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力

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力

一、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秦瑾若[2](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周琬謦[3](2017)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教育部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启动,此后,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纷纷启动,从而掀开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上而下系统化建设的进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成为了高校教师发展的主题。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是掌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还没有现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供使用。因此,以我国当前体量最大的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为例,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成果可以丰富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评价的理论研究,为教师组织及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为同行开展教学能力评价研究或实践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范式,遵循“逻辑思辨-实证研究-逻辑思辨”的基本思路,系统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创造性地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研制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测评量表,为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八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其一,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能力结构“二因素”说、胜任力冰山模型与素质洋葱模型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普遍性要求和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提出可从“能力构成维度”、“工作领域维度”和“教学活动维度”对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能力构成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三大构成要件;从工作领域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两大能力类群;从教学活动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六大能力子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为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可视化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二,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成分析,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和人员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和试验法,根据“理论构建-实证检验-二次实证检验-信度检验”的思路,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TAE-60量表、TAE-52量表),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CTAE-24量表),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PTAE-22量表),并根据教学能力测评的实际需要给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结果的两种计算方式:“供教师自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和“供集体测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评量表的研制,为应用型大学教师组织或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手段。其三,使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量表)对随机抽样的应用型大学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现状测评,通过对测评数据的系统分析,既验证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掌握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本数据和特点。实证数据表明: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优于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处于良好水平,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能力因子”、“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差异。其四,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的完善与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个性特质、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的全面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系统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追求学术卓越的内在要求,也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测评结果分析,提出优化教学能力评价的对策建议:避免“唯学历论”和“唯职称论”;尽量采用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在没条件情况下可首选同行评价方式;要实现教学能力评价数据的即时统计、分析与反馈,应开展交互式的“互联网+教学能力评价”。此外,结合对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实困境的分析,从国家、院校和教师三大层面提出促进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科学对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重点补齐教学能力的短板。

张诗雅[4](2015)在《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问题领域的有效学习指导策略,从单向度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转向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全方位研究,并注重对教与学的实践逻辑路向和过程展开研究。课堂有效学习指导策略研究的前提假设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原动力和目标诉求是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能学、会学和乐学的基础之上,而能学、会学和乐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因此,以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为根本宗旨,并为教师的课堂有效指导提供策略成为本研究的逻辑追求。本研究的展开基于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即教师的课堂有效学习指导;一条为暗线,即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有效学习的研究方法、路径、过程和结果直接影响和牵制有效学习指导的研究方法、路径、过程和结果;有效学习指导策略的提出直接服务于教师课堂指导实践,进而作用于课堂学习并促成学习的有效和高效。因此,论文的研究逻辑和框架包括绪论、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有效学习与学习指导的关系、有效学习与学习指导分析框架的建构、有效学习与学习指导现状的调查及存在问题的归因、学习指导的针对性策略设计与建构以及结束语,共八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论文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学理论和自我理论为基础,并借鉴国内外有效教学及有效学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和界定了“有效学习”、“学习指导策略”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厘清了课堂有效学习与学习指导之间的影响关系。2.通过对有效学习影响因素模型、有效学习整合设计模型、学习评价系统的体系结构、学生“主动”学习模型的系统分析、对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合理整合,提出了课堂有效学习分析框架和有效学习指导分析框架,构建了课堂有效学习结构参照系,该参照系包括: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掌握学习方式、管理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学习五个维度。上述五个维度分别由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分解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方案、获取学习资源、整合学习资源、评估学习资源、选择学习资源、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协作角色、服务角色、II领导角色、协调角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理总时间、分配时间、调整进度、目标导向、资源驱动、方式维持、成果反思、评估学习资源利用率、评估学习方式可行度、评估学习进展度和评估学习目标达成度等30个度量标尺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课堂有效学习指导项目参照系,该参照系的指导项目以有效学习结构为依据,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选择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管理学习过程和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学习五个维度和相应的30个度量标尺构成。