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度加强信用管理

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度加强信用管理

一、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与加强信贷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罗琦,吴希梅,张志达[1](2019)在《新中国微观金融70年》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企业的资本配置方式经历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变化,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首先,本文对企业资本配置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认为随着企业资本配置方式向直接融资转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降低。其次,通过回顾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分析了直接融资发展和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对企业价值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影响。最后,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改善对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股权分置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了探讨。

董玉华[2](2006)在《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深深烙下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有商业银行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轨历程。国有商业银行如同国有企业一样,其改革发展历程正是新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缩影。国有商业银行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可以拆分为“国家所有”和具有市场与企业属性的“商业银行”两部分,国家所有是通过强制性变迁产生的,而商业银行的市场与企业本性是通过自然演变而来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与市场在一定的时空中是存在矛盾的,但关系处理的好,也可以互补,政府与市场是经济学永恒的话题。寓政府与市场于一身的国有商业银行,从其设立的那一天起,就内生出政府目标多元性与市场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是在统收统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市场存在的空间,国有专业银行作为财政的出纳,经济效益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服从于政府的目标,两者轨迹趋同。而一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两者的矛盾凸现,一个好的经济方案有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方案。在本文中,把政府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因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矛盾具有内生性质。“封闭贷款”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矛盾的内生性最好的例证。从体制、机制层次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且运用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国有股要占绝对控股地位,也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否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基于我国的国情,国家必须绝对控股,说明政府依然具有控制权,如果政府不转换职能,依然故我,股改后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依然会制造不良资产,竞争力不会加强,改革没有成效,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因此本文的贯穿全文的灵魂思想是超越政府。超越政府不是说政府不重要,政府其实很重要,日本和西欧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作用大,只是政府应在那些领域发挥作用,政府的职

文炳勋[3](200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成长的朝阳产业。金融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金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我们党的执政安全。回顾改革开放25年的历程,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允的成就之一就是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金融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总结我们党在新时期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金融工作的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际,努力探索、探寻、选择一条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发展和改革的道路,即从1978年起,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 开展新时期党的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炼中共党史主题,拓宽党史研究视野,充实党史内涵,改善金融经济工作方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就在于“察金融之道,兴经国之业”。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与中国当代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中国当代经济史密切关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是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中必须坚持党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即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尊。在全面、客观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工作。其次,要从正面总结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以此作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材料。第三,研究重点以新时期金融工作方法,包括金融工作指导思想、思想方法与具体推进方法为主,为未来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研究工作要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与从具体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

