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世界举重十强成绩(公斤)

1976年世界举重十强成绩(公斤)

一、一九七六年世界举重前十名成绩(公斤)(论文文献综述)

王蒙[1](2020)在《笑的风》文中认为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柏晓斐[2](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指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陈莉[3](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张舒[4](2019)在《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文中认为闽南为我国着名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繋。《江声报》作为闽南原乡的地方性报纸,发行於闽南、南洋、台湾三地,在闽南人聚集区拥有大量读者。二战时期(1939-1945),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的联繋被迫中断,《江声报》也受战争影响而停刊。战争胜利後,《江声报》复刊。复刊後的《江声报》中载有大量与南洋有关的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本文试图以这部分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1945-1946年《江声报》中有关南洋的报道进行搜集整理,考察其主要内容,结合档案资料、文史资料、华侨志、侨批等资料,探讨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联系的重新建立,思考流通於闽南与南洋之间报纸的意义,并揭示《江声报》对闽南地方性的建构。本文研究显示,透过复刊後的《江声报》,可以看出:闽南原乡与南洋之间因战争而中断的交通、人员流动及侨汇,在战後初期都开始恢复。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也纷纷开始救济闽南原乡。1946年南洋各国排华风潮渐起,复刊後的《江声报》对此也十分关注,体现出了南洋与闽南信息传递的恢复,以及战後政府和原乡对南洋华侨的关心。复刊後的《江声报》展示了战後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联系恢复的动态过程。《江声报》作为流通於闽南与南洋的报纸,对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的信息传递、文化交流、情感共享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华侨与侨乡之间的通道作用,也建构了闽南的地方性。

