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烧结工艺及生产简介

圆盘烧结工艺及生产简介

一、盘式烧结流程及生产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苏兴国,马自飞,张小龙,李艳军[1](2021)在《东鞍山贫杂铁矿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东鞍山铁矿石资源储量丰富,但原矿品位低、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磨矿特性差,属典型难选贫杂铁矿石。但现有选矿流程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粗细分级和再磨效率低、重选选别效果差、含碳酸盐铁矿石及尾矿固废资源无法高效利用等问题,总结了近年来东鞍山贫杂赤铁矿矿石选矿技术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贫杂赤铁矿石"磨矿—弱磁选强磁选抛尾—搅拌磨磨矿—反浮选"短流程新技术、含碳酸盐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新技术以及浮选尾矿"磁选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新技术,为东鞍山贫杂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陶帅[2](2021)在《圆盘式环路热管传热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志英[3](2021)在《煤矸石粉煤灰烧结陶粒制备及物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废,如粉煤灰、各种尾矿、脱硫石膏、冶金渣等。利用固体废弃物研发和生产建筑材料是当前固废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已经消耗了大部分固废资源。但是,由于技术研发滞后及产业发展水平有限,仍然有相当多的固废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日益剧增,导致其开采用于支撑剂需求量激增。本文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备陶粒支撑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且需求量较大,因此,对固废消纳和循环利用是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同时可以减轻这些资源大量堆积带给生态环境的污染。低密高强型支撑剂还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前人利用黏土、尾矿或污泥等原材料研制陶粒的基础上,采用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烧结陶粒。这是煤矸石和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为国内陶粒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本论文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实验研究,优化实验方案,成功地烧结制备出陶粒支撑剂,期望能够应用于水力压裂开采油气资源的过程中。本论文重点研究制备工艺对陶粒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物料配比、焙烧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进一步地通过外加组分对陶粒性能改善作用研究,揭示添加组分对陶粒烧结过程和性能提升机理。制备陶粒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陶粒支撑剂行业标准要求。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以煤矸石、粉煤灰制备的陶粒确定的最佳实验配比为10:10、焙烧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30 min。随焙烧温度的升高,破碎率先降低后升高即筒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破碎率在筒压强度为16 MPa达到最低值为8.65%。筒压强度较高是因为莫来石相的生成。(2)添加组分氧化锆/二氧化锰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焙烧温度(约100℃),在较低温度可促进液相的生成。(3)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添加少量氧化锆制备的陶粒在1150℃、氧化锆为6%时陶粒性能较优,在筒压强度为16 MPa时破碎率为8.73%。(4)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添加少量二氧化锰制备的陶粒主要物相为硅铝酸盐矿物,如钙长石、钠长石、倍长石和拉长石等。

张孝禹[4](2021)在《Al2O3/Cr2O3高温耐磨润滑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陶瓷基自润滑材料是解决高温润滑难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高端装备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目前,对于氧化铬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处理,而将氧化铬作为第二相引入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先进陶瓷结构/润滑功能一体化设计原则,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强度、耐磨损、抗氧化且具有优异超高温自润滑性能的Al2O3/Cr2O3三维复合型结构陶瓷;考察材料在超高温、高承载、强氧化、高转速等热-力-摩擦耦合作用下的失效演化机制,揭示了结构及结构参数对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机制,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机械混合法成功制备了Al2O3包覆Cr2O3核壳结构颗粒,并采用层压/整压-干压-等离子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Al2O3/Cr2O3三维复合型结构陶瓷,通过对比其微观形貌发现,层压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砖-泥”交错层叠结构,且其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致密度均略高于整压所得到的材料。(2)Al2O3/Cr2O3三维复合型结构陶瓷可以有效结合连续Al2O3陶瓷的高承载作用和Cr2O3的高温润滑作用,使材料在800℃高温条件下兼具优异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抗磨性能。材料在800℃下的抗压强度可达630 MPa左右,比均相Al2O3/Cr2O3复合材料的高温抗压强度提高了12%;复合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Cr2O3在材料摩擦表面的富集程度,更有利于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润滑膜和转移膜,显着降低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当Cr2O3的颗粒度为250μm时,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可低至0.35和3.1×10-6mm3·N-1m-1,比均相Al2O3/Cr2O3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29%和73%。