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英国中小事务所

发展中的英国中小事务所

一、发展中的英国SMP(论文文献综述)

胡晋宾[1](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王奋平[2](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认为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宋琳琳[3](2015)在《中英初中数学教材中定义引入方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概念引入是数学中概念教学的开始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由于概念引入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设置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归纳、比较、最后抽象出概念。所以一个合理的,j恰当的概念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本文笔者通过对比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材和英国SMP版初中数学教材,得到两版教材在定义的引入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由于两版教材在定义引入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比较大,笔者针对得出的结论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参考的意见。以往的文章通常是针对某一概念在几个不同版本数学教材中的引入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中,笔者将对比中英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三部分的定义的引入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找出同一定义的引入方式的不同,并将其归类,对其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善于用两种给出定义的方式来引入一个定义,习惯先从研究问题的引入点出发,如旧知和实际背景被使用了5次,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被使用了3次,实验操作被使用了2次。使用实际背景引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用问题引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的;使用旧知引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的知识;使用实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之后再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给出数学定义,在所选的22个定义中,白描被使用了9次,抽象定义被使用了7次,归纳被使用了3次,类比被使用了2次。英国的SMP版初中数学教材不善于使用几种引入方式的结合,不太注重从引入点着手进行引入,只有3个定义分别使用了实际背景、实验操作和旧知,完全没有使用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它们的引入比较倾向于直接从数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如在所选的22个定义中抽象定义方式被使用了15次,白描被使用了7次,没有使用类比和归纳的引入定义的方式。

高沂琛[4](2019)在《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应对历史街区的“失活”现象还是主要以政府主导的方式为主,社区参与不足;且出于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和政绩需要,通常项目周期较短,项目间连续性差。而诸多研究表明,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活化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且随着居民意识和需求层次的提升,社区参与和多主体协作的导入和深化,必将是历史街区活化的发展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与我国文化背景及历史空间要素接近,且相关理念模式发展较成熟的日本进行研究,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围绕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如何考量、如何构成、如何形成、如何借鉴”这四个关键问题,通过对社区参与理论和国外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实践的梳理,构建了“两个分析维度,两类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两个分析维度”——“过程维度”和“行为维度”,用于说明日本历史街区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成。通过理论梳理,本文界定“过程维度”包括单个项目和整体过程两个层级,以及启动期和提升期两个阶段;“行为维度”包含活化主体、活化内容、活化方式三个要素。本文利用该分析框架,结合笔者日本交流期间实际参加和调研的三个实证案例,对日本历史街区中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分层级、分阶段的系统分析:以福井县旧三国町发展愿景规划提案分析活化启动期的社区参与,以千叶县做原地区高中生参与企划分析活化提升期的社区参与,以东京都谷中地区活化协作体制分析整体过程中的社区参与。“两类影响要素”——“发展状况要素”和“制度规范要素”,用于分析日本历史街区中社区参与模式的形成机理。本文分别通过对日本城乡发展历程、社区组织基础的分析,阐明“发展状况要素”对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影响;通过对行政体制、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援的梳理,解释“制度规范要素”对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各个活化阶段以及制度层面的启示和借鉴,以期为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理念和模式的构建,及相关制度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郭肖楠[5](2020)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网络研究》文中指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广泛的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伴有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模式。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包括不同程度的沟通技巧、运动异常、智力障碍和多种共发病。社交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常见症状。虽然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日益增长,但是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并无统一有效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尽管如此,遗传学、电生理和神经影像研究都表明大脑异常的神经连接模式可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神经影像技术,为我们探究健康发育大脑和疾病状态下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途径,而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神经精神疾病大脑组织结构的理解。因此,本论文将借助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网络分析方法,围绕脑发育和脑网络的动态演化等问题,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网络进行研究,以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潜在神经病理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采用静息态低频振荡幅度方法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自发性大脑活动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发育轨迹。