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

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梁庆周[1](2018)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重要范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范畴体系,规范学科研究范式;实践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解决新时期新阶段遇到的困难危机和风险挑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始终围绕的共同内核。共同主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在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领域的核心观点,表达了新时期各阶段的共同思想。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新时期时代背景、阶段特征、主要任务、理论成果等要素的概括抽象而被把握,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化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评价。共同主题是一个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理论要素和实践要素等因素组合而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理论渊源、历史和现实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原理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题的有关论述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题、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建设主题的探索是其重要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的现实基础。按照客观性、抽象性、相对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前提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确立并得到不断强化。始终坚持这个共同主题,是新时期近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实践和理论两条路径发挥共同主题的作用。实践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阶段性主题,作用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党的实践等活动,发挥其作为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理论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几种具体样态,作用于理论创新、理论整合、生成理论主题等理论创新活动,表达其作为共同主题的重要地位。这两条路径综合作用,使新时期的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定力。当前,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是在思想和理论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侵蚀坚持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二是在社会性质、特征、任务等实践认识上存在一定偏离,动摇坚持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坚持共同主题的力量有所损耗,削弱坚持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和精神力量。以上问题和挑战如得不到有效应对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极易偏离共同主题,进而发生颠覆性错误,最终导致山河变色、江山易主等不可挽回的恶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主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的时代特征、主体特征和任务特征,把握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范式,推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夯实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五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进程中,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并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新情况,不断突出和强化共同主题,充分发挥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开辟出宽阔的道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李洪河[2](2003)在《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研究对象,意在把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史演进的一般逻辑,记录和反映党的理论、实践和全党发展的实际状况。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从时间上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又分别以专题的形式分析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动态发展,而其中的专题分析无疑是主要的部分。 本文主要关注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特点、发展趋向及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并将从理论上分析时代特征和内外环境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影响,探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民主公开的曲折历程及给我们的启示,论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揭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演进的基本趋向,阐明党章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内在关联,论证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历史的比较研究,也有理论分析,而前者起主导作用。 本文的结论是:党的前进道路是曲折而又光明的,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党的思维方式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相信,随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逐步推向前进,未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研究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陈晶莹[3](2018)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步入新时代,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建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相较于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文化的发展仍相对缓慢。从世界的文化格局来看,依然是西强我弱,文化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文化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通过对习近平成长历程的回溯,可以发现喜爱读书的好习惯,浓厚的文化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让习近平具备了形成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扎实的理论功力。知青岁月的磨砺,让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切的了解,促就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融入血脉的革命基因,让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极具改革与创新意识。习式家风的熏陶,是习近平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其渊薮,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它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的精髓,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在任总书记之前,习近平在福建和浙江的文化探索与实践,也为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从历史中凝聚而来,在新时代里开疆拓土。它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从战略原则、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三个方面建构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以人才为根本”是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六大战略原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构成了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略布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坚定执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尹建华[4](2014)在《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在当今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决定着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因此,开展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研究,无论是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还是对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基于研究命题的基本概念界析,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开展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研究,首要而又基础性的工作是在对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其特征和规律,凝练和概括其核心行政文化,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并尝试对其进行现代建构。