(3)不同载荷下Al2O3/Cr2O3三维复合型结构陶瓷耐磨性能也不相同。整体上看,材料Al-Cr250具有最为优异的抗磨损性能,材料Al-Cr150的抗磨损性能较差。在载荷20N~35N范围内,材料Al-Cr250的摩擦系数在0.35~0.46之间,磨损率可低于3.1×10-6mm3·N-1m-1;材料Al-Cr150的摩擦系数在0.46~0.54之间波动,磨损率在3.1~11.0×10-6mm3·N-1m-1之间波动;材料Al-Cr350的摩擦系数在0.37~0.48之间波动,磨损率在3.2~6.8×10-6mm3·N-1m-1之间波动。当载荷为35N时,材料Al-Cr250的摩擦系数可低至0.35±0.04;材料Al-Cr350的自润滑性能次之,其摩擦系数可低至0.37±0.02。然而,材料Al-Cr150摩擦系数相对较大,在0.46±0.04左右。(4)Al2O3陶瓷相和Cr2O3高温固体润滑剂均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经1400℃的高温水氧环境处理后Al2O3陶瓷的质量损失率最大,质量损失率为0.29%左右;Cr2O3烧结体的质量损失率次之,质量损失率为0.16%左右;Al2O3/Cr2O3复合材料经高温水氧处理后,Cr2O3组元发生了热扩散,在材料中发生了集聚现象,Al2O3陶瓷仍呈均匀分布状态,Al2O3基体的三维连续结构仍保持完整,质量损失率均0.05%及以下。由此可见,Al2O3和Cr2O3两相复合后更有利于高温抗氧化性能的提升。

郭春秋[5](2021)在《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煤机在采煤过程中,尤其在大倾角、急倾斜工作面工作时,所需制动扭矩大,容易导致制动器发热、磨损。制动摩擦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热变形、热衰退等现象,甚至出现因过热造成的摩擦失效、制动失稳及结构损坏等情况。本论文旨在原有多盘制动器的基础上,结合采煤机的结构及工作特点,通过对多盘制动器结构的改进,利用采煤机冷却系统的水路系统,对制动器摩擦片进行过流式强制水冷,改善其工作性能,克服采煤机制动器失稳现象,提出循环水介质多片盘式制动器,并对制动器展开一系列的设计与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现有多片盘式制动器的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完成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的原理及结构设计。(2)以MG/750/1910型采煤机为对象,结合采煤机冷却喷雾系统的水路组成,完成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水路系统设计;针对该机型,结合采煤机主要工作参数,对制动器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制动器设计要求,完成了整体结构的设计与计算。(3)对过流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研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制动器动、静摩擦片以及制动腔体中的过流冷却流场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制动盘固体变形场和流场进行了数字分析和计算。针对摩擦片表面的接触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获取其表面的接触压力分布。并对湿式多盘制动器腔体内的循环冷却水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得到了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制动时流场流速及压力的分布特点。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多片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对过流水冷方式下的制动器的制动温升进行了仿真分析。(4)通过对比试验对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实际制动性能进行分析,分别对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与普通多片盘式制动器进行对比试验,测试制动器的制动性能和散热能力。最终发现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在保证制动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散热能力,多次紧急制动试验中水冷制动器与普通制动器相比,制动结束后的温度显着降低,且在持续制动试验中水冷制动器的温升速度缓慢,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本文提出的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具有强散热、制动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的特点,在采煤机现有工作系统的基础上,对普通制动器不需进行大的结构变化,利用采煤机现有的喷雾冷却系统的水路,通过引入过流水冷的方式,显着改善传统多片摩擦式制动器的工作性能,从而提高了采煤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所得结论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和较高的使用推广价值。

常青青[6](2021)在《采煤机盘式制动器可靠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盘式制动器是采煤机运行的重要部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有助于提高采煤机运行的可靠性、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本文以采煤机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热-机耦合可靠性分析和系统故障树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可靠性分析:建立采煤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所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从而求解给定参数下采煤机液压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最大应力。采用随机参数对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运用ANSYS workbench的六西格玛模块对盘式制动器制动盘进行可靠性分析。(2)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的热-机耦合可靠性分析:建立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的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求解给定参数下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的最大温度值。