王秀丽[5](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田煜[6](2019)在《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文中指出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以本体研究为主,附带考察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结比较句研究现状,分析归纳比较句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第二章:明确比较句定义及其构成成分,并对构成成分进行探讨。比较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比较句只要句子表比较义即可;本文则从狭义角度来对比较句进行界定,认为比较句是指能够表明比较意义、由比较标记及其他比较参项构成的句子。比较句主要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结果五个构成成分,其中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是比较句的基本构成成分。结合语料对构成成分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各构成成分的特点。第三章:考察比较句的类型和句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比较分为“质”的比较和“度”的比较两种类型。由于“度”的比较较为常见,因此本章从意义角度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分类。意义角度的分类除了传统的平比、差比、极比等类型以外,还增加了递比类型;同时根据比较是否实际进行将比较句分为据实比较和虚拟比较两种类型。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主要表现为对句式典型程度的分类。根据句式的典型程度的高低,我们将比较句分为核心句式和边缘句式两种类型。另外,对各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点并对各句式的用法进行总结。第四章:讨论比较句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比较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否定句式的数量和句式的自身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否定后句子意义是否需要其他成分补足将否定句式分为有标否定和无标否定两类。同时总结各构成成分在否定时的先后顺序,认为否定时大体遵循“比较结果>比较点>比较基准>比较主体”(“>”为“优先于”的意思)这一顺序。第五章:对“像……一样”句式进行个案考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比较句的定义,提出了判定“像……一样”句式表比较的五个标准:相似度标准、比较基准是否特指、比较基准是否具有典型特征、“一样”后是否出现比较点和“一样”意义的虚实。对“像……一样”句式的两种具体形式“X像Y一样”和“像Y一样X”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句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第六章:对“不比”句进行个案考察。“不比”在句中出现时,或以动词形式出现,或以短语形式出现。以动词形式出现时,“不比”主要表低于义和不同义;以短语形式出现时,“不比”本身并无意义,“不比”句可以表等同义、高于义或者极比义。“不比”句表不同义时,比较对象通常是两种具体行为且位置较为固定,比较点直接出现在句中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要根据语境中的客观描述性成分推知。第七章:对“一 X比一 X”句式进行个案考察。“一 X比一 X”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表周遍义,也可以表递比义,两种用法除了在时间范畴上有所不同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形义角度来进行区分。“一 X比一 X”句式表递比义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比较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且比较结果难以明确。虽然“一X比一X”句式表比较时常常可以与“越来越X”句式互相替换,但在形式、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别。第八章:对比较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教材考察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的分析;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习得情况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句式的本体使用情况、二语习得情况以及各类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比较句式进行重新选取和分级。最后,对教材、教师和学习者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应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九章: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杨雪丽[7](2019)在《灵台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东南连接陕西省,是甘肃省的东大门,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古称“鹑孤”或“鹑觚”,是陕西省进入甘肃省的必经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灵台城变迁,梳理灵台城的演变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灵台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灵台县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商代为密须国。周代为密国属地。汉为鹑觚县地。晋为鹑觚、阴密二县地。隋大业初,分鹑觚地设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较好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为灵台城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建县以来,人口逐步增长,经济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灵台城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方便。最早的县城遗址是鹑觚城,县治在今邵寨塬。西魏大统中期,鹑觚县治自邵寨塬迁至今中台镇。唐天宝元年(742),改县名“鹑觚”为“灵台”。此后,县治没有搬迁,城址未曾改变。灵台城主城城墙最初是由土筑成的,由于战乱、水患等原因,后来不断修缮,直到万历年间才用砖包砌周围城垣。清代,灵台城内建筑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以灵台为中心,兼有县署、学宫、书院、寺观等一系列建筑物,城区平面格局基本完善。清初,由于连年战乱,灵台县人口大减。政治局势稳定以后,人口逐步增长。民国时期,灵台城内许多被损毁的建筑物都得到了修复或重建,城市平面布局趋于完善。民国后期,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灵台城人口有所增加。农业在灵台县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灵台县农作物品种多种多样,还有以油料作物为重点的各种经济作物。手工业方面,清代以前缺乏记载,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来说明手工业生产情况。民国时期,灵台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无一户地方企业。商业方面,虽然本地人从商者不多,但是,灵台城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贸易的集散地,从“丝绸之路”到“茶马互市”,民族贸易十分活跃。民国二十年(1931)以后,修筑了很多道路,外商往来较多,县城商业有了起色。但是,大多数人仍然亦农亦商。文化方面,学宫、书院的修建,为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灵台县在历史上英才辈出,为灵台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宗教方面,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为主。民国以后,天主教、耶稣教的传入,丰富了灵台城的宗教信仰。此外,灵台城也修建了不少公益建筑,改善了贫困百姓的生存环境。新中国成立以后,灵台城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大多被毁、被拆或改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灵台县政府也在努力打造城市文化。这就需要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在了解灵台城变迁过程和历史文化以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共同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要发展旅游业,也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尽可能协调好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乔培琴[8](2019)在《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中国毒品泛滥对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历代政府皆为禁绝烟毒而做出种种努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毒品实行严禁政策,鸦片烟则经历了从“寓禁于征”到“严禁”,再到“分期渐禁”的转变,虽不能彻底肃清烟毒,却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北平烟毒市场。但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这一进程,广辟烟毒市场,全权把控鸦片种、运、售、吸各环节,制造贩卖烈性毒品,致使战前北平禁烟禁毒成果被破坏殆尽,再次陷入烟毒世界之中。鉴于此,战后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指导下,北平又开展了系统性的禁烟禁毒运动。文章以禁政中的政府与民众为主体,探讨战后北平禁烟运动开展的具体情况。首先,系统梳理战后北平市政府颁布的禁毒法规、建立的禁烟机构以及实施的具体禁烟措施。通过揭露其在这些方面的缺失与不足,表现出战后国民政府组织机构先天性缺失,对内部官员控制力下降,以致其革新社会的内在执行力严重不足;其次,对众多民间团体,如北平戏剧业同业公会、各社会教育机关、北平禁烟协会、各报刊杂志以及众多普通民众在禁烟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积极关注,于具体分析北平民众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据实揭露其各种秘密贩毒行为,以此体现出国民政府对民众控制力的薄弱。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具体分析出其时空特色、成效以及局限性。认为由于国共之争、国民党本身派系复杂、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内部官员腐败等原因,使得战后北平禁烟运动沦为一种国民政府笼络人心、统治华北的工具,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进展缓慢。同时也喻示着战后国民政府治理的混乱以及革新治理社会的失败。

