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K_1分次洋潮应变载荷分布

中国大陆K_1分次洋潮应变载荷分布

一、K_1分波海潮应变负荷潮在中国大陆的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郝景恺[1](2020)在《中国沿海区域海潮负荷位移和重力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GPS、VLBI和超导重力仪等测量仪器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科研和应用也对观测结果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因为在大地测量中海潮负荷效应(ocean tide loading,简称OTL)是仅次于固体潮的讯号。在中国沿海地区,海潮负荷引起的位移和重力变化分别达到了数厘米和数微伽,所以海潮负荷效应是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处理中必须给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在GPS高精度测量时必须考虑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以及在高精度的超导重力测量中也需要考虑重力负荷的影响。此外,由于地球内部的密度和弹性结构特性控制着负荷响应的时空特征,因此可通过高精度大地测量方法观测海潮负荷的响应对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提供约束。在海潮负荷效应中,重力和位移相对于倾斜和应变对地球内部结构更敏感,本文选择位移和重力分析其对地球模型的敏感性,为反演地球内部结构提供参考。由于重力负荷包括弹性效应和引力效应两部分,且只有弹性效应是由地球内部结构控制,因此用重力反演地球内部结构的前提是把两部分进行分离。海潮负荷位移全部由弹性效应贡献,因此不需要此步骤。本文在SPOTL海潮负荷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分离重力负荷的弹性效应和引力效应。并选择HAMTIDE11a全球海潮模型和Gutenberg-Bullen A地球模型,利用积分格林函数法,分析了M2、S2、K1和O1四个主要潮波的弹性效应、引力效应以及海潮负荷位移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影响(格网分辨率为’1’1?)。进而分析海潮模型、地球模型、近海海潮模型和测站高程对海潮负荷计算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海潮负荷位移和重力对地球模型的敏感性,为中国周边区域的海潮负荷位移和重力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1、M2、S2、K1、O1四个主要潮波的重力负荷的引力效应和弹性效应在中国东部及周边沿海地区皆达到微伽量级,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可达数毫米,其中M2垂直位移最大值大于20mm。空间分布规律呈现由沿海至内陆递减的趋势,周日潮波(O1、K1)此趋势更加明显。M2和S2,K1和O1负荷效应的空间分布规律两两一致,在东南沿海区域周日潮波(K1、O1)相对于半日潮波(M2、S2)对内陆辐射影响更深入。此外,同一潮波的垂直位移和重力负荷的弹性效应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2、不同海潮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且不同模型之间的矢量差的空间分布规律高度一致,差异主要出现在东部近海区域。四个潮波的最大差异皆出现在NAO99b和FES04模型之间。对K1潮波而言,FES04和NAO99b模型的水平、垂直位移和弹性效应的差异最大值分别约为0.4mm、2.3mm和0.51μGal。对M2潮波,最大差异出现在FES04和NAO99b模型的江苏东南部沿海区域,位移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以及重力的弹性效应分别约为1.3mm、7.5mm和1.75μGal。表明海潮模型仍然是制约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3、近海潮汐效应对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就M2潮波而言,重力负荷的引力效应和弹性效应的差异最大值皆出现在沿海站点,分别为1.87μGal(荣成站)和2.32μGal(厦门站);近海潮汐对山东荣成站(SDRC)的位移影响最大,东西、南北和垂直分别为3.16、3.90、8.28mm。这表明全球海潮模型在近海地区的精度相对开阔海域较差,因此在计算近海测站的海潮负荷效应时有必要考虑高精度的近海海潮模型。4、测站高程仅对引力效应部分产生影响。引力效应对沿海测站的高程较敏感,忽略高程对厦门站引力效应(M2潮波)的影响达1.4μGal。因此在高精度的数据处理中考虑重力负荷时需顾及高程对其的影响。5、不同地球模型引起的差异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且小于海潮模型引起的差异。引力效应不受地球模型之间差异的影响;弹性效应和重力负荷的分布情况几乎完全一致,且差异皆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PREM地球模型和其它模型之间的差异较为突出,其中PREM和AK135模型之间的差异达到最大。M2潮波东西分量的最大差异出现在台湾西北部沿海区域,矢量差约为1.2mm;江苏、福建、浙江沿海区域等次之,矢量差约为1.0mm。南北分量的差异主要发生在辽宁南部及黄海北部海域、台湾西南部及附近海域,矢量差约0.9mm。垂直分量的矢量差最大值出现在辽宁南部沿海、台湾海峡西部沿海等区域,约为1.8mm;弹性效应在福建沿海及周边区域达到最大值,约为0.52μGal。6、部分地区重力负荷的弹性效应相对于海潮负荷位移的垂直分量对地球模型更敏感,表明弹性效应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由于目前重力负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体潮等研究中对其进行修正和扣除,且无法有效的把仪器测量结果中的重力负荷的弹性效应和引力效应分开。此外,超导重力仪价格昂贵,对条件要求较高,且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少。相对而言GPS具有价格低廉、全时段、全天候、全方位、全球分布较为密集、对观测条件要求不高且数据较容易获取等优势。所以就目前而言,海潮负荷位移在反演地球上地幔结构方面依然具有绝对的优势。

王惜康[2](2019)在《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世界时解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世界时(UT1)是地球定向参数之一,它是实现天球与地球坐标系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之一,在深空测量、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UT1具有时变性、难以长期精准预报的特点,需要定期测量。当前国内还没有完备的独立自主的UT1测量解算系统,而各研究领域所需的UT1参数服务都是依靠国际合作来获取。鉴于其重要性,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UT1观测解算系统是必要的。大型光纤陀螺仪具有敏感测量地球自转变化的特点,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UT1测量技术。当前国家授时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了大型光纤陀螺仪实验平台,并逐步开展了利用大型光纤陀螺仪对地球自转运动的观测研究工作。其中对UT1参数的解算以及参数解算过程中的相关误差改正方法等问题是该研究的关键工作之一。本论文针对当前UT1参数时间分辨率低的问题,结合大型光纤陀螺仪可以实时测量地球自转变化的特点,在深入分析了各种影响光纤陀螺仪测量的物理因素以及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物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改正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实时测量解算UT1参数的映射函数。