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论文文献综述)

蔡秀江,李红,黄美艳[1](2021)在《真武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武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组成,功效温补脾肾阳气、利水消肿。方中炮附子为君,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温运水湿,兼暖脾土。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而去,为臣药。生姜宣肺暖胃,既助炮附子温阳化气以行水,又助白术、茯苓健脾以化湿。芍药酸甘缓急止痛,并能制约炮附子、生姜辛热伤阴之弊,为佐药。诸药合用,有温阳利水之功。现将近年真武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周丰宝[2](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

孙薇丽[3](2021)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带下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傅山对带下一病认识深刻,见解独到。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探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组方用药特点等学术思想;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近30年傅氏带下篇方剂的现代临床运用规律;通过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傅山带下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有效性,以期为傅山治带方剂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傅山医学思想研究提供文献学支持。方法全文共分为三部分:1.学术思想部分: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深入剖析,从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特点、辨证治疗特点、方剂配伍特色和用药特点来归纳总结傅山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2.方剂运用研究:分别以方剂名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搜集1990-2020年来傅山治疗带下病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规范化处理相关数据,建立文献数据库。利用Excel进行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方剂治疗的中西医疾病、方剂药物的使用及加减情况分析。3.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依据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主要研究方剂完带汤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个RCT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 Man5.3进行文献异质性检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学术思想部分:傅山认为带下病病因以湿邪为首,病机为“湿”损任带。五带辨证详明,分别为脾虚证、肝郁气滞证、湿热证、脾虚肝经郁火证、热毒证。带下病的治疗注重肝脾;五带均从“湿”而治;治湿不忘健脾;善用五行生克规律治疗。《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五带对应五证,五证对应五方,辨证精当,组方配伍严谨。用药以健脾益气、祛湿止带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根据带下病病症灵活用药,药味少而平和;善用引经药,重视奇经的作用。2.方剂研究部分:经过文献筛选后,共纳入临床应用类文献89篇,包括临床试验类文献66篇和临证经验类文献23篇。《傅青主女科·带下篇》5首方剂在纳入文献中均有出现,包括完带汤66篇,易黄汤12篇,清肝止淋汤6篇,加减逍遥散2篇,利火汤3篇。应用频次完带汤为87次,易黄汤为12次,清肝止淋汤6次,利火汤3次,加减逍遥散2次。涉及中医病名23种,西医病名29种。各方剂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方面,完带汤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最广,主要治疗的仍为带下病(外阴及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颈炎症等),现代临床应用涉及妇产科系统其他疾病(崩漏、经期延长、经行泄泻、闭经、妊娠水肿等)、泌尿生殖系统(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非淋菌性尿道炎、特发性膜性肾病等)、消化系统(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等),皮肤系统(寻常痤疮、黄褐斑、外阴湿疹等)、男科系统(阴囊潮湿等)等多个系统;清肝止淋汤主要拓展应用于治疗各种妇科出血证(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崩漏、胎动不安);利火汤除了带下病的治疗,还应用于淋证;易黄汤、加减逍遥散均用于带下病治疗。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面,完带汤仍以原方原量使用为主,人参常用党参代替,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易黄汤也为原方原量使用为主,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文献计量学统计结果为97.8%的文献作者来源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9篇文献中仅有1篇是中文核心,11篇是科技核心,文献无基金资助。3.循证医学部分:纳入符合要求的13篇完带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计11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检验P=0.9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为OR=3.90,95%CI为(2.64,5.74);合并效应量Z检验:Z=6.88,P<0.0000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移风险评估,为倒漏斗图,散点分布均匀,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移的可能性小。结论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认为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为“湿”损任带。带下病的治疗从“湿”而治,带下病的用药以健脾祛湿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药味少而平和,用药重视奇经,善用引经药,注重五行生克。2.《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的方剂现代临床应用仍以治疗带下病为主。完带汤的使用频次最多,范围最广,除治疗带下外,还运用于妇产科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原则。所有方剂的原方药物及剂量均做了大部分保留,新增药多为对症用药。纳入文献病例的信息比较可靠,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3.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完带汤(或其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带下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

