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地基和地基 自然地基

高层建筑的地基和地基 自然地基

一、高重建筑物地基与基础 天然地基(论文文献综述)

雷醒民,姜海波[1](2021)在《毛乌素沙漠地区砂层天然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以某项目煤储运系统原煤仓地基处理方案为例,采用多种勘探试验方法对场地砂层的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针对煤仓荷载大、基础埋深大的特点,做了大量沉降、倾斜计算分析,充分论证了毛乌素沙漠地区粉细砂地层天然地基能满足大荷载建筑物变形要求。对沙漠地区砂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对深大荷载建(构)在该地区采用天然地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也为该地区粉细砂地层地基处理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

钱思众[2](2020)在《大型煤仓地基方案分析及施工监测》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论文以大型煤仓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测试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对大型煤仓的地基土特性进行了论述,对地基变形及钢筋应力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节约投资,同时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仓高度73.5m,基底压力630k Pa,基底下地层为砂层,原设计方案为桩基。通过对地基土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平板载荷等试验结果、地基土层分布及地基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经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案优化提出并实施了天然地基方案。相比于桩基,采用天然地基方案,节约投资3390万元,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煤仓已建成投产6年,跟踪监测的结果显示,其总沉降及倾斜等指标均满足要求,使用良好。(2)根据地基土的水平位移监测发现,在施工及竣工后,地基土有明显的水平位移,在上部对称荷载条件下,说明砂土的固结不是单向的,而是多维固结;水平位移的产生必然伴随基底压力的减小,这有利于竖向变形的控制。(3)根据地基土的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1号仓土体向北移动,3号仓向南移动。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基础底面附近,位移的最大值达到95mm,远大于煤仓满仓后的竖向总沉降(36.35mm)。(4)钢筋应力监测的结果表明,2号仓基础底板钢筋以受压为主;3号仓基础底板钢筋以受拉为主,经计算最大拉应力满足钢筋抗拉强度要求。

赵亚轩[3](2020)在《兰州轨道交通盾构侧穿高重建筑物施工风险识别与控制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的初衷,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必然对城市核心区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各类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相较于其他工程类型,轨道交通具备建设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工期一般较长、制约因素多、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加之工程本身建设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再者与周边施工环境的诸多复杂情况交织,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的各个环节风险控制和管理则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大多处于城市繁华地段,与周边环境(如管道、道路、建筑物等)相互制约影响较大。尤其是盾构穿越建筑物区域,受施工扰动、地层损失、工程降水等影响,不可避免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如地基下沉、建筑开裂、倾斜,甚至倒塌。侧穿是相对正穿而言,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局部穿越或临近通过建筑物,这种方式对建筑物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更加明显,风险更大。因此对盾构侧穿重要建筑物风险控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针对盾构侧穿重要建筑物这一风险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深入调研了项目风险、工程风险管理、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盾构风险管理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现状,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地铁盾构穿越既有建(构)筑物的实例以及安全事故可以得出,地铁盾构区间穿越既有建(构)筑物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全面,仍存在由于项目特性、地域限制、周边环境千差万别等造成风险管理的应用普遍性不强,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盾构穿越重要建筑物风险管控的体系的系统性不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全面等问题。在论述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形成了基本技术路线,然后依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分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方法,并由针对性的对盾构穿越重大建筑的施工风险管控的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轨道交通施工的风险特点和基本的管理流程。