同时设计了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的基本结构,并提出了地球自转钟的标定与校准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论证了大型光纤陀螺仪成为一种新型UT1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初步实现了利用大型光纤陀螺仪输出的原始测量数据对UT1参数的近实时解算,实现了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来提高UT1参数解算的时间分辨率的研究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论文从光纤陀螺仪的基本测量原理出发,运用不同坐标间的坐标转换关系,首先建立了光纤陀螺仪精确测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观测方程。依据观测方程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流程。2.针对光纤陀螺仪观测平台在地球潮汐和局部地球物理效应的作用下产生倾斜变化,从而使光纤陀螺仪的原始测量数据中产生定向误差的问题。结合定向误差的来源和特点,研究分析了不同误差来源对光纤陀螺仪测量结果的影响机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定向误差的改正方法。最终从原始测量数据中实现了定向误差与地球自转数据的分离。3.针对光纤陀螺仪原始测量数据中由于仪器噪声的存在,而无法直接读取地球自转角速度信息的问题,文章利用实测数据首先分析了光纤陀螺仪的噪声特性。其次依据噪声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消噪方法:利用间隔5min的滑动平均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噪声带来的干扰,经过消噪后,测量数据反映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精度可以达到-103?10-1rad?s。4.针对如何利用光纤陀螺仪测量数据以实现UT1参数解算的问题,论文首次提出了基于光纤陀螺仪测量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值与UT1参数的映射函数。通过对地球瞬时自转角速度的相对变化量进行数值积分,以实现UT1参数的转化,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UT1解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实验光纤陀螺仪可以有效提升UT1参数的时间分辨率,最终实现了对UT1参数解算的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5min。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利用光纤陀螺仪对UT1参数的测量解算。5.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UT1解算方法可以应用于地球自转钟系统中,研究并设计了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系统的基本结构。同时针对大型光纤陀螺仪不便于使用转台标定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稳定性来实现对大型光纤陀螺仪的标定。除此之外,文章还提出了对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的校准方法,通过利用光纤陀螺仪测量解算的UT1参数与IERS提供的UT1参数定期比对以实现对地球自转钟的定期校准。该校准方法可以解决地球自转钟在长时间运行下解算的UT1参数值,因光纤陀螺仪漂移现象的存在而逐渐偏离真值的问题。

李鹏,李振洪,冯万鹏,刘睿,黄继锋,丁咚,王厚杰[3](2019)在《海潮负荷对沿海地区宽幅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文中指出海岸带地区是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最为复杂和脆弱的地域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以为全球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和俯冲带剧烈构造运动等背景下的大范围海岸带地理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观测资料.海洋潮汐导致固体地球长周期形变,波长尺度为102~103 km的海潮负荷引入mm级至cm级的形变梯度,此类非构造信号对海岸带InSAR精密形变分析(如:大范围、微小、缓慢且非稳态构造过程等)造成显着影响.本文以宽幅模式SAR数据为例,基于多种海潮模型研究了全球典型海岸带地区(福建、智利和阿拉斯加湾)海潮负荷效应对宽幅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给出了宽幅InSAR海潮负荷三维分量估计与差分相位提取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基于不同海潮模型估计海潮负荷位移的差异.海潮负荷影响不仅与研究范围大小有关,其形变梯度变化与研究区域地形特征存在强相关,对于长波长形变分析而言,传统平面或者曲面拟合方法难以有效分离海潮负荷位移.

高文宗[4](2019)在《基于奇异谱分析的相对重力观测重力固体潮处理》文中指出地球整体在日月及其他天体作用下的变形称为固体潮,固体潮的研究是与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和海洋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将固体潮的观测值与地球模型的理论值进行对比,可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观测和分析固体潮在地面上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研究海潮结构、地壳和上地幔构造以及地壳的构造运动。由于目前重力测量和距离测量已经能够达到很高的精度,而地球表面上任一点的重力以及它至地心的距离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在精密重力测量和距离测量中,必须考虑固体潮的影响。固体潮按照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重力固体潮、海潮、应变固体潮等,本文主要对重力固体潮进行研究,将奇异谱分析方法(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应用到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中。本文应用SSA方法实现了在不需要测站坐标等先验信息的条件下从相对重力数据中提取重力固体潮,提供了一种获取重力固体潮的新思路。采用模拟的相对重力数据进行实验,分别利用SSA方法和小波变换方法从模拟信号中提取重力固体潮并进行结果对比,SSA获取的重力固体潮与理论值残差RMS为0.3 μGal,小波方法获取的残差RMS为1.6 μGal。利用CG-5相对重力仪实测数据进行实验,提出一种利用SSA外推时间序列来削弱边界效应的新思路,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方法后重力固体潮值与理论值残差序列的RMS和STD均有所减小。通过实验发现削弱边界效应后SSA提取的重力固体潮与采用Tamura潮波表计算的重力固体潮理论值残差RMS值为2.2 μGal。利用SSA提取的零点漂移值与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十天内的差值绝对值小于0.4 μGal。对于由超导重力测量获得的长时间的超导重力数据,本文利用SSA对原始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干扰信号修正和去噪,并基于此提高了调和分析的精度。利用Baytap-G分别对SSA去噪前后的超导重力观测数据进行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超导重力数据进行SSA去噪处理后,经Baytap-G调和分析求得的绝大部分波群的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的精度均有明显的提高。去噪前与去噪后的超导重力数据调和分析所得的重力固体潮合成潮与理论重力固体潮之间的残差标准差分别为0.1775μGal、0.0098μGal,去噪后数据调和分析的ABIC(Akaike’s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优于去噪前,这说明对重力数据进行SSA去噪可以提高调和分析的精度。