王万之[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刘铁军教授应用黄芪建中汤诊疗病证的临床组方及用药规律,总结导师思想经验和学术理论,进一步提高黄芪建中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扩大黄芪建中汤的治疗范围。方法:本试验通过采集刘铁军教授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黄芪建中汤诊治的患者,应用影像方式拍摄诊疗信息或直接保留病历原件或从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最后共收集300例。将病案信息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中统计报表功能对病案的病人信息、症候、证型、治疗药物等形成统计表。再使用本软件中数据分析功能里的方剂分析模块,对导师使用黄芪建中汤相关用药进行挖掘;使用数据分析功能中的医案分析模块,对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主治的症候、方证进行挖掘。最终的统计数据包含了症状、药物的频次统计,中西医的疾病统计,核心药物、症状组合,合方组合等等。结果:1.病人基本信息统计:医案中男性患者159人,女性141人,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以40-60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要组成。2.中医四诊与症状分析:其中舌质5种、苔象6种、脉象7种,频率最高的舌脉是舌淡苔白、脉虚;症状统计共有144种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3位症状分别是乏力、畏寒、恶风。3.疾病诊断统计:西医疾病共40种,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病例较多,占比达37%;中医疾病30种,其中频数最高的3种依次是胃痛、泄泻、痞满。4.方药应用分析:300例病案中共涉及中药114味,除黄芪建中汤本方药味外,最常用的依次为:大黄、当归、柴胡、陈皮、黄连、黄芩、党参、茯苓、栀子、川芎、半夏、石膏等。结论:1.乏力、畏寒、恶风为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的核心症状,病机总结为脾胃虚寒,正气不足。2.涉及西医疾病40种,中医疾病30种,可见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重视辩证,异病同治,故治疗范围广泛。3.导师常以黄芪建中汤合陈皮、大黄作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核心药物;以黄芪建中汤合柴胡作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核心药物。4.总结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常见合方:寒热错杂证合泻黄散,阴寒内盛证合附子理中汤,脾虚食阻证合保和丸,肝火犯胃则合左金丸治疗等等。

刚丽丽[5](2021)在《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近年来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患病率不断地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受到严重影响,为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疗效显着且安全无依赖性的治疗方案。从古至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失眠都取得了良好疗效,本研究采用针刺董氏奇穴及耳尖放血的方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董氏奇穴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特色针法,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能促进失眠患者睡眠恢复;耳尖放血有清肝泻火,活血化瘀,解郁安神的作用,这两种中医特色疗法有机结合,能有效的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产生更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论文由文献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两部分组成,评价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与疗效优势,为以后的科研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一:目的:通过对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失眠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系统评价董氏奇穴对照普通针刺、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等其他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常用的有效穴位,发现既往研究中的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20年9月15日,检索文献为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参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按照Cochrane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同时提取治疗方法、常用穴位、有效率、安全性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使用R(version 4.0.2)软件Meta包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获取结论。结果: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个董氏奇穴对照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症的RCT研究,共纳入病例1128例,本研究中涉及穴位共24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前7位主穴分别是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肾关)、镇静穴、天皇穴、五花穴、火主穴。其中有12项研究讲述了随机试验方法,纳入的13篇文献均未明确描述分配隐藏,没有文献明确报告具体盲法,纳入文献中有6篇提及脱落病例情况及处理措施。Meta分析结果:1.董氏奇穴对照其他疗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影响纳入研究的13篇文献均报告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更好。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因子积分的影响治疗组的PSQI总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PSQI总分;治疗组在改善入睡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缩短入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效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能显着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时间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在改善睡眠时间方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在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的日间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日间功能。3.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漏斗图呈正态分布,分布相对集中,形态对称,表明纳入的文献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极小。结论:董氏奇穴针法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等方面优于其他疗法。可能的有效穴位为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镇静穴、天皇穴、五花穴、火主穴。研究二:目的:观察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总结最佳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纳排标准将纳入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或普通针刺治疗,总疗程28天。通过记录睡眠日记监测睡眠情况,分别在治疗第1天、治疗后14天及治疗后28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状况评估;分别于治疗第1天及治疗后28天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多导睡眠图监测(PSG)、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睡眠相关指标评估,同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褪黑素(MT)含量,统计评价各项指标的变化,多时点、多角度观察综合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与基线比较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两组间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基线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前PSQI、SRSS等量表总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脱落病例共5例,其中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组1例,常规针刺组4例。2.PSQI评分及因子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SQI各因子积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显着降低对照组(P<0.01,P<0.05)。3.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更显着。4.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睡眠时间、S2、SWS、NREM、REM时间均有所延长(P均<0.05),且治疗组延长时间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睡眠效率均有所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均有所缩短(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S1均有所延长(P均<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延长(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觉醒次数均有所减少(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检测褪黑素(MT)水平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褪黑素水平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褪黑素水平升高更显着(P<0.05)。治疗前后检测5-HT水平变化,治疗组5-HT水平有所升高(P<0.05),对照组5-HT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对5-HT含量的改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中主观记录的SL与PSG客观监测SL比较均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中主观记录的TST与PSG客观监测的TST比较均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显着,该治疗方案能减轻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缩短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并使患者的日间功能得到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2.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董氏奇穴与耳尖放血各自本身具有改善睡眠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存在叠加协同作用,比普通针刺更具优势。3.从治疗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改善睡眠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T、5-HT水平有关。