通过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对盾构穿越建筑的风险辨识、评价、控制、监控等进行分析。其中,辨识是全面梳理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评价是对辨识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风险的等级和重要程度,为提出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供支撑。在评价的过程中,依据综合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建立相应风险计算模型。同时为验证研究模型的可行性,以兰州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某区间侧穿近邻高重建筑物为工程案例,该区间施工过程中将穿越大型商场等密集场所,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是对预先建立的风险管理模型进行实际运用,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在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中,案例针对区间盾构侧穿近邻高重建筑物的相关建设和监测数据,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形成风险源清单,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计算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逐层进行风险指数的计算,得出工程总体风险指数和最重要控制因素。本文采取方法为集成优化后的评估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和评价的基础是优化后的层次分析法,同时融入了专家调查与打分,使成果更加的可靠。从本质上讲,该方法是一种决策思维方法。AHP是首先建不同元素间两两重要性比较的判断矩阵,将原来复杂的因素,分解成了多个层次、多种属性、阶梯结构的模型,综合判断决策因素重要性排序后,对目标方案进行决策优化的系统方法。根据评估出的总体风险指数,针对盾构施工本身的隧道埋深、相邻隧道空间位置,并结合项目周边影响的建(构)筑物、市政道路及各类埋地管线等,重点考虑邻近建筑物等设施的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结合项目的工程水文地质、工艺工法、其他周边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及计算,综合评价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及风险损失等级,并针对各类风险,确定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工艺措施、科学的监控量测、法律及经济措施等进行风险应对措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工程管理实施建议,如通过加强超前探孔、空洞检测、重点部位预注浆、选取合理的换刀位置,并注重科学的监控量测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演练等一系列信息化措施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管理,有效控制了风险,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同时由于工程背景、案例地域限制等,论文对下一步仍需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展望,例如本次采用的评价方法为在全面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的综合评价,虽然对现有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仍属于较为传统的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提供、可借鉴、可视化的资料、案例将越来越多,智能化实时监测、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更加发达,为进一步进行轨道交通盾构施工、穿越重大风险源的管控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总的来说,本文充分利用计算结果,综合评价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及风险损失等级,本文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能够合理、可靠地得出城市轨道交通盾构侧穿近邻高重建筑物关键风险因素的等级和损失,将多元化、多目标的复杂问题进行梳理和简化。实现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施工侧穿高重建筑物的风险的定型分析和定量化评价,为决策者确定风险因素重要性排序并实施管理控制方法提供技术依据。

刘静[4](2019)在《m法计算斜坡桩水平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西部山区建设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斜坡桩甚至陡坡桩因此也越来越频繁的见于各类交通土建工程之中。目前工程中桥梁桩基水平承载力设计主要以m法为主要计算手段,且在地基倾斜时也是据此考虑基桩承载力。而地基倾斜程度及其基桩水平承载力以及计算中对m值的影响,则尚不十分明确。为合理考虑倾斜地基上水平受荷桩承载性状及m值的取值特征,本文基于以往斜坡桩m法解答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模型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m法在工程桩设计计算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及探讨,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以往应变楔模型对水平及倾斜地基中水平受荷桩计算理论,结合该方法m值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用以描述不同地基倾斜角度时m值变化的折减系数ζ;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影响因素和取值特征进行了讨论。(2)介绍了近期开展的水平受荷桩模型试验,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试验中,以PVC管作为模型试验材料,采用三轴压缩试验获得桩周土力学指标,通过对模型桩施加不同级别水平荷载,得到模型桩桩身弯矩及位移;之后,建立三位有限元模型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试验及计算结果对建模和参数选取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3)基于模型桩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倾斜地基条件下基桩三维计算模型。通过考虑不同地基倾斜角度情况下桩身水平受力性状,获得了桩顶位移及桩身弯矩、变形分布,并由此计算出相应的m值及其折减系数ζ。针对折减系数ζ的分布特征,对比应变楔理论计算成果、实际工程桩观测数据和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对不同情况下ζ的影响因素及敏感性程度进行了讨论。

