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嘴长老师教我们看小说

吴嘴长老师教我们看小说

一、吴组缃先生教我们怎样读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何换生[1](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王海刚[2](2019)在《亚东图书馆及“亚东精神”的思想传播史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东图书馆由汪孟邹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其前身为芜湖科学图书社。亚东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图书,创造过诸多"第一",带来了中国出版史、文化史乃至思想史的转型与进步。亚东人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出版了优质的亚东本。亚东广泛利用图书、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介,多管齐下,招徕读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亚东图书馆40年的发展史,逐渐形成了为社会所称道的"亚东精神"。"亚东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又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包括多管齐下的经营精神。"亚东精神"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行为和社会文化的导向和选择,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首创古典小说标点本,使小说文本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学术价值。

许珊珊[3](2018)在《文学视域下的吕思勉研究》文中指出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在历史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担任过国文教授和文学编辑的吕思勉先生对文学也有独到的见解,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本材料。本文主要以吕思勉先生文学领域的着作为蓝本,分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教育四部分展开论述,藉此丰富吕思勉研究。正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介绍吕思勉先生的文学生涯,分求学经历和建诗社、做编辑、担任国文教师等社会经历两部分,宏观上把握吕思勉先生与文学的渊源。第二章主要分析吕思勉先生的文学作品,下分诗词与小说(《中国女侦探》《未来教育史》)两部分,概括主要文学特色,突出吕思勉先生对传统文体的继承与创新,以及重视文本思想性和社会性的观点。第三章主要论述吕思勉先生的文学理论着作,分《论诗》《小说丛话》两部分,《论诗》体现吕思勉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熟识,《小说丛话》体现他对新文化的关注与思考。第四章主要分析吕思勉先生的文学史着作,从章节设置、内容特点分析《宋代文学》,概括“文学是变化发展”以及“文学可以新旧并存”的文学史观。第五章主要分析吕思勉先生的教育论着,分国文与文学关系、国文与国语关系两部分来论述,归纳吕思勉先生“文学是美的产物”以及“包容开阔的文学视野”的文学观点。