结果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右侧楔前叶和左侧枕中回的低频振荡幅度在发育过程中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局部自发性大脑活动表现出异常的发育轨迹。此外,这些脑区的低频振荡幅度值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社交障碍有关。该研究揭示了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交障碍相关的自发性大脑活动的异常发育模式,并强调了默认模式网络在疾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2.采用基于最短路径长度的间接功能连接分析方法,从不同空间尺度上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成人期的间接功能连接异常。与健康成人相比,孤独症谱系障碍成人大脑在全脑、半球、网络和节点水平上的间接功能连接比例都明显升高,这些发现与前人在青少年期发现的结果相类似。同时,这些间接功能连接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较弱、较长距离的边,并且主要集中在网络间的连接。该研究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大脑中从青少年到成年期一直存在增加的间接功能连接,并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大脑中降低的功能网络整合。3.采用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选取右侧前脑岛为种子点,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右侧前脑岛的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异常。结果发现,相对正常对照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右侧前脑岛与默认模式网络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后扣带皮层区域的连接在部分状态降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表现出连接降低的状态是与社会认知过程更相关的状态。该研究从动态的角度表明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右侧前脑岛和默认模式网络之间部分受损的静息态功能连接模式,并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交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了新证据。4.采用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分析方法,通过将全脑功能连接模式划分为半球内和半球间连接,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儿童期的半球内和半球间功能整合动态性。与健康对照儿童相比,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前扣带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半球内和半球间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动态性均增加,梭状回/颞下回的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动态性均减少。此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感觉运动区域也表现出降低的半球内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动态性。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侧动态功能连接密度的异常时间动态性与社交沟通障碍与关。该研究从动态角度证实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脑网络区域在儿童期异常的半球内和半球间功能整合,并强调了半球间异常的动态功能整合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交障碍中的潜在作用。5.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和结构因果协变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幼儿期的结构发育及结构因果协变网络异常。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小脑/蚓部和梭状回面孔识别区表现出了异常的灰质发育模式。以梭状回面孔识别区作为种子点构建结构因果协变网络,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灰质体积,尤其是在社会脑区域,表现出异常的因果协变模式。该研究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梭状回面孔识别区在幼儿期经历了异常的神经发育,并强调了该区域对社会脑网络发育的异常影响。

李慧[6](2016)在《MFC-MBR耦合系统污水处理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与MBR合理地耦合,可以利用MFC产生的低电场对MBR中的膜污染进行控制,然而目前MFC与MBR的耦合系统多采用通量低且结构复杂的阴极板式膜,不利于实际应用,并且对于低电场对污泥性质的影响和低电场条件下的膜污染控制机理研究甚少。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MFC引入使用中空纤维膜的MBR,研发了一种高质出水和低膜污染的新型MFC-MBR耦合系统,并考察了MFC-MBR耦合系统的电化学性能、污水处理效果、污泥减量效能以及膜污染情况,分析了MFC-MBR耦合系统内长期低电场作用对污泥性质的影响,解析了MFC-MBR耦合系统中低电场作用下的膜污染控制机理。MFC-MBR耦合系统长期运行研究表明:MFC-MBR能够将污水中的化学能以电能的形式回收,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形成0.09V/cm的内电场;长期低电场作用能够有效刺激污泥活性,MFC-MBR系统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94.8%、97.5%和50.8%,相比对照系统(C-MBR)分别提高了4.2%、3.4%和12.9%;与常规活性污泥系统相比,MFC-MBR能实现54%的污泥减量,污泥产量比C-MBR降低了28%;MFC-MBR中过膜压力(TMP)增长速率比C-MBR降低了57.28%,膜孔堵塞和泥饼层污染均得到明显的减缓。MFC-MBR耦合系统中污泥性质研究表明:与C-MBR相比,MFC-MBR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松散结合的微生物胞外聚合物(LB-EPS)具有削减和改性作用,SMP和LB-EPS浓度分别降低37.4%和30.6%;MFC-MBR中污泥的污泥容积指数(SVI)、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比阻均低于C-MBR,污泥沉降性和过滤脱水性得到改善;MFC-MBR能够有效抑制丝状菌的过度繁殖,丝状菌长度/絮体面积(EFLI/FAI)比C-MBR降低了52.9%;MFC-MBR中污泥表面疏水性和聚集性降低,絮体粒径减小,但粒径均匀性提高、絮体可压缩性降低,结构更加密实,形状更加规则。MFC-MBR耦合系统中膜污染控制研究表明:电场力对污染物的驱动作用能够实现通量为0.396L/(m2·h)的反冲洗效果;对系统中关键污染物的膜污染特性分析发现,与C-MBR相比,MFC-MBR系统能够提高SMP与膜之间能量壁垒,降低二级能量最小值,从而降低SMP在膜上的黏附趋势,减缓SMP对膜孔的堵塞,MFC-MBR中SMP导致的膜通量下降量比C-MBR降低了8.2%;MFC-MBR系统降低了LB-EPS的疏水性,减小了LB-EPS与膜表面之间的粘附自由能,减缓了LB-EPS在膜表面的吸附积累,提高了LB-EPS污染层孔隙率,污染层阻力比C-MBR降低了45.6%;MFC-MBR系统降低了污泥絮体与膜表面和泥饼层之间的粘附自由能,并且污泥絮体需要克服更高的能量壁垒才能与膜表面和泥饼层接触。此外,MFC-MBR中膜面泥饼层中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低的污染物含量,表明MFC-MBR系统能够有效减缓污泥絮体在膜表面和泥饼层上的吸附积累,并且形成的泥饼层具有更高的过滤性能。综上,MFC-MBR耦合系统在有效控制膜污染的同时,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和污泥减量效果,为MBR中膜污染的控制提供了一个高效节能的途径,对MBR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菲菲[7](2020)在《受污染近海中抗生素的分布、生态风险及优先控制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的使用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益处,但其大量排放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往对环境中抗生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中,而对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迁移及归趋等研究严重不足,对其潜在危害和风险评估仍存在诸多空白。