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方法

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方法

一、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荷池[2](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朱远来[3](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周维国[4](2020)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地球科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等测评中受到重视。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应该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展开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建构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地球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一级维度划分为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划分为了四个表现水平,确定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测评指标。第二,开发高质量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本研究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纸笔测评,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纸笔测评工具和态度量表工具在初步编制后,均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正式测试后,测评工具的各项参数符合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的参数要求,得到了质量可靠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第三,发现并总结提炼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整体特征。整体来看,大部分初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大部分高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高于初中毕业的要求,但能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被试较少;被试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在质疑精神维度水平较低,有待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施测学校探究影响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从学生成绩和师生访谈的角度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探讨。针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现状,笔者提出理顺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球科学课程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个人地球科学素养、改革现有的地球科学教学方式、创新地球科学的评价方式等四点建议,以提升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

李欣[5](2011)在《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教育肩负着为各国培养优质劳动力资源的重任,它对国家发展与繁荣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在新的经济格局中获得或保持优势地位,世界范围内各国都进行了旨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教育改革。因高中教育的特殊性,普通高中的教育改革尤其受到各国关注。普通高中教育对各国人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固本强基”的作用。高中学生面临分流,普通高中教育首先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的重责,要向社会负责,保证所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需求;普通高中教育还肩负着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重责,要向高等学校负责,保证所输送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普通高中教育还要向学生本人负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高中教育尚未实现义务化的国家,学生需要经过筛选和付费才能接受高中教育,因此各普通高中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为日后的就业和升学打好基础。一言以蔽之,高中教育能够“固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关系到各国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而建立科学、规范、富有公信力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其中以美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和成熟,作为引领世界的“评价强国”,其教育评价与测量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典范。中国正在经历着建国后基础教育领域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欲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并且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也提出要与高中阶段的评价相挂钩,于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在这一点上,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考试古国”与美国这个年轻的“评价强国”产生了超越历史的共鸣。我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才刚刚起步,将其与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比较,有利于为我国的考试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发现和纠正我国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美两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实践领域的事务,牵涉面甚广。本文旨在通过特定的五个维度对两国的考试进行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找出两国考试在诸多方面的异同,最后在前述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两国考试各自的特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走向。具体而言,本论文分析的维度包括历史的维度、教育评价的维度、教育测量的维度、教育行政的维度和未来的维度,中间三个维度重在对两国考试现状的描述与分析,由此构成对两国考试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的纵向研究,而每个维度内部却是从不同方面进行的横向研究,意欲通过这样纵横交错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分析两国的考试。其中,历史的维度是对考试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作分析比较,旨在回答两国的考试“从何而来”的问题。本文认为,两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由两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促成的,体现了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该考试在中国的发展源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为我国的民族振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该考试在美国的出现也是由于政治经济原因。从七八十年代最初的“最低能力测验”到如今的“综合考试”和“课程结业考试”,每一次考试难度的提升和考试内容的扩充,其背后最有力的推手都是国家政治经济需要。对两国考试现状的考察从教育评价、教育测量和教育行政三个维度展开。教育评价的维度是对考试内涵与定位的分析比较,旨在从教育评价本身来考察两国的考试“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考试”。其中包括考试的性质、功能、与高中其他评价体系的关系以及考试的意义。中国各地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目前尚缺少统一的认识。各地对该考试的功能预设主要有导向功能、监管功能、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在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系上,主要存在两种关系:“整合式”和“并列式”。该考试在中国的意义表现为有利于高中新课改的深化、有利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而且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各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基于各州课程标准的州级考试,都是在特定年级的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考试;在考试功能上,美国的考试与中国相似,都具有导向功能、监管功能和鉴定功能这些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功能,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具有问责功能;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各州的教育问责体系具有“嵌入式”和“剥离式”两种关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美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督促学生、教师和学校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并改善公立教育而负起责任,最终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教育测量的维度是对考试要素与实施的分析比较,旨在从教育测量的要素和实施过程来考察两国考试“怎么考”的问题。