基于此认知,论文按照如下的思路对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展开论述: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行政思想、列宁的行政思想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进行总结和概括;接着,从党和行政关系、行政组织思想、行政人格思想、行政行为思想和行政价值观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前夕和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行政文化进行梳理。最后,在对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现代建构。研究发现,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总体呈现出从新民主主义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转化的阶段性发展特征;遵循了继承了马列主义行政思想、吸收和借鉴了外国先进的行政经验及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精华和实事求是地根据形势进行变通或创新三大基本规律;形成了以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党对行政的领导、民主集中制、人民公仆意识、廉洁高效和民主行政和行政为民为主要的核心行政文化;在进一步现代化中将面临着难于摆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惯性、传统行政文化糟粕的内涵型影响依然存在和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行政经验将使其“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两大基本特性面临变异危险的三重挑战。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最后认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灵魂,将行政的本质属性回归公共性,将行政为民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将廉洁行政和高效行政作为永恒的信条,将民主、法治和科学作为行政的基本准则。

江泽民[5](1997)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

路云辉[6](2003)在《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通过对江泽民的一系列论着和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宏观战略决策的研究,探讨和研究江泽民独特的战略思维方式与思维艺术,加深我们对江泽民战略思想的理解,提高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本文分上下两编。加上导论与结语共十个部分。 导论从战略思维的概念入手,集中阐述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本质与地位。江泽民战略思维是谋划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这一本质体现在他的思维要素、思维方法、思维视野、思维起点和思维运行机制上,体现在他对国家发展态势的谋划中。江泽民的战略思维反映了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思维的典范。江泽民的战略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思维方式与当代形势和实践的创造性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以鲜明的时代内容,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上编分四章,主要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探讨与研究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思维方式属性。 第一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构成要素与思维方法。江泽民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在变动不居的事物中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具有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意志。他重全局,谋长远,紧跟时代脚步,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其思维方法主要有系统整体性思维方法、动态思维方法、前瞻性思维方法。 第二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视野。江泽民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与开阔的世界眼光。他以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为思维坐标点,以中国的未来发展为思维指向,思维跨越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体现出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思维特征。 第三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起点。江泽民“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始终自觉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其战略思维的逻辑起点。在对外战略中,他以具体表现为民族利益的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在对内战略中,则以具体表现为人民利益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第四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运行机制。为了维护与实现国家利益,江泽民客观分析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预测国际环境的变动趋势以及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他科学评判我国的综合国力,探求我国国力的优势与劣势。在充分综合国内外思维材料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规划了<WP=3>我国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以及战略措施。 下编分四章,主要探讨与研究江泽民的战略思维艺术。 第一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借势思维艺术。江泽民善于“借东风”。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捕捉世界发展带给我国的机遇,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强劲。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积极采取行动,规避风险,利用机会,发展自己。整个世界呈现出催人奋进的态势。面对这种态势,江泽民主持制定并具体部署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主持制定了“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第二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乘势思维艺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国力渐增,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各方面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江泽民乘势而上,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第三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造势思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重道远,需要全国人民的团结,需要全国人民不断提高建设本领。为了营造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声势,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增强了党的凝聚力,造就了党与人民的大团结。为了营造全国人民的学习之势,他要求领导干部“讲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创建学习型社会,造就由党内到党外,由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的规模巨大的学习声势。 第四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布势思维。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枚关键棋子,总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江泽民努力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协调统一,部署有利于发展的国内环境。他积极主动开展双边与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树立大国形象,争取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回旋余地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为国内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

