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藻降低染料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实验

震荡藻降低染料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实验

一、利用颤藻降低染料色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曹靖[1](2020)在《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实际染料废水中试研究》文中指出染料行业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有机物含量高,是最难处理的化工废水之一,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TN脱除方面效果较差,本文针对天津某染料生产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新型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并在现场进行中试研究,重点考察新型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的稳定运行状态及水解反硝化协同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分析污染物降解规律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新型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对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和机理,最终实现该工艺的工程化应用。试验结果如下:(1)传统A/O工艺处理一级好氧生化出水时(2018.4~2018.10),为提高TN去除率,需在进水中补加大量碳源,缺氧段污泥浓度稳定在6.0g/L左右,好氧段污泥浓度保持在4.0~5.Og/L之间。系统对于CODCr、NH4+-N、TN、甲醛、苯胺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6%、86.3%、58.8%、29.6%、41.5%,多项出水指标不满足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356-2018)的间接排放标准,运行效果易受进水毒性和负荷冲击影响导致稳定性较差,对于有机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11.2%,系统出水CODCr平均浓度为509.6mg/L。(2)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一级好氧生化出水时(2019.3~2019.7),在传统A/O工艺的缺氧段中加入垂直悬挂的组合填料以实现局部水解酸化,同时对缺氧段与好氧段的污泥进行独立培养,在缺氧段新增水解酸化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脱氮效能,强化系统多种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氮和难降解COD的处理效果。缺氧段污泥浓度稳定在9mg/L左右,好氧段污泥浓度控制在4.0~5.0mg/L之间。系统对于CODCr、NH4+-N、TN、甲醛、苯胺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95.1%、61.7%、63.2%、61.3%,处理效果较传统A/O工艺有较大提升,系统出水CODCr、NH4+-N、TN、甲醛、苯胺等指标均优于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356-2018)的间接排放标准,稳定运行期间去除效果未见受进水毒性和负荷冲击影响。新增水解酸化与反硝化协同作用使系统对有机氮和难降解COD的去除效果明显增加,平均有机氮去除率达到45.4%,系统出水CODCr平均浓度为457mg/L。通过GC-MS对进水及各段出水进行有机物组分分析,进水中主要有机物为芳香胺类、醇类和脂肪族羧酸酯类,在水解酸化与反硝化协同作用下有机物种类由进水的34种增加到65种,芳香胺被还原为酮类、酯类、酚类和烃类等物质,有机胺类含量降低30.6%,水解酸化后产物如胺类、醇类、酚类、酮类等在好氧段中更易被生物降解。同时新增的水解酸化功能可以有效破坏污水中的显色基团从而使色度去除率达到30.8%。(3)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原水时(2019.8~2019.11),系统内污泥浓度逐渐提高,通过逐步缩减停留时间提升进水负荷,当厌氧反应器(实际上已经为厌氧)内污泥负荷为0.45kgCOD/(kgVSS*d)左右,水力负荷为0.6~0.7m3/(m2*h)时,厌氧段内出现污泥颗粒化现象,平均粒径为145.3um,稳定阶段污泥浓度达到18g/L,实现絮体、颗粒、填料生物膜三种污泥形式的共存;好氧段内污泥浓度控制6.0~9.0g/L之间。系统对CODCr、NH4+-N、TN、甲醛、苯胺的去除效果稳定,去除率分别为 84.6%、97.6%、67.9%、87.5%和 86%,系统出水 CODCr、NH4+-N、TN、甲醛、苯胺等指标均优于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356-2018)的间接排放标准。水解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出现使厌氧段的水解反硝化协同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系统对有机氮的平均去除效率达到49.7%,系统出水CODCr平均浓度为449.6mg/L。(4)利用Miseq测序技术对不同阶段缺氧段/厌氧段中的污泥样本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的缺氧段/厌氧段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丰度较传统A/O工艺的缺氧段有明显增加。随着水解酸化功能的逐步提升,气单胞菌属、互养菌属、Syner-01等具有降解有机物和酸化功能的菌群首先在填料上富集,而根瘤菌属、陶厄氏菌属、固氮弓菌属等反硝化菌由于对可利用的有机碳源要求不同,在填料上和絮体污泥中的含量和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水解反硝化颗粒污泥中,除了多种水解酸化菌和反硝化菌外还含有以甲烷叶菌属为主的产甲烷菌,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被水解酸化菌断链打开变成小分子有机物,而后一部分被反硝化细菌利用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硝化过程,一部分被产氢产乙酸菌转化为挥发酸,继而被产甲烷菌彻底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5)依据中试研究结果设计的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对于一级好氧生化出水的CODCr、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3.87%、88.21%和60.47%,出水CODCr、NH4+-N和TN指标均在排放标准以内,对有机氮的去除率达到45.4%,系统出水CODCr平均浓度为410mg/L,同时增强了原工艺的耐负荷冲击与抗毒性能力,大大改善末端好氧池中污泥老化的现象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处理出水稳定性。

董文博[2](2020)在《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印染废水是我国水量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大、盐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水中含有的一些苯胺、偶氮类染料具有强致癌性,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及人类健康。《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8—2012)对印染废水的氨氮、悬浮物、色度以及COD等指标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印染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脱氮、絮凝和脱色是净化过程中三个关键技术环节。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导致废水处理难度急剧增大,生物法虽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在高盐环境下,耐盐性差的微生物代谢活动易受抑制,降低废水处理效率,为了提高印染废水综合净化处理效率,本文拟从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絮凝剂选择及条件优化、筛选高效脱色菌株进行研究,实现印染废水的综合净化处理。利用适合高浓度氨氮、SND脱氮效果良好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B01、Halomonas sp.H02强化混合菌群脱氮能力,用于模拟印染废水脱氮处理并对脱氮条件进行优化。最佳脱氮条件为:乙酸钠为碳源、C/N为7.5、DO为摇床转速90 rpm,SND脱氮96 h,初始氨氮含量为2000 mg/L,脱氮率可达99.3%。絮凝剂的选择及絮凝条件研究是达到良好絮凝效果的关键,本文比较了化学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生物絮凝剂γ-PGA在优化的絮凝条件下对模拟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综合经济成本和絮凝效果,选用生物絮凝剂γ-PGA,投加量为4%(w/v),絮凝6 min,絮凝温度为30℃时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为96.2%。通过筛选Halomonas中对甲基橙偶氮染料的高效脱色菌,筛选得到Halomonas sp.B01。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脱色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结果为:pH 7.04、NaCl 25 g/L、(NH4)2SO4 12g/L,30℃条件下脱色培养48 h,甲基橙浓度为55 mg/L的废水脱色率为94.66%,然后通过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从分子水平解释了Halomonas sp.B01使甲基橙偶氮染料脱色的原因是该菌含有偶氮还原酶基因。按照上述确定的脱氮、絮凝和脱色优化条件,结合中空纤维超滤技术,对取自大连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综合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氨氮浓度为18 mg/L,悬浮物浓度为32 mg/L,色度为70度,COD为54 mg/L。