4.为了验证本研究提出的课堂有效学习分析框架和有效学习指导分析框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了验证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笔者于2014年9月对问卷进行了小样本的预测。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信度分析,最终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分析框架,调查数据也较好地拟合了本研究构建的课堂有效学习结构参照系和学习指导项目参照系。5.通过前测,发现量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相关指标和问卷进行重新修订后,分别在上海、广州、郑州选定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18所学校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变量的差异比较分析。具体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结构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掌握学习方式、管理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学习五个因子构成;(2)学生的课堂学习现状存在普遍的低效隐患,学生的有效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才能实现;(3)教师的课堂有效学习指导项目由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选择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管理学习过程、和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学习五个因子构成。(4)教师的课堂指导现状存在严重的低效和无效问题,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教育教学研究者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实现。6.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处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低效和教师的课堂学习指导低效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归因分析,并根据归因的结果提出了依据有效学习指导项目参照系的学习指导策略。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陈长洲[6](2020)在《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21世纪初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以来,构建课堂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教育要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释放潜能。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更加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重要趋向。上海市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市中学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效果怎么样?以及如何进一步在上海市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为回答上述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对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有所裨益。首先,研究编制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量表;其次,研究运用自编量表对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再次,研究探究了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最后,研究对教师相关信念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探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编制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估量表包含26个题项,四个维度,分别是创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声音、鼓励高阶思维和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经过对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良好,可以作为基于学习者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的评估工具。(2)当前上海市中学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水平较高,且体育教师感知水平显着高于学生感知水平。从学生评估角度,上海市中学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性别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显着性影响。从教师评估角度,不同教龄、职称、学历、授课规模以及周课次量均会对体育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显着性差异。(3)研究发现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显着改善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学习动机、体质健康成绩和体育课学业成绩。其中,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和学习动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和体育课学业成绩之间均呈双重中介效应。(4)研究发现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效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念可以显着预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自主支持可以显着预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创建积极关系、尊重学生声音以及鼓励高阶思维,而对适应个体差异没有显着预测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般信念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没有显着预测作用。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反思意识、自主支持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念培育可以改善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卜彩丽[7](2018)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全球化、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的日益跟进,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全面且深刻的变革,即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教育范式转变,“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成为这场变革的焦点。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外在要求,又回应了教学实践对于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的内在追求。但翻转课堂在国内的迅速兴起、发展、实践尝试的进程中,其教学效果却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且一直存在争议。与此同时,深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学生学习目标更加多样化和学习过程更具投入性、参与性的理论框架,近年来被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关注并得以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和学习的概念一样具有多维属性,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指向学生认知、人际、个人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指向学生追求新旧知识连接、批判理解、信息整合、联系实际的认知加工方式,深度学习的过程属性指向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水平和参与水平,而深度学习的结果属性指向有意义的学习、知识的长时记忆、迁移及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深度学习的多维属性既对翻转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也是翻转教学的价值追求,更为重要的是深度学习为如何优化翻转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深度学习何以优化翻转教学、深度学习如何优化翻转教学、深度学习优化翻转教学效果如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研究以T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为现实情境,以设计研究为指导,开展为一期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综合使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采用理论建构——设计研究——发展理论及优化实践——启示建议的研究路径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一:探索形成深度学习理论框架。