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中硅溶胶壳的理化变化研究

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中硅溶胶壳的理化变化研究

一、硅溶胶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谭科杰[1](2016)在《Ni基高温合金精密铸造型壳的制备及其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高温合金铸件质量与所使用的陶瓷型壳性能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研究了陶瓷原料与型壳性能的关系。陶瓷原料主要涉及了高岭土和刚玉两种耐火原料和两种硅溶胶粘结剂。型壳性能涉及强度、挠度、透气性和界面稳定性共四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型壳性能变化趋势和陶瓷原料的物相组成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形成机理,探讨了建立物相组成与型壳性能的关系,从而掌握影响型壳强度、挠度、透气性、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型壳试样所使用的关键材料有:FSIII快干型硅溶胶(简称F硅溶胶)和GS30普通硅溶胶(简称G硅溶胶)两种粘结剂和EC95粉、硅酸锆粉、刚玉砂、煤系(1#)和非煤系(2#)高岭土五种耐火材料。利用XRD、DTA分析了高岭土的物相组成;利用三点弯曲法和高温自重变形法测定了型壳的抗折强度和挠度,通过XRD和SEM等方法研究了型壳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利用高温透气性设备对精铸型壳在不同温度下的透气性进行了分析;实验还研究了多种耐火材料粉末及型壳面层与高温合金的界面反应情况。(1)高岭土原料中出现了方石英、莫来石、石英相和石英玻璃相,但是在两种高岭土中的含量不尽相同。与常温强度相比,两种高岭土型壳的高温强度均有显着提高。在高温下,型壳内出现了石英玻璃的晶化转变、方石英转变以及莫来石化反应,但不同型壳体系的相变规律不同。FSIII和GS30两种硅溶胶对型壳强度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与原料中的方石英相比,石英玻璃对莫来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型壳的高温强度而减小溃散强度。(2)高岭土型壳在1500℃及以上的温度下高温蠕变急剧增加,而EC95型壳在1000-1600℃的温度范围内变形量上升较为平缓;烧结后高岭土型壳会向背层方向而非沿重力方向弯曲直至断裂。有机物提高了高岭土型壳的蠕变变形,但对EC95型壳的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高岭土型壳与重力相反的蠕变变形由刚玉层与高岭土层的热膨胀不匹配导致,且石英玻璃含量越多则高岭土层的膨胀量越大。EC95型壳的变形是由于型壳中石英玻璃的粘性流动所致。(3)在1000-1400℃时,高温透气性随温度升高而稳定上升,但耐火材料对型壳透气性的影响不大;在1400℃以上的温度时,高岭土型壳的透气性显着升高;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EC95型壳的透气性上升速率先快后慢。无定形二氧化硅可以转变为方石英或与EC95粉反应生成莫来石。(4)氧化钇、铝酸钴和刚玉粉末与417G合金界面反应严重。碳化硅和煤系高岭土不适用于配置型壳面层浆料。EC95粉与硅酸锆均与合金发生轻微的界面反应,合金与EC95面层反应容易产生机械粘砂,而与硅酸锆面层的反应则表现为化学粘砂。

赵伟[2](2007)在《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及固态金属颗粒冷却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以硅溶胶为粘结剂,氧化锆为耐火材料来制备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金属颗粒作为冷却剂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金属颗粒的冷却能力以及金属颗粒作为辅助冷却剂在定向凝固的液态金属冷却法中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1)以硅溶胶为粘结剂,氧化锆为耐火材料来配制涂料,采用刷涂石墨型芯的方法来制备的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经800℃和1000℃实际浇铸实验,结果证明型芯的强度足够满足实际浇铸要求。(2)型芯制备的工艺为:氧化锆涂料的粉液比1:3.0~3.5,粘度控制为13~20×10-6m2/s,密度2.0~2.5g/cm3;涂层层间干燥参数温度22~25℃,湿度45%~60%;型芯的最佳焙烧工艺为焙烧温度1000℃,保温时间2小时。(3)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用固态金属颗粒作为冷却剂能加快金属的冷却速度,用固态金属颗粒作为冷却剂是可行的。(4)熔点低的金属颗粒作为冷却剂的冷却效果优于高熔点的金属颗粒;在加入的冷却剂完全熔化的条件下,加入的金属颗粒越多,金属的冷却速度越快,冷却效果越明显。(5)金属颗粒作为辅助冷却剂应用于液态金属冷却法中,不但能加快金属的冷却速度,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液态金属冷却剂的温度,从而增加液态金属冷却剂的作用时间;而且加入的颗粒越多,金属的冷却速度越快,液态金属冷却剂上升的温度越小,冷却剂的作用时间越长。

