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乙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

硅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乙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

一、用硅凝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夏庆艳[1](2021)在《纳滤和正渗透过滤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压力膜和渗透压膜过滤模型污染物和天然地表水的膜污染情况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对比两种膜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异同。考察了纳滤膜和正渗透膜对模型污染物单宁酸和葡聚糖(T2)的净化效能,同时研究了影响膜通量及截留效果的物化因素,最后进行了纳滤膜和正渗透膜过滤原水的效果研究。采用HPSEC-UV-TOC联用技术进行连续的分子量分布测量,凝胶色谱柱的流速为0.5m L/min,柱温采用40℃,UV检测器在254 nm处测定样品,进样体积为100μL,测样时间为35分钟。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及平行因子分析法全面客观的刻画溶解性有机物及其组分的性质。以纳滤膜为代表的有压膜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本课题考察了纳滤膜对模型污染物单宁酸和葡聚糖(T2)的净化效能,同时研究了影响纳滤膜通量及截留效果的物化因素,最后考察了纳滤膜过滤原水的效果,发现初始通量随外加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葡聚糖的膜通量大于单宁酸;纳滤膜对单宁酸和葡聚糖T2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说明纳滤能够有效地去除单宁酸和葡聚糖T2,并不受外加压力的影响。碱性条件下,单宁酸和葡聚糖(T2)的膜过滤效果更好;钙离子的存在会加重膜污染,在相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相比于单宁酸,葡聚糖的污染较轻;随着初始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膜通量衰减也更加严重;错流流速增加时,膜通量也随之增大,初始通量随错流流速的增加而线性增大,相关系数R2达到0.99944;钙离子对纳滤膜过滤单宁酸的影响比pH值的影响大,而葡聚糖(T2)则相反。纳滤膜对天然地表水中各分子量区间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以上试验结论为纳滤膜处理地表水提供了有效数据,有利于今后对纳滤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深入研究。正渗透膜是近年来新兴的水处理技术。本课题考察了正渗透膜对葡聚糖(T2)的净化效能,同时研究了影响正渗透膜通量及截留效果的物化因素,最后考察了正渗透膜和纳滤膜过滤原水的效果,以及纳滤与正渗透组合工艺过滤原水的通量变化,结果如下:AL-DS模式下,增加错流流速只能在膜的支撑层表面起清洗作用,并不对支撑层内部的膜孔堵塞物有清洗效果;单宁酸主要堵塞支撑层内部,而葡聚糖多吸附在膜表面形成松散的污染层;高污染物浓度,酸性条件及钙离子存在时,膜污染更加严重;纳滤和正渗透都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正渗透膜支撑层内部污染更加严重;与纳滤相比,在AL-DS模式下正渗透对于原水中小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在纳滤与正渗透组合工艺实验中,正渗透反冲洗后水通量提高11.51%,产水量提高10%,运行周期提高150%。以上试验结论为纳滤膜和正渗透膜处理天然地表水提供了有效数据,为今后纳滤和正渗透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文采用XDLVO理论对膜污染机理进行分析,从计算所得的粘附自由能和聚合自由能看,纳滤膜通量快速下降主要是由于污染物在膜表面形成的较为致密的污染层,而正渗透膜通量的快速下降则主要是由支撑层内部的污染所致。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对纳滤和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主要受到有机物-膜,以及有机物-有机物之间的酸碱相互作用力影响。有机物与正渗透膜的粘附自由能大于纳滤膜,但其水通量却较小,可能是纳滤作为有压膜,其外加压力比粘附自由能对纳滤膜污染的影响更大。

赵星宇[2](2021)在《高聚合度ε-聚赖氨酸的分离纯化》文中指出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简称ε-PL)是一种同型氨基酸聚合物,由多个赖氨酸残基通过α-COOH和ε-NH2连接而成,聚合度一般为5-35,分子量范围一般在780-4600Da。由于其主链上存在许多游离氨基,在酸性到弱碱性环境中表现出多阳离子特性,它对多种微生物,包括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酵母还有噬菌体均有抑制作用。ε-PL的合成是在聚赖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以L-赖氨酸为前体,以非核糖体多肽合成方式聚合,其抑菌性能受其聚合度影响,当ε-PL聚合度<9时,抑菌活性很低,当聚合度>9时,抑菌活性较高,ε-PL聚合度为25-35时,作为食品防腐剂抑菌性能最佳。本论文旨在寻求经济高效的产品分离工艺,从下游提取方面提高产品中高聚合度(聚合度为25-35)ε-聚赖氨酸含量,从而提高产品效价。论文研究了醇沉、膜分离以及离子交换等工艺优化对于高聚合度ε-PL的分离效果,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醇沉工艺对高聚合度ε-PL的分离效果。考察了醇沉工艺对于高聚合度的ε-PL的分离效果与乙醇终浓度、初始物料浓度、pH、温度和醇沉时间的关系。发现:乙醇终浓度与初始物料浓度越高,醇沉ε-PL总回收越高,但对于高聚合度ε-PL的选择性较差,且色素去除效果较差;在pH=9(ε-PL等电点附近),ε-PL回收率最高,对于高聚合度ε-PL的选择性较好,但色素去除效果不好;降低温度,可以提高ε-PL回收率和色素去除,但会降低醇沉对于高聚合度ε-PL的选择性。将初始物料浓度提高至200 g·L-1,料液乙醇体积比为1∶4时,pH控制在9,温度为4℃醇沉36 h,ε-PL回收率为45.76%,色素去除率仅为22%,对应的产品中高聚合度ε-PL含量为87.41%,比原产品提高5.41%。(2)膜分离工艺对高聚合度ε-PL的分离效果。研究了膜分离工艺对于高聚合度的ε-PL的分离效果。筛选了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PES膜,确定了该膜片的最佳使用条件:操作压力0.25 MPa,pH=6,初始浓度为20 g·L-1透析之后的产品高聚合度ε-PL含量达91.22%,较原产品提高了8.38%。比对了透析前后产品的抑菌性能,发现透析之后产品对于大肠杆菌还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均低于原产品,更有利于细菌的抑制。对膜分离ε-PL的分离过程构建了模型,膜分离工艺虽然不能实现不同聚合度ε-PL的绝对分离,但可以提高产品中高聚合度ε-PL的比例,提高产品对细菌的抑菌性能。(3)离子交换洗脱工艺对高聚合度ε-PL的分离效果。初步探索了离子交换树脂SQD-04和IRC-50上ε-PL的洗脱特性,发现低浓度中性盐溶液可以优先与SQD-04树脂上的低聚合度ε-PL发生交换,NaCl表现最佳,饱和NaCl溶液洗脱率为2.76%。提高盐浓度和提高pH均可提高洗脱率,但会降低洗脱剂对低聚合度ε-PL的选择性,饱和NaCl溶液pH为12时,洗脱率提高至31.27%,对于高聚合度ε-PL的洗脱率为31.08%,低聚合度ε-PL洗脱率为22.78%。使用1.8 mol·L-1的NaCl溶液和1.0 mol·L-1Na OH溶液进行洗脱,总洗脱率为96.47%,收集的产品中高聚合度ε-PL含量为84.33%,与原产品相比提高了1.49%,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与原产品一致。

柏建春[3](2021)在《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气相色谱技术在现代分离分析领域中必不可少,以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高灵敏度、易于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其中色谱柱作为色谱分析的主要元件,色谱固定相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待测样品的分析效果。随着对复杂样品,特别是食品、医药以及环境污染物中沸点相近、结构相似的成分分析需求的增加,合成和研究各种性能优异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成为国内外色谱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聚硅氧烷由于具有耐高低温、耐候、耐老化、生理惰性、成膜性好等优点,在气相色谱固定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将酯基基团和聚醚链段引入到聚硅氧烷主链上,使得固定相既具有聚硅氧烷的易成膜和耐温特性,又因接枝了极性选择性基团,增加了固定相与分析物之间的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力和氢键碱性作用力,从而提高了固定相对醇类、酯类、醚类等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含氢量的甲基含氢硅油的合成。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在三氟甲基磺酸(TfOH)催化下,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制得含氢量分别为13.8%和21.6%的高分子量甲基含氢硅油。(2)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EUP)的合成。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催化下,将十一烯酸乙酯接枝到甲基含氢硅油长链上,制得接枝率为20%的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EUP-20)。(3)聚醚接枝聚硅氧烷(AEPP)的合成。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1000)为原料,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在NaH碱性条件下,与1-氯丁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丁基封端的烯丙基聚醚;再通过硅氢加成,将聚醚链段接枝到甲基含氢硅油长链上,合成了接枝率分别为10%和18%的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AEPP-10和AEPP-18)。(4)色谱柱评价。将合成的固定相通过静态法涂渍于石英毛细管内壁,评价了其柱效、耐温性、惰性以及极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两种酯、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均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耐温性能,所制备的色谱柱柱效高、表面惰性好。测得EUP-20色谱柱麦氏常数497,为弱极性柱;AEPP-10色谱柱麦氏常数为972,AEPP-18色谱柱麦氏常数为1153,均为中等极性柱。通过溶剂化参数表明EUP和AEPP两种色谱柱的主要作用力均为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5)EUP-20和AEPP色谱柱分离性能评价。通过对实验室自配的脂肪酸酯类、脂肪醇类以及醚类等混合物的分离分析,两类色谱柱均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在实际样品分离中,不仅对白酒样品中微量成分取得了良好的分离,对于香精香料以及成分复杂的香烟烟气吸收液也取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表明EUP和AEPP两种色谱柱适用于含复杂醇酯类实际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在食品、环境分析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钱建瑛[4](2021)在《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与绿色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壳聚糖是β-(1,4)-2-氨基-D-吡喃葡萄糖单元和β-(1,4)-2-乙酰氨基-D-吡喃葡萄糖单元的共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壳聚糖一般由虾蟹壳或真菌细胞壁中的甲壳素脱去乙酰基进行制备,现行工业生产主要采用虾蟹壳为原料,其工艺成熟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我国食用菌栽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菌根资源,其中含有的真菌甲壳素(mushroom chitin)可以作为壳聚糖的生产原料。由于菌根中甲壳素含量低,结构组成复杂,如按照常规的虾蟹壳提取工艺进行制备,将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率等问题,必须寻求新的提取工艺实现真菌壳聚糖(mushroom chitosan,MCS)的高效利用。本研究针对真菌子实体的结构特性,采用丝状真菌发酵进行生物提取,有效地脱除杂质成分并实现真菌甲壳素的剥离和富集,提高了真菌壳聚糖的提取收率。