为对采煤机盘式制动器进行热可靠性分析,通过多项式响应面法构建了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的热-机耦合功能函数的代理模型。通过对构建的响应面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制动载荷和摩擦系数是对采煤机盘式制动器中制动盘温度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最后采用正态分布描述结构中的不确定参数,从而对盘式制动器进行热机耦合可靠性分析。(3)采煤机盘式制动器的故障树分析:对采煤机盘式制动器主要部件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功能的严酷度进行分析,对整个制动器进行故障影响及原因分析。基于故障树函数结构理论建立盘式制动器的故障树模型,分别运用最小割集法对故障树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盘式制动器的系统失效概率及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王浩翔[7](2021)在《采煤机自闭式水介质液压制动器的研制》文中提出采煤机制动器是确保采煤机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使用的盘式液压制动器是采用弹簧压力制动和液压力释放的工作方式。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制动器后盖的测量孔来测量摩擦副的受到磨损程度。由于采煤工作条件恶劣,工作人员无法对摩擦副进行正常更换,这样可能造成摩擦副过度磨损使制动器可靠性下降。(2)制动器使用的工作介质是液压油,油液泄漏会污染环境,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3)盘形结构制动器散热性能差。为提高制动器可靠性,改进制动器散热性能及泄漏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出并研制了一种采煤机用自闭式水介质液压制动器。该制动器使用环保、散热性能好的水介质,当摩擦副磨损情况超标,实现自动闭锁,提高了制动器的可靠性,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采煤机液压制动器存在问题,提出自动闭锁水介质液压制动器技术要求。确定制动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确定制动器的自动闭锁结构,并对自动闭锁结构对制动器工作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2)分析了水介质液压传动特性,针对制动器液压传动系统采用水介质后出现如密封、润滑、防锈、气蚀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3)研究分析了制动器内部温度场分布。通过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研究紧急制动工况、连续制动工况下温度场分布规律,得出摩擦副温度变化沿径向位置变化的经验公式,为测量制动器样机内部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样机性能实验测试,设计制动器液惯量模拟试验台,参考《MT2149-2011采煤机用制动器技术条件》,设计了样机实验方案,对样机进行了耐压性能、静制动转矩、动制动转矩、制动噪声实验测试,测试证明研发样机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

王冠[8](2021)在《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试验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伴随着大宗工业废弃物的产生,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低以及安全处置不当已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含有重金属及高碱性的赤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赤泥主要采用露天堆存的处置方式,这种处置方式对水体、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利用赤泥制备建筑材料是赤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赤泥制备陶粒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潜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赤泥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为原料,采用免烧结工艺,制备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创新思路,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了赤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首先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利用赤泥、脱硫石膏、铝灰、电石渣四种工业固废制得了具有快硬、早强、高强的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然后,以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为胶结剂,再度结合赤泥,利用圆盘式造粒机实现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制备,研究了其物理性能、水化矿物、微观结构以及重金属浸出特性。最后,利用赤泥基免烧结陶粒作粗骨料,完成干压路面砖的制备,并分析了其强度、吸水率、干密度、抗冻性能以及制备成本,不仅为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形成了从固废到赤泥基免烧结陶粒再到干压砖的全固废一体化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赤泥、铝灰、脱硫石膏和电石渣四种工业固废制备的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相为硫铝酸四钙、硅酸二钙以及少量的钙铝黄长石,与普通硫铝酸盐水泥矿物组成相似,具备早强、高强、快硬的优异性能。(2)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为30%,成球角度为45°,成球盘临界转速为33 rpm。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成球率约90%左右;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5-20 mm之间;堆积密度为900-1000 kg/m3,满足GB 174311-2010 1000密度等级的标准要求;表观密度在1890-2014kg/m3之间,低于普通石子2300-2600kg/m3的表观密度;1 h吸水率约为11.46%,略高于GB 174311-2010中人造轻集料1 h吸水率小于10%的标准;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28 d筒压强度为7.98 MPa,超过人造高强轻粗集料筒压强度须达到6.5 MPa的标准。