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组织的国际会议

199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组织的国际会议

一、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1990年举办的国际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姬凌辉[1](2015)在《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除了物质与制度方面的引入外,还有隐而不彰的知识与理论的交流,中国近代细菌学说史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中国近代细菌学引入概况的探讨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题中之义。鸦片战争以前,中西医学仅仅是通过极少数耶稣会士互相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条约口岸的逐渐建立和传教士医学传教行为的逐渐合法化和内地化,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最先走向世界的一批国人在日记中对显微镜、细菌均有零散记载,细菌由此渐入国人视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沿海地区的报刊、杂志等知识传播媒介和翻译馆、医学院校、书院等知识传授机构是细菌学知识的主要引介载体。1894年广东和香港发生的鼠疫检验了时人的防疫手段和观念。虽然鼠疫杆菌的发现消解了鼠疫的神秘感,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和病情,这反映出细菌学说形成初期尚未能影响当时的医疗技术。清末十年,教会创办的医学院校和留日学生对细菌学说译介所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国人对细菌学知识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复合。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让东北成为了当时国际医学专家的实验场,东北鼠疫的防治与肺鼠疫杆菌的发现均具有国际性。瘟疫除了带给普通民众死亡的恐惧感之外,还带动了细菌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细菌学的认识已经从腺鼠疫杆菌、肺鼠疫杆等菌种扩大到对细菌的性质、分类、培养、作用等知识的系统把握,并呈现出由专业知识走向工农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趋势。1917—1918年华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腺鼠疫,虽然有东北鼠疫的防疫经验可资借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疫工作窒碍难行。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建制、系统运作的中央级卫生防疫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中央防疫处从最初的“一处三科”演变为“一处二室三科”。虽然它在1919年全国性霍乱中仅能维持京畿一带的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人事和职能的日益完善,其影响渐及全国。总之,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历经晚清政府、民初北洋军阀集团、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大体随清末民初历次重大疫情不断变动,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变迁亦有内在关联,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知识引介到制度构建的“在地化”过程,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文化版图。

陈楠[2](2018)在《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提出城市外交是当代外交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从最初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多元多形的城市国际交往,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进程中,受到全球市场网络、政策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叠加影响,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加入城市国际组织,参与跨国多边机制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举办国际活动,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交往等方式,中国城市的国际舞台与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丰富。城市外交成为了当代中国对外事务中的新现象,值得从理论上加以关注,丰富的城市外交实践也为理论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解“城市外交”的起点是涵盖官方和非官方外交(包含半官方)的“大外交”理念,城市外交的兴起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外交分层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外交转型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外交形态,城市外交概念在学界尚无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多元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方式手段,成为国家外交的延伸与拓展。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受到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无论作为经济单元、政治行为体还是全球社会网络的节点,全球化城市都已经嵌入了当代国际体系的各个维度与层面。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内外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外交的功能可以从国家、城市和全球三个层面来观察,不仅有助于国家外交力的提升,促进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基于对城市外交一般规律的学理分析,并通过案例观察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实践,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外交进行进一步理论探索,包括影响中国城市外交的内外因素,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背景。一系列递进式的开放战略,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各个领域对地方的分权成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内部推动力。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外交不仅符合城市外交的行为本质,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传统中央政府外交的服务,也包括在更宽泛领域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对外交往。第二,体现了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第三,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体现了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统筹。第四,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超大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城市功能等差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仅充满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还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以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意义在于发挥其在国家总体外交格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城市外交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及战略框架中分析,以回答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外交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思想层面,中国城市外交的基本原则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合作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相契合,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战略层面,从地方层面配合国别与地域外交,与大国城市、周边国家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从多元的维度拓宽领域外交,应对全球问题、创建领域规范、传播国家形象。机制层面,探索一个央地协同、部门统筹、政民互动的城市外交机制,使城市外交成为地方外事的升级版,从而提高城市外交的战略性,构建上下联动、立体化的国家总体外交格局。

王士平,杨国桢[3](2012)在《中国物理学会80年》文中提出1932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了.至今,它走过了整整80年.这80年是不平坦的80年,在经历了艰难发展时期和曲折发展时期之后,它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1艰难发展时期20世纪的10—30年代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中国.当时,一批出国学习的青年物理学家回国报效中华民族.他们在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一些大学中建立了物理系,培养物理学人才;同时积极参与物理学研究机构的创立,逐步形成中国

郭莎莎,冯秀梅[4](2016)在《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介绍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及其领导的国际物理教育会议,重点分析2013年及201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的内容,从中总结出目前国际物理教育界所关注的物理教育的焦点及教育研究的现状,为我国基础物理教育者了解国际物理教育会议提供一定的信息。

汪雪瑛[5](1992)在《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文中指出

黄昆[6](1991)在《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文中提出

黄仁国[7](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研究指明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叶松庆[8](1997)在《着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文中研究表明周培源教授(1902-1993年)是国际着名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力学界的奠基人。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同时在组织、领导、发展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培育科技人才、支持和指导师生的科学研究、推进国内外社会活动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该文从四个方面概述了周培源先生的生平及主要任职、学术成就与科学贡献、高贵品德与重要事迹、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