在此基础上,针对真菌壳聚糖分子均一性差等问题,为提升其利用价值,论文研究探索了一种绿色的、温和的MCS配位改性技术,获得了在中、碱性体系下溶解良好的真菌壳聚糖配位产物(mushroom chitosan-sodium carbonate,MCS-SC),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基于MCS-SC的良好溶解性、再生性和温度敏感性,将其应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和固定化反应系统,制备了生物相容性高、相变温度接近体温、力学性能更为优异的新型壳聚糖凝胶体系,拓宽了MCS在不同pH药物递送系统和细胞固定化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技术研究。采用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FY1对金针菇菌根进行生物提取,通过木霉发酵产生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水解酶系使菌根中甲壳素与其紧密相连的纤维素、蛋白质等实现温和剥离;经过发酵条件优化,真菌甲壳素提取收率比化学提取法提高了93.39%。由生物提取获得的甲壳素更易于制备壳聚糖,通过微波辅助低浓度碱液进行温和脱乙酰,获得脱乙酰度更高的MCS,并大幅减少了生产过程的酸碱用量。经过工艺优化,制得的MCS脱乙酰度为90.1%,分子量约为109 kDa。(2)真菌壳聚糖的配位改性技术研究。发现MCS由离子型向分子型结构转变时,碳酸根可以对其进行配位修饰,修饰后能够改变其溶解特性。研究采用Na2CO3对MCS进行配位改性,获得新型配位化合物MCS-SC,改性产物溶解度提高至5.2 wt%。特性黏度与剪切速率分析显示,MCS-SC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特性,存在剪切变稀现象;该配合物通过酸碱中和、溶剂体系转换以及加热等简单处理后可脱去配位酸根,再生为壳聚糖,避免了现有壳聚糖改性产物结构复杂、可逆性差、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降低等多种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MCS-SC溶液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糖链容易发生聚集,进而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凝胶化温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降低,当MCS-SC浓度为5 wt%时,其凝胶化温度为45.1℃,形成的水凝胶具有多级孔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MCS-SC温敏性凝胶制备及载药研究。基于MCS-SC的温敏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探索其制备可注射原位成型凝胶的工艺。通过添加羟丙甲纤维素和丙三醇,将凝胶化温度调整至37℃左右,达到了体内注射后可原位成型的目的。通过电镜扫描、物性分析仪检测、体外降解实验以及小鼠体内注射等研究发现,MCS-SC水凝胶机械强度高,内部疏松多孔,具有一定的黏着性,体外降解周期为23 d,小鼠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将此水凝胶用于蛋白类降血糖药物艾塞那肽载药,其体外释放周期为21 d,累计释放量可拟合为零级释放曲线;动物实验结果表明,MCS-SC艾塞那肽温敏型凝胶能显着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和口服糖耐量,单次给药后24 h血糖和口服糖耐量较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载药高剂量组小鼠的随机血糖低于模型组和阳性药物艾塞那肽组,且药效能维持13 d;表明MCS-SC温敏凝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MCS-SC凝胶微球连续菌体固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MCS-SC水凝胶的良好固化能力和多孔结构组成特性,将其与海藻酸钠进行混合,开发了一种连续凝胶微球固定化技术。MCS-SC不仅能够与海藻酸钠发生聚电解质反应,而且反应后释放出的碳酸根可以和固化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碳酸钙微晶并呈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凝胶微球的机械强度,其压缩强度和应变分别提高至3.7 MPa和73%。凝胶用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突变株X3全细胞固定化,以4-氰基吡啶为底物进行异烟酸转化,当底物投料浓度为200 mmol/L,单批次转化时间为20 min,可累计转化23批次,总转化能力达到4.6 mol/L,产物异烟酸浓度可达566.31 g/L,较游离细胞的转化产量提高了2.87倍,也比未改性壳聚糖微球的转化产量提高了2.09倍,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产量。综上,本论文采用木霉生物提取工艺制备了MCS,通过碳酸钠配位改性获得了溶解性能优良,并具有温敏性的改性化合物MCS-SC,并对其凝胶在药物递送和固定化生物转化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探索,为真菌壳聚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创新思路。

尹中龙[5](2020)在《臭氧氧化-絮凝预处理缓解生物聚合物引起的RO膜污染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反渗透(RO)膜技术在二级出水回用中受到广泛研究,但膜污染是限制该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二级出水中的生物聚合物是导致RO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是缓解膜污染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臭氧氧化及臭氧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因其对生物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降解或去除能力,被广泛用于低压膜过滤的预处理研究。但是,上述预处理方法用于减缓RO膜污染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本论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海藻酸钠(SA)分别模拟生物聚合物蛋白质和多糖,研究臭氧氧化、絮凝及其组合预处理对RO膜污染的影响,阐明膜污染的缓解机制,并探究上述预处理方法缓解RO膜过滤实际印染二级出水的污染特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臭氧氧化对BSA、SA和BSA+SA(质量比=1:1)引起的RO膜污染(包括膜通量和污染可逆性)的影响,并结合原位膜流动电位法测定生物聚合物在膜表面的吸附行为,以阐明RO膜污染的缓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臭氧氧化可降低BSA、SA和BSA+SA对RO膜的污染,并且显着增加BSA和BSA+SA引起的可逆污染比例,最高增幅分别可达66.4%和29.2%,但对SA引起的可逆污染比例仅增加1.1~8.0%。提高臭氧投加量有利于缓解膜污染,然而当臭氧投加量高于0.15 mg O3/mg DOC后,膜污染没有得到进一步缓解;(2)臭氧氧化降低了BSA、SA和BSA+SA的zeta电位和疏水性,污染物与膜之间静电排斥力的增强和疏水作用的降低,是RO膜污染缓解的主要机制。膜流动电流和膜表面污染层分析表明,臭氧氧化后污染物在膜表面沉积量的减少是膜污染缓解的直接原因。(2)研究了钙、镁离子对臭氧氧化缓解BSA、SA和BSA+SA(质量比=1:1)引起的RO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钙、镁离子浓度为0.5 m M时,BSA、SA和BSA+SA引起的膜污染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减轻,但过高的投加量反而不利于缓解膜污染;(2)当钙、镁离子浓度从0.5 m M提高至2.0 m M时,臭氧氧化后BSA+钙/镁离子、SA+镁离子和BSA+SA+镁离子污染显着降低,但BSA+SA+钙离子污染未见明显减轻,SA+钙离子引起的不可逆污染阻力反而增大;(3)臭氧氧化降低生物聚合物的zeta电位和疏水性,导致静电排斥增强而疏水作用减弱,有利于膜污染的缓解;另一方面,臭氧氧化增加了钙、镁离子在生物聚合物与膜间的架桥作用,不利于膜污染的缓解。由于钙离子与SA之间的作用力强,臭氧氧化后架桥作用的影响强于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导致膜污染加重;但是,钙离子-BSA、镁离子-BSA和镁离子-SA之间的作用力相对较弱,臭氧氧化后架桥作用的影响弱于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导致不同程度的减轻膜污染。(3)研究了絮凝和臭氧氧化-絮凝组合预处理缓解BSA、SA和BSA+SA(质量比=1:1)引起的RO膜污染的特性,并考察钙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钙离子浓度为0.5 m M时,絮凝缓解生物聚合物对RO膜污染的顺序为:BSA+SA>SA>BSA;(2)钙离子浓度为0.5m M时,臭氧氧化提高絮凝对BSA污染的缓解程度,但降低絮凝对SA和BSA+SA污染的缓解程度,且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更显着;(3)钙离子浓度从0.5 m M提高到2.0 m M时,絮凝对BSA和BSA+SA污染的缓解程度增加,但降低SA污染的缓解程度,而臭氧氧化-絮凝组合预处理后,BSA、SA和BSA+SA污染的缓解程度皆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当钙离子浓度达到4.0 m M时,絮凝和臭氧氧化-絮凝处理后BSA污染反而加重。(4)研究了臭氧氧化、絮凝和臭氧氧化-絮凝预处理对缓解实际印染二级出水引起的RO膜污染的影响,并考察软化法去除钙、镁离子后,臭氧氧化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臭氧氧化对DOC去除率低,而对荧光性有机物和UV254的去除率较高,絮凝对DOC、荧光性有机物和UV254的去除率均较低。相比于臭氧氧化,臭氧氧化-絮凝组合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也没有明显增加;(2)二级出水中约含有1.12 m M钙离子,由于臭氧氧化后架桥作用增加,导致膜污染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加重;软化处理后,钙离子架桥作用消失,臭氧氧化减弱疏水作用,导致膜污染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显着缓解。二级出水水质复杂,且二级出水有机物(Ef OM)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较高的亲水性,无法通过絮凝有效去除,导致絮凝和臭氧氧化-絮凝处理无法有效缓解实际废水引起的RO膜污染。

肖桂法[6](2020)在《纳米纤维素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自修复和形状记忆水凝胶作为智能水凝胶的突出代表,凭借着敏锐的刺激响应性和优异的仿生特性已经成为当前高新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传统的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的制备大多涉及化石资源类合成有机高分子的使用,既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会因潜在的毒性而限制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利用生物质天然高分子代替合成高分子制备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有望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虽然已经陆续开发出了基于不同生物质的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但普遍存在着机械性能低和涉及复杂的改性等问题,从而未能充分表现出其优越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选用具有优异机械性能、高度分散稳定性、活泼化学活性的纤维素纳米晶(CNCs)为原料构建了一系列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通过对CNCs温和的物理/化学改性实现了自修复/形状记忆机制的引入;深度挖掘了CNCs在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中充当增强剂、分散稳定剂、模板剂、交联剂等角色的优势;探究了过程变量对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性能的影响;揭示了CNCs实现水凝胶自修复/形状记忆的内在作用机理;此外,还强调了水凝胶的快速自修复/形状记忆响应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利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对CNCs进行醛基化改性,结果显示氧化过程既可以高效引入醛基又不会破坏CNCs的棒状形貌及胶体分散稳定性。继而首次以双醛CNCs(DACNCs)为大分子交联剂和增强剂,通过与酰肼基团封端的聚乙二醇复合制备了酰腙键交联水凝胶,研究结果显示:较低的p H和较高的凝胶因子浓度可显着加速水凝胶的形成;当凝胶因子浓度为20.1%时,水凝胶的抗张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高达141k Pa和580 k Pa;动态可逆酰腙键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在11.2%~20.1%凝胶因子浓度范围内,水凝胶的修复效率均高于90%;水凝胶与L-929细胞共培养后展现出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存活率高达100%。