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一、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鹤[1](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浩日娃[2](2021)在《我国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及效应研究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般来看,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体现着本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寻求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县域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影响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和重要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水平,能够对该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和生态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草原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度重合的区域,对其产业结构变迁及其效应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扎鲁特旗作为内蒙古33个典型牧业旗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境优美镇,也是科尔沁草原和通辽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更是集13个民族于一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县域牧区。本文以扎鲁特旗为研究对象,从县域经济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视角,对其产业结构变迁及其经济与生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变迁整体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发展呈倒U型曲线;产业结构变迁的生态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的结论。对此提出了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需针对不同乡(苏木)镇,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的发展建议。本文在选题和研究视角等方面有一些新颖之处,得到的结论及提出的建议也对国内其它牧区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倪志扬[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工程节水产业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特地区雨量丰沛,但地上地下二元分布的地质条件,地下漏失严重,导致了水量丰富却缺水情况。在工程性缺水的条件下有效发展混农林业及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林业科学、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耦合作为理论支撑,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2017-2020年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种不同混农林业模式,进行工程节水增值实验,6次在三个研究区10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超过1000个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共16个指标4000余个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围绕石漠化治理混农林业的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工程节水增值措施与混农林业耦合、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混农林业模式与作物单作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混农林业模式的土壤绝对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着增加(P<0.05);与单作模式相比,毕节撒拉溪研究区的黑麦草单作模式的土壤pH显着高于混农林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花椒单作模式的土壤p H与混农林模式无显着差异,施秉研究区太子参单作模式的PH显着低于混农林模式;撒拉溪研究区的刺梨+黑麦草模式、花江研究区的花椒+石榴模式相对于同研究区其他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最优。不同石漠化区域的混农林业都对土壤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2.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显着提高了混农林业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则与研究区气候、土质与混农林模式相关,3个研究区内布设了工程节水增值措施的各模式实验组容重均减小。3个研究区内实验组的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毛管孔隙度都有上升,但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实验前相比,3个研究区的实验组pH值显着降低,氮素、磷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全磷、有效磷三个研究区不同混农林业模式都减少,这是因为工程节水增值技术中水分复合根灌技术的肥料是氮钾复合肥,磷素得不到有效补充。在石漠化山地环境下,工程节水增值技术有效的优化了混农林业的生长条件。3.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从而减少灌溉水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布设工程节水措施后混农林业的无效土壤蒸发量显着降低(P<0.05),不同研究区蒸发速率下降幅度的大小表现为施秉潜在-轻度石漠化区>毕节潜在-轻度石漠化区>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不同模式土壤蒸发量下降比例为施秉研究区:桂花+太子参(48.21%)、核桃+太子参(33.44%);花江研究区:花椒+火龙果(12.3%)、花椒+构树(22.49%)、花椒+石榴(25.82%)、花椒+核桃(23.4%);毕节研究区:核桃+黑麦草(4.32%)、刺梨+黑麦草(11.57%)。4.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显着提高了植物的蒸腾量与生长速度;实验期间,叶重增加量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总蒸腾量的增加而增加,叶重最大上升率为236.81%(刺梨,实验组),最小为2.64%(火龙果,对照组)。所有植物在布设了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后平均日蒸腾量、总蒸腾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大于无措施对照组。5.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工程节水增值的现有技术与独特的混农林业模式,并基于中国南方石漠化区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等级石漠化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研发水肥复合根灌、新型集水覆膜灌溉、覆膜保水保肥等关键技术,集成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混农林业的高效工程节水增值产业技术体系。试验与应用示范结果认为,水肥复合根灌和新型集水覆膜节水增值技术可有效提高混农林业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保墒保肥效果,在喀斯特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周颖,杨秀春,金云翔,徐斌[4](2020)在《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分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深受荒漠化危害,长期以来把防沙治沙作为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发展战略。