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技术预研是机型研制成功的根本保障

航空制造技术预研是机型研制成功的根本保障

一、航空制造技术的预研是型号研制成功的根本保证(论文文献综述)

杜昆,陈麒好,孟宪龙,王力泉,裴祥鹏,焦英辰,李华容,刘存良[1](2022)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应用及热分析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具有密度低、耐高温的优异特性而被视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战略热结构材料,其制备工艺、性能设计及其在燃烧室和涡轮等热端部件的应用已成为现阶段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由于编织特征导致的各向异性特性,给CMC在热端部件的应用和加工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有关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提出未来CMC热端部件精细化热分析发展建议。

姬文波[2](2021)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道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军委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确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求优先发展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急需的"杀手锏"——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此,中国与苏联(俄罗斯)开展卓有成效的军事技术合作,通过对外合作引进先进的制造、加工、测试、试验设备,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加快了国内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速度。不断改进管理方法,逐步形成军品科研生产的新的运行机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成立新国防科工委与总装备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这些重要举措,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现技术性跨越,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之路。

寇俊松[3](2021)在《志在蓝天黄志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生、成长,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在和平年代不幸遇难,告别了他为之呕心沥血的航空事业。他是黄志千,歼8飞机首任总设计师。在51年短暂的生命中,黄志千演绎了一代中国航空人的不朽传奇,在我国航空领域做了诸多开创性工作:参与

袁菁,张扬眉[4](2021)在《拜登政府2022财年NASA预算申请解读》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5月28日,拜登政府提交2022财年(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预算申请,其中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配约248.02亿美元,较2021财年预算申请额252.46亿美元有所降低,但较2021财年实际预算额232.72亿美元增加了约1 5亿美元。NASA新任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对此发表声明说:"拜登政府2022财年预算申请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投资。NASA的活动对于本地和国家经济都会作出贡献,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教育对下一代进行投资,这对于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安中彦[5](2021)在《航空涡扇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航空涡扇发动机是军民用飞机的主要动力装置,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目的是验证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结构的强度、变形、振动、疲劳、蠕变、损伤容限、寿命及结构可靠性等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标准和实际使用需求。目前,中国开展的相关结构强度试验种类主要有零部件振动、转子件、结构静力与疲劳、热强度等试验。从航空涡扇发动机对强度试验的需求分析出发,对其强度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归纳了研制规范和技术发展方面对强度试验的需求,简述了强度试验技术国内外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认为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在试验硬件设备、适航性专用试验技术和能力、先进试验技术的自研能力方面存在差距与不足,提出夯实现有强度试验相关的技术基础、紧跟先进的强度试验技术发展、提升围绕发动机极端工况需求的研制能力的强度试验技术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张翼[6](2021)在《航空工业昌飞:扎根红土地 忠诚写华章》文中研究说明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红色,是烈士的鲜血,是土地的底蕴,是迎风飘扬的旗帜,更是满腔的报国情怀。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从革命战争时期的前赴后继,到今天为航空事业的忠诚奉献,不变的是报国的初心。

张颖[7](2018)在《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航天制造的高风险,从美国国防部的实践项目来看,推进和应用制造成熟度评价,提升对科研成果的利用率以及降低航天研制生产风险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和借鉴美国国防部的制造成熟度、评价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成熟度对提升我国航天制造能力和改进制造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论述了制造成熟度与技术成熟度、产品成熟度的关系。面向我国航天制造类型多样、制造难度大与批产难度高兼具的特点,初步构建了适合我国航天产品特色的制造成熟度体系评价方法,明确了评价对象、等级划分和评价流程,结合我国航天产品研制生产实际,选取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关键要素所存在的制造风险作为制造成熟度的评价要素,梳理出基础条件、技术方法和管理控制等三大类,九个要素,共计二十一个子要素,通过实施检查单,有效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制造风险,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风险控制及制造能力提升计划。最后以某型号产品为例开展了制造成熟度评价实例,为制造成熟度在航天制造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余策[8](2014)在《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航空科学技术是关系国家安危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该学科涉及众多专业技术领域,技术综合性高,带动性强。随着电子、信息、材料、能源等专业技术的发展,航空技术的各个专业领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考虑到对航空科学技术的各学科专业进行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庞大,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科学技术发展年度报告在2006年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学科发展研究工作时就确定了分批进行重点研究的原则。