具体为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命题、成绩评定和考试结果使用六个方面。整体而言,中国的考试内容覆盖面广,考试方式比较多样,能比较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然而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考试命题上不够严谨,致使教育测量所收集的信息缺乏信度和效度,后期对考试结果的等级处理加重了测量的不规范问题,特别是最后如何把考试结果应用于高校招生,各地的做法尚不明朗,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呈逐渐多样化的趋势,但仍以传统的阅读、写作、数学和科学作为核心考试科目,考试的类型也正在由综合考试逐步过渡到课程结业考试,考试方式较为单一。但美国的整个考试过程更为科学严谨,在信度、效度和可操作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在结果上也更好地发挥了教育测量对教育实践的反馈效果;教育行政的维度是对两国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进行的分析比较,旨在从行政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考察两国的考试“怎么管”的问题,具体包括管理体制、负责机构和规章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中国的考试大多采取省市区(县)的三级管理体制,有个别地方还把学校明确纳入管理体制,形成四级管理体制;中国考试的具体负责机构较为多样,可大致分为四类;在考试的管理规章方面,各地大多出台了有关考试的通知和细则;各省区在考试是否要向考生收费以及收费标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收费的依据不够明确。总体而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组织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理顺关系、精简机构,政府机关对考生的服务意识有待提升;美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二级管理体制,这是由美国特有的教育行政体制决定的;美国各州的考试负责机构通常都是州和学区的问责评价部门,机构设置简约清晰,管理层级少,信息沟通更为通畅;美国各州的考试都是州议会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的,具有法律效应;对残障学生和英语学习生等弱势群体的考试政策更是体现了其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思想。几乎所有州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免费的,其教育行政部门都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未来的维度是指对两国考试进行的探讨与展望,旨在总结两国考试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走向做出建议或展望,从而回答两国考试“去往何处”的问题。中国高总学业水平考试在整体上体现了三个特点:首先是在组织和管理上的行政化,其次是在考试内容与方式上的多元化,以及在参与程度和考试范围上的全面化;中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对考试的性质缺乏统一认识、考试的组织管理亟待加强、考试命题及成绩评定缺乏科学性、考试结果缺乏通用性、如何与高考合理挂钩不明朗等五大问题。其未来发展应首先更新管理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其次要大力发展专业测评,引入专业考试服务机构;最后还需要完善高中评价体系,理顺上下关系;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在整个考试活动中的民主化精神;二是在考试政策的创设和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依法治考”;三是考试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美国考试的问题主要为:考试费用过高、对考试结果的过度使用、考试公平性不足、考试经济价值估计过高,以及考试导致高中教育功能异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预计未来会做出如下努力:首先就是尽可能在源头上确保所有学生具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完善现有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统一全国考试标准,扩大考试评价范围;此外还有建立多元化的高中教育评价体系,引入替代性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论文最后对两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做出共同思考,既有对教育管理体制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深度思考,也有对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的逆向思考,以此为结语。

徐冠华[6](2020)在《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文中指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16世纪下半叶开始,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积累时期迫切向海外扩张进行的。早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教士个人介绍和引进,中国接受西学呈现出被动、零散的状态。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主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富民强,呼吁清政府从国家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变革,筹办新式学堂以开展科学教育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层面开始创办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士人反思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提出改革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仿照西方国家教育模式开展科学教育,以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由此,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大学堂陆续成立并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成为清末时期仅存的三所国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成立于1902年,是按照清政府“新政”改革要求创办的首批新式大学堂,同时又是解决“山西教案”问题、英国人利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大学,学堂创办之初便有着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从1902年创办到1912年根据民国教育宗旨将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近10年时间中,中西文化在大学堂内部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一大特色。本文在整体架构上,将山西大学堂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放置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整体进程中,重点考察从创办到改校将近10年的时间内所开展的相关科学活动,对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背景、学堂科学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影响进行历史脉络的整理。论文既从学堂围绕科学教育而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知识普及、科学人物活动、科学人才培养等微观层面进行考察,力求厘清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历程,又从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宏观层面,考察大学堂科学活动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中的作用,对科学本土化和近代山西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在细节研究上,专注于大学堂学习引进的西方科学内容、科学专业设置与变迁过程、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科学人物及开展的具体活动、国外留学活动专业选择、毕业生从事科技工业行业的贡献等,深入梳理西方科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边缘而主体、由被动而主动的历史变迁,以细节佐证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在改变社会和民众对西方科学的认识所发挥的作用,阐述科学教育活动在促进科学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注重历史文献搜集与考证,广泛搜集了清末民初关于山西大学堂的史料,包括奏折、办学合同、使用的科学教材、授课科目、教习目录、毕业生目录等资料和档案文献,实地考察山西大学堂原办学地址和遗留建筑、历史实物等,配合当时报刊等关于山西大学堂的招生招聘、办学影响、科学活动的报道,呈现西方科学在大学堂普及和传播的历史;注重有效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针对历史实物遗失多、搜集不易的难点,采访和聆听大学堂外国教习后人、毕业生后人讲述,与历史记载和文献相互印证,力求尽可能真实还原大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历史,客观研究山西大学堂在西方科学普及和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章整体设计和构架、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在分析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普及的现状后,提出国家开展科学教育之于科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堂作为近代国家创办的首批国立大学堂之一,研究其开展科学教育及科学活动的情况和影响,对于研究和理解西学传播和科学本土化是极为合适的案例。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介绍近代中国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整体情况,主要是在教育“新政”制定前后学堂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的模式,在中西学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梳理山西大学堂从筹办到正式创办的曲折历程。