本研究选择中国东海近海作为研究区域,使用环境监测、数理统计及模型预测等方法,考察抗生素从陆地点源至近海海域的发生机制、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识别影响抗生素分布和分配的重要理化因子,评估受污染近海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确定东海近海水环境中的优先控制抗生素。研究结果表明:(1)向纳污区排放出水的5套典型污水处理工艺,抗生素平均浓度由进水的11528.6 ng/L削减至出水的9033.7 ng/L,主要向纳污区排放四环素、磺胺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然而,近海抗生素污染除了来自污水处理厂,还存在其他含兽用抗生素的污染源。(2)上虞纳污区水中抗生素平均浓度341.2 ng/L,其中ETM浓度占比最大;嘉兴纳污区水中抗生素平均浓度为48180.7 ng/L,ERFX、OFX、MBFX和NDFX的浓度之和占总抗生素浓度的98.9%。嘉兴和上虞纳污区沉积物中抗生素平均浓度分别为34.8 ng/g和74.67 ng/g,均以喹诺酮类为主。抗生素在2个纳污区的沉积物-水中分配存在差异,主要归因于二者沉积物粒径大小不同。(3)从纳污区到杭州湾,就浓度而言,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均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趋势,并且均以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降低为主;就两相分配而言,TSFX、RTM和CLM在沉积物-水中的分配比例减小,而ETC在沉积物-水中的分配比例增大,这主要受抗生素由水向沉积物中的迁移速率及其在沉积物中的累积速率影响。(4)在典型海湾(杭州湾、象山湾和台州湾)的水和沉积物中分别检出43和25种抗生素,分别以林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总抗生素浓度分别为30.82106.1ng/L和2.299.9 ng/g。水中约83.0%的抗生素浓度低于5.0 ng/L,沉积物中约85.4%的抗生素浓度低于1.0 ng/g。台州湾的总抗生素浓度最高,其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分别占3个海湾总抗生素浓度的74.8%和56.8%。(5)3个海湾水中抗生素浓度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趋势,其分布与海水自然属性指标(pH和盐度)呈负相关,而与某些人为污染物(油类、PO43-、COD和NO3-)浓度呈正相关(P<0.05);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的距离衰减趋势相对较弱,其分布与沉积物中TOC、TN、重金属和油类含量呈正相关。(6)在东海近海水和沉积物中分别有6种(SDZ、SMX、SCP、SMP、CNX和SDO)和9种抗生素(SDZ、SMO、SPD、SCP、SMT、SMP、CNX、CLIN和DCC)呈现低或中等慢性毒性,且毒性主要针对水蚤,首次提出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慢性毒性风险总体大于其在水中的风险。当多种抗生素共存时,其联合毒性增大了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此外,SMT和SMP在水中的生态风险和其在沉积物中的生态风险显着正相关(P<0.05)。(7)在综合考虑了抗生素的浓度和检出频次、个体抗生素与总抗生素浓度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生态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近海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抗生素的筛选方法。以杭州湾水环境中抗生素为例,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7种(SMX、TMP、SCP、SMP、CNX、ATM和ETM)和4种(SMX、SCP、SMP和CNX)应被选为优先控制抗生素。本研究阐明了受污染近海中抗生素的分布、归趋及对环境的影响,为近海抗生素污染监控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恩同[8](2006)在《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与中国上网电价改革》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上电力因一直被视为自然垄断行业而成为各国政府严格管制的对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英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电力工业进行市场化改革。我国也于1998年开始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化改革试点。在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中,作为改革先驱之一的英国创建单一购买电力库模式之后,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纷纷效仿。该模式典型特征是电力库(电网公司)同时作为上网电力的垄断总买家和总卖家,从而阻隔了电力买卖双方的直接交易,是一种引入竞争但竞争又不充分的市场模式。那么为什么很多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都热衷于选择单一购买交易模式?它与双边交易模式相比效率如何?论文采用比较分析,以拍卖和社会总剩余等为理论工具,通过构建采购式拍卖与销售权拍卖模型,比较了单一购买与双边交易模式的效率问题,严密论证了单一购买模式的效率损失。同时也有力解释了电网公司更加偏好于垄断采购式拍卖的单一购买模式而非销售权拍卖的双边交易模式的原因——前者能榨取发电厂商更多的信息租金,能给电网公司带来更大的垄断利润。这也当然解释了很多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为什么热衷于选择单一购买交易模式的原因。但这却是以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为代价。因此,单一购买模式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交易模式。那么是否在改革一开始就应该直接选择双边交易模式呢?恐怕还不能盲目断言。这是因为电力作为特殊能源商品,具有与一般商品所不同的特殊性,其定价机制有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容。尽管单一购买模式并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或电力市场还不很成熟时期,这种模式恰恰可能是比较理性的选择。这当然就涉及到如何来界定和评价上网电价机制的科学合理性问题。那么什么样的电价机制是合理的,其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构建一个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提出“合理上网电价机制”概念,并构建了一个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规范分析对“合理”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阐述;系统分析了“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的内容体系:定价原则与目标、电价形式与制度、交易模式与机制、电价水平与结构、体制环境与外部条件、调控体系与风险防范等;提出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的评价标准和基本要求:效率、稳定、公平和安全,并具体研究了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关键因素:机制模式与经济效率、政府规制与价格稳定、体制制度与公平竞争、连续供给与系统安全;研究了远期合同与电力期货在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形成中的风险规避和价格发现作用;最后讨论了合理上网电价机制中政府、发电厂商与电网公司的角色定位与协调关系。这样就全面系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我国现有上网电价机制问题很多,电价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一种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理论作指导。那么如何利用文中创建的合理上网电价机制理论为指导,选择我国上网电价机制模式和改革思路?我国上网电价改革过渡时期会存在哪些现实难题,又该怎么解决?论文详细分析了国外电价机制模式的借鉴意义和不适性,并以文中创建的“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分析框架作为理论依据和指导。建议我国上网电价改革应由强制型电力库开始,分三步逐步开放双边交易,最终实现以市场充分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同时指出我国上网电价改革过渡时期所面临的几个现实难题:合同电量历史遗留问题、“一厂一价”电价统一问题、新、老电厂公平竞争问题、煤电矛盾有效解决问题等,并分别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政策建议。全篇论文就是围绕上述三大问题展开的,这三大问题也就构成了论文的主要框架和内容。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电力产品基本特征及其价格均衡机制;第三章,上网电价形成方式与定价方法;第四章,上网电价交易模式与定价机制模型;第五章,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内容体系与评价标准;第六章,中国上网电价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七章,中国上网电价市场模式与定价机制改革;第八章,总结与展望。