江泽民[7](1997)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张传能[8](2010)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党代会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集中体现,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领域。研究新时期全国党代会报告,是为了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的领域,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及党的建设史等方面的研究,还可以对未来党代会报告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将历史和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采用比较研究、定量分析、微观分析等方法,把新时期六个全国党代会报告放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环境之中,结合改革开放现实的历史发展,进行系统地研究,并探讨其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在中共党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五章。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并界定相关的概念,说明研究的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正文以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线索。第一章回顾党代会报告历史,作为研究新时期党代会报告的铺垫。第二章概论新时期六个党代会报告。第三章至第五章围绕线索展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认识,在这一道路上指导党和人民前进方向的理论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形态是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章首先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六个党代会报告,从报告的产生、地位的演变、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展开,再从报告的产生、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五个党代会报告作概述。这可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第二章是总论,是对新时期六个党代会报告进行的总体的研究,得出的以下结论也是本文的一个独到之处。这一章指出,新时期六个党代会报告,从产生来看,都是先确定报告的总体设计;起草工作都是在中央集体领导下进行;自中共十三大开始,报告的修改都历经较长时间并数易其稿,报告征求修改意见的范围扩大到地方和党外,修改的内容全面;报告的宣读和通过方式上逐步走向规范。从文本来看,其框架和结构都是以对历史及成就(问题)和基本经验的总结为起点,内容上围绕报告的主题,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统一祖国、外交、党建等方面展开,报告的各个部分分别用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标题揭示各部分的中心内容;报告的语体是多重风格统一;在语言表达方面,选词凝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词语主线,富有时代气息,有着独到鲜明的风格特征。从作用上看,党代会报告根据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规定国家发展的方向,它首先具有引领中国发展走向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重要载体;对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起着指导作用。第三章阐述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认识变化的历程,分析认识转变和深化的原因,并指出,对国情的正确判断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确立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制定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国情是动态、发展的,需要不断重新、反复、深入地认识。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和中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在实践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化建设、和平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第四章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概述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分析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处,指出理论建设和发展的启示是:必须要清除思想障碍,必须坚持“结合”这个基本方式,必须要解决掌握群众问题。第五章从新时期党代会报告看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确立和发展,指出,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点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初步提出,经过中共十二大前后的探索,正式确立于中共十三大报告,并被中共十四大报告贯彻和坚持。中共十五大报告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贯彻和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全面地、发展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结语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怎样更好地发挥党代会报告的作用及其应该改进的方面提出的以下见解上。如提出了创造党代会报告发挥作用的外在条件的新观点:确立党代会的权威、解决党代会报告与其它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等的关系;提出了改进党代会报告产生方式的新主张:党代会报告的起草以上一次报告为蓝本,征求意见必须面向全体党代表,并扩大范围;在有换届选举的党代会上使用两个党代会报告,由原总书记作内容上侧重总结过去的报告后,再由新当选总书记作一个内容上侧重规划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完善党代会报告内容结构的新看法:增加论述面临的问题以及民情、民生问题的内容;党的建设部分应该体现法治精神、包括党建现状分析。结语最后指出,这些改进可以更好地发挥党代会报告对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方向上的指导作用。

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9](1997)在《学习十五大精神专题辅导》文中指出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这个《报告》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它将以对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深刻谋划与深远思考,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学习十五大精神,不仅要充分认识会议的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十五大的精神实质。一、十五大的背景及重大意义(一)世纪之交的重要会议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们党能不能带领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大踏步地走向繁荣

江泽民[10](1997)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文中认为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学理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理论渊源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一)历史基础
        (二)现实基础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主题与共同主题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一)构成结构分析
        (二)构成要素分析
    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括表述
        (一)确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原则
        (二)关于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几种观点辨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历史考察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转换的准备
        (一)历史准备
        (二)现实准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形成与确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形成与确立的标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阶段性回答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检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承接与推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跨世纪承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阶段推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时代推进
        (一)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态度、决心和信心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开展新时代的实践变革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形成与推进的经验启示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必须紧密围绕共同主题
        (二)坚持和深化新时期共同主题必须妥善处理多种困难
