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的一个例子

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的一个例子

一、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朱婧芬[1](2017)在《新近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自2006年“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学界在佛教量论因明学这一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学术信息,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汉语文献中与佛教量论因明学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综述介绍并作简要论述,总结其发展规律,对未来因明学发展有借鉴意义。对佛教量论因明学文献的分类、归纳主要涉及:量论因明原典的梵文、藏文、汉文对勘研究;有关因明义理、知识论、方法论的专题研究;因明史类研究;比较研究和因明的现代化;因明发展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这些方面。正文部分分三个部分,前两章将近十年的文献分两部分整理,即论题中的“述”的部分,第三章是对近十年因明整体发展情况的概览和分析,即论题中的“评”的部分。第一章的研究主题为“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一个五年”,这里的五年是从2006年到2011年这段时间,该章具体内容是将因明学在这段时间里的学术成果分类,第二章的研究主题为“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二个五年”,这里的五年是自2012年到2017年笔者论文完成前的这段时间。前两章内容主要是对文献的整理,论述多为一笔带过,对这十年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论述在本文第三章。

戎雪枫[2](2015)在《汉传因明论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传因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佛家论辩逻辑。汉传因明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例如同品、异品的概念、除宗有法说、因明的逻辑性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的关系、汉传因明形式逻辑的研究简单概括和以形式逻辑进行研究、解释因明的方法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对当代因明研究中同异品定义的分歧进行全面剖析,诠释了历史上同异品的几种不同定义。本文以同品、异品的概念分析入手,引入因明量论中关于自相和共相的理论,试图探究解决同品异品概念上的论争及除宗有法问题上的争议之路径。在因明量论关于自相、共相理论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混淆了同异品在自相与共相层面的不同指谓。因明论式中自相指涉喻依与宗前陈,共相指涉宗法、因法及因三相、九句因中的同异品。本文主张以佛教“法”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共相层面的同异品。在上述讨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除宗有法问题,本文认为同异品在自相层面的喻依须除宗有法,共相层面的同异品不须除宗有法,即宗法、因法、因三相、九句因不须除宗有法,我们认为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全面除宗有法说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学者割裂了因明与量论的关系,无论是全面除宗有法,还是部分除宗有法,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同异品概念的不同层面,他们仅仅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同异品的概念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于因三相、九句因等相关问题的论争。由于喻体显示宗法、因法不相离性,所以喻体亦不必除宗有法。喻体是作为公共知识的全称命题,而不是所谓的“除外命题”。喻依与宗前陈是类比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归纳概括要素。即使从单纯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所谓因明逻辑性质的演绎说、演绎兼归纳说、最大限度类比说都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演绎说舍弃了喻依的类比因素,演绎兼归纳说把喻体视为由喻依归纳而来的命题,最大限度类比说则否定了由喻依到喻体的归纳性,认为喻体是“除外命题”。如果从单纯的形式逻辑来看,因明是具有演绎兼类比性质的推理,但这种演绎与类比推理都是与因明支分颠倒的形式。因明本质上是论辩的工具,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因明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正相适应。利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对因明论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图尔敏论证形式的或然性与因明三支的实际相符合,因明论证的合理性在非形式逻辑框架下正是通过因三相得以实现的。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因明论式不必舍弃其中的任何成分,是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有机联系的理想模式。学界在发现因明的非形式逻辑性之后主张拒斥形式逻辑分析的做法是可以商榷的。利用图尔敏的非形式谬误理论对因明过论进行分析,可以把因明过类划入相应的类型,但似宗中的部分过类在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没有相应的类型,即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缺乏与“主张”(Claim)相对应的谬误类型,在因明分析中须另外设立相应的非形式谬误类型。