(3)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主要水化产物是钙矾石、硅酸二钙和铝胶,钙矾石的形成是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获得高强性能的本质原因;从微观形貌可以看到结晶度较高的钙矾石呈棒状或柱状(AFt)、铝胶(Al2O3·H2O,AH3)呈绒球状分布,钙矾石相互搭接形成骨架结构,铝胶等凝胶体和未参与水化反应的赤泥颗粒胶结并充填在骨架结构中,共同形成了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硬化体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是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获得高强性能的本质原因;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均远低于GB/T 5085.3-2007中相应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限值,且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生的钙矾石对Cr具有良好的固化稳定化作用。(4)利用全固废实现了干压路面砖制备。当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掺量为30%,石膏掺量为5%,用水量为12%,压砖机载荷为14MPa,制备的干压路面砖28 d抗压强度为47.63 MPa,能够满足GB 28635-2012中Cc40的强度标准,24h吸水率为5.87%,经过25次冻融循环后,干压砖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9.08%,质量损失率为4.78%,满足GB 28635-2012中抗冻性能指标要求;干压砖的制备总成本约为16.1-20.3元/m2,低于普通干压路面砖工业化生产约24元/m2的成本,同时制备1 m3干压路面砖可利用约788kg垃圾灰渣和525kg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所以,利用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和垃圾灰渣制备的干压路面砖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环境效益好、应用潜力大等优势。

齐羿[9](2021)在《汽车盘式转向节锻造工艺及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转向节作为汽车结构中关键的保安件,承担着托载车体质量,传递转向力矩和前轮刹车制动力矩,起到输出灵活转向和稳定行驶作用。因此,转向节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可靠。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近年来重卡领域产量激增,转向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能够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开发和制造对企业实现良好口碑、高效益、高市场占有比来说尤为关键。因此,锻造新工艺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汽车行业和零部件锻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某国内知名重卡制造商目前采用8000T热模锻压力机组线生产的某型盘式转向节主要存在盘面边缘处不满模废品比例约1.82%、盘面外边缘多处锻造细微折纹致废约5.54%的制造难题,通过锻造工艺设计和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的综合应用,成功开发新热锻模工艺和优化模具设计,改善现有盘式转向节产品高废品率、高成本损失问题,实现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废品率得到显着降低,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效果明显。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对研究对象工艺分析、绘制锻件图、选择设备吨位、锻造工艺工步、坯料设计和选定、热锻模模具设计与开发,拟定两套转向节产品的锻造工艺方案;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工艺优化方案,未来技术开发和突破的方向;2、利用DEFORM软件对拟定两套工艺方案数值模拟,并根据实际生产结果进行比照,经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是具备可信性的,与实际基本吻合;3、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生产作结果对比证明,两种工艺方案得到的产品质量较原生产工艺大幅提升,其中方案二更加优于方案一,推荐工艺方案二作为该型盘式转向节后期批量生产的锻造工艺方法,废品率由原约共7.36%降低至约1.01%,有效改善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

涂伟超[10](2021)在《储能飞轮混合支承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步伐势必加快。以飞轮储能为代表的功率型储能技术作为系统中重要的灵活储能资源,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作为飞轮高速旋转的基础,储能飞轮的支承系统是飞轮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飞轮产品和样机在支承系统方面采用的技术路线。然后围绕适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储能飞轮,选择中等转速大容量飞轮的技术方案,对采用轴向永磁卸载轴承配合机械轴承的混合支承系统开展研究。归纳了金属飞轮转子的常用材料、制造和热处理工艺,分析了软支承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介绍了柔性飞轮转子常用的动平衡方法,推导了钻削去重法中钻削深度与应去除不平衡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推导出的函数关系采用钻削去重法对飞轮转子进行了 G0.4级动平衡。其次,对混合支承系统中的永磁轴承部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钕铁硼的大卸载力永磁轴承方案,推导了磁力计算的理论方法,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 16建立了永磁卸载轴承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对轴向卸载力、轴向刚度进行了计算,设计了一套卸载力测量装置对轴向卸载力进行实测,并分析了轴向卸载力实测值与仿真计算值的误差来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两种新型永磁卸载轴承方案。最后,搭建了可用于小配电容量下的飞轮对拖充放电循环测试系统,并对采用混合支承系统的储能飞轮进行了充放电循环测试,检验了飞轮转子动平衡的效果和混合支承系统的工作情况,结果表明混合支承系统性能稳定,飞轮充放电循环测试系统安全可靠。

二、盘式烧结流程及生产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式烧结流程及生产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东鞍山贫杂铁矿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东鞍山贫杂铁矿石资源概述