去噪前后数据调和分析所得的重力残差RMS值分别为0.1646μGal、0.0013 μGal,这说明了 SSA方法将原始重力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大部分背景噪声进行了有效的消除,证明了这种利用SSA方法消噪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陆洲[5](2019)在《地壳应力应变变化与地球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内部的应力、应变场时刻都在变化,它们与地球动力过程紧密相关。本论文旨在理解地壳应力应变变化与地球上各种动力学过程(如潮汐、水文过程和地震等)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观测和理论两个方面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在观测方面,我们提取了北美西部钻孔应变仪资料中异常的地壳形变信号,并通过定量分析,探索了这些异常形变信号与地球固体潮、地下水变化、地震等动力过程的联系。在理论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全球应力变化的物理框架,计算了地球表面载荷、新疆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气、朝鲜核试验等外力在地球内部引起的应力变化,并分析了它们对当地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在观测方面,我们从北美西部板块边界观测平台(PBO)钻孔应变仪资料中提取异常地壳形变信号,并探索其物理机制。(1)我们发现了振幅比理论值大1至2个数量级的强烈24小时周期S1应变固体潮,并提出它是由大气压的弹性加载和地表气温的热弹效应引起的。(2)我们发现美国加州Parkfield和Anza两个地区地壳浅层局部区域发生了比地球固体潮大1至2个数量级(达2微应变)的强烈长周期形变,且该形变与当地降水、地下水变化相关;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我们提出了一种由降水至地下水渗透及孔弹反应产生地壳变形的物理机制。(3)我们观测到加州Anza地区在一些地震之后发生了持续数月之久、振幅比同震形变还大的地壳形变;通过对比应变和孔隙压力数据,我们发现该异常震后形变是由地下孔隙压力变化和地震在邻近断层触发的慢滑移事件共同引起的。在理论方面,我们计算了由各种外力(包括地球表面载荷、新疆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气和朝鲜核试验)引起的地球内部应力变化,并分析它们对当地地震活动的影响。(4)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全球应力变化的物理框架,计算了地表载荷(包括水文负荷、大气压、海水、地球固体潮、极潮和冰后回弹)在全球范围、不同深度引起的地应力变化,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应力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了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应力变化,将可能激发更多关于构造事件(如地震、慢滑移事件和火山等)触发机制的研究。(5)我们定量计算了新疆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气、朝鲜2017年核试验引起的地应力扰动,并探讨了它们对附近断层上地震的诱发效应。

张涵[6](2019)在《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取了日本及海域,印度尼西亚,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和台湾及海域四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了 1990年1月至2018年5月之间的地震目录,对这4个地区分别划分子区域。首先对每个地区,采用Schuster统计方法计算p值分布情况,p值表示了拒绝地震潮汐相位角在时间上随机分布的零假设的显着性水平,P<5%即说明该地区地震与潮汐触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挑选部分p<5%的子区域,计算这些子区域M ≥ 4.0的地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伦破裂应力值,结合p值与库伦破裂应力值的分析,对这些子区域的地震活动进行潮汐相关性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些区域地震的发生是否受到了潮汐的触发。在此基础上,采用Schuster谱方法对p值小于5%的子区域进一步分析,以研究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哪种周期成分的潮汐调制。得出以下结论:1、将日本及海域划分成81个次一级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22个。选取其中p<5%的4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4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了半日潮(T = 0.5)的调制,有些则受到了其他因素(T=1.6~2.0)的影响。说明日本及海域存在着潮汐影响地震活动的可能性,并且主要受到半日潮的调制作用。2、将印度尼西亚划分成255个次一级的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27个。选取其中p<5%的2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2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了日潮(T= 1.0)的调制,有些则受到了其他因素(T=1.2~2.0)的影响。由于255个子区域中只有2个子区域主要受到了日潮的调制作用,说明印度尼西亚存在着潮汐影响地震活动的可能性,但是受到潮汐周期的调制不明显。3、将南加尼福尼亚划分成33个次一级的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10个。选取其中p<5%的2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2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了日潮(T= 1.0)的调制,有些则受到了其他因素(T = 0.1~0.4和T=1.2~2.0)的影响。说明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存在着潮汐影响地震活动的可能性,并且主要受到日潮的调制作用。4、将台湾及海域划分成18个次一级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3个。选取其中p<5%的2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这些子区域的没有受到短周期潮或者其它任何周期的调制作用,说明台湾及海域的地震活动有潮汐触发的可能性,但并未受到短周期潮的调制作用。

丁倩云[7](2019)在《海潮负荷对上海地区GPS观测数据解算精度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GPS技术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导航定位系统,由于其全天候、连续、全球范围覆盖、精度高等特点逐步成为观测地壳变化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利用GPS技术观测地壳变化易受环境、潮汐、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观测数据精度受到影响。以往研究发现沿海地区受海潮影响较大,其中某些沿海地区在海潮影响下垂直形变达到了厘米的量级。上海地区靠近东海,本文首次利用全球海潮模型、中国东海海潮模型对上海CORS网中GPS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修正全球海潮模型得到复合模型,以分析复合模型下上海地区2013-2015年的地壳位移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一)利用GPS预处理软件对崇明站(DCMD)、宝山站(SHBS)、金山站(SHJS)及佘山站(SHAO)进行格式转换和质量检查;并利用GAMIT/GLOBK10.60软件解算数据,获取各站点的时间序列。解算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四个站点的观测数据质量完好,解算结果符合标准。