为印染废水的综合净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柏俊峰[3](2020)在《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微量印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据微量印花概念的节能减排技术,以液体分散染料与黏合剂、增稠剂结合的印花方式,能够实现分散染料印花工艺低能耗的目标。本文从液体分散染料的稳定性、液体分散染料印花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探讨了研磨剂AR用量对分散橙288的制备效率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比了流平剂LV与分散剂W对O288-AR10、O288-AR20、O288-AR30三只染料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研磨剂AR质量分数为30%时研磨时间最短(1.5 h),平均粒径最小457.43 nm,PDI达到0.139,染料研磨效率与研磨剂AR用量正相关,但染料放置稳定性与研磨剂用量相关度较小;分散剂W不会改变O288-AR10在低剪切速率时的塑性流体特征,高剪切速率时的牛顿流体特征,流平剂LV使三只染料都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2)研究了 7 只助剂(TU130,TU100,TU150,ATS4,CP9,DC12,DCC20)对0288F流变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其中TU130的加入不会改变0288宾海姆型塑性流体特征,其他助剂的加入使染料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CP9和TU150的加入使染料同时获得较好的离心稳定性和热放置稳定性。3)研究了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的数学模型和归纳了染料流变特征值,引入特征参数C*值(低转速时液体染料的体系粘度值)与C0值(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关系的变化速率)作为染料稳定性评价指标。当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假塑性流变特征时,C*值=3~8,C0值=80~500;当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塑性流变特征时,C*值=3~8,C0值=2~20。此时,液体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放置稳定性。4)考察了 cz-1、pk-1、海藻酸钠复配体系的流变性以及染料对糊料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并比较了 4只染料(蓝79、橙30、红4088、紫93)、6组糊料(cz-1、cz-1:pk-1=2:1、cz-1:pk-1=3:1、cz-1:pk-1=4:1、cz-1:hz=11:1、cz-1:hz=15:1)在五种织物(涤纶双绉、雪纺、涤塔夫、涤氨纶、色丁)上的印花清晰度。结果表明:添加了海藻酸钠的糊料黏度较小,剪切变稀作用更加明显,分散橙30和分散红4088对色浆降粘作用最为明显;其中涤塔夫面料上的花型清晰度最差,其余织物清晰度基本较好。同时比较了印花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其中使用cz-1:pk-1=3:1这组印花织物的色牢度最高,经过简单水洗就能达到4-5级以上。且这组织物在水洗之后的色差及K/S值变化也较小。5)考察了印花工艺对K/S值、残液吸光度、染料固着率、摩擦色牢度、废水量和废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液体分散染料(蓝79、橙30和紫93)的微量印花具有增稠剂用量低、染料固着率高、优良的干/湿摩擦牢度,废水色度较低,水消耗量和废水排放量仅为粉状分散染料(蓝HGL、橙S-4RL、紫VDD)的1/5,废渣排放量约为粉状染料的1/3,明显减轻印花的后处理负担,是一种短流程、超低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

刘柏辰[4](2020)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溶液中藏红T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红T(Safranine T)是最常用的合成吖嗪染料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染料工业中,然而,长期接触ST可导致胃肠道不适、口腔粘膜刺激、咽喉不适、皮肤损伤等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对水资源环境中ST去除的研究。本文分别采用了PbO2电极做阳极对ST模拟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以及采用外加双氧水的电-Fenton法对ST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并分别探究了两种不同方法下对ST废水降解的最佳条件。首先,采用了Ti/PbO2电极对ST水溶液的电化学降解。分别分析了电流密度、初始ST浓度、初始pH值和电解质(Na2SO4)浓度对水溶液中ST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化学氧化反应符合拟一阶动力学模型。以Ti/PbO2电极为阳极,可在120分钟内去除水溶液中99.96%的ST。说明Ti/PbO2电极对ST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降解是非常有效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40 m A cm-2,初始ST浓度100 mg L-1,Na2SO4浓度0.20 mol L-1,初始pH=6。从反应过程中对取出的样品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和HPLC的测试可知,会生成一定的中间产物,并通过HPLC-MS测试研究了可能的中间结构。但是随着降解反应的进行,中间产物最终会被氧化成CO2和H2O。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实验证明,ST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而间接氧化的。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完全去除ST所需能量为17.92 k Wh m-3。采用铸铁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外部投加一定量30%的H2O2、阳极溶解获取Fe2+的电-Fenton方法处理模拟ST废水,以便降低电-Fenton过程的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实验过程中,重点研究了电流密度、初始pH、H2O2投加量、初始ST浓度、电解质Na2SO4浓度,对电-Fenton处理模拟ST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电-Fenton处理ST废水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H2O2投加量0.35 m L L-1、电流密度15 m A cm-2、pH=3.0,Na2SO4浓度为0.05 mol L-1的条件下,反应至30min,ST去除率最大可达到99.95%,COD去除最大可达到89.96%,色度基本可以完全去除。同时反应过程中的能耗为8.51k Wh m-3。反应过程中测得pH逐渐升高,反应过程中会出现絮状沉淀,通过对反应过程中的pH以及对铁离子和总铁的检测,得知电-Fenton在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絮凝过程,能够促进对水溶液中ST的去除。

蔡群[5](2020)在《氧化石墨烯负载纤维滤芯处理汽车涂装水性漆废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性漆作为一种专门的涂装材料,在汽车零部件涂装工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水性漆的大规模使用,伴随着大量水性漆废液的产生,急需适用的废水处理新技术。本论文研制了负载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纤维滤芯及其过滤装置,开展了水性漆废液处理性能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混凝工艺作为预处理对过滤效果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装置处理水性漆废液效果研究:在使用纤维滤芯进行处理时,使进水COD初始去除率达到54.63%,膜通量为162 L/(m2?h),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增加,纤维滤芯的处理性能有所下降,利用反冲洗对滤芯进行清洗,可以使滤芯的处理性能基本恢复如初,但是随着使用的时间增加,滤芯表面会受的污染,影响使用寿命,纤维滤芯对水性漆废液中的SS去除效果维持在54%左右;在使用GO纤维滤芯处理水性漆废液时,COD初始去除率达到58.15%,初始膜通量为140 L/(m2?h),在运行周期内,装置过滤效果逐渐下降,利用反冲洗可以恢复滤芯的处理性能,随着反冲洗的次数增加,会对纤维滤芯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薄膜造成破坏,影响GO纤维滤芯的的过滤效果。水性漆废液中的色浆颜料分子和树脂分子是造成滤芯污染堵塞的主要原因。GO纤维滤芯的处理效果更好,抗污染的性能更强,可以加强纤维滤芯的过滤性能,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2)混凝-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装置处理水性漆废液效果研究:采用混凝沉降对水性漆废液进行预处理,用PAC(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在室温条件下,将废液pH调节至6,PAC投加量为3.0 g/L,此时混凝效果最佳,COD去除率为53.6%,SS去除率为52.2%,浊度去除率为70.2%。对混凝过后的上清液用两种过滤装置进行过滤,COD初始去除率为23.35%,初始膜通量为170L/(m2?h),在运行24h后,COD去除率下降至18.94%,膜通量下降至151 L/(m2?h),反冲洗后滤芯的处理性能够得到基本恢复;使用GO纤维滤芯在处理混凝后的水性漆废液,COD初始去除率为31.28%,初始膜通量为159 L/(m2?h),运行24h后,进行反冲洗,能使滤芯的处理性能基本恢复。装置运行结束后,膜表面有结垢,说明混凝过后的水性漆废液中仍然有颜料分子和树脂分子存留,会对滤芯造成污染。在处理混凝后的水性漆废液过程中,GO纤维滤芯的处理效果更好,抗污染的性能更强。(3)对比混凝前后过滤装置的处理效果,可以使用混凝沉降作为预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过滤装置对水性漆废液的处理效果,并且降低滤芯的污染程度,有效地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但是混凝后会产生漆渣,需要单独进行处理,从而产生新的污染。