陈扬[4](2015)在《“《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文中提出“《红楼梦》研究批判”是1954年发生在政治、文化领域内的一场批判运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经过的重述、原因的探讨、影响的分析做一个案研究,重新认识这一个案及其所反映的“十七年”文学大环境及文学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第一章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解决运动“是什么”的问题。虽然事件经过前人基本上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但分阶段、分层次地讨论之后,才能凸显出“十七年”政治-文艺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二章探讨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小人物”的崛起和旧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是发生在1950年代的突出现象。李希凡和蓝翎撰文质疑俞平伯虽事出偶然,但他们的观念在同时代青年中并不鲜见,那一代青年所受的教育形塑了他们趋于同质化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与“小人物”崛起几乎同时的,是旧知识分子经历的漫长的思想改造过程。这种改造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但1949年后才成为普遍性、本质性的、从制度到思想的多重改造。1954年前后,政治、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处理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问题变得愈加重要,必须要进入到新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小人物”的发难,毛泽东的因势利导,文艺界潜藏的矛盾,这些因素共同触发了“《红楼梦》研究批判”。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都是对运动影响的研究。不同于前人多宏观的描述,第三章综合近年新见的学人日记、批判材料、检讨等史料,细致地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心态体验。既有人摇旗呐喊,也有人在批判同时尽力保存一些学理性,还有人依然故我、坚决反对。第四章探讨“《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研究的话语风格、标准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如果说民国学术研究是多元化的,那么1954年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占据了绝对地位。“《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是“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建国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首次集中展演。运动中的批评文本之所以值得研读,并不在于其更学术化抑或是更政治化,而在于其所体现出的文学研究话语转型时期的特殊色彩。如果说对知识分子心态、文学研究范式的研究都是偏于内在性的,那么第五章则是从外部文学制度的角度来讨论运动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报刊和读者阅读。《文艺报》被严肃处理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挤压了刊物本不宽阔的言说空间。运动还塑造和引导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尤其是对青年读者影响深远,使他们的文学接受功利化和工具化。从这两点上看,“《红楼梦》研究批判”对“十七年”文学制度的营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业伟[5](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王万鹏[6](2014)在《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小说生成的文化生态是复杂且多元的,其中既有“欧风美雨”吹拂滋润的外在因素,也有中国小说古今之间内在的血脉传承与联系。作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丰碑,《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对现代小说而言,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具有源头、原型和范式的意义。有关《红楼梦》与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五四”后兴起的新话题,近年来渐有趋于热门的势头,但大多研究仍然停留在单篇(部)研究,并且多从叙事内容和人物比较的层面展开论述,在广度、深度和系统性方面尚显不足。本文从文学生成的文化生态视角,在回溯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浓郁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形成史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楼梦》接受与中国现代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之间双向互构关系的探析与梳理,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本细读法,立足小说文本,从整体上展开论述,力求通古今之变,以期正文学之本,清流变之源,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小说创作问路导航。本论文共九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涉及该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并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的“红楼情结”,同时对本论文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生态视野、回归文本和互文结构是本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最大创新。文章第二部分,结合对文化生态理论的爬梳,简要论述了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和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生态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混合特征,在重点分析文化生态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考察《红楼梦》对现代小说具体文本和现代小说整体文化精神的影响。文章第三部分,以“怎样做父亲”的困惑入题,着重分析了曹雪芹和鲁迅的“审父”意识,并对他们的文化反思精神进行了论述。文章第四部分,从“雅俗变奏”的视角对同为通俗小说大家的曹雪芹与张恨水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指出尽管《金粉世家》被时人誉为“民国《红楼梦》”,但因两位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和文化选择,作品在精神境界上依然有着巨大差别。文章第五部分,从文学真实性与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角度,分析了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对《红楼梦》在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作为现实主义典范之作传播的广泛影响,指出《红楼梦》有着现实主义的因子,但不纯然是现实主义。文章第六部分,以“成长烦恼”作为考察焦点,指出《红楼梦》和《家》分别代表了 “拒绝成长”和“渴望长大”的两种“成长”类型,并指出虽然《家》被称作“现代《红楼梦》”,但二者在文学精神诉求方面截然不同,根本区别在于:《家》是“青春的革命激情书写”,《红楼梦》则是“成年的青春回忆书写”。文章第七部分,在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视角的对照中,对中国小说史上两位同为“旗籍”作家,又同为“文化反思”小说作者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立场进行了全面考察。文章第八部分,从性别文化角色倒置的角度就《红楼梦》对张爱玲“梦魇”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重点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审母”意识的同时,分析了史上最“神似”《红楼梦》的小说杰构《小团圆》。文章第九部分,作为论文的“结语”,主要论述了《红楼梦》影响在当代的延续,呼吁《红楼梦》研究回归正途:把《红楼梦》看成一部小说,把曹雪芹当成一个作家。

刘绪才[7](2013)在《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新文学而言,民初中学的国文教育是新文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场域与途径。清末民初教育制度在“一波三折”的沿革中对白话新文学产生了知识诉求,变动的教育宗旨则体现出了与新文学相似的启蒙意识,并且为新文学由文学文本到国文教材的知识身份转换提供了制度预设。胡适等人瞩目于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作用,驱使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实现了合流,新文化、新教育与新文学三者之间形成了深层次互动。在教育实践上,新文学通过国文教材选文进入了国文教育领域,并在1927年之前完成了知识身份的转变,具备了法定知识身份,占领了权威的知识生产空间,继而开始了自身的知识生产及传播。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围绕着技能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的国文教育目标,新文学的知识体系通过教材选文、课堂讲授、作文写作这一知识生产系统逐渐固定下来。新文学的一部分作品在这个生产场域中获得了经典性。但是,在不同阶段,受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国文教育中新文学的选目、存在空间以及知识结构、知识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1927年之前与1927年之后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在知识生产上面临着不一样的文化语境,前者与五四新文化关联紧密,后者则与国民党的文化统治息息相关,二者深刻影响着两个时期中学国文教育中新文学的知识生产。在知识生产的具体环节上,教材选文与课堂讲授是新文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渠道,中学国文课堂的作文写作则解构并深化了新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涵养了学生的新文学意识,发展了中学生的新文学想象,更为新文学培养了潜在的新生力量。此外,中学的课外国文阅读与出版机构的新文学出版作为社会助力在中学课堂之外促进了新文学的传播以及新文学意识、新文学力量的养成。作为新文学知识身份转换与生产媒介环境的中学国文教育围绕新文学、新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具有了文学公共领域的特征。在这个公共领域内,新文学、新文化、新教育三者之间的关联互动,体现了新文学身份转换与知识生产的内在理路。