以DACNCs为唯一的还原剂、模板剂、分散稳定剂在室温条件下首次成功制备了超细纳米金(Au NPs),获得了Au NPs@DACNCs复合物;在p H=10.8、0.4%(w/v)DACNCs、0.25 m M HAu Cl4、53%氧化度(DO)的条件下,Au NPs的粒径达到最小5.1±1.0 nm;Au NPs@DACNCs在催化还原对硝基酚的反应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反应速率常数(k)和转化效率(TOF)分别高达1.6×10-3 s-1和279 h-1。进一步将Au NPs@DACNCs与明胶复合制备了兼具明胶三螺旋和席夫碱的双交联水凝胶,研究结果显示:甘氨酸可用于调控DACNCs与明胶之间席夫碱的交联密度,进而获得较高的凝胶形状固定率,当甘氨酸与醛基摩尔比为0.75时,水凝胶的形状固定率达到最高为88.9%;Au NPs优异的光热效应使水凝胶得以实现在近红外光(NIR)照射下的快速、高效形状回复及自修复,当NIR分别照射30 s和8 min时,形状回复率和自修复效率分别高达100%和95.6%。利用高碘酸盐和还原胺化两步法成功制备了苯硼酸接枝的CNCs(CNCs-ABA),CNCs-ABA不仅保持了CNCs的基本化学骨架和纳米尺寸,还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起到优异分散稳定效果。继而以CNCs-ABA为交联剂和MWCNTs的分散剂,通过与MWCNTs、聚乙烯醇(PVA)复合制备了兼具PVA微结晶和硼酸酯键的双交联水凝胶,研究结果显示:PVA微结晶和硼酸酯键双交联网络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机械性能,其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高达227 k Pa、395%和9000Pa;水凝胶凭借MWCNTs优异的光热效应和PVA微结晶的热可逆特性实现了在NIR照射下的快速、高效自修复,NIR只需照射100 s,抗张强度的修复效率即可高达97%;CNCs-ABA与PVA间丰富的硼酸酯键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当水凝胶分别在稀酸和稀碱浸泡30 min和10 min后,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分别达到82.1%和78.0%;MWCNTs和Na OH的协同促进作用使水凝胶展现出了较优异的导电性能,电导率为3.8×10-2 S/m;作为监测人类活动的应变传感器,水凝胶展现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对人类关节运动较灵敏且稳定的信号记录性能。首次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将聚氨基苯硼酸(PABA)原位沉积至CNCs上,获得了PABA@CNCs复合物,结果显示PABA是以壳层的形式包裹在CNCs的表面,其不仅没有破坏CNCs的分散稳定性,还赋予了CNCs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将PABA@CNCs与PVA复合后制备了兼具PVA微结晶和硼酸酯键的双交联水凝胶,结果显示:PABA@CNCs的引入使得水凝胶的抗张强度提升了8.6倍,硼酸酯键交联进一步将抗张强度提高了2倍;水凝胶凭借着PABA优异的光热效应和热可逆PVA微结晶实现了快速、高效自修复,仅需NIR照射1.7 min,修复效率即可高达96%;动态硼酸酯键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最佳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分别为88.9%和81.9%;水凝胶对L-929细胞还表现出了优异的亲和性。

王欣奇[7](2020)在《杂多酸催化水解及耦合处理调控溶解浆性能及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溶解浆是一种高纯纤维素化学精制浆,是制备粘胶纤维、纤维素醚、纤维素酯以及纳米纤维素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其中粘胶纤维产品占溶解浆总用量的60-65%。溶解浆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酸性亚硫酸盐法(AS)和预水解硫酸盐法(PHK),由于AS法制备的溶解浆纯度较低,所以目前新建溶解浆生产线基本上采用PHK法。近年来,溶解浆需求不断增大,将漂白化学浆精制成溶解浆因具有投资成本低、工艺灵活高效引起了研究者和制浆行业的广泛关注。碱抽提技术,尤其是冷碱抽提(CCE),是有效去除半纤维素,获得精制纤维素的成熟的工业化技术。溶解浆的性能与下游粘胶纤维的生产加工性和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其关键质量指标包含黏度、纤维素纯度和反应性能,其中后两者尤为重要。由于碱法制浆方式,PHK法和CCE法制备的溶解浆都存在制备的溶解浆纯度较高但反应性能较低的问题,且传统CCE法制备过程碱消耗量大,需要多段洗涤,增加了能耗和设备等生产成本。因此,采取一定手段降低CCE法制浆碱浓及提高CCE溶解浆和PHK溶解浆反应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杂多酸(HPA)是一种新型绿色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强Br(?)nsted酸性、高稳定性、质子迁移率以及良好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特性。论文重点研究HPA催化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通过耦合微波处理、机械磨浆等方法提升溶解浆的纯度和反应性能的规律。首先,以PHK溶解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HPA催化水解溶解浆纤维素最佳工艺条件为:H+浓度为0.01 mol/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0min,浆浓为10%。对比了四种HPA处理对溶解浆的黏度、反应性能、纤维可及性(纤维形貌和保水值)的影响,表明磷钨酸(PTA)优于硅钨酸(STA)、磷钼酸(PMA)和硅钼酸(SMA),因此选择PTA为催化水解溶解浆纤维素催化剂进行后续研究。STA、PTA和PMA三种杂多酸的回收率都在87%以上,实验表明,回用的HPA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论文重点探究了 PTA催化水解纤维素活化PHK溶解浆的反应性能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PTA处理使得溶解浆纤维孔径、孔体积、比表面积(SSA)和保水值(WRV)增大,溶解浆纤维素可及性显着提高,黏度从561 mL/g降至437 mL/g,反应性能从49.1%提升至74.1%。PTA循环6次后仍能保持87.1%的回收率,溶解浆Fock反应性能达到72.5%,催化活性基本不变,表明PTA具有可回收循环利用的可能性。其次,为进一步强化PTA催化水解作用,采用微波辐射与PTA催化同步处理(MW-PTAsim)使纤维表面更加粗糙、出现更多的裂纹和孔隙结构、SSA提升三倍以上,WRV增加了 75%,活化PHK溶解浆纤维素可及性,进而强化溶解浆反应性能提升。MW-PTAsim处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理促进活化了溶解浆反应性能,经MW-PTAsim处理,溶解浆反应性能由原浆的49.1%提升到85.8%,优于单独微波、PTA催化水解以及分步处理效果。微波处理后PTA与新鲜PTA具有类似的催化活性,循环六次后回收率在87%以上,Fock反应性能仍达到83.2%,表明微波辐射未改变PTA的化学稳定性和再利用性。再者,为解决高碱浓CCE处理导致升级的溶解浆反应性能较低及碱液分离洗涤成本高等问题,开发了 PTA催化水解耦合低浓CCE(PTA-4%CCE)处理将漂白硫酸盐纸商品浆(KP)提升为溶解浆的改良工艺。PTA催化水解作用大幅提升了纤维的可及性,促进了 CCE溶出半纤维素,将KP浆中的半纤维素含量由13.96%降至4.03%,α-纤维素含量从85.20%提高到了94.92%,达到了溶解浆水平。相比8%CCE升级的溶解浆(α-纤维素为94.82%,反应性能25.0%),PTA-4%CCE溶解浆纯度相当,但反应性能更高(49.5%)。基于PTA的催化水解作用,PTA-4%CCE对半纤维素的去除率及溶出选择性均高于4%CCE和8%CCE,以上证实PTA协同低浓CCE处理是一种高效去除浆料中半纤维素的方法。最后,PTA的回用效率较高,发生了已降解低分子量的半纤维素的在回收PTA溶液中积累现象,影响了 PTA的作用效果,因而可适当纯化PTA后再加以回收利用。最后,基于机械磨浆(R)协同PTA催化处理强化CCE溶出半纤维素,再通过PTA后处理(R/PTAr-CCE-PTAf)的三段处理制备了高纯度、高反应性能的特种溶解浆(α-纤维素为96.96%),其中R/PTA-CCE处理用于浆料纯度提升,而PTA后处理用于浆料反应性能活化。采用R/PTA催化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效率,与此同时,PTA催化水解也促进了磨浆效率、降低磨浆能耗,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R/PTA协同处理具有更强的催化水解纤维素和高分子量半纤维素的能力,R/PTA处理后KP浆中半纤维素的分子量显着降低;R/PTA-CCE处理的KP浆的半纤维素脱除率为85.17%,且纯化后的溶解浆的α-纤维素含量为96.96%,达到了特种溶解浆水平。PTA后处理将R/PTA-CCE纯化处理后的溶解浆反应性能从54.2%提升至73.8%,从而制备出高纯度、高反应性能溶解浆。回收的PTA经乙醚萃取后纯度得到了提高,促进了 PTA的内循环和催化效率等总体效果的提升。PTA循环回用八次后,上述三段处理方式仍能够将KP升级为特种溶解浆,且浆料反应性能仍能达到73.2%。综上所述,采用质子酸性强、催化活性高、易储存回收、再利用率好的PTA催化水解纤维素既控制了溶解浆黏度,又提高了溶解浆纤维的可及性和反应性能。PTA催化水解KP浆半纤维素,不仅降低了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和含量,同时适当打开了纤维紧密层状结构,促进纤维可及性的提高,从而实现在低浓CCE处理下的化学纸浆升级。与此同时,使用后的PTA可进行简单纯化并回收利用,因而为采用绿色、经济和高效的模式制备高纯度和高反应性能的高品质溶解浆纤维素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借鉴。

方晨璐[8](2020)在《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特征性质及分子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淀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以半结晶结构的颗粒形态存在;无定形(非晶态)结构不仅在原淀粉颗粒中的比例高于结晶态,在淀粉应用过程和终产品中也是淀粉的主要聚集态结构。前期研究发现无定形淀粉可呈现凝胶、颗粒和串珠三种形状,特性性质随之改变;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特征性质变化的分子结构基础尚不明确。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为:以薯类、豆类和谷类淀粉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进行结晶(无定形)性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对特征性质(冷水溶解性、吸附特性和常温酶解特性)进行表征;运用高效分子筛色谱和高效阴离子色谱等技术进行分子结构(分子量、链长分布和链构象)的研究,解析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特征性质变化的分子结构基础,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方法。以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的糊化温度值为基础,提高或降低处理温度,对原淀粉进行水热处理,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形状变化,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结晶(无定形)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6%,95℃充分糊化制得凝胶状无定形淀粉;在较低淀粉乳浓度(2%)和较低处理温度(分别比糊化温度低0~5℃和5~10℃)条件下,可分别制得颗粒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其中,颗粒状无定形淀粉又可分为三类,囊状、多孔和蜂窝状。凝胶状、颗粒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温度依次降低,都无需使用有机试剂。2.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明显不同。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原淀粉的相近(19.5%~33.3%);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13.7%~16.8%)最低;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71.4%~99.6%)最高。根据孔吸附原理测定结果表明,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比表面积(0.503~0.776 m2/g)是原淀粉的3~8倍;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比表面积(0.359~0.668 m2/g)是原淀粉的2~10倍。根据等效圆球理论分析,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平均粒径(29.8~154.2μm)是原淀粉的2~3倍。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支链淀粉含量最低,最易回生。3.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差异明显。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冷水溶解度为78.5%~94.2%;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与原淀粉相同,均不溶于冷水。