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复句”定义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鑫[1](2020)在《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及其对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复句上连篇章,下含小句,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学界关于汉语复句的本体研究十分丰富,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在汉语复句研究方面,邢福义的复句研究颇具特色,引人注目,尤其是他的汉语复句三分法,打破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汉语复句二分法,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本文从我国汉语复句研究理论现有成果出发,深入探讨邢福义的复句理论,并对其理论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从邢福义的复句理论出发对对外汉语复句教学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复句教学提供一些启示性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目的、创新点和意义。第二章梳理了我国现有的汉语复句研究成果,涉及复句概念、单复句划分以及复句分类等复句本体研究,同时还梳理了关于邢福义复句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及我国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研究相关文献。第三章集中介绍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成果,尤其是他对复句理论做出的贡献,并重点介绍其三分法。第四章就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的三个“结合”来具体阐释其理论特点,即逻辑与事实的结合、标志和关系的结合以及语表语里语值的结合。第五章立足于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这本着作,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邢福义复句理论仍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逻辑关系与事实关系模糊、三分复句的理据模糊、二级复句归类理据模糊等问题。第六章基于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现状和邢福义复句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启示性建议,主要包括在复句教学中应重视建立复句知识与复句教学的整体观,重视复句逻辑关系的多重性,重视二级复句教学和语法语义语用的结合,重视关联词语教学以及充分利用邢福义现有相关复句研究成果等。
郭中[2](2013)在《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展开,对普通话和众多方言的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在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汉语方言与非汉语的比较,探求和总结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是引论部分,交代一下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还有研究所需要用到的方法和理论,然后说明语料的来源。接着厘清一下论文中涉及到的连这个重要概念,即复句的概念和关联标记的概念。最后从多个角度对汉语复句关联标记研究已经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综述。第二章是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首先介绍一下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手段,看它主要用什么样的关联标记,是使用连词、副词、还是固化短语或者语序、语调等;再是关联标记的句法位置,是在句首、句中还是句末,是用在主语前还是主语后;最后是关联标记的模式类型,看是是“居中粘接式”还是“居端依赖式”或者“前后配套式”。第三章汉语普通话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研究,首先分类介绍普通话中不同类别的复句主要使用的关联标记情况,看其主要有哪些关联标记,然后再分类论述不同类别的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情况,总结出其标记模式的特点,并进行相关解释和说明。重点是后面对关联标记模式特点的总结和解释部分。第四章汉语方言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研究,首先分类介绍不同类别的复句在不同方言中主要使用的关联标记情况,这一部分是最基础核心的部分。我们把所有调查的方言中各类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搜集整理出来,然后尽可能详细地描写出来。我们安排的体例是以复句类别为纵线,每一类复句下面详细描写各大方言的这类复句的关联标记有哪些,并附上详细例子,每个例子后面附上与普通话相应的意思。本章第二块的内容是再以复句类别为纵线论述每一类复句在方言中的关联标记模式情况,总结出每一类复句的方言关联标记模式的特点,并进行相关解释和说明。第五章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征,这一章以因果复句为例进行论述,将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与汉藏语系和中国境内的其他语系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对比,同时也涉及一点其他语系的外语进行比较,总结出相关的类型学特征和共性表现,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解释。第六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论文的结论和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归纳,总结出了普通话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等级是:(1)居中粘接式>前后配套式>居端依赖式另外我们通过对普通话中七大类复句的“居中粘接式”进行逐一考察后发现,标准的S(s1, Ms2)形式的“居中粘接式”在所有类别的复句中,其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而其他三个变体之间的使用频率整体上大致呈现如下序列:(2)S变体一(Sl°Ms2)>S变体二(Sl°M,S2)>S变体三(sl,M,s2)由此,我们可以参照显赫范畴的概念(刘丹青,2012)把“居中粘接式”看作是一个“显赫标记模式”。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几大方言的调查,包括资料调查和实地田野调查,总结出了汉语方言中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是:(3)前后配套式>居中粘接式>居端依赖式最后通过类型学的分析总结出了两个因果复句关联标记模式与语序之间的蕴涵共性,即:共性一:(VO&因-果语序)(?))(g-因句,果句Vg-因句,g-果)共性二:(OV&因-果语序)(?)(因句-g,果句)与此同时,我们对上述序列和蕴涵共性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动因解释和进一步验证。并预测了另两个可能的蕴涵共性:共性三:(VO&偏句-正句语序)(?)(g-偏句,正句Vg-偏句,g-正句)共性四:(OV&偏句-正句语序)(?)(偏句-g,正句)