第三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围绕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重点从学科设置、科学课程进行梳理,对办学的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西学教习延聘、学生招生与培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考察,对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模式从整体上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材及学习引进的科学知识,对大学堂专门的教材编译机构——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等进行考证,系统整理译书院从国外翻译的最新科学书籍,并对大学堂科学教材的内容、使用、影响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人物及科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科学人物的科学思想、在大学堂内部、外围开展的具体科学活动及贡献。第六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对山西大学堂毕业生的留学情况进行考证,主要是在当时留学浪潮下赴日本和英国留学的情况、所学专业及回国后的贡献,为山西地方科技、工业发展发挥的作用等,总结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的成效。第七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比较同时期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分析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融合的视角总结大学堂科学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学本土化的作用。第八部分为结语。总结文章研究得失。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结局,但围绕新式学堂科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意义重大。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人才培养、科学考察研究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认识和普遍接受西方科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山西大学堂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而且有效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对推动中国科学体制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深刻影响了近代山西科技、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

刘盾[7](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张二庆[8](2014)在《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新课改中科学课程实施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初中科学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初中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形式。从此,科学课程正式成为我国初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打破了分科科学课程在初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并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从各地科学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其实施并不理想。科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或诸多问题,绝大多数实验区又回到了分科教学。在改革之初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中,只有7个实验区选择了科学课程,并且多数实验区不久就退出了科学课程的实施,重新回到了分科教学,只有深圳市的科学课程实施了11年之久,但终因没有后续区域跟进等原因而退出实施,又回到了分科教学。武汉市属于省级科学课程实验区的典型,并且是在一些实验区开始退出科学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实施科学课程的。武汉市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一直充满了争议,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终因行政的不作为等原因而退出。另外,浙江省是我国目前仍在实施科学课程的唯一地区,并且其实施在2001年新课程改革之前基本已经进入常态阶段。针对以上基本情况,本研究梳理并分析了关于课程实施、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以及我国部分实验区科学课程的实施状况等方面的文献,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文本分析、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重点对深圳市和武汉市的科学课程的实施状态进行了考察,并通过与浙江省科学课程实施状况的比较,归纳并分析了科学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深圳市和武汉市的科学课程实施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科学课程的实施体现出了以下基本特征: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实施策略、行政决策左右着科学课程的实施、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呈现分化状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与其对科学课程价值的认同存在许多不一致。根据相关研究和对两个实验区科学课程实施的考察,本研究将影响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归纳为3个方面7个要素。3个方面分别为改革自身的影响因素、学校内部的影响因素和学校外部的影响因素,并对每个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为:《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对实施的影响;教师对科学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课程资源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行政决策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干预;升学考试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制约以及家长的分数观念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通过对深圳市和武汉市科学课程实施过程的考察以及对实施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将影响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因归纳为:科学课程改革导致了学校文化上的“断裂”;教师素养是制约科学课程实施的“枢纽”;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制约着科学课程实施的程度;地方行政决策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升学考试是制约科学课程实施的“瓶颈”。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下,要想促进科学课程实施的发展,必须为其创造条件。首先,加强科学课程改革与教育现实之间的适切性;第二、加大行政决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第三,完善科学教师的培养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第四,增加教育投入,为学校配备充足的课程资源;第五,进一步完善科学教材的编写;第六,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科学课程理论。

刘亮[9](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邹逸[10](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二、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关于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确定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的水平划分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方式及其测试内容的确定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的试题编制
    第二节 基于审题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中的测验等值技术
    第四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五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开发
    第一节 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第二节 基于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完善地球科学态度量表
    第三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态度量表工具
第六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正式测试与工具检验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工具组成与施测情况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检验
第七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征与讨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群体差异分析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释义
    第四节 基于样本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提升中学生现有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初稿
    附录2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态度调查量表