孙田田,孙亚丽,张晓杰,杨志平[6](2021)在《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负性情绪及腹痛、腹泻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负性情绪及腹痛、腹泻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常规治疗的7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为期6周正念减压疗法,1次/周,0.5 h/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定法(VAS)及腹泻测量指标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腹痛及腹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进行6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为(40.14±4.25)分,SDS得分为(40.13±2.15)分,VAS得分为(4.14±1.2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泻测量指标总有效率为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腹痛症状,但对缓解腹泻的作用不明显.

郭琳,考延磊,解秀翠,闫雪洁[7](2021)在《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餐后温水送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术芍膏方(炒白术、炒白芍、黄芪、桂枝、干姜、陈皮、百合、乌药、炒诃子肉、盐补骨脂、砂仁、炒白扁豆、防风、大枣、炙甘草)10剂,加入木糖醇150 g熬成膏剂,每次20 mL,每日2次,餐前适量温水送服。两组均以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56%(29/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肠鸣等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肠鸣等临床症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朱回福[8](2020)在《补中益气汤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作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炎性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性,且临床治疗效果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王诗恒[9](2020)在《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肠炎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致病生物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部胀满、高热、里急后重、腹泻、大便稀、伴脓血或黏液等,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压力的不断增大,暴饮暴食、酗酒、过食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在民众中的日益增多,加上食品卫生问题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肠炎类疾病的发生率持续较高。西医治疗肠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生素,但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和增强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等问题,而中医治疗肠炎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经典方剂,目前多用于治疗包括肠炎疾病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检索常用数据库中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旨在对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种类、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用药量、药物加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使用临床试验方法学评价文献的质量,并使用Meta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相关文献,使用NoteExpress对文献进行管理,使用Excel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总结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的疾病种类、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药物加味类型和用量、用药方法、疗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再选取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以分析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和有效性。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35篇文献(RCT试验111篇,非RCT试验24篇),年份范围为1997~2019年,共检索到13种肠炎,纳入6种文献较多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大部分都为肠道湿热型。共有患者总数为10638例(RCT试验有9089例,其中非RCT试验有1549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的平均治愈率为41.32%,平均有效率为93.37%,西医治疗平均治愈率为22.37%,平均有效率为82.84%,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共有247例不良反应事件,葛根芩连汤有59例,西医治疗有188例,葛根芩连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特别指出的是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乏力症状多于西医治疗,需引起重视。用药情况方面,成人用量范围为葛根3~40g,黄芩5~30g,黄连3~30g,炙甘草2~30g,儿童用量范围为葛根5~15g,黄芩4~12g,黄连3~15g,炙甘草3~6g,成人用量范围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儿童的用量范围除黄连外基本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成人和儿童用药量均小于《伤寒论》中的用量范围。药物加味上,使用最多的三大类是健脾祛湿药、理气药和养血调经药,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基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或者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肠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受制于文献数量和质量,本研究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验证。