2 东鞍山贫杂铁矿石选矿生产现状
    2.1 难选赤铁矿石选矿现状
    2.2 含碳酸盐铁矿石选矿现状
3 东鞍山贫杂铁矿石选矿技术新进展
    3.1 “磨矿—弱磁选强磁选抛尾—搅拌磨磨矿—反浮选”短流程新工艺
    3.2 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技术
    3.3 东鞍山贫杂赤铁矿浮选尾矿再选技术
4 东鞍山贫杂铁矿石选矿技术发展趋势
5 结 论

(3)煤矸石粉煤灰烧结陶粒制备及物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陶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陶粒的研究现状
        1.1.2 陶粒制备的原理及工艺
        1.1.3 陶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2 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陶粒
        1.2.1 煤矸石
        1.2.2 粉煤灰
        1.2.3 固废制备陶粒的可行性分析
    1.3 压裂支撑剂
        1.3.1 压裂支撑剂的发展历程
        1.3.2 压裂支撑剂的分类
        1.3.3 压裂支撑剂的性能要求
        1.3.4 支撑剂的制备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研究流程
        2.2.2 陶粒制备与烧结
        2.2.3 陶粒性能测试
        2.2.4 陶粒的表征
第三章 煤矸石/粉煤灰烧结陶粒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最佳实验配比、焙烧温度的确定
        3.3.2 保温时间的确定
        3.3.3 实验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物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
    4.2 添加氧化锆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4.2.1 氧化锆对陶粒物理性能的影响
        4.2.2 氧化锆对陶粒物相组成的影响
        4.2.3 氧化锆对陶粒显微形貌的影响
    4.3 添加氧化锰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4.3.1 二氧化锰对陶粒物理性能的影响
        4.3.2 二氧化锰对陶粒物相组成的影响
        4.3.3 二氧化锰对陶粒显微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Al2O3/Cr2O3高温耐磨润滑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仿生层状结构陶瓷材料研究现状
        1.2.1 仿生层状增韧结构陶瓷
        1.2.2 仿生层状自润滑结构陶瓷
        1.2.3 包覆型复合粉体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的可控制备
    2.1 引言
    2.2 原料制备工艺对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2.2.1 材料设计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小节
    2.3 素坯制备工艺对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2.3.1 材料设计
        2.3.2 实验部分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小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高温抗压强度及摩擦学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2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高温压缩性能
        3.3.2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摩擦学性能
        3.3.3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减摩抗磨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工况下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高温摩擦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2 摩擦学性能测试
        4.2.3 磨损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摩擦学性能
        4.3.2 Al_2O_3/Cr_2O_3三维复合型结构陶瓷减摩抗磨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复合型Al_2O_3/Cr_2O_3陶瓷超高温水氧环境下的性能演变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2.2 高温水氧测试
        5.2.3 质量损失率的计算
        5.2.4 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质量损失率
        5.3.2 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的表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5)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采煤机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2.1 采煤机制动参数的确定
        2.1.1 采煤机制动受力分析
        2.1.2 采煤机的总转动惯量计算
        2.1.3 最大制动扭矩计算
    2.2 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冷却系统设计
        2.2.1 采煤机制动器冷却水路设计
        2.2.2 制动器密封与防锈
    2.3 摩擦副的设计与计算
        2.3.1 摩擦副材料的选择
        2.3.2 摩擦副参数计算
        2.3.3 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2.4 弹簧的选型与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流热固耦合模型建立
    3.1 热流固耦合模型理论基础
        3.1.1 制动器瞬态热传导理论
        3.1.2 线应变与温度的关系
    3.2 对流边界条件的确定
    3.3 温度场理论分析
    3.4 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结构及流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1 制动器结构模型建立与简化
        3.4.2 流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5 摩擦副及流场模型网格划分