    附录3 正式测试的初高中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和量表试题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考试古国"与"评价强国"的历史对接
第一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路径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世界体系理论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法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路径:多维向度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概念与边界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相关概念解析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研究边界厘定
    第四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结构与局限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结构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教育评价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体系的关系
        (一) 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与特点
        (二) 高中新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系
        四、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问责评价体系的关系
        (一) 美国高中课程的结构与特点
        (二) 美国各州基础教育问责评价体系
        (三) 美国各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教育问责评价体系的关系
        四、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比较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评价体系的关系比较
        四、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教育测量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方式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时间安排
        四、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
        五、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
        六、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方式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安排
        四、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
        五、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
        六、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内容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方式比较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比较
        四、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比较
        五、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比较
        六、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行政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负责机构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负责机构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规章制度
    第三节 中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负责机构比较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规章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探讨、展望与思考:未来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问题与未来发展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未来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问题与未来发展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未来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对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共同思考
    一、统独之争:对教育管理体制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深度思考
    二、标准之殇:对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的逆向思考
    三、公平之问:对教育公平性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性的追问
参考文献
后记

(6)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
    0.4 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
    0.5 研究方法
    0.6 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1.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的发端
        1.1.1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1.1.2 近代中国的科学活动
        1.1.3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1.2 清末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1.2.1 山西大学堂的历史沿革
        1.2.2 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进程
        1.2.3 山西大学堂的办学款项筹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1.3 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
第二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1 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2.1.1 中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2.1.2 西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2.2 山西大学堂科学仪器购置及实验室建设
    2.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来源
    2.4 山西大学堂课程教习聘任
    2.5 山西大学堂学子招生与培养
        2.5.1 学子招生——西学薄弱
        2.5.2 授课方式——中西迥异
        2.5.3 学子培养——注重实践
        2.5.4 毕业考核——出身奖励
第三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
    3.1 山西大学堂初创时期科学教材编译
        3.1.1 清末科学教材编译活动的兴起
        3.1.2 山西大学堂对科学教材的需求
    3.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机构设置
        3.2.1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创建
        3.2.2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的创建
    3.3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教材编译及内容
        3.3.1 高等学堂用书
        3.3.2 中等学堂用书
        3.3.3 师范学堂用书、参考用书等
        3.3.4 科学教材编译人员组成
        3.3.5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编译活动的特点
    3.4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编译教材
    3.5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影响
        3.5.1 对中国科学教材的充实
        3.5.2 编译科学教材的传播
        3.5.3 编译活动之于近代中国科学启蒙
第四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
    4.1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考
        4.1.1 西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4.1.2 中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4.1.3 上海译书院的科学人物
        4.1.4 山西大学堂的管理人员
    4.2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活动考
        4.2.1 山西大学堂创办者的科学活动
        4.2.2 山西大学堂教习群体的科学活动
        4.2.3 其他教习的科学活动
    4.3 科学人物的待遇及奖励
第五章 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
    5.1 清末留学教育浪潮中的山西官派留学活动
        5.1.1 清末留学教育的起步
        5.1.2 山西地方留学活动
    5.2 山西大学堂学子赴日留学考证
        5.2.1 留日学生批次及人员
        5.2.2 留日学生的专业特点
        5.2.3 留日学生的活动及影响
        5.2.4 赴日留学兴起的原因分析
    5.3 山西大学堂留英学生群体
        5.3.1 留英学生批次及人员
        5.3.2 官派西斋留英学生专业分析
        5.3.3 西斋留英学生对山西科技发展的贡献
