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

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

一、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魏涛[1](2010)在《电石生产用无烟煤型焦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综采水平的提高和下组煤开采比例的增多,粉煤含量不断增加,加之长途运输,到达用户手中的原煤有相当一部分是粉煤,从而导致块煤供不应求和大量粉煤积压的矛盾日益加剧。在我国型焦产品无国家统一标准,技术保密,不能交流,不能公开,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型焦技术的发展。云南是煤炭资源大省。粉煤的大量积压和难以利用以成为一个难题,研究将具有云南特色煤质的粉煤制成型煤或型焦,使其适合运用到相应的行业中去具有重要的意义。电石生产是用生石灰与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石油焦等)为主要原料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在焦炭资源匮乏的地区,型焦可用来作为生产电石用还原剂的替代原料之一。本文阐述了以我省无烟煤粉料为原料,通过加入适当的粘结剂,经粘结、加压成型,再经炭化得到型焦,使其成为适用于电炉生产电石的优质还原剂,为实现工业化运作奠定技术及理论基础;通过能量平衡计算确定炭化炉的选择并对整体工艺进行设计。试验过程主要有粘接成型试验、高温炭化、熄焦试验。粘接成型试验包括对有机粘接剂、钙系列的无机粘接剂进行试验;配制复合粘接剂进行粘接试验;选用主焦煤与有机粘接剂混合用型焦试验。炭化熄焦试验研究了炭化温度、升温速率、熄焦方式对型焦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了有机粘结剂的型煤冷强度高;无机粘结剂的型煤冷强度低;钙系列的复合粘接剂试验中在保证型焦具有一定高温强度的情况下粘接剂代人的灰分过大,型焦产品不易作为电石生产的原料。将少量烟煤配入无烟煤中与有机粘接剂经混捏、成型、高温炭化后可得到符合指标的型焦产品。即当无烟煤中配入15%~20%粘结指数GR·I为78的主焦煤,同时添加2%淀粉粘结剂加压成型后,在温度900℃以上、炭化时间2h时,得到的型焦产品的强度和工业成分都可以满足电石生产用焦的要求。本论文还通过能量恒算确定型焦的炭化方式,通过市场调研确定炭化窑型的选择,通过工艺设计来对工业实际投产做生产指导。试验所采用的工艺过程简捷、投资省、成本低,原料适应性广。采用该方法成型的型焦抗压强度高、挥发分低、固定碳含量高能满足电石生产要求。

田辉[2](2009)在《通过煤质改性提高非炼焦煤在炼焦过程中用量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无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优质炼焦煤越来越少、炼焦煤价格在大幅度攀升,而炼焦煤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致使炼焦煤的供应与焦炭质量的矛盾日益严重。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寻求利用非炼焦煤资源代替或部分代替昂贵的焦煤资源炼焦的方法。本文重点采用40kg试验焦炉,利用煤炭改质新技术,以自主研发的煤粉改性剂(ZZZ)与南钢炼焦配合煤A外加非炼焦煤(白煤+高炉喷吹烟煤)为炼焦原料,将ZZZ与非焦煤按不同比例混匀,再与配合煤A一起混匀进行系列炼焦实验得到如下结论:①在配合煤的指标分析中配合煤的挥发分有小幅度的下降,灰分与硫分基本不变,黏结性指标G值、y值等得到改善;焦炭的工业分析中,焦炭的挥发分有小幅度的下降、灰分与硫分以及固定含碳量基本保持不变。②非炼焦煤在加入原配合煤炼焦时,白煤的粒度应以全部小于3mm为宜且小于1mm的量要占70%左右为佳,高炉喷吹烟煤的粒级小于3mm的量控制在85%左右为佳。③通过对非炼焦煤改性和配煤炼焦,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在非焦煤的添加量达15%(白煤5%+高炉喷吹烟煤10%),ZZZ的添加量为0.10%时,相对于未添加ZZZ的焦样,M40提高了14.35个百分点,M10下降了6个百分点;CRI下降了5.5个百分点,CSR提高了5.93个百分点。炼出的焦炭质量能达到南钢工业生产焦炭的标准。④工业性焦炉试验的结果与铁箱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工业性试验中减少了焦煤和肥煤的配入量,劣质煤的配入量增加了35%,在添加了0.10%的ZZZ后配合煤的黏结性指标得到改善,炼制出的焦炭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生产要求。

殷志益[3](1991)在《石油沥青白煤型焦炼铁试验及提高型焦质量的途径》文中研究表明 型焦是近20年来开发的新型高炉炼铁燃料,型焦生产过去一直使用焦油沥青作粘结剂,但焦油沥青的产量有限,全国产量也不过四五十万吨,因此使用另一种粘结剂——石油沥青能否提高型焦的质量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1.石油沥青及石油沥青白煤型焦的理化性能石油沥青作为石油炼油工业的副产品,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由中性胶质、沥青质、半油焦质、碳青质和酸性胶