崔梦瑶[6](2020)在《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微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源,然而目前仍未得到产业化应用,主要是由于藻类培养成本过高。将微藻培养与废水处理相结合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建立藻菌共生体系能进一步提高微藻生物量与废水净化效果。与此同时,使用藻菌共生体系进行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相关研究少有报道。因此,本文对微藻共栖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了共栖细菌对于微藻生长的影响,构建并优化藻菌共生体系,探究藻菌共生体系应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本文从一株棕鞭藻(Ochromonas)的自养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出五株共栖细菌,16S rDNA测序比对结果显示,五株细菌均属于变形菌门,分别为:A-Porphyrobactersp.(卟啉杆菌属);B-Hyphomonas sp.(丝孢菌属);C-Aquimonas sp.(水单胞菌属);D-Agrobacterium sp.(农杆菌属);E-Hydrogenophagasp.(噬氢菌属),分别占比 30.8%、12.0%、13.6%、18.0%、25.6%。棕鞭藻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情况说明,五株细菌对于藻类生长的作用不同:农杆菌Agrobacterium培养物离心后上清对棕鞭藻的生长无显着影响,而其细胞沉淀物对微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棕鞭藻的生物量下降23.6%;而水单胞菌Aquimonas的细胞对于棕鞭藻的生长有显着促进作用,可使得微藻生物量增加43.58%;其他3株细菌对棕鞭藻的生长无显着影响。因此,选取微藻促生效果显着的水单胞菌Agrobacterium作为构建藻菌共生体系的菌株。微生物营养源优化结果显示,适合水单胞菌Aquimonas生长的最佳C源是蔗糖,N源是蛋白胨;适合棕鞭藻生长的最佳C源是蔗糖,除氯化铵外,其余4种N源(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硝酸钠)都适宜棕鞭藻的生长。向棕鞭藻的BG11培养体系中投加不同剂量的水单胞菌Aquimonas,当投加剂量为3 mL时(细菌种子液OD600=0.5,接种后细菌数为8×107 CFU/mL),微藻生物量最高。正交设计结果表明,蔗糖的浓度和水单胞菌Aquimonas的接种剂量对棕鞭藻的生长影响显着。藻菌共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蔗糖浓度5g/L、细菌接种剂量1mL、蛋白胨浓度2g/L。最佳培养条件下棕鞭藻的叶绿素a含量最高可达13.98 mg/L,生物量为19.37 mg/L,水单胞菌Aquimonas的数量可达到1.6×109 CFU/mL。使用4种微生物体系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单菌、单藻、微藻和细菌、藻菌共培养产物。同时对造纸废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水体中分别含有20%、50%、80%、100%的造纸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含量为100%时,微生物的生物量最高,且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在为期7天的处理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投加体系对造纸废水的净化效果不同。单菌投加体系对水质净化效果不佳。单藻投加体系中棕鞭藻的叶绿素a含量为8.213 mg/L,干重为12.89 mg/L;废水COD、TN、TP浓度分别从 148.4 mg/L、23.61 mg/L、1.13 mg/L 降至 96.46 mg/L、12.51 mg/L、0.25 mg/L,去除率分别为35%、47%、78%。微藻和细菌投加体系中,细菌的存在使得微藻的生物量增加了 14.62%,棕鞭藻的叶绿素a含量达到了 9.414 mg/L,干重为14.24 mg/L,水单胞菌Aquimonas生物量为1.02×109 CFU/mL;废水的净化效果得到提高,COD、TN、TP浓度分别从148.4 mg/L、23.61 mg/L、1.13 m/Lg 降低至 74.2 mg/L、11.09 mg/L、0.14 mg/L,去除率分别为50%、53%、88%。藻菌共培养产物投加体系中,藻类生物量达到了最大值,较单藻投加体系增加了 43.93%,棕鞭藻叶绿素a含量为11.812mg/L,干重为16.93 mg/L,细菌数为1.5×109 CFU/mL;处理后的废水外观清澈,废水COD、TN、TP 浓度分别从 148.4 mg/L、23.61 mg/L、1.13 mg/L 降低至 56.39 mg/L、9.92mg/L、0.09 mg/L,去除率分别为 62%、58%、92%。废水处理结果表明,投加藻菌共培养产物的体系中,微藻生物量最高,废水处理效果最好,且水单胞菌Aquimonas成为优势菌种,聚集在棕鞭藻藻细胞周边,促进了棕鞭藻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使用的藻菌共生体系适宜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接近陕西省排放标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的研究将为揭示微藻共栖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以及藻菌共生体系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和数据支持。

张丽萍[7](2019)在《嗜盐菌群的富集及强化处理高盐印染废水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印染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色物质,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高,可生化性差,成分复杂,属于典型的高盐废水,现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最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之一。水解酸化工艺是去除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有效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显着提高后续处理效率,具有生态友好、化学品消耗最低和最节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广阔使用前景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本文使用水解酸化作用处理不同盐度模拟印染废水,并对水解酸化作用进行生物强化,通过检测染料去除率、COD去除率、挥发性脂肪酸(VFAs)产量等常规理化性质指标,探究盐度和生物强化对水解酸化作用效果的影响;使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不同处理阶段水解酸化池中微生物,探究盐度和生物强化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水解酸化前后的印染废水进行傅式转化红外光谱扫描(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推断其降解酸性大红GR的脱色途径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水解酸化作用处理含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模拟印染废水,随着盐度升高,染料去除率、COD去除率、VFAs产量不断下降,说明较高盐度对水解酸化池内的微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但对水解酸化程度影响不明显。(2)利用直接投加的方式进行生物强化,强化后,染料去除率、COD去除率和VFAs产量均较强化前提高,说明生物强化提高微生物的水解酸化作用效果和水解酸化作用程度,对印染废水的降解有积极作用。(3)对不同处理阶段水解酸化池内菌群进行Mi Seq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表明盐度和生物强化均对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盐度与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无线性关系,这可能是不同嗜盐菌属最佳生长盐度不同;生物强化降低了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多样性,这可能是由于生物强化引入的新菌属对土着菌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4)Mi 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盐度和生物强化均对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1%和3%盐度时,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优势菌属是Desulfobulbus和Lachnospiraceae;与1%和3%盐度相比,5%盐度时群落结构变化较大,优势菌属是Bacteroides和Pectinatus;生物强化后,微生物群落结构较强化前变化明显,Erysipelatoclostridium和Marinobacterium是优势菌属。(5)生物强化后,对水解酸化处理前后的模拟印染废水进行FTIR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酸性大红GR经水解酸化作用后确实得到降解,结合物质分析,推断酸性大红GR的降解途径和机制为:(i)双-N=N-加H裂解,生成毒性较强的聚苯胺和中间产物;(ii)磺化芳胺脱磺酸基团;(iii)芳环经氧化作用开环,生成二乙胺和乙酰胺。值得重视的是,厌氧条件下易累积不易降解的芳香胺类物质被降解。印染废水含盐量高,对水解酸化菌的生物活性和降解效果产生抑制作用,通过驯化和筛选中度嗜盐菌(群),为生物法降解高盐印染废水提供菌种资源;通过生物强化提高水解酸化处理效果,为水解酸化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降解机理的推断,为高效嗜盐降解菌及其功能基因的进一步发掘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林超[8](2019)在《藻类-细菌共生系统自然光下处理高负荷印染废水》文中研究说明藻类-细菌共生ABS(algal-bacterial symbiosis system)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废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CAS(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system)系统相比,藻-菌共生系统不仅对于污染物有着更好的去除性能而且有着更低的运行成本。