(二)利用全球海潮模型FES2004和NAO99b计算上海地区S2、M2、K1和O1四个主要潮波产生的海潮负荷位移在水平和垂直分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在上海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差异随离海洋距离增大而减小。四个潮波在水平分量的差异均不超过1mm,垂直分量最大差异达4mm。(三)由于中国东海的海岸线以及海底地形较复杂,可能导致全球海潮模型在上海地区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Farrell理论,用中国东海海潮模型osu.chinasea.2010对FES2004全球海潮模型中的东海区域进行修正得到复合模型,并用其计算海潮产生的位移。实验结果表明:经复合模型计算的位移精度明显提高,其中中国东海潮汐效应对上海GPS观测数据的影响最大达到5mm。对四个测站垂直分量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DCMD站(5.1mm)、SHBS站(4.9mm)、SHJS(4.2mm)、SHAO(3.6mm)。(四)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海潮影响下崇明站(DCMD)、宝山站(SHBS)以及金山站(SHJS)2013-2015年位移变化。实验数据表明:三个站点均呈向东、向南的线性移动趋势,东西方向三年累积移动100mm,南北方向累计移动60mm;垂直分量呈周期波动,波动幅度最大达20mm。其中三个站点高程方向的周年项波峰主要集中在4月1号和7月1号附近,半周年项波峰均集中在5月15号和11月15号附近,而2013年~2015年发生潮汐波动较大的八月十五大潮发生日期为9月19号、9月8号、9月27号。结合数据分析,海潮负荷不仅仅是GPS时间序列产生周期波动的唯一影响因素,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如周期性的降雨。(五)分别从频域和时间域利用功率谱分析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对上海GPS观测数据中的噪声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上海GPS测站中不仅仅包括白噪声,还存在闪烁噪声,如果忽略闪烁噪声的存在,会降低对GPS测站的速度估计和误差,误差大约在4~8倍。上海地区毗邻东海,GPS观测数据受中国东海潮汐影响,垂直分量最大位移达5mm,水平分量位移在1mm左右。在海洋潮汐的影响下,上海GPS测站三年水平位移60~100mm,垂直波动20mm,整体呈向东、向南运动趋势。本文研究数据为分析上海地区地壳运动提供参考。

杜文成[8](2018)在《利用gPhone重力仪数据研究中国沿海海潮负荷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开展,中国地震局布设了覆盖全国的重力监测网络,为研究地球潮汐提供了大量的重力观测数据。本文选择中国沿海区域7个台站的gPhone重力仪观测资料研究沿海海潮负荷特征。首先采用国际地潮中心推荐的Tsoft数据预处理软件,对观测资料中由地震、尖峰、阶跃以及漂移引起的干扰信号进行修正。然后利用Eterna软件对预处理好的观测数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主要周日和半日潮波的重力潮汐参数。结果表明:调和分析的标准偏差全部在16 nm/s2以内,达到较高精度。选用国内外最常用全球海潮模型FES2004、EOT11a、DTU10、HAMTIDE11a、NAO99b、GOT4.7、TPXO7.2和TPXO7.2atlas对重力潮汐参数进行海潮负荷改正。结果表明:(1)经过海潮负荷改正后观测残差有所降低,且改正后的重力潮汐参数具有良好的区域一致性(个别台站个别潮波除外)。对于近海岸线台站,M2潮波负荷改正后的重力潮汐参数一致性相对较差。这可能和近海区域海潮模型精度较差有关;(2)海潮模型有明显的区域适用性,海潮负荷改正效果还与潮波分量有关;(3)从中国沿海区域整体改正效果来看,不同海潮模型对周日潮波O1、K1的改正效果相差不大;对于半日潮波M2,TPXO7.2atlas、GOT4.7相对于其他6个模型改正效果相对较好。

姜锦东[9](2018)在《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FVCOM海洋数值模式为基础,在其传统二维潮波方程中加入参数化的内潮耗散项和自吸-负荷潮项,对南海及其周边海域进行了计算。模式对南海海域内的M2、S2、K1和O1四个主要分潮进行了模拟,并与验潮站资料进行对比,计算所得的M2、S2、K1和O1分潮振幅和迟角绝均值分别为4.9cm,6.2°,2.3cm,11.3°,3.9cm,6.0°,3.7cm,6.8°,符合良好。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引入这两项对模拟准确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为了得到更加符合南海实际情况的底摩擦系数与内潮耗散系数,我们通过选取不同的(r,κ)参数组合进行数值试验,比较在各种(r,κ)组合下得到的均方根误差值,并认为当达最小时对应的(r,κ)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可称为成本函数。由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估计底摩擦系数r处于0.001到0.004之间,内潮耗散系数κ在6?10-6到1.2?10-5之间。我们首先在这个范围r以0.5×10-3,κ以1×10-6为间隔进行了49组试验来初步确定r和κ的取值与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所得到的发现当r和κ分别为0.0025和9?10-6时值最小。之后我们以这个点为基准,采用加密的间隔又进行了多组试验,发现当底摩擦系数r值为0.0024,内潮耗散系数κ值为9.2?10-6时值最小而在最终的模拟中予以采用。根据模式结果,本文计算并分析了研究海域的潮能输入和耗散。潮能收支的计算结果显示,维持南海潮汐运动的潮能主要来源,是由西北太平洋经吕宋海峡输入的潮能通量。南海内部获得的M2、S2、K1和O1分潮能通量分别为29.6,3.9,20.4和15.5 GW。半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负值居多,而全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正值居多,因而自吸-负荷潮减弱了南海的半日潮,并加强了南海的全日潮。引潮力的作用也减弱了半日潮而加强了全日潮,但其作用要小于自吸-负荷潮。南海内部因海底摩擦消耗的M2、S2、K1和O1分潮能量分别为7.35,0.95,12.51和10.01 GW;因转换为内潮而耗散的能量分别为12.74,1.72,14.47和9.72 GW。因此,在南海海域除了O1其他各分潮的内潮耗散均大于海底摩擦耗散。潮能耗散的分析显示底摩擦耗散在沿岸浅水区域起主导作用,内潮耗散则主要发生在深水区域。内潮耗散的最大值出现在吕宋海峡,且位于南海之外的海峡东部的耗散量大于位于南海之内的海峡西部的耗散量。对M2、S2、K1和O1分潮吕宋海峡的内潮耗散总值分别达到15.85、2.49、22.49、15.25GW。

赵斌[10](2017)在《利用震后GPS资料探测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岩石圈流变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岩石对地球内力学的响应取决于岩石的流变特性。广义的岩石流变特性既包括断层面的流变属性(摩擦特性)也包括下地壳上地幔物质的黏滞系数。岩石圈流变结构、断层面的流变属性(摩擦特性)对地震的孕育、破裂、愈合过程,应力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地震是岩石圈尺度内的天然力学实验,地震同震破裂是断层面凹凸体应力释放的过程。加载在同震破裂周围及上地壳下地幔的应力,在震后阶段根据不同的岩石流变特性而衰减,并在地表产生可以被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的震后形变。因而,根据大地测量观测的随时空变化的震后形变可以研究断层面的摩擦特性以及深部物质的流变参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岩石圈流变结构对解答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壳形变模式、高原孕震机理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5尼泊尔地震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南边界的岩石圈流变结构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本论文将研究的空间范围聚焦于但不局限于青藏高原的东边界龙门山地区和南边界喜马拉雅尼泊尔地区,紧紧围绕2008年Mw7.9级汶川地震和2015年Mw7.9级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机理及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开展研究。