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与学习科学已有的理论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理解与梳理,探索形成深度学习理论框架。主要结果如下:深度学习理论框架是研究深度学习理论和指导深度学习教学的基础,具体由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深度学习的原理、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评价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是理解深度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是在教学中落实深度学习的基点与原则,深度学习评价体系既是促进深度学习实现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测评深度学习效果的工具。研究二: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围绕深度学习理论框架,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主要结果如下:首先是宏观层面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模型以深度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并相互融合,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问题为核心、活动为主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微观层面上,以小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及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为依据,从微观层面形成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教学设计流程及方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设计与制作原则,为具体指导实验教师有效开展翻转教学提供指导。研究三:探索深度学习优化翻转教学的效果与教学设计原则。在研究二的基础上,以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流程为第一轮干预原型,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开展为期一年两轮的设计实践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学习过程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2)学习结果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其中显着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毅力;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了学习质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是阅读成绩。研究对深度学习理论框架、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讨论:深度学习是指向目标、方式、过程和结果的多维概念;指向深度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结构化和指向核心概念的学习内容、促进投入和参与的学习活动、学习性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及平等安全的学习氛围等是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设计的五大关键要素。课前充分的自主学习、课中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和启发思维的问题化教学是该教学模式中最基础的三类教学活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可以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改善教师提问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和深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是阅读成绩。

方雪晴[8](2012)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研究 ——以上海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探究适用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情境的教师课堂动机策略。其研究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教育导向的二语动机研究的兴起;(2)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二语学习中,“去动机”现象普遍存在,而教师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一个重要因素;(3)当前二语动机策略研究仍十分薄弱,实证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尤显不足;(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倡导大学英语教学采用新模式,以“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从“如何教”到“如何激励”的转变。本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1)心理学领域及二语教学领域的动机理论研究和动机策略方面的理论探讨;(2)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研究;(3)大学英语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动机策略的应用研究。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心理学领域及二语学习情境中动机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心理学动机理论历经了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人本主义的需求层次论到认知主义的期望价值理论、目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这些理论各有侧重,对二语教学不乏现实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同时推动了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开展。当代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代表人物,匈牙利学者Dornyei借鉴和吸收了心理学主流动机理论及已有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精华,先后构建了三层次二语动机理论、二语动机过程模式和二语动机自我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成为本研究最核心的理论依据。随着动机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领域及二语教学领域的动机策略研究也逐渐拉开序幕。国内外心理学家们在探讨将心理学主流动机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激发学习动机的原则和策略建议。在二语教学领域,Dornyei依据其建立的二语动机理论模式,建构了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二语动机策略体系,为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工具。以理论研究为指导,本研究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的实际运用展开了实证探索。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研究以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贸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5所高校的105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考察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动机策略使用频率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教师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教师的性别、学历、教龄、职称)与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频率的相关性。通过对动机策略使用频率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教师较常使用的动机策略及较少使用的策略。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出与问卷调查结果较高的一致性,同时揭示了教师较少使用某些策略的主客观原因。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及其动机策略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教师的性别、学历、教龄和职称则未对其动机策略使用频率产生显着影响。为验证大学英语教师常用课堂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及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是否对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在实证研究的第二阶段,笔者综合运用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针对上海电机学院12名大学英语教师和他们的96名大二学生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了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动机策略及不太有效的策略。学生访谈的结果基本证实了这一结论,同时反映出学生认为某些策略未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的主要原因。此外,学生在访谈中提及的其它一些能够有效激发其英语学习动机的做法恰恰涉及了教师很少运用的动机策略。