樊卫东[4](2002)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必要性、难点性和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全球经济最引入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如火如荼上演的一波又一波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而利率市场化是其核心内容,因为,利率不仅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变量,也是市场经济最基础的变量之一。缺少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市场经济至少是不完整的,这正是利率市场化成为20世纪末以来世界趋势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利率市场化,也是在研究金融自由化。 在理论文献中,利率市场化又称利率自由化,指利率不再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而逐步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货币当局更多地以市场参与主体的身份通过市场交易等方式间接影响利率变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旨不是调节利率水平,而是改革利率(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使之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 利率管制的初衷是控制金融资产的分配,并通过这种控制加强银行体系的安全,并促进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利率管制源于1929~1933年大萧条,例如美国于1933年颁布的《银行法》,有了着名的“Q条例”的规定。发展中国家是在二战后,为低成本积累资本,加速经济增长,对利率开始实行管制。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利率管制政策的优势逐渐降低,所产生的弊端开始暴露。发达国家由于利率管制反而造成银行业经营状况恶化,发展中国家多数出现结构性缺陷,企业高负债经营,资金利用效率过低。因此,利率市场化开始逐渐成为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现已加入WTO的情况下,金融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利率、汇率是否完全放开、能否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与否。以上问题的平衡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同时解决好,就要有侧重、有取舍,需要以更灵活的手段来调控。其中,建立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体系是很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说,利率市场化问题在中国加入WTO后,变得日趋紧迫了。 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论文回顾、分析和判断了其进程;挖掘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分析了我国利率与宏观经济指标间的相关度和敏感性;分析并指出了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及其原因,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微观、中观和宏观条件。具体来说,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论文第一和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实践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增长机制的绩效。第一章,在综述经典利率理论、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不能为利率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不是一放了之,需要结合本国实际,着力发挥利率正向效应,真正使利率政策产生作用。为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分析了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以美国为例,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章,介绍了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包括利率市场化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优化资源配置效应等,指出我国虽然还存在一些金融抑制的特点,但由于利率水平及资金供求总量形势已趋超越金融抑制理论解释的范围,所以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增长的绩效将更多地体现在增长机制的转变上。 论文第三章开始重点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研究。首先,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作出分析和判断。指出由于学术界对利率市场化讨论范围的不同,导致对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判断的迢异。提出本文讨论和界定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范围是全部金融活动,即将银行市场、金融市场,乃至非正规的资金融通都包括在内。依据这一判断标准,本文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初始状态,是在非国有经济内以及非国有经济部分和国有经济部分的结合点上,以非正规金融为依托展开的。正规金融使利率市场化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文中提出中国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已经走得比较远了,仅剩下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尚未被自由化浪潮所触及。 通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出,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中国整体经济改革之间表现出近似一致的改革脉络——内生性。为更深人地理解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掌握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规律,论文第四章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同的改革逻辑,即边际改革(增量改革),并通过资金市场的“双轨制”特征,详细阐述了“双轨制”的资金市场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生动力。 第五章,运用回归计量分析检验了利率指标与储蓄、消费、投资间的相关程度和敏感性,旨在说明利率指标在宏观经济中己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暗示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的必要性。因为,从逻辑上讲,只有当利率己经对我国经济运行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推动利率市场化才更具有合理性。换言之,为了避兔为市场化而市场化的空洞讨论,我们必须首先探寻利率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六章,从商业银行特点的角度,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难点的原因。这些特点分别包括: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了央行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部分;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商业银行是生产金融信息最重要的部门,也是提供金融信息最基础部门;利差一直是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5](2001)在《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回顾篇》文中指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走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开放的道路。通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积极培育和发展非国有经济,逐步确立起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财产制度;与此相伴随的进程是,通过价格改革,从商品市场入手进而延伸到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上述两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进行计划投资、

吴蓬生[6](2000)在《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债事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不良债权,从不同角度探讨不良债权(主要指不良金融债权,详见正文详述)及其孪生兄弟金融债险的民法属性,比较分析了中外产生不良债权之症结所在,在传统债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基础上,又结合债事活动的趋势及不良债权的综合症状和特点,初次提出不良债权的界定意义和范畴,并提出一套处理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系统对策,着力在债事主体及其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关联交易,债务链的分解和可分债权整合转让等方面理论有所突破。本文大量采用了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和实证主义等分析方法,对不良债权涉及的许多边缘学科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在寻求理论创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回答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与办法。文中呼吁尽快就化解不良债权与规避金融债险,包括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问题进行立法,为此,笔者也提出一些建设性设想。 文中有三大部分共七章,第一、二章主要是对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意义、概念、本质和特征等有关民法理论问题作出分析,第三章是剖析原因,从第四章起至文章结束,是围绕法律对策问题进行阐述,其中第四、五章主要分析国内外相关的对策理论和法案,第六章则是立足民法理论,结合边缘学科理论,提出综合对策构想。第七章把比较成型的对策模式——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作专章论述,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作为绪论重点阐述债与不良债权的渊源,沿革,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分析了不良债权的概念和本质特征。主要是对债务责任的违背,为此,阐述债务与责任的关系,不良债权的法律责任的实质。文中除重点分析债权的迟延给付和不完全债权特征外,还分析了不良债权有着不良亚文化特征,尤其是诚信违背,即无信用特征。此外,还从债的效力和效果(实现)来研究不良债权的债效形态。 第三章就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成因进行比较分析,概述了国外金融债险引发的几次金融危机,特别论及日本的不良债权是生成泡沫经济的主因,对中外不良债权及金融债险的成因系列比较。本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特点。 第四章旨在借鉴国外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的相关治理制度,并结合金融债权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要求更严的特点,总结归纳了有关国家的应对举措,对各国不良债权重组也做了专节分析。 第五章围绕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想与支撑理论这一主题,分八节逐一研究论证了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想;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健全市场法制,推动债权的良性移转;债权保障制度;债权的保护与追偿;完善市场竞争、组合及退出制度和形成债权实现制度体系等问题。 第六章是综合对策论,文中分别就恶性债链问题的症结,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及关联交易,可分债权整合、封闭与追索,债的资质门信用)管理,债的标的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等问题提出一些法律对策意见,本章还就故意逃废债务和金融犯罪提出一些惩罚制度。本着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综合治理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对策思考。 第七章是专章探讨了债权转股权与资产管理公司,并对国外不良债权特别处理制度进行分析。作为本文的分论,本章专门论述了我国实行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债转股的适用范围与要件等一系列有关民法问题。文中第六节,还就资产证券化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本文以理论和实务研究相结合为己任,务求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法律对策意见,这也是贯穿全文的宗旨。