为准确计算震后三维形变场,研究内容还涵盖了震间长期形变、季节性垂直形变。论文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本文采用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分析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1998~2015年间一系列GPS观测资料,并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现今的地壳运动速率场。为此,论文系统介绍了 GAMIT软件解算无基准解的组网原则、解算策略、改正模型;再将单日松弛的区域网解与SOPAC全球网解通过公共站点绑定,形成包括建立全球参考框架站点在内的整体的松弛解。最后,通过全球五十余个均匀分布的框架点,采用七参数坐标变换得到ITRF2008框架下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顾及季节性周期变化、地震同震阶跃、仪器变更等引起的阶跃信号,获取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相对于欧亚板块的速度场。针对汶川地震和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研究的需要,分别获取了汶川地震震前1998~2007年平均水平速度场,以及尼泊尔地震震前1998~2015年平均水平速度场,为震后形变研究提供了背景运动速率。鉴于汶川地震、尼泊尔地震震区周围GPS观测站受到季节性垂直形变的扰动十分明显,论文采用连续GPS数据和GRACE卫星重力资料系统研究了东亚地区的季节性垂直形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川滇地区和藏南靠近喜马拉雅地区是季节性垂直形变波动最强烈的两个区域,GPS和GRACE观测的垂直向波峰-波谷的波动可达20~30 mm,比中国的西北、东北、华南以及华北地区的信号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川滇、藏南地区的强烈的水负荷变化引起的。连续GPS和GRACE卫星重力数据观测的垂直向季节性形变幅度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尤其在季节性信号强烈的地区。GPS观测的季节性垂直形变幅度比GRACE结果略高,相位差异并不显着。说明GRACE卫星重力数据可以改正GPS垂直向周期形变。论文首次对龙门山两侧的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垂直形变出现的峰值时间进行了研究,川西高原GPS垂直形变达到峰值的时间为每年的三、四月份,而四川盆地出现峰值的时间为五六月份,比高原地区略晚。类似地,尼泊尔境内垂向达到波峰的时间也较藏南地区晚。在震前长期运动速率场和季节性垂直形变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分别对汶川地震和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机理和岩石圈流变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对汶川地震震区各类GPS观测数据进行了精密处理,仔细将季节性垂直形变、同震形变以及震前长期运动逐一从GPS观测数据中剥离,首次获得覆盖震区2008至2009年70余个测站震后三维形变场和2009年至2015年156个测站震后形变结果。震后形变空间分布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非对称性,说明断层两侧的介质参数存在差异。震后形变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之间的区域,纬度32°以南GPS震后形变位移方向与逆冲方向一致,而以北的GPS测站观测到平行于断层走向的震后形变,整体上与同震形变形态一致。远场的龙日坝断裂以西的地区以及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均观测到震后形变响应。论文采用孔隙弹性回弹、震后余滑以及黏弹性松弛三种震后形变机理对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汶川地震引起的孔隙弹性回弹效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的附近,远离断层的地区则形变十分微弱。孔隙弹性回弹预测川西高原存在最大为2 cm的隆升,而水平形变远低于GPS观测值。不同时间尺度的GPS观测值反演的震后余滑均可以很好地拟合近场的GPS观测值,但低估了远场的形变观测值。运动学反演的余滑分布主要集中在断坡-滑脱层交接为主,分布在汶川、茂县、北川、青川等地。延伸至滑脱断层的最西端的震后余滑不符合物理机理,可能是由于黏弹性松弛引起的。黏弹性松弛模型可以解释远场的GPS观测,但靠近断层近场的GPS测站残差比较大。震后形变可以用黏弹性松弛与震后余滑的组合模型解释,远场的形变主要由深部的黏弹性松弛为主导,而近场的震后形变则以断层面上的余滑为主。地表大地测量约束的龙门山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存在显着的侧向差异,四川盆地的上地幔黏滞系数不低于1020Pa s,而川西高原下地壳瞬态和稳态黏滞系数分别为1018Pa s和1019Pa s。川西高原上地幔黏滞系数存在不确定性,总体上比下地壳黏滞系数大。扣除黏弹性松弛效应后的震后余滑分布主要集中在断坡-滑脱层,此外在映秀-漩口一带存在浅部初露地表的余滑区域。此外,由于黏弹性松弛的远场效应,位于鲜水河断裂带沿线的GPS观测到可以辨识的东向位移,这是汶川地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沿线应变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论文对中国藏南和尼泊尔境内震后一年的GPS连续站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仔细扣除了各类非震后形变的信号,最终获得了 50余个测站的震后三维形变场。结果显示尼泊尔地震震后水平形变为南向位移为主,最大位移发生在中尼边境一线。而垂直形变在尼泊尔境内主要以隆升为主,由于藏南境内GPS测站稀疏,垂直形变特征并不明确。分别采用地壳浅层的孔隙弹性回弹、震后余滑以及上地壳下地幔黏弹性松模型研究了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模拟结果显示单一的震后形变机理均难以解释GPS观测值。孔隙弹性回弹效应引起水平形变比观测值小,其垂直分布与GPS观测并不吻合,拟合误差大于10 mm。GPS观测值反演的震后余滑模型可以拟合GPS的水平形变以及尼泊尔境内靠近震区的垂直形变,但是余滑分布的区域非常大,甚至在30 km深度亦需要较大的震后余滑。如此深度的温度已经超过稳态蠕滑所需的温度。此外,应力驱动的震后余滑模型亦显示余滑分布不会下延至30 km的深度。黏弹性松弛效应不能同时拟合远场和近场的GPS观测值。震后余滑和黏弹性松弛两个机理的组合模型不但可以降低数据拟合误差,而且可以使震后余滑的空间分布更符合物理机理。尼泊尔地震震后一年的余滑仅仅释放同震能量的7%,比纯余滑模型释放的地震矩降低了43%。如此低的余滑释放率与震后余滑主要集中在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下倾区域的脆韧转换带有关。脆韧转换带的温度高于350°低于450°,该区域的断层摩擦属性与断层差异较大。还有少量震后余滑发生在主震和最大余震之间的未破裂的小空区内,可能该区域的摩擦特性与两侧破裂区域存在差异。同震未破裂的断层浅部仍处于闭锁状态,推测该区域为速率弱化区,未来的地震风险仍比较大。GPS震后观测值还约束了该区域南北迥异的岩石圈流变结构,印度板块上地幔黏滞系数大,而藏南地区的下地壳上地幔的黏滞系数比较小。印度板块的有限弹性厚度平均值为55 km,上地幔稳态黏滞系数为1020Pa s。而青藏高原的下地壳上地幔稳态黏滞系数在1019Pa s量级,瞬态黏滞系数在1018Pa s量级,青藏高原上地幔粘滞系数比下地壳低。

二、K_1分波海潮应变负荷潮在中国大陆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_1分波海潮应变负荷潮在中国大陆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沿海区域海潮负荷位移和重力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潮负荷基本理论
    2.1 海潮模型简介
        2.1.1 全球海潮模型
        2.1.2 近海海潮模型
    2.2 海潮负荷的计算方法
        2.2.1 负荷勒夫数
        2.2.2 OTL位移和重力的负荷格林函数