北方沙漠化地区现已形成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但是对于具有共性特征的模式类型,缺少系统地分类归纳与特征提炼,研究多关注点上的治理,缺乏从宏观战略层面上的整合与梳理,导致分类结果对实践应用的指导性不强。我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基于国家防沙治沙战略重点及沙产业发展目标,将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划分为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固沙措施与节水农业技术结合型模式、特色沙产业与林果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农-林-牧-草多元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生态经济与生态庄园开发模式等五大类型,详细阐明不同模式的技术要点、基本特征、产业结构及实施效果,指出传统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未来应理清不同模式分类研究视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细化防沙治沙治理模式的定量化分类的研究方法、凝练与总结区域适宜的沙漠化治理模式类型与路径特征,为完善防沙治沙政策提供参考。

李文龙[5](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赵景峰,夏红岩,哈斯巴特尔,梁东亮[6](2019)在《内蒙古牧草产业创新发展与典型模式》文中研究指明自2012年以来,内蒙古牧草产业区域化发展逐步凸显,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步入了起步发展的阶段。文章对内蒙古全区牧草产业现状进行了介绍,根据内蒙古区域特点,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并对今后牧草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王晶[7](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鹿海员,李和平,王军,高占义[8](2018)在《牧区水-土-草-畜平衡调控模型建立与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牧区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不匹配、草畜平衡矛盾突出及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该文在分析现有研究对牧区水-土-草-畜平衡调控研究不适应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度量的牧区水-土-草-畜平衡调控模型,并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进行实例应用,以牲畜饲养过程中灌溉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耦合比例建立调控方案集,分析水土草资源开发与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牲畜补舍饲时间增加灌溉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增加,区域发展限制因素逐渐由天然草地限制过渡为水资源限制,研究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是控制区域水-土-草-畜平衡发展的关键因子。到2030年鄂托克前旗水-土-草-畜平衡调控阈值主要指标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控制在2.66亿m3,灌溉面积控制在4.24~4.31万hm2之间,灌溉人工草地开发规模控制在3.04~3.42万hm2之间,牲畜饲养量控制在113.54~118.85万羊单位之间。模型为定量化研究牧区水-土-草-畜平衡调控阈值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手段。

薛阳,冯银虎,赵栩,胡丽娜[9](2018)在《中国北方煤炭资源富集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内蒙古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年度统计公报数据,从生态风险、环境污染和生态治理这三大维度构建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运用信息熵、TOPSIS模型以及多项式趋势分析模型等对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内蒙古生态承载力变化经历了两轮周期的变化过程且极差明显扩大,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阶段性上升"的总体态势;内蒙古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大幅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正在进一步得到落实,为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强[10](2017)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环境问题研究 ——以陕西省红碱淖为例》文中指出湖泊是湿地的主要组成,对区域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量和水质,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控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为因素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的水量和水质影响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到湖泊功能的发挥。红碱淖位于陕蒙交界地带,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最年轻的沙漠湖泊,是为数不多的世界遗鸥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良好湖泊保护重要对象。随着红碱淖流域水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湖泊面积快速缩小,湖泊水质有所变化。如何有效提高湖泊面积、保障湖水水质,就成为红碱淖保护的主要任务,其研究对于为遗鸥提供良好迁徙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利用水量平衡模型,通过分析红碱淖水量补给和消耗的途径和数量,寻找水量补给和消耗的主要途径;利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湖泊水面的面积;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通过入湖河流和湖泊水质指标对比、同类湖泊水质指标比较,分析内陆湖泊水质变化特征;按照物质守恒原理,预测红碱淖水质变化趋势;提出红碱淖水质水量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红碱淖水量平衡模型。结果显示,红碱淖流域多年年均补给量为1.321×108m3,年际变化较大,流域地表径流补给是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流域多年年均耗水量为1.588×108m3,年际变化不大,蒸发耗水是红碱淖流域水量消耗的主要途径。红碱淖在大部分年份中流域耗水量大于流域的补给量,水量基本处于负平衡状态,年均亏损约 0.267×108m3。(2)设置了多种情景,预测了多情景下未来红碱淖的面积变化,最小值为13.82km2,最大值为39.16km2,并指出调整上游水库运行、增加节水灌溉面积(降低流域灌溉定额)是保持流域水量平衡和恢复湖泊水面面积的关键因素。(3)通过入湖河流和湖泊水质指标及湖泊自身水质指标的数量关系分析,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探讨了湖泊水质特征指标的产生原因。提出应以BOD5和氨氮作为红碱淖湖泊水质污染程度的判断依据。按照物质守恒原理,分析了红碱淖最小水量状态下的水质能够保证在Ⅳ类水质以上。(4)对策与措施—根据对红碱淖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认识,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包括流域水资源调控、流域生态保育、流域污染源防治等措施。

二、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2.1.4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2.3.1 气象指标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2.3.3 植被指标
        2.3.4 水资源指标
        2.3.5 牲畜指标