杨生斌[7](1995)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以后,经济运行便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实体经济系统和货币金融系统,两者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必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而受抑制的金融体系,不但抑制自身的发展,而且会严重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功能是否健全,主要取决于规范金融活动的整套制度是否合理。 一 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了日臻完善的中央集权经济模式。农村金融制度自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后,在广大农村逐渐确立起来。 从产权基础看,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基本上是国家金融与合作金融二元结构。为了适应集权经济的需要,合作金融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丧失了合作性质,金融经营权被集中到国家银行的控制中,蜕变为“准国家金融”。而国家金融事实上是政府行政控制的金融,统收统支、统存统贷。在政府行政力量控制金融活动的同时,行政力量所推动的财政机制得到强化和膨胀,形成了大财政、小银行的格局。所以真正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未形成,功能有限,活力不足。控制变为抑制。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再度恢复,伴随着政府部门“放权让利”的改革措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总集权的框架下,自主经营的权力逐渐扩大。但这种自主权是在经营者只有经营权而无产权的前提下行使的,因而在产权关系缺乏真实唯一主体的条件下,经营的结果也缺乏最终唯一的责任者,从而所谓国家金融资源和集体金融资源便成为获得金融垄断权和获得垄断信贷配给地位的贷款者以及官员、私营企业等“寻租”(Seeking rent)的重要源泉。经营后果对经营者缺乏硬约束机制,经营者的“个人理性”与银行信用社的“法人理性”很难统一,出现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调动了行社经营者的积极性,但并没有解决经营行为硬约束问题。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微观主体行为缺乏硬约束机制,中央银行在进行信贷调控时,也就失去了反应灵敏的调控对象。因此,在现行金融制度下,试图采用西方国家的间接调控手段时,往往出现失控或不灵的局面。只得再动用原有的直接信贷计划调控手段,结果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胀——一涨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金融体制改革总在“走走停停”中徘徊。

董化杰,易晓[8](1994)在《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的配合》文中研究说明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的配合董化杰,易晓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财政和金融将成为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体,两者的配合问题就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因此应特别重视。一、财政与金融配合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祁海舟,严瑞林,马骏[9](199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的企业制度与金融体制配套改革》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的企业制度与金融体制配套改革祁海舟,严瑞林,马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针政策,把明晰企业所有制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纳入了重要的改革议程。与企业有着"鱼水之缘"的金融...

周小川[10](1992)在《财税改革及整体性经济分析》文中指出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展中的问题 (一)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一环的财税体制改革,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讲,就要从企业的利润上缴制,转向市场经济统一市场的平等竞争下的平等且公平的税负上来;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讲,这一转变意味着地方政府从过去的对指令性计划的汇总上报、分解下达转向能够适应商品经济、促进商品流通、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职能;从单位与个人的关系来讲,这一转变指从过去的国家统揽一切,统揽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改为一部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按照市场方式由个人来承担,使劳动力能够正常流动。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财政职能必需有所调整。应该逐步撤出盈利性投资,转向非盈利或少盈利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投资。在这个转换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如何实现统一市场、平等竞争和公平税负:

二、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与加强信贷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与加强信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微观金融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资本配置方式的转变
二、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三、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公司制改造
    (二)股权分置改革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2)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意图
    0.2 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
    0.3 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1章 国有商业银行理论文献综述
    1.1 国外关于国有银行理论研究回顾
    1.2 国内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理论研究回顾
第2章 政府与市场理论: 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析框架
    2.1 政府与市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主线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2.3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2.4 有限政府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5 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府与市场
    2.6 政府与市场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第3章 外因: 多视角评价国有商业银行
    3.1 委托代理视角
    3.2 垄断与竞争视角
    3.3 融资结构失衡视角
    3.4 非均衡视角
第4章 内因: 多维度透视国有商业银行
    4.1 新政治经济学维度
    4.2 预算软约束维度
    4.3 资源配置效率维度
    4.4 博弈维度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逻辑
    5.1 问题的提出
    5.2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理论研究考察
    5.3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辨析
    5.4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价值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矛盾的内生性及次优求解
    6.1 政府的内生和外生性质
    6.2 商业银行的市场属性与国家作为出资人的矛盾
    6.3 理论与现实的冲突:次优求解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路: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7.1 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轨迹具有趋同性
    7.2 从国有企业的性质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
    7.3 企业法人所有权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7.4 “花钱买机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塑
    7.5 超越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自我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注