翁宜汐[9](2019)在《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对象是近代漆器艺术在福建地区(现辖区)发展、兴衰、始末的考溯。传统漆艺始终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轨辙同向而行。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艺术,精工良匠迭出,达到封建历史的一个巅峰。然而乾嘉以降,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漆器艺术渐趋勃兴,从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漆艺术重镇。近代“建漆”是以福州、闽南为中心,辐射省内各地区,与当地原生手工艺相适而生,有序融合形成地域性漆艺术的智性形式,为近代小农经济的补充和乡俗文化的部分。它深层次融入社会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凝聚成福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对于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历史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与肇始于明末清初平民阶层开始思想躁动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近代,“全球化浪潮”由东南沿海逐步“登陆”,福建是中西之辩互为楔入的前线。商贸业振兴,在闽庶民、士绅固有的传统观念、文化、习惯出现裂变,转变为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以艺术文化的角度,近代福建漆艺是对传统漆艺保留、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精神与物质相生的造物美学。为众人所共识,恢复、中兴、完善脱胎漆器制法是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巍巍高峰的奠基者,行业日趋壮大。相对之前八千余年漆艺的时代进程,近代福建漆艺器物则呈现类型激增、品类多元的集中期。多样化内外贸易需求是近代福建髹漆品类、技艺、审美相继发展的主要促因。工匠对前人技艺温古知新,不载造法,锐意进取;工艺整体上较前世更加高效,色泽更加妍丽,材质、技巧、图式推陈出新,为漆绘画与装饰萌芽抽生创造可能。后因时局动荡,商贸活动基本停滞,葆有生产资料的漆坊自行生产民用漆器维持生计,技艺高超匠人局囿于资金转而从事漆绘画,以致福建漆艺至今描绘出“艺”与“器”泾渭分明,二者各行其道的艺术图景。从社会文化语境上,明末清初多位帝王好“倭漆”,上行下效,“仿洋漆”顿时成为工匠制作的热门;与日本漆器往来港口多在福建,工匠、商旅、士官云集于此,形成漆器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近代,福州是福建漆器艺术的中心,沈氏家族六世子孙同守漆业,于此起到中坚作用,带动福州漆器行业走向蓬勃;闽南诸地风俗与福州略有参差,漆线雕发源于同安县马巷镇,蔡氏家族作为各中翘楚引领发展;隐匿于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工艺是乡间漆与原生(竹编)手工艺结合的范本,前期满足周遭村民需求,壮大后内外销势起。近代福建漆艺涉及领域远超单纯艺术形式的范畴,它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各国,吸引场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各社会层面人士广泛参与,共同编织和书写近代福建漆艺行动者的交互网络与社会叙事。文本从“物质-社会”双重维度下,重构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情况与场域生态,辨析其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形变”,才能更清晰的观测传统工艺与社会发展的互哺关系,从而对现今传统工艺美术复兴有所毗益。

叶梅[10](2019)在《粲然》文中认为谨以此文献给建国70周年!我一本本啃读那些初读极为晦涩,但渐渐有了味道的书,粒子、轻子、介子、中微子……它们像一颗颗小星星,在我眼前飞舞。我寻访一个个科学家,听他们讲述,他们质朴淡定,但内心似火,我感受着他们的深刻与寂寞。有多少人的汗水化作河流,载动着不断向前的科学之船?我只能从文学的角度去试图描述他们的崇高,领略他们闪现的光芒。那些耐得住寂寞,呕心沥血,种了一茬又一茬麦子,磨了一道又一道宝剑的人们,