室温下,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分别为52.3%~71.2%和43.4%~64.3%,是原淀粉的2~3倍;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是原淀粉的1~2倍。在室温条件下α-淀粉酶的酶解率方面,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为56.5%~82.6%,是原淀粉的4~7倍;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0.9%~12.5%)低于原淀粉的。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冷水溶解度、吸水率、吸油率和酶解率均最高。4.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存在差别。在高效分子筛色谱图中,凝胶状和颗粒状无定形淀粉均显示两个峰,分子量分别为2.7~8.7×107和3.1~8.8×105 g/mol,与原淀粉的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相近;串珠状无定形淀粉只呈现一个峰,分子量为1.8~5.7×105 g/mol,与原淀粉的直链淀粉的相近。与原淀粉相比,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链长分布相近,链构象相似(无规线团);颗粒状的长侧链(DP≥37)增加1%~2%,链构象为球状;串珠状的短侧链(DP6~36)增加7%~10%,链构象为棒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量大小为:凝胶状≈颗粒状>串珠状,链构象分别为:无规线团、球状、棒状。5.发现了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特征性质的分子结构基础。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与其形状密切相关。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量与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相近,但前者的冷水溶解度和室温酶解率明显高于后者。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量明显不同,但都不溶于冷水,室温酶解率都低于原淀粉的。因此,形状可以影响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分子结构中的链构象是决定其特征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凝胶状和串珠状无定形淀粉可应用于低升糖指数类食品;颗粒状无定形淀粉可应用于缓释含片。

徐丽[9](2020)在《含多芳基和氟原子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气相色谱固定相作为气相色谱系统的核心部分对混合物的分离分析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析领域对分离分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已无法满足该需求。因此,研究出稳定性高、分离选择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聚硅氧烷类物质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良好的成膜性和溶解性、较小的黏温系数和传质阻力、较高的柱效等特点,改性后是一种理想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材料。本论文在聚硅氧烷侧链引入了刚性共轭共平面的多苯基基团和极性氟原子,在提高固定相极化率的同时,增强了固定相和分析物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进而提高了固定相的分离选择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1)从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对气相色谱进行系统论述和综合分析。(2)合成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聚合物。一定温度下,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在四甲基氢氧化铵硅醇盐的催化下开环聚合生成长链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封端剂控制其分子量。(3)合成1,4-二苯基三亚苯接枝聚硅氧烷(1,4-diphenyltriphenylene-grafted polysiloxzne,DPTP)。9,10-菲醌与二苄基甲酮在强碱性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1,3-二(苯基)环戊[1]-菲蒽-2-酮中间体。高温下,利用Diels-Alder反应将其接枝到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侧链得到侧链接枝率为14.2%的DPTP气相色谱固定相。(4)合成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接枝聚硅氧烷(2,5-bis(4-fluorophenyl)-3,4-bis(3,4,5-trifluorophenyl)graft polysiloxane,FTFP)。以3,4,5-三氟苯甲醛和对氟苯乙酸作为反应原料,利用缩合、氧化等反应合成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环戊二烯酮,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其接枝到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侧链,成功合成极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好的FTFP固定相,侧链接枝率为11.48%。(5)利用静态涂渍方法,制备DPTP和FTF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对两种色谱柱进行色谱性能评价,包括柱效、麦氏常数、溶剂化参数、惰性、耐温性等性能。对于30 m和10 m DPTP色谱柱,最佳线速度均为8~15 cm·s-1,柱效分别为3646块/米(30 m)和3125块/米(10 m)。对于FTFP色谱柱,最佳线速度为7~15 cm·s-1(30 m),9~17Cm·S-1(10 m),柱效为 3796 块/米(30 m),3335 块/米(10 m)。通过麦氏常数测定,DPTP和FTFP均属于中等极性柱。(6)DPTP和FTFP色谱柱分离选择性评价。通过两种色谱柱对实验室自制的混合物样品包括:芳烃异构体、脂肪酸酯、醚、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含氮杂环混合物、柴油、有机胺、芳香醛等样品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DPTP和FTFP色谱柱由于特殊的侧链基团的存在,与分析物之间产生较强的偶极诱导偶极、π-π堆积、色散力等相互作用力,具备较强的分离选择性。通过DPTP色谱柱对柴油样品的分离以及FTFP色谱柱对有机胺等环境污染物样品的分离,表明制备的两种气相色谱柱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毛亮[10](2020)在《二醋酸纤维素片丙酮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国内厂商生产醋酸纤维素使用的绝大部分木浆粕原料均为进口产品,原材料来源单一,原材料品种的单一有利也有弊,一则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数据可靠,产品品质优异,同时也造成原材料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导致价格波动。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通过技术改进,开发不同原料进行生产,并且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原材料的选择性,还能抵御市场行情的波动,降低风险。虽然不同浆粕二醋酸纤维素片常规质量指标相差不大,但其使用特性则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分别对多品种浆粕二醋酸纤维素片进行分析,提高各个品种二醋酸纤维素片的适用性,对不同浆粕二醋酸纤维素片以及掺和二醋酸纤维素片的浆液粘度与浆液浓度和特性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同一生产工艺、同种浆粕二醋酸纤维素片的特性粘度对其分子量以及分布、浆液过滤效率以及Haze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种二醋酸纤维素溶液的特性粘度和浓度与浆液粘度的纵向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二醋酸纤维素片丙酮浆液粘度(粘度指数,η1/7)与浆液浓度以及特性粘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在Baker-Philippoff方程中引入粘度校正系数Z,通过特性粘度以及浆液浓度可以预测浆液的粘度。校正系数随浆液浓度、醋片特性粘度以及生产醋片浆粕的来源而变化。在实际生产应用时,通过已知的原料二醋酸纤维素片的特性粘度对浆液的浓度进行控制,使之达到生产所要求的粘度,从而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2、使用同品种不同特性粘度二醋酸纤维素掺混,不同品种不同特性粘度的二醋酸纤维素掺混的情况下测试掺混样品的特性粘度发现,无论是同种浆粕还是不同浆粕二醋酸纤维素片掺混后,其掺混后二醋酸纤维素片的特性粘度与掺混二醋酸纤维素片各自特性粘度之间存在加权关系。因此可以看出,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种的二醋酸纤维素进行混配以达到生产所需的指标。3、随着二醋酸纤维素片特性粘度的降低,其重均分子量相应减少,但分子量分布基本不变。二醋酸纤维素片丙酮溶液的Haze、大于5μm的粒子数均不断提高,表明二醋酸纤维素片在丙酮中的溶解性能下降。即二醋酸纤维素的特性粘度会直接影响到它的溶解性能,因此采用特性粘度这一指标来指导溶液的配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二、用硅凝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硅凝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纳滤和正渗透过滤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膜分离技术
        1.1.1 概述
        1.1.2 纳滤
        1.1.3 正渗透
    1.2 纳滤及正渗透膜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1 溶解性有机物亲疏水性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1.2.2 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1.2.3 水力条件和溶液化学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1.3 膜污染机理分析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方法
        2.1.1 纳滤试验方法
        2.1.2 正渗透试验方法
        2.1.3 纳滤与正渗透组合工艺试验方法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水样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用膜
    2.3 试验装置
    2.4 分析方法
        2.4.1 水通量及比通量
        2.4.2 盐通量
        2.4.3 吸附量和截留率
        2.4.4 自由能
        2.4.5 其他分析方法
    2.5 分析仪器
第3章 HPSEC-UV-TOC技术研究及溶解性有机物特性表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色谱条件
        3.1.4 方法原理
    3.2 校正曲线
        3.2.1 拟合曲线
        3.2.2 TOC响应值与浓度的关系
    3.3 操作条件的影响
        3.3.1 pH值的影响
        3.3.2 离子强度的影响
        3.3.3 测试样配制溶液的影响
        3.3.4 天然原水的测定
    3.4 原水溶解性有机物特性表征
        3.4.1 亲疏水性组分分析及SUVA分析
        3.4.2 相对分子量分布分析
        3.4.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3.4.4 平行因子分析
        3.4.5 荧光强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滤过滤单宁酸和葡聚糖的特性研究
    4.1 压力的影响
    4.2 pH值的影响
    4.3 离子强度(Ca~(2+))的影响
    4.4 初始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4.5 错流流速的影响
    4.6 溶液化学条件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正渗透过滤葡聚糖和原水的特性研究
    5.1 正渗透过滤葡聚糖的试验研究
        5.1.1 不同污染物的影响
        5.1.2 错流流速的影响
        5.1.3 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5.1.4 溶液化学条件的影响
    5.2 正渗透过滤天然有机物的特性研究
        5.2.1 纳滤与正渗透过滤原水试验
        5.2.2 纳滤与正渗透组合工艺过滤原水试验
    5.3 扫描电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溶解性有机物的膜污染机理分析