李若愚[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载体,挖掘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为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附子类方的临床使用准确率,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刘铁军教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附子类方诊治的患者。研究选取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皆为原书组成,附子类方包括桂枝加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再造散、附子泻心汤、乌梅丸、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附子理中丸、黄土汤,病例要求一般资料、初诊记录、四诊信息完整。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于附子类方病例的病名、体征、症状、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的录入,并由专人监督把关病例质量,非指定人员不得私自修改病例中的任何信息,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加附子汤24例、麻黄细辛附子汤48例、再造散70例、附子泻心汤40例、乌梅丸29例、大黄附子汤35例、温脾汤66例、附子理中丸134例、黄土汤54例,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系统”中的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刘铁军运用以上9种附子类方的基本适应证及其主症、舌脉,方药;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新方分析”模块中的药物聚类功能,总结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使得潜在的合方用药得以明确详细提炼。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具体的应用,总结提炼出导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类方药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处方特点、临床思路、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附子类方的学术思想内涵,并将其结合中医“扶阳”理论进行相关论述。1桂枝加附子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5种西医类别。主要证型为营卫失调,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纳差、畏寒、四肢凉、心慌。主要药物:大枣、桂枝、白芍、生姜、附子、白术、甘草、黄芪、鹿角霜。次要药物:茯苓、防风、陈皮、山药、炙甘草、党参、麦冬、干姜、黄连。常用合方:桂枝加黄芪汤、炙甘草汤、异功散、白术附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木香槟榔丸、痛泻药方。2麻黄细辛附子汤:导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肠型感冒、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胃糜烂、消化道憩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10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寒阳虚。主要症状:畏寒、四肢凉、无汗、纳差、乏力、胃脘喜暖、泄泻。主要药物:麻黄、附子、细辛、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川芎、防风、柴胡。常用合方:玉屏风散、再造散、枳实导滞丸、柴胡疏肝汤、四君子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炙甘草汤、痛泻药方。3再造散:导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胃息肉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感寒邪,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畏寒、纳差、发热、四肢凉、无汗、乏力、腹泻。主要药物:附子、党参、桂枝、细辛、大枣、炙甘草、生姜、防风、川芎。次要药物:黄芪、羌活、大黄、麻黄、白芍、白术、柴胡、当归、三棱、水蛭、甲珠、陈皮。常用合方:柴胡疏肝散、芪归甲蛭方、四物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麻黄人参芍药汤、四君子汤。4附子泻心汤:导师运用附子泻心汤主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阳虚热结,心下痞满。主要症状:四肢凉、胃脘痛、大便黏腻、畏寒、胃脘喜暖、胃胀、嗳腐吞酸。主要药物:大黄、黄芩、附子、黄连、桂枝、甘草、白芍、陈皮、香附、藿香、枳实、佩兰。次要药物:石膏、防风、木香、厚朴、栀子、黄柏、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常用合方:泻黄散、柴胡疏肝散、健脾丸、厚朴温中汤、防风通圣丸、保和丸、桂枝汤。5乌梅丸:导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类别为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10种脾胃病类别。主要证型为中脏虚寒兼郁热(即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主要症状:腹痛、四肢凉、泄泻、纳差。主要药物:乌梅、黄连、当归、细辛、黄柏、桂枝、干姜、花椒、附子。次要药物:白芍、白术、党参、川芎、茯苓、泽泻。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苓桂术甘汤、四物汤、丁香柿蒂汤、木香槟榔丸。6大黄附子汤:导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脾胃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等8种。主要证型为寒积阻滞。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畏寒。主要药物:细辛、大黄、附子、白芍、川芎、干姜、茯苓、厚朴、黄芪、大枣、白术、香附。次要药物:当归、炙甘草、陈皮、甘松、柴胡、炒枳壳、生姜、泽泻、桂枝。常用合方:厚朴温中汤、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物汤、桂枝汤、保和丸。7温脾汤:导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不完全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等9种。主要证型为素体阳虚,寒积中阻。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主要药物:枳实、炙甘草、干姜、当归、大黄、芒硝、白术、附子、党参。次要药物:细辛、白芍、柴胡、陈皮、瓜蒌、香附。常用合方:瓜蒌承气汤(自拟方)、柴胡疏肝汤、大承气汤、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保和丸。8附子理中丸:导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呕吐、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16种。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胃脘喜暖、四肢凉、畏寒、胃脘痛、恶心、纳差。主要药物:干姜、炙甘草、附子、党参、炒白术、白芍、桂枝、大枣。次要药物:黄芪、当归、茯苓、陈皮、柴胡、川芎、白术、香附、大黄、枳实、生姜、鹿角霜、防风。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黄芪建中汤、桂枝汤、四物汤。9黄土汤:导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胃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7种。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统摄无权。主要症状:便血、胃脘痛、四肢凉、面色萎黄、乏力。主要药物:生地黄、黄芩、阿胶、赤石脂、附子、炒白术、甘草、黄芪。次要药物:柴胡、白芍、大蓟炭、当归、荆芥穗炭、干姜、桂枝、陈皮。常用合方:四物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完带汤、甘草干姜汤、槐花散、柴胡疏肝汤。结论: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特点可归结如下:1经典为纲,临床循迹: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熟悉,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的基础环节,临床诊疗过程中,尊经论治,察阴阳,别脏腑,活络中医思维,提高辨病准确。同时,对于经典方药的使用,强调勿随意减改,以维持方药间的结构。2未病先防,扶阳祛邪:从运动的眼光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扶阳的思想与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从阳气充足的角度御(祛)邪与外,防治疾病加重。本文涉及的附子类方所致疾病可看做逐渐进阶的,为体外寒邪逐渐侵入人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且不断发展并加重的发展过程。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时候,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处方,添加合适防止疾病进展的药物。3灵活用方,优化疗效:导师主导在遣方用药时,以合方、对药的模式进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附子类方主方的不足,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原方的原汁原味,故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常常根据患者症状使用不同功效的合方,数量较多、主治不一,疗效甚佳。4注重调护,兼顾情志:导师认为治疗脾胃病是中医的优势:疗效佳病程短。同时导师也认为脾胃病是一种反反复复的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脾胃病的关键在于治愈后长期的预防顾护。同时脾胃病与情绪精神关系密切,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影响甚至加重躯体与情志问题,注重精神调畅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论文提纲范文)