        (三)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努力回答好一系列基本问题
        (四)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路径
    一、贯穿于新时期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主题
        (一)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统一于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二)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三)具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三、贯穿于中国国家治理和改革的实践——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
        (一)统一于治国理政五年规划(计划)实践
        (二)上升为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三)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
        (四)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五)作用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调控
    四、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实践——以重大会议和报告视角
        (一)通过党代会报告的题目显示出来
        (二)借助党代会的主题展现作用
        (三)通过大会发出的号召发挥力量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理论表达
    一、表现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具体形态
        (一)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与创新
        (一)推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特征认识的新发展
        (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全面拓展
        (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实现理论飞跃
    三、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和整合
        (一)贯穿于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生成过程
        (二)促进新时期理论成果的整合
        (三)促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
    四、促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形成共同的理论主题
        (一)使创新成果保持相同的理论本质
        (二)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围绕着相同的脉络
        (三)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共同的方向
        (四)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一致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原因分析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
        (一)对共同主题的理论认识容易发生偏颇
        (二)对共同主题的实践认识容易发生偏离
        (三)共同主题的坚持力量容易发生损耗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方面的原因
        (二)国际方面的原因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对策思考
    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
        (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
        (一)准确判断时代特征
        (二)深刻把握主体特征
        (三)准确把握任务特征
    三、夯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
        (一)问题导向是破解实践课题的科学方法
        (二)坚持―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范式开展理论创新
        (三)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中推动实践创新
    四、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二)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创新
    五、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二)改革创新精神是坚持共同主题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史回顾
    二、 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时代特征与内外环境之比较
    一、 时代的发展与时代主题的变化
    二、 战争与革命主题下的内外环境
    三、 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内外环境
    四、 几个规律性认识的总结
第二章 民主公开性之比较
    一、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问题
    二、 党内民主选举问题
    三、 社会舆论的充分表达问题
    四、 关于代表大会民主公开的几点启示
第三章 理论探索之比较
    一、 理论探索的历史轨迹
    二、 理论探索的典型成果
    三、 理论探索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现代化发展战略之比较
    一、 战略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 战略目标体系
    三、 战略结构层次
    四、 战略实施方式
    五、 战略演进的基本趋向
第五章 党章之比较
    一、 时代特色与历史针对性
    二、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三、 修改完善与发展变化
    四、 党章演进与党的建设
第六章 地位和作用之比较
    一、 党的理论纲领路线的地位和作用
    二、 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三、 代表大会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结论
征引文献
致谢

(3)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概念分析法
        1.3.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3 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1.3.4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4.1 具体思路概述
        1.4.2 具体思路图示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何谓文化及文化何以强国
    2.1 文化的内涵指向
        2.1.1 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意涵
        2.1.2 西方语境中的文化内涵
    2.2 文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辨析
        2.2.2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概念辨析
    2.3 文化何以强国
        2.3.1 为个人和民族提供精神滋养
        2.3.2 启迪治国理政的智慧
        2.3.3 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渗透交融
        2.3.4 缓和国际关系的“润滑剂”
3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重要思想资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3.1.2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3.2.1 民本思想
        3.2.2 尚贤思想
        3.2.3 非攻思想
    3.3 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3.3.1 爱国主义
        3.3.2 忠诚为民
        3.3.3 艰苦奋斗
        3.3.4 敢闯新路
        3.3.5 信念坚定
        3.3.6 甘于奉献
    3.4 十八大之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3.4.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3.4.2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
        3.4.3 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
        3.4.4 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
4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4.1 主体条件
        4.1.1 知识积淀
        4.1.2 文化情怀
        4.1.3 专业背景
        4.1.4 知青岁月
    4.2 家庭因素
        4.2.1 革命的基因
        4.2.2 优良的家风
    4.3 环境因素
        4.3.1 时代环境
        4.3.2 媒介环境
        4.3.3 国际环境
        4.3.4 国内环境
5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
    5.1 习近平在福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1.1 闽东文化建设
        5.1.2 福州文化建设
    5.2 习近平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5.2.1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