        3.5.1 摩擦副网格划分
        3.5.2 流场模型网格划分
    3.6 预处理基本假设
    3.7 本章小结
4.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温度特性仿真分析
    4.1 制动器接触压力仿真分析
        4.1.1 制动器变形场仿真模块搭建
        4.1.2 制动器接触设置
        4.1.3 摩擦副约束与载荷设置
    4.2 流场仿真分析
        4.2.1 流场仿真设置
        4.2.2 流场流速分布
    4.3 热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4.4 摩擦盘温度场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过流水冷多盘式制动器性能参数测试及对比试验
    5.1 惯量模拟试验平台搭建
        5.1.1 电惯量模拟方法
        5.1.2 液惯量模拟方法
        5.1.3 试验台结构组成
    5.2 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测试
        5.2.1 静扭矩测试
        5.2.2 动扭矩测试
        5.2.3 制动工况温升测试
    5.3 多次紧急制动对比试验
    5.4 持续制动温升对比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采煤机盘式制动器可靠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液压盘式制动器可靠性与故障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2 基于ANSYS的盘式制动器结构可靠性分析
    2.1 引言
    2.2 基于ANSYS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2.2.1 静态可靠性模型
        2.2.2 可靠性分析数据基本统计处理方法
        2.2.3 可靠度常用计算方法
    2.3 基于ANSYS的静力学可靠性分析
        2.3.1 盘式制动器的三维建模
        2.3.2 制动盘静力学分析
        2.3.3 制动盘可靠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代理模型的液压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可靠性分析
    3.1 引言
    3.2 热量传递理论
        3.2.1 温度传导方式
        3.2.2 制动器内部热能交换现象
        3.2.3 摩擦副内部辐射热传递现象
    3.3 对流散热、热流分配系数确定
        3.3.1 对流散热系数的确定
        3.3.2 热流分配系数的确定
    3.4 制动盘温度场分析
        3.4.1 网格划分
        3.4.2 热边界条件设定
        3.4.3 温度场结果分析
    3.5 热-机耦合失效代理模型
        3.5.1 基于代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流程
        3.5.2 试验设计
        3.5.3 近似函数构造及误差分析
    3.6 基于代理模型的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可靠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液压盘式制动器故障树分析
    4.1 引言
    4.2 液压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4.3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FMECA
        4.3.1 确定严酷度等级
        4.3.2 故障影响及原因分析
    4.4 液压盘式制动器故障树分析流程与构建
        4.4.1 故障树结构函数理论
        4.4.2 故障树构建
    4.5 液压盘式制动器故障树定性分析
    4.6 液压盘式制动器故障树定量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采煤机自闭式水介质液压制动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3 课题主要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 自动闭锁水介质液压制动器设计
    2.1 设计要求及总体方案确定
        2.1.1 设计要求
        2.1.2 技术参数确定
        2.1.3 自动闭锁方案
    2.2 自动闭锁结构设计
        2.2.1 摩擦副选型设计
        2.2.2 滑阀设计
        2.2.3 液压缸进油口卸油口设计
        2.2.4 制动弹簧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水介质液压制动器技术分析
    3.1 水介质液压传动特性
    3.2 技术问题
        3.2.1 泄漏与密封
        3.2.2 材料腐蚀
        3.2.3 气蚀
    3.3 自动闭锁结构对水介质液压制动器性能影响分析
        3.3.1 自动闭锁结构带来的影响
        3.3.2 闭锁阀未卸荷时状态影响分析
        3.3.3 闭锁阀卸荷时状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制动器温度场研究
    4.1 制动摩擦原理
    4.2 制动器温度场理论
        4.2.1 温度传导方式
        4.2.2 摩擦副内部辐射热传递现象
    4.3 摩擦副热温度场分析
        4.3.1 模型建立
        4.3.2 紧急制动工况下温度场结果分析
        4.3.3 连续制动工况下温度场结果分析
        4.3.4 制动温度对水介质传动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制动器样机性能实验验证
    5.1 制动器检测试验台设计
    5.2 性能检测试验
        5.2.1 耐压泄露性能测试
        5.2.2 静制动转矩测试
        5.2.3 动制动转矩测试
        5.2.4 连续制动测试
        5.2.5 制动噪声测试
        5.2.6 自动闭锁功能测试
    5.3 检测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试验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赤泥的产生与危害
        1.2.1 赤泥的产生
        1.2.2 赤泥的危害
    1.3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 赤泥中有价物质的回收
        1.3.2 建材领域
        1.3.3 环境修复
        1.3.4 农业领域
        1.3.5 赤泥资源化利用主要问题
    1.4 陶粒概述
        1.4.1 陶粒的分类
        1.4.2 陶粒的制备工艺及原理
        1.4.3 烧结陶粒的研究现状
        1.4.4 免烧结陶粒的研究现状
        1.4.5 赤泥基陶粒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试验原料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料