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之前的研究中,发现XJK-小球藻,W6-丝状藻,902-月牙藻对于分散蓝2BLN,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能够保证藻菌共生的反应器,培养藻-污泥共生,在自然光条件下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考察藻菌共生系统对于实际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首先设计了一个有效工作体积为5 L的多功能一体化好氧生物反应器,反应器由五部分组成:进水区,生化反应区,三相分离器,沉淀区和出水区。同时制作了两个反应器,一个反应器使用传统活性污泥系统(CAS系统)进行废水处理,反应器中初始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1000 mg/L;一个反应器使用藻菌共生系统(ABS系统)进行废水处理,反应器中初始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1000 mg/L,ABS系统的藻类与污泥体积比为1:1(w/w),由实验室培养的XJK-小球藻,W6-丝状藻902-月牙藻的混合物,与常规活性污泥混合。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由于藻泥共生系统的体积比以及反应器结构的原因,导致污泥和藻类流失,反应系统对于COD的去除效果较差。于是对反应器和藻泥的体积比进行了优化。改进后的第二代反应器在右端三相分离器下方增加了一块60°的斜挡板,以改变水流方向,减少对沉淀区的冲击,使得污泥可以更好地回流。按照1:2的体积将藻类和活性污泥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ABS系统中MLSS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藻含量有所下降,但COD的去除率明显增加,色度明显降低。ABS系统可以稳定的运行但在处理效果上和印染废水处理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进而调整了藻类和活性污泥的体积比。按照1:3的体积将藻类和活性污泥混合,对反应器进行了启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ABS系统对于COD、NH4+-N和色度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ABS系统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90%、35%,色度为100-120倍之间,COD、NH4+-N、TP的去除率比CAS系统分别高8%、1%、2%,比印染废水处理厂生化阶段的去除率分别高10%、12%、8%。色度减少了40倍。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对反应器的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曝气量相同的情况下,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ABS系统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出水COD,NH4+-N和TP的值为95 mg/L、2.4 mg/L、4 mg/L。平均COD,NH4+-N和TP的去除率为83.5%、88.6%、36.6%。COD,NH4+-N和TP含量分别比印染废水处理厂减少了75.2 mg/L,5.1 mg/L和1.05 mg/L,平均COD,NH4+-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10.5%,8.6%和10.5%。色度减少了60倍。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当曝气量为0.4-0.5 L/min时,ABS系统对于污染物的去除达到最佳效果,平均COD,NH4+-N的去除率为85.5%、93.1%,色度在100-120倍之间。相对于印染废水处理厂的生化段分别提高12.5%,8.6%,色度减少了40倍。在曝气量为0.15-0.2 L/min时,ABS系统的溶解氧为0.85 mg/L左右,比CAS系统高0.4 mg/L,在曝气量为0.4-0.5 L/min和0.7-0.8 L/min时,ABS系统的溶解氧分别为2.85 mg/L和3.95 mg/L比CAS系统高0.8 mg/L左右,在低曝气量和高曝气量的情况下,ABS系统均可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针对反应器和实验条件存在的不足,对反应器进行了升级,将原有的反应器扩大至15 L,且在四周进行了避光处理,使得阳光只能从反应器上端进入废水处理水体。然后,将反应器移至室外在完全自然条件下进行废水处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发现由于室外温度较低,导致水温较低,同时由于阴雨天过多,光照略有不足进而影响了ABS系统的处理效率。ABS系统对于COD的去除能力降低,去除率在65%左右。色度的去除能力相应的降低,出水色度在150-180倍之间。而NH4+-N的去除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去除率在89%左右。总磷的去除率在35%。尽管天气原因影响了ABS系统的处理效率,但相对于废水处理厂来说,色度的去除水平保持一致,NH4+-N的去除率仍提高了11%,总磷的去除率提高了10%。本研究将为ABS系统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王佳[9](2019)在《印染废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生色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特性与富集控制》文中指出针对印染废水生色有机物含量高、排放量大及污染严重等问题,全国多地对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出水COD和色度的标准更为严苛。然而循环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系列的污染,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必存在生色有机物的逐渐富集,故对生色有机物的富集进行控制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课题组研发的多级臭氧-气浮一体化技术与生物系统组合的中试试验系统,处理人工模拟印染废水,研究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生色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特性、富集规律及控制特征。利用生化-气浮(生化-DAF)组合系统,测定理化指标和液相色谱分析,得到染料在生物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分配转化与质量衡算。随后,利用多级臭氧气浮系统(DOIF),测定常规理化指标和有机物特性指标,分析活性红M-3BE在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表明,活性红M-3BE在臭氧气浮工艺下逐渐降解,并推测出活性红染料的降解规律,即首先断裂的是生色基团偶氮双键(-N=N-)和助色基团氮氢键(-NHR)等,随后苯环、萘环结构所带的乙烯砜活性基团、助色基团进行脱基,之后萘环、均三嗪结构进一步打开,生成含苯环类物质。为进一步探明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生色有机物的富集规律,利用生化-气浮组合系统(生化-DAF)处理人工模拟印染废水,测定常规理化指标和有机物特性指标。研究发现,在生物系统处理下,高环芳香蛋白质和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区光强度逐渐减弱,但DAF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并不明显。随着循环周期增加,有机物不饱和键含量增高,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逐渐富集,芳香性物质得到了富集,各分级组分指标均出现逐渐富集现象,且印染废水富集生色有机物含大量苯环、萘环等芳香类物质和小分子无机物。为减少有机物富集对再生水回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印染废水再生循环利用率,利用生化-多级臭氧气浮组合系统(生化-DOIF)处理人工模拟印染废水,操作过程中配水、生物系统运行参数、气浮参数等条件均与生化-DAF系统保持一致,测定常规理化指标和有机物特性指标,对比分析富集生色有机物的控制特征。研究表明,从沿程处理角度讲,DOIF系统出水色度由8倍增加到32倍,而DAF条件下,系统出水色度由12倍增加到120倍,表明DOIF系统能有效降低二级出水的色度。DOIF系统出水COD累积速率约为0.45 mg/L·d,较DAF条件下累积速率下降约91.3%。从循环利用角度讲,DOIF系统能有效降低苯环萘环类芳香性物质对生物系统的影响,控制高环芳香蛋白和类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的富集,提高生物系统运行时间约2.5倍,有效减小了富集生色有机物质对生物系统的影响。

陈燕[10](2019)在《嗜热复合菌群高效降解偶氮染料的机制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先前筛选构建的一组能有效脱色降解偶氮染料的嗜热复合菌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环境因素对该菌群脱色降解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液质二级连用(HPLC-MS/MS)等技术对直接黑G(DBG)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由此推理出了一条DBG可能的降解途径。此外,为阐明该复合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关键功能菌,采用梯度稀释法并监测不同稀释梯度下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的关键指标,确定复合菌群实现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的临界梯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及高通量测序技术(HTST)对不同稀释度下的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最后结合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菌群失去染料脱色降解功能前后的差异基因,进而为偶氮染料废水的高效生物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嗜热复合菌群脱色降解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群脱色降解较佳条件为:温度55℃、初始pH 8.0;染料浓度为200-600 mg/L时,嗜热复合菌群对DBG的脱色率都很高,培养24 h均可达到96%以上;NaCl的浓度为5%时,培养48 h后的脱色率可达88%以上;嗜热复合菌群对甲基橙、刚果红、DBG、直接黑38等不同结构的偶氮染料都有较强的脱色能力,具有一定广谱性。