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移动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

为什么移动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

一、行驶中的汽车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论文文献综述)

詹奇玮,赵秉志[1](2021)在《妨害安全驾驶罪的规范考察与适用探析》文中认为《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妨害安全驾驶罪,可以改善以往对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形式化"认定和"重刑化"处理。该罪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社会性和公用性,且处于载客营运状态,一般主体实施的妨害行为不要求对驾驶人员造成实际伤害,也不要求完全取代其正常控制。驾驶人员实施的妨害行为不以遭受袭击为前提,其殴打行为具有主动性和违规性。宜将本罪定位为准抽象危险犯,对是否符合法定行为样态进行抽象审查,对妨害行为的危险属性开展具体判断。区分此罪与彼罪,应以罪刑均衡为判断目的,以危害结果为判断指引,以危险相当性为判断标准。对驾驶人员的妨害行为与正当防卫的区分,应立足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刘庆淼[2](2020)在《基于图像识别的物流车辆行驶中车距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快递、快运、大车队、车货匹配平台的快速兴起,我国的物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此外,我国关于安全生产的“十三五”规划也对物流运输特别是重型车辆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引发物流在途运输事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流车辆因素,司机个人因素与企业管理因素。目前物流车辆在运输途中事故频发,同时也为了提高物流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绩效,保证运输途中的行车安全,实时检测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得十分重要。随着国家对物流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智能化物流不断推进,以及目前机器学习与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本文在已有的车辆距离检测方法基础上,根据在途物流运输车辆对前车车距实时性与准确性的要求,对车牌定位以及车距测量进行了研究。车牌定位是为后期的车距测量打基础,目前的研究难点在于运动中车辆的车牌精准定位,以及后期实时车距的精确测量。针对以上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Caffe-SSD目标检测网络和三角相似算法混合设计的车距预警系统。该系统依据基于单目视觉公路交通安全车距检测的需要,选择以车牌为检测对象,研究一种利用车牌四角特征匹配的方法,以获得车牌的像素点坐标,进而利用视差原理,通过车牌像素宽度与车牌实际宽度来检测车辆间距离。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型物流车辆的车距测量与预警现状,同时对车牌定位、车距测量、目标检测和卷积神经网络等相关技术进行了解研究。分析了当前物流车辆在车距预警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利用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技术来解决车距预警问题。在完成预警系统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大量车牌数据,包括蓝底白字、黄底黑字、绿底白字等各类车牌,以及车牌遮挡、污损、阴影等特殊情况,考虑到天气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各类天气下采集车牌图像。训练得到车距预警模型后,在测试中对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模型的定位速度与测距精度来判断是否满足要求。该行驶中物流车辆的车距预警算法,定位时间仅为100ms,定位速度快,大大提升了预警系统的实时性。经实验表明,该系统达到了25帧每秒的测量速度,且测量精度高,摄像头焦距为36mm时,在0到30米的范围内,测距精度达到90%以上,满足物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安全车距测量的需要,对行驶中物流车辆的车距检测应用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崔春雨[3](2020)在《智能汽车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技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表现为无人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也使得原有的机动车装载了带有无人驾驶技术所需的雷达、摄像头等硬件和导航、天气系统等软件后,成为了以无人驾驶功能为主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一经问世,就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将其誉为“汽车界最伟大的变革”。智能汽车的出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商业利益的产生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智能汽车在法律层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智能汽车侵权责任纠纷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就是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若要解决智能汽车侵权责任纠纷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侵权责任主体问题。智能汽车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车辆驾驶方式,也使得对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产生了争论。通过结合国内外颁布的机动车侵权纠纷和相关智能汽车的法律法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智能汽车的相关学说,将智能汽车驾驶者、设计者、生产者和销售者作为可能成为智能汽车的侵权责任主体加以研究。通过比较法考察和学说评价,从理论和立法实践上把握上述主体是否可作为、何种条件下可作为侵权责任主体,论述其是否可作为我国未来立法的参考借鉴。而后在确定其为侵权责任主体后,从侵权主体认定是否以主观过错为认定前提介入,根据主体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主观过错认定的不同条件进行不同情况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在运行利益和支配利益的理论基础下,智能汽车驾驶者是否认定为侵权责任主体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级有关,不同等级下驾驶者承担的合理注意义务不同,认定标准随之不同。在智能汽车产品责任下,设计者由于对自动驾驶功能实现和在防止智能汽车系统风险而导致事故发生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智能汽车存在设计缺陷和违背合理注意义务时设计者应认定为侵权责任主体。除了在存在产品缺陷时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不真正的连带责任之外,智能汽车生产者在防卫黑客攻击和保护、不滥用数据两个方面承担义务,违背义务也应认定为侵权责任主体。面对现今法律设计者未作为侵权责任主体、设计缺陷规定不明和机动车驾驶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不适用智能汽车驾驶者的情况,未来立法时应对以上因素加以考虑,以制定完善的智能汽车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和责任承担体系。