张欢[3](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韩明珠[4](2016)在《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该说,对目的范畴进行界定并对其进行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目的复句、目的标记本身还存在许多争议,不确定性较大,这些因素对目的范畴的研究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从汉语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目的范畴的研究从传统语言学角度进行解读的较多,且就研究成果而言相对较少。从“目的”本身的特点来看,它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是认知主体主观上的产物,较为适合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探讨。由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建基础就是人类的认知,而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的主观性也属于人类认知方面,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的目的范畴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一、目的与目的范畴的界定;二、目的标记的范畴化现象;三、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四、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五、目的范畴的典型构式;六、目的复句的三域;七、汉韩目的范畴的对比。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目的范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意义。第二章是目的范畴的界定,这是之后章节研究的基础。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目的”具有未然性、可预测性、意向性、对象性和终点指向性等特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孤立的“目的”虽然在认知中是存在的,但是在语言学的目的范畴中,“目的”一般是与“行为”相连的,因此,在语言的目的范畴中理解“目的”必须与相关的“行为”联系起来。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基于此,语言学中的目的范畴应包括具有“目的—行为”关系的各种语法单位和目的标记。目的标记具有标记目的关系的功能,是目的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目的标记的确定还有一些争议,因此本章拟对目的范畴内标记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对目的标记的成员进行甄别。我们用语言表达“目的”除了可以用目的标记这样的显性标志外,也可以用无标记表达形式。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主要包括表目的的连动结构、表目的的动宾结构、表目的的兼语结构和表目的的紧缩句。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条件范畴、假设范畴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的范畴与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尤其是一些目的标记本身就是多义词,这就使得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我们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以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在之前的基础上对目的标记进行探讨。目的标记虽然具有标记目的关系的功能,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员的语法化程度还不太高,因此它们的身份也常常存在争议。目的标记范畴内的成员存在着典型和非典型之分。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目的标记成员进行辨别,初步确定目的标记“为了”是该范畴的原型成员,其他目的标记为目的标记范畴的非典型成员。“为了”作为目的标记范畴的典型成员,其句法语义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他非典型成员,由于它们所具有的范畴属性与典型成员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拟从历时角度对它们进入目的标记范畴的过程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其非范畴化过程,试图从认知方面和语用方面揭示其演变规律。第四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内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主要体现在句法分布、肯定否定形式上以及目的标记性质上。句法分布的不对称,主要是目的标记所引导的目的分句与行为分句的位置关系,主要有前置、后置和前后置均可三种类型,其中以后置居多。肯定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个别目的标记上,“以便”有对应的否定形式“以免”,“为了”却没有对应的语义高度融合的目的标记。目的标记“以免”还有肯定与否定对立消失的特殊现象。目的标记性质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上,两者在数量上、复句中的位置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认为,句法分布的不对称主要与认知主体的认知机制相关;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则与该目的标记否定形式的语法化程度相关,“以免”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则也与认知机制相关;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则与认知主体对利害关系的认识有关。第五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目的范畴中存在着一些固定的无标记表达形式,一般是两个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具有“目的—行为”关系。我们选择以下几种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表目的的连动结构(“vp1+vp2”)、表目的的动宾结构(“v+o目”)、表目的的兼语结构(“vp1[让/叫/使]+s2+vp2”)和表目的的紧缩句。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与有标记形式不同,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有特殊之处。另外,这些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在目的义的强弱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反映的是认知主体的认知特点,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我们拟从象似性理论和主观性两方面对其探讨,以得出其认知上的深层原因。