(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写作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要解决的问题
    四、本选题的意义
    五、创新之处
    六、主要概念和分析框架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一、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渊源
    二、传统金融机构的弊端与党对金融工作的新认识
    三、初步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金融体系
    四、信贷制度创新:从指令性计划到差额包干
    五、登上国际金融的大舞台
第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开展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经济改革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三、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实贷实存
    四、金融开放取得新成效
    五、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
    三、金融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
第四章 党领导下跨世纪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一、1998年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
    二、党管金融:成立中央金融工委
    三、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四、证券市场服务国企改革
    五、金融风暴的冲击与宏观调控
第五章 新时期金融风险与执政安全建设
    一、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二、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三、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考
第六章 新时期金融系统的党建工作
    一、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组织工作
    三、新时期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伟大成就
    二、新时期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特征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4)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必要性、难点性和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利率市场化:20世纪末以来的世界趋势
        0.1.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0.1.2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0.2 本文的研究思路
        0.2.1 讨论范围的界定:全部金融活动
        0.2.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0.2.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商业银行改革
        0.2.4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
1.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和实践
    1.1 利率理论概说
        1.1.1 古典利率理论
        1.1.2 凯恩斯利率理论
        1.1.3 借贷资金理论
        1.1.4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
    1.2 利率市场化:从金融抑制论到金融约束论
        1.2.1 金融抑制理论
        1.2.2 金融约束理论
        1.2.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不能为利率市场化而市场化
    1.3 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教训
        1.3.1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要点及进程
        1.3.2 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
        1.3.3 对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的考量与设计
    1.4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1.4.1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1.4.2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分析
        1.4.3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2. 利率市场化的绩效:经济增长机制的转变
    2.1 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水平的变动
        2.1.1 1960年后全球利率水平趋势和利差
        2.1.2 1975年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变化
        2.1.3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2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波动情况
    2.3 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2.3.1 Fry的检验
        2.3.2 盖尔博的检验
        2.3.3 让比尼和萨拉.依.马丁的检验
        2.3.4 世界银行的检验
    2.4 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储蓄效应和投资效应
        2.4.1 关于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4.2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的影响
        2.4.3 利率市场化对投资的影响
    2.5 利率市场化的配置效应:经济增长的另一作用机制
        2.5.1 Galbis模型
        2.5.2 实践依据
    2.6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绩效分析
        2.6.1 中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
        2.6.2 理论解析:增长机制的转变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绩效
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3.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初始进程:非正规金融的推动作用
    3.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化探索与实施:正规金融的作用
        3.2.1 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正规金融的预适应性准备
        3.2.2 正规金融对利率市场化的初步探索
        3.2.3 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化推进
        3.2.4 阶段和主线:对正规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小结
    3.3 对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整体进程的基本判断
4.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生性分析
    4.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边际改革
    4.2 中国经济体制的“增量改革”模式的产生
    4.3 中国经济“增量改革”逻辑的运行机制
    4.4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生性
    4.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产生:“双轨制”资金市场的出现
    4.6 “双轨制”资金市场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动力
5.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利率很重要
    5.1 利率和储蓄水平
    5.2 利率与居民消费水平
        5.2.1 我国消费需求与利率间的相关矩阵
        5.2.2 我国居民消费与利率的回归分析
    5.3 利率与投资需求
        5.3.1 投资与利率的相关矩阵
        5.3.2 我国投资与利率的回归分析
    5.4 小结
6.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
    6.1 各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改革
        6.1.1 日本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6.1.2 韩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
    6.2 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存款构成货币供应量最重要的部分
    6.3 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
    6.4 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难点:金融信息的生产
    6.5 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难点:银行收益约束
    6.6 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难点:金融脆弱性
7.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Ⅰ):微观基础
    7.1 实体经济部门
        7.1.1 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现状和结构——非国有经济的迅速成长
        7.1.2 1999年前既有融资体制对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抑制
        7.1.3 非国有经济对银行信贷资金需求的计量分析
        7.1.4 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不同影响
    7.2 银行部门的改革
    7.3 银行利率风险的来源和度量
        7.3.1 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
        7.3.2 银行利率风险的衡量
        7.3.3 金融机构利率风险衡量的历史回顾
    7.4 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
    7.5 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
        7.5.1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7.5.2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8.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Ⅱ):构造利率市场化的市场基础
    8.1 利率市场化的市场基础
    8.2 货币市场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8.2.1 货币市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8.2.2 对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研究的回顾
    8.3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回顾
        8.3.1 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
        8.3.2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
        8.3.3 票据市场的发展
    8.4 我国货币市场的利率
    8.5 资本市场发展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作用
        8.5.1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启示
        8.5.2 资本市场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作用
        8.5.3 资本市场的功能说
    8.6 资本市场与微观企业
        8.6.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8.6.2 股权结构与经营激励
        8.6.3 股权结构与收购兼并
        8.6.4 股权结构与监督机制
        8.6.5 资本市场发展与我国微观企业改革
    8.7 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
    8.8 小结
9.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Ⅲ):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9.1 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9.1.1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
        9.1.2 利率还是货币总量:Poole模型
        9.1.3 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两难选择”:美联储的实证描述
        9.1.4 小结
    9.2 我国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9.2.1 我国利率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分析
        9.2.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9.3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需求
    9.4 利率与利率政策
        9.4.1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
        9.4.2 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回顾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微观基础的重要变化
    (一) 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根本变革
        1. 改革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运行
        2.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3. 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
    (二)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的高速成长
        1. 非国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1978-1988年)
        2. 非国有经济的徘徊和调整阶段 (1989-1991年)
        3. 非国有经济的重大突破和迅速发展阶段 (1992年至今)
    (三) 国有经济的改革历程
        1. 在计划经济体制仍占主导地位前提下的“放权让利”改革 (1978-1986年)
        2. 在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企业承包制的改革 (1987-1991年)
        3. 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居主导地位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1992年至今)
    (四)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要变化
        1. 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总支出的支配力
        2. 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总收入的贡献率
二、我国市场环境的重要变化
    (一) 价格改革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形成的重要基础
        1. 商品价格改革阶段 (1978-1988年)
        2. 价格改革的调整阶段 (1989-1991年)
        3. 市场价格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 (1992年至今)
    (二) 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产品市场化的进程
        2. 要素市场化的进程
    (三) 市场竞争秩序的初步建立
        1. 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化的探索
        2. 国家调控市场手段的探索
        3. 市场竞争秩序法制化的探索
三、我国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变化
    (一) 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
        1. 逐步拆除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框架 (1978-1988年)
        2. 宏观调控手段的不配套所带来的困扰 (1989–1993年)
        3.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框架 (1994年至今)
    (二) 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 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
        2.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三) 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初步转变
        1. 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
        2. 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四、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
    (一)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1. 对外贸易体制的初步改革
        2. 以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为主线的配套改革
        3. 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
        4. 改革以来, 对外贸易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 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
        1.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2. 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
        3.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三)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初步接轨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 中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
        3. 加入WTO, 对我国经济的深远影响

