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妇科简史

太溪妇科简史

一、泰西妇女医学纪略(论文文献综述)

胡亚冰[1](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潘喜颜[2](2011)在《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著为中心》文中认为清末共出版历史译著456种,与1901年前相比,数量与种类出现了明显飞跃,其中史学理论书籍开始引入,亚洲史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专门史的数量与种类、史传译著的数量均大为增加。清末共出版了87种史传译著,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清末史传译著具有与古代史传颇为不同的特点。清末留日学生取代传教士成为翻译的主力,他们共翻译了至少234种历史著作,占全部历史译著的51%,因此可以称为“留日学生主译时期”。清末历史译著的主要出版机构为民办出版社,其中出版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广智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等。其中绝大部分历史译著是在1901—1904年间出版的,其中又以1902—1903年为主,而1903年是史书译介的鼎盛时期,从1904年开始,历史译著逐渐减少。在“华夷天下观“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洲”、“亚洲”的概念。“东洋”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区域不断变动的地域观念。明末,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给国人了带来的“五洲”、“亚细亚洲”的观念。近代日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东洋”概念,并形成了“亚洲”、“东亚”概念,这些概念于近代传入中国,使国人的亚洲意识真正觉醒,并且国人对“东洋史”有不同于日本人的认知。与1901年以前相比,清末亚洲史译著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均大为增加,其中尤以“东洋史”与亡国史的影响较著。在清末出版的87种史传译著中,东洋史传译著为32种,所占比例为36.8%。与1901年前相比,清末东洋史传译著所占比例大为上升。清末维新思潮兴起,国人译介了大量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人物事迹的史传著作,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对维新志士的形象作了不同于日本原著者的解释。清末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国人在重建民族英雄系谱时,不仅从传统史书中寻找材料,而且还积极借助邻国日本所提供的资源,着重塑造了郑成功、成吉思汗、孙中山等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形象。

张宗华[3](2019)在《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绪十三年(1887),清政府选拔并派遣海外游历使,傅云龙作为此次考试“状元”,除了日本之外,主要游历美洲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五国。傅云龙是我国历史上对美洲进行系统考察的第一人,在游历过程中撰写了宏富的游历图经。这些图经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是当时国人对美洲最全面的考察报告。通过对图经内容的研究以及文本的比对,发现部分资料来源于《瀛寰志略》、《古巴杂记》、《米利坚志》、《联邦志略》等已有著述。傅云龙在考察之中还有诸多崭新的闻见,订正了前人著述中民数、疆域、风俗等方面的诸多舛误。此外,傅云龙游历中与美洲华人互动频繁,相关记述也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在五部图经中,《游历美利加图经》的价值最为突出,重点梳理美国政治制度、军事建设、文化教育以及考工经济。傅云龙此行不仅对其本人归国的洋务实践大有裨益,同时也推进了国人对美美洲尤其是美国的认识。总体而言,游历美洲图经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在当时以及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李益顺[4](2014)在《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传播是在西学东渐、西力东侵的历史格局中进行,与科学话语传播结伴而行的是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晚晴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酝酿期、萌芽期与初步形成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中酝酿期以传教士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萌芽期以维新报人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初步形成期则以辛亥报人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主。从格致话语传播到科学话语传播的嬗变,就是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表征。格致话语与科学话语代表着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一条是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路径,基本上沿袭明末清初传教士的“以学辅教”的宗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致”来指称Science,“科学”一词直到1905年间,《万国公报》上才开始使用“科学”词汇。传教士格致话语中的“格致”更多的是指称狭义上的科学,即自然科学,尚属“小科学”的范畴。并概述格致的本义、方法、分类、功能与精神等方面。鉴于晚清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实指中国人的自主构建,传教士只是起着一个中介与播种的作用。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格致话语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的“《察世俗》传统”,“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科学内容很少,属于宗教期刊。另一个是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东西洋考》传统”,以科学为主,宗教次之,类似世俗期刊。首先是“《察世俗》传统”主导,然后“《东西洋考》传统”取而代之。19世纪60年代以前,“《东西洋考》传统”一直被《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等传承。《中国教会新报》创刊后,两种传统共存。《万国公报》介绍了西方一些格致新闻、格致成果与格致理论,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1907年终刊后,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式微,“《察世俗》传统”回归主导。但“《东西洋考》传统”并未消亡,仍然被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所传承。另一条路径是中经日本的科学传播路径。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掀起了科学话语传播的两次高潮,具有“以学辅教”之表征。内容有区别,前者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新闻的介绍,是第一阶梯传播。后者更侧重于形而上的科学话语传播,是第二阶梯传播。并使用日文中的“科学”来指称Science。国内最早使用“科学”既非康有为,也非严复,而是《实学报》(1897年11月15日),但因未署名而难以确定身份。20世纪初“格致”与“科学”共存与混用,1905年以后,“科学”词汇才逐渐淘汰“格致”。日本成为了戊戌维新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科学话语传播的主要中介与信息来源。而日本国内的“科学”原本就有“大科学”与“小科学”两种发展趋势,但输入中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系统之学”的“大科学”。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主要具有信息传递、科学启蒙两项功能,与当时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形成互动。一方面,科学话语传播是观念革命的助产士,也是认知图式变革的加速器,对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的地理空间与知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宏观的宇宙天体、中观的人事社会与微观的物质世界都逐渐纳入人们的认知范围,科学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被人们所内化,科学传播所催产的这种深层变革,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学不再是奇技淫巧与旁门左道,而被正名,这是科学发展的外在要求。科学话语传播过程是近代科学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并促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近代转型。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有五项特征,即信息源上的外源性、传播途径上的单向度线性传播、传播绩效上的局限性、生长周期上的短暂性、话语体系构建上的渐进性等。科学传播层面上,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而新文化运动是对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传承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二者一脉相承。