黄秀清[9](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冯光华[10](2006)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引起了理论界及政策制订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及金融市场时,总是过于强调股票市场而忽略了债券市场的存在,实际上债券市场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债券市场的金融体系将使经济缺乏效率,甚至更易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根据交易组织形式的不同,债券市场一般有场内债券市场与场外债券市场之分,这两种不同模式债券市场的交易、托管和结算等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的差异。发展债券市场首先面临的就是发展方向(两种不同模式)的选择问题,当前,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是选择以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场内市场发展道路,还是选择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场外市场发展道路,抑或是选择既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又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第三条道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层对债券市场发展模式这一问题看法不一,实际上,国际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债券产品本质特征出发,对债券市场发展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以国内外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践对所建立的理论框架作进一步验证。并在此理论框架下深刻剖析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发展思路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资源配置、风险规避、价格发现等功能的有效发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研究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出发,结合债券市场发展实际,对S、C、P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建立了债券市场的SMP分析框架。通过对投资者结构(S)、市场模式(M)、市场绩效(P)所包含的内容、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偏好)不同,两者在投资者中的比例关系,即投资者结构决定了市场模式的选择,并进而影响

二、发展中的英国SM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英国SMP(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1.3.3 编写策略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3.1 知识与知识观
        3.1.1 知识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5.2.1 理论维度设计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7.1.1 实验设计
        7.1.2 信息处理
        7.1.3 研究启示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7.2.1 实验设计
        7.2.2 信息处理
        7.2.3 研究启示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7.3.1 调查设计
        7.3.2 信息处理
        7.3.3 研究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的问题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范围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思路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3.4 教学实验设计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0.2 反思和建议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编着作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奖
致谢

(3)中英初中数学教材中定义引入方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2 文献综述
    2.1 初中数学概念及其特点
    2.2 数学概念引入方式的研究现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4 中英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4.1 代数部分定义给出方式比较研究
        4.1.1 人教版代数部分定义给出方式的对比研究
        4.1.2 SMP版代数部分定义给出方式的对比研究
        4.1.3 代数部分定义给出方式比较研究结果
    4.2 几何部分定义给出方式比较研究
        4.2.1 人教版几何部分定义给出方式的对比研究
        4.2.2 SMP版几何部分定义给出方式的对比研究
        4.2.3 几何部分定义给出方式比较研究结果
    4.3 概率与统计部分定义给出方式比较研究
        4.3.1 人教版概率与统计部分定义给出方式的对比研究
        4.3.2 SMP版概率与统计部分定义给出方式的对比研究
        4.3.3 概率与统计部分定义给出方式比较研究结果
    4.4 定义给出方式总体研究结果比较
5 研究结论与思考
    5.1 研究结论
    5.2 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4)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街区的“失活”现象
        1.1.2 我国应对“失活”现象的一般途径及其问题
        1.1.3 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1.1.4 我国社区参与深入的难点
        1.1.5 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与社区的关联性及研究日本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历史街区
        1.2.2 活化
        1.2.3 社区及社区参与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小结与启示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如何考量”——构建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
        1.4.2 “如何构成”——总结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模式和经验
        1.4.3 “如何形成”——分析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模式的形成机理