殷志益[4](1990)在《型焦炼铁的冶炼技术问题》文中研究表明用型焦炼铁是高炉炼铁开发新燃料的一个战略问题,但用型焦炼铁也存在一系列的冶炼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我省地、县铁厂十多年的型焦炼铁的生产实践,提出小型高炉使用型焦炼铁的冶炼技术的一些规律。

殷志益[5](1985)在《小高炉型焦炼铁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广东省型焦炼铁十年的生产实践,对妨碍型焦炼铁发展的技术难关提出了使用相近形状炉料、采用矮胖炉型和低碱度、低渣量冶炼等型焦炼铁的技术对策。对如何改进型焦质量,文中也作了研究。

广东省阳春矿冶煤公司钢铁厂[6](1977)在《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文中认为 阳春矿冶煤公司钢铁厂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和省冶金设计院的配合下,于一九七六年八月一日至十一日进行了白煤沥青焦炼铁试验。在试验中,厂领导亲临第一线,跟班劳动,参加试验。各工种认真负责,精心操作。原料工为了使入炉料“精、小、匀、净”,做到原料一次破碎、两次筛粉;焦炭一次破碎、三次筛粉,保证入炉料块度不合格不入炉、有粉不入炉。在高炉操作上坚持每天两次碰头分析会,统一三班操作,做到三勤、二准、一稳(勤检查、勤观察、勤分析,准确判断、准确处理,稳定炉况)。这次试验炉况基本顺行,炉温充足,风口明亮。从八月一日到十一日廿四时止共试验十天零一个班,消耗入炉焦446.4