        5.2.2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6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战略原则
        6.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6.1.2 以人民为中心
        6.1.3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6.1.4 以创新为动力
        6.1.5 以开放为取向
        6.1.6 以人才为根本
    6.2 战略布局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6.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
        6.2.3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
        6.2.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强国之柱
        6.2.5 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之态
        6.2.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6.3 战略举措
        6.3.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统领文化强国建设
        6.3.2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6.3.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凝聚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6.3.4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3.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7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7.1 政策导向和战略高度协奏共鸣的文化建设新地位
        7.1.1 制度护航文化强国建设
        7.1.2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文化强国
    7.2 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新理念
        7.2.1 不忘本来传承民族的文化命脉
        7.2.2 开辟未来在创新中激发活力
    7.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比翼齐飞的文化建设新维度
        7.3.1 以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
        7.3.2 以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动力
    7.4 立足中国和放眼世界交流互鉴的文化建设新视角
        7.4.1 立足中国扞卫文化的民族性
        7.4.2 放眼世界实现文化的双向开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二) 有助于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 有助于行政作风的好转及行政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四) 有助于弥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缺位”
    二、 理论前提: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行政文化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命题的基本概念界析
        (一) 行政
        (二) 文化
        (三) 行政文化
    四、 基本思路、论文框架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论文框架
        (三)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行政思想
        (一) 行政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执行
        (二) 卑劣化、官僚化和集权化是旧行政的三大基本特征
        (三)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行政的新图景
    二、 列宁的行政思想
        (一)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二) 践行议行合一,实现人民管理
        (三) 贯彻民主集中制,反对官僚主义
        (四) 将经济管理作为行政的首要职能
        (五) 把国家机关革新为廉价高效、民主公开的机关
        (六) 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格
    三、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华
第三章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一、 从建苏维埃政府到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民政府的行政组织心理
    二、 从不准党员“做官”到主动参政的党政关系心理
    三、 关注民生的行政价值取向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一、 在继承列宁的党政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积极主张党政分开
    二、 效仿苏俄建立行政组织制度
        (一) 建立“议行合一”的行政组织体系
        (二) 将组织性质定位为工农民主专政
        (三) 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行政组织原则
    三、 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的行政人格思想
        (一) 干部工人化
        (二)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行政规格意识
        (三) 勤政廉政的行政品格
    四、 初步形成了廉洁、高效、民主和依法的行政意识
        (一) 继承马列主义的廉价政府理念,大力推行廉洁行政
        (二) 为实现高效行政,科学调整区划和划分央、地职能,大兴调查研究
        (三) 落实选民的罢免权,强化民主监督,推进民主行政
        (四) 依法行政思想的萌芽
    五、 形成了一切为了工农的行政价值观
        (一) 大幅提高工农地位
        (二) 努力改善工农生活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一、 在党和行政的关系上主张在党政分开前提下确立党的一元化领导
    二、 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建立适合抗战需要的政权组织制度
        (一) 将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行政)委员会作为政权的组织形式
        (二) 及时地将政权的性质调整为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三) 在议会民主制的外表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 树立了以是否抗日为基础的行政人格思想
        (一) 将是否抗日作为选任政府工作人员的首要标准
        (二) 确立“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干部规格意识
        (三) 政府工作人员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格
    四、 廉洁、高效、民主、依法的行政行为意识逐步增强
        (一) 精兵简政,反腐倡廉,确保政府廉洁运行
        (二)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高效运转
        (三) 民主行政意识的逐步增强
        (四) 继续推行依法行政
    五、 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价值观
        (一) 充分保障人民权利
        (二) “给人们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三) 努力改善民生
第六章 建国前夕与初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一、 党政关系经历了从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到以党代政的转变
        (一) 强化党一元化领导,尤其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 主张在党政分开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府的领导
        (三) 以党代政局面的初步形成
    二、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基于国情逐步建立中国特色行政组织制度
        (一) 组织形式实现了从协商民主的政府委员会到人大会制政府的转变
        (二) 组织性质定位经历了从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转变
        (三) 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组织原则
    三、 社会主义行政人格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 选人的首要标准经历了从回归基于阶级出身到基于才能的转变
        (二) 旗帜鲜明地反对干部特权化
        (三) 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还要具备文化业务素质
    四、 廉洁、民主和依法的行政行为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 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廉洁行政
        (二) 发动人民参与,反对官僚主义,促进民主行政
        (三) 依法行政意识在废除旧法制和确立新法制进程中得以进一步增强
    五、 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从行政为民到效率至上的转变
        (一) 从满足农民土地需求到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道路