黎明,索建秦,吴二平[9](2013)在《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带给我们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发动机在航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类在航空领域每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进展,都与其动力装置的突破和进步密切相关,而人们对飞机的需求和发展又促进航空发动机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航空技术发展早期,由于缺乏合适的动力,飞机的发明比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晚了近140年,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塞发动机

胡承波[10](2011)在《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航空制造技术的预研是型号研制成功的根本保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空制造技术的预研是型号研制成功的根本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应用及热分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陶瓷基复合材料特性
3 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端部件应用
    3.1 燃烧室及火焰筒
    3.2 涡轮叶片和端壁
    3.3 涡轮盘和涡轮外环
    3.4 喷管调节片/密封片和混合段
4 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流动传热实验研究
    4.1 合金热端部件流动传热实验研究模化方法
    4.2 CMC热端部件流动传热实验研究方法
5 结论

(2)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道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优先发展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急需的“杀手锏”
二、开展中苏(俄)军事技术合作
三、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

(3)志在蓝天黄志千(论文提纲范文)

志在千里,航空报国
风洞试验助飞歼教1
跨代设计高速歼击机
为天空而生,在天空陨落

(5)航空涡扇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结构强度试验概述
2 航空发动机对强度试验的需求分析
    2.1 规范标准的要求
    2.2 新型发动机、新材料、新结构对试验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2.3 故障复现与诊断的需求
3 强度试验专业现状及趋势
    3.1 国外现状
    3.2 中国现状
        3.2.1 强度试验技术总体情况
        3.2.2 零部件振动试验
        3.2.3 转子强度试验
        3.2.4 鸟撞试验
        3.2.5 包容试验
        3.2.6 结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试验
        3.2.7 热强度试验
4 技术差距与不足
    4.1 试验硬件设备上的差距
    4.2 适航性专用试验技术和能力不够完善
    4.3 先进试验技术的自研能力不足
5 未来发展思路
6 结束语

(6)航空工业昌飞:扎根红土地 忠诚写华章(论文提纲范文)

发展成果丰硕
创新动能充沛
智造特色彰显
担当实干有为

(7)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需求
    1.2 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1.3.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3.2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内容概述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制造成熟度定义及评价体系架构
    2.2 评价对象
    2.3 等级划分
    2.4 评价要素
    2.5 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等级描述及定级细则
        2.5.1 制造成熟度等级1 级:生产原理策划
        2.5.2 制造成熟度等级2 级:生产原理验证
        2.5.3 制造成熟度等级3 级:工程样机生产
        2.5.4 制造成熟度等级4 级:飞行状态产品生产
        2.5.5 制造成熟度等级5 级:经飞行验证的产品生产
        2.5.6 制造成熟度等级6 级:小批量生产
        2.5.7 制造成熟度等级7 级:大批量生产
    2.6 制造成熟度与技术成熟度、产品成熟度的关系
第三章 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实施
    3.1 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组织管理和流程
        3.1.1 组织模式
        3.1.2 评价时机
        3.1.3 基本原则
        3.1.4 评价流程
    3.2 航天产品制造能力提升计划
第四章 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应用案例分析
    4.1 项目情况
    4.2 评价准备
        4.2.1 评价申请
        4.2.2 评价方法指导
        4.2.3 制定评价计划
        4.2.4 确定评价要素、细化评价准则
    4.3 实施评价
    4.4 风险控制及制造能力提升计划
        4.4.1 概述
        4.4.2 差距和问题分析
        4.4.3 风险控制及制造能力提升方案
        4.4.4 风险控制及制造能力提升安排
        4.4.5 其它问题说明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制造成熟度评价矩阵
附件2 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流程
附件3 制造成熟度评价检查单
附件4 制造成熟度评价计划
附件5 制造成熟度评分细则
附件6 HDGB-10K制造成熟度评价检查单(5 级)