李明勇[5](2018)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文中研究说明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使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基础,同时也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活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图书成为了贵州社会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活动在贵州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题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在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图书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现实活动,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传播环境中,图书传播活动与当时以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以印刷技术、造纸工业、驿传系统构成的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的传播环境对当时图书传播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历时性视角来看,晚清时期贵州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宽松的出版制度、媒介技术的改进、驿传系统的建立、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施行等方面都为当时图书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但从共时性视角来看,贵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媒介技术方面都极其落后,又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苗多汉少,语言不通,这样的传播环境又严重制约着图书传播活动的开展。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在复杂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整个图书传播活动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第二、三章就是对这些特色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归纳和分析。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在官刻系统中,主要刊刻经典文献、地方志书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相关的书籍,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刻本质量较高;在私家刻书系统中,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官宦个人出资,要么刊刻自己作品和经典文献,要么刊刻乡贤著作,所刊刻之书一般校勘精细,用纸用墨较为讲究,有不少精刻本;而坊刻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刊刻文化市场需求较大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书籍,而在用纸用墨方面不讲究,常采用低劣纸张,因此质量普遍不高。纵观晚清时期贵州刊印之图书,与贵州以往的刻本来看,呈现出图书内容丰富、刻本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丛书刊刻等方面的特征;而与同时期周边省份的刻书来看,呈现出刻本篇幅普遍较小以及字体圆润、质地柔软而颜色偏暗的特点。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涉及到图书交易、藏书、文人传播以及传抄借阅这四个方面。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交易主要有刊售合一的坊刻、专门售书的书铺以及贵州文人的省外购运这几种形式;而藏书包括学宫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这些藏书很好的起到了文献传承的作用,成为了书籍流通的特殊方式。在交通不便的贵州社会里,文人传播也成为了图书流通的一种方式,既有文人之间的相互赠予,也有客籍文人的输入和本地文人的输出。由于贵州书少价昂的现实,传统的抄书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随着印本书的增多,藏书思想变得开放,图书的借阅活动开始频繁,并出现了现代的图书流通形式。图书传播活动经过生产和流通环节之后,便进入到图书的消费环节阶段而被受众所接受。本文第四章则是对晚清时期图书传播的受众(包括受众类型、受众接受动机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受众类型主要有文人雅士、科举士子和普通识字家庭,但他们各自在消费图书时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文人雅士更多是出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的接受动机,科举士子则更多表现为对仕途的追求而读书,而普通识字家庭却更多以实用性为其目的。这些众多的图书受众,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府州县;从受众的成员构成来看,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从受众籍贯来看,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的家族、师友群体。本文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对贵州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通过受众的评价体现出来。受众评价包含了图书内容的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以及对图书版本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则是图书对受众在感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作用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群体的崛起、经世致用思想观念的自觉以及救亡图存活动践行诸多方面。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加快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重塑着贵州的文化生态,并提倡科学与民主,成立各种学会,创办各种报刊,进而助推着贵州社会文化的变革。在结语中,本文提出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贵州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促进了贵州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还通过对受众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助推着贵州近代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为当下贵州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陈亚淑[6](2016)在《《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早期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中,由林乐知担任主编的《万国公报》,办报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典型。除大力推广“西学”,发表政论,鼓吹变法外,《万国公报》还用大量篇幅报道世界各国时事。《万国公报》为吸引中国人由仿效日本进而学习西方,减轻在中国传教的阻力,推进中国变法的进程,对日本的报道也一直持续,且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涵盖日本的方方面面。除了日本本国的新闻消息外,《万国公报》还用大量篇幅刊载了有关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与琉球、朝鲜等国的交往之类的时事评论,构成其涉外报道的最主要内容。凡此种种,遂构建起了多面多层的“日本形象”。对国家来说,大众媒介最基本的功能是环境守望,即以最快速度直接反映国外时事动态和发展趋势,而近代报刊是大众媒介的利器,是当时国人了解国际风云变幻的耳目和捕获信息的得力助手。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经历了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为重点的明治维新,在中日近代化竞争中占据上风。《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它是由日本的国家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等不同的形象元素构成,《万国公报》的日本报道涵盖了这些方面,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给日本这个国家笼上了一层薄纱。貌似追求客观公允的新闻媒体常常是从特定的视角,选择特定的材料对事件加以报道的。《万国公报》是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纸,因此,《万国公报》建构的日本形象的出现与形成,变化与延续,尤其是对信息的选择与过滤,无一不受它身处的西方语境的影响与制约。《万国公报》建构的日本形象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却与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形象紧密相关,是在西方话语下,经过多种力量博弈、多种来源的参与、多样报道手段的运用而形成的。表面上由个体选择与决定的对日认识,其实却受到隐性的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是政治、媒体、个体三者互相影响的结果。从解读报刊对日本报道的视角出发,考察“日本形象”的构建与形成,也就是在探讨隐藏于背后的那个时代,探讨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融与突变。总的来说,《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是文明与野蛮相交织的,是西方文化在世界观念秩序中认同自身而构筑的文化“他者”,固然存在夸张与扭曲,然而同时也不乏符合日本实际的信息。