(1)真武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内科疾病
    1.1 循环系统疾病
    1.2 泌尿系统疾病
    1.3 消化系统疾病
    1.4 呼吸系统疾病
    1.5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6 内分泌系统疾病
    1.7 肿瘤
2 男科疾病
3 妇科疾病
4 儿科疾病
5 耳鼻喉科疾病
6 小结

(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疗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6 讨论

(3)《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
    1. 《傅青主女科》对带下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点
    2. 《傅青主女科》五色带辨证详明
    3.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治疗特色
    4.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方药特色
第二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方剂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1.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疗效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带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黄芪建中汤证治规律
        2 黄芪建中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结果分析
        1 黄芪建中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黄芪建中汤适应证
        3 黄芪建中汤症状规律
        4 黄芪建中汤药物规律
        5 黄芪建中汤常见疾病比较
    四、小结
讨论
    1 研究结果讨论
    2 导师运用张仲景建中法经验探讨
    3 导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总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失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2. 传统医学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董氏奇穴及耳尖放血在失眠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2. 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本研究结论及对未来临床研究的指导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负性情绪及腹痛、腹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评分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感知情况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情况
4 讨论
    4.1 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肠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4.2 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腹痛的影响
    4.3 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腹泻症状的影响

(7)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3.2 排除病例标准
    3.3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4 治疗方法
5 观测指标
6 疗效判定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8.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9 讨 论