苗阳阳[4](2020)在《基于紧急制动安全距离的商用车队列行驶控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物流运输行业正向着高质量的智慧物流、网络物流等方面扩展。然而,货运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加剧和司机短缺等问题。为降低商用车能源消耗和解决商用车司机短缺等问题,近年来,在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商用车队列行驶的方式逐渐被提出并成为研究热点。在燃油消耗方面,队列行驶可减少成员车平均行驶阻力进而有效降低能耗;在司机短缺方面,鉴于跟随车为自动驾驶,因此队列行驶不仅减少了备用驾驶员数量,而且可以有效解决驾驶员因长途跋涉存在的疲劳驾驶等问题,进而提升交通安全性。与此同时,队列行驶可以缩短行车间距,增加现有道路的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商用车队列行驶虽然在降低燃油消耗、解决司机短缺等方面有显着的优势,但由于队列行驶时车间距过于紧密,若出现突发情况需紧急制动时,后排驾驶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接管车辆进行应对,鉴于此,成员车之间可靠的安全性控制是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商用车队列行驶时成员车之间的安全问题,在深入分析成员车前后排制动过程之后,以前后成员车之间避免追尾碰撞为目标,提出了基于紧急制动的安全间距策略。此外,为了提高对成员车的控制能力,设计了滑模加速度控制器,确保队列行驶的安全性。最后,将所提策略进行离线仿真并通过快速控制原型系统进行硬件在环验证。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建立基于前后排成员车紧急制动的安全间距模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得知,现有队列目标间距策略往往结构简单,难以应对复杂工况,存在没有将路面附着系数和前车的制动情况等考虑在内的不足,而路面情况和前车制动情况直接关系到成员车之间的行车安全。该不足的存在不能保证队列的安全性,尤其是行驶在湿滑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紧急制动时队列成员车之间易出现追尾情况。针对此不足,本文通过对车辆制动过程的深度分析,采用实时计算的方法来避免紧急制动停车时发生追尾,通过将前后成员车的路面附着系数、制动加速度和通讯延时等考虑在内,进而得出通讯延时间距、前后车制动距离、最小停车安全间距等,并基于此得到紧急制动安全距离模型。(2)对比分析国内外跟驰模型,并设计滑模加速度控制器。介绍了各种跟驰模型,分析了现有跟驰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对队列行驶工况适应性更强的全速度差跟驰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FVD)作为队列控制系统的跟车控制方式。由于现有跟驰模型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并且对行驶工况的适应也具有较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队列行驶特点,通过融合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滑模变结构加速度控制控制器,计算队列行驶控制系统的期望加速度。通过对FVD模型、定时距变间距策略以及本文所提安全距离策略和滑模加速度控制器分别进行离线仿真,通过起步加速和制动停车工况仿真测试,对比结果发现,所提出的安全间距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更快的响应速度。(3)搭建队列成员车仿真模型和仿真工况。通过MATLAB和TruckSim软件联合仿真,设计并进行了高附路面的加减速工况仿真和对接路面的紧急制动工况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提队列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在对接路面情况下紧急制动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4)搭建具有实车制动系统的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 test bench,HIL)试验台架。鉴于实际中硬件的复杂性和气压制动中气压滞后等特点,为进一步验证所提队列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及实时性搭建了HIL试验台架。将电控气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器、各个阀体等执行器嵌入到快速控制原型(Rapid Control Prototype,RCP)系统和实时测试NI平台中。实验中领航车由实际的驾驶员在试验台的驾驶模拟器上通过踩踏电子油门踏板、制动踏板以及转动转向盘使被控对象在TruckSim实时道路场景中行驶,同时,基于目标车间距,通过RCP系统对TruckSim模型中后排成员车进行队列跟随控制。通过HIL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所提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保障行车安全,防止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

陈涛[5](2020)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建模及集成仿真》文中提出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高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使得运输行业面临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开发节能环保、能量利用率高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有效的解决途径。电动汽车以高效率、零排放和相对成熟的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迅速崛起。然而热管理技术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尤其是动力电池的引入和车舱采暖方式的改变,使得热管理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着重于热管理系统集成后,对高压部件、动力电池的热管控能力和热泵空调性能的分析及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开发。首先,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热力系统结构,结合当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了带电机余热回收的热泵热管理方案。根据热管理系统各关键部件工作原理和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实验数据和部件特性数据为支撑,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根据热源传热机理,忽略次要因素影响,建立了高压部件、动力电池导热模型。考虑太阳辐射、车内外温差和车内热源建立了车内环境负荷模型。