(6)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化解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价值
        一、 债与不良债权的渊源、沿革
        二、 研究化解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目的与分析方法
        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二、 主要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不良债权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第一节 债与不良债权的概念
        一、 债的概念
        二、 债权的功能
        三、 不良债权的概念
    第二节 不良债权的本质:债务责任的违背
        一、 债务与责任的关系
        二、 法律责任的实质
        三、 “债务应当清偿”
        四、 关于债权与所有权的实现。
    第三节 债权与不良债权的特征
        一、 债的性质与债权特征。
        二、 不良债权有着不良亚文化特征
        三、 用法哲学观点透析不良债权的特征
        四、 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诚信违背、即无信用特征
    第四节 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债效形态
        一、 从债的效力学说加以考究
        二、 从债的效果甄别
第三章 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概况与成因比较
    第一节 国外金融债险引发的金融危机
        一、 世界金融危机的历史及原因分析
        二、 美国不良金融债权的形成及后果
        三、 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形成及后果
        四、 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第二节 日本的不良债权是生成泡沫经济的主因
        一、 泡沫经济的成因
        二、 泡沫经济的含义
        三、 “泡沫”经济的破灭,不良债权加重得以暴露
        四、 日本巨额的不良债权引起一系列金融动荡
    第三节 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比较
        一、 中外不良债权的共性成因
        二、 各国银行不良债权症结
        三、 对外债务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特点
        一、 基本成因
        二、 债的主体性因素
        三、 债的客体性因素
        四、 债权债务结构失调
        五、 资本金严重不足且不真实
        六、 债的信用效力体现不充分
        七、 债权实现公力救济的缺乏
        八、 其他法律风险因素
第四章 各国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克服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一些国家不良债权监管主体的确立
        一、 美国银行不良债权监控体系
        二、 日本不良债权监管体系
        三、 英格兰银行对金融债险的分类与监管
        四、 日本金融监督厅
        五、 日本改进央行监管
    第二节 债权保障的安全性
        一、 评级制度
        二、 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债权的监管
        三、 抵押金制
        四、 运用国际会计方法
        五、 金融机构退出制度
    第三节 债权移转的流动性
        一、 债权的让与制度
        二、 债权的回收
        三、 特别融资制度
        四、 结算制度
    第四节 债权实现的效益性
        一、 债权主体及其关联交易中的分业与混业经营
        二、 金融管理开放版本比较
    第五节 重组与盘活不良债权相关法律制度
        一、 亚洲重组不良债权、防范金融危机对策
        二、 银行不良债权重组过程中的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
        三、 银行业不良债权重组的主体。
        四、 不良债权重组的对策。
        五、 日本重组模式
        六、 美国重组模式
        七、 西方国家解决不良债权比较
        八、 发展中国家解决不良债权的比较
        九、 各国防治不良债权专题比较
        十、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第五章 通过制度创新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路与支撑理论
    第一节 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路
        一、 我国金融债险监管应借鉴巴塞尔核心原则进行金融避险立法
        二、 应坚持借鉴国际惯例和从国情出发的立法原则
        三、 央行处理不良债权的构想
        四、 我国防治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立法指导思想
        五、 要用法制手段处置不良债权
        六、 借鉴各国处理不良债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
        一、 法人金融行为
        二、 建立国有企业金融债务约束机制
    第三节 健全市场法制,推动债的良性移转
        一、 交易安全制度
        二、 交割制度
        三、 票据债权安全与提高结算效率
    第四节 债权偿付基本保障制度
        一、 确保公司资本真实
        二、 形成信贷保险机制
        三、 普通债权的一般担保
    第五节 债权的保护与追偿权利
        一、 有关债转股中的代偿请求权
        二、 先履行抗辩权及其行使
        三、 不安抗辩权
        四、 代位权及其行使
        五、 第三人清偿代位
        六、 债权人撤销权
    第六节 完善市场竞争、组合和退出制度
        一、 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良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 企业重组中债权债务
        三、 重整期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四、 破产中的债权保护
    第七节 解决不良债权的制度创新
        一、 债的履行原则
        二、 债权实现的宗旨
        三、 债权制度创新与强化债的效力
        四、 建立债权债务人财产告示制度
        五、 债的保全制度
        六、 化解不良债权存量风险的制度
第六章 我国解决不良债权、防范金融债险的难点与综合对策
    第一节 恶性债链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一、 企业债链的分析
        二、 恶性债链的防治对策
    第二节 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及关联交易
        一、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原则
        二、 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及与之关联交易
        三、 建立资本真实登记和关联交易规范制度,防止不良债权
    第三节 债的整合、封闭与追索
        一、 可分债权整合转让理论
        二、 抵押债权清偿的封闭性与安全性
        三、 对债务人财产管理
        四、 汇票的追索
        五、 拒绝证书
    第四节 结合金融债权特点,强化资质管理
        一、 总量管理
        二、 流动性管理
        三、 安全性管理
        四、 效益性管理
        五、 流动性与盈利性矛盾。
    第五节 强化惩罚制度、提高故意逃废债务人的法律成本
        一、 重点加大法人惩罚制度的约束力度
        二、 金融犯罪惩处制度的实施
    第六节 化解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风险的对策
    第七节 从我国实际出发,综合治理不良债权和规避金融债险的对策思考
        一、 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冲击的的若干应对方案
        二、 消除不良信贷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 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
第七章 不良债权特别处理制度——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
    第一节 我国实行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
        一、 我国出现大量不良债权的状况
        二、 治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制度的选择
        三、 实行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
    第二节 国外不良债权运营机构及其方式
        一、 美国处理储蓄贷款机构不良债权特设重组信托公司
        二、 托管
        三、 “过渡银行”制度
        四、 讨债公司
        五、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六、 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节 关于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讨论
        一、 运行的难点问题
        二、 股抵债的负效应
    第四节 债转股的适应范围与要件
        一、 债转股的适用范围
        二、 债转股的一般法律要求
        三、 债转股的转换比例或价格
    第五节 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涉及的民法问题
        一、 建立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公司法律
        二、 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主权
        三、 债转股是当前国企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中的一种重要制度
        四、 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五、 做好对不良债权的认定工作,防止乘机逃废债务
        六、 区别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处置银行不良债权
        七、 盘活银行资产存量,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改革
        八、 商业银行的资金弥补问题
        九、 不良贷款的处置问题
        十、 加快制订我国的产权转让法律
        十一、 正确划分国家信用与企业信用之关系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 不良债权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二、 资产证券化的规范运行
        三、 实行资产证券化的重点与难点
        四、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五、 化解券商不良债权的途径
    第七节 通过托管化解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
        一、 财产托管制度在罗马法上便已出现
        二、 托管财产所有权的适用范围
        三、 托管人
        四、 我国财产托管的功能定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论(论文提纲范文)