吕远强,赵金刚,冯伟,董转运[5](2018)在《大荷载原煤仓天然地基沉降监测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真实反映大荷载原煤仓天然地基沉降变形随上覆荷载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确保工程安全,在研究区场地建立了一套沉降监测系统,跟踪测试了建设施工及运营期间荷载作用下原煤仓地基土的沉降变形,并依据实际监测结果,通过"规范方法"及"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原煤仓地基实际变形满足规范要求的允许值,证明采用第四系湖积砂层作为天然地基方案是可行的;地基土实际沉降主要集中在运营期间,建设及施工阶段所占比例较小(10%27%),而规范计算该阶段沉降所占比例在40%以上;在沉降计算及预测过程中考虑基础刚度的影响,所得基底土压力分布及沉降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场地设计、建设及安全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吕果,崔雪涛,党昱敬[6](2017)在《复合地基与基础设计的设计参数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重、大建筑物日益增多,天然地基已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控制要求,包括各类桩基和复合地基在内的人工干预地基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CFG桩复合地基与基础设计计算理论的梳理和归纳分析,基于既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又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理念,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阐述CFG桩复合地基与基础一体化全过程设计。所倡导的CFG桩复合地基与基础一体化全过程设计方法和提出的对设计依据提供设计计算参数的调整和补充建议,可供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人员参考,同样也可作为其它种类复合地基与基础设计借鉴。

钟岱[7](2017)在《某地区建筑物长期沉降监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建于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某些房屋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引起的开裂以及倾斜,而且擅自加层、改建的房屋数量也不少,这类房屋如不进行跟踪测检、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现代化城镇迅速发展,并且由于城市规划布局和土地供应的日益紧张,为了节约用地,建筑越建越高,高层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一般得不断的涌现出来。高层建筑由于作业面广,荷载严重且复杂,在施工期间,由于荷载的增加有可能在局部或者全局发生过大或不合理的沉降,需要在施工期间做好相应的监测,施工时就要做好必要的沉降预测;即使在运营使用期间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相邻新建建筑、地下水位变化等,也会发生过大或不均匀的沉降。做好监测和沉降预测,以备一旦出现问题,做好必要的预防或补救措施。本文以某几个项目的建筑物沉降量的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的理论模型计算采用了分区域考虑计算参数取值的方法,并结合考虑地方沉降计算经验。案例对比分析表明,对刚性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结果和沉降预测结果吻合很好,最大误差7.7%,最小误差0.7%,平均误差1.44%,具有很好的工程精度,理论计算方法能够可靠的揭示建筑物最终沉降的分布规律。因此此种方法具有普遍的一般意义;(2)基于Asaoka法的回归预测模型对于沉降过程的预测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对项目各个测点的沉降吻合非常好,适合于主要荷载施加完毕以后的沉降过程的模拟和长期沉降的预测;(3)案例理论结果表明,对天然地基采用进行加固,显着减少了沉降,最小减少了 27.7%,最大减小了 41.9%,平均使沉降减少了 37.4%。因此采用对地基进行加固对于减小地基沉降成效显着,并且经济又提高了地基以及上部结构的安全性。(4)建筑物在施工阶段的沉降速率的快慢影响到其竣工使用阶段的沉降速率和其最终沉降值,即建筑物施工期沉降速率快,则竣工使用阶段沉降速率也快,最终沉降会更大,反之,建筑物施工期沉降速率慢,则竣工使用阶段沉降速率也慢,最终沉降会比较小。(5)在施工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能较少建筑物的后期沉降和其最终沉降量,其施工中措施主要有:施工组织与管理;合理安排施工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处理软弱地基;保护原状土体结构;加强施工监测。