        1.4.4 “如何借鉴”——提出对我国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借鉴和启示
    1.5 研究范围、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范围及案例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5.3 章节安排与研究框架
2 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分析框架构建
    2.1 社区参与分析方法的既往研究及启示
        2.1.1 社区参与的多维分析方法
        2.1.2 对本研究分析框架构建的启示
    2.2 理论基础:社区参与理论
        2.2.1 社区参与的概念内涵
        2.2.2 过程维度
        2.2.3 行为维度
    2.3 实践基础:国外社区参与历史街活化的发展历程
        2.3.1 民间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
        2.3.2 阶段一:历史文化保护市民运动(二战后~1970年代前期)
        2.3.3 阶段二:基于历史文化资源活用的经济复兴(1970年代~1990年代前期)
        2.3.4 阶段三:社区本位的综合环境营造(1990年代后期~)
        2.3.5 发展趋势
        2.3.6 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影响要素分析
    2.4 分析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活化启动期的参与——以旧三国町发展愿景规划提案为例
    3.1 案例背景:福井县旧三国町简介
        3.1.1 区位及概况
        3.1.2 街区空间格局及其形成过程
        3.1.3 历史建筑
        3.1.4 传统民俗文化——三国祭
    3.2 活化启动期的特征与参与目标
        3.2.1 活化启动期的特征及主要问题
        3.2.2 活化启动期社区参与的目标
    3.3 社区参与的过程维度分析
        3.3.1 调查阶段——专家主导的街区全面调查与解读
        3.3.2 方案阶段——基于问题意识共有的目标愿景设定
        3.3.3 实践阶段——专家持续参与的试点实践和协作体制的初建
    3.4 社区参与的行为维度分析
        3.4.1 参与动员者——当地居民组织和政府的参与行为
        3.4.2 动员协助者——专家团队的参与行为
        3.4.3 被动员者——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行为
    3.5 活化结果
    3.6 小结与启示
        3.6.1 本章小结
        3.6.2 对我国的启示
4 活化提升期的参与——以佐原地区高中生参与企划为例
    4.1 案例背景:千叶县佐原地区简介
        4.1.1 区位及概况
        4.1.2 佐原的空间格局与文化遗产
        4.1.3 迄今为止的活化活动
    4.2 活化提升期的特征与参与目标
        4.2.1 活化提升期的特征及主要问题
        4.2.2 活化提升期社区参与的主要目标
    4.3 社区参与的过程维度分析
        4.3.1 调查与准备阶段——潜在后继人的选择与参与可能性的判断
        4.3.2 活动方案阶段——活动方案及活动据点设立
        4.3.3 活动实践阶段——以高中生为主体的多种活动的尝试
    4.4 社区参与的行为维度分析
        4.4.1 高中生的参与行为及内部协助体系
        4.4.2 高中生活化参与的外部协助体系
    4.5 活化结果及后续行动
        4.5.1 活化结果
        4.5.2 后续行动及计划
    4.6 小结与启示
        4.6.1 本章小结
        4.6.2 对我国的启示
5 整体过程中的参与——以谷中地区活化协作体制形成为例
    5.1 案例背景:东京都台东区谷中地区简介
        5.1.1 区位及概况
        5.1.2 发展历史
        5.1.3 空间布局及文化资源
        5.1.4 街区活化相关组织
    5.2 活化整体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目的——过程的连续性
        5.2.1 对城市可持续性的探讨
        5.2.2 街区活化的精神内核——“社区的意图”
    5.3 社区参与的过程维度分析
        5.3.1 启蒙期(1980年代):当地有识之士引领的街区文化和空间的认知
        5.3.2 摸索期(1989~1998):专家支援体制的初步建立
        5.3.3 转折期(1998~2000):多主体协作体制的建立
        5.3.4 提升期(2000~):体制的完善
    5.4 社区参与的行为维度分析
        5.4.1 活化实践组织及其演变
        5.4.2 活化支援组织
    5.5 活化成果及近期变化
        5.5.1 街区活化的成果
        5.5.2 近期活动和变化
    5.6 小结与启示
        5.6.1 本章小结
        5.6.2 对我国的启示
6 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
    6.1 日本城乡发展历程及其对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影响
        6.1.1 人口的大都市圈聚集——两类市民主体的历史环境保护方式的形成(1960年代~1970年代前期)
        6.1.2 劳动力的短期回流——内生型活化模式的推广(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前期)
        6.1.3 东京圈的人口再集中——政府的活化参与支援(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
        6.1.4 地方城市中心区的衰退——街区活化向生活领域扩张(1990年代~2000年代前期)
        6.1.5 人口减少时代——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地方性活化实践(2000年代后期~)
        6.1.6 日本城乡发展对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影响总结
    6.2 社区组织基础
        6.2.1 社区自治组织
        6.2.2 民间非营利组织
    6.3 日本行政体制:地方自治与地方分权——公众参与的体制基础
    6.4 历史街区活化相关法律制度及对社区参与的保障
        6.4.1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6.4.2 文化财保护制度
        6.4.3 风貌控制相关法规
        6.4.4 历史街区营造制度——历史街区营造的地域性保障
    6.5 支援政策
        6.5.1 税收优待
        6.5.2 财政补助
        6.5.3 其他支援政策
    6.6 小结与启示
        6.6.1 本章小结
        6.6.2 对我国的启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启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规划工作坊、规划细胞和世界咖啡馆的比较
    2. 三国发展愿景规划的情景及空间战略
    3.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及设立条件
    4. 《城市规划法》中地域地区的分类
    5. 文化财保护的具体规制手段
    6. 针对财产所有者的税收优待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
    1.2 磁共振成像技术
        1.2.1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1.2.2 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
    1.3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分析方法
        1.3.1 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
        1.3.2 静息态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1.3.3 结构协变连接分析
    1.4 ASD脑网络研究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ASD局部自发性脑活动的发育轨迹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伦理声明
        2.2.3 数据采集
        2.2.4 数据预处理
        2.2.5 低频振荡幅度
        2.2.6 统计分析
        2.2.7 拟合低频振荡幅度与年龄的关系