邹勇[7](2019)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史实和文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1898-1919年间新女性与都市的关系,以及新女性的尴尬处境。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契合新女性产生之大环境——都市,用文学现象映射新女性产生之小语境——男性指导这一内在写实。多角度地对史实和文学中的新女性处境、心理、实践做重新阐释和发现,深入挖掘都市新女性的精神内核,意在浮现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新女性群体。本文以小说为本位,将1898-1919年间都市新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新女性作为兼容民族国家诉求和女权诉求,兼容权力谋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女学生、英雌、女小说家、女新闻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新女性与都市”,拟对女性社会身份的近代变迁做一个整体的考察,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第二节探讨新女性群体产生的背景,即都市是如何促进新女性群体产生的。随着列强入侵,传统城市被迫走上改良开放的道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意识。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的形体和内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并没有在城市学或社会学中形成明显的意识表述。反而是清末民初的小说赋予都市生动的描写,尽情展现都市世界里包括新女性在内的新因素。当然小说建构下的都市景观并非都市实景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造想象,隐藏着多层文化密码。它的特点是将都市中的新旧因素原型化,通过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人事景来表现时人对都市新人文的心理迹象。小说反映出的心理迹象表现为关注都市空间、隐述乡村空间;聚焦公共空间、窥探私密空间;热衷描写女性空间这三个特征,引起人们对晚清大都市这个特定历史空间下新因素的注意。第二章“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新兴的女性群体(女工)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小说文本的分析,证明女工作为一个粗俗卑微的新兴的女性群体,并不是男性精英需要的新女性,因而新兴的女性群体不等同于新女性。第二节通过还原女学生的校园生活图景,重点阐述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两个极端,即真善美的女学生和沦落的女学生。第三节通过解读报刊、地方志等文献,综述社会舆论视野中的英雌,以及造成英雌陨落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小说文本,重点分析男性写作策略下的英雌群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章“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通过三节论述以下内容,第一节论“女学生形象的倒退”,即闺秀女学生形象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节论男性编辑策略下的女小说家,即女小说家是如何被包装的,以及女性创作中对新女性话语的实践及“越轨”书写。第三节论女小说家回归传统以及越轨书写的现实原因,即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尹延安[8](2013)在《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文中认为基于充实的史料分析,本课题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活动对汉语演变的历史作用。传教士创办的最早中文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主要是阐扬基督教义理。郭实腊1833年在广州出版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世俗与宗教内容并存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随后《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分别成为第一份在香港、北京出版的传播西学知识的中文刊物,《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综合性报刊以及《格致汇编》、《小孩月报》等专门报刊的创办使得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作用与影响越加突出。来华传教士的中文报刊活动持续了一百多年,和他们在华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汉译与出版等其它“文字传教”活动相比,影响面更为广泛。尽管与西学翻译一样,传教士中文报刊出版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基督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突破了传统文言的束缚,在词汇、语体和文体等语言表现形式上孕育着变革,是清末民初国人主导的汉语现代变革之前最有活力的语言成分。随着一大批传教士中文报刊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出版,国内外学者从历史、宗教、文化交流和语言文学等角度对来华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等报刊个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整体而言,当前学界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历史、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域,翻译学、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现有成果中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个案研究相对活跃,而整体研究相对不足,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成果也就难窥全貌并加以客观评价。另外,语言文学视角下的传教士中文报刊解读分析较为零散,侧重于语言学习、新词创制、翻译史实和传教士宗教文学等方面,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缺少综合性,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因此,就语言研究方面而言,传教士在华所创办中文报刊作为他们汉语言活动实践的最重要载体,当前研究对百年间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特征及其变化在汉语史、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充分。本研究主要以19世纪来华传教士所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格致汇编》、《六合丛谈》、《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中西教会报》、《小孩月报》和《万国公报》等八大中文报刊文本为研究对象,佐以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China Review(《中国评论》)和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教务杂志》)等三种英文报刊中传教士发表的有关汉语语言研究和对翻译认识的观点。基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境的分析,本研究将传教士中文报刊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翻译场域,以英国语言学界费尔克拉夫所构建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做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综合分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探寻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在促进汉语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及表现因素。