        2.2.3 海潮负荷的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TL位移和重力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3.1 中国沿海区域的潮汐分布
    3.2 OTL位移对中国沿海区域位移场的影响
    3.3 重力OTL对中国沿海区域重力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TL计算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不同海潮模型对OTL效应的影响
        4.1.1 海潮模型对OTL位移的影响
        4.1.2 海潮模型对重力OTL的影响
    4.2 近海海潮模型对OTL效应的影响
        4.2.1 近海海潮模型对OTL位移的影响
        4.2.2 近海海潮模型对重力OTL的影响
    4.3 不同地球模型对OTL效应的影响
        4.3.1 地球模型对OTL位移的影响
        4.3.2 地球模型对重力OTL的影响
    4.4 测站高程对OTL效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潮负荷效应对地球模型的敏感性
    5.1 OTL位移对地球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5.2 重力OTL对地球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世界时解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
        1.1.1 世界时研究背景介绍
        1.1.2 国内外利用光学陀螺仪监测地球自转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组织安排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第2章 光纤陀螺仪精确测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原理与观测方程
    2.1 光纤陀螺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干涉型光纤陀螺仪的原理与结构
    2.3 基本坐标系的建立
        2.3.1 地球坐标系
        2.3.2 以测站所在位置为中心的地球坐标系
        2.3.3 平台坐标系
    2.4 倾斜对光纤陀螺仪测量的影响
    2.5 光纤陀螺仪观测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观测方程
    2.6 地球瞬时自转角速度的提取改正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纤陀螺仪的定向误差改正
    3.1 引潮力位与固体潮汐形变
        3.1.1 日月引潮力位
        3.1.2 勒夫数
    3.2 地球固体潮对光纤陀螺仪测量影响分析
        3.2.1 完全弹性球对称、非自转地球模型的固体潮倾斜
        3.2.2 自转、微椭和非弹性地球的理论模型
    3.3 海洋潮汐对光纤陀螺仪测量的影响
    3.4 水平仪的倾斜观测与改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球瞬时自转轴的极移影响与改正
    4.1 地球自转的动力学原理
        4.1.1 固体地球的自转运动
        4.1.2 弹性地球的自转
    4.2 IERS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UT1解算方法与地球自转钟
    5.1 地球瞬时自转角速率与UT1的函数关系
        5.1.1 UT1的基本概述
        5.1.2 瞬时自转角速率与UT1的函数关系
    5.2 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
        5.2.1 地球自转钟的概念
        5.2.2 基于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基本结构
    5.3 基于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的初始标定
    5.4 基于光纤陀螺仪的地球自转钟的校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测数据的分析与UT1参数的解算
    6.1 光纤陀螺仪原始测量数据的噪声分析与消除
        6.1.1 噪声对角速度积分值的影响
        6.1.2 原始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6.1.3 光纤陀螺仪测量数据的Allan方差分析
        6.1.4 地球自转钟的时间分辨率
    6.2 光纤陀螺仪测量数据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6.3 初始标定值的确定
    6.4 UT1参数解算的基本流程
    6.5 光纤陀螺仪与水平仪的原始测量数据
    6.6 分步解算结果与分析
        6.6.1 奇异值的扣除
        6.6.2 高频噪声的消除
        6.6.3 测量数据的标度系数修正
        6.6.4 测量数据的定向误差改正
        6.6.5 瞬时自转轴的极移改正
        6.6.6 UT1的数据解算
    6.7 实测解算值与IERS解算值的对比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海潮负荷对沿海地区宽幅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潮负荷与海潮模型
2 海潮负荷对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估计
3 实验与讨论
    3.1 中国福建地区
    3.2 智利北部地区
    3.3 北美阿拉斯加湾地区
    3.4 讨论
4 结论

(4)基于奇异谱分析的相对重力观测重力固体潮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2 重力测量与重力固体潮
    2.1 重力测量原理及方法
    2.2 地球固体潮基本理论
    2.3 重力固体潮的理论值与潮汐因子
    2.4 本章小结
3 奇异谱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3.1 SSA原理
    3.2 SSA主成分提取与去噪
    3.3 SSA粗差探测
    3.4 SSA数据迭代插值与外推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SSA的相对重力数据重力固体潮提取
    4.1 重力固体潮提取的仿真实验
    4.2 相对重力测量数据预处理
    4.3 实测数据的重力固体潮提取
    4.4 SSA拟合序列与原序列残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超导重力数据调和分析
    5.1 Baytap-G 调和分析原理
    5.2 数据预处理
    5.3 SSA 去噪处理
    5.4 调和分析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地壳应力应变变化与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应变仪资料分析地壳应变综述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异常S1应变固体潮的观测及物理机制
    2.1 引言
    2.2 PBO应变数据中的异常S1应变固体潮
    2.3 异常S1应变固体潮产生的物理机制
        2.3.1 S1应变固体潮与大气压负荷的关系
        2.3.2 S1应变固体潮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
    2.4 小结
第3章 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异常地壳形变及其物理机制
    3.1 引言
    3.2 地下水引起的异常地壳形变的观测
    3.3 异常应变信号产生的物理机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异常震后地壳形变的观测及其物理机制
    4.1 引言
    4.2 异常震后形变的观测和分析
    4.3 异常震后形变产生的物理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全球综合时变地应力场的计算
    5.1 引言