    6.1 纳滤膜与溶解性有机物的相互作用分析
        6.1.1 聚合作用力
        6.1.2 粘附作用力
    6.2 正渗透膜与溶解性有机物的相互作用分析
        6.2.1 聚合作用力
        6.2.2 粘附作用力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2)高聚合度ε-聚赖氨酸的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ε-聚赖氨酸结构和性质
        1.1.2 ε-聚赖氨酸的应用
        1.1.3 ε-聚赖氨酸的生产和提取
        1.1.4 ε-聚赖氨酸的聚合度控制
    1.2 有机溶剂沉淀法
        1.2.1 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
        1.2.2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应用
    1.3 膜分离技术
        1.3.1 膜分离技术分类
        1.3.2 膜材料与膜组件
        1.3.3 膜技术应用进展
    1.4 离子交换技术
        1.4.1 离子交换树脂
        1.4.2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与洗脱
        1.4.3 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及其他材料
        2.1.3 溶液的配制
        2.1.4 抑菌实验培养基
        2.1.5 抑菌实验所用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待分离料液的制备
        2.2.2 醇沉工艺
        2.2.3 膜分离工艺
        2.2.4 离子交换
        2.2.5 抑菌实验
    2.3 分析方法
        2.3.0 ε-PL浓度
        2.3.1 ε-PL聚合度
        2.3.2 ε-PL色度以及脱色率
        2.3.3 ε-PL在不同pH水溶液的二级结构
        2.3.4 醇沉回收率
        2.3.5 膜的截留率与透过率
        2.3.6 膜通量的测定
        2.3.7 离子交换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醇沉分离ε-PL的探索
        3.1.1 ε-PL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的溶解度
        3.1.2 醇沉ε-PL效果与乙醇终浓度
        3.1.3 醇沉ε-PL效果与初始料液浓度
        3.1.4 醇沉ε-PL效果与pH
        3.1.5 醇沉ε-PL效果与醇沉时间和温度
    3.2 膜分离技术筛分高低聚合度ε-聚赖氨酸的探索
        3.2.1 膜片截留分子量的选择
        3.2.2 膜的性质及官能团
        3.2.3 操作压力对高低聚合度ε-PL分离效果的影响
        3.2.4 pH对高低聚合度ε-PL分离效果的影响
        3.2.5 初始进料浓度对高低聚合度ε-PL分离效果的影响
        3.2.6 透析前后产品聚合度变化
        3.2.7 不同聚合度分布的ε-PL产品的抑菌活力
        3.2.8 高低聚合度ε-PL透过VT膜的模型分析
    3.3 离子交换—强酸树脂和弱酸树脂洗脱特性研究
        3.3.1 SQD-04与IRC-50 吸附特性
        3.3.2 尝试用不同的中性盐对SQD-04和IRC-50 进行洗脱
        3.3.3 NaCl溶液浓度梯度
        3.3.4 改变NaCl溶液浓度对SQD-04 树脂进行洗脱
        3.3.5 尝试改变NaCl溶液pH对 SQD-04 树脂进行洗脱
        3.3.6 尝试用不同的碱性盐对树脂SQD-04和IRC-50 进行洗脱
        3.3.7 SQD-04 树脂NaCl+NaOH两步洗脱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相色谱技术
        1.1.1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GC×GC)
        1.1.2 便携式和快速气相色谱技术
        1.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1.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GC)
    1.2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1.2.1 聚硅氧烷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1.1 聚二甲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2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3 聚氰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4 含氟聚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5 多芳基改性聚硅氧烷类固定相
        1.2.2 聚乙二醇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 离子液体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1 小分子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2 聚合交联的耐高温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3 混配型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 手性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1 环糊精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2 冠醚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3 纤维素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5 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
        1.2.5.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1.2.5.2 碳质材料在气相色谱技术中的应用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和聚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表征方法
        2.2.1 红外光谱(FTIR)
        2.2.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2.2.3 热重分析(TGA)
        2.2.4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 甲基含氢硅油的制备
    2.4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聚合物(EUP-20)的合成与表征
    2.5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聚合物(AEPP)的合成与表征
        2.5.1 烯丙基聚氧乙烯丁基封端聚醚的合成(AEPB)
        2.5.2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AEPP)的合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EUP)色谱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EU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3.2.1 毛细管柱的制备
        3.2.2 毛细管柱预处理
        3.2.3 固定液的涂渍
        3.2.4 色谱柱老化
        3.2.5 固定相液膜厚度计算
    3.3 EU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质量评价
        3.3.1 柱效的测定
        3.3.2 色谱柱表面惰性测定
        3.3.3 色谱柱热稳定性测定
        3.3.4 色谱柱极性测定
        3.3.5 溶剂化参数模型
        3.3.6 速率理论曲线(Van Deemter曲线)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EUP固定相热稳定性
        3.4.2 EUP-20色谱柱柱效评价
        3.4.3 EUP-20色谱柱惰性评价
        3.4.4 EUP-20色谱柱极性测定
        3.4.5 EUP-20色谱柱溶剂化参数
    3.5 EUP-20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3.5.1 实验室配制混合样品的分离
        3.5.1.1 EUP-20色谱柱分离醇类混合物
        3.5.1.2 EUP-20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混合物(PAEs)
        3.5.1.3 EUP-20色谱柱分离醚类混合物
        3.5.1.4 EUP-20色谱柱分离白酒标样
        3.5.2 EUP-20色谱柱分析市售白酒
        3.5.2.1 EUP-20色谱柱分析清香型白酒
        3.5.2.2 EUP-20色谱柱分析浓香型白酒
        3.5.2.3 EUP-20色谱柱分析酱香型白酒
        3.5.2.4 EUP-20色谱柱分析芝麻香型原酒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AEPP)的色谱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AEPP色谱柱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AEPP色谱柱柱效评价
        4.3.2 AEPP色谱柱热稳定性评价
        4.3.3 AEPP色谱柱惰性评价
        4.3.4 AEPP色谱柱极性评价
        4.3.5 AEPP色谱柱溶剂化参数测定
    4.4 AEP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4.4.1 实验室配制混合物样品的分离
        4.4.1.1 AEPP-18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类混合物
        4.4.1.2 AEPP-18色谱柱分离醚类混合物
        4.4.2 AEPP-18色谱柱分离分析市售香精
        4.4.3 AEPP-18色谱柱分离分析香烟烟气吸收液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与绿色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壳聚糖概述
        1.1.1 壳聚糖的传统制备方法
        1.1.2 壳聚糖的新型生物制备法
        1.1.3 壳聚糖的基本性质与结构表征
        1.1.4 壳聚糖的改性
    1.2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药物递送系统
        1.2.1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的制备方法
        1.2.2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的常用基质
        1.2.3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的评价
        1.2.4 壳聚糖基温敏型凝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1.3 细胞固定化技术
        1.3.1 细胞固定化的优点和缺点
        1.3.2 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1.3.3 细胞固定化的载体材料
        1.3.4 细胞固定化技术在腈类转化中的应用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及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真菌甲壳素化学提取方法
        2.3.2 真菌甲壳素生物提取方法
        2.3.3 MCS的制备方法
        2.3.4 MCS含量及性质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化学提取法真菌甲壳素的得率
        2.4.2 氮源种类和浓度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2.4.3 碳源种类和浓度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2.4.4 金针菇菌根添加量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2.4.5 培养基初始pH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2.4.6 发酵时间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2.4.7 NaOH浓度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2.4.8 NaOH用量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2.4.9 微波反应时间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2.4.10 醋酸浓度和用量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2.4.11 MCS的脱乙酰度