全文除绪言、结语外,共分六章,围绕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本特征、报刊译述语言实践与报刊译述语言影响三个维度展开。首先,基于报刊译述文本的具体分析,从报刊新名词、文白杂糅语体风格、多样化文体形式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的客观化形式,即“传教汉语”的话语形式特征与影响,进而阐述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汉语“言文一致”与通俗化进程中所进行的语言实践及其积淀作用。其次,通过“西译中述”翻译模式、归化翻译策略、功利主义翻译观对汉译文本中语言使用的影响与制约的分析,从文本翻译实践维度探讨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的具体实现路径,论证了报刊作为“传教汉语”言说和“宗教书写”空间存在的合理性。第三,文本的社会实践分析强调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变迁产生的影响,从报刊译述所呈现的传教士汉语观和翻译观、报刊中语言-文学互动和晚清士人回应三方面论证晚清文化-语言-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对汉语语言演变的影响。具体而言:绪言主要概述了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内容。简要综述了目前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不仅可以重新认识传教士报刊语言活动对汉语近代变革的影响与作用,还能拓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范围,充实晚清翻译史写作。研究思路和内容上,以社会学、翻译学、文体学等理论为参照,综合利用历史考证、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三个向度框架,着重从报刊译述文本、报刊译述实践和报刊译述文本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通过具体文本分析,研究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传教汉语”的语言符号特征、形成过程及对汉语言变化的作用、表现途径,揭示汉语言发展中的外来影响及局限。第一章主要从晚清社会与传教士两个角度来看中文报刊译述发生及其语言呈现的合理性与现实性。首先,从传教士对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认识出发,论述报刊译述和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翻译与出版等文字活动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其次,通过传教士在华汉语实践活动和语言比较学习的分析,论述来华传教士获得的汉语言能力在“文字传教”中的适应性及对报刊译述和西学翻译的影响与制约。最后,从传教士文化身份入手,以中文报刊写作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互文分析为基础,论述传教士中文报刊文本翻译和创作是合二为一的,难以绝对分开,并分析了报刊译述所存在的不足。第二、三、四章属于报刊译述文本论部分,分别从词汇、语体和文体三个层面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章主要考察中文报刊所载的西学知识在汉译过程中产生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以及翻译原则和策略,并通过个案分析来阐述这些新译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被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系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一节主要基于中文报刊发展分别分析了比附、音译、意译等新词创制方式和重新启用旧词来表达新义等方式在不同阶段报刊词汇创制中的具体运用。第二节从翻译过程入手,讨论了制约报刊新名词译介的语言和社会双重机制。音译、语义改造和意译、自创、生造等方式是报刊新名词创制的主要方式,但基于汉语固有词汇和词汇特点的格义比附是译词得以流传的语言规律。通过“国会”、“议院”两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心理因素是制约新名词创制的社会机制。第三节从译词的社会影响入手,分析了传教士个人或群体在译名统一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的种种努力,讨论了新名词语义涵化、词汇化和语法化等三种主要汉化途径对转型期汉语词汇双音节化、多音节化演变的实际作用。第三章集中于传教士群体在报刊译述中对文言与官话白话选择的历史考察,描述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报刊语言实践中的翻译语体变迁及其历史缘由,并试图从中国语言文化背景出发来探讨他们的语体选择与实践对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一节中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对古白话、浅文理和官话等语体形式的吸收与变革,突出其文白杂糅与欧化特征。第二节从文本属性、译者主体性等文本内规范和翻译传统、翻译目的等文本外规范以及翻译策略认识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传教士报刊译述语体选择的制约因素。第三节着重分析了报刊译述语体口语化与欧化在汉语变革中的具体影响,一是官话地位的提升;二是词缀对构词的影响;三是句法结构扩展、语法手段丰富等因翻译引起的汉语欧化现象。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文体形式上渗透与糅合的表现、原因及影响。第一节以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所呈现的各种文体形式为参照,重点分析了新闻体、翻译小说、时论文体等在其后创办的中文报刊中所呈现出的文体特征及发展。第二节侧重于报刊译述中文体选择原因的分析,从内、外两个界面讨论了文体选择与演变的缘由: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束缚与突破;译者主体性制约下的读者意识。第三节从报刊译述文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通俗化需求下的报章体、翻译小说、寓言和新体诗对中国语言文学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在前三章论述报刊译述对汉语词汇、语体和文体的微观影响基础上,第五章为报刊译述过程分析,力图从文学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分析探讨晚清中国社会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的生成与影响。第一节从翻译模式入手,分析了“西译中述”合作翻译模式的特征与成效,它是中西文学-文化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一环。第二节基于报刊译述选材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报刊选材与中国社会经世致用思潮的关联,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报刊译述文本文体糅合的必要性。第三节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生成、传播与消费过程分析入手,论述了报刊译述语言对中国语言变革所能带来的影响之可及性程度。第六章是报刊译述影响阐述,从宏观语境角度论述中文报刊这一新媒介所承载的新思想、新观念如何以新文学形式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士人中产生影响,进而以文学语言的变革来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前两节侧重于文化层面的分析,第一节分析了报刊作为新媒介的作用,在思想、语言和文学层面的现代意义及其对自办报刊的影响。第二节从文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学观念在中西之间的碰撞,特别分析了《文学兴国策》对中国社会的教化意义。还分析了报刊译述的西学知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深远影响以及报刊在小说成为中国正统文学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一节论述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对晚清士人新型阅读、作者群体形成及其思想观念转变的巨大影响,尤其是是报刊译述语言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启发意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是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的“第三语码”,它以报章为媒介呈现出来的文言浅近化,乃至文言欧化、欧化白话在不同报刊层面、不同阶段有着形式各异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以来汉语书面语流变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教士中文报刊场域中的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现代变迁的推动主要基于报刊译述文本实践中的文化-语言-文学互动,通过来华传教士汉语语言学习与研究成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书写两种方式在词汇、语体、文体三个层面得以体现。