而课堂观察记录所揭示的一些教师做法,虽然在问卷量表中没有包含,但却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对高/低水平组学生的问卷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绝大部分动机策略对两组学生的激励效果存在显着差异,从而验证了Dornyei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影响动机策略有效性的假设。以上这些研究结果与发现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切实的指导和启示。最后,立足理论研究发现和实证研究结论,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探讨了适用于我国大学英语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师课堂动机策略。国内很多高校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大学英语采用分级分层教学。此外,大学英语教学班人数通常较多,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第二阶段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表明,绝大部分动机策略对高低水平学生的激励作用差异显着。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考虑高低水平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有的放矢地采用相应的动机策略激发、维持和增强其英语学习动机。低水平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英语学习表现出丧失信心或麻木不仁的态度。教师应着重做到:提供机会让他们定期获得成功体验,重建英语学习信心;使英语学习富有意义和趣味,提升其英语学习兴趣;以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体现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的肯定;善用提问和倾听的技巧,表达对学生的重视与关爱;必要时,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策略方案。高水平学生通常对课堂教学怀有较高期望,如果一直得不到满足,就容易滋生负面情绪,导致学习热情减退。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因为近期学习目标已经达成而产生一种懈怠心理,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维持和强化高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融入文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文化体验;明示对学生寄予厚望,训练和帮助学生构建理想的英语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的和谐统一;教给学生自我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班教学和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两个显着特征。大班教学容易使师生间产生疏离感,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制约教师对某些动机策略的运用,如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与计划。鉴于此,笔者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在大班情境下可运用以下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学习:调整教学风格,增进师生交流;强化目标导向,凸显任务价值;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提高交际真实性;强调纪律和班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融入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相关研究结论显示,由于受到软硬件设备状态、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师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似乎并未真正起到优化教学、激励学习的作用。由此笔者指出,要使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真正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开展CALL课堂任务型学习活动,使技术真正融入教学;促进课外网络自主学习。第二阶段实证研究证实为比较有效的动机策略中,既有内在动机策略,也有外在动机策略。笔者指出,教师平衡兼顾地运用内外在动机策略,使其同时发挥作用,可取得最佳激励效果。以下策略可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情境兴趣,培养个人兴趣;以自主支持型教学替代控制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和学生能力相符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能力需求;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满足学生归属需求;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价值观,催生融合型动机的形成。要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教师则应该:使奖励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使表扬更有效;以温暖善意的批评引领学生进步;“挑起”课堂知识冲突,开展有益的组际竞争和组内合作;让多元互动成为激励学习的外部源泉;强调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教师应综合运用内在动机策略及外在动机策略,以在激发和维护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一阶段实证研究的相关结果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动机策略的使用频率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增强教师运用动机策略的积极性。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提高,具体方法包括:借助合作式发展及同伴观摩,与同事密切合作,实现共同提高;定期撰写教学日志,适时开展行动研究,促进教学反思;恪守职业承诺,加强专业学习,收获自尊,培养自信;建立成就档案,进行自我激励;唤醒健康的情绪和生理状态。本研究在综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对适用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情境的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根本上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供了切实的指导。

王志敏[9](2014)在《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十几年来,我国学者和外语教师们开始重视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研究文献日益增多。动机激发策略对外语学习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研究显示,外语动机策略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无沦是在相关的外语教学研究还是外语实践中,学习者水平的差异性问题却常被忽视,即外语动机策略大多针对全体学生进行,而对其在学生内部不同群体的具体影响探讨不足。本研究从师生的双重视角开展调研,重点考察大学英语教师动机激发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及有效性。并进而探究适用于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机激发策略。Dornyei(2001)指出动机激发策略并不总是能够有效发挥其实作用,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层次不齐与差异性很可能是影响动机激发策略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验证这一理论假设,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教师实施动机激发策略的实际效果和有效性。旨在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教师动机激发策略的实际实施效果如何?2.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性是否会影响教师的动机激发策略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教师如何运用激发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动机策略对学生的激励效果是不同的,从而检测并实证了Dornyei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层次不齐与差异性很可能是影响动机激发策略有效性的假设。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本研究关注学生内部不同水平群体,提出分层次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水平的A,B,C三层次实施有的放矢动机激发策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这与Dornyei学习动机情景三层次及课堂激发策略遥相呼应。至于无法实施分层次背景教学的班级,笔者提出了隐性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进行了实研究证,以期抛砖引玉。笔者提出要依托项目化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环境技术和学习评价方式,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成效,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重要的启示。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潜能开发研究"课题组[10](2004)在《关于学会学习(2000.1~2004.11)》文中提出一、学会学习的涵义 “学会学习”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定义。第一层次是狭义的学会学习。仅指学生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第二层次是指学生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兴趣和学习意志力,自主、自觉地调控学习情绪和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及学习技术。使学习不再仅仅是储存知识、形成某种技能的过程,而更重视身心发展与