        (二) 从劳资两利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 从团结改造知识分子到“双百方针”的确立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一、 以党代政的继续发展导致了党政合一的体制最终形成
    二、 逐步“左”倾的行政组织思想
        (一) 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逐渐被革委会取代
        (二) 组织性质定位从人民民主专政“左”倾为无产阶级专政
        (三) 宪法上得以确认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在实践中遭到严重破坏
    三、 略显“左”倾的行政人格思想
        (一) 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从基于才能逐步过渡到基于政治素质与态度
        (二) 反对干部特权化,防止“形成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三) 干部的品格要求从“又红又专”发展到只重“红”
    四、 廉洁和民主的行政行为意识继续发展,依法行政意识逐渐断裂
        (一) 精简机构,倡导节约,禁建楼堂馆舍,推进廉洁行政
        (二) 在反对官僚主义中强化人民监督与参与,促进民主行政
        (三) 依法行政因逐渐被依政策、文件行政所替代而出现断裂
    五、 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从效率至上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转变
        (一) 效率至上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八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文化
    一、 在党政分开的改革进程中强化和改善党对政府的领导
    二、 逐步恢复和完善中国特色行政组织制度
        (一) 组织体系逐步从四级革委会发展为五级人民政府
        (二) 组织性质定位从无产阶级专政恢复到人民民主专政
        (三)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进一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四) 推进政府职能由全能管治型政府向有限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 社会主义现代行政人格思想逐步形成
        (一) 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标准选任干部
        (二) 坚定不移地继续反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特权化
        (三)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 廉洁、民主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科学行政意识已经生成
        (一) 精简政府机构,倡导廉洁,严惩腐败,大力推进廉洁行政
        (二) 强化民主监督,加强与人民联系,扩大人民参与,促进民主行政
        (三)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动下,依法行政正逐步向法治行政迈进
        (四) 科学行政意识已经生成
    五、 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从民生为本、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
        (一) 民生为本
        (二) 效率优先
        (三) 更加注重公平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总结、反思与现代建构
    一、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总结与反思
        (一)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具有阶段性演进特征
        (二)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呈现四大演进规律
        (三) 中国共产党核心行政文化已经形成
        (四)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现代化面临三重挑战
    二、 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现代建构
        (一) 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灵魂
        (二) 将行政的本质属性回归公共性
        (三) 将行政为民作为核心价值取向
        (四) 将廉洁、高效确立为永恒信条
        (五) 将民主、法治和科学确立为基本准则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三)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七)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一)健全民上制度。
    (二)加强法制建设。
    (三)推进机构改革。
    (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五)维护安定团结。
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
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6)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当代思维科学的精华
    一、 战略思维:谋划全局的思维方式
    二、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谋划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
    三、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思维的典范
    四、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丰富和发展
上编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结构与程序
    第一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要素与方法
        一、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构成要素
        (一) 观念要素
        (二) 知识要素
        (三) 价值要素
        (四) 情感要素
        (五) 意志要素
        二、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 系统整体性思维方法
        (二) 动态思维方法
        (三) 前瞻性思维方法
    第二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思维视野
        一、 深邃的历史眼光
        二、 开阔的世界眼光
    第三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起点
        一、 民族利益是江泽民构筑我国对外战略的思维起点
        (一) 旗帜鲜明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二) 为了谋取有利的发展环境,国家关系不应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三) 作为思维起点的民族利益主要是民族的发展利益
        二、 人民利益是江泽民构筑国内发展战略的思维起点
        (一)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三)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四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运行机制
        一、 战略环境的分析
        (一)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形势
        (二) 世界发展的两种主要趋势
        (三) 周边环境的分析
        二、 综合国力的分析
        (一) 经济实力
        (二) 政治实力
        (三) 文化实力
        (四) 军事实力
        (五) 资源实力
        三、 战略目标、方针、步骤与措施的统筹规划
        (一) 关于战略目标
        (二) 关于战略方针
        (三) 关于战略步骤
        (四) 关于战略措施
下编 江泽民的战略思维艺术
    第一章 江泽民的借势思维
        一、 利用现代科技革命的机遇,谋求我国发展
        二、 利用经济全球化所造就的发展态势,谋求我国发展
    第二章 江泽民的乘势思维
        一、 加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 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三、 加快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第三章 江泽民的造势思维
        一、 造团结之势
        (一)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二) 提出并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 反腐倡廉
        二、 造学习之势:从“讲学习”到“创建学习型社会”
        (一) “讲学习”思想的提出
        (二) 对“讲学习”的战略部署
        (三)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及目的
        (四) 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部署
    第四章 江泽民的布势思维
        一、 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布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之势
        (一) 改革、发展、稳定是影响全局的关键性棋子
        (二) 协调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二、 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布稳定发展的国际态势
        (一) 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建设性关系