        2.1.1 原材料
        2.1.2 试验所用化学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
        2.2.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方法
        2.2.3 干压路面砖的制备方法
    2.3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3.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3.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3.3 干压路面砖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4 化学分析及测试方法
        2.4.1 XRF和XRD分析
        2.4.2 TG/DTG同步热分析
        2.4.3 重金属浸出分析
        2.4.4 扫描电镜分析
第3章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
    3.1 引言
    3.2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制备
        3.2.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制备工艺流程
        3.2.2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化学组成
        3.2.3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
    3.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以及性能研究
        3.3.1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流程
        3.3.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设计
        3.3.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3.3.4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3.4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调控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
        3.4.1 粒径分布
        3.4.2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筒压强度的影响
        3.4.3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堆积密度的影响
        3.4.4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3.4.5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表观密度的影响
    3.5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水化矿物特性
        3.5.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XRD分析
        3.5.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水化XRD分析
        3.5.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同步热分析
    3.6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微观结构分析
        3.6.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SEM图分析
        3.6.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SEM图分析
    3.7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重金属浸出特性
        3.7.1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重金属浸出浓度测定
        3.7.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中重金属Cr的固化稳定化机理
        3.7.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中重金属Cr的固化率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
    4.1 引言
    4.2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的工艺参数
        4.2.1 干压路面砖的用水量
        4.2.2 干压路面砖的压砖机载荷
        4.2.3 干压路面砖中石膏的掺量
        4.2.4 干压路面砖中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掺量
    4.3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的物理性能
        4.3.1 压砖机载荷对干压路面砖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4.3.2 石膏掺量对干压路面砖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4.3.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掺量对干压路面砖的吸水率和干密度的影响
        4.3.4 干压路面砖的抗冻性
    4.4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的成本分析
        4.4.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成本分析
        4.4.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成本分析
        4.4.3 干压路面砖的成本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汽车盘式转向节锻造工艺及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汽车转向节锻造工艺的现状和发展
        1.2.1 锻造工艺概述
        1.2.2 汽车转向节锻造工艺现状
        1.2.3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1.3 数值模拟技术在锻造中的应用和发展
        1.3.1 国外应用和发展情况
        1.3.2 国内应用和发展情况
        1.3.3 未来发展前景
    1.4 课题来源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解决问题与预期效果