第六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中的构式。我们选择了“为x而y‖和―为x起见”两个典型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从构成上来看,它们都是由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组成的:不变成分具有稳定性,较大程度上体现其构式义;两种构式对可变成分都是有选择的,即,可变成分进入两种构式都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从语义上来看,两种构式都有超出其组成成分的“言外之意”,由于这种言外之意并非其组成成分所含,可以断定是由构式生成的。从认知上来看,构式义的生成与格式塔原理有密切关系。从这两个构式在交际中的实际作用来看,由于它们的构式义为交流双方所共知,可以节约交流时间,因此也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有一定关系。第七章主要从复句三域理论的角度对目的复句进行考察。复句三域,就是行域、知域和言域。从学界对复句三域的相关研究来看,对目的复句进行探讨的文献不多。由于“目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在目的复句三域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目的复句三域与其他复句三域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目的复句的三域之间也存在交叉的现象,主要是行域与知域、行域与言域以及知域与言域的交叉。这种交叉现象客观上也说明了三域边界具有模糊性。基于目的复句三域的特殊性,我们主要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对其进行探讨。第八章是汉语、韩语目的范畴的对比研究。我们从收集的汉韩目的语料分析入手,对两种语言表达目的的情况进行区别归类,总结其特点。韩语的目的范畴与汉语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先对韩语的目的范畴进行梳理,主要从“目的”的概念及其邻近概念的对比、“目的”的表达方式、目的范畴研究概况等方面分析。韩语目的范畴中,目的标记的作用非常重要,根据目的标记的功能,把它们分为目的连接词尾和准目的连接词尾,并对目的连接词尾和准目的连接词尾的特点进行探讨。汉韩两种语言在目的复句的表达上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我们拟对汉韩两种语言的目的复句作一下深入探讨,并分析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第九章是结语。
温晓亮[5](2020)在《日语信息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自从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修斯将信息结构概念引进语言分析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语言观、不同的角度对日语信息结构特别是主题进行了研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学者不同的理论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其对日语信息结构认识尚有较大分歧。本论文站在系统论的立场,首先将日语信息结构看作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关联性等特性的有机整体。在分析日语信息结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日语信息结构系统与其要素、语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且初步勾勒出日语信息结构系统中单句、复句、语篇三个层次的基本架构以及互相之间的作用、转化机理,使我们对日语信息结构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目前的日语信息结构研究成果中,单句层面的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对于信息结构中主题化和焦点化的动因研究较少。本论文在对日语主题化和焦点化研究的基础上,从“移位”角度论述日语主题句和焦点句的形成动因,提出无论主题还是焦点的形成都是“向前”移位的解释。再者,日语语言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复句和语篇的信息结构,不是单句层面信息结构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和组成原理。本论文使用较大篇幅阐释了日语复句以及语篇信息结构的基本构成,引入焦点测试构建了分析日语复句信息结构的程序。根据日语特点划分了日语语篇的四种信息类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讨论了日语语篇信息分类与疑问句之间的关系,指出日语语篇信息结构中说话人视点问题是研究的中心问题。这种问题是在单句研究、复句研究等层面没有涉及的问题,为今后的日语语篇信息结构研究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本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分析梳理了日语信息结构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对信息结构以及信息结构研究中的主题、焦点、主题化、焦点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论述了日语单句层面语言信息结构的主题与主题化、焦点与焦点化问题,并且深入分析了日语单句信息结构的形成动因。第四章是日语复句信息结构研究部分。在明确复句研究范围的基础上,主要分析顺接关系复句、逆接关系复句和并列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第五章是针对日语语篇层面的信息结构研究。确定了日语语篇的四种信息类型,站在信息传递的角度讨论了信息分类与疑问句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冒头文(开头句)”和叙事语篇内的“は”与“が”的可替换性等问题。
宁柏慧[6](2019)在《该X就X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X就X”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颇具特色的一个构式,本研究在认知构式语法以及历时构式语法、语法化、词汇化、语言历时演化等为核心的新构式理念以及其他认知语言理论基础上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对“该X就X”构式进行研究。“该X就X”构式作为一个局部图式性的有标紧缩构式,其基本构式义可概括为当执行某事件或产生某结果的条件具备且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时,按照这种条件顺其自然有序去执行某事件或得到某结果;构式语用义可概括为表建议、表劝导、表无所谓、表不满、愤怒;构式在已然事实、未然事实的语义类型中均能使用,表现出[+事理性]、[+条件性]、[+强调性]、[+主观意愿性]的语义特征。构式内部由情态助动词“该”、副词“就”、变项“X”构成,构式中的“该”除了表“理应如此、应该”义的同时还表示“必要”义,但不表“推测”义。构式中的“就”是个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特点的副词,客观上“就”具有衔接作用,对前后部分的“X”进行衔接;主观上“就”辅助强调后部分的“X”,带有强烈主观性。两个常项的意义在构式中影响着构式义的形成。构式中的变项“X”有同形、异形两种情况,其音节类型多为单音节、双音节,少数为五音节以上;词项类型多为谓词性成分,少数为体词性成分。