二、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MOOC
        1.4.2 混合式学习
        1.4.3 学习适应性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2.3 总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2 社会学习理论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1 研究思路
        4.4.2 研究方法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4.5.1 研究对象
        4.5.2 研究环境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5.2.1 实施基础
        5.2.2 访谈具体设计
        5.2.3 资料具体分析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5.4 专家咨询
        5.4.1 专家团队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1 调查研究设计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1 理论探索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9.1 基本情况
        9.1.1 参与者
        9.1.2 实施课程
        9.1.3 实施环境
    9.2 行动研究设计
        9.2.1 设计思路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9.3.2 课程资源建设
        9.3.3 学习活动设计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9.4.1 数据的收集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9.5 行动研究实践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9.6.1 理论探索
        9.6.2 实践效果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能力的理论
        二、关于教学能力及其结构的研究
        三、关于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应用型大学
        二、教学能力
        三、教学能力结构
        四、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第二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能力结构理论
        二、教学能力结构理论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论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构建的方法
        一、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三节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雏形
        一、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能力构成维度”
        二、从教学活动的场域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工作领域维度”
        三、从教学活动的方式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教学活动维度”
        四、教学能力构成的内涵分析
第三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四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指标主体权重的确定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五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测评量表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测评题项的建构
        二、测评题项的确定
        三、测评量表的确定
        四、测评结果的计算
        五、测评量表的试验
    第三节 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六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七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第八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工具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现状
        二、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
        三、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
        四、同类主体对不同教学能力的测评结果分析
        五、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六、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教龄差异
        七、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职称差异
        八、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学位差异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4)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域
        1.2.1 国内课堂有效学习研究现状
        1.2.2 国外有效学习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假设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进度安排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课堂有效学习与指导策略的概念阐释
        2.1.1 课堂有效学习
        2.1.2 学习指导
    2.2 理论基础
        2.2.1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主体教学理论
        2.2.3 卡罗尔·德韦克的自我理论
        2.2.4 弗莱威尔的元认知理论
第三章 课堂有效学习与指导策略的关系
    3.1 课堂有效学习的特征与要求
        3.1.1 课堂有效学习的学习观
        3.1.2 课堂有效学习的特征
        3.1.3 课堂有效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3.2 学习指导的目的与特征
        3.2.1 学习指导的教学观
        3.2.2 学习指导的特征
        3.2.3 学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
    3.3 两者的关系
        3.3.1 学习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必要保障
        3.3.2 有效学习是有效指导的生长点和原动力
第四章 课堂有效学习与学习指导的分析框架构建
    4.1 分析框架
        4.1.1 什么是分析框架
        4.1.2 分析框架的独特优势
        4.1.3 分析框架的操作路径
    4.2 有效学习分析框架的构建及操作路径
        4.2.1 有效学习的操作性界定
        4.2.2 设定课堂有效学习行为假设
        4.2.3 建立课堂有效学习结构参照系
        4.2.4 给出课堂有效学习结构的度量指标
        4.2.5 提供分析工具
    4.3 学习指导的分析框架建构及操作路径
        4.3.1 对学习指导的操作性定义
        4.3.2 设定学习指导行为假设
        4.3.3 建立学习指导项目参照系
        4.3.4 给出学习指导项目的度量指标
        4.3.5 提供分析工具
第五章 课堂有效学习及学习指导现状调查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方法
        5.1.2 设计方案
        5.1.3 研究对象
        5.1.4 研究工具
        5.1.5 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5.2 预测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5.2.1 学生预测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5.2.2 教师预测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5.3 大样本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5.3.1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结论
        5.3.2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与结论
第六章 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
    6.1 从学习的视角分析
        6.1.1 制定学习目标能力不足
        6.1.2 学习资源选择低效
        6.1.3 未能完成学习方式转变
        6.1.4 管理学习过程能力缺失
        6.1.5 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缺乏
    6.2 从指导的视角分析
        6.2.1 制定目标指导乏效
        6.2.2 忽视对知识的社会意义建构
        6.2.3 未完成课堂教学方式转型
        6.2.4 管理学习的指导低效
        6.2.5 评价学习的指导乏效
第七章 课堂有效学习指导策略
    7.1 制定学习目标的指导策略
        7.1.1 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导策略
        7.1.2 确定学习任务的指导策略
        7.1.3 分解学习任务的指导策略
        7.1.4 设计学习方案的指导策略
    7.2 选择学习资源的指导策略