(2)通过FTIR及HPLC-MS/MS等技术对DBG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证实嗜热复合菌群能使DBG的偶氮双键断裂,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鉴定的中间产物有:2,7,8-triaminonaphthalen-1-ol、苯胺、邻苯二胺、邻苯二甲酸及4-hydroxy-2-oxovaleric acid。由此推测嗜热复合菌群降解DBG首先由-N=N-双键的非对称断裂开始,从而导致中间体的形成。由于磺酸基团在高温下不稳定,在脱掉磺酸基团后形成了2,7,8-triaminonaphthalen-1-ol,除此之外,DBG的初级降解产物还包括苯胺和邻苯二胺。随着降解过程的继续进行,2,7,8-triaminonaphthalen-1-ol进一步降解为邻苯二甲酸,与此同时,邻苯二胺脱氨基形成苯胺,而苯胺随之开环形成4-hydroxy-2-oxovaleric acid,这些物质有可能被进一步转化为分子量更小的物质,甚至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此外,植物毒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菌群可将有毒染料DBG转化为低毒代谢物。(3)采用梯度稀释法结合PCR-DGGE及HTST对嗜热复合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关键功能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Tepidiphilus sp.对偶氮染料的脱色降解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并在Anoxybacillus sp.、Caloramator sp.、Clostridium sp.、Bacillus sp.等的协同作用下实现偶氮染料的高效降解。(4)通过对偶氮染料脱色降解复合菌群稀释临界点(10-7)前后A、B两组样本(A组:10-7的染料脱色溶液;B组:10-9的未脱色染料溶液)的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最显着的代谢通路中,氯环己烷和氯苯的降解、甲苯降解、苯甲酸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二甲苯降解及二恶英降解这六条代谢通路在A和B两组中差异显着,且多涉及含苯环类物质的降解,推测这些代谢通路可能与偶氮染料的脱色降解有重要关系。这些代谢通路关联到的基因条目(KO)有K16243、K16244、K16242、K16245、K16246、K00446、K16249、K10217、K10216、K18365、K01617、K01821、K00074、K00626、K18366及K18364。根据分析推测A、B组显着差异代谢通路关联到的基因条目(KO)对应的基因可能是该复合菌系降解偶氮染料的关键差异基因。此外,对A、B组样品的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差异基因在染料脱色溶液A组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未脱色染料溶液的结果与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一致,说明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可靠。

二、利用颤藻降低染料色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颤藻降低染料色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实际染料废水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料工业废水
        1.1.1 染料工业废水概述
        1.1.2 染料工业废水来源与特点
        1.1.3 染料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2 生物脱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2.1 生物脱氮技术机理
        1.2.2 生物脱氮工艺及研究进展
        1.2.2.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1.2.2.2 新型脱氮工艺
    1.3 水解酸化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1.3.1 水解酸化工艺机理
        1.3.2 水解酸化工艺在染料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1.3.3 水解酸化微生物及其功能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方法
    2.1 试验装置及所用仪器
    2.2 试验规模及进水水质
    2.3 试验流程
        2.3.1 传统A/O工艺处理一级好氧生化出水阶段
        2.3.2 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一级好氧生化出水阶段
        2.3.3 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原水阶段
    2.4 检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2.4.1 常规检测项目
        2.4.2 有机物分析方法
        2.4.3 污泥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2.4.4 Msieq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传统A/O工艺对一级好氧生化出水的稳定运行研究
    3.1 传统A/O工艺的启动及运行参数优化
    3.2 稳定运行状态及运行效果研究
        3.2.1 系统污泥理化性质分析
        3.2.2 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3.2.3 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3.2.4 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3.3 缺氧段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横向对比分析
        3.3.1 样品的采集及样品PCR扩增结果鉴定
        3.3.2 细菌群落的OTU分析
        3.3.3 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对一级好氧生化出水的稳定运行研究
    4.1 稳定运行状态及运行效果研究
        4.1.1 系统污泥理化性质分析
        4.1.2 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4.1.3 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4.1.4 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4.2 升流式水解反硝化缺氧段的水解酸化效果研究
        4.2.1 有机物组分变化分析
        4.2.2 色度去除效果分析
    4.3 升流式水解反硝化缺氧段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横向对比研究
        4.3.1 样品的采集及样品PCR扩增结果鉴定
        4.3.2 细菌群落的OTU分析
        4.3.3 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4.4 染料生产废水实际工程概况
        4.4.1 新增升流式水解反硝化系统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说明
        4.4.2 新增升流式水解反硝化系统调试及稳定运行情况
        4.4.3 新增升流式水解反硝化系统前后工艺整体能耗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对原水的稳定运行研究
    5.1 水解反硝化颗粒污泥驯化期间运行状态及处理效果研究
        5.1.1 颗粒污泥形成期间系统污泥理化性质分析
        5.1.2 颗粒污泥形成期间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5.1.3 颗粒污泥形成期间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5.2 稳定运行状态及运行效果研究
        5.2.1 稳定运行期间系统污泥理化性质分析
        5.2.2 稳定运行期间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5.2.3 稳定运行期间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5.2.4 稳定运行期间对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5.3 厌氧段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横向对比分析
        5.3.1 样品的采集及样品PCR扩增结果鉴定
        5.3.2 微生物群落的OTU分析
        5.3.3 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5.4 三阶段中缺氧/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纵向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2)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印染废水成分、危害、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
        1.1.1 印染废水的成分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1.1.3 印染废水的污染现状
        1.1.4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1.2 印染废水脱氮净化
        1.2.1 氮的来源及危害
        1.2.2 物理化学脱氮方法
        1.2.3 微生物脱氮方法
    1.3 印染废水絮凝净化
        1.3.1 絮凝剂种类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3.3 微生物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印染废水脱色净化
        1.4.1 印染废水脱色方法
        1.4.2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种类
        1.4.3 染料微生物降解途径