以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模型为基础,搭建了高压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和空调系统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平台,分别分析了高压系统散热性能,水泵和风扇工作状态对散热的影响;电池主动式和被动式液体冷却下冷却回路中温度分布情况;车内不同环境下的冷热负荷需求;空调不同环境下的制冷量/制热量和性能系数。接着,对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车辆行驶状态与电机功率输出的关系,搭建了电动汽车动力性仿真模型。综合分析电子水泵、冷却风扇对冷却系统散热的影响,采用逻辑门限值法设计了冷却风扇控制策略,结合逻辑门限值和比例控制法设计了电子水泵控制策略。采用模糊自适应PID算法设计空调系统关键控制部件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器,根据控制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影响关系,开发热管理系统中其他控制件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电动汽车动力性模型模拟车辆行驶工况,计算出高压部件、动力电池产热速率;由控制器根据热管理系统运行状态输出控制量;热管理仿真平台接收动力性模型产热速率和控制系统控制量进行仿真,并实时反馈系统状态量给动力性模型和控制系统。通过动力性模型、控制系统与热管理系统的集成仿真,结果表明高压部件温度和车内温度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采用电机余热回收和电池主被动冷却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电池节能。

王雄,鲍建勇,王新[6](2020)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燃烧风险与控制》文中认为针对电动汽车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化学能量释放出现电池燃烧和电解液泄漏,导致有毒气体、整车燃烧或爆炸的问题,介绍了该问题的市场现状、标准法规要求,同时分析了热失控和热失控扩展的机理,以及导致热失控的各种诱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从电池设计、整车开发、车辆使用到安防等环节的各种风险因数,以及对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陈俊吉[7](2020)在《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的智能车主动避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车辆已经成为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主动避障技术是保证智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实时判断潜在的碰撞危险,通过主动制动或转向来避免碰撞的发生,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围绕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的智能车主动避障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结合主动避障技术的功能需求与传感器特点分析,选定“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传感器配置方案,完成智能车环境感知系统的硬件选型、安装、联合标定以及系统软件平台的分层式架构设计,形成本文研究的硬件平台与软件环境依托;(2)研究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异步数据融合算法。从传感器数据预处理着手,分别对毫米波雷达数据进行近、远场数据融合与相对速度的处理,对激光雷达数据进行角度插值与中值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融合方法,设计数据融合结构和异步数据融合算法,通过试验及误差分析,验证并改善融合结果的准确性,为智能车的环境感知提供较为准确的原始数据基础;(3)研究智能车辆行驶道路区域识别算法,滤除车辆行驶中的无关数据点。首先利用直通滤波器划定感兴趣区域,并基于RANSAC算法分割地面点。针对剩余数据点,建立道路模型,综合分析道路边沿特点,设计基于几何特征与三维点云特征的道路边沿识别算法,结合RANSAC算法与最小二乘法进行路沿曲线拟合,从而得到车辆行驶道路区域。通过试验验证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4)结合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点云的特征,解决道路区域中障碍目标聚类的问题。透过对经典聚类算法的特点探析,针对传统DBSCAN算法的不足提出改进,主要包括输入端降维、数据结构分层、变化半径、划分核心区域改变搜索方式等,并利用各簇的尺寸、距地高度等特征信息筛选有效障碍目标。开展试验证明改进DBSCAN算法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良好,可以为智能车辆实时提供道路障碍信息;(5)分析典型多目标关联算法的特点,设计基于生命周期的多特征加权最近邻数据关联算法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完成多帧数据的关联与跟踪。在此基础上,制定典型场景下的避障策略,包括保持、变道、跟随和停止行驶。结合避障策略与现有安全距离模型,制定不同工况下的安全距离确定规则,并基于等速偏移和正弦函数叠加的变道轨迹模型规划避障轨迹,共同实现智能车的纵向与横向避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数据关联跟踪算法的可靠性,并在典型场景下,验证主动避障策略的有效性。

刘洋[8](2019)在《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各国对能源的需求和耗量也越来越高,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地推广。然而,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行为会对电网和道路交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对其进行优化调度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针对配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消纳不充分问题,本文考虑电动汽车和储能装置柔性资源对其改善,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光伏充电站-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模型,该模型兼顾了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利益,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聚合分时电价模型,以激励电动汽车用户有序充电。在此基础上,针对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模型。该模型在优化交通系统的同时兼顾了电动汽车用户综合成本和充电站代理商综合收益。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私家车的行驶规律,分析了电动汽车用户的行驶特性;其次,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建立了电动汽车无序充电的负荷模型。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撑。