构式与构件成分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构式整体对构式变项进行压制;另一方面,构式中各构件成分自身词汇义在“词汇压制”影响下自下而上地对构式义造成影响。构式具有能充当句子谓语、宾语、主语、定语,作复句的分句,独立成句的句法功能;具有主观表达、语义语用预设、突显焦点、语篇衔接的语用功能;具有言简意赅、简洁凝练、韵律和谐、增强语势、新颖别致、生动形象、活泼风趣的修辞功能。从共时视角对构式语义、句法、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动态地从历时视角探究了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发现其历经准备、形成、发展三阶段,这三阶段是一个渐变演化过程,处于“复句>紧缩结构>紧缩构式>习语构式”中。在演化过程中构式化、构式性演化、语法化、主观化常伴其中。在此影响和作用下,诱发了构式形成的内部动因,即构式内部句法经过省缩,小句非句化内部边界消除,逐渐演变成一个紧凑凝固的紧缩结构;语义经历构式常项语义、构式义的虚化、泛化、抽象化、主观化;语用频率增加,构式发展成为一个为人熟知并大量使用的一个口语性构式。除语言内部动因外,语言经济性、象似性、突显性这三大重要原则与图式范畴化、重新分析、类推、概念整合等语言机制共同促使构式形成。从形式、语义、功能三方面对构式及其相似构式“该XX”、“X就X”进行异同对比,发现构式间存在共时性的外部承继关系与内部承继关系。其中“该X就X”与“X就X”构式承继了构式源形式“S1(“该”),S2(“就”)复句”的语义逻辑关系;“X就X”构式承继了“该X就X”构式的部分理据,这属于构式的外部承继。三个构式在基本构式义的基础上都发生了语义偏离,出现了以基本构式义为基础的引申语用义;“该XX”构式作为“该X就X”构式的变式,承继了“该X就X”构式的部分理据,这属于构式的内部承继。
郭富强[7](2006)在《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语言哲学、思维方式、辩证思想的角度,在词、句、篇等层次,对汉英语中的意合和形合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全文共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本文对意合形合的定义,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目的、要点和意义。 第二章较为详细地疏理了前人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便使得本文的研究能更为全面。 第三章首先从结构边界律、代谢转换律和经济示差律三个角度对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哲学思考,然后用历时与共时、显性与隐性、共性和个性三对方法论范畴分析了意合形合的研究领域。基于此,文章认为对比分析是本课题研究的理想选择,符合语言研究的辩证要求。 第四章对比分析了我国先秦时期语言哲学与西方古典语言哲学,讨论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整体与个体、悟性与理性和具象与抽象,以及它们与意合和形合的联系。本章还对古代语言进行了研究,发现古汉语的注疏和句法研究含有意合研究的传统,古代拉丁语和希腊语的研究中包括了现代意义的形合研究,英语亦不例外。 第五章从汉英语的词语层次作对比。汉语词语以意合为主,遵循时序先后律、时空大小律、心理重轻律、事理因果律和表现和经济原则;英语词语以形合为重,坚持缀合法、合成法、转化法的构词方式。辩证地看,汉语也有类似英语形合结构的词语,但为汉语词汇的补充。 第六章从句子定义入手,认为语言学界之所以对汉英语句子有不同的定义,是因为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话题—说明”结构更符合汉语句子特点,“主语—谓语”框架则是英语句子的高度概括,分别符合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情况,也表明汉语句子构建以逻辑律与语序为重,英语句子遵循形态规律。本章还讨论了汉英句子中的特殊结构:汉语骈偶结构的形合特征、英语特殊简单句中的意合现象、汉语的音韵、英语的语序。 第七章首先重新思考和深入探讨了汉语和英语合成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汉语复句与复合句、英语的主从和并列复合句的区别,以及语言之间的区别等,但从中发现它们反映了各自的语言特点。汉语的复句基于意合框架,是本体的,
余承法[8](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研究表明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黎洪[10](2012)在《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汉语复句句序研究呈现视角和方法多样化趋势,进展迅速成绩喜人。受此启发和激励,本文以语用学、语体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新兴学科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语料库提供的优裕条件,注意发挥具有高度实证性的统计方法的作用,对现代汉语偏正复句的句序变异,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和探析,力图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层面揭示其句序变异规律。全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鸟瞰式地回顾汉语偏正复句句序研究概貌,对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语料来源和选择处理、理论依托和方法运用给予适当交待,以及对本文基本结构给予必要说明。第二至第八章为正文。第二章对本文基础性概念,包括偏正复句的界定和分类、形合偏正复句与意合偏正复句、常规句序与变异句序等,给予必要交待;同时对为什么选择黄伯荣、廖序东(2007)的复句分类系统和程祥徽(2002)的语体系统,给予必要解释。第三至第七章,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转折复句、目的复句的次第,在概略回顾以往专项研究情况以及简要说明本文专项研究所涉概念之后,对现代汉语偏正复句的句序变异,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细致入微的考察和探析。第八章为综论,以前五章分类考察为基础,对造成汉语偏正复句语句变异的主要动因和内外条件,加以归纳和抽象,揭示其中的普遍规律。第九章为结语,概述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指出它除了对于汉语复句的理论研究具有促进和深化作用外,同时对于文章写作、外文翻译以及语言教学等实践活动,亦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该章并对缺憾之处以及今后打算作了说明。本文研究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语料库——本文研究始终是以语料库为基础,除了充分利用了北大中文系提供的综合语料库(CCL),同时还充分利用了笔者个人创设的分体(语体)语料库。二是注意考察对象的语体分布——鉴于言语通过语体表现而语体影响语用,本文对所有用例的考察,都是始终与语体分布相联系。三是坚持以数据说明问题——本文关于常规句序与变异句序的鉴别,关于不同句序变异频率的考察,关于句序动因和条件的探析,等等,均以统计数据为支柱。四是重视理论价值向实践价值的转化——本文探索有助于深化汉语复句研究。而本文没有停留于此,通过考察有关结论在文章写作、外文翻译以及语言教学等领域的利用,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在全面考察和深入探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汉语书面语中的因果复句通常表现为前偏后正,而汉语口语中则通常表现为前正后偏。2.汉语偏正复句的句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前后照应、语意突出、陌生追求、急不择语、外文直译,等等,乃是造成句序变异的主要原因。3.对于汉语偏正复句句序表现来说,结构形式、语用预设、语体分布等,亦不无影响。4.汉语偏正复句不同类型的句序变异频率有高有低,由低到高可以归纳为如下连续统:假设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5.汉语偏正复句的句序变异直接受到语体影响,以文字为媒介的语体,由低到高可以归纳为如下连续统:法律语体<新闻语体<科学语体<政治语体<艺术语体<日常交际语体。