        1.4.4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的降解酶系
    1.5 印染废水生物净化
        1.5.1 中度嗜盐菌
        1.5.2 中度嗜盐菌的抗逆性机理及渗透压补偿溶质
        1.5.3 中度嗜盐菌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处理印染废水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样品
        2.1.4 试剂
        2.1.5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方法
        2.2.2 无机氮浓度测定方法
        2.2.3 不同脱氮方式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2.4 发酵型碳源与非发酵型碳源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2.5 C/N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2.6 DO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脱氮方式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2 发酵性碳源与非发酵性碳源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3 C/N比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4 DO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印染废水絮凝剂选择及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
        3.1.2 试剂
        3.1.3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絮凝剂絮凝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
        3.3.2 生物絮凝剂γ-PGA絮凝条件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Halomonas sp. B01脱色及其偶氮还原酶基因重组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培养基
        4.1.3 试剂
        4.1.4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微生物脱色率测定
        4.2.2 化学法脱色率测定
        4.2.3 响应面优化脱色条件
        4.2.4 基因克隆方法
        4.2.5 azo R基因表达载体重组
        4.2.6 azo R重组载体转化E.coli BL21
        4.2.7 azoR基因重组子筛选鉴定
        4.2.8 azoR基因重组子功能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alomonas菌属高效脱色菌筛选及其脱色条件优化
        4.3.2 Halomonas sp. B01 azo R重组表达
    4.4 本章小结
5 印染废水综合净化处理
    5.1 实验材料
        5.1.1 样品
        5.1.2 试剂
        5.1.3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色度测定方法
        5.2.2 COD测定方法
        5.2.3 悬浮物测定方法
        5.2.4 氨氮浓度测定方法
    5.3 印染废水成分综合处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微量印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液体分散染料
        1.1.1 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
        1.1.1.1 微乳液聚合法(微胶囊法)
        1.1.1.2 电化学法
        1.1.1.3 溶解蒸馏法
        1.1.1.4 高压均质法
        1.1.1.5 机械研磨法
        1.1.2 液体分散染料稳定性
        1.1.2.1 稳定性机理
        1.1.2.2 分散剂选择
    1.2 分散染料印花技术研究
    1.3 液体分散染料在微量印花中的优势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液体分散染料的流变性与沉降稳定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3.1 液体染料的制备
        2.2.3.2 染料稳定性
        2.2.4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研磨剂AR对分散橙288流变性的影响
        2.3.2 分散剂W和流平剂LV对分散橙288流变性的影响
        2.3.3 助剂对分散橙288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2.3.4 阴离子和阳离子研磨剂对染料流变性的影响
        2.3.5 良好放置稳定性的液体染料的流变性
        2.3.6 染料流变性特征值的选择
        2.3.7 液体染料的微观状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印花色浆的流变性能
        3.3.1.1 白浆流变性的数学模型及特点
        3.3.1.2 含阴离子助剂的液体染料对色浆流变性的影响
        3.3.2 印花清晰度
        3.3.3 印花织物的K/S与色牢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体分散染料微量印花后处理优势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液体分散染料制备流程
        4.2.3.2 印花工艺
        4.2.3.3 K/S值
        4.2.3.4 染料固着率测试
        4.2.3.5 废渣量测试
        4.2.3.6 耐摩擦色牢度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热水洗后处理对印花性能的影响
        4.3.2 后处理条件对印花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溶液中藏红T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染料废水的概况
        1.2.1 染料废水的特点
        1.2.2 染料废水的来源
        1.2.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电化学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1.3.1 电化学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1.3.2 电化学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发展方向
    1.4 常用的电化学处理技术概括
        1.4.1 电催化氧化法
        1.4.2 电-Fenton法
        1.4.3 电絮凝法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电催化氧化降解水溶液中藏红T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所需仪器
        2.2.3 TI/PbO_2电极的制备
        2.2.4 电催化氧化实验
        2.2.5 分析方法
    2.3 Ti/PbO_2电极降解ST模拟废水的工艺条件优化
        2.3.1 电流密度对ST降解的影响
        2.3.2 初始浓度对ST降解的影响
        2.3.3 支持电解质浓度对ST降解的影响
        2.3.4 初始pH值对ST降解的影响
    2.4 瞬时电流效率与能耗
    2.5 降解机理
        2.5.1 循环伏安测试
        2.5.2 荧光测试
        2.5.3 降解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谱
        2.5.4 降解过程中的HPLC及HPLC-MS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Fenton氧化法降解藏红T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电-Fenton降解ST模拟废水实验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流密度对ST去除率的影响
        3.3.2 溶液初始pH值对ST去除率的影响
        3.3.3 H_2O_2的投加量对ST去除率的影响
        3.3.4 初始ST浓度对ST去除率的影响
        3.3.5 不同初始电解质浓度对ST去除率的影响
        3.3.6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3.3.7 电Fenton过程中染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
        3.3.8 反应过程中pH变化以及铁离子的作用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氧化石墨烯负载纤维滤芯处理汽车涂装水性漆废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水性漆废液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化学法
        1.2.2 生化法
        1.2.3 物化-生物耦合法
    1.3 氧化石墨烯概述
        1.3.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1.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3.3 氧化石墨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装置研制
    2.1 基础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基础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氧化石墨的制备
    2.3 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的制备
    2.4 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滤芯制备