(3)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互文性极强的翻译文本与创作文本里出现的新词语、衍变的杂糅欧化语体和形成的报章文体共同强化了推动汉语现代变迁的语言力量。首先,新名词的创制和传播使汉语的表达更清晰、更准确,逻辑性增强。通过概念的转变从思维层面上奠定文白转型的基础,并最终由古白话质变为现代白话。其次,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西方文学译介与批评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文学语言与文体现代化的发生,进而引发文学与语言变革的互动。(4)比较视域下的中西语言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是传教士进行翻译和创作的“规范”之一,并成为汉语现代变迁的理论来源之一。因此,在汉语现代变迁过程中,传教士中文报刊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与晚清文化、文学的互动,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外在变化,更从思想层面奠定了变革的社会基础。论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与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军锋[9](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王海鹏[10](2004)在《近代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基督教会在近代中国所开展的与妇女有关的各项工作。基督教会对中国妇女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不仅以报纸、刊物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而且在劝禁缠足、兴办女学、提高妇女地位等方面,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本文充分发掘并利用了《万国公报》、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中国差会年鉴》)等一批中外文材料,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采用专题式的研究方式,对基督教会有关妇女的一系列活动分别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力图通过对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的探讨,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基督教会在华的活动和影响。 本文以东西方妇女的差距为切入点,首先对基督教会重视在中国妇女中的传教活动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对基督教会为了改善中国妇女的生活条件、提高中国妇女的地位所作的努力分别进行了的详细考察。论文的主体分为四部分,主要包括基督教会在近代在中国的禁缠足、兴办女学、推行妇女卫生保健、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等内容。 妇女缠足是延续千年的陋俗,遭到基督教会的强烈反对。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缠足陋俗的由来,进而全面论述了基督教会反对缠足的言论,包括缠足之源、之因、之害、禁缠足之法等各方面,并以典型地区为例展示了不缠足运动的概况,最后对教会不缠足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基督教会倡导的不缠足运动在客观上对改革陋俗,从肉体上解放妇女起了推动和示范的作用,而且在千年的陋俗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开通了社会风气。 在古代中国,妇女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近代女学的兴办肇始于基督教会。本文先是比较了中西妇女教育的巨大差距,揭示了中国女子教育的落后状况,然后运用大量英文材料,对教会女学的创办和发展状况作了缜密的数字化统计和分析,最后分析了教会女学对中国妇女、社会风气、政府教育制度的影响。教会女学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妇女的文化水平,为妇女找到了一条增强实力、显示才能的途径。教会女学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妇女的觉醒和解放。 由于医学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妇女的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近代西方妇产科医学传入中国,基督教会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代中国妇女的健康状况和西方妇科医学的进步进行了比较和介绍,概述了教会妇女医院的建立、发展过程和妇产科医学技术的进步,揭示了基督教会在提高中国妇女卫生保健水平方面的特殊贡献。教会妇女医疗事业使妇女的医疗和卫生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大大减少了妇女的疾苦,进而对提高中国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基督教会把西方男女平等思想介绍到中国,对中国妇女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本文介绍了外国妇女社会生活和社会地位状况,总结了基督教会介绍外国妇女社会生活状况、批判中国妇女陋俗的言论,分析、探讨了基督教会与中国妇女生活条件改善和社会地位提高之间的关系以及教会在近代妇女觉醒和解放中的作用。 此外,本文还主要以《万国公报》、《女铎报》和《差会年鉴》为例,介绍了基督教会有关妇女的报刊和著作对中国近代妇女问题的关注。文章最后综合论述了基督教会重视在华妇女事业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纵观以上可以看出,基督教会重视妇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妇女当中发展教徒,并不是单纯要改善中国妇女的地位。基督教会和传教士所做的主要是在舆论宣传和思想启蒙、开通风气方面,而且是通过传教活动逐渐渗透的。但是,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对中国妇女的影响己远远超出了传教的范围,并且对中国妇女的解放在许多地方有开创、启蒙之功。在真正近代意义的妇女运动开始之前,基督教会己作了许多潜移默化的工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做了准备。此外,基督教会有关外国妇女的一系列言论和行动,使中国人对西方妇女的生活状况有了粗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总的看来,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对妇女的影响积极方面要大于其消极方面。 目前基督教会在妇女中的活动尚未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基督教会在妇女中的各项活动,从而对基督教会在华活动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此外,从妇女问题这一视角研究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不仅可以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而且对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教案的原因也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这一领域的初步尝试还有望推进近代妇女史和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二、泰西妇女医学纪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西妇女医学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一、《万国公报》概览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小结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一、外交类报道
        二、经济类报道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四、灾害类报道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小结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一、火油贸易
        二、俄土战争
        三、日俄战争
    小结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小结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小结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三、西方医学来袭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一、中国与博览会
        二、工商业的发展
    小结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2)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时段及范围
    第二节 相关成果
        一、有关清末历史译著的书目分析
        二、有关清末历史译著的研究成果
        三、有关清末史传译著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上编