    5.2 地球的受力分析及其物理学响应
        5.2.1 地球对负荷力的弹性响应
        5.2.2 地球对负荷力的粘弹性响应
    5.3 地球模型及负荷力的估算
        5.3.1 计算应力使用的地球模型
        5.3.2 负荷力的来源及其估算
    5.4 2000年至2017年的全球压力变化的计算结果
        5.4.1 地球表面应力变化的幅度及空间分布
        5.4.2 水文负荷引起的地应力的季节性变化和非季节性变化
        5.4.3 负载引起的地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5.5 讨论
        5.5.1 本研究的缺点和可能的改进
        5.5.2 本研究的展望及应用前景
    5.6 小结
第6章 人类活动产生的地应力及其诱发地震
    6.1 引言
    6.2 震源点源近似及其产生地应力的计算方法
    6.3 新疆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气造成的地应力变化及地震诱发
        6.3.1 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气诱发的地震
        6.3.2 地应力计算及地震诱发机制分析
    6.4 朝鲜核试验造成的地应力变化及地震诱发
    6.5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活动与月相相关性研究现状
        1.2.2 潮汐应力的地震触发机理研究现状
        1.2.3 潮汐触发地震现象的统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2.1 太阳与月球的起潮力位
    2.2 起潮力位的拉普拉斯展开以及拉普拉斯三种潮
        2.2.1 拉普拉斯展开
        2.2.2 拉普拉斯三种潮
    2.3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2.3.1 莫尔包络线
        2.3.2 莫尔包络线作为判断岩石破坏准则
        2.3.3 库伦准则
    2.4 潮汐库伦破裂应力的计算原理
    2.5 海潮负荷效应的计算
        2.5.1 海洋潮汐模型
        2.5.2 GOTIC2
        2.5.3 地球内部位移负荷格林函数计算
        2.5.4 海洋负荷计算
    2.6 Schuster检验
        2.6.1 基本原理
    2.7 Schuster谱的建立
        2.7.1 Schuster谱和独立Schuster检验的区别
        2.7.2 Schuster谱
        2.7.3 用置信水平来表示周期性的检测结果
第三章 日本地区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3.1 构造背景
    3.2 研究区域及数据
    3.3 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4.1 构造背景
    4.2 研究区域及数据
    4.3 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南加州地区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5.1 构造背景
    5.2 研究区域及数据
    5.3 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台湾的潮汐相关性研究结果
    6.1 构造背景
    6.2 研究区域及数据
    6.3 计算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海潮负荷对上海地区GPS观测数据解算精度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潮负荷效应研究
        1.2.2 GPS时间序列分析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GPS数据处理
    2.1 GPS数据处理
        2.1.1 GPS数据采集
        2.1.2 GPS数据预处理
    2.2 GAMIT/GLOBK软件简介
    2.3 GAMIT解算流程
    2.4 GLOBK解算流程
    2.5 地球参考框架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潮负荷基本理论
    3.1 负荷格林函数
    3.2 海潮模型的构建方法
    3.3 不同全球海潮模型及比较
    3.4 区域海潮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潮负荷对上海CORS测站的精度影响分析
    4.1 全球海潮模型FES2004和NAO99b在上海地区的差异分析
    4.2 经中国近海模型修正前后的FES2004海潮模型对上海测站位移的影响分析
    4.3 中国东海潮汐效应对上海GPS测站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潮负荷影响下GPS时间序列分析
    5.1 时间序列数学模型
    5.2 噪声特性分析
        5.2.1 功率谱分析
        5.2.2 最大似然估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利用gPhone重力仪数据研究中国沿海海潮负荷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与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使用资料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重力仪简介及观测数据预处理
    2.1 重力仪基本分类
        2.1.1 gPhone重力仪简介
    2.2 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2.2.1 重力台站观测数据
        2.2.2 预处理方法简介
        2.2.3 Tsoft软件简介
        2.2.4 Tsoft软件数据预处理过程
    2.3 重力观测数据预处理
        2.3.1 数据的格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体潮观测数据的调和分析
    3.1 调和分析方法简介
    3.2 Eterna调和分析方法
    3.3 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
    3.4 Baytap-G调和分析方法
    3.5 调和分析结果及其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潮负荷改正
    4.1 基本理论
        4.1.1 海潮负荷改正方法
    4.2 海潮模型简介
        4.2.1 负荷矢量计算
    4.3 观测数据负荷改正
    4.4 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潮汐
        1.1.1 潮汐的基本概念
        1.1.2 潮汐研究的发展过程
        1.1.3 潮汐分析方法
    1.2 南海介绍
        1.2.1 南海基本情况
        1.2.2 南海潮汐研究现状
    1.3 内潮研究现状
        1.3.1 内潮生成与能量耗散
        1.3.2 南海内潮研究现状
    1.4 自吸-负荷潮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模式介绍和数据资料
    2.1 模式基本介绍
        2.1.1 控制方程组
        2.1.2 三角网格
        2.1.3 有限体积法
    2.2 数据资料介绍
        2.2.1 水深数据
        2.2.2 温盐数据
        2.2.3 潮汐调和常数
第三章 数值模型与参数方案
    3.1 数值模式与实测数据
    3.2 计算区域与模型设置
    3.3 模拟结果的评估方法
    3.4 模式参数选取
    3.5 对比实验
    3.6 模拟结果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海潮汐潮流分布特征
    4.1 潮汐分布
    4.2 潮流分布
    4.3 潮余流分布
    4.4 潮汐类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海潮能输入与潮能耗散
    5.1 潮能通量
    5.2 南海的潮能平衡
        5.2.1 平衡方程推导