        2.2.8 ASD症状预测
        2.2.9 重测性分析
    2.3 结果
        2.3.1 显着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2.3.2 疾病主效应
        2.3.3 疾病和年龄的交互效应
        2.3.4 拟合低频振荡幅度与年龄的关系
        2.3.5 年龄主效应
        2.3.6 ASD症状预测
        2.3.7 重测性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ASD大脑间接功能连接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采集
        3.2.3 数据预处理
        3.2.4 功能连接组构建
        3.2.5 基于最短路径长度的半度量拓扑
        3.2.6 半度量结构
        3.2.7 统计分析
        3.2.8 半度量边的强度和长度
        3.2.9 传统图论分析
        3.2.10 SMP和 ASD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结果
        3.3.1 人口统计学和头动信息
        3.3.2 不同频段的半度量性
        3.3.3 半度量结构
        3.3.4 SMP的组间差异
        3.3.5 SMP的性别差异
        3.3.6 SMP的年龄效应
        3.3.7 半度量边的强度和长度
        3.3.8 传统图论分析
        3.3.9 与AS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ASD右侧前脑岛动态功能连接状态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数据预处理
        4.2.3 感兴趣区域选择
        4.2.4 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4.2.5 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和聚类分析
        4.2.6 动态功能连接状态的时间和频域特性
        4.2.7 不同状态下连接模式的元分析解码
        4.2.8 统计分析
        4.2.9 ASD组大脑与行为相关性
        4.2.10 重测性分析
    4.3 结果
        4.3.1 各个状态下右侧前脑岛的动态功能连接模式
        4.3.2 时间和频域分析
        4.3.3 不同状态下动态功能连接模式的元分析解码
        4.3.4 右侧前脑岛动态功能连接状态的组间差异
        4.3.5 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4.3.6 重测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ASD儿童半球内和半球间功能连接动态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数据预处理
        5.2.3 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和时间动态性计算
        5.2.4 统计分析
        5.2.5 ASD症状预测分析
        5.2.6 重测性分析
    5.3 结果
        5.3.1 功能连接密度动态性模式
        5.3.2 功能连接密度动态性的组间差异
        5.3.3 与ASD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5.3.4 重测性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ASD幼儿大脑结构因果协变网络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哈医大中心
        6.2.2 研究对象:电子科大中心
        6.2.3 数据采集:哈医大中心
        6.2.4 数据采集:电子科大中心
        6.2.5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析
        6.2.6 质量控制分析
        6.2.7 灰质体积图的统计分析
        6.2.8 种子点结构因果协变分析
        6.2.9 灰质体积异常与ASD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6.2.10 重测性分析
    6.3 结果
        6.3.1 全脑水平组间比较
        6.3.2 灰质体积组间差异
        6.3.3 灰质体积发育轨迹
        6.3.4 梭状回面孔识别区的结构因果协变网络
        6.3.5 与ASD症状的相关性
        6.3.6 重测性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MFC-MBR耦合系统污水处理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与特点
        1.2.1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1.2.2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与特点
    1.3 MBR膜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MBR中的膜污染
        1.3.2 MBR运行中膜污染的形成过程
        1.3.3 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1.3.4 膜污染控制技术
    1.4 利用电场控制MBR膜污染的研究现状
        1.4.1 电场施加情况下的膜污染控制原理
        1.4.2 电场膜过滤工艺中电极布置形式
        1.4.3 电场膜污染控制技术在MBR中的应用
        1.4.4 低电场膜污染控制技术
    1.5 微生物燃料电池与MBR耦合工艺研究现状
        1.5.1 微生物燃料电池与MBR耦合工艺研究进展
        1.5.2 MFC与MBR耦合工艺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来源
        1.6.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MFC-MBR耦合系统
    2.3 样品制备及试验方法
        2.3.1 SMP和EPS的提取
        2.3.2 膜污染物的提取
        2.3.3 膜阻力分析
        2.3.4 序批式污染物膜过滤实验
        2.3.5 过滤过程膜污染的模拟
    2.4 污染物与膜之间关系能的计算
        2.4.1 表面能参数的计算
        2.4.2 粘附自由能和粘聚自由能的计算
        2.4.3 关系能的计算
    2.5 分析测试方法
        2.5.1 常规指标分析
        2.5.2 电化学测量方法
        2.5.3 污泥性质分析
        2.5.4 膜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第3章 MFC-MBR耦合系统的运行效能
    3.1 引言
    3.2 MFC-MBR系统的电化学性能
        3.2.1 电压输出情况
        3.2.2 极化曲线与功率密度曲线
        3.2.3 阳极室COD去除与库伦效率
        3.2.4 电极表面微生物电化学活性分析
    3.3 MFC-MBR系统污水处理效果
        3.3.1 COD处理效果分析
        3.3.2 氨氮处理效果分析
        3.3.3 总氮去除效果分析
        3.3.4 污泥对特征污染物的降解活性
        3.3.5 COD物质平衡与污泥产率分析
    3.4 MFC-MBR系统膜污染状况分析
        3.4.1 过膜压力增长情况分析
        3.4.2 膜污染阻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FC-MBR耦合系统中低电场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SMP特性研究
        4.2.1 SMP含量与组成分析
        4.2.2 SMP荧光特性分析
        4.2.3 SMP红外光谱分析
    4.3 EPS特性研究
        4.3.1 EPS含量与组成分析
        4.3.2 EPS荧光特性分析
        4.3.3 EPS红外光谱分析
    4.4 污泥沉降性、过滤性和脱水性分析
        4.4.1 污泥沉降性分析
        4.4.2 污泥过滤性能和脱水性分析
    4.5 丝状菌生长情况分析
    4.6 污泥表面特性以及聚集性研究
        4.6.1 污泥表面特性分析
        4.6.2 污泥聚集性分析
    4.7 污泥絮体粒径与形态变化研究
        4.7.1 污泥絮体粒径分析
        4.7.2 污泥絮体形态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MFC-MBR耦合系统中的膜污染控制