        7.2.1.重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7.2.2 促进学生学习维度的发展
        7.2.3 提供学习资源选择的方法指导
    7.3 掌握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
        7.3.1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7.3.2 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7.3.3 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
    7.4 管理学习过程的指导策略
        7.4.1 以目标导向学习的指导策略
        7.4.2 以资源驱动学习的指导策略
        7.4.3 以反思调控学习过程的指导策略
    7.5.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
        7.5.1 基于量表的自我评价
        7.5.2 自我评价的方法指导
        7.5.3 基于不同学习任务的自我评价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附录A调查问卷
        附录A-1 课堂有效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A-2:课堂有效学习指导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A-3 课堂有效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A-4:课堂有效学习指导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B: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附录B-1:上海初中生独立样本检验
        附录B-2:上海市初中生数据因子分析公因子方差
        附录B-3:上海初中生因子分析:解释的总方差
        附录B-4:成分矩阵
        附录B-5:旋转成分矩阵
        附录B-6 上海初中生数据信度分析
        附录B-7:整个学生问卷内部结构的信度检验
    附录C:教师预测试卷数据分析
        附录C-1:教师预测问卷的项目分析
        附录C-2:教师预测问卷数据的因子分析
        附录C-3:转轴前解释的总方差
        附录C-4:成份矩阵
        附录C-5:转轴成份矩阵
        附录C-6:各共同因子的内部结构信度检验
        附录C-7:整个问卷内部结构的信度检验
参考文献
后记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国际趋势: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1.1.2 政策导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由关注“教”到“学”的转变
        1.1.3 研究趋向:体育课堂教学研究中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1.1.4 实践诉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待评估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对象及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研究
    2.1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阐释
        2.1.1 “学生”与“学习者”的辩证考究
        2.1.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内涵
        2.1.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
        2.1.4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内涵
    2.2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3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2.3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2.3.1 麦库姆斯和米勒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论模型
        2.3.2 本研究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3.1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工具的编制
        3.1.1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14条原则
        3.1.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构成要素
        3.1.3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优化
    3.2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3.2.1 预测试与检验
        3.2.2 正式发放与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现状
    4.1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概况
    4.2 学生感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4.2.1 不同性别学生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2.2 不同年级学生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
    4.3 体育教师感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4.3.1 不同性别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3.2 不同教龄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3.3 不同职称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3.4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3.5 不同授课班级规模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3.6 不同周课次量体育教师感知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异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
    5.1 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影响效应
        5.1.1 假设模型的提出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
        5.1.3 分析与讨论
    5.2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
        5.2.1 假设模型的提出
        5.2.2 实证检验与结果
        5.2.2.1 研究工具
        5.2.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2.2.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2.2.4 分析与讨论
    5.3 对学生体育课学业成绩和体质健康成绩的影响效应
        5.3.1 假设模型的提出
        5.3.2 实证检验与结果
        5.3.3 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师信念相关因素对上海市中学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效应.
    6.1 假设模型的提出
    6.2 实证检验与结果
        6.2.1 研究工具
        6.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2.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3 分析与讨论
        6.3.1 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6.3.2 体育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6.3.3 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6.3.4 体育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信念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7.1 为学而教:重视体育教师相关信念的培育
    7.2 因境设学:强调情境化的体育课堂设计
    7.3 师生对话:构建“交互性”的教学主体间关系
    7.4 因材施教: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主体差异评价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反思
        8.2.1 研究创新点
        8.2.2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问卷调查(学生)
    附录2 问卷调查(体育教师)
    附录3 访谈提纲(体育教师)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
        1.1.2 现实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的低效与翻转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
        1.1.3 理论契机:深度学习为优化翻转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2.1.2 国外翻转课堂理论及其在K12教学实践中的研究现状
        2.1.3 国内翻转课堂理论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4 研究启示与不足
    2.2 深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深度学习的概念
        2.2.2 深度学习的特征
        2.2.3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线路图