纪天骄[8](2017)在《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的荷载分配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出现大量的桩身缺陷,缺陷桩对工程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相应的理论及规范对桩身完整性进行了分类。对于Ⅲ类桩甚至IV类桩,工程中如何加以利用还缺乏研究。基于作者参与的桩基工程施工与检测项目,就南宁市工程中出现的桩身缺陷治理问题进行试验研究。首先,本文对涉及缺陷桩的理论、试验、加固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在分析现有群桩和复合地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配规律的研究。其次,在室内制作完整模型桩、缺陷模型桩、缺陷加固模型桩,设计了 13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试验包括材料基本性质试验、桩身完整性试验、模型桩桩身强度试验。在考虑桩身-钢管-注浆加固体三个因素的基础上,对桩顶的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以及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的荷载分配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缺陷桩进行钢管-注浆加固以后,完整性基本得到恢复;而钢管数量的增加基本不会影响桩身完整性;2.缺陷桩进行钢管-注浆加固以后,桩身强度基本得到恢复(达到完整桩强度的80%-110%),桩身破坏形态与完整桩一致,但由于出现应力集中,桩身破坏变形减小;3.缺陷加固桩的加固钢管数量存在"数量效应",在最优钢管数量内,增加钢管数量能有效提高桩身强度;在钢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缺陷部位下移、加固钢管长度加长均会使桩身强度有小幅提高;4.加固钢管数量的增加会使桩身混凝土、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减小,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增大;当钢管数量达到"最优"后,桩身混凝土、钢管-注浆加固体、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均趋于稳定;在钢管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缺陷部位下移、加固钢管长度加长均会使桩身混凝土、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减小,钢管-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增大;而同状态下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要小于桩顶桩身混凝土荷载分担比;5.在"最优钢管"数量内,边桩钢管数量的增加会使边桩钢管-注浆加固体群的总荷载分担比增大,而加固体群中的单桩荷载分担比基本不变;钢管群桩的单桩(中桩)荷载分担比小于单根钢管桩(中桩);综合以上结论分析,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基可有效提高桩身完整性,恢复桩身强度,由于加固钢管存在"数量效应",在工程应用上,应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桩周岩土环境,在缺陷加固设计之前进行必要的室内试验研究,选择加固钢管数量,并尽可能避开中心布桩且均匀布桩,以达到缺陷桩的最有效利用。

汪潇[9](2014)在《框架结构整体移位中天然地基过渡段沉降规律模拟分析》文中提出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建筑物改造及古建筑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并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但移位建筑对于地基基础的作用不同于静止(在建)建筑物:瞬时荷载、动荷载、一次性大荷载,这决定了移位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有其自身的受力特性。建筑物原地基长期受上部荷载作用,沉降变形已趋于稳定;整体移位过程中,轨道地基会因受力固结压缩产生新的沉降。在影响上部结构安全性的各因素中,最主要的为在新旧基础过渡段会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即相邻柱脚沉降差)。沉降差的产生不仅会在移位建筑物上部结构中产生附加内力,而且超过一定限值甚至会造成结构构件开裂。虽然许多文献对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研究探讨,但大多数工程仍是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成熟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因此,研究建筑物移位过程中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并找出合适的对策对于保证建筑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制定过渡段轨道基础设计方案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安全因素,要保证移位过程安全可靠;二是做技术经济分析,尽可能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造价。针对这些现状,对于框架结构,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天然地基上轨道基础高度及宽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轨道基础的宽度和高度(即刚度)可以减小移位过程中的沉降变形,并对三层、四层框架建筑进行移位模拟,找到了其在移位过程中控制过渡段地基沉降差的对策,得到了所需要的轨道基础最佳截面尺寸组合。本文还对相邻柱脚的最大沉降差的出现位置、不同高度建筑物在移位中地基沉降变形趋势进行了模拟分析。

董芸秀[10](2014)在《大厚度Q2黄土场地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对超大厚度黄土地区的桩基研究主要是从黄土的湿陷性入手分析桩侧负摩阻力的特性及其处理方法,但是对于湿陷性较弱或无湿陷性的Q2离石黄土层上的桩基性能的研究却非常匮乏。为了确定超大厚度黄土地区Q2离石黄土层上的桩基承载力为今后该地区的桩基设计提供相关参数,进行了现场单桩静载荷试验。本文结合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南盘旋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在大厚度黄土场地上进行了桩基静载荷试验,设置试验桩三根(直径800mm,桩长40m),以及锚桩八根(直径800mm,桩长18m)。为消除上层湿陷性黄土的影响,试验前预先开挖基坑,深度为10m。在三根桩身均布置了大量的钢筋应力计和混凝土应变计,并在桩底对称埋设了两组土压力盒用以检测桩端荷载变化情况。试验对不同深度下、不同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特征以及桩顶沉降过程进行了分析。现将实验结果及分析总结如下:(1)试验结果表明在以中更新世粉质粘土(Q2黄土)为主的超大厚度黄土地区,单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而且沉降较为均匀、沉降量小,可以作为承受较大荷载的建筑物的基础。