    5.1 引言
    5.2 电场力对膜污染的抑制
    5.3 SMP膜污染潜力的削减
        5.3.1 SMP过滤特性
        5.3.2 SMP过滤过程模型模拟
        5.3.3 SMP组分膜截留情况
        5.3.4 SMP污染膜的FTIR分析
        5.3.5 SMP与膜表面相互作用关系
    5.4 LB-EPS膜污染潜力的削减
        5.4.1 LB-EPS过滤特性
        5.4.2 LB-EPS过滤过程模型模拟
        5.4.3 LB-EPS的膜截留情况
        5.4.4 膜表面污染层结构特征
        5.4.5 LB-EP与膜表面相互作用关系
        5.4.6 LB-EPS污染膜表面形态
    5.5 耦合系统对泥饼层形成的抑制
        5.5.1 泥饼层污泥表面特性
        5.5.2 泥饼层形成过程中的关系能
        5.5.3 泥饼层结构与形态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受污染近海中抗生素的分布、生态风险及优先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生素的应用、环境来源及污染现状
        1.1.1 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现状
        1.1.2 抗生素进入环境的途径
        1.1.3 抗生素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现状
        1.1.4 近海水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1.2 抗生素的环境危害及生态风险研究
        1.2.1 抗生素的环境危害
        1.2.2 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研究
    1.3 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1.3.1 抗生素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1.3.2 抗生素的仪器检测技术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1.6 项目依托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样品采集及抗生素检测
        2.3.1 样品采集
        2.3.2 常规水质及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
        2.3.3 样品的抗生素预处理及检测
3 杭州湾纳污海域中抗生素的来源、分布与分配
    3.1 引言
    3.2 污水处理厂概况及采样布点
    3.3 污水厂进出水中抗生素的分布及去除
    3.4 纳污近海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分布及溯源
        3.4.1 抗生素在纳污区及近海水环境中的分布及变化
        3.4.2 纳污区及近海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溯源
    3.5 抗生素在纳污区和近海沉积物-水中的分布与分配
        3.5.1 抗生素在纳污区和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3.5.2 抗生素在2 个纳污区沉积物-水中的分配差异
        3.5.3 抗生素在纳污区与近海沉积物-水中的分配差异
    3.6 本章小结
4 近海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4.1 引言
    4.2 近海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检出
        4.2.1 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检出类别
        4.2.2 不同抗生素在水和沉积物中的检出
    4.3 近海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和组成的地理分布
        4.3.1 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的地理变化
        4.3.2 不同海湾的抗生素组成分析
    4.4 抗生素在近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分配
    4.5 抗生素浓度与水或沉积物特性之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近海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5.1 引言
    5.2 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
        5.2.1 单个抗生素在水和沉积物中的生态风险评价
        5.2.2 共存抗生素的联合生态风险评价
    5.3 近海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5.3.1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及地理分布
        5.3.2 沉积物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及地理分布
        5.3.3 抗生素在水和沉积物中生态风险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抗生素的筛选方法构建、应用及评估
    6.1 引言
    6.2 优先控制抗生素筛选方法的主要原则及过程
    6.3 研究区域优先控制抗生素的筛选过程
        6.3.1 高检出频次抗生素的筛选
        6.3.2 按浓度筛选抗生素
        6.3.3 生态风险评估
    6.4 优先控制抗生素的筛选结果
    6.5 筛选方法评估及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表

(8)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与中国上网电价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主题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三、研究范围与中心主题
    第二节 有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上网电价机制研究综述
        二、国内上网电价机制研究现状
        三、对现有文献研究的简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电力产品基本特征及其价格均衡机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电力产品特性及其市场结构特征
        一、电力产品属性与特点
        二、电力市场结构特征与定位
    第三节 电力产品价格特殊性与电价影响因素
        一、电价的构成
        二、电价的特殊性
        三、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其运动规律
    第四节 电力产品价格均衡机制及其与一般竞争性产品均衡机制区别
        一、电力产品价格均衡机制一般分析
        二、电力产品价格均衡机制与一般竞争性产品均衡机制的区别特征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上网电价形成方式与定价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上网电价形成方式与方法
        一、上网电价主要形成方式
        二、上网电价基本定价方法
    第三节 上网电价主要电价制度
        一、一部制电价
        二、两部制电价
        三、电能当量电价
    第四节 国际上通行定价模式及其评价
        一、国际上现行三种通行定价模式分析与比较
        二、典型代表性国家上网电价市场模式介绍与评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网电价交易模式与定价机制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政府管制定价与市场竞价模型比较
        一、上网电价政府管制定价理论基础
        二、上网电价政府管制定价效率分析
        三、上网电价市场竞价效率分析
    第三节 单一购买竞价拍卖与双边竞价拍卖模型比较
        一、模型基本结构与假设
        二、单一购买最优拍卖采购机制模型建立与分析
        三、单一购买模式与双边交易模式比较分析
    第四节 单一购买模式下 PAB与 SMP机制模型比较
        一、SMP与 PAB的价格策略比较及其相应效率分析
        二、SMP与 PAB的产量策略比较及其相应效率分析