(9)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军用发动机的发展
    1 推重比8一级的第三代发动机
    2推重比10一级的第四代发动机
民用发动机的发展
加快我国航空动力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结束语

(10)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
        1.2.2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1.2.3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1.2.4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
        1.2.5 简要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2.1 技术创新的涵义和意义
        2.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2.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2.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2.2 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分析
        2.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机制的影响
        2.3.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2.4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2.4.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4.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2.4.3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2.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
        2.5.1 绩效的概念
        2.5.2 绩效管理的内涵
        2.5.3 企业组织绩效理论
    2.6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
        2.6.1 持续创新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2.6.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3.1.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3.1.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3.1.4 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3.2 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3.2.1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3.2.2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
        3.2.3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2.4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作用分析
        3.3.1 国家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3.3.2 航空制造业企业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体系的构建
    4.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界定
    4.2 学习机制的形成
        4.2.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学习机制分析
        4.2.2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能力发展的特征
        4.2.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战略的建构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与选择
        4.3.1 企业战略
        4.3.2 技术创新战略
        4.3.3 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战略发展
    4.4 员工参与创新机制
        4.4.1 员工参与创新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4.2 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4.4.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4.5 企业家精神
        4.5.1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4.5.2 企业家对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5.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企业家战略
    4.6 创新文化建设
        4.6.1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共同进化机制
        4.6.2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文化的内涵
        4.6.3 充实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4.7 组织模式创新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能力评价
    5.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5.1.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
        5.1.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对创新项目的作用机理
        5.1.3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5.1.4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分析
    5.2 中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5.2.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
        5.2.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5.2.3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
        5.2.4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度量
    5.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5.3.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5.3.2 以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为输出的多目标DEA控制投影模型
        5.3.3 基于DEA的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环境分析
    6.1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环境
        6.1.1 企业创新环境概念
        6.1.2 政策环境分析
        6.1.3 市场环境分析
        6.1.4 法律环境分析
        6.1.5 金融环境分析
        6.1.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6.2 政府扶持与航空制造业企业发展
        6.2.1 政府行为的内涵与演变
        6.2.2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6.2.3 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与方式
        6.2.4 航空制造业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目标
        6.2.5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6.3 国外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6.3.1 国外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6.3.2 我国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6.3.3 中外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6.4 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分析思考
        6.4.1 建设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支撑体系
        6.4.2 确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6.4.3 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6.4.4 建立和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6.4.5 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和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6.4.6 大力推进航空制造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7.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7.1.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7.1.2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7.1.3 影响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因素及其原因
        7.1.4 西飞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途径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四、航空制造技术的预研是型号研制成功的根本保证(论文参考文献)

  • [1]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应用及热分析研究进展[J]. 杜昆,陈麒好,孟宪龙,王力泉,裴祥鹏,焦英辰,李华容,刘存良. 推进技术, 2022
  • [2]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道路探究[J]. 姬文波. 北京党史, 2021(06)
  • [3]志在蓝天黄志千[N]. 寇俊松. 沈阳日报, 2021
  • [4]拜登政府2022财年NASA预算申请解读[J]. 袁菁,张扬眉. 国际太空, 2021(08)
  • [5]航空涡扇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发展[J]. 安中彦. 航空发动机, 2021(04)
  • [6]航空工业昌飞:扎根红土地 忠诚写华章[N]. 张翼. 中国航空报, 2021
  • [7]航天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 张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8]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A]. 余策. 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9]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带给我们的启示[J]. 黎明,索建秦,吴二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13(09)
  • [10]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 胡承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航空制造技术预研是机型研制成功的根本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