罗吉荣,肖泽辉[3](2002)在《我国熔模铸造和实型铸造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以《铸造》杂志 5 0年发表的论文为主要线索 ,回顾了我国熔模铸造和实型铸造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其不足 ,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周子成,傅朝荣[4](1991)在《硅溶胶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者提出了硅溶胶精铸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新方法.揭示了干燥介质能量变化、型壳中湿含量及其梯度分布对型壳粘结强度的作用,以及硅溶胶型壳的联合干燥工艺实质.实践证明,该种干燥方法能提高硅溶胶型壳及其所制铸件的质量、缩短制壳时间并具有好的技术效果.

周子成,刘耀华,傅朝荣,孙勤,柳贤福[5](1989)在《硅溶胶涂料复合制壳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硅溶胶涂料复合制壳工艺,研究了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研制了几种复合界面强化液等等。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生产的精铸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比水玻璃型壳提高1~2级,生产成本比硅酸乙酯(30)型壳节约3900元/吨。

二、硅溶胶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溶胶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Ni基高温合金精密铸造型壳的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陶瓷型壳的性能要求及材料选择
        1.2.1 陶瓷型壳的性能要求
        1.2.2 陶瓷型壳材料的选择
    1.3 陶瓷型壳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及应用
        1.3.2 国内发展及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3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目标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样品制备和研究方法
    2.1 样品所用原材料
        2.1.1 硅溶胶
        2.1.2 高岭土
        2.1.3 EC95粉
        2.1.4 硅酸锆
        2.1.5 白刚玉
    2.2 型壳的制备及工艺流程
        2.2.1 型壳的制备
        2.2.2 制备工艺流程
    2.3 性能测试及所用设备
        2.3.1 型壳的抗折强度
        2.3.2 型壳的高温自重变形
        2.3.3 型壳的透气性能
        2.3.4 型壳的化学稳定性
    2.4 材料分析
        2.4.1 物相分析(XRD)
        2.4.2 差热分析(DSC/DTA)
        2.4.3 显微结构分析(SEM)
        2.4.4 热膨胀率检测(TCE)
第3章 煤系和非煤系高岭土型壳的抗折强度
    3.1 高岭土粉末的相组成
    3.2 FSIII型硅溶胶型壳的抗折强度
        3.2.1 抗折强度
        3.2.2 物相分析
        3.2.3 断口微观形貌
    3.3 GS30型硅溶胶型壳抗折强度
        3.3.1 抗折强度实验数据
        3.3.2 断口微观形貌
        3.3.3 两种硅溶胶型壳强度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系、非煤系高岭土及EC95型壳的高温蠕变变形
    4.1 FSIII硅溶胶型壳的自重变形行为
    4.2 GS30硅溶胶型壳的自重变形行为
    4.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系、非煤系高岭土及EC95对型壳透气性能的影响
    5.1 FSIII硅溶胶型壳的透气性
    5.2 GS30硅溶胶型壳的透气性
    5.3 两种硅溶胶型壳的透气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几种常用面层耐火材料与 417G合金间的界面反应
    6.1 金属与陶瓷粉末的界面反应
    6.2 金属与型壳面层的界面反应
    6.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及固态金属颗粒冷却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熔模铸造技术的发展概况与技术现状
        1.2.1 熔模铸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1.2.2 熔模铸造技术的技术现状
        1.2.3 新型精密铸造工艺方法
        1.2.4 熔模铸造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1.3 定向凝固原理
        1.3.1 获得定向凝固组织的途径
        1.3.2 定向凝固理论研究现状
        1.3.3 定向凝固技术研究现状