        三、总结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内容体系与评价标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含义及内容体系
        一、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含义
        二、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内容体系
    第三节 合理上网电价机制评价标准与要求:效率、稳定、公平与安全
        一、机制模式与经济效率
        二、政府规制与价格稳定
        三、体制制度与公平竞争
        四、连续供给与系统安全
    第四节 远期合同与电力期货在合理上网电价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远期合同与电力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二、远期合同与电力期货在上网电价形成中的作用
        三、远期合同与电力期货影响现货市场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上网定价机制中政府、发电厂商与电网公司的角色与关系
        一、政府、发电厂商与电网公司的角色定位
        二、政府、发电厂商与电网公司的相互关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上网电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上网电价机制的现状
        一、上网电价体制历史及其沿革
        二、上网电价政策变迁及其背景
        三、上网电价机制现状及其评价
    第三节 上网电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上网电价机制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上网电价机制缺陷产生的主要危害
    第四节 上网电价机制问题的成因与根源
        一、问题产生的表层原因——电力短缺
        二、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产业结构与垄断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上网电价市场模式与定价机制改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展与特点
        一、我国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展状况
        二、我国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现状特点
        三、我国上网电价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第三节 西方上网电价改革模式借鉴与不适性分析
        一、西方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与特点
        二、西方上网电价改革模式借鉴与启示
        三、西方上网电价改革模式不适性分析
    第四节 中国上网电价改革思路与步骤
        一、改革理论指导与原则目标
        二、改革思路与步骤
        三、配套改革与外部条件
    第五节 过渡时期中国上网电价改革难点与政策建议
        一、合同电量历史遗留问题
        二、“一厂一价”电价统一问题
        三、新、老电厂公平竞争问题
        四、煤、电矛盾有效解决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9)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2.1.2 制度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2.3 SSP范式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2.4.1 管制及其目的
        2.4.2 管制的边界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2.5.1 正面观点
        2.5.2 负面观点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3.1.1 关于NGN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3.1.3 NGN的关键技术
        3.1.4 NGN的演进路径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3.2.1 技术比较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3.2.4 NGN的网间互联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4.1.2 接入(Access)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4.3.1 终接垄断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4.3.3 政策含义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6.2.1 事前管制模式
        6.2.2 事后管制模式
        6.2.3 混合管制模式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6.5.4 管制的确定性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7.1 美国的经验
        7.1.1 美国NGN的发展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7.2 欧洲经验
    7.3 英国的经验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市场发展模式的内涵
    2.2 SMP 循环的作用机制
    2.3 考察市场模式的原因
第三章 实践经验
    3.1 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
    3.2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的沿革
第四章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市场绩效角度考察)
    4.2 我国债券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5.1 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基本思路
    5.2 培育和发展合格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者结构
    5.3 完善市场组织运行框架
    5.4 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完善市场外部生态环境
    5.5 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
    5.6 推进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发展中的英国SMP(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2]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英初中数学教材中定义引入方式的比较研究[D]. 宋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4]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D]. 高沂琛. 浙江大学, 2019(01)
  • [5]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网络研究[D]. 郭肖楠.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MFC-MBR耦合系统污水处理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D]. 李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7]受污染近海中抗生素的分布、生态风险及优先控制策略[D]. 李菲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与中国上网电价改革[D]. 胡恩同. 复旦大学, 2006(02)
  • [9]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10]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 冯光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发展中的英国中小事务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