        2.4.12 MCS 分子量及其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4.13 不同提取方法和来源的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差异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真菌壳聚糖配位改性、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试剂与耗材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改性配位化合物壳聚糖 (Mushroom chitosan-sodium carbonate,MCS-SC)的制备
        3.3.2 MCS-SC的结构鉴定
        3.3.3 MCS-SC的性质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CS配位改性
        3.4.2 MCS-SC结构解析
        3.4.3 MCS-SC性质表征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改性真菌壳聚糖温敏凝胶在缓控释给药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动物
        4.2.3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制备
        4.3.2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性质表征
        4.3.3 艾塞那肽的含量检测方法
        4.3.4 MCS-SC 载艾塞那肽凝胶(MCS-SC gel containing exenatide,MCS-SC-E)的体外释放研究
        4.3.5 MCS-SC-E的降糖效果评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CS-SC用量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4.4.2 HPMC型号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4.4.3 HPMC用量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4.4.4 丙三醇用量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4.4.5 凝胶相变温度和凝胶化时间分析
        4.4.6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微观形态
        4.4.7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质构特性
        4.4.8 MCS-SC凝胶的体外降解试验
        4.4.9 MCS-SC凝胶的组织相容性
        4.4.10 艾塞那肽含量测定
        4.4.11 MCS-SC-E的体外释放结果
        4.4.12 MCS-SC-E的药效试验结果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改性真菌壳聚糖在细胞固定化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发酵培养方法
        5.3.2 自制高分子材料凝胶球制备仪制备固定化细胞
        5.3.3 固定化细胞转化批次实验
        5.3.4 游离细胞转化批次实验
        5.3.5 酶活分析方法
        5.3.6 固定化细胞的性质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高分子材料凝胶球制备仪的设计与制作
        5.4.2 底物和产物的检测方法
        5.4.3 MCS-SC与 SA比例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5.4.4 MCS-SC与 SA用量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5.4.5 CaCl_2浓度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5.4.6 反应时间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5.4.7 转化温度对比酶活的影响
        5.4.8 底物浓度对固定化细胞转化速率的影响
        5.4.9 固定化细胞的稳定性试验
        5.4.10 固定化细胞的性质表征
        5.4.11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批次转化试验
        5.4.12 MCS-SC凝胶球的形成原理
    5.5 本章结论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5)臭氧氧化-絮凝预处理缓解生物聚合物引起的RO膜污染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涉及的符号和缩写词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反渗透(RO)技术原理及膜材料
        1.2.2 反渗透膜的污染类型及影响因素
        1.2.3 缓解RO膜污染的预处理技术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臭氧氧化预处理对生物聚合物引起的RO膜污染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膜材料
        2.2.2 模拟废水
        2.2.3 臭氧氧化实验装置
        2.2.4 .RO膜过滤实验
        2.2.5 .污染物分析
        2.2.6 膜等电点的测定
        2.2.7 吸附实验(流动电位法)
        2.2.8 膜表面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污染实验
        2.3.2 臭氧氧化对BSA和SA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2.3.3 污染物在膜上的吸附
        2.3.4 膜表面污染层分析
        2.3.5 臭氧预氧化对膜污染机理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钙镁离子对臭氧氧化预处理缓解生物聚合物污染RO膜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膜材料
        3.2.2 模拟废水
        3.2.3 臭氧氧化实验
        3.2.4 RO膜过滤实验
        3.2.5 污染物分析
        3.2.6 吸附实验(流动电位法)
        3.2.7 膜表面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通量曲线和污染的可逆污染
        3.3.2 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3.3.3 臭氧预氧化对污染物在膜表面上吸附的影响
        3.3.4 污染机理分析
        3.3.5 膜表面污染层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臭氧氧化-絮凝组合预处理缓解生物聚合物对RO膜的污染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膜材料
        4.2.2 模拟废水
        4.2.3 预处理方法
        4.2.4 RO膜过滤实验
        4.2.5 污染物分析
        4.2.6 膜表面污染层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絮凝对膜污染的影响
        4.3.2 絮凝和臭氧氧化预处理的顺序对膜污染的影响
        4.3.3 臭氧氧化-絮凝组合预处理对RO污染的影响
        4.3.4 组合预处理对有机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4.3.5 预处理对溶液中残留的钙离子和铁离子含量的影响
        4.3.6 污染机理分析
        4.3.7 膜表面污染层分析
    4.4 小节
第五章 臭氧氧化-絮凝组合工艺缓解印染二级出水对RO膜的污染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及膜材料
        5.2.2 二级出水
        5.2.3 预处理方法
        5.2.4 RO膜过滤实验
        5.2.5 污染物分析
        5.2.6 膜表面污染层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二级出水有机物的分析
        5.3.2 预处理对Ef OM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5.3.3 预处理对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5.3.4 预处理对膜污染的影响
        5.3.5 污染机理
        5.3.6 膜表面污染层分析
    5.4 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纳米纤维素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及其高附加值应用
        1.1.1 生物质简介
        1.1.2 生物质高附加值应用
        1.1.2.1 生物质能源
        1.1.2.2 生物质先进材料
    1.2 纳米纤维素及其高附加值应用
        1.2.1 纳米纤维素简介
        1.2.2 纳米纤维素分类与制备
        1.2.2.1 CNCs的制备
        1.2.2.2 CNFs的制备
        1.2.2.3 BNC的制备
        1.2.3 纳米纤维素的改性
        1.2.3.1 非共价改性
        1.2.3.2 醚化改性
        1.2.3.3 酯化改性
        1.2.3.4 硅烷化改性
        1.2.3.5 接枝共聚
        1.2.3.6 氧化改性
        1.2.4 纳米纤维素的高附加值应用
        1.2.4.1 纳米纤维素基粉体材料
        1.2.4.2 纳米纤维素基膜材料
        1.2.4.3 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材料
    1.3 功能水凝胶
        1.3.1 功能水凝胶的分类
        1.3.1.1 增强水凝胶
        1.3.1.2 吸附水凝胶
        1.3.1.3 导电水凝胶
        1.3.1.4 磁性水凝胶
        1.3.1.5 抗菌水凝胶
        1.3.1.6 自修复水凝胶
        1.3.1.7 形状记忆水凝胶
        1.3.2 功能水凝胶的发展趋势
    1.4 生物质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1 生物质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简介
        1.4.2 生物质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研究进展
        1.4.2.1 明胶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2.2 海藻酸钠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2.3 壳聚糖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2.4 淀粉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2.5 木质素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2.6 半纤维素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4.2.7 纤维素基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米纤维素酰腙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纤维素纳米晶及双醛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2.2.3 酰肼封端聚乙二醇的制备
        2.2.4 水凝胶的制备
        2.2.5 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2.2.6 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测试
        2.2.6.1 宏观定性自修复测试
        2.2.6.2 微观定性自修复测试
        2.2.6.3 抗张强度定量自修复测试
        2.2.6.4 流变自修复测试
        2.2.7 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2.2.8 表征
        2.2.8.1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2.2.8.2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测试
        2.2.8.3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2.2.8.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2.2.8.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2.2.8.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凝胶因子DACNCs和 HZ-PEG-HZ的制备