二、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电石生产用无烟煤型焦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我国及云南省无烟煤资源及分布
        1.2.1 彝良县煤炭资源
        1.2.2 彝良县煤矿分布
    1.3 电石生产
        1.3.1 电石的性质、用途
        1.3.2 电石的反应机理
    1.4 电石生产用还原剂
        1.4.1 电石生产用还原剂原料
        1.4.2 碳素材料在电石生产中的作用及要求
    1.5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内容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型焦技术定义
        1.6.2 国外型焦技术发展现状
        1.6.3 国内型焦技术发展现状
    1.7 本项目的意义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粉煤成型机理
    2.2 配煤型焦机理
        2.2.1 煤的组成和结构
        2.2.2 烟煤焦化过程的工业层次认识
        2.2.3 焦化过程的分子机理
        2.2.4 烟煤黏结性的化学本质
    2.3 型焦的本质
        2.3.1 型焦与焦炭的关系
        2.3.2 电石生产对型焦的本质要求——高温热强度
        2.3.3 配煤型焦的可选高温粘结剂
    2.4 焦炭具有高温热强度的机理
        2.4.1 焦炭机械强度
        2.4.2 机械强度与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关系
        2.4.3 焦炭具有高温热强度的分子机理
    2.5 试验原料白煤、标煤热值分析
        2.5.1 热值分析原理
        2.5.2 检测结果分析
    2.6 型焦制备原理
        2.6.1 成型过程
        2.6.2 型焦制备工艺
第三章 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备
    3.2 试验步骤
    3.3 样品指标检测方法
    3.4 白煤样品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3.5 粘结剂的分类与选择
        3.5.1 粘结剂分类
        3.5.2 常用粘结剂
        3.5.3 粘结剂的选择
        3.5.4 小结
    3.6 添加粘结剂试验研究
        3.6.1 粘结试验
        3.6.2 复合粘结剂探索试验
        3.6.3 小结
    3.7 其他粘结剂型焦试验
        3.7.1 ZJJ_1对型焦的影响
        3.7.2 ZJJ_2、ZJJ_3对型焦的影响
        3.7.3 不同炭化温度对型焦的工业成分影响
        3.7.4 小结
    3.8 采用主焦煤作为粘结剂进行型焦试验研究
        3.8.1 主焦煤用量试验研究
        3.8.2 主焦煤用量与型焦性能的关系
        3.8.3 添加主焦煤的型煤在中低温度下炭化试验
        3.8.4 主焦煤的配入量及粘结剂对型焦的影响
        3.8.5 型煤中水分对其强度的影响试验
        3.8.6 小结
    3.9 影响型焦质量的主要因素
        3.9.1 型煤成型压力对型煤强度的影响
        3.9.2 炭化温度及炭化时间对型焦强度的影响试验
        3.9.3 炭化升温速率对型焦强度的影响
        3.9.4 炭化温度及炭化时间对型焦工业成分的影响
        3.9.5 炭化温度及炭化气氛对型焦生产的影响
        3.9.6 熄焦温度及方式对型焦生产的影响
        3.9.7 小结
第四章 工艺设计
    4.1 型焦炭化方式
        4.1.1 型焦生产需要消耗的热量
        4.1.2 型焦炭化过程中可提供的热量
    4.2 炭化窑型的选择
    4.3 型焦工艺流程简述
    4.4 型焦工艺关键设备
        4.4.1 成型系统
        4.4.2 立式干燥塔
        4.4.3 多孔立式炭化炉
        4.4.4 二级水洗塔
    4.5 型焦车间平面布局
    4.6 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6.1 工艺存在的问题
        4.6.2 解决方式
    4.7 建设规模
    4.8 建设周期期
第五章 技术经济评价
    5.1 投资估算
    5.2 成本估算
    5.3 总成本费用及单位成本费用
    5.4 损益分析
    5.6 评价结论
第六章 环境评估
    6.1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 改善炼焦生产操作环境措施
        6.2.1 装煤过程中的烟尘治理措施
        6.2.2 出焦时的烟尘治理措施
        6.2.3 熄焦时的粉尘治理措施
    6.3 使用执行环境标准
        6.3.1 环境质量标准
        6.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6.4 型焦生产过程中环保问题的解决方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昭通小发路无烟煤成型特点
    7.2 型焦粘结剂的选择
    7.3 据实验结果建议型焦制备工艺流程
    7.4 试验确定的型煤配比
    7.5 型煤成型工艺
    7.6 型煤干燥的思路
    7.7 炭化工艺条件
    7.8 熄焦方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通过煤质改性提高非炼焦煤在炼焦过程中用量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1.2 炼焦煤的供需现状
    1.3 配煤炼焦
        1.3.1 单种煤的结焦特性及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1.3.2 配煤炼焦质量指标
    1.4 煤的成焦机理
        1.4.1 塑性成焦机理
        1.4.2 中间相成焦机理
    1.5 我国焦炭质量现状与焦炭市场的分析
        1.5.1 我国焦炭质量现状
        1.5.2 焦炭市场的分析
    1.6 炼焦新工艺与新技术
        1.6.1 炼焦煤的预处理技术
        1.6.2 选择粉碎
        1.6.3 焦炉大型化
        1.6.4 降低结焦速度或焖炉
        1.6.5 干法熄焦
        1.6.6 新型湿法熄焦
        1.6.7 配添加物
        1.6.8 日本SCOPE21 的炼焦技术
    1.7 国内外非焦煤炼焦研究进展
    1.8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2 研究方法
        1.8.3 研究内容
2 试验原料及其主要指标
    2.1 试验原料来源
    2.2 炼焦用原料煤性质分析
        2.2.1 煤的工业分析
        2.2.2 煤中硫分的测定
        2.2.3 煤的粘结指数的测定
        2.2.4 煤的胶质层指数的测定
        2.2.5 奥亚膨胀度(b 值)的测定
    2.3 炼焦用原料的性质分析数据
3 试验装置、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
    3.1 重庆大学基础研究结论
    3.2 炼焦试样的制备
    3.3 40kg 焦炉炼焦制度
    3.4 40kg 焦炉试验方案
    3.5 焦炭的性能检测
        3.5.1 焦炭的工业分析与全硫测定
        3.5.2 焦炭的冷态强度的测定
        3.5.3 焦炭热性能的测定
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配合煤指标分析与讨论
        4.1.1 添加改性剂前后配合煤指标分析数据
        4.1.2 改性剂对配合煤指标的作用分析
    4.2 焦炭的工业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焦炭的工业分析数据
        4.2.2 改性剂的添加对焦炭工业分析指标的影响
    4.3 焦炭的冷、热强度分析与讨论
        4.3.1 焦炭冷、热态强度数据
        4.3.2 改性剂的添加对焦炭冷态强度的影响
        4.3.3 改性剂的添加对焦炭热性能指标的影响
        4.3.4 焦炭反应性与焦炭反应后强度之间的关系
    4.4 非焦煤的粒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4.5 添加改性剂后配合煤的成焦机理探讨
        4.5.1 改性剂的改性原理探讨
        4.5.2 配合煤成焦机理探讨
    4.6 40kg 焦炉试验结论
5 工业性试验
    5.1 铁箱炼焦试验
        5.1.1 确定配煤方案
        5.1.2 确定煤粉改性剂最佳加入量
    5.2 工业焦炉试验
        5.2.1 煤粉改性剂的添加方式
        5.2.2 试验结果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石生产用无烟煤型焦制备工艺研究[D]. 魏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2]通过煤质改性提高非炼焦煤在炼焦过程中用量的试验研究[D]. 田辉. 重庆大学, 2009(01)
  • [3]石油沥青白煤型焦炼铁试验及提高型焦质量的途径[J]. 殷志益. 炼铁, 1991(03)
  • [4]型焦炼铁的冶炼技术问题[J]. 殷志益. 广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1)
  • [5]小高炉型焦炼铁的实践[J]. 殷志益. 冶金能源, 1985(04)
  • [6]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J]. 广东省阳春矿冶煤公司钢铁厂. 钢铁, 1977(01)

标签:;  ;  ;  ;  ;  

白煤石油沥青焦炼铁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