    第一章 清末历史译著的种类与特点
        第一节 清末历史译著的数量与种类
        第二节 清末史传译著的分类与特点
        一、清末史传译著的分类
        二、清末史传译著的特点
    第二章 清末历史译著的译介与出版
        第一节 译者群体
        第二节 出版机构
        第三节 出版时间
下编
    第三章 清末历史译著中的“东洋”、"东亚"与亚洲史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东洋”与明末传入中国的"亚洲"概念
        一、中国历史上的"华夷天下"世界观
        二、中国历史上的“东洋”概念
        三、明末传入中国的"亚洲"概念
        第二节 清末来自日本历史译著中的“东洋”、"东亚"及国人对"东洋史"的认知
        一、日本近代的“东洋”概念
        二、近代来自日本历史译著中的“东洋”
        三、近代来自日本历史译著中"东亚"
        四、清末国人对"东洋史"的认知
        第三节 清末亚洲史译著的译介与影响
        一、清末亚洲史著作的译介
        二、清末东洋史译著的影响
        三、清末亚洲亡国史的译介
    第四章 清末史传译著中的东亚人
        第一节 清末史传译著中的亚洲人
        一、东西洋合传中的亚洲人
        二、亚洲人物传记中的亚洲人
        第二节 清末史传译著中的日本维新志士
        一、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与日本维新人物传记的译介
        二、清末维新派与革命派心中的日本维新志士形象
        第三节 清末史传译著中的中国人
        一、清末民族主义叙事的盛行与中国人物史传之译介
        二、驱逐异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三、开疆拓土的帝国主义者——成吉思汗
        四、大革命家——孙中山
结论
附录一:清末(1901—1911)历史译著知见录
    第一、史学理论
    第二、年表、年鉴
    第三、万国史
    第四、区域史、国别史
        一、东洋史、亚洲史
        二、西洋史、欧美史
        三、非洲史
    第五、专门史
        一、独立史、亡国史、战争史、外交史
        二、维新史、政治史、法制史、议会史
        三、学术史、文明史、教育史
        四、经济史
    第六、史传译著
        一、亚洲史传译著
        二、西方史传译著
        三、其他史传译著
附录二:清末历史译著译者表
参考文献
后记

(3)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游历美洲的过程
    第一节 美国游历
        一、初至美国
        二、再访美国
        三、三游美国
    第二节 加拿大游历
    第三节 古巴游历
    第四节 秘鲁游历
    第五节 巴西游历
第二章 游历美洲图经的撰写
    第一节 体例确定
    第二节 资料搜集
    第三节 文本征引
        一、《瀛寰志略》
        二、《古巴杂记》
        三、《使美纪略》
        四、《米利坚志》
        五、《联邦志略》
        六、《西学考略》与《格物入门》
第三章 游历美洲图经的内容与价值
    第一节 文献补证
        一、民数
        二、疆域
        三、习俗
    第二节 对游历国家的认知
        一、教育、军事考察
        二、傅云龙对美洲华人的记录
第四章 《游历美利加图经》对美国认识的推进
    第一节 傅云龙游历之前国人对美国的感观
        一、中国人对美洲认识的缘起
        二、“开眼看世界”:士人开始主动认识美国
        三、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对美国的游历考察
    第二节 《游历美利加图经》对美国的认知
        一、《游历美利加图经》对先前认识的更正
        二、政治制度
        三、军事
        四、学校教育
        五、工业
        六、游历认知对傅云龙归国实践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译名简释
附录二: 美洲华人材料
附录三: 参引文献对照表
作者简历

(4)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缘起
    二、概念与说明
    三、学术史回顾
    四、框架与方法
    五、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酝酿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第一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一、传教士报人的创刊活动概述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三、格致话语的传播者
        四、格致话语传播的体例与内容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观念
        一、格致概念的阐述
        二、格致分类的认知
        三、格致功能的体认
        四、格致方法与格致教育的阐述
        五、格致文化观的探讨
        六、格致与迷信及其他
第二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创刊及其宗旨
        一、维新报人自主创刊活动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第二节 萌芽期期刊格致话语传播的栏目与内容
        一、《时务报》与《知新报》的栏目与内容
        二、《湘学新报》与《实学报》中的栏目与内容
        三、“另类期刊”中的栏目与内容
        四、其他地方期刊的栏目与内容
    第三节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思辩
        一、维新报人格致思辩的思想资源
        二、“科学”出现与格致概念及分类
        三、“富强之基,本诸格致”
        四、“黜伪崇真”与格致文化观
第三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话语分析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的背景与创办
        一、辛亥报人传播科学话语的背景
        二、辛亥报人的创刊活动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一、科技期刊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二、以“科学”栏目为中心
        三、以“格致”栏目为中心
        四、《新民丛报》的科学栏目及其内容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一、科学话语传播催生观念革命
        二、科学话语传播推进认知图式变革
第四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认知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中的科学观念
        一、从“格致”到“科学”
        二、辛亥报人的科学分类说
        三、辛亥报人的科学功能认知
        四、辛亥报人的科学方法论
        五、辛亥报人的科学精神说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中的科学诉求
        一、《新民丛报》对科学本质及分类的认知
        二、《新民丛报》对科学功能与科学方法的阐述
        三、《新民丛报》对科学文化与科学伦理的探讨
        四、《新民丛报》科学话语传播的特征
    第三节 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观念刍议
        一、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文化观
        二、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教育观
        三、“科学为工艺所从出”
        四、科学是改良社会的利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范围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 社会环境
        一、“改土归流”对图书传播的推动
        二、落后经济对图书传播的制约
        三、文化转型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环境
        一、以雕版印刷为主的印刷技术
        二、以小作坊为主的造纸工业
        三、以驿道为主的驿传系统
    第三节 地理环境
        一、“开门见山”的自然地理
        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地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时期贵州的刻书机构及其刻书内容
    第一节 官刻机构及其刻书
        一、府、州、县署刻书
        二、官书局
        三、教育机构及其他官刻书
    第二节 私家刻书
        一、郑珍家刻本
        二、独山莫氏家刻本
        三、遵义黎氏家刻本
        四、遵义唐氏刻本
        五、贵阳高氏刻本
        六、贵阳陈氏刻书
        七、贵阳颜嗣徽家刻本
        八、遵义华氏刻本
    第三节 坊刻书
        一、家荫堂刻本
        二、熊大盛堂
        三、黔省大文堂刻本
        四、贵阳文通书局
        五、遵义坊刻
        六、安顺坊刻
    第四节 晚清时期贵州刻本的特征
