个人化系统研发项目工作简述
    A-Ⅰ 相关的控制系统研发项目
    A-Ⅱ 相关已投产的通用软件框架
    A-Ⅲ 相关已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B 第五章实验的部分模块描述方案
    B-Ⅰ 实体工位共享关系定义
    B-Ⅱ 物理作用力关系定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企业厂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企业厂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思想
    2.1 设计思想
    2.2 系统可行性研究
        2.2.1 技术可行性
        2.2.2 管理可行性
        2.2.3 经济可行性
    2.3 系统需求分析
        2.3.1 功能需求分析
        2.3.2 性能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厂区安全防范系统总体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企业厂区安防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3.2.1 硬件结构设计
        3.2.2 软件结构设计
    3.3 企业厂区安防系统实现流程
        3.3.1 系统的需求分析
        3.3.2 数据库的设计
        3.3.3 通信协议设计
    3.4 系统关键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厂区安防系统详细设计
    4.1 硬件详细设计
        4.1.1 主控模块与电源模块
        4.1.2 入侵监测模块
        4.1.3 数据采集与通信模块
        4.1.4 掉电存储模块
    4.2 软件详细设计
        4.2.1 企业厂区安防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2.2 软件登录模块设计
        4.2.3 WIFI命令解析模块流程图
        4.2.4 RFID监测模块流程图
        4.2.5 软件区域传感器监视模块设计
        4.2.6 软件报警处理设计
        4.2.7 软件数据存储功能
        4.2.8 软件界面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厂区安防系统调试
    5.1 模块调试
        5.1.1 入侵测试
        5.1.2 数据传输测试
        5.1.3 RFID模块调试
    5.2 企业厂区安防系统联合调试
    5.3 调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校园一卡通发展及应用现状
    1.3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需求
    2.1 校园一卡通概述
    2.2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背景
    2.3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模式
    2.4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需求分析
第三章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总体规划
    3.1 系统总体规划的原则
    3.2 系统总体规划的目标
    3.3 系统总体结构框架
    3.4 系统主业务流程设计
    3.5 校园卡的规划设计
第四章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子系统设计
    4.1 餐厅收费管理子系统
    4.2 浴室、开水房水控子系统
    4.3 机房管理子系统
    4.4 学生公寓智能安全控电管理子系统
    4.5 图书管理子系统
第五章 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实施策略
    5.1 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5.2 校园一卡通系统管理模式
    5.3 校园卡管理模式
    5.4 校园一卡通系统日常维护
    5.5 突发事件的防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论文做的主要工作
    6.3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7)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病历档案
        2.1.2 病历档案管理
        2.1.3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档案管理理论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3 全程管理理论
        2.2.4 数据管理理论
        2.2.5 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
        2.2.6 档案管理模式理论
第三章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1921-1981)
    3.1 建立病案室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3.2.1 收集
        3.2.2 整理
        3.2.3 鉴定
        3.2.4 保管
        3.2.5 供应
    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分析
        3.3.1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定义
        3.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特点
        3.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不足
    3.4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1982-2001)
    4.1 两个文件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
    4.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4.2.1 规划
        4.2.2 指导
        4.2.3 监督
        4.2.4 协助
    4.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分析
        4.3.1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定义
        4.3.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4.3.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2002-2015)
    5.1 一个纲要标志进入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
        5.1.1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要求建好电子病历系统
        5.1.2 电子病历系统的四个发展阶段
        5.1.3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的类型
        5.1.4 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目标与任务
        5.1.5 电子病历系统的三类功能
        5.1.6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5.1.7 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变革
    5.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5.2.1 采集
        5.2.2 组织
        5.2.3 存储
        5.2.4 传递
        5.2.5 利用
    5.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分析
        5.3.1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定义
        5.3.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5.3.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
    5.4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2016—)