        5.2.2 潮能平衡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利用震后GPS资料探测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岩石圈流变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2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
    2.1 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2.1.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2.1.2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2.1.3 四川省连续GPS观测网
        2.1.4 尼泊尔GPS观测网
    2.2 GPS数据处理方法
        2.2.1 数据处理软件
        2.2.2 组网及划分
        2.2.3 单日松弛解处理
        2.2.4 松弛解绑定及参考框架确定
    2.3 时间序列分析与精度评定
        2.3.1 时间序列分析
        2.3.2 数据处理精度评定
    2.4 同震形变
        2.4.1 昆仑山地震
        2.4.2 汶川地震
        2.4.3 玉树地震
        2.4.4 芦山地震
        2.4.5 尼泊尔地震
    2.5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及周缘季节性垂直形变
    3.1 GPS/GRACE季节性垂直形变研究背景
    3.2 GPS资料处理及垂向季节性信号分析
    3.3 GRACE资料处理及垂向季节性信号分析
    3.4 GPS/GRACE季节性垂直形变比较
        3.4.1 周年信号比较
        3.4.2 WRMS误差降低率分析
        3.4.3 GPS/GRACE初始相位比较分析
    3.5 青藏高原及周缘垂直项季节形变的特征
        3.5.1 龙门山地区
        3.5.2 喜马拉雅地区
        3.5.3 云南地区
    3.6 讨论
        3.6.1 GPS观测数据长短对结果的影响
        3.6.2 与以往研究结果比较
    3.7 本章小结
4 震后形变机理及模拟方法
    4.1 孔隙弹性回弹模型
    4.2 震后余滑模型
        4.2.1 运动学反演模型
        4.2.2 应力驱动余滑模型
        4.2.2.1 摩擦余滑模型
        4.2.2.2 无摩擦余滑模型
        4.2.2.3 剪切带低黏度薄板片模型
    4.3 黏弹性松弛模型
        4.3.1 本构关系
        4.3.2 计算方法
        4.3.2.1 解析法
        4.3.2.2 有限元法
    4.4 综合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机理研究
    5.1 同震形变模型概述
    5.2 震后形变观测资料与处理
        5.2.1 震后形变观测资料
        5.2.2 数据处理与震后形变
        5.2.2.1 长期线性运动改正
        5.2.2.2 周期信号改正
        5.2.2.3 阶跃信号改正
        5.2.2.4 震后形变分析及结果
    5.3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模拟
        5.3.1 孔隙弹性回弹模型
        5.3.2 震后余滑模型
        5.3.2.1 “A结果”反演的结果
        5.3.2.2 “B结果”反演的结果
        5.3.3 黏弹性松弛模型
        5.3.3.1 “A结果”约束的流变结构
        5.3.3.2 “B结果”约束的流变结构
        5.3.4 综合模型
    5.4 讨论
        5.4.1 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5.4.2 青藏高原弹性层厚度对结果的影响
        5.4.3 地球物理深部探测
        5.4.4 龙门地区侧向岩石圈流变结构
        5.4.5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对鲜水河中南段应变场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机理研究
    6.1 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分布
        6.1.1 同震形变场资料
        6.1.2 断层几何
        6.1.3 反演方法
        6.1.4 同震滑动分布
    6.2 震后形变观测资料及处理一
        6.2.1 震后形变监测网
        6.2.2 GPS资料处理
        6.2.3 震间长期运动速率
        6.2.4 周期形变
        6.2.5 同震阶跃
        6.2.6 震后形变分析
    6.3 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模拟
        6.3.1 孔隙弹性回弹
        6.3.2 震后余滑模型
        6.3.2.1 运动学震后余滑模型
        6.3.2.2 应力驱动的震后余滑模型
        6.3.3 黏弹性松弛模型
        6.3.3.1 青藏高原上地幔流
        6.3.3.2 青藏高原下地壳流
        6.3.3.3 印度板块上地幔流
        6.3.4 综合模型
    6.4 讨论
        6.4.1 震后垂直形变特征
        6.4.2 流变结构对结果的影响
        6.4.2.1 青藏高原弹性层厚度与下地壳黏滞系数的耦合关系
        6.4.2.2 青藏-印度转换位置与青藏下地壳黏滞系数的耦合关系
        6.4.3 侧向非均匀岩石圈流变结构与动力学
        6.4.4 与其他震后模型的比较
        6.4.5 库伦应力变化与地震危险性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K_1分波海潮应变负荷潮在中国大陆的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沿海区域海潮负荷位移和重力对比分析[D]. 郝景恺.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基于大型光纤陀螺仪的世界时解算方法研究[D]. 王惜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9(01)
  • [3]海潮负荷对沿海地区宽幅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J]. 李鹏,李振洪,冯万鹏,刘睿,黄继锋,丁咚,王厚杰.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8)
  • [4]基于奇异谱分析的相对重力观测重力固体潮处理[D]. 高文宗.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地壳应力应变变化与地球动力学[D]. 陆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6]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D]. 张涵. 云南大学, 2019(03)
  • [7]海潮负荷对上海地区GPS观测数据解算精度的影响分析[D]. 丁倩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8]利用gPhone重力仪数据研究中国沿海海潮负荷特征[D]. 杜文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9]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D]. 姜锦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8(10)
  • [10]利用震后GPS资料探测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岩石圈流变结构[D]. 赵斌.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中国大陆K_1分次洋潮应变载荷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