吕启祥[8](2012)在《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文中认为现行后四十回之不可替代是一个不可移易的客观事实,也是一个可以论证的科学命题。后四十回,"贡献巨大、落差巨大"。评价悬殊的困惑,是最大的困惑。这里包含实证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是创作问题,也是美学问题。

吕启祥[9](2012)在《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文中研究表明现行后40回之不可替代是一个不可移易的客观事实,也是一个可以论证的科学命题。后40回,"贡献巨大、落差巨大"。评价悬殊的困惑,是最大的困惑。这里包含实证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是鉴赏问题,也是美学问题。

张心科[10](2011)在《《红楼梦》在清末民国语文教育中的接受》文中指出现代语文学科从1902—1904年开始设立,而《红楼梦》到1924年才开始正式进入中小学语文教育。随后教科书编者、语文教育研究者对《红楼梦》是否值得中小学生学习、该节选其中的哪些内容作为课文等各抒己见,并对入选的篇目做了各种解读。其接受的过程、解读的方式和结果等,又因不同的政治、文化、文学和教育等思潮等因素的影响及变化而不同。

二、吴组缃先生教我们怎样读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组缃先生教我们怎样读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内涵
    二、释名与回顾
    三、方法与旨趣
上编 群体的崛起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下编 内部的风景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第二节 双向同构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结语
    一、成就与限度
    二、流散与嬗变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文学视域下的吕思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吕思勉文学生涯概述
    第一节 求学经历(1899-1905)
        一、家学渊源
        二、受教经历
    第二节 社会经历(1905-1952)
        一、文学结社
        二、文学编辑
        三、文学教育
第二章 吕思勉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小说创作
        一、《未来教育史》:社会小说初尝试
        二、《中国女侦探》:中国第一部女侦探小说
    第二节 诗词创作
        一、诗歌:一生创作,学宗宋诗
        二、词作:师承常州,风格清俊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吕思勉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小说丛话》研究
        一、小说概论
        二、小说性质论
        三、小说类型论
        四、《红楼梦》论
    第二节 《论诗》研究
        一、诗歌发展论
        二、诗歌审美论
        三、诗歌批评方法论
第四章 吕思勉的文学史
    第一节 清末民初文学史编写概述
    第二节 《宋代文学》研究
        一、章节设置
        二、内容特点
    第三节 《宋代文学》的文学史观
第五章 吕思勉的国文教育
    第一节 国文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国文与国语的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吕思勉先生文学活动及作品系年
后记

(4)“《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的发生及铺展
    第一节 运动的发生
    第二节 运动的铺展
第二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发生之原因
    第一节 “小人物”的崛起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三节 1954年前后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精神状况
第三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知识分子
    第一节 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不一样的声音
第四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学研究
    第一节 多元并存的民国红学研究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当代转型
第五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艺刊物及读者阅读
    第一节 “十七年”文艺刊物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如何接受,怎样阅读
结语
参考支献