(8)补中益气汤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6]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7]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9)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前言
1 葛根芩连汤概述
    1.1 方证概述
    1.2 用量和用法
    1.3 组成和方解
        1.3.1 方剂组成
        1.3.2 方解
    1.4 现代药理研究
        1.4.1 退热作用
        1.4.2 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1.4.3 解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
        1.4.4 抗炎、化痰、止渴、清热作用
        1.4.5 增强免疫力作用
        1.4.6 抗缺氧作用
    1.5 肠炎疾病简述
        1.5.1 放射性直肠炎
        1.5.2 急性肠炎
        1.5.3 溃疡性结肠炎
        1.5.4 慢性结肠炎
        1.5.5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1.5.6 细菌性痢疾
2 临床文献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纳入和整理
        2.1.2 数据分析
        2.1.3 文献的检索和纳入
        2.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1.5 文献整理
        2.1.6 文献质量评价
        2.1.7 文献要素分析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过程
        2.3.1 检索策略
        2.3.2 文献数量统计
        2.3.3 文献要素录入
        2.3.4 文献要素处理
    2.4 研究结果
        2.4.1 文献年份
        2.4.2 文献类型
        2.4.3 文献分布地区
        2.4.4 肠炎类型
        2.4.5 医院级别
        2.4.6 患者信息
        2.4.7 诊断标准
        2.4.8 疗效标准和分级
        2.4.9 干预措施
        2.4.10 中医证型
        2.4.11 临床症状
        2.4.12 用药情况
        2.4.13 临床疗效
        2.4.14 安全性
        2.4.15 文献质量评价
        2.4.16 疾病分类论述
3 葛根岑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3.1 葛根芩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3.1.1 资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Meta分析
        3.1.4 讨论
        3.1.5 结论
4 讨论
    4.1 文献研究情况总结
        4.1.1 文献的一般情况总结
        4.1.2 文献质量总结
        4.1.3 用药情况总结
        4.1.4 临床疗效
        4.1.5 安全性
        4.1.6 Meta分析结果总结
    4.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4.2.1 存在的问题
        4.2.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加附子汤证治规律
        2 桂枝加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桂枝加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加附子汤适应证
        3 桂枝加附子汤症状规律
        4 桂枝加附子汤药物规律
        5 桂枝加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治规律
        2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麻黄细辛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麻黄细辛附子汤适应证
        3 麻黄细辛附子汤状规律
        4 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物规律
        5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再造散证治规律
        2 再造散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再造散一般情况分析
        2 再造散适应证
        3 再造散症状规律
        4 再造散药物规律
        5 再造散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泻心汤证治规律
        2 附子泻心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泻心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泻心汤适应证
        3 附子泻心汤症状规律
        4 附子泻心汤药物规律
        5 附子泻心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乌梅丸证治规律
        2 乌梅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乌梅丸一般情况分析
        2 乌梅丸适应证
        3 乌梅丸症状规律
        4 乌梅丸药物规律
        5 乌梅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大黄附子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大黄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大黄附子汤适应证
        3 大黄附子汤症状规律
        4 大黄附子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温脾汤证治规律
        2 温脾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温脾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温脾汤适应证
        3 温脾汤症状规律
        4 温脾汤药物规律
        5 温脾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理中丸证治规律
        2 附子理中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理中丸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理中丸适应证
        3 附子理中丸症状规律
        4 附子理中丸药物规律
        5 附子理中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九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黄土汤证治规律
        2 黄土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黄土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黄土汤适应证
        3 黄土汤症状规律
        4 黄土汤药物规律
        5 黄土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总体讨论
    1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比较分析
    2 附子类方方证对比
    3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病证关系
    4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真武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蔡秀江,李红,黄美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09)
  • [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J]. 周丰宝.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08)
  • [3]《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孙薇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D]. 王万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D]. 刚丽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负性情绪及腹痛、腹泻的影响[J]. 孙田田,孙亚丽,张晓杰,杨志平.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7]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J]. 郭琳,考延磊,解秀翠,闫雪洁. 中医研究, 2021(01)
  • [8]补中益气汤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朱回福. 湖北中医杂志, 2020(11)
  • [9]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 王诗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D]. 李若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1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