(2)针对配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消纳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光伏充电站-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模型,并基于此,考虑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常规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与电价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聚合实时电价模型。再通过KKT条件、对偶定理和线性松弛技术对该模型进行线性化,并提出采用天牛须双层迭代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并与无序充电行为对比验证了充电策略的模型和电价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3)考虑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模型,该模型融合了道路交通系统和电网,并考虑了动态电动汽车耗电量对充电站选择的影响。其次,改进了天牛须双层迭代算法,并对线性化的主从博弈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动态电动汽车耗电量分析的基础上,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所提出的主从博弈充电模式与就近充电模式下的交通拥堵情况,充电站电动汽车充电数量、网损、售电收益,以及电动汽车用户行驶时间成本、排队时间成本和购电成本,从而验证了所提充电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顾鹏程[9](2019)在《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驱动及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和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传统汽车产业亟待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兼有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诸多优点,可以减少排放和节约能源,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比较复杂,驱动和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作为整车控制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解决好能量的回收和利用率等问题,对提高整车动力性和能耗经济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混联式混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过程中,对驱动及再生制动分别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混联式混动系统的系统构型,根据动力性目标及循环工况需求进行动力总成的参数匹配。基于逻辑规则控制理论以电池荷电状态和需求转矩为控制变量,确定驱动工作模式切换的界定条件。串联模式下使发动机运行在恒定经济工作点,并联模式下分低电量和高功率需求分别进行力矩控制,以及对各模式下离合器、变速器、发电机等元件信号的控制。对比分析踏板解耦式与未解耦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并分析循环工况中的制动工况与进行紧急制动实车试验,为制定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在考虑到动力电池充放电安全的限制条件下,研究一种适用于踏板未解耦系统的再生制动策略并对其进行解耦改进,提出了基于双电机布置提高制动稳定性和能量回收率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整车控制策略模型与在AVL-Cruise中搭建的整车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动力匹配的效果以及控制策略对整车能耗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的仿真试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控制策略能满足动力性设计目标。相比于未改进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改进的控制策略对NEDC工况纯电续驶里程贡献率提高了近一倍,在WLTC循环工况下能量回收率可达55.2%,提高了17.3%,此外,在百公里综合油耗评估中节油率约为19.7%,提高了6.5%。因此,改进的整车控制策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降低整车的能耗和排放。

颜姝怡[10](2018)在《基于ISO 26262标准的TCU功能安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ISO 26262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其为E/E系统功能安全开发过程提供了方法和指导,与安全相关的E/E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均应遵循此标准。AMT电控系统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整车的安全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倘若AMT电控系统出现功能失效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AMT电控系统的核心在于对TCU的设计,将ISO 26262标准与TCU的设计过程相结合并对其开展系统性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即依据ISO 26262标准对AMT电控系统中的TCU进行设计,使其安全性得以提高,具体内容如下:(1)AMT电控系统概念设计:首先,明确了AMT电控系统的组成要素、接口、工作原理等,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随后,通过分析AMT电控系统中潜在的危害事件并为其评分,确定了系统设计应符合的ASIL等级和安全目标。依据安全目标,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确定了AMT电控系统功能安全需求并将其分配给系统中的组成要素。TCU作为AMT电控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最终通过概念设计阶段明确了分配到TCU的功能安全需求及ASIL等级。(2)TCU安全措施设计:首先,结合目前已有的典型TCU架构,依据功能安全需求及各个模块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提出了充足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用于实现TCU功能安全需求并覆盖各种失效模式。同时,利用FMEA方法验证了提出的安全措施对功能安全需求的实现、对失效模式的覆盖作用都是有效的。最后,制定出TCU技术安全需求和TCU功能安全架构。(3)TCU硬件设计:首先,依据技术安全需求,为TCU选择了所需的硬件元器件,并分析这些元器件是否对实现技术安全需求有利。随后,进行了TCU硬件原理图设计,详细描述了技术安全需求在硬件设计过程中的实现方法。最后,利用ISO26262标准推荐的方法验证硬件架构指标和随机硬件失效率指标,以保证TCU在硬件层面上实现技术安全需求。(4)TCU软件设计:首先,明确了对进行功能安全软件设计有利的编程语言和工具。随后,依据技术安全需求中对软件设计的要求,确定TCU软件安全架构及其包含的软件单元并对软件单元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对所设计的软件单元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注入故障测试,验证了所设计软件单元满足AMT电控系统功能需求以及技术安全需求。最终,利用硬件、软件设计实现了技术安全需求,进而保证了TCU功能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安全目标得到了实现。将TCU与AMT电控系统中其他要素组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功能安全性。