        (二) 积极利用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外交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研究的概况
        (二) 已有研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说明
    四、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党代会报告历史考察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代会报告概述
        一、报告的产生
        (一) 中共二大至六大的报告
        (二) 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二、报告地位的演变
        (一) 中共二大至六大的报告
        (二) 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三、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代会报告概述
        一、报告的产生
        (一) 中共八大报告
        (二)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至十一大报告
        二、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代会报告概论
    第一节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概述
        一、报告的产生
        (一) 报告的总体设计
        (二) 报告的起草
        (三) 报告的修改
        (四) 报告的宣读和通过
        二、关于报告的文本
        (一) 报告的框架和结构
        (二) 报告的语体
        (三) 报告的语言表达
    第二节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作用的分析
        一、引领中国发展走向的作用
        二、中共领导作用发挥的重要载体
        三、对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认识
    第一节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国情的认识
        一、党代会报告对国情认识的脉络
        (一) 中共十三大报告完整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 中共十五大报告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特征
        (三) 中共十七大报告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二、党代会报告科学揭示中国国情的原因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 历史经验教训的汲取
        (三) 对西方国家的新认识
        三、正确认识国情的意义和启示
    第二节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一、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时代特征认识的脉络
        (一) 中共十二大报告坚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的传统观点
        (二) 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观点并被十四大报告坚持
        (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坚持这一认识
        二、党代会报告对时代特征认识转变的原因
        (一) 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改善
        (二) 全球发展问题凸显
        (三) 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
        三、正确认识时代特征的意义
第四章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建设
        一、中共十二大报告至十五大报告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 中共十三大报告首次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三) 中共十四大报告阐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四) 中共十五大报告确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
        二、中共十六大报告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系统阐述
        (二) 十六大报告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三、中共十七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阐述
        (二) 中共十七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第二节 党的基本理论的创新及启示
        一、党的基本理论的创新
        (一) 邓小平理论的创新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
        (三)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二、党的基本理论建设和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 理论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 理论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结合”这个基本方式
        (三) 理论建设和发展要解决掌握群众问题
第五章 从新时期党代会报告看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确立和发展
    第一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确立
        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一) 党确立基本路线(总路线)的回顾
        (二) 新时期党对基本路线的探索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确立
        (一) 中共十三报告对党的基本路线的阐述
        (二) 中共十四大报告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贯彻
        (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全面阐述党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坚持和发展
        一、中共十六大报告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坚持和发展
        (一) 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的任务
        (三) 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二、中共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坚持和发展
        (一) 阐述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二) 确定了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社会建设的任务
        (三) 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演变的启示
        一、全面地、发展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内容
        (一)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 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 关于改革开放
        (四) 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结语
    一、创造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报告作用的条件
        (一) 加强党代会的权威
        (二) 从执政的角度考虑全国党代会报告的作用
    二、从党的建设科学化着眼改进党代会报告产生的方式
        (一) 规范报告出台的程序
        (二) 关于向代表大会作报告的问题
    三、完善党代会报告的内容结构
        (一) 增加论述面临的问题的内容
        (二) 突出党的建设部分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D]. 梁庆周.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研究[D]. 李洪河.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3)
  • [3]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D]. 陈晶莹. 浙江大学, 2018(04)
  • [4]中国共产党行政文化的历史考察[D]. 尹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5]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江泽民. 理论建设, 1997(05)
  • [6]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D]. 路云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7]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J]. 江泽民. 求是, 1997(18)
  •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研究[D]. 张传能.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学习十五大精神专题辅导[J]. 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 福建理论学习, 1997(11)
  • [10]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J]. 江泽民. 人民论坛, 1997(10)

标签:;  ;  ;  ;  ;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