        2.3.6 社会经济指标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2.4.1 单指标评价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我国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及效应研究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1.2.2 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影响研究
        1.2.3 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效应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牧区县域
        2.1.2 牧区县域产业结构
        2.1.3 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
        2.1.4 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县域经济理论
        2.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2.3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及原因
    3.1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3.2 产业结构变迁
        3.2.1 1949—1986 年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3.2.2 1987—2019 年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3.3 产业结构变迁原因
        3.3.1 1949—1986 年第一产业飞速发展原因分析
        3.3.2 1987—2019 年三大产业稳定发展原因分析
四、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经济效应分析
    4.1 产业结构变迁经济指标设定
        4.1.1 衡量指标体系选取
        4.1.2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4.2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2.1 1949—198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
        4.2.2 1949—198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分析
        4.2.3 1989—201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
        4.2.4 1989—2018 年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分析
五、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生态效应分析
    5.1 产业结构变迁生态指标设定
        5.1.1 生态分析模型选取
        5.1.2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5.2 产业变迁生态影响因素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
        5.2.1 1949—198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
        5.2.2 1949—198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结果分析
        5.2.3 1989—201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
        5.2.4 1989—2018 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结果分析
六、扎鲁特旗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产业结构变迁整体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
        6.1.2 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发展呈倒U型曲线
        6.1.3 产业结构变迁的生态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
    6.2 对策建议
        6.2.1 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2.2 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
        6.2.3 需针对不同乡(苏木)镇,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工程节水产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 工程节水技术
    (二)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工程节水技术
    (三) 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山地混农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一) 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研究区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二) 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
        1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三)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轻度石漠化环境
        1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四) 不同喀斯特环境混农林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不同喀斯特环境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2 不同喀斯特环境研究区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及机理
四 石漠化山地工程节水增值措施与混农林业耦合机制
    (一)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业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业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业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二)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的影响
        1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混农林土壤蒸发的影响
        2 工程节水增值措施对植物蒸腾的影响
五 石漠化山地工程节水增值高效产业技术研发及推广
    (一)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1 混农林业技术
        2 雨水集流水窖技术
        3 石漠化山地坡改梯技术
        4 山地自压喷灌技术
    (二) 石漠化地区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1 新型复合根灌技术
        2 集水覆膜改良技术
    (三)石漠化地区工程节水增值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混农林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工程节水增值技术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工程节水增值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的主要模式
2 沙漠化治理模式分类
    2.1 模式分类的原则
    2.2 模式类型的划分
3 沙漠化治理典型模式
    3.1 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模式
        3.1.1 草库仑模式
        3.1.2 “小生物圈”模式
    3.2 生态固沙措施与节水农业技术结合型模式
        3.2.1 公路与铁路固沙治沙模式