    6.1 进入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6.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6.2.1 数据生产
        6.2.2 数据挖掘
    6.3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分析
        6.3.1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定义
        6.3.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
    6.4 本章结语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
        7.1.2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
        7.1.3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9)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车辆油耗计量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能源消耗在社会生产中的现状与问题
    1.2 非接触型IC卡概要及其动向
    1.3 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射频识别非接触式IC卡及读写器的原理及应用
    2.1 射频识别(RFID)技术
        2.1.1 概述及特点
        2.1.2 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1.3 工作频率
    2.2 射频识别(RFID)非接触式IC卡
        2.2.1 概述及特点
        2.2.2 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2.3 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
        2.3.1 功能
        2.3.2 基本组成
        2.3.3 工作方式
        2.3.4 种类
        2.3.5 天线
    2.4 小结
第三章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的应用设计
    3.1 Mifare1 非接触式IC卡
        3.1.1 特点与主要指标
        3.1.2 工作原理及功能组成
        3.1.3 IC卡的应用设计
    3.2 WM-16U读写器
        3.2.1 WM-16U读写器简介
        3.2.2 读写器的工作过程
        3.2.3 读写器的应用设计
    3.3 小结
第四章 油耗管理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4.1 软件的设计结构与各模块的组成
    4.2 油耗管理的软件实现
        4.2.1 油耗数据处理
        4.2.2 卡片管理
        4.2.3 油耗的统计与管理
        4.2.4 用户软件的发布
    4.3 油耗管理操作过程
    4.4 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校园E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2 一卡通系统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常熟外国语学校“E卡通”需求分析
    2.1 “E卡通”的概述
    2.2 “E卡通”应用背景
    2.3 常熟外国语学校“E卡通”系统开发模式
        2.3.1 C/S模式与B/S模式简介
        2.3.2 C/S模式的特点
        2.3.3 B/S模式的特点
    2.4 常熟外国语学校“E卡通”系统形式化方法
        2.4.1 “E卡通”系统技术需求分析
        2.4.2 “E卡通”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2.4.3 “E卡通”系统其他应用需求分析
    2.5 “E卡通”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卡通”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3.2 系统总体框架
    3.3 系统总体网络结构
    3.4 系统开发模式设计
    3.5 系统安全性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卡通”模块设计
    4.1 消费管理模块
        4.1.1 食堂、超市消费管理
        4.1.2 消费记录查询
        4.1.3 消费报表生成
    4.2 浴室、水房管理模块
    4.3 机房管理模块
    4.4 图书借阅模块
    4.5 身份识别模块
    4.6 账务管理模块
        4.6.1 账务处理
        4.6.2 生成报表
        4.6.3 信息查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施策略
    5.1 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5.1.1 成立项目建设机构
        5.1.2 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5.2 “E卡通”系统管理模式
        5.2.1 “E卡通”系统管理组织机构
        5.2.2 “E卡通”系统管理制度
    5.3 校园卡管理模式
        5.3.1 批量发卡
        5.3.2 个别发卡
        5.3.3 临时卡发放
        5.3.4 批量撤户流程
    5.4 “E卡通”系统日常维护
        5.4.1 校园卡管理中心日常系统维护
        5.4.2 “E卡通”网络日常系统维护
    5.5 突发事件的防范
        5.5.1 数据中心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
        5.5.2 系统软件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
        5.5.3 网络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
        5.5.4 卡片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
        5.5.5 终端设备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
    5.6 系统试运行情况及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6.3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介绍一种实验卡片微机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余煜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2]某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玉良. 厦门大学, 2014(08)
  • [3]基于实体物理行为规划的可重配置制造系统控制框架关键问题研究[D]. 余敏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企业厂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颖.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5]计算机化的图书馆系统──过去二十一年的回顾[J]. 卢奇 A·特德,肖和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989(01)
  • [6]山东城建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与应用[D]. 荀建锋. 东南大学, 2006(04)
  • [7]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D]. 何小菁. 南京大学, 2018(04)
  • [8]介绍一种实验卡片微机管理系统[J]. 陈秀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3(04)
  • [9]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车辆油耗计量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D]. 李延和. 天津大学, 2008(08)
  • [10]校园E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奕.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实验卡微机管理系统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