(2)本文试桩属于摩擦型桩,桩身轴力未传至桩端,桩端承载力为0,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反力承担;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两者随深度分布不仅与桩顶荷载的大小有关,而且与桩周土的性质有关,尤其是含石狄质结核的土层对桩侧摩阻力影响较大。(3)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桩顶荷载与桩身压缩变形在Pt/Pu<0.80时,桩顶沉降主要是由桩身弹性压缩而引起的;当Pt/Pu≥0.80时,在计算桩身沉降量时应考虑桩端土体的沉降量Sb。(4)在本文条件下,简化法的综合系数ξ按规范推荐取值为0.5时,桩身压缩变形的计算结果偏大,当取ξ=0.44时,简化法与实测桩顶沉降较接近。(5)提出一种利用桩身压缩量来预估单桩沉降的综合法,该方法可为今后超大厚度黄土地区同类型桩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二、高重建筑物地基与基础 天然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重建筑物地基与基础 天然地基(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漠地区砂层天然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天然地基承载力试验
4 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4.1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4.2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4.3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4 变形分析
        4.4.1 地基沉降量计算
        4.4.2 差异沉降及倾斜计算
5 变形监测分析
6 结论

(2)大型煤仓地基方案分析及施工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地基研究现状
        1.2.2 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1.2.3 地基监测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程特征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
    2.2 原煤仓概况
    2.3 地形地貌
    2.4 场地地层岩性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2.6.1 物理力学指标
        2.6.2 原位测试试验指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基土工程特性及承载力研究
    3.1 标准贯入试验
        3.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3.1.2 地基变形参数确定
    3.2 静力触探试验
        3.2.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3.2.2 地基变形参数确定
    3.3 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
        3.3.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3.3.2 地基地基变形参数确定
    3.4 地基方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基监测与分析
    4.1 监测概况
        4.1.1 监测项目及施工节点
        4.1.2 现场监测过程
    4.2 倾斜监测
        4.2.1 监测点布置
        4.2.2 监测数据分析
    4.3 钢筋应力检测
        4.3.1 监测点布置
        4.3.2 检测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兰州轨道交通盾构侧穿高重建筑物施工风险识别与控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盾构施工风险相关理论
    2.1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1 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定义
        2.1.2 风险的概念及类型
        2.1.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2.2 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2.1 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的概念
        2.2.2 盾构施工风险分析
        2.2.3 盾构侧穿建筑物施工风险的特点
        2.2.4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风险的管理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盾构侧穿近邻高重建筑物施工风险辨识
    3.1 概述
        3.1.1 风险识别的依据
        3.1.2 风险识别的过程及内容
    3.2 风险识别的方法
    3.3 盾构施工风险辨识
    3.4 辨识内容
    3.5 重要建筑物
    3.6 本章小结
4 盾构侧穿高重建筑物施工风险评估
    4.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4.1.1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1.2 计算过程
    4.2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4.2.1 盾构施工自身风险分级
        4.2.2 环境风险分级标准
    4.3 风险等级划分
        4.3.1 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
        4.3.2 风险损失等级
        4.3.3 风险等级
    4.4 本章小结
5 盾构侧穿高重建筑物施工风险控制
    5.1 概述
    5.2 工程风险应对
        5.2.1 风险规避
        5.2.2 风险减轻
        5.2.3 风险预防
        5.2.4 风险转移