二、关于“复句”定义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复句”定义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及其对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创新点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汉语复句研究文献综述 |
2.1 汉语复句研究相关文献 |
2.2 汉语单复句划分问题 |
2.3 汉语复句分类问题 |
2.4 关于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的研究 |
2.5 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的研究 |
3 邢福义汉语研究基本情况 |
3.1 邢福义汉语语法研究 |
3.2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 |
3.3 邢福义汉语复句三分法 |
4 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基本特点 |
4.1 逻辑与事实的结合 |
4.2 关系和标志的结合 |
4.3 语表、语里和语值的结合 |
5 邢福义复句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逻辑关系与事实关系模糊 |
5.2 三分复句理据模糊 |
5.3 二级复句归类理据模糊 |
6 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对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的启示 |
6.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复句教学基本现状 |
6.2 目前对外汉语复句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
1.2.1 研宄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和运用的理论 |
1.2.3 研究的语料说明 |
1.3 相关研究概念说明 |
1.3.1 复句的概念 |
1.3.2 关联标记 |
1.4 研究综述 |
1.4.1 单复句的划分和复句关系分类的简要回顾 |
1.4.2 复句关联标记的传统描写研究 |
1.4.3 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
1.4.4 复句关联标记的认知功能研究 |
1.4.5 复句关联标记的形式语法研究 |
1.4.6 复句关联标记的计算机处理研究 |
1.4.7 复句关联标记的类型学研究 |
1.4.8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二章 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2.1 复句关联标记的手段 |
2.1.1 独立连接词 |
2.1.2 动词形式 |
2.1.3 语序 |
2.1.4 语调 |
2.2 关联标记的句法位置 |
2.2.1 句首 |
2.2.2 句中 |
2.2.3 句末 |
2.3 关联标记的模式 |
2.3.1 居端依赖式 |
2.3.2 居中粘接式 |
2.3.3 前后配套式 |
2.3.4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普通话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研究 |
3.1 并列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1.1 并列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1.2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2 连贯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2.1 连贯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2.2 连贯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3 递进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3.1 递进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3.2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4 选择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4.1 选择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4.2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5 转折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5.1 转折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5.2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6 条件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6.1 条件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6.2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3.7 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 |
3.7.1 因果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3.7.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第四章 汉语方言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研究 |
4.1 汉语方言中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1.1 方言中并列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1.2 方言中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2 汉语方言中连贯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2.1 方言中连贯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2.2 方言中连贯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3 汉语方言中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3.1 方言中递进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3.2 方言中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4 汉语方言中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4.1 方言中选择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4.2 方言中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5 汉语方言中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5.1 方言中转折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5.2 方言中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6 汉语方言中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6.1 方言中条件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6.2 方言中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4.7 汉语方言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使用情况 |