        5.3.4 赴英留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
    6.1 同时期国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6.1.1 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6.1.2 北洋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6.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6.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对科学本土化的价值
        6.3.1 推动近代教育体制变革
        6.3.2 提升山西科技工业水平
        6.3.3 影响山西政治文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成果

(8)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新课改中科学课程实施的特征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
    三、 研究的问题
    四、 研究的意义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课程
        (二) 课程实施
        (三) 综合科学课程
    二、 关于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 关于影响因素的分类研究
        (二) 学校内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 学校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 改革自身的影响因素
    三、 关于综合科学课程的相关研究
        (一) 西方综合科学课程的源起与发展
        (二) 综合科学课程的类型或组织方式
        (三) 提倡综合科学课程的依据与争论
        (四) 关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一) 为何采用个案研究
        (二) 具体研究方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 资料的搜集
        (二)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 研究的效度与局限
第四章 我国初中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 综合科学课程的源起与发展
        (一) 综合科学课程的萌芽期
        (二) 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期
        (三) 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新阶段
    二、 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状况
        (一) 国家级实验区的实施状况
        (二) 省级实验区的实施状况
第五章 深圳市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 为何采用科学课程
        (一) “闯出一片新天地”
        (二) “看好实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二、 科学课程实施采用了何种推进策略
        (一)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二) 行政组织,教师为主
        (三)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
        (四) 研发与科学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五) 及时总结,不断调整
    三、 教师如何走进了科学课程
        (一) 教师如何认识科学课程
        (二) 教师如何教科学课程
    四、 科学课程为何停止了实施
        (一) 孤军奋战,没有后续实验区跟进
        (二) 遇到重重困难,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五、 小结
第六章 武汉市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 为何采用科学课程
        (一) 符合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潮流
        (二) 推进武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二、 科学课程实施采用了何种推进策略
        (一) 实施以充分调研为基础
        (二) 全市统一采用科学课程
        (三) 以政策为实施的保障
        (四)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
        (五) 积极筹备各项配套工作
    三、 教师如何走进了科学课程
        (一) 教师如何认识科学课程
        (二) 教师如何教科学课程
    四、 科学课程为何停止了实施
        (一) 实施过程:充满了争议
        (二) 结局:回归分科教学
    五、 小结
第七章 科学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
    一、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实施策略
    二、 教育行政力量决定着科学课程实施的方向
        (一) 实施科学课程的决定由教育行政做出
        (二) 行政干预是科学课程实施推进的主要动力
    三、 教师对科学课程认同的分化
        (一) 对科学课程价值的认识:较高认同
        (二) 对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认识:迷茫
        (三) 对科学课程“评价建议”的认识:可操作性差
    四、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其价值认同不一致
第八章 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改革本身的因素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 《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二) 科学教材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二、 学校内部因素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 教师对科学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
        (二) 课程资源对科学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
    三、 学校外部因素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 地方行政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干预
        (二) 升学考试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制约
        (三) 家长的分数观念对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一) 基本特征
        (二) 归因: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 建议
        (一) 加强科学课程改革与教育现实之间的适切性
        (二) 加大行政决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
        (三) 完善培养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四) 增加投入,为学校配备充足的课程资源
        (五) 进一步完善科学教材的编写
        (六)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科学课程理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教师和教研员访谈提纲
    二、 教育领导访谈提纲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9)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二、文献综述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四、核心概念
        (一)初任科学教师
        (二)专业成长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七、论文思路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实践-认知理论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二、文化适应理论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三、身份认同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S中学概况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一、守望“科学素养”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一)“备”与“现”的差距
        (二)我们一起学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一)物质文化层面
        (二)制度文化层面
        (三)精神文化层面
        (四)人际关系层面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一)群体内的求同
        (二)群际间的立异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发现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四、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 周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 李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D]. 徐冠华. 山西大学, 2020(12)
  • [7]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8]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新课改中科学课程实施的特征与影响因素[D]. 张二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1)
  • [9]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10]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效果的一些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