詹志华[9](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田淑琴[10](2000)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物理学科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1990年举办的国际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1990年举办的国际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研究现状
        (一) 医疗史的兴起
        (二) 细菌学说史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选题价值及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选题价值
        (三)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医学概况与早期出洋国人的观察
    一、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公共卫生学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医学
        (一) 温病学说的形塑和发展
        (二)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
    三、如蝎如蟹:使西日记中的观察
    四、小结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后细菌概念的引介与通商口岸防疫的改进
    一、19世纪中后期通商口岸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引介
        (一) 通商口岸医学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译介
        (二) 通商口岸非医学传教士对卫生知识的译介
    二、避疫·检疫·治疫:1894年香港鼠疫与鼠疫杆菌
        (一) 1894年香港鼠疫与港口检疫的推行
        (二) “气”与“细菌”:中西医抗击鼠疫的不同方法
    三、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细菌学知识的传授与东北鼠疫的防疫实践
    一、清末教会医学院校对细菌学的传授和留学生的译介
        (一) 教会医学校的细菌学教育
        (二) 留学生对细菌学的译介——以留日学生为中心
    二、细菌学与宣统鼠疫期间东北的卫生防疫
        (一) 鼠疫、报刊与知识:《盛京时报》中的细菌学
        (二)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中的细菌学
    三、小结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学知识的推广与晋绥鼠疫的防控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知识的推广
        (一) 细菌学专业知识的译介
        (二) 细菌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关系
    二、1917-1918年鼠疫的防治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防疫观
        (一) 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
        (二) 清洁与消毒:以《大公报》为中心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央防疫处的设置与细菌学知识传播和实践的一体化
    一、中央防疫处的设立及沿革
    二、中央防疫处防治传染病与细菌学知识的应用
        (一) 上海与京畿:1919年霍乱防治的两个面相
        (二) 预防传染病与接种疫苗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致谢

(2)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四节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历史演变
        一、城市与人类文明
        二、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三、当代城市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研究视角:非传统外交范式与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理念
        一、外交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大外交”概念的形成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三、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
        四、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视角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辨析及基本属性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形式
        一、城市外交中的双边形式
        二、城市外交中的多边形式
        三、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影响城市外交要素的分析框架
        一、城市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几种理论解释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影响城市外交的施动性因素
        一、城市的全球连通性
        二、城市的国际角色
        三、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第三节 城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城市外交的结构性因素
        一、城市的国内资源
        二、城市的国际环境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动力机制
        一、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外交提出需求
        二、国家权力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
        三、城市外交的动力法则
    第五节 城市外交的功能实现
        一、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
        二、国家外交力的提升
        三、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中的城市外交:外国经验与中国城市案例
    第一节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集聚金融优势构建城市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 国际组织“总部城市”:国际资源利用及与多层行为体互动
    第三节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跻身全球城市网络
    第四节 上海:中国超大城市的对外交往
    第五节 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影响力
    第六节 扬州、义乌:特色城市的全球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与特点
    第一节 缔结友好城市:中外城市的双边交往
        一、中国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管理模式
        二、中国友好城市的国内外分布特点
        三、影响友好城市缔结的因素
    第二节 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多边机制
        一、加入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
        二、参与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第三节 拓展国际交往的舞台与渠道: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一、举办国际活动
        二、与国际组织交往
        三、与跨国公司交往
        四、与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交往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特点
        一、中国的城市外交具有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
        二、中国的城市外交体现了官方和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
        四、中国的城市外交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外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影响要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基础与现状
        二、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第二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国内制度与政策背景
        一、国家战略
        二、央地制度模式
    第三节 中国城市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中国城市与全球市场网络
        二、中国城市与全球政策网络
        三、中国城市与全球社会网络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还不够
        二、发展还不够平衡
        三、支撑城市外交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展望
    第一节 城市外交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契合
        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二、旨在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流
        三、体现“外交为民”的理念
        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
    第二节 城市外交与国家外交战略对接的路径选择
        一、从地方层面配合地域外交
        二、从多元的维度拓宽外交领域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城市外交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机制创新
        一、实现地方外事的外交化
        二、建立多层多元的城市外交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论文
    三、中文官方文件和网络媒体资料
    四、英文着作
    五、英文论文、报告及网络资料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中国物理学会8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艰难发展时期
2 曲折发展时期
3 蓬勃发展时期
    3.1 组织建设与完善
    3.2 学术会议
    3.3 科普工作
    3.4 出版刊物
    3.5 物理教学与物理竞赛
    3.6 名词审定
    3.7 国际交流
    3.8 物理奖
4 结束语

(4)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
二、国际物理教育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s Education,ICPE)
三、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特点
    1. ICPE2013
    2. ICPE2015

(7)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1990年举办的国际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D]. 姬凌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2]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陈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中国物理学会80年[J]. 王士平,杨国桢. 物理, 2012(08)
  • [4]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J]. 郭莎莎,冯秀梅. 物理教学, 2016(11)
  • [5]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J]. 汪雪瑛. 大学物理, 1992(09)
  • [6]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 黄昆. 物理, 1991(07)
  • [7]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8]着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J]. 叶松庆. 中国科技史料, 1997(01)
  •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10]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物理学科发展[J]. 田淑琴. 学会, 2000(12)

标签:;  ;  ;  ;  ;  

199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组织的国际会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