4.7.1 方言中因果复句使用的主要关联标记 |
4.7.2 方言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第五章 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征——以因果复句为例 |
5.1 引论 |
5.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类型和关联的模式 |
5.2.1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类型 |
5.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类别 |
5.3 语序与关联标记模式的蕴涵关系 |
5.3.1 因果复句内部分句间的语序与标记模式的联系 |
5.3.2 动词和宾语基本语序与关联标记模式的蕴涵关系 |
5.4 对语序与关联标记模式蕴涵关系的理论解释 |
5.4.1 时间顺序原则和联系项居中原则 |
5.4.2 历时的语法化动因与共时的和谐理据 |
5.4.3 象似性原理和经济性原理 |
5.5 结语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4)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
1.2.1 国外目的范畴研究现状简介 |
1.2.2 国内目的范畴研究现状简介 |
1.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 |
1.3.1 拟采用的理论 |
1.3.2 相关的研究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目的和现代汉语目的范畴 |
2.1 目的范畴的界定 |
2.1.1 关于目的的界定 |
2.1.2 范畴和目的范畴的界定 |
2.2 目的范畴的表达形式 |
2.2.1 表目的的有标记形式 |
2.2.2 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 |
2.3 目的范畴与邻近范畴的比较 |
2.3.1 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 |
2.3.2 目的范畴与条件范畴 |
2.3.3 目的范畴与假设范畴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目的标记的范畴化 |
3.1 目的标记范畴 |
3.1.1 原型范畴理论 |
3.1.2 范畴与范畴化 |
3.1.3 目的标记范畴确立 |
3.2 目的标记范畴的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 |
3.2.1 目的标记范畴成员的划分 |
3.2.2 目的标记范畴的典型成员“为了” |
3.2.3 目的标记范畴的非典型成员 |
3.3 目的标记范畴的认知考察 |
3.3.1 目的标记的非范畴化过程 |
3.3.2 目的标记与家族相似性 |
3.3.3 目的标记与一词多义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目的标记的不对称 |
4.1 不对称现象研究现状 |
4.2 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 |
4.2.1 句法分布的不对称 |
4.2.2 肯定与否定形式的不对称 |
4.2.3 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 |
4.2.4“以免”肯定与否定对立消失的现象 |
4.3 目的标记不对称现象的认知考察 |
4.3.1 语法化与象似性理论 |
4.3.2 目的标记不对称的动因 |
4.4 小结 |
第五章 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 |
5.1 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的分类 |
5.2 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的特点 |
5.2.1 表目的的连动结构 |
5.2.2 表目的的动宾结构 |
5.2.3 表目的的兼语结构 |
5.2.4 表目的的紧缩句 |
5.3 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认知考察 |
5.3.1 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 |
5.3.2 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与象似性理论 |
5.3.3 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的认知动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目的范畴的典型构式 |
6.1 表目的的构式 |
6.2 “为X而Y”构式 |
6.2.1 不变成分“为”和“而” |
6.2.2 可变成分“X” |
6.3 “为X起见”构式 |
6.3.1 不变成分“为”和“起见” |
6.3.2 可变成分“X” |
6.4 典型目的构式的认知考察 |
6.4.1 格式塔原理与构式语法 |
6.4.2 两种构式的语用动因 |
6.5 小结 |
第七章 目的复句的三域 |
7.1 复句的三域理论 |
7.2 目的复句三域的本体研究 |
7.2.1 目的复句三域的界定 |
7.2.2 目的复句三域的特点 |
7.2.3 目的复句三域的特殊性 |
7.2.4 目的复句三域之间的交叉 |
7.3 目的复句三域的认知考察 |
7.3.1 主观性与主观化 |
7.3.2 目的复句三域中的主观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汉韩目的范畴的对比 |
8.1 韩语目的范畴概述 |
8.1.1 目的的概念 |
8.1.2 目的与邻近概念比较 |
8.1.3 韩语目的表达方式 |
8.1.4 韩语目的范畴的相关研究 |
8.2 汉韩目的标记的对比 |
8.2.1 韩语目的标记类型及其特点 |
8.2.2 汉韩目的标记的对应 |
8.3 汉韩目的复句的对比 |
8.3.1 汉韩句子体系对比 |
8.3.2 汉韩目的复句的对比分析 |
8.3.3 汉韩目的复句的对应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日语信息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三、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
四、本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节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信息结构研究 |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 |
二、韩礼德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
第二节 日语的信息结构研究 |
一、日语的主题研究 |