二、行驶中的汽车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驶中的汽车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论文提纲范文)

(1)妨害安全驾驶罪的规范考察与适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妨害安全驾驶罪的规范考察
    (一)一般主体的妨害情形
    (二)驾驶人员的妨害情形
    (三)“危及公共安全”与本罪的危险形态
三、妨害安全驾驶罪的司法适用探讨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准抽象危险犯的进一步展开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罪刑均衡、犯罪结果与危险相当性
    (三)驾驶人员的妨害行为与正当防卫的区分

(2)基于图像识别的物流车辆行驶中车距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牌定位研究现状
        1.2.2 车距测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深度学习与目标检测理论研究
    2.1 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
        2.1.1 深度学习概述与研究现状
        2.1.2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2.2 卷积神经网络的选取
        2.2.1 Faster-RCNN与 YOLO模型简介
        2.2.2 SSD模型结构特征
        2.2.3 基于SSD的车牌定位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1 车距预警系统设计目标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1.2 系统功能需求
        3.1.3 系统性能需求
    3.2 车距预警系统功能设计
        3.2.1 车牌定位功能设计
        3.2.2 车距检测功能设计
        3.2.3 车距预警功能设计
    3.3 设备架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距预警算法设计
    4.1 车牌检测与定位
        4.1.1 基于NMS的车牌检测定位
        4.1.2 SSD车牌定位实现原理
        4.1.3 建立车牌定位模型
        4.1.4 车牌定位算法实现
        4.1.5 基于SSD神经网络的车牌定位模型训练
    4.2 基于车牌定位的车距测量流程
        4.2.1 建立车距测量模型
        4.2.2 车距测量模型算法实现
        4.2.3 车距测量模型训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1.3 测试环境搭建
    5.2 系统测试
        5.2.1 车牌数据集准备
        5.2.2 车距预警模型的训练
        5.2.3 车距预警模型实验与结果分析
        5.2.4 车距预警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智能汽车侵权责任主体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智能汽车驾驶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一) 智能汽车驾驶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比较法考察
    (二) 智能汽车驾驶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学说评价
    (三) 智能汽车驾驶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论证
二、智能汽车设计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一) 智能汽车设计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比较法考察
    (二) 智能汽车设计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学说评价
    (三) 智能汽车设计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论证
三、智能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一) 智能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比较法考察
    (二) 智能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学说评价
    (三) 智能汽车生产者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立法论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紧急制动安全距离的商用车队列行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队列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队列项目发展现状
        1.2.1 国外队列发展现状
        1.2.2 国内队列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队列控制研究现状
        1.3.1 间距控制国内外现状
        1.3.2 跟驰控制国内外现状
    1.4 队列行驶硬件基础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和目标
        1.5.2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间距策略与加速度控制器的设计
    2.1 间距策略
        2.1.1 可变间距策略
        2.1.2 基于紧急制动的安全间距策略
    2.2 跟驰模型
        2.2.1 GM跟驰模型
        2.2.2 Newell跟驰模型
        2.2.3 OV模型
        2.2.4 GF模型
        2.2.5 FVD模型
    2.3 滑模变结构加速度控制器
        2.3.1 SMC原理
        2.3.2 SMC加速度控制器设计
    2.4 间距策略和跟驰控制对比仿真验证
        2.4.1 起步加速工况
        2.4.2 减速停车工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验证
    3.1 成员车逆动力学模型
        3.1.1 驱动系统模块
        3.1.2 制动系统模块
        3.1.3 纵向加减速切换区域
    3.2 队列加减速工况MIL验证
    3.3 队列紧急制动工况MIL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商用车驾驶模拟硬件在环试验台
    4.1 HIL台架设计
        4.1.1 试验台软件环境
        4.1.2 试验台硬件系统
        4.1.3 实车硬件设备
    4.2 队列控制系统HIL仿真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建模及集成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内环境热管理研究现状
        1.2.2 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现状
        1.2.3 高压部件热管理研究现状