        5.2.5 风险自留
    5.3 盾构侧穿高重建筑一般控制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区间概况
        6.1.2 工程地质
        6.1.3 水文地质
        6.1.4 环境概况
    6.2 施工方法
        6.2.1 正线施工
        6.2.2 端头加固措施
        6.2.3 联络通道施工
    6.3 结构自身主要风险分析
        6.3.1 盾构始发与接收风险
        6.3.2 较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
        6.3.3 联络通道施工风险
    6.4 重要建筑物主要风险分析
        6.4.1 国芳大酒店裙楼
        6.4.2 国芳大酒店主楼
        6.4.3 区间左线隧道下穿兰州市亨得利钟表装配楼
        6.4.4 区间左线侧穿甘肃省水电设计院办公楼
    6.5 风险评估
        6.5.1 风险源清单
        6.5.2 风险分数计算
        6.5.3 区间风险整体得分
    6.6 评估结论
    6.7 区间盾构穿越风险控制及管理整体建议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m法计算斜坡桩水平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概述
        1.2.1 桩基础的特点
        1.2.2 桩基础的发展概况
        1.2.3 桩基础的适用性
        1.2.4 桩基础的分类
    1.3 水平受荷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水平受荷桩的计算理论
    2.1 概述
    2.2 水平荷载下桩的工作性状
        2.2.1 荷载-位移关系
        2.2.2 刚性桩和弹性桩
    2.3 桩的挠曲微分方程
    2.4 水平受荷桩的计算理论
        2.4.1 弹性分析法
        2.4.2 有限元法
        2.4.3 地基反力系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斜坡水平受荷桩的m法解答
    3.1 概述
    3.2 应变楔模型
        3.2.1 平地上的应变楔模型
        3.2.2 斜坡上的应变楔模型
    3.3 应变楔深度及应变的求解
    3.4 m值及折减系数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水平受荷桩模型试验
    4.1 概述
    4.2 模型试验
        4.2.1 模型试验方案
        4.2.2 模型试验原理
        4.2.3 模型制作
        4.2.4 测试内容及方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4 水平受荷桩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4.4.1 模型的建立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平受荷桩三维有限元分析
    5.1 概述
    5.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5.3 斜坡与平地有限元结果分析
        5.3.1 桩周土体位移
        5.3.2 桩周土体应力
        5.3.3 桩身位移
        5.3.4 桩身弯矩
    5.4 m值及折减系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大荷载原煤仓天然地基沉降监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沉降监测及分析方案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建设及施工期沉降变形分析
        3.1.1 上覆荷载
        3.1.2 沉降变形分析
    3.2 运营期间沉降变形分析
    3.3 不均匀沉降
4 沉降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1 三维数值分析
    4.2 依据规范计算
    4.3 沉降变形特征对比分析
5 结论

(7)某地区建筑物长期沉降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1.1 引起建筑物长期沉降的因素
        1.1.2 建筑物长期沉降的危害
        1.1.3 建筑物长期沉降监测和预测
    1.2 沉降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建筑物沉降计算方法
        1.2.2 建筑物沉降研究的发展和工程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筑物沉降理论、计算和观测
    2.1 建筑沉降理论
        2.1.1 沉降机理
        2.1.2 沉降特征量及相关规定
    2.2 建筑物沉降理论计算方法
        2.2.1 分层总和法
        2.2.2 规范法
        2.2.3 有限单元法
        2.2.4 理论计算方法的比较
    2.3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及规定
        2.3.1 观测依据及基本规定
        2.3.2 观测要求
        2.3.3 观测成果
    2.4 沉降预测法
        2.4.1 双曲线法
        2.4.2 三点法
        2.4.3 Asaoka法
        2.4.4 预测方法的比较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工程实例及其沉降计算模型的建立
    3.1 工程项目案例介绍
        3.1.1 场地及工程概况
        3.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3.1.3 场地地层组成
        3.1.4 岩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
        3.1.5 场地土类型及结构形式
        3.1.6 沉降观测点布设
    3.2 沉降变形计算参数
        3.2.1 压缩模量E_s
        3.2.2 变形模量E_0
        3.2.3 泊松比
    3.3 沉降理论计算模型
    3.4 沉降观测成果及预测模型
        3.4.1 观测时间的要求
        3.4.2 沉降观测数据
        3.4.3 沉降预测回归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物沉降计算分析