        1.5.3 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汽车盘式转向节的锻造工艺和锻模设计
    2.1 引言
    2.2 盘式转向节零件图分析
    2.3 盘式转向节锻件图设计
    2.4 盘式转向节热模锻工步设计
        2.4.1 终锻工步设计
        2.4.2 预锻工步设计
        2.4.3 制坯工步设计
    2.5 模锻力计算与设备选择
        2.5.1 模锻力计算
        2.5.2 设备选择
    2.6 坯料选择与设计
    2.7 热模锻锻模设计
        2.7.1 终锻模设计
        2.7.2 预锻模设计
        2.7.3 墩粗模设计
    2.8 锻造工艺方案确定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塑性有限元法基础理论和数值模拟系统
    3.1 引言
    3.2 刚粘塑性有限元理论和方法
        3.2.1 基本假设
        3.2.2 基本方程
        3.2.3 变分原理
        3.2.4 求解过程
    3.3 热力耦合分析理论和方法
        3.3.1 基本方程
        3.3.2 变分方程
        3.3.3 求解过程
    3.4 摩擦模型
    3.5 锻造成形数值模拟系统
        3.5.1 数值模拟系统概述
        3.5.2 常用DEFORM软件介绍
    3.6 转向节模型简化及模拟初始条件设置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盘式转向节热模锻过程模拟和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工艺方案一的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4.2.1 制坯过程数值模拟
        4.2.2 预锻过程数值模拟
        4.2.3 终锻过程数值模拟
        4.2.4 工艺方案一模拟结果分析
    4.3 工艺方案二的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4.3.1 制坯过程数值模拟
        4.3.2 预锻过程数值模拟
        4.3.3 终锻过程数值模拟
        4.3.4 工艺方案二模拟结果分析
    4.4 对比两种工艺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4.5 一种优化工艺方案的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4.5.1 一种优化方案的设计
        4.5.2 预锻过程数值模拟
        4.5.3 终锻过程数值模拟
        4.5.4 优化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盘式转向节锻模制造与生产验证
    5.1 引言
    5.2 热锻模制造
    5.3 生产验证
        5.3.1 外观质量检测
        5.3.2 无损检验
        5.3.3 验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储能飞轮混合支承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储能飞轮支承系统研究现状
        1.2.1 混合支承系统简介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飞轮转子及其钻削动平衡实验
    2.1 引言
    2.2 飞轮转子材料选择
        2.2.1 金属飞轮转子结构分类
        2.2.2 一体式锻造飞轮材料选择
        2.2.3 飞轮锻造及其热处理
    2.3 飞轮转子专用动平衡机研究
        2.3.1 动平衡机结构介绍
        2.3.2 软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作原理
    2.4 飞轮转子钻削动平衡实验
        2.4.1 小钻削深度
        2.4.2 大钻削深度
        2.4.3 大质量飞轮转子动平衡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轴向永磁卸载轴承研究
    3.1 引言
    3.2 磁力计算理论方法概述
        3.2.1 等效磁荷法
        3.2.2 分子电流法
    3.3 基于特制钕铁硼的永磁卸载轴承研究
        3.3.1 特制钕铁硼简介
        3.3.2 永磁卸载轴承结构设计
        3.3.3 基于有限元法的磁力计算
        3.3.4 永磁卸载轴承卸载力测量
    3.4 新型永磁卸载轴承研究
        3.4.1 基于模块式永磁单元的卸载轴承
        3.4.2 双定子永磁卸载轴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混合支承系统的飞轮充放电循环实验
    4.1 引言
    4.2 飞轮充放电测试系统
        4.2.1 测试系统概述
        4.2.2 飞轮储能变流器
        4.2.3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4.3 飞轮升降速实验
        4.3.1 混合支承系统振动特性
        4.3.2 充放电循环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盘式烧结流程及生产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鞍山贫杂铁矿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J]. 杨光,苏兴国,马自飞,张小龙,李艳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
  • [2]圆盘式环路热管传热特性研究[D]. 陶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煤矸石粉煤灰烧结陶粒制备及物化性能研究[D]. 王志英. 山西大学, 2021(12)
  • [4]Al2O3/Cr2O3高温耐磨润滑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 张孝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5]过流水冷多片盘式制动器的设计与分析[D]. 郭春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6]采煤机盘式制动器可靠性分析研究[D]. 常青青.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7]采煤机自闭式水介质液压制动器的研制[D]. 王浩翔.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8]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试验及性能研究[D]. 王冠. 山东大学, 2021(12)
  • [9]汽车盘式转向节锻造工艺及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齐羿. 山东大学, 2021(12)
  • [10]储能飞轮混合支承系统研究[D]. 涂伟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标签:;  ;  ;  ;  ;  

圆盘烧结工艺及生产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