二、日语的焦点研究 |
三、日语的复句研究 |
四、其他关于信息结构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结构 |
第一节 从本体论信息到认识论信息 |
第二节 语言信息结构 |
一、信息结构概念的界定 |
二、主题与焦点概念的界定 |
三、主题化与焦点化概念的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语单句信息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信息结构的起点——主题与主题化 |
一、格成分与主题 |
二、格成分的主题化 |
三、非格成分的主题化 |
第二节 信息结构的研究核心——焦点与焦点化 |
一、焦点与焦点化手段 |
二、格成分的焦点化 |
三、格成分以外成分的焦点化 |
第三节 信息结构形成动因研究 |
一、移位与成分移位分析 |
二、主题化的移位 |
三、焦点化的移位 |
四、焦点操作驱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语复句信息结构研究 |
第一节 顺接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 |
一、条件复句 |
二、因果关系复句 |
第二节 逆接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 |
一、让步关系复句 |
二、转折关系复句 |
第三节 并列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 |
一、平列关系复句 |
二、对比关系复句 |
三、对照关系复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语语篇信息结构研究 |
第一节 日语语篇的信息类型 |
一、事实信息 |
二、理念信息 |
三、联想信息 |
四、人际信息 |
第二节 问答句群的信息结构 |
一、获取信息的出发点——问句 |
二、三种问答句群的焦点 |
第三节 日语语篇信息结构视域下的“は”与“が” |
一、叙事语篇中的“は”与“が” |
二、叙事语篇“冒头文”中“は”与“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信柱と妙な男』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该X就X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
三、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该X就X”构式的界定及语义考察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界定 |
一、构式的界定标准 |
二、“该X就X”的构式界定 |
三、与“该X就X”构式相似的构式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的语义考察 |
一、“该X就X”的构式义 |
二、“该X就X”构式的语义类型及特征 |
第二章 “该X就X”构式的构件成分考察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常项考察 |
一、构式常项“该” |
二、构式常项“就”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的变项考察 |
一、变项“X”同形 |
二、变项“X”异形 |
第三节 构式与构件的互动关系 |
一、构式对构式变项“X”的选择压制 |
二、构式常项、变项的词汇义与构式义的融合 |
第三章 “该X就X”构式的功能考察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句法功能 |
一、“该X就X”构式作句法成分 |
二、“该X就X”构式作复句的分句 |
三、“该X就X”独立成句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的语用功能 |
一、主观表述功能 |
二、预设功能 |
三、突显焦点功能 |
四、语篇衔接功能 |
第三节 “该X就X”构式的修辞功能 |
一、“该X就X”构式构成平行结构 |
二、“该X就X”构成超常搭配 |
第四章 “该X就X”构式历时演变及形成动因和机制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历时演变 |
一、准备阶段 |
二、形成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形成的动因 |
一、“该X就X”构式形成的内部动因 |
二、“该X就X”构式形成的外部动因 |
第三节 “该X就X”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 |
一、图式范畴化 |
二、重新分析 |
三、类推 |
四、概念整合 |
第五章 “该X就X”构式与相似构式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该X就 X”与“该XX”构式的对比分析 |
一、形式上的异同 |
二、语义上的异同 |
三、功能上的异同 |
第二节 “该X就 X”与“X就 X”的对比分析 |
一、形式上的异同 |
二、语义上的异同 |
三、功能上的异同 |
第三节 三个构式的承继关系分析 |
一、构式的外部承继 |
二、构式的内部承继 |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意合形合的定义 |
1.2.1 意合、形合的定义 |
1.2.2 本文对意合形合的界定 |
1.3 研究目标、要点、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要点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意合形合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意合形合的哲学思考 |
2.3 意合形合句法对比与翻译讨论 |
2.3.1 王力的对比分析 |
2.3.2 刘宓庆的对比研究 |
2.3.3 周志培的对比分析 |
2.3.4 对比与翻译讨论 |
2.4 篇章层面的探讨 |
2.5 汉语意合现象的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 |
3.1 引言 |
3.2 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 |
3.2.1 研究方法的哲学思考 |
3.2.2 方法论范畴探讨 |
3.3 意合形合的对比研究 |
3.3.1 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 |
3.3.2 国内对比研究的成就 |
3.3.3 对比研究:本文的必然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意合形合的哲学背景 |
4.1 引言 |
4.2 中西方古代语言哲学思考 |
4.2.1 中国先秦时期语言哲学观 |
4.2.2 西方古典语言哲学观 |
4.2.3 语言哲学研究中的意合形合意识 |
4.3 思维模式与语言特征 |
4.3.1 整体与个体 |
4.3.2 悟性与理性 |
4.3.3 具象与抽象 |
4.4 思维与语言世界观 |
4.4.1 语言世界观问题 |
4.4.2 文字、思维和语言形式 |
4.5 中西古代语言中的意合形合研究 |
4.5.1 古汉语及其注疏中的意合研究 |
4.5.2 古英语及其研究中的形合特征 |
4.5.3 古英语及其形合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意合形合词语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汉英词语中的意合形合 |
5.2.1 汉语词语的意合特征 |
5.2.2 英语词语的形合手段 |
5.3 汉英词语的辩证分析 |
5.3.1 汉语词语的形合特征 |
5.3.2 其他语言对英语词语的影响 |
5.4 对比与翻译 |
5.4.1 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 |
5.4.2 译文语言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意合形合句子对比分析 |
6.1 汉英语言学家对句子的定义及其差异 |