        一、历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二、共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
    第一节 图书交易
        一、刊售合一的书坊、书局
        二、专门售书书铺
        三、贵州文人的省外购书
        四、图书价格
    第二节 藏书
        一、学宫藏书
        二、私家藏书
        三、书院藏书
    第三节 文人传播
        一、文人互赠
        二、本地文人的输出
        三、客籍文人的输入
    第四节 传抄借阅
        一、抄书:传统流通方式的延续
        二、借阅:现代图书流通形式的开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受众类型
        一、文人雅士
        二、科举士子
        三、普通识字家庭成员
    第二节 受众动机分析
        一、实用性动机
        二、仕途晋升动机
        三、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动机
    第三节 受众特点分析
        一、受众分布:主要集中于交通要道一线
        二、受众构成:具有多民族性
        三、受众籍贯:主要以移民为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效果
    第一节 受众评价
        一、受众的及时性评价
        二、受众的延时性评价
        三、版本评价
    第二节 受众效果
        一、知识阶层的崛起
        二、经世致用意识的觉醒
        三、救亡图存活动的践行
    第三节 社会效果
        一、加深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
        二、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三、推动了贵州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晚清图书传播研究总结
    二、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的现代启示
    三、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晚清贵州图书出版大事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素材
    一、《万国公报》概论
        (一)《教会新报》
        (二)《万国公报》
    二、《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作者群体
    三、《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文体及编辑特点
        (一)《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文体
        (二)《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编辑特点
第二章 仿效西方而崛起的日本
    一、“变法”与“改革”:日本的政治形象
        (一)政治制度构建
        (二)律例变革
        (三)皇室活动
        小结
    二、“竞争”与“逐利”:日本的经济形象
        (一)金融
        (二)贸易
        (三)国内建设
        小结
    三、“文明”与“开化”:日本的文教形象
        (一)国内教育
        (二)留学与出洋考察
        (三)日常生活
        小结
    四、“仿效西国,后来居上”:日本的军事形象
        (一)募民为兵
        (二)军备建设
        (三)陆海军发展及人才培养
        小结
    五、“光明福音”:日本的宗教形象
        (一)兴教会建教堂
        (二)读圣书传圣道
        (三)在日基督教总述
        小结
    六、“保稳定,促发展”:日本的治国之道
        (一)平定内乱
        (二)经营疆土
        小结
第三章“开放”与“自强”:日本的外交形象
    一、使臣往来
    二、改订条约
        (一)关于日本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报道
        (二)关于日本收回治外法权的报道
    小结
第四章“狂妄野心”与“称霸东亚”:日本在东亚国家交往中的形象
    一、日本与中国
        (一)入侵台湾
        (二)甲午之战
    二、日本与琉球
        (一)关于琉球问题源起的报道
        (二)关于琉球所属论的介绍
        (三)关于日本“废琉置县”的前期工作及中、琉两国应对措施的报道
        (四)关于对日本“废琉置县”的评论
        (五)关于中日两国备战的报道
        小结
    三、日本与朝鲜
        (一)关于“云扬舰事件”的报道
        (二)关于《江华条约》缔结的报道
        (三)关于朝鲜向西方国家开放的报道
        (四)关于朝鲜“壬午兵变”的报道
        (五)关于甲午战后日本对朝鲜治理的报道
        小结
第五章“利益至上”与“结盟互动”:日本在西方国家交往中的形象
    一、日本与俄国
        (一)日俄库页岛争端
        (二)日俄战争
        小结
    二、日本与英国
        (一)关于第一次日英结盟的报道
        (二)关于第二次日英结盟的报道
    三、日本与美国
        (一)关于日美修约的报道
        (二)关于美国前伯理玺天德调停琉球问题的报道
        小结
第六章 晚清国内媒介与《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一、晚清国人认识日本的渠道与平台
    二、晚清国人著述与《万国公报》所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一)罗森《日本日记》:“景仰中国文物之邦”
        (二)李圭《环游地球新录:东行日记》:“强本弱干,雄视东海”
        (三)何如璋《使东述略》、《使东杂咏》:“举数百年积弊,次第更而张之”
        (四)黄遵宪《日本国志》:“无一事不资之外人者”
        (五)留学生日记中的日本形象:新旧交融、好坏杂糅
    三、晚清国内报刊与《万国公报》所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一)《申报》中的日本形象:由“蕞尔小国”到“强盗恶邻”
        (二)《时务报》中的日本形象:变法的榜样,亲睦的近邻
        (三)《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凶残愚蠢丑态百出的倭寇
        小结
第七章 《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一、《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动机与目的
        (一)减轻在中国传教的阻力
        (二)推动中国变法进程
    二、《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特点
        (一)以理性态度对待日本
        (二)以近代西方价值观充分肯定日本的革故鼎新
        (三)对重要事件进行追踪报道,重事件轻人物
        (四)主观感情色彩与君臣意识浓厚
    三、《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
        (一)《万国公报》的宣传方式
        (二)《万国公报》的受众群体
        (三)《万国公报》的实际影响
第八章 结语
    一、真实与虚幻之间:大众媒介中的日本形象
    二、文明与野蛮的交织:日本形象的复杂矛盾与多变
    三、日本形象与当今中日关系之走向
附录:《万国公报》日本报道一览表
    一、政治建设
    二、律例政令
    三、皇室活动
    四、商务贸易
    五、文化教育
    六、留学与出洋考察
    七、新闻报馆
    八、日常生活
    九、人口统计
    十、军事发展
    十一、国内建设
    十二、平定内乱
    十三、经营疆土
    十四、灾害疾病
    十五、基督教在日本
    十六、使臣往来
    十七、改定条约
    十八、日本与台湾
    十九、日本与琉球
    二十、日本与朝鲜
    二十一、中日关系
    二十二、日俄关系
    二十三、日美关系
    二十四、日英关系
    二十五、游记与史志
    二十六、人物传略及言论
    二十七、国势纵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7)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材料来源
    二、研究综述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女性与都市
    第一节 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
    第二节 新女性群体的产生
第二章 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第一节 被贬抑的女工形象
    第二节 女学生:雅化的少女
    第三节 英雌:成长起来的女学生
第三章 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
    第一节 女学生形象的倒退
    第二节 男性编辑策略中的女小说家
    第三节 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报刊译述发生论:晚清变局与文化传教
    第一节 中文报刊译述话语形成的外因
        一、晚清社会文化变局与文字传教
        二、传教士文化身份与文字事工
        三、中文报刊作为文化传教手段
    第二节 中文报刊译述话语形成的内因