    4.1 建筑物最终沉降计算
        4.1.1 工程方案沉降理论计算参数取值
        4.1.2 有限元计算模型
        4.1.3 天然地基方案沉降计算
        4.1.4 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计算
        4.1.5 等时距沉降数据处理
        4.1.6 建筑物最终沉降预测结果
    4.2 建筑物沉降分析
        4.2.1 天然地基方案与刚性复合地基方案理论沉降和预测沉降对比
        4.2.2 沉降过程预测模型及其适用性验证
        4.2.3 观测后期沉降过程预测和分析
    4.3 回归方程的推广应用
        4.3.1 建筑物沉降回归方程适用性验证
        4.3.2 另一工程项目实例沉降验算
        4.3.3 进行建筑物长期沉降观测的必要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工期对沉降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5.1 施工期建筑物沉降对后期沉降的影响
        5.1.1 沉降数据选取
        5.1.2 施工期建筑物沉降速率和竣工后对比分析
        5.1.3 施工期沉降理论分析的适用性验证
    5.2 施工阶段的沉降控制措施
        5.2.1 施工组织与管理
        5.2.2 合理安排施工的时间
        5.2.3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5.2.4 处理软弱地基
        5.2.5 保护原状土体结构
        5.2.6 加强施工监测
    5.3 设计阶段的沉降控制措施
        5.3.1 建筑措施
        5.3.2 结构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主要工作
        6.1.2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8)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的荷载分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2 缺陷桩研究现状
        1.2.1 缺陷桩计算机模拟研究
        1.2.2 缺陷桩模型试验研究
    1.3 桩基加固研究现状
        1.3.1 传统方法
        1.3.2 注浆加固法
    1.4 钢管桩加固性能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缺陷桩身加固方法与桩基荷载分布分析
    2.1 缺陷桩身加固方法分类的初步分析
        2.1.1 缺陷桩身加固方法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2.1.2 缺陷桩身加固技术按加固体的力学特性分类
    2.2 基于桩基理论的荷载分配分析
        2.2.1 单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2.2.2 群桩荷载分配分析
    2.3 基于复合地基理论的桩土荷载分配分析
        2.3.1 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3.2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2.3.3 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配
    2.4 钢管-注浆加固法荷载理论分析
第三章 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模型桩室内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内容
    3.3 试验方案与模型尺寸
        3.3.1 现场加固过程
        3.3.3 试验方案
        3.3.4 模型尺寸
    3.4 模型桩材料
    3.5 模型桩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3.5.1 钢管拉伸试验
        3.5.2 混凝土配比试验
        3.5.3 水泥净浆水灰比试验
    3.6 模型桩制作
        3.6.1 试验准备工作
        3.6.2 模型桩及试块制作
        3.6.3 模型桩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质试验
        3.6.4 模型桩水泥净浆试块力学性质试验
    3.7 模型桩试验
        3.7.1 模型桩桩身完整性试验
        3.7.2 模型桩桩身强度试验
    3.8 模型桩试验结果分析
        3.8.1 桩身强度分析
        3.8.2 桩顶荷载分配分析
        3.8.3 缺陷部位注浆加固体荷载分担比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的研究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框架结构整体移位中天然地基过渡段沉降规律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发展
        1.2.1 整体移位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1.2.2 整体移位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移位工程地基沉降变形的研究进展
    2.1 轨道基础的选择
    2.2 地基基础沉降差容许值的探究
    2.3 沉降变形控制措施
    2.4 轨道基础沉降规律的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轨道基础变形计算的理论方法
    3.1 轨道基础的设计
        3.1.1 轨道基础的设计内容
        3.1.2 轨道基础计算简图
    3.2 弹性地基梁法
        3.2.1 反力直线分布假定
        3.2.2 基床系数假定
        3.2.3 半无限弹性假定
    3.3 轨道基础沉降与沉降差的计算
        3.3.1 无限长梁移位轨道的计算简图
        3.3.3 均布荷载作用下轨道的沉降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立移位建筑模型
    4.1 概述
    4.2 地基土弹性模量的确定
        4.2.1 弹性模量及实验测定
        4.2.2 三种模量之间的关系
    4.3 ANSYS计算模型的构建