        1.2.4 热管理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建模
    2.1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案
        2.1.1 典型电动汽车热力系统
        2.1.2 热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关键部件
        2.2.1 电动压缩机
        2.2.2 电子膨胀阀
        2.2.3 空调换热器
    2.3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关键部件
        2.3.1 电子水泵
        2.3.2 电子水阀
        2.3.3 前端散热器
    2.4 电动汽车气流系统关键部件
        2.4.1 进气格栅
        2.4.2 风机
        2.4.3 风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3.1 高压部件冷却系统性能分析
        3.1.1 高压部件导热模型
        3.1.2 高压部件散热分析
    3.2 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分析
        3.2.1 动力锂电池导热模型
        3.2.2 动力电池散热分析
    3.3 车内环境的冷热分析
        3.3.1 车内环境热负荷分析
        3.3.2 车内环境热负荷计算
        3.3.3 车内冷热负荷需求
    3.4 热泵空调性能分析
        3.4.1 空调系统收敛计算
        3.4.2 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仿真
    4.1 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
        4.1.1 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力学分析
        4.1.2 车辆的力矩、速度传递过程
        4.1.3 电动系统热负荷及功率输出
    4.2 动力电池建模及特性测试
        4.2.1 电池热负荷及功率输出
        4.2.2 电池开路电压和内阻测试
    4.3 电动汽车关键部件控制策略
        4.3.1 电子水泵控制策略
        4.3.2 冷却风扇控制策略
        4.3.3 电动压缩机控制策略
        4.3.4 电子膨胀阀控制策略
        4.3.5 空调出风口总成控制
    4.4 热管理系统集成仿真
        4.4.1 热管理系统集成仿真方法
        4.4.2 热管理控制系统软件架构
        4.4.3 热管理系统集成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燃烧风险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电动汽车燃烧事故的现状与法规要求
3 锂离子电池的初步分析
4 锂电池本体的燃烧机理及解决措施
    4.1 热失控及热扩散导致燃烧
        4.1.1 热失控
        4.1.2 热失控扩散
    4.2 电解液泄漏有毒气体
    4.3 消除电池燃烧风险的措施
        4.3.1 电池内材料和工艺环节
        4.3.2 电池包结构与安全设计
        4.3.3 BMS热管理控制环节
5 整车上电池燃烧的7类诱因分析
    5.1 锂离子电池的电流异常
    5.2 锂离子电池内部故障
    5.3 整车电气故障
    5.4 机械伤害
    5.5 外部水入侵
    5.6 气温
    5.7 外部火源
6 整车开发环节电池燃烧风险的控制
    6.1 电池包的总布置
    6.2 电池包安全相关的整车试验
        6.2.1 整车碰撞试验
        6.2.2 动态离地间隙试验
        6.2.3 涉水安全
        6.2.4 高寒、高热和高海拔试验
        6.2.5 整车四通道模拟耐久试验
        6.2.6 整车外部、内部暴晒试验
        6.2.7 三电系统安全试验
        6.2.8 整车热逃脱试验
        6.2.9 各种千斤顶或举升机试验
        6.2.1 0 碎石石击试验
        6.2.1 1 电池液冷回路密封试验
        6.2.1 2 PHEV车型燃油箱隔热
        6.2.1 3 整车火烧试验
        6.2.1 4 整车水浸泡试验
7 在车辆使用中燃烧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7.1 用户合理使用车辆
        7.1.1 充电
        7.1.2 驾驶
        7.1.3 车辆停放
    7.2 车辆例行保养
    7.3 车辆电池燃烧时的处理办法
        7.3.1 用户首要考虑安全和及时报警
        7.3.2 消防人员灭火时要注意火灾的特点
8 结束语

(7)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的智能车主动避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智能车辆发展概述
        1.2.1 国外进展
        1.2.2 国内进展
    1.3 主动避障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智能车环境感知系统的搭建
    2.1 引言
    2.2 硬件平台搭建
        2.2.1 传感器配置方案的制定
        2.2.2 车载计算机
        2.2.3 安装与联合标定
    2.3 软件平台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异步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毫米波雷达的信息采集
        3.2.1 毫米波雷达获取目标信息
        3.2.2 毫米波雷达数据预处理
    3.3 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
        3.3.1 激光雷达获取目标信息
        3.3.2 激光雷达数据预处理
    3.4 数据融合
        3.4.1 数据融合结构设计
        3.4.2 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
        3.4.3 异步数据融合算法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智能车辆行驶道路区域识别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直通滤波的感兴趣区域设置
    4.3 基于RANSAC的地面分割算法
        4.3.1 RANSAC算法
        4.3.2 基于RANSAC算法的地面分割算法
    4.4 基于几何特征与三维点云特征的道路边沿识别算法
        4.4.1 道路模型
        4.4.2 栅格空间下的道路边沿识别
        4.4.3 道路边缘曲线的鲁棒拟合
    4.5 地面分割与路沿识别算法的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DBSCAN的道路障碍聚类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聚类算法分析
    5.3 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点云的目标聚类算法
        5.3.1 融合点云的特征分析
        5.3.2 改进DBSCAN
        5.3.3 有效目标的筛选
    5.4 聚类试验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智能车主动避障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6.1 引言