张栋豪[3](2010)在《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文中认为任何一门学术,都是以作为工具和舟楫的“方法论”为核心的。因此,史学观念要想革新,治史研究的方法首当其冲,特别是对中国逻辑史这个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事物更是如此。纵观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发展,笔者发现在当前的中国逻辑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方法论观念淡薄的问题。这是中国逻辑史学界的弱点之一。虽然中国逻辑学界提出了一些研究中国逻辑史的方法,但在内容上比较单一,不够系统,而且忽视了前人着作中的一些方法。在近代,许多学者对如何进行中国逻辑史的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学方法,尤其是梁启超治墨家逻辑的研究方法、章士钊治《逻辑指要》的研究方法和胡适治《先秦名学史》的研究方法,这三人对近代中国逻辑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方法论对于后人研究逻辑史的影响深远,甚至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研究中国逻辑史时仍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们的方法论范围。梁启超主要运用了“比附”的逻辑方法,章士钊主要运用了“平行比较”的逻辑方法,胡适主要运用了“借鉴西史”的逻辑方法,方法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在审视他们三人的方法论问题时,只注重了他们所用主要逻辑方法,而忽视了他们在研究中所用的其他的方法论,比如梁启超在研究中国逻辑思想时运用了考证训诂的方法、胡适提出了审定史料、整理史料的方法等等,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研究中的一大失误,因此我们有必要恢复其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构建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来推动和促进中国逻辑史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对梁启超、章士钊和胡适三人的逻辑方法论的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我对研究中国逻辑史所要用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首先,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对于我们治逻辑史的研究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其次,在谈到治中国逻辑史方法之前,治史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第一,要系统地掌握中国逻辑史知识。第二,中国逻辑史研究还需要思维方面的专业训练。第三,中国逻辑史研究应有贯通的眼光、全局的观念。第四,中国逻辑史研究,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五,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第六,要具有变化发展的眼光。研究中国逻辑史的具体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考证训诂的方法。这是研究古代文献必须用的一种方法。第二,归纳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尽可能的搜集相关的史料,搜集齐全之后从中得出结论。第三,历史分析的方法。任何学术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而且它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四,逻辑解读的方法。中国逻辑首先是逻辑思想,因此,要用逻辑的观念、逻辑的方法来梳理中国学术中的逻辑思想。第五,比较的方法。中国逻辑、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是世界三大逻辑流派,要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同异就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第六,实验主义的方法。概括来说就是细心按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实证。我们在研究中国逻辑史方法论的时候不要总是局限于本学科方法论的研究,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史学的方法、数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等等。新史学方法能增加历史研究的长处,却不是独一无二的方法;旧史学方法虽成过去,但并不是已经过时的方法。新旧史学方法应在史学方法的承旧与创新原理上融合为一体。写旧历史,兼用新方法;写新历史,不废旧方法。史学方法论唯有在承旧与创新上,才能精深、博大、悠久。

张晓芒,王颖[4](2007)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思想路数——因明与名辩学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古印度因明与中国古代名辩学同是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它们都产生于论辩之中。在保证论证有效性上,因明与名辩学具有共性,这是它们同属于思维工具学科的前提。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这两种思维工具系统产生与发展的思想路数不同,目的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因此,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探讨因明与名辩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从而充分认识它们内在的、独有的特质,是古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同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

乐逸鸥[5](1990)在《四十年因明论着索引(1949-1989)》文中提出(一)着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陈大齐中华书局(台湾) 1970年重印佛家逻辑研究霍韬晦佛光出版社(台湾) 1978年,佛教法住学会 1985年香港一版因明入正理论讲义慧圆佛教出版社(台湾) 1978年重印

杨百顺[6](1983)在《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举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研究世界各地区逻辑的发生、发展,找出其相同、相似、相异之点,这对研究逻辑的全人类性及各地区逻辑的独特性,对研究人类思想史、文化史的“同步现象”及互相交流、相互影响,无疑是很有益的。独特的印度逻辑与发展较为充分的西方逻辑就有不少相同、相似、相异之处,有些方面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试就一些重要方面将二者作一比较。