        2.2.4 深度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2.2.5 深度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2.2.6 研究启示与不足
    2.3 深度学习与翻转课堂的融合研究现状
    2.4 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流程
        3.1.1 准备阶段
        3.1.2 理论分析与模型建构阶段
        3.1.3 设计研究阶段
        3.1.4 结果讨论与结论得出阶段
    3.2 研究对象与环境
        3.2.1 研究参与者
        3.2.2 研究环境和条件
    3.3 研究工具
        3.3.1 课堂教学视频分析编码系统
        3.3.2 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量表
        3.3.3 深度学习评价量表
        3.3.4 教师和学生访谈问题框架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1 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
第4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4.1 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
        4.1.1 深度学习中“深度”内涵的再理解
        4.1.2 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4.1.3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4.1.4 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
    4.2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理
        4.2.1 深度学习理论
        4.2.2 教学设计理论
        4.2.3 翻转课堂理论
        4.2.4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
    4.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4.3.1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解析
        4.3.2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特征
        4.3.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要求
第5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身化
    5.1 小学中年级学生认知发展特征
        5.1.1 小学中段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5.1.2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征
        5.1.3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元认知特征
    5.2 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5.2.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5.2.2 小学语文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5.2.3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5.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身化
        5.3.1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设计过程及方案
        5.3.2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5.3.3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微课设计与应用
        5.3.4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学习活动设计
第6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的设计研究:第一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6.1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应用前的准备阶段
        6.1.1 干预原型的设计
        6.1.2 确定干预的关键因素
        6.1.3 教师和学生教学准备
    6.2 第一轮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6.2.1 教学过程设计
        6.2.2 教学过程实施
        6.2.3 研究结果
    6.3 研究反思与干预模型的改进
第7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的设计研究:第二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7.1 第二轮翻转教学实践准备阶段
        7.1.1 干预模型的改进与修正
        7.1.2 第二轮教学实施前的相关教学准备
    7.2 第二轮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7.2.1 教学过程设计
        7.2.2 教学过程实施
        7.2.3 研究结果分析
    7.3 研究反思
第8章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8.1 对“深度学习何以优化翻转课堂”研究结果的讨论
        8.1.1 解构深度学习的内涵
        8.1.2 深度学习指向的核心教学理念
        8.1.3 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要素
    8.2 对“深度学习如何优化翻转课堂”研究结果的讨论
        8.2.1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
        8.2.2 课前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
        8.2.3 课堂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8.3 对“深度学习是否优化了翻转教学效果”研究结果的讨论
        8.3.1 学习过程
        8.3.2 学习结果
        8.3.3 教学过程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9.1.1 研究结论
        9.1.2 研究创新
    9.2 研究启示
        9.2.1 对翻转教学实践的启示
        9.2.2 对深度学习研究的启示
        9.2.3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启示
    9.3 研究局限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研究 ——以上海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校教育导向的二语动机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1.1.2 二语学习中的“去动机”现象及教师影响
        1.1.3 二语动机策略实证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1.1.4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
第二章 动机概论
    2.1 引言
    2.2 动机的定义
    2.3 心理学领域的动机研究
        2.3.1 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
        2.3.2 认知主义动机理论
        2.3.2.1 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ies)
        2.3.2.2 目标理论(Goal theories)
        2.3.2.3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ies)
        2.3.2.4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2.3.3 心理学动机理论的教育学意义
    2.4 二语学习情境中的动机研究
        2.4.1 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历程
        2.4.1.1 社会心理学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
        2.4.1.2 认知-情境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2.4.1.3 过程导向阶段(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
        2.4.1.4 当前的社会-动态阶段
        2.4.2 教师动机研究
        2.4.2.1 教师动机的内涵界定
        2.4.2.2 影响教师动机的因素
        2.4.2.3 如何激励教师动机
    2.5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机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心理学领域的动机策略研究
    3.3 二语教学中的动机策略研究
        3.3.1 基于心理学主流动机理论的二语动机策略启示
        3.3.2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二语动机理论的策略建议
        3.3.3 过程导向的二语动机策略框架
        3.3.4 基于自我愿景的动机策略指导原则
    3.4 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动机策略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引言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问题
        4.2.2 研究对象
        4.2.3 研究工具
        4.2.3.1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频率问卷的编制
        4.2.3.2 教师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
        4.2.3.3 大学英语教师常用课堂动机策略实施效果问卷的编制
        4.2.3.4 访谈提纲的拟定