6.2 汉英句子结构与意合形合 |
6.2.1 话题—说明与主语—谓语 |
6.2.2 树型与竹型 |
6.2.3 句子展开方式与意合形合 |
6.3 汉英句子构建基本原则 |
6.3.1 汉语句子的意合规律 |
6.3.2 英语句子的形合特征 |
6.4 汉英句子组织的辩证法 |
6.4.1 汉语的音韵与英语的语序 |
6.4.2 汉语的形合与英语的意合 |
6.5 句子翻译研究 |
6.5.1 汉语意合句英译原则 |
6.5.2 英语形合句汉译原则 |
6.6 小结 |
第七章 意合形合合成句的对比研究 |
7.1 汉英语言的合成句 |
7.1.1 相关定义 |
7.1.2 合成句中的若干问题讨论 |
7.2 汉英合成句与意合形合对比分析 |
7.2.1 汉语复句与英语并列复合句 |
7.2.2 汉语复句与英语主从复合句 |
7.3 两部巨着与意合形合 |
7.3.1 《中国文法要略》与汉语合成句研究 |
7.3.2 《当代英语语法》与英语合成句研究 |
7.3.3 两部着作中的本体研究 |
7.4 汉英语合成句的辩证思考 |
7.4.1 英语的意合句 |
7.4.2 汉语的复合句 |
7.4.3 汉语复合句的特点 |
7.5 关联词语位置的对比 |
7.5.1 英语关联词语位置相对稳定 |
7.5.2 汉语关联词语位置相对灵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篇章衔接与意合形合 |
8.1 引言 |
8.2 汉英语言篇章研究简述 |
8.2.1 国内篇章研究 |
8.2.2 西方篇章研究 |
8.2.3 国内篇章研究存在的问题 |
8.3 汉英篇章组织与意合形合 |
8.3.1 篇章组织基本模式 |
8.3.2 篇章组织差异分析 |
8.3.3 篇章组织与意合形合 |
8.4 汉英篇章衔接对比分析及辩证思考 |
8.4.1 照应 |
8.4.2 替代 |
8.4.3 省略 |
8.4.4 连接 |
8.4.5 词汇手段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以往研究的综述 |
1.1.1 基本成就 |
1.1.2 不足之处 |
1.2 关于本文设计的说明 |
1.2.1 对象目标 |
1.2.2 语料基础 |
1.2.3 理论方法 |
1.2.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关于本文基本概念的说明 |
2.1 偏正复句的界定及分类 |
2.2 形合复句和意合复句 |
2.3 常规句序和变异句序 |
2.4 形合偏正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
2.5 汉语复句与英语关系从句 |
2.6 复句系统和语体系统 |
第三章 汉语因果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研究 |
3.1 以往的研究 |
3.2 本文的研究 |
3.2.1 外延界定、基本类型以及关联词语 |
3.2.1.1 外延界定 |
3.2.1.2 基本类型 |
3.2.1.3 关联词语 |
3.2.2 句序常变鉴定和句序变异考察 |
3.2.2.1 句序常变鉴定 |
3.2.2.2 句序变异考察 |
3.3.2.2.1 关联词语 |
3.2.2.2.2 语体分布 |
3.2.2.2.3 语用原因 |
3.2.2.2.4 内外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假设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研究 |
4.1 以往的研究 |
4.2 本文的研究 |
4.2.1 外延界定、基本类型以及关联词语 |
4.2.1.1 外延界定 |
4.2.1.2 基本类型 |
4.2.1.3 关联词语 |
4.2.2 句序常变鉴定和句序变异考察 |
4.2.2.1 句序常变鉴定 |
4.2.2.2 句序变异考察 |
4.2.2.2.1 关联词语 |
4.2.2.2.2 语体分布 |
4.2.2.2.3 语用原因 |
4.2.2.2.4 内外条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条件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研究 |
5.1 以往的研究 |
5.2 本文的研究 |
5.2.1 外延界定、基本类型以及关联词语 |
5.2.1.1 外延界定 |
5.2.1.2 基本类型 |
5.2.1.3 关联词语 |
5.2.2 句序常变鉴定和句序变异考察 |
5.2.2.1 句序常变鉴定 |
5.2.2.2 句序变异考察 |
5.2.2.2.1 关联词语 |
5.2.2.2.2 语体分布 |
5.2.2.2.3 语用原因 |
5.2.2.2.4 内外条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转折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研究 |
6.1 以往的研究 |
6.2 本文的研究 |
6.2.1 外延界定、基本类型以及关联词语 |
6.2.1.1 外延界定 |
6.2.1.2 基本类型 |
6.2.1.3 关联词语 |
6.2.2 句序常变鉴定和句序变异考察 |
6.2.2.1 句序常变界定 |
6.2.2.2 句序变异的考察 |
6.2.2.2.1 关联词语 |
6.2.2.2.2 语体分布 |
6.2.2.2.3 语用原因 |
6.2.2.2.4 内外条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目的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研究 |
7.1 以往的研究 |
7.2 本文的研究 |
7.2.1 外延界定、基本类型以及关联词语 |
7.2.1.1 外延界定 |
7.2.1.2 基本类型 |
7.2.1.3 关联词语 |
7.2.2 句序常变鉴定和句序变异考察 |
7.2.2.1 句序常变鉴定 |
7.2.2.2 句序变异考察 |
7.2.2.2.2 语体分布 |
7.2.2.2.3 语用原因 |
7.2.2.2.4 内外条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偏正复句句序变异规律综观 |
8.1 造成句序变异的主要原因 |
8.1.1 原因之一:前后照应,上下衔接 |
8.1.2 原因之二:语意突出,重要优先 |
8.1.3 原因之三:艺术处理,引人入胜 |
8.1.4 原因之四:急不择语,情急颠倒 |
8.1.5 原因之五:外文直译,句序照搬 |
8.2 制约句序变异的内外条件 |
8.2.1 条件之一:结构形式 |
8.2.2 条件之二:语用预设 |
8.2.3 条件之三:语体背景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所做工作和基本结论 |
9.2 句序变异研究之意义 |
9.2.1 学术意义 |
9.2.2 实用意义 |
9.3 缺憾之处和今后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关于“复句”定义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邢福义汉语复句理论及其对对外汉语复句教学的启示[D]. 王丽鑫. 浙江大学, 2020(02)
- [2]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D]. 郭中.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3]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4]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D]. 韩明珠.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5]日语信息结构研究[D]. 温晓亮.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6]该X就X构式研究[D]. 宁柏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 郭富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 黎洪. 安徽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