        3.2.2 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技术模式
    3.3 特色沙产业与林果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3.3.1 库布齐沙漠化治理模式
        3.3.2 沙产业与林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3.4 农-林-牧-草多元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3.4.1 农-林-牧高效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3.4.2 农-林-牧-草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3.5 庭院生态经济与生态庄园开发模式
        3.5.1 “四位一体”庭院生态经济模式
        3.5.2 生态庄园开发模式
4 沙漠化治理模式分类研究展望
    4.1 存在问题
    4.2 研究展望

(5)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目标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地系统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2.2 理论研究综述
        2.2.1 社会-生态系统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2.2.4 研究述评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3.1.5 研究区典型性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5.1 适应结果分析
        5.1.1 生活满意度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5.2 适应行为分析
        5.2.1 适应行为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5.3 适应能力评价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5.4.1 数据分析模型
        5.4.2 数据分析结果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5.5.2 实证结果分析
    5.6 适应机制分析
        5.6.1 适应障碍分析
        5.6.2 适应机制分析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内蒙古牧草产业创新发展与典型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2 主要特点和经验
    2.1 抓落实、保质量, 着力推进
    2.2 规划指导, 区域发展, 形成优势
    2.3 攻技术、保种植, 全力提升产业水平
3 典型模式
    3.1 县域发展模式
    3.2 奶企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3.3 农区土地整合推进发展模式
    3.4 多品项择优发展模式
4 苜蓿产业发展建议
    4.1 对苜蓿示范项目进行评估
    4.2 实施草产品品质提升工程
    4.3 实施草田农业计划
    4.4 把牧草新品种选育和推广试验列入计划

(7)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标准化理论
    2.4 农户行为理论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9)中国北方煤炭资源富集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 测度生态承载力指数
    2.1 基于信息熵的指标权重确定
    2.2 基于TOPSIS的生态承载力指数测度
3 结果分析
    3.1 第一个周期 (2006-2010年)
    3.2 第二个周期 (2011-2016年)
4 政策建议
    4.1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经济高效利用
    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
    4.3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循环经济
    4.4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方式多元化
5 结论

(10)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环境问题研究 ——以陕西省红碱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水量国外研究现状
        1.2.2 湖泊水量国内研究现状
        1.2.3 湖泊水质国外研究现状
        1.2.4 湖泊水质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湖泊及其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流域水系
        2.1.5 动植物资源
    2.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域
        2.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红碱淖水量评估与预测
    3.1 红碱淖湖泊面积、水量变化概述
    3.2 红碱淖流域水量平衡模型
        3.2.1 模型简介
        3.2.2 流域各年补给量计算
        3.2.3 流域各年耗水量计算
        3.2.4 水量平衡模型建立及水量平衡分析
    3.3 基于水量平衡模型的红碱淖多情景面积预测
        3.3.1 红碱淖湖泊面积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3.3.2 湖泊多情境面积预测结果
第四章 红碱淖水质评价
    4.1 红碱淖现状水质评价
        4.1.1 红碱淖水质监测内容与指标
        4.1.2 监测数据来源
        4.1.3 现状水质评价结果
    4.2 水质特征指标产生原因分析
        4.2.1 非点源污染因素
        4.2.2 入湖河流水质影响因素
        4.2.3 水文地球化学因素
    4.3 同类型湖泊间水质指标特征比较
    4.4 红碱淖湖泊水质简单趋势预测
第五章 红碱淖水环境综合保护措施
    5.1 红碱淖流域水资源调控
        5.1.1 增加补给量
        5.1.2 减少耗水量
    5.2 加强湖泊流域生态保育
        5.2.1 环湖保护带恢复
        5.2.2 红碱淖湖荡湿地生态修复
        5.2.3 入湖河流段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
        5.2.4 拦盐入湖生态保护工程
    5.3 流域污染源防治
        5.3.1 集中污水治理措施
        5.3.2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5.3.3 景区污染防治
        5.3.4 船舶污染防治
        5.3.5 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我国牧区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及效应研究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D]. 浩日娃.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混农林业工程节水产业技术研究[D]. 倪志扬.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分类[J]. 周颖,杨秀春,金云翔,徐斌. 中国沙漠, 2020(03)
  • [5]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6]内蒙古牧草产业创新发展与典型模式[J]. 赵景峰,夏红岩,哈斯巴特尔,梁东亮. 草原与草业, 2019(01)
  • [7]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8]牧区水-土-草-畜平衡调控模型建立与应用[J]. 鹿海员,李和平,王军,高占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1)
  • [9]中国北方煤炭资源富集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J]. 薛阳,冯银虎,赵栩,胡丽娜. 中国煤炭, 2018(02)
  • [10]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环境问题研究 ——以陕西省红碱淖为例[D]. 杜强. 西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草库伦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