    6.2 目标数据关联与跟踪
        6.2.1 数据关联算法
        6.2.2 基于生命周期的多特征加权最近邻数据有效关联算法
        6.2.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目标跟踪
    6.3 主动避障策略的制定
    6.4 主动避障策略的实施
        6.4.1 安全距离的确定
        6.4.2 避障路径规划
        6.4.3 避障策略的执行
    6.5 主动避障试验与分析
        6.5.1 目标跟踪试验与分析
        6.5.2 主动避障试验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1.2.2 充电设施发展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电动汽车入网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现状
        1.3.2 电动汽车的负荷预测
    1.4 本文工作与论文结构
        1.4.1 本文工作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博弈论基础
    2.1 博弈理论
    2.2 合作博弈理论基础
        2.2.1 联盟博弈
        2.2.2 联盟博弈的核
        2.2.3 Shapley值
    2.3 非合作博弈理论基础
        2.3.1 纳什均衡
        2.3.2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2.4 主从博弈理论基础
        2.4.1 斯塔克伯格均衡
        2.4.2 斯塔克伯格均衡的存在性
    2.5 博弈论在电动汽车入网技术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主从博弈的光伏充电站-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3.1 电动汽车充电模型
        3.1.1 电动汽车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3.1.2 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私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析计算
    3.2 光伏充电站模型
    3.3 电价模型
        3.3.1 电价分类
        3.3.2 聚合实时电价模型
    3.4 基于主从博弈的光伏充电站-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模型
        3.4.1 光伏充电站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3.4.2 电动汽车用户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3.5 BoSGTPCS-EVMOCS求解方法
        3.5.1 电动汽车充电互补松弛条件
        3.5.2 KKT条件中互补松弛条件的线性化
        3.5.3 BoSGTPCS-EVMOCS的等价线性转化
        3.5.4 基于天牛须算法的BoSGTPCS-EVMOCS求解
    3.6 算例分析
        3.6.1 算例说明
        3.6.2 BoSGTPCS-EVMOCS性能分析
        3.6.3 储能装置容量对光伏充电站收益的影响
        3.6.4 电价敏感系数对BoSGTPCS-EVMOCS参数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主从博弈的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4.1 电动汽车-充电站-道路交通-路网模型
        4.1.1 电动汽车动态时空特性分布模型
        4.1.2 电动汽车充电站模型
        4.1.3 道路交通系统模型
        4.1.4 电网模型
        4.1.5 道路交通系统与电网耦合关系
    4.2 电动汽车行驶时间成本模型
    4.3 电动汽车充电成本模型
    4.4 电动汽车排队时间成本模型
        4.4.1 排队论及其评价指标
        4.4.2 M/M/C电动汽车排队时间成本模型
    4.5 基于主从博弈的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模型
        4.5.1 充电站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4.5.2 电动汽车用户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4.6 基于主从博弈的大规模行驶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型求解方法
        4.6.1 主从博弈模型的等价线性转化
        4.6.2 改进天牛须算法
        4.6.3 基于改进天牛须算法的主从博弈模型求解
    4.7 算例分析
        4.7.1 算例说明
        4.7.2 动态电动汽车耗电量对充电站选择的影响
        4.7.3 基于主从博弈的有序充电模型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4.7.4 基于主从博弈的有序充电模型对充电站的影响
        4.7.5 基于主从博弈有序充电模型对电动汽车用户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驱动及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析
        1.2.1 插电式混动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混动汽车驱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再生制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插电式四驱混动汽车构型及驱动控制
    2.1 混动系统构型及驱动力学分析
        2.1.1 四驱混联式系统构型分析
        2.1.2 整车驱动动力学模型
        2.1.3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参数
    2.2 基于整车参数的动力总成匹配
        2.2.1 纯电模式下电机匹配
        2.2.2 并联模式下发动机匹配
        2.2.3 锂电池参数匹配
        2.2.4 无级变速器参数匹配
    2.3 驱动控制策略设计与建模
        2.3.1 电池工作区间
        2.3.2 车辆工作模式切换策略
        2.3.3 车辆动力系统控制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插电式四驱混动汽车再生制动理论研究
    3.1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析
        3.1.1 踏板未解耦式系统原理及分析
        3.1.2 踏板解耦式系统原理及分析
    3.2 制动动力学分析
    3.3 循环工况制动分析及ABS实车试验
        3.3.1 循环工况中制动分析
        3.3.2 紧急制动实车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设计与建模
    4.1 经典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
        4.1.1 理想制动力分配
        4.1.2 ECE法规及K线制动力分配
        4.1.3 固定比例制动力分配
    4.2 基于踏板未解耦式系统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4.2.1 控制策略初步分析