二、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新近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
    二、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三、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文章结构说明
第一章 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一个五年
    第一节 文献研究
        一、原典研究
        二、书评
    第二节 专题研究
        一、义理研究
        二、知识论研究
        三、方法论研究
    第三节 史类研究
        一、纯粹史类研究
        二、史类对比研究
    第四节 比较研究与因明的现代化
        一、藏汉因明的比较研究
        二、因明与西方逻辑之比较
        三、其他比较研究与因明的现代化
    第五节 其他研究
        一、藏传因明研究
        二、蒙古地区因明研究与现状
        三、因明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 因明研究开启新篇章的第二个五年
    第一节 文献研究
        一、原典研究
        二、书评
    第二节 专题研究
        一、义理研究
        二、知识论和方法论研究
        三、因明的论式、推理形式与辩论性研究
        四、逻辑性研究与因明的非逻辑方面研究
    第三节 史类研究
        一、纯粹因明史研究
        二、国内外因明研究史
        三、个人因明研究史
    第四节 比较研究与因明的现代化
        一、比较研究
        二、因明的现代性及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
        三、因明学者之论争
        四、现当代因明学出版、传播与教学情况
        五、因明建设与人才培养
第三章 研究成果补充与反思
    一、研究成果之补充
    二、研究成果之总结
    三、研究不足之反思与研究价值之实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汉传因明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国外研究现状
    0.4 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0.5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0.6 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因明的传入及汉传因明研究概况
    1.1 因明之名
    1.2 印度因明的传入与传承
    1.3 玄奘与因明: 玄奘的因明成就与不足
    1.4 汉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研究
    1.5 汉传因明与逻辑
    1.6 因明论辩与非形式逻辑
    小结
第二章 关于同品、异品与“除宗有法”问题的论争
    2.1 关于同品异品概念的当代论争
    2.2 自相、共相与同异品
    2.3 关于除宗有法的内涵及论争
    2.4 除宗有法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3.1 关于因三相内涵的论争
    3.2 新因明论式在形式上的要求——三相具足
    3.3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3.4 因三相与因明三支
    3.5 关于九句因与因三相关系的论争
    小结
第四章 关于陈那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4.1 关于因明是否属于逻辑的论争
    4.2 关于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小结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
    5.1 因明研究形式化的发展及其批评
    5.2 大逻辑观及逻辑研究的转向
    5.3 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理论渊源
    5.4 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与图尔敏模式
    5.5 汉传因明研究的非形式逻辑初探
    5.6 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批评
    5.7 深入把握因明研究中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动机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语文献
    二、翻译文献
    三、汉语文献
致谢

(3)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的内容
    五、研究的方法
    六、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 清代考据学及墨学的兴起
        1.1.1 清代考据学产生和兴盛的历史背景
        1.1.2 清代考据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1.1.3 清代考据学的特点
        1.1.4 诸子学研究成果
    第二节 西方逻辑学的传入
        1.2.1 传教士及教徒的译介成果
        1.2.2 国人译介欧美着作
        1.2.3 中国知识分子译介日文着作
        1.2.4 写作编辑逻辑着作
        1.2.5 对西方逻辑学传入的一些思考
第二章 梁启超"比附"的逻辑方法论
    第一节 梁启超的逻辑观
    第二节 梁启超在"比附"方法论下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2.2.1 思维的三种形式
        2.2.2 逻辑学的方式
        2.2.3 逻辑的法则
    第三节 梁启超的逻辑史方法论及其影响
        2.3.1 考证训诂的方法
        2.3.2 "比附"的方法
        2.3.3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第三章 章士钊"平行比较"的逻辑方法论
    第一节 章士钊的逻辑观
    第二节 章士钊在"平行比较"下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3.2.1 定名
        3.2.2 定义
        3.2.3 思想律(Law of Thought)
        3.2.4 概念
        3.2.5 命题(辞)
        3.2.6 推理
        3.2.7 三段论的类型
        3.2.8 归纳法
        3.2.9 谬误
        3.2.10 对《逻辑指要》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章士钊的逻辑史研究方法
        3.3.1 考证训诂
        3.3.2 "平行比较"的方法
第四章 胡适"借鉴西史"的逻辑方法论
    第一节 胡适对逻辑的认识
    第二节 胡适在"借鉴西史"下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4.2.1 孔子的逻辑
        4.2.2 墨子及其学派的逻辑
        4.2.3 惠施和公孙龙
        4.2.4 进化和逻辑
    第三节 胡适的逻辑史方法论解析
        4.3.1 胡适的治学方法
        4.3.2 胡适方法论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影响
第五章 关于中国逻辑史方法论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 如何看待近代方法论所体现出的文化心态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方法论略述
    第三节 逻辑史研究中的方法论体系
        5.3.1 治史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5.3.2 治中国逻辑史所具备的基础
        5.3.3 研究中国逻辑史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思想路数——因明与名辩学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四、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近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述评[D]. 朱婧芬. 贵州大学, 2017(03)
  • [2]汉传因明论争研究[D]. 戎雪枫. 南京大学, 2015
  • [3]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 张栋豪. 南开大学, 2010(07)
  • [4]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思想路数——因明与名辩学的比较[J]. 张晓芒,王颖. 毕节学院学报, 2007(02)
  • [5]四十年因明论着索引(1949-1989)[A]. 乐逸鸥. 因明研究, 1990
  • [6]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举隅[A]. 杨百顺. 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3

标签:;  ;  ;  ;  ;  

印度逻辑与西方逻辑比较的一个例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