        2.4.1 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2.4.2 氧化石墨烯纤维滤芯制备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装置处理水性漆废液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水性漆废液
        3.2.2 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装置的运行
        3.2.3 纤维滤膜性能和污染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D的去除率
        3.3.2 膜通量的变化
        3.3.3 SS的去除率
        3.3.4 膜污染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凝-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装置处理水性漆废液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水性漆废液混凝处理研究
        4.2.1 水样与试剂
        4.2.2 混凝实验
        4.2.3 实验结果
    4.3 混凝-负载氧化石墨烯纤维过滤处理研究
        4.3.1 COD的去除效果
        4.3.2 膜通量的变化
        4.3.3 SS的去除效果
        4.3.4 膜污染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致谢(一)
致谢(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微藻能源简介
    1.2 废水培养微藻
    1.3 藻菌关系
        1.3.1 协同促进作用
        1.3.2 拮抗竞争作用
    1.4 藻菌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造纸废水
        1.5.1 造纸工艺与造纸废水水质特点
        1.5.2 造纸废水常见处理工艺
        1.5.3 微藻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路线
        1.6.3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微藻
        2.2.1 微藻藻株来源
        2.2.2 微藻的培养
        2.2.3 微藻的无菌化处理
    2.3 细菌
        2.3.1 细菌的分离纯化
        2.3.2 细菌的培养
        2.3.3 细菌的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微生物生物量测定
        2.4.1 微藻生物量的测定
        2.4.2 细菌生物量的测定
    2.5 共栖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2.5.1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2.5.2 细菌接种量
    2.6 藻菌共生体系的建立
        2.6.1 最佳营养源的确定
        2.6.2 细菌最佳接种剂量的确定
        2.6.3 最佳藻菌共生体系培养条件的正交设计
    2.7 藻菌共生体系对造纸废水的处理
        2.7.1 废水水质的测定
        2.7.2 废水的稀释与不同投加体系的设置
3 结果与讨论
    3.1 共栖细菌的分离
        3.1.1 共栖细菌的形态特征
        3.1.2 棕鞭藻共栖细菌的生长特性
        3.1.3 棕鞭藻共栖细菌的16S rDNA基因鉴定
        3.1.4 小结
    3.2 共栖细菌的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3.2.1 藻菌共培养物中棕鞭藻的生长
        3.2.2 藻菌共培养物中水单胞菌Aquimonas的生长
        3.2.3 小结
    3.3 最佳营养源与最佳接种剂量的确定
        3.3.1 水单胞菌Aquimonas最佳营养源的确定
        3.3.2 棕鞭藻Ochromonas最佳营养源的确定
        3.3.3 水单胞菌Aquimonas最佳接种剂量的确定
        3.3.4 小结
    3.4 最佳藻菌共生体系培养条件的正交设计
        3.4.1 正交设计结果与分析
        3.4.2 小结
    3.5 藻菌共生体系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
        3.5.1 造纸废水原水指标
        3.5.2 不同投加体系中微生物的生长
        3.5.3 不同投加体系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
        3.5.4 小结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嗜盐菌群的富集及强化处理高盐印染废水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印染废水概述
        1.1.1 印染废水的污染现状
        1.1.2 印染废水的特点
        1.1.3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1.2 偶氮染料的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偶氮染料的结构与性质
        1.2.3 偶氮染料的降解途径
    1.3 水解酸化工艺的应用
        1.3.1 水解酸化作用的原理
        1.3.2 水解酸化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3 水解酸化作用的优化调控方法
    1.4 当前研究现状及趋势
        1.4.1 印染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法研究现状及趋势
        1.4.2 水解酸化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5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酸性大红GR的理化性质
        2.1.2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设计
        2.1.3 模拟高盐印染废水的配置
        2.1.4 嗜盐菌群的接种与富集
        2.1.5 生物强化的方法
        2.1.6 实验仪器及材料
    2.2 分析方法
        2.2.1 染料去除率测定
        2.2.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
        2.2.3 挥发性脂肪酸(VFAs)测定
        2.2.4 Mi Seq高通量测序的程序
        2.2.5 降解产物测定
第3章 水解酸化作用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
    3.1 盐度对水解酸化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
    3.2 生物强化对水解酸化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1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4.2 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3 水解酸化池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嗜盐菌群降解产物的鉴定及脱色机制的研究
    5.1 FTIR分析
    5.2 GC-MS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藻类-细菌共生系统自然光下处理高负荷印染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藻菌共生系统的特点
    1.2 藻菌共生系统的研究进展
    1.3 藻菌共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差距
    1.4 藻菌共生系统在工业废水方面的应用前景
    1.5 印染废水的特点与危害
        1.5.1 印染废水的特点
        1.5.2 印染废水的危害
    1.6 印染废水的研究现状
        1.6.1 物理法
        1.6.2 化学法
        1.6.3 生物法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目标
        1.7.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废水来源
        2.1.2 藻类和污泥来源
    2.2 仪器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
        2.3.2 氨氮的测定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2.3.3 总磷的测定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2.3.4 污泥指标的测定
        2.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6 分析方法
第三章 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
    3.1 反应器的设计
    3.2 反应器的运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BS系统运行条件的优化
    4.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ABS系统的性能
    4.2 不同曝气条件下ABS系统的性能
    4.3 不同曝气量下ABS系统的稳定性探究
    4.4 出水有机物和色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应器的升级
    5.1 反应器的升级
    5.2 ABS系统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印染废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生色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特性与富集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印染企业发展用水及废水处理现状
        1.1.1 印染企业用水及排污现状
        1.1.2 印染废水处理模式概况
        1.1.3 印染废水常用处理工艺概况
    1.2 印染废水生色有机物的研究现状
        1.2.1 生色有机物的来源及种类
        1.2.2 生色有机物的危害