        4.2.2 制动力矩分配
        4.2.3 制动过程分析
        4.2.4 制动模式选择与策略建模
    4.3 基于双电机布置的最优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4.3.1 改进策略的制动力分配
        4.3.2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制动意图识别
        4.3.3 改进策略的制动过程分析
        4.3.4 制动模式分析与策略建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车控制策略联合仿真分析与评价
    5.1 整车系统及控制策略建模与试验项目
        5.1.1 整车控制策略建模
        5.1.2 搭建整车系统模型
        5.1.3 仿真试验项目
    5.2 整车动力性检验及仿真分析
        5.2.1 最大爬坡度仿真试验
        5.2.2 全负荷加速仿真试验
    5.3 各循环工况下驱动模式验证及能耗分析
        5.3.1 CD模式检验及能耗仿真分析
        5.3.2 CS模式检验及能耗仿真分析
        5.3.3 CA模式检验及能耗仿真分析
    5.4 再生制动策略仿真验证及能耗分析
        5.4.1 再生制动策略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
        5.4.2 各循环工况下再生制动策略的整车能耗对比
    5.5 基于综合油耗试验方法的仿真分析
        5.5.1 NEDC循环工况下纯电续驶里程仿真
        5.5.2 整车综合油耗计算与评估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基于ISO 26262标准的TCU功能安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概述
        1.1.1 推行汽车安全标准的背景
        1.1.2 功能安全的概念及汽车功能安全标准的由来
        1.1.3 ISO 26262标准介绍
    1.2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应用现状
        1.2.1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1.2.2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1.2.3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MT电控系统概念设计
    2.1 AMT电控系统定义
        2.1.1 AMT电控系统组成和接口关系
        2.1.2 AMT电控系统功能和工作原理
        2.1.3 已有TCU研究基础
    2.2 AMT电控系统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2.2.1 车辆行驶环境分析
        2.2.2 AMT电控系统危害识别
        2.2.3 AMT电控系统ASIL等级评分
        2.2.4 制定AMT电控系统安全目标
    2.3 AMT电控系统功能安全需求制定
        2.3.1 故障树分析方法介绍
        2.3.2 AMT电控系统功能安全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CU安全措施设计
    3.1 MCU安全措施设计
        3.1.1 处理单元安全措施
        3.1.2 时钟模块安全措施
        3.1.3 存储器安全措施
        3.1.4 电源模块安全措施
    3.2 通讯模块安全措施设计
    3.3 I/O模块安全措施设计
        3.3.1 选、换挡位移输入模块安全机制
        3.3.2 换挡手柄信号输入模块安全机制
        3.3.3 输出轴转速信号输入模块安全机制
        3.3.4 选、换挡电机信号驱动模块安全机制
    3.4 TCU安全分析
        3.4.1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介绍
        3.4.2 TCU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结果
        3.4.3 TCU技术安全需求
        3.4.4 TCU功能安全架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TCU硬件设计
    4.1 MCU选型
    4.2 系统基础芯片介绍
    4.3 TCU硬件电路设计
        4.3.1 MCU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3.2 系统基础芯片电路设计
        4.3.3 通讯电路设计
        4.3.4 冗余通道电路设计
    4.4 TCU硬件设计验证
        4.4.1 硬件架构指标验证
        4.4.2 随机硬件失效率指标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TCU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准则
        5.1.1 编程语言的选择
        5.1.2 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方法
        5.1.3 开发工具的选择
    5.2 TCU软件架构设计
    5.3 TCU软件单元设计及验证
        5.3.1 对驾驶员提示信号设计
        5.3.2 硬件监控处理层设计及验证
        5.3.3 逻辑监控处理层设计
        5.3.4 功能控制层设计
        5.3.5 逻辑监控处理层、功能控制层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论文情况
    参与课题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行驶中的汽车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论文参考文献)

  • [1]妨害安全驾驶罪的规范考察与适用探析[J]. 詹奇玮,赵秉志. 贵州社会科学, 2021(10)
  • [2]基于图像识别的物流车辆行驶中车距预警系统研究[D]. 刘庆淼. 山东财经大学, 2020(07)
  • [3]智能汽车侵权责任主体认定[D]. 崔春雨.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紧急制动安全距离的商用车队列行驶控制[D]. 苗阳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5]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建模及集成仿真[D]. 陈涛.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燃烧风险与控制[J]. 王雄,鲍建勇,王新. 汽车文摘, 2020(04)
  • [7]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的智能车主动避障技术研究[D]. 陈俊吉.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研究[D]. 刘洋. 天津大学, 2019(01)
  • [9]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驱动及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 顾鹏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基于ISO 26262标准的TCU功能安全设计[D]. 颜姝怡.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为什么移动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