        4.3.1 ANSYS建模条件
        4.3.2 单元的选择
        4.3.3 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位建筑地基沉降规律的数值分析
    5.1 最大沉降差位置
    5.2 沉降值随建筑高度的变化形式
    5.3 地基持力土层的厚度对沉降的影响
    5.4 移位轨道基础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5.5 移位轨道基础宽度对沉降的影响
    5.6 控制移位建筑沉降的对策
        5.6.1 三层框架建筑
        5.6.2 四层框架建筑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大厚度Q2黄土场地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桩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1.3.1.1 原型试验
        1.3.1.2 静力法
        1.3.1.3 原位测试
        1.3.1.4 经验方法
        1.3.2 桩基沉降研究现状
        1.3.2.1 理论方法
        1.3.2.2 数值模拟
        1.3.2.3 其他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竖向静荷载下单桩的承载机理
    2.1 竖向承载桩基的应用
    2.2 竖向受压荷载下单桩的性状分析
        2.2.1 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
        2.2.2 单桩桩侧阻力性状
        2.2.3 单桩桩端阻力性状
    2.3 单桩荷载传递机理
        2.3.1 桩土间的静力平衡
        2.3.2 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2.3.3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第3章 桩基承载力的试验设计
    3.1 大厚度黄土超高建筑基础选型
        3.1.1 试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3.1.1.1 场地位置及地貌特征
        3.1.1.2 场地土层特性
        3.1.2 大厚度黄土超高建筑基础选型及试验背景
        3.1.2.1 地基承载力预估
        3.1.2.2 桩基承载力特征值预估
    3.2 单桩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3.2.1 试桩与锚桩的布置情况
        3.2.2 试验加载方案
        3.2.3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的确定
        3.2.4 数据采集
        3.2.4.1 测试元件的布置
        3.2.4.2 数据采集原理
    3.3 单桩静载试验的其他要求
第4章 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现场试验分析
    4.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1.1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4.1.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4.1.3 结论
    4.2 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分析
        4.2.1 试桩桩身轴力的发挥性状
        4.2.1.1 桩身受力分析
        4.2.1.2 桩身轴力分布
        4.2.2 试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
        4.2.2.1 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机理
        4.2.2.2 桩侧摩阻力的分布
        4.2.3 桩身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分析
第5章 钻孔灌注桩单桩荷载—沉降分析
    5.1 桩身的沉降分析
    5.2 桩身压缩变形的计算方法
    5.3 桩身压缩变形的计算结果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高重建筑物地基与基础 天然地基(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漠地区砂层天然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J]. 雷醒民,姜海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06)
  • [2]大型煤仓地基方案分析及施工监测[D]. 钱思众. 长安大学, 2020(06)
  • [3]兰州轨道交通盾构侧穿高重建筑物施工风险识别与控制管理研究[D]. 赵亚轩.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4]m法计算斜坡桩水平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D]. 刘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大荷载原煤仓天然地基沉降监测及分析[J]. 吕远强,赵金刚,冯伟,董转运.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04)
  • [6]复合地基与基础设计的设计参数讨论[J]. 吕果,崔雪涛,党昱敬.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17(06)
  • [7]某地区建筑物长期沉降监测的研究[D]. 钟岱. 昆明理工大学, 2017(11)
  • [8]钢管—注浆联合加固法加固缺陷桩的荷载分配试验研究[D]. 纪天骄. 广西大学, 2017(06)
  • [9]框架结构整体移位中天然地基过渡段沉降规律模拟分析[D]. 汪潇.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3)
  • [10]大厚度Q2黄土场地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D]. 董芸秀. 兰州理工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高层建筑的地基和地基 自然地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