        4.2.3.5 课堂观察主要观测点的设计
        4.2.4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频率
        5.2.2 大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对动机策略使用频率是否产生影响
        5.2.3 大学英语教师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性别、学历、教龄和职称)是否对其动机策略使用频率产生影响
        5.2.4 大学英语教师常用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
        5.2.5 学生英语水平是否对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效激励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
    6.1 引言
    6.2 激励低水平学生
        6.2.1 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提高成功预期
        6.2.2 使英语学习富有意义和趣味,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6.2.3 以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
        6.2.4 善用倾听和提问的技巧
        6.2.5 实施个性化策略方案
    6.3 激励高水平学生
        6.3.1 融入文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文化体验
        6.3.2 寄予厚望,帮助学生构建理想的英语自我
        6.3.3 促进学生自我激励
        6.3.4 使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具体教学情境中的动机策略
    7.1 引言
    7.2 大班教学情境中的动机策略
        7.2.1 调整教学风格,增进师生交流
        7.2.2 强化目标导向,凸显任务价值
        7.2.3 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提高交际真实性
        7.2.4 强调纪律和班规
    7.3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动机策略
        7.3.1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实现资源共享
        7.3.2 开展 CALL 课堂任务型学习活动,使技术真正融入教学
        7.3.3 促进课外网络自主学习—基于一项调查的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激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8.1 引言
    8.2 激励内在动机
        8.2.1 激发情境兴趣,培养个人兴趣
        8.2.2 以自主支持型教学替代控制型教学
        8.2.3 满足学生能力需求
        8.2.4 满足学生归属需求
        8.2.5 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价值观
    8.3 激励外在动机
        8.3.1 使奖励成为激励
        8.3.2 使表扬更有效
        8.3.3 以批评温暖人心
        8.3.4 “挑起”知识冲突,推动组际竞争
        8.3.5 让互动成为激励学习的外部源泉
        8.3.6 强调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促进动机策略运用
    9.1 引言
    9.2 积极寻求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9.2.1 合作式发展
        9.2.2 同伴观摩
    9.3 以反思促进发展
        9.3.1 教学日志
        9.3.2 行动研究
    9.4 恪守职业承诺,加强专业学习
        9.4.1 恪守职业承诺
        9.4.2 加强专业学习
    9.5 建立教师成就档案
    9.6 情绪-生理唤醒
        9.6.1 自我减压,唤醒健康情绪
        9.6.2 关爱身体,唤醒生理健康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总结
    10.1 本研究的回顾
    10.2 本研究的创新
    10.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0.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9)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
        1.1.2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
        1.1.3 教育界对英语学习的反思和重新定位
    1.2 选题缘由
        1.2.1 动机策略实证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1.2.2 动机激发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匮乏
        1.2.3 笔者的前期研究积淀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章节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动机的界定
        2.1.2 外语学习动机的界定
        2.1.3 动机激发策略的界定
    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模式
    3.1 理论基础
        3.1.1 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
        3.1.2 认知主义理论
    3.2 动机激发理论模式
        3.2.1 Lambert 和 Gardner 社会心理模式
        3.2.2 Gardner and Tremblay 修正模式
        3.2.3 Burden 和 Williams 社会建构主义动机模式
        3.2.4 Dornyei 三层次理论模式
        3.2.5 Keller 动机 ARCS 模式
        3.2.6 TARGET 模式
        3.2.7 过程导向的二语动机策略框架
        3.2.8 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引言
    4.2 理论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方法
        4.3.3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第一阶段实证研究
    5.2 第二阶段实证研究
        5.2.1 教师常用课堂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
        5.2.2 学生英语水平是否对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
        5.2.3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5.3 个案研究与访谈
        5.3.1 访谈
        5.3.2 个案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决问题:有效激发动机的探讨
    6.1 引言
    6.2 基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动机激发策略
        6.2.1 激励高水平学生
        6.2.2 激励中等水平学生
        6.2.3 激励低水平学生
    6.3 隐性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6.3.1 教学实验
        6.3.2 实验前后英语测试成绩比较
    6.4 项目化教学模式
        6.4.1 项目化教学的理念
        6.4.2 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6.4.3 项目化教学的操作流程
        6.4.4 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习动机激发
        6.4.5 项目化教学的四要素
        6.4.6 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
        6.4.6.1 实验前的准备
        6.4.6.2 课程内容的选取
        6.4.6.3 课程内容的组织
        6.4.6.4 项目范例
        6.4.6.5 实验的结果分析与启示
    6.5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动机策略
    6.6 教学启示
        6.6.1 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形成
        6.6.2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6.6.3 多元化构建评估体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回顾
    7.2 研究结论
    7.3 新的研究发现
    7.4 本研究的创新
    7.5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四、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周琬謦. 厦门大学, 2017(01)
  • [4]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 张诗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D]. 陈长洲.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D]. 卜彩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研究 ——以上海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方雪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 王志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10]关于学会学习(2000.1~2004.11)[J].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潜能开发研究"课题组. 上海教育科研, 2004(S1)

标签:;  ;  ;  ;  ;  

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