        2.3.1.1 DACNCs的制备
        2.3.1.2 HZ-PEG-HZ的制备
        2.3.2 pH和凝胶因子浓度调控下水凝胶的制备
        2.3.3 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2.3.4 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
        2.3.5 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2.3.6 水凝胶形成及自修复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醛纳米纤维素制备超细纳米金及其用于形状记忆/自修复水凝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CNCs及 DACNCs的制备
        3.2.3 Au NPs@DACNCs的制备
        3.2.4 AuNPs合成过程的定量监测方法
        3.2.5 Au NPs@DACNCs催化还原4-硝基酚
        3.2.6 水凝胶的制备
        3.2.7 水凝胶的性能测试
        3.2.7.1 水凝胶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3.2.7.2 水凝胶自修复性能测试
        3.2.8 表征
        3.2.8.1 UV-vis测试
        3.2.8.2 TEM测试
        3.2.8.3 SEM测试
        3.2.8.4 XRD测试
        3.2.8.5 XPS测试
        3.2.8.6 FTIR测试
        3.2.8.7 Zeta电位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定量监测纳米金制备过程新方法的构建
        3.3.2 过程变量对AuNPs制备的影响
        3.3.2.1 pH
        3.3.2.2 DACNCs浓度
        3.3.2.3 HAuCl4浓度
        3.3.2.4 氧化度
        3.3.3 超细纳米金理化结构分析
        3.3.3.1 TEM及 HRTEM分析
        3.3.3.2 XRD、XPS及 FTIR分析
        3.3.4 超细纳米金催化性能评价
        3.3.5 Au NPs@DACNCs用于制备光热形状记忆及自修复水凝胶
        3.3.5.1 水凝胶的制备
        3.3.5.2 水凝胶的形状记忆性能
        3.3.5.3 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
        3.3.6 机理分析
        3.3.6.1 DACNCs制备、分散超细Au NPs的机理分析
        3.3.6.2 水凝胶形状记忆和自修复速度差异的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自修复和形状记忆导电水凝胶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CNCs接枝4-ABA
        4.2.3 水凝胶的制备
        4.2.4 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4.2.4.1 拉伸强度测试
        4.2.4.2 流变性能测试
        4.2.5 水凝胶自修复测试
        4.2.6 水凝胶形状记忆测试
        4.2.7 水凝胶导电性能及应变传感测试
        4.2.8 水凝胶生物相容性测试
        4.2.9 表征
        4.2.9.1 AFM测试
        4.2.9.2 FTIR测试
        4.2.9.3 XPS测试
        4.2.9.4 SEM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NCs-ABA的制备及其对MWCNTs的分散稳定作用
        4.3.2 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4.3.3 水凝胶的快速自修复性能
        4.3.4 水凝胶的形状记忆性能
        4.3.5 水凝胶的导电及应变传感性能
        4.3.6 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4.3.7 水凝胶的自修复和形状记忆兼容性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纤维素基聚氨基苯硼酸原位制备及其用于快速自修复和形状记忆水凝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PABA@CNCs复合物的制备
        5.2.3 水凝胶的制备
        5.2.4 PABA@CNCs复合物的光热性能测试
        5.2.5 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5.2.6 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测试
        5.2.7 水凝胶的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5.2.8 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5.2.9 表征
        5.2.9.1 TEM表征
        5.2.9.2 Zeta电位测试
        5.2.9.3 FTIR测试
        5.2.9.4 XPS测试
        5.2.9.5 SEM表征
        5.2.9.6 XRD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ABA@CNC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热性能
        5.3.2 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5.3.3 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
        5.3.4 水凝胶的形状记忆性能
        5.3.5 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5.3.6 PABA在 CNCs中原位沉积机理及其对水凝胶快速自修复的促进作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杂多酸催化水解及耦合处理调控溶解浆性能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溶解浆
        1.2.1 生产原料
        1.2.2 生产方法
        1.2.3 溶解浆市场与应用
    1.3 粘胶纤维用溶解浆的质量要求
        1.3.1 纯度
        1.3.2 特性黏度(聚合度)
        1.3.3 反应性能
    1.4 溶解浆的纯化和反应性能的提升
        1.4.1 溶解浆的纯化及研究现状
        1.4.2 溶解浆反应性能提升及研究现状
    1.5 杂多酸
        1.5.1 杂多酸的结构和性质
        1.5.2 杂多酸催化水解纤维素纤维的研究现状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6.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2 课题的来源
        1.6.3 课题的目的意义
2 杂多酸催化水解纤维素对溶解浆黏度控制及工艺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杂多酸处理溶解浆
        2.3.2 浆料黏度的测定
        2.3.3 Fock反应性能的测定
        2.3.4 保水值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因素对降低溶解浆黏度的影响
        2.4.2 不同杂多酸对溶解浆反应性能的影响
        2.4.3 不同杂多酸对溶解浆得率的影响
        2.4.4 不同杂多酸对溶解浆纤维可及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磷钨酸催化水解纤维素活化溶解浆反应性能及其机理探究
    3.1 前言
    3.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磷钨酸处理溶解浆
        3.3.2 特性黏度和链剪切测定
        3.3.3 纤维可及性的测定
        3.3.4 反应性能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磷钨酸水解纤维过程中的浆料黏度和链剪切变化动力学
        3.4.2 磷钨酸催化水解纤维素机理探究
        3.4.3 磷钨酸水解对溶解浆纤维可及性的影响
        3.4.4 磷钨酸水解对溶解浆反应性能的影响
        3.4.5 磷钨酸的回用
        3.4.6 磷钨酸循环催化水解纤维素提升溶解浆反应性能的机理探究
        3.4.7 磷钨酸的规模化应用前景展望
    3.5 本章小结
4 微波辅助磷钨酸水解活化溶解浆反应性能及其强化机理探究
    4.1 前言
    4.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微波辅助磷钨酸处理溶解浆
        4.3.2 特性黏度的测定
        4.3.3 纤维形态结构和可及性的测定
        4.3.4 纤维微观形貌检测
        4.3.5 反应性能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微波加热时间对溶解浆黏度的影响
        4.4.2 微波辅助磷钨酸对溶解浆黏度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4.4.3 微波辅助磷钨酸催化水解对纤维可及性的影响
        4.4.4 微波辅助磷钨酸催化水解溶解浆纤维的机理探究
        4.4.5 磷钨酸的回用率及回用磷钨酸水解对溶解浆反应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磷钨酸催化水解耦合低浓冷碱处理升级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至溶解浆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磷钨酸耦合冷碱抽提处理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
        5.3.2 浆料α-纤维素含量和碱溶解度的测定
        5.3.3 浆料碳水化合物组分的测定
        5.3.4 浆料中半纤维素分子量的测定
        5.3.5 浆料得率和半纤维素溶出率及溶出选择性
        5.3.6 X射线衍射分析
        5.3.7 特性黏度的测定
        5.3.8 纤维形态结构和可及性的测定
        5.3.9 反应性能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磷钨酸催化水解耦合低浓冷碱处理升级纸浆至溶解浆的设想
        5.4.2 浆料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5.4.3 PTA耦合CCE处理对半纤维素溶出率和半纤维素分子量的影响
        5.4.4 PTA耦合CCE处理对浆料反应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5.4.5 PTA催化水解耦合低浓CCE处理升级纸浆为溶解浆的机理研究
        5.4.6 PTA的回用效率及再生PTA对升级溶解浆的纯度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机械磨浆协同磷钨酸催化处理强化冷碱溶出漂白硫酸盐浆半纤维素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试剂
        6.2.3 实验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机械磨浆协同磷钨酸(R/PTA_r)处理强化CCE处理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
        6.3.2 肖伯氏打浆度的测定
        6.3.3 浆料碳水化合物组分的测定
        6.3.4 浆料中半纤维素分子量的测定
        6.3.5 浆料得率和半纤维素溶出率及溶出选择性
        6.3.6 特性黏度的测定
        6.3.7 纤维形态结构和可及性的测定
        6.3.8 纤维微观形貌检测
        6.3.9 反应性能的测定
    6.4 结果与讨论
        6.4.1 R/PTA_r-CCE-PTA_f处理制备高纯度和高反应性能溶解浆的构想
        6.4.2 R/PTA处理对磨浆性能及磷钨酸催化水解效率的影响
        6.4.3 R/PTA强化CCE处理对半纤维素溶出的影响
        6.4.4 R/PTA强化CCE处理KP对半纤维素溶出率和半纤维素分子量的影响
        6.4.5 R/PTA_r-CCE-PTA_f三段处理KP对浆料反应性能的影响
        6.4.6 PTA的回用效率及再生PTA对升级溶解浆的纯度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6.4.7 R/PTA_r-CCE-PTA_f处理制备高纯度高反应性能溶解浆的规模化应用前景展望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特征性质及分子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淀粉的概述
    1.2 淀粉的结构
        1.2.1 淀粉的颗粒结构
        1.2.2 淀粉的壳层结构
        1.2.3 淀粉的小体结构
        1.2.4 淀粉的分子结构
    1.3 淀粉的特征性质
        1.3.1 淀粉的糊化特性