        1.3.4 几种新型的定向凝固技术
        1.3.5 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实验内容及方法
    2.1 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
        2.1.1 实验主要原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氧化锆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2.2 金属颗粒冷却能力的研究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金属颗粒作为辅助冷却剂在液态金属冷却法中的应用研究
        2.3.1 实验原材料
        2.3.2 实验方法
3. 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
    3.1 硅溶胶的选择
        3.1.1 硅溶胶及其性能影响因素
        3.1.2 硅溶胶的特性及品类选择
    3.2 耐火材料的选择
    3.3 氧化锆涂层试样的制备
        3.3.1 氧化锆涂料的配比
        3.3.2 氧化锆涂层试样的制备过程
    3.4 氧化锆涂层的性能测试
        3.4.1 抗弯强度性能测试
        3.4.2 高温焙烧后抗压强度与高温烧成收缩率的测试
    3.5 焙烧工艺对氧化锆涂层性能的影响
        3.5.1 焙烧温度对氧化锆涂层性能的影响
        3.5.2 保温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3.5.3 结果分析
    3.6 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
        3.6.1 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工艺
        3.6.2 实际浇铸实验
    3.7 本章小结
4. 金属颗粒冷却能力的研究
    4.1 作为冷却剂的金属颗粒的选择
    4.2 在炉冷条件下金属颗粒冷却能力的分析
        4.2.1 实验工艺参数
        4.2.2 实验工艺流程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在空冷冷条件下,金属颗粒冷却能力分析
        4.3.1 实验工艺参数
        4.3.2 实验工艺流程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金属颗粒的加入量对冷却能力的影响
        4.4.1 炉冷条件下,锡颗粒的加入量对颗粒冷却能力的影响
        4.4.2 空冷条件下,锡颗粒的加入量对颗粒冷却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锡颗粒作为辅助冷却剂在液态冷却法中的应用
    5.1 主、辅冷却剂的选择
    5.2 主冷却剂的加入量对冷却速度的影响
        5.2.1 工艺参数
        5.2.2 工艺流程
        5.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5 实验换热效率的计算
    5.3 辅助冷却剂锡颗粒可行性及应用效果的分析
        5.3.1 工艺参数
        5.3.2 实验流程
        5.3.4 实验结果分析
        5.3.5 实验理论分析与计算
    5.4 辅助冷却剂锡颗粒的加入量对冷却速度的影响
        5.4.1 工艺参数
        5.4.2 工艺流程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4 实验理论分析与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3)我国熔模铸造和实型铸造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熔模铸造发展概述
    1.1 水玻璃粘结剂及其制壳技术
    1.2 硅酸乙酯、硅溶胶及其制壳技术
    1.3 模料及制芯技术
    1.4 新型熔模铸造工艺方法
2 实型铸造历史回顾
    2.1 我国实型铸造发展历程
    2.2 模样材料及成型
    2.3 涂料
    2.4 负压造型
    2.5 铸造充型及缺陷
3 熔模铸造和实型铸造的展望

四、硅溶胶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Ni基高温合金精密铸造型壳的制备及其性能[D]. 谭科杰. 沈阳理工大学, 2016(05)
  • [2]氧化锆/石墨复合型芯的制备及固态金属颗粒冷却能力的研究[D]. 赵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5)
  • [3]我国熔模铸造和实型铸造的回顾与展望[J]. 罗吉荣,肖泽辉. 铸造, 2002(06)
  • [4]硅溶胶型壳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J]. 周子成,傅朝荣. 铸造, 1991(01)
  • [5]硅溶胶涂料复合制壳工艺的研究[J]. 周子成,刘耀华,傅朝荣,孙勤,柳贤福.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1989(06)

标签:;  ;  ;  ;  ;  

远红外热风联合干燥过程中硅溶胶壳的理化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