        一、比较视域下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二、语言比较视野下的汉语翻译观
    第三节 中文报刊译述话语互文性表征
        一、报刊译述与创作互文关系
        二、报刊译述与创作互文特征
    小结
第二章 报刊译述文本论(Ⅰ):繁芜的新名词
    第一节 新名词:被译介的现代性
        一、报刊译述中的新词新象
        二、新名词语言特征
    第二节 新名词译介的双重机制
        一、新名词创制的语言机制
        二、新名词接受的社会机制
    第三节 新名词统一与汉化实践
        一、译名统一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二、新名词汉化途径
    小结
第三章 报刊译述文本论(Ⅱ):杂糅欧化的语体
    第一节 沿承与新变:报刊译述语体选择
        一、古白话语体吸收与扩展
        二、欧化的浅文理语体
        三、译述中的官话书写
    第二节 报刊译述语体选择的规范制约
        一、文本内规范与传教士译述语体选择
        二、文本外规范与传教士译述语体选择
        三、翻译策略认识与报刊译述语体选择
    第三节 报刊译述语体与汉语书面语变迁
        一、官话口语化书写的语言影响
        二、欧化结构增强汉语言表达严密性
        三、欧化结构提升汉语言表达逻辑性
    小结
第四章 报刊译述文本论(Ⅲ):衍变的报章文体
    第一节 报刊译述文体沿承与嬗变
        一、报刊译述文学体制的沿承与突破
        二、报刊译述文体新变
    第二节 报刊译述文体选择与演变的适应性
        一、社会变动与报刊文体变革
        二、传统文体的羁绊与越界
        三、中文报刊译述中的读者意识
    第三节 报刊译述文体变革中的文学叙事
        一、文学文体新样式的建立
        二、报刊译述文体变革中的文本叙事
    小结
第五章 报刊译述过程论:翻译合作、选材与传播
    第一节 报刊译述中西合作方式
        一、中西合作模式特征
        二、“西译中述”合作成效
        三、“西译中述”合作不足
    第二节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与报刊译述选材
        一、“开眼看世界”需求与报刊译述选材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策略与报刊译述选材
        三、“救亡图存”思潮与报刊译述选材
    第三节 报刊译述市场传播机制
        一、报刊译述传播市场确立
        二、报刊译述传播市场结构完善
        三、报刊译述平民化策略
    小结
第六章 报刊译述影响论:文化-语言-文学互动
    第一节 传教士报刊译述之社会意义
        一、报刊译述的思想意义
        二、报刊译述的语言意义
        三、报刊译述的文学意义
        四、对中国自办报刊指导意义
    第二节 报刊译述与晚清语言文学观念变迁
        一、报刊译述文体变革的理论倡导
        二、报刊译述丰富晚清文学主题
        三、“求著时新小说”与“小说界革命”
    第三节 报刊译述与晚清文学新群体
        一、报刊译述阅读群体
        二、报刊译述作者群体
        三、报刊译述的批判性接受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十九世纪主要来华传教士简表
后记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著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10)近代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选题意义与价值
    (四) 创新与难点
一、 近代之初的西方妇女与中国妇女
    (一) 欧美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妇女地位的提高
    (二) 中国妇女生活境况
二、 基督教会与中国妇女教徒
    (一) 基督教会进入中国与艰难发展
    (二) 基督教会对发展妇女教徒的重视
        1 基督教会对妇女的基本看法
        2 基督教会重视发展女教徒的原因
    (三) 女传教士、女传教士团体及其活动
        1 基督教会派遣女传教士、女传教士团体的原因
        2 女传教士的活动及影响
三、 基督教会禁缠足的言论与活动
    (一) 妇女缠足的由来和危害
    (二) 基督教会对缠足陋俗的批驳
        1 缠足之源
        2 缠足之因
        3 缠足之害
        4 禁缠足之法
    (三) 基督教会的禁缠足活动及其成效
        1 女学中的禁缠足活动
        2 天足会的禁缠足活动
    (四) 基督教会禁缠足活动的影响
四、 基督教会兴办的女子教育
    (一) 东西方女子教育的差异
        1 西方女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 中国妇女教育状况
    (二) 基督教会对中国女子教育的重视
        1 基督教会对外国女学的介绍
        2 基督教会倡办女学的言论
    (三) 教会女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1 普通教育
        (1) 教会女子中小学
        (2) 教会女子大学
        (3) 山东、上海教会女学分析
        (4) 教会女学的特点
        2 特殊教育
        (1) 实业教育
        (2) 师范教育
        (3) 启喑教育和盲童教育
        (4) 圣经学校
        (5) 社会教育
    (四) 教会女学的影响
        1 妇女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女性的出现
        2 刺激了中国自办女学的产生
        3 中国政府教育政策的改变
        4 “女子无才便是德”风气的改变
五、 基督教会在华妇女医疗卫生事业
    (一) 近代中国妇女的卫生健康状况
    (二) 西方妇产科医学的进步
    (三) 基督教会在华创办的妇女医院以及女子医学教育
        1 行医与传教
        2 基督教会建立的女医院
        (1) 教会妇女医院概况
        (2) 教会妇女医院的地区与个例分析
        3 基督教会女子医学教育的创办与发展
    (四) 中国妇科、产科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妇女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
        1 基督教会与西方妇女医疗卫生知识的传入
        2 产科、妇科医学技术的进步
        3 改良旧的卫生习惯,促进妇幼卫生保健
    (五) 基督教会在华妇女医疗卫生事业的影响
六、 基督教会在华提高妇女地位的言论和行动
    (一) 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 基督教会对外国妇女的介绍
    (三) 基督教会对中国妇女陋俗的批判
        1 传教士“走进家门”与妇女“走出家门”
        2 反对溺婴,兴办育婴堂,维护妇女生存权利
        3 主张男女平等,批判男尊女卑
        4 反对早婚,提倡婚姻自主
        5 反对纳妾,提倡一夫一妻制
    (四) 基督教会在妇女中的活动概述
        1 基督教会在上层妇女中的活动
        2 会社教堂中的妇女
        3 主要基督教妇女团体
        (1) 基督教女青年会
        (2) 中国妇女节制会
        (3) 上海济良所
    (五) 基督教会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七、 基督教会有关妇女问题的报刊与著作
    (一) 《万国公报》对中国妇女问题的关注
    (二) 林乐知与《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
    (三) 《女铎报》与《差会年鉴》
    (四) 其他报刊与著作
八、 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的影响与评价
    (一) 基督教会重视在华妇女事业的原因
    (二) 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的影响
        1 妇女教徒的大量增加
        2 刺激、诱发了教案--与女性有关的反教言论剖析
        3 中国妇女的生活境况的变化
        4 妇女运动的萌芽与起步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泰西妇女医学纪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著为中心[D]. 潘喜颜. 复旦大学, 2011(12)
  • [3]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D]. 张宗华. 浙江大学, 2019(01)
  • [4]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D]. 李益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D]. 李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D]. 陈亚淑.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D]. 邹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 尹延安.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近代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D]. 王海鹏.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太溪妇科简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