Ⅰ 摘要
Ⅱ 英文摘要
0 引言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导论
    1.1 农村金融制度的概念
    1.2 有关农村金融理论观点综述
    1.3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1.4 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1.5 小结
2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与变革考察(上)
    2.1 建国以来农村信用组织的变迁
    2.2 中国农村金融的管理制度
    2.3 小结
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与变革考察(下)
    3.1 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分析
    3.2 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分析
    3.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运行的困境
    3.4 小结
4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性质与特征分析
    4.1 农村金融的产权制度
    4.2 农村金融的机构体系
    4.3 农村金融的微观经营体系
    4.4 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体系
    4.5 小结
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目标
    5.1 长期目标:集权金融到市场金融
    5.2 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框架
    5.3 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5.4 土地金融:现代农业投资模式
    5.5 小结
6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
    6.1 集权金融向市场金融转变的难点
    6.2 “历史包袱”的化解
    6.3 改革的战略思路:“二元推进”理论
    6.4 小结
7 中国农村保险制度
    7.1 中国农村保险组织制度
    7.2 农业保费筹集模式
    7.3 小结
Ⅴ 结束语
Ⅵ 参考文献

四、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与加强信贷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微观金融70年[J]. 罗琦,吴希梅,张志达. 财经智库, 2019(05)
  • [2]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D]. 董玉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 文炳勋.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4]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必要性、难点性和条件分析[D]. 樊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5]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回顾篇[A].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2001
  • [6]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D]. 吴蓬生. 中国政法大学, 2000(01)
  • [7]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论[D]. 杨生斌. 西北农业大学, 1995(11)
  • [8]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的配合[J]. 董化杰,易晓.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4(05)
  •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的企业制度与金融体制配套改革[J]. 祁海舟,严瑞林,马骏. 银行与企业, 1994(04)
  • [10]财税改革及整体性经济分析[J]. 周小川. 改革, 1992(06)

标签:;  ;  ;  ;  ;  

完善商业企业承包制度加强信用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