        1.2.3 印染废水生色有机物的常用处理工艺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1.3.3 论文组成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案
    2.3 有机物分级表征
    2.4 分析方法
        2.4.1 常规有机物测定方法
        2.4.2 TOC测定方法
        2.4.3 UV254 测定方法
        2.4.4 三维荧光测定方法
        2.4.5 染料浓度测定方法
        2.4.6 分子量测定方法
3 印染废水中生色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装置
        3.1.2 实验用水配方
        3.1.3 实验参数优化
    3.2 生物系统运行
        3.2.1 污泥循环及循环启动
        3.2.2 生物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3.2.3 染料的分配转化与质量衡算
    3.3 活性红M-3BE的迁移转化特性
        3.3.1 DOIF工艺对理化指标的改变
        3.3.2 DOIF工艺对生色有机物荧光特性的改变
        3.3.3 DOIF对生色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3.3.4 DOIF对生色有机物不同分光光度值的影响
        3.3.5 DOIF对生色有机物液相色谱图的影响
        3.3.6 DOIF对生色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3.3.7 活性红M-3BE的转化途径
    3.4 印染废水活性染料的降解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印染废水循环过程中生色有机物的富集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人工模拟印染废水配方
    4.2 生色有机物的富集规律
        4.2.1 生化-DAF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4.2.2 生化-DAF系统对COD、色度的影响
        4.2.3 生化-DAF系统对不同分光光度值的影响
        4.2.4 生化-DAF系统对生色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4.2.5 生化-DAF系统对紫外-可见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4.2.6 生化-DAF系统对分子量分布特性的影响
    4.3 生色有机物分级表征的富集规律
        4.3.1 生化-DAF系统对不同组分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4.3.2 生化-DAF系统对不同组分紫外-可见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4.3.3 生化-DAF系统对不同组分分子量分布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印染废水循环过程中富集生色有机物的控制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2 生化-DOIF系统对富集生色有机物的控制特征
        5.2.1 生化-DOIF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5.2.2 生化-DOIF系统对COD、色度的控制特征
        5.2.3 生化-DOIF系统对不同分光光度值的控制特征
        5.2.4 生化-DOIF系统对生色有机物荧光特性的控制特征
        5.2.5 生化-DOIF系统对紫外-可见光光谱特性的控制特征
        5.2.6 生化-DOIF系统对分子量分布特性的控制特征
    5.3 生色有机物分级表征的控制特征
        5.3.1 生化-DOIF系统对不同组分有机物荧光特性的控制
        5.3.2 生化-DOIF系统对不同组分紫外-可见光光谱特性的控制
        5.3.3 生化-DOIF系统对不同组分分子量分布特性的控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嗜热复合菌群高效降解偶氮染料的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偶氮染料及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
    1.2 偶氮染料的处理方法
    1.3 偶氮染料废水的微生物处理
        1.3.1 降解偶氮染料的微生物
        1.3.2 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的影响因素
        1.3.3 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相关酶
        1.3.4 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1.3.5 偶氮染料降解菌的群落结构分析
        1.3.6 偶氮染料降解代谢途径及机理研究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嗜热复合菌群的脱色降解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来源
        2.1.2 脱色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脱色率的测定
        2.3.2 染料浓度的测定
        2.3.3 不同因素对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DBG的标准曲线
        2.4.2 温度对脱色的影响
        2.4.3 pH对脱色的影响
        2.4.4 初始染料浓度对脱色的影响
        2.4.5 偶氮染料结构对脱色的影响
        2.4.6 盐度对脱色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嗜热复合菌群对DBG的脱色降解途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来源
        3.1.2 脱色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时间脱色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3.3.2 红外光谱扫描分析
        3.3.3 HPLC-MS/MS分析
        3.3.4 DBG脱色产物的植物毒理测定
        3.3.5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
        3.4.2 红外光谱扫描分析
        3.4.3 LC-MS/MS分析
        3.4.4 嗜热复合菌群对DBG脱色降解途径研究
        3.4.5 DBG脱色产物的植物毒理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嗜热复合菌群结构及关键降解菌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来源
        4.1.2 脱色培养基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稀释梯度法确定脱色降解临界点
        4.3.2 DNA的提取及浓度检测
        4.3.3 16S V3区PCR扩增
        4.3.4 DGGE技术操作
        4.3.5 高通量测序
        4.3.6 基因序列登录号
        4.3.7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菌群脱色降解稀释临界点的确定
        4.4.2 基因组DNA浓度检测
        4.4.3 16S V3区PCR扩增产物检测
        4.4.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4.4.5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稀释梯度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4.4.6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染料降解稀释临界点前后关键差异基因解析
    5.1 实验材料
        5.1.1 测序样品来源
        5.1.2 主要试剂
    5.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宏基因组测序
        5.3.2 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5.4 实验结果
        5.4.1 宏基因组测序结果
        5.4.2 qPCR测定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Ⅰ.发表论文情况
    Ⅱ.主要获奖情况
附录1

四、利用颤藻降低染料色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升流式水解反硝化-好氧工艺处理实际染料废水中试研究[D]. 曹靖.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D]. 董文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微量印花技术研究[D]. 柏俊峰. 苏州大学, 2020(02)
  • [4]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溶液中藏红T的研究[D]. 刘柏辰.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5]氧化石墨烯负载纤维滤芯处理汽车涂装水性漆废液研究[D]. 蔡群.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D]. 崔梦瑶.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嗜盐菌群的富集及强化处理高盐印染废水的机制研究[D]. 张丽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8]藻类-细菌共生系统自然光下处理高负荷印染废水[D]. 林超.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印染废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生色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特性与富集控制[D]. 王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嗜热复合菌群高效降解偶氮染料的机制解析[D]. 陈燕.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震荡藻降低染料水和印染废水色度的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