(5)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6)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一、斩不断的“红楼情结”
    二、现代小说与《红楼梦》关系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视域选取与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红楼梦》与现代小说的文化生态
    一、中西文化的对抗与融通:现代文学的文化生态构成
    二、近代以来《红楼梦》的经典化与正典效应
    三、《红楼梦》与现代小说美学特征的契合
    四、《红楼梦》与现代小说文化生态的双向互构
第二章 鲁迅与《红楼梦》:“怎样做父亲”的困惑
    一、失父与审父:曹雪芹对父权文化的重新认识
    二、救孩子与救民族:鲁迅“救孩子”的呐喊与“无路走”的困顿
    三、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体认与文化反思的诉求
第三章 张恨水与《红楼梦》:通俗与高雅的变奏
    一、通俗文学观念中的“雅俗之辨”
    二、章回体传承过程中的“古今之变”
    三、《红楼梦》与《金粉世家》的雅俗变奏
第四章 茅盾与《红楼梦》:现实主义与“红楼梦主义”
    一、茅盾的文学观与红学观:“背红”与“删红”
    二、茅盾小说的“红楼”基因
    三、现实主义与“《红楼梦》主义”及其影响
第五章 巴金与《红楼梦》:“成长问题”的文化思考
    一、《家》与《红楼梦》的渊源
    二、《家》并非现代版《红楼梦》的缘由
    三、关注“成长问题”:拒绝成长与渴望成长的不同选择
第六章 老舍与《红楼梦》:平民与贵族文化视角的对照
    一、老舍的“《红楼梦》情结”
    二、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风格与京味儿
    三、民间与贵族:文化立场与文化视角的比较
第七章 张爱玲与《红楼梦》:性别文化角色的错位
    一、张爱玲生命中的“红楼梦魇”
    二、性别文化角色的错位: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对照”研究
    三、《小团圆》:一部“神似”《红楼梦》的现代小说
结语
    一、《红楼梦》的影响“魔力”在当代的延续
    二、《红楼梦》作为新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液
    三、《红楼梦》对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真实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现状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国文教育转型与新文学法定知识身份的预设
    第一节 “晚清尽头是民国”:民初中学国文教育转型的知识谱系
        1.1.1 学制与教育宗旨变迁:新文学法定知识身份形成的制度演变
        1.1.2 教育变革对新文学知识身份转换的影响
    第二节 双潮合一:新文学法定知识身份的初构
        1.2.1 “语”与“文”为中心的“双潮合一”
        1.2.2 “双潮合一”中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身份转换的教育实践及新文学的经典化倾向
    第一节 身份转换的教育实践:民16年前的中学国文教材与新文学
        2.1.1 国文教材中的新文学选目
        2.1.2 选目变化与身份转换背后的知识更迭
    第二节 民十六年至民二十六年国文教材中的新文学
        2.2.1 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新文学选目变化
        2.2.2 中学国文教材中新文学的存在空间
    第三节 文学文本到教材选文——周氏兄弟作品的身份转换
        2.3.1 周作人作品知识身份转换及经典性涵养
        2.3.2 鲁迅作品知识身份转换与经典性孕育
    第四节 教材选目与新文学的经典化倾向
        2.4.1 教材选目对新文学经典化的影响
        2.4.2 新文学选目中的自我经典化
第三章 国文课堂的新文学知识生产
    第一节 新文学的课堂讲授与经典养成
        3.1.1 鲁迅小说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的课堂讲授
        3.1.2 朱自清散文为代表的现代散文的课堂讲授
        3.1.3 胡适、刘大白诗歌为代表的新诗课堂讲授
    第二节 国文课堂的新文学写作与新文学意识的涵养
        3.2.1 语体文作法对教材面貌的制约
        3.2.2 作文教学对新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
        3.2.3 写作与新文学意识的养成
第四章 课外阅读与出版:新文学知识生产的社会助力
    第一节 课外阅读与新文学知识生产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媒介的开明书店的新文学出版
第五章 文学公共领域与新文学知识生产的内在理路
    第一节 媒介环境:中学国文教育与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知识生产的内在理路
        5.2.1 新文学与新文化的互动:语言工具观与思想革命观的同构
        5.2.2 新文学:民初中学国文教育的新文化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红楼梦》在清末民国语文教育中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用文言散文盛行期 (1902、1904—1919) :开谈不说
二、“国语”文学问题教育探索期 (1920—1922) :欲说还休
    (一) 《红楼梦》在正式教材中受到冷落
    (二) 《红楼梦》在自选教材和课外阅读中受欢迎
三、白话文学教育鼎盛期 (1923—1936) :胜似诗书
    (一) 接受情况
        1. 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的冷落
        2. 国语、国文教科书的欢迎
        (1) 普遍接受的原因
        (2) 接受学段的差异
        (3) 接受篇目的倾向
    (二) 解读情况
四、革命文学教育兴盛期 (1937—1949) :遭遇炎凉
    (一) 在国定教科书中受排斥:不合形势需要
    (二) 在语文教育学者间被论争:是否符合学生需要
    (三) 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受欢迎:位于经典排行版的前列

四、吴组缃先生教我们怎样读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2]亚东图书馆及“亚东精神”的思想传播史意义[J]. 王海刚. 社会科学, 2019(06)
  • [3]文学视域下的吕思勉研究[D]. 许珊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D]. 陈扬. 南京大学, 2015(08)
  • [5]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6]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关系研究[D]. 王万鹏. 兰州大学, 2014(12)
  • [7]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D]. 刘绪才. 南开大学, 2013(06)
  • [8]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J]. 吕启祥. 曹雪芹研究, 2012(02)
  • [9]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A]. 吕启祥. 曹寅、《红楼梦》与镇江——曹寅与镇江暨《红楼梦》程乙本刊行2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10]《红楼梦》在清末民国语文教育中的接受[J]. 张心科. 红楼梦学刊, 2011(05)

标签:;  ;  ;  ;  ;  

吴嘴长老师教我们看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