        1.3.2 淀粉的凝胶特性
        1.3.3 淀粉的冷水溶解性
        1.3.4 淀粉的吸附特性
        1.3.5 淀粉的成膜特性
        1.3.6 淀粉的酶解特性
    1.4 淀粉的无定形化处理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不同形状无定形淀粉的研究进展
        1.5.2 淀粉特性的研究进展
        1.5.3 淀粉分子结构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凝胶特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2.3.2 制备方法
        2.3.3 基本性质测定
        2.3.4 特征性质表征
        2.3.5 分子结构解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淀粉的糊化特性
        2.4.2 完全糊化法制备凝胶状无定形淀粉
        2.4.3 淀粉糊的基本性质
        2.4.4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
        2.4.5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
        2.4.6 凝胶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
    2.5 本章小结
3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冷水溶解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制备方法
        3.3.2 基本性质测定
        3.3.3 特征性质表征
        3.3.4 分子结构解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完全糊化法制备颗粒状无定形淀粉
        3.4.2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
        3.4.3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
        3.4.4 颗粒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制备、吸附特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制备方法
        4.3.2 基本性质测定
        4.3.3 特征性质表征
        4.3.4 分子结构解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完全糊化法制备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
        4.4.2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基本性质
        4.4.3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特征性质
        4.4.4 蜂窝状无定形颗粒淀粉的分子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成膜特性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制备方法
        5.3.2 基本性质测定
        5.3.3 特征性质表征
        5.3.4 分子结构解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完全糊化法制备串珠状无定形淀粉
        5.4.2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基本性质
        5.4.3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特征性质
        5.4.4 串珠状无定形淀粉的分子结构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出国学习交流及获奖情况

(9)含多芳基和氟原子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1.1.1 改性聚硅氧烷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1.1.1 聚二甲基硅氧烷
        1.1.1.2 聚苯基硅氧烷
        1.1.1.3 含氟聚硅氧烷
        1.1.1.4 多环芳烃接枝聚硅氧烷
        1.1.2 手性气相色谱固定相
        1.1.2.1 环糊精类固定相
        1.1.2.2 冠醚类固定相
        1.1.2.3 纤维素类固定相
        1.1.3 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
        1.1.3.1 离子液体固定相
        1.1.3.2 金属有机框架固定相
        1.1.3.3 碳纳米材料固定相
    1.2 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2.1 顶空气相色谱(HS-GC)
        1.2.2 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
        1.2.3 快速气相色谱(Hgh-speed GC)
        1.2.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1.2.5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GC)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DPTP和FTFP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表征方法
        2.2.1 产物熔点测定
        2.2.2 产物热重分析
        2.2.3 红外光谱
        2.2.4 核磁共振氢谱
        2.2.5 电喷雾电离质谱
        2.2.6 凝胶渗透色谱
    2.3 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
    2.4 1,4-二苯基三亚苯接枝聚硅氧烷(DPTP)的合成及表征
        2.4.1 1,3-二(苯基)环戊[1]-菲葱-2-酮的合成
        2.4.2 DPTP的合成
    2.5 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接枝聚硅氧烷(FTFP)的合成及表征
        2.5.1 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合成
        2.5.2 FTFP的合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PTP固定相的色谱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DPT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3.2.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3.2.2 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去活
        3.2.3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涂渍
        3.2.4 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老化
        3.2.5 固定相的液膜厚度
    3.3 DPTP色谱柱性能评价
        3.3.1 热重分析
        3.3.2 柱效和速率理论曲线
        3.3.3 涂渍效率
        3.3.4 McReynolds常数
        3.3.5 溶剂化参数模型
        3.3.6 色谱柱惰性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DPTP色谱柱的耐温性
        3.4.2 DPTP色谱柱的柱效和Van Deemter曲线
        3.4.3 DPTP色谱柱的极性
        3.4.4 DPTP色谱柱的溶剂化参数
        3.4.5 DPTP色谱柱的惰性
    3.5 DPT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3.5.1 DPTP色谱柱分离取代苯和芳烃异构体
        3.5.2 DPTP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混合物
        3.5.3 DPTP色谱柱分离醚类物质
        3.5.4 DPTP色谱柱分离多环芳烃
        3.5.5 DPTP色谱柱分离含氮杂环混合物
        3.5.6 DPTP色谱柱分离实际样品柴油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FTFP色谱柱的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FTFP色谱柱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FTFP色谱柱的耐温性
        4.3.2 FTFP色谱柱的柱效和Van Deemter曲线
        4.3.3 FTFP色谱柱的极性
        4.3.4 FTFP色谱柱的溶剂化参数
        4.3.5 FTFP色谱柱的惰性
    4.4 FTF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4.4.1 FTFP色谱柱分离有机胺类混合物
        4.4.2 FTFP色谱柱分离异构体
        4.4.3 FTFP色谱柱分离多环芳烃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论文创新点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二醋酸纤维素片丙酮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醋酸纤维素的发展情况
    1.3 醋酸纤维丝束的应用
    1.4 醋酸纤维丝束的理化性质
        1.4.1 物理性质
        1.4.2 化学性质
        1.4.3 生物降解性
    1.5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醋酸纤维素的生产工艺及测试实验
    2.1 前言
    2.2 生产工艺简介
        2.2.1 粘度的表达方式
        2.2.2 生产过程中浆液粘度的测试方法
        2.2.3 现有方法的影响因素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3.2 分析及测试方法
        2.3.3 浆液配制方法
        2.3.4 实验结果
第三章 不同二醋酸纤维素溶液及其混配物的分析
    3.1 不同特性粘度二醋酸纤维素片实验结果
        3.1.1 特性粘度对二醋酸纤维素片在丙酮中溶解和过滤性能的影响
        3.1.2 特性粘度对二醋酸纤维素片分子量以及分布影响
        3.1.3 不同特性粘度醋片浆液浓度与粘度关系曲线
    3.2 不同品种醋片掺和比例对醋片特性粘度的影响
    3.3 不同品种醋片掺和对分子量以及分布影响
    3.4 分析与验证
        3.4.1 二醋酸纤维片高浓度浆液假性粘度
        3.4.2 不同浆粕二醋酸纤维素片以及掺和后浆液粘度与浓度关系
        3.4.3 不同金属离子对浆液粘度的影响
        3.4.4 添加剂含量对浆液粘度影响
第四章 结论/创新与进一步工作建议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用硅凝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纳滤和正渗透过滤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研究[D]. 夏庆艳.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高聚合度ε-聚赖氨酸的分离纯化[D]. 赵星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3]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柏建春. 山东大学, 2021(12)
  • [4]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与绿色改性及应用研究[D]. 钱建瑛. 江南大学, 2021(01)
  • [5]臭氧氧化-絮凝预处理缓解生物聚合物引起的RO膜污染及机理研究[D]. 尹中龙. 南京大学, 2020(09)
  • [6]纳米纤维素自修复/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肖桂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杂多酸催化水解及耦合处理调控溶解浆性能及规律研究[D]. 王欣奇.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8]三种形状无定形淀粉的制备、特征性质及分子结构研究[D]. 方晨璐.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9]含多芳基和氟原子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D]. 徐丽. 山东大学, 2020(12)
  • [10]二醋酸纤维素片丙酮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毛亮. 江苏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硅胶渗透色谱柱测定三乙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