二、一九七六年世界举重前十名成绩(公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七六年世界举重前十名成绩(公斤)(论文提纲范文)

(1)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第五章啊!北京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第二十九章不哭

(2)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0.2.3 已有研究评价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
    0.5 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2.1 政治形象定位
        2.1.1 党领导的军队
        2.1.2 人民的军队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2.2.1 作风优良
        2.2.2 纪律严明
    2.3 军事形象定位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3.2 加强军队建设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4.1 文字宣传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4.2 语音宣传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4.3 形象宣传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7.1.1 参军
        7.1.2 支前、拥军、劳军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基本资料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战後交通的恢复
    第一节 轮运
    第二节 空航
第三章 战後初年《江声报》所报道的南洋排华事件
    第一节 菲律宾排华事件
    第二节 印尼排华事件
    第三节 越南排华事件
第四章 战後人员流动的恢复
    第一节 华侨归国
    第二节 归侨复员
第五章 战後侨汇的恢复
    第一节 南洋各国侨汇恢复情况
    第二节 战後闽南侨乡关於侨汇的一些问题及举措
第六章 战後初年南洋华侨对家乡的救济
    第一节 1946年闽南原乡受灾情况
    第二节 1946年菲律宾华侨对闽南原乡的救济
    第三节 1946年其他南洋华侨对闽南原乡的救济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本体研究成果概述
        1.2.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1.3 研究思路
    1.4 两点说明
第二章 比较句的界定及构成成分
    2.1 比较句的界定
        2.1.1 相关概念说明
        2.1.2 比较句的定义
        2.1.3 比较句式的确定
    2.2 比较句的构成成分
        2.2.1 构成成分的确定
        2.2.2 比较对象
        2.2.3 比较标记
        2.2.4 比较点
        2.2.5 比较结果
第三章 比较句的分类与使用情况
    3.1 已有研究概述
    3.2 意义角度的分类
        3.2.1 传统角度分类
        3.2.2 虚实角度分类
    3.3 形式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
    3.4 使用情况和基本用法
        3.4.1 比较句式的使用情况
        3.4.2 比较句式的基本用法
第四章 比较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4.1 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
    4.2 平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4.3 差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4.4 极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4.5 递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4.6 相关问题研究
        4.6.1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4.6.2 否定形式的有标和无标问题
第五章 个案一:“像……一样”比较句式
    5.1 已有研究概述
    5.2 范围界定
        5.2.1 句子本身不表比较义
        5.2.2 句子用法存在争议
    5.3 “像……一样”句式考察
        5.3.1 “X像Y一样”句式
        5.3.2 “像Y一样X”句式
        5.3.3 “X像Y一样”句式和“像Y一样X”句式的关系
第六章 个案二:“不比”句
    6.1 已有研究概述
    6.2 “不比”句的表义情况
        6.2.1 “不比”用法类型
        6.2.2 “不比”以动词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6.2.3 “不比”以短语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6.3 表不同义的“不比”句
第七章 个案三:“一X比一X……”比较句式
    7.1 已有研究概述
    7.2 “一X比一X”句式表递比义和表周遍义的区分
    7.3 “一X比一X”句式特征
    7.4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比较
        7.4.1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共同点
        7.4.2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不同点
第八章 比较句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建议
    8.1 比较句二语习得情况考察
        8.1.1 教材分析
        8.1.2 教师访谈
        8.1.3 学生习得情况
    8.2 比较句式的选取和分级
        8.2.1 比较句式的选取
        8.2.2 比较句式的分级
    8.3 比较句教学建议
        8.3.1 教材要提升科学性和趣味性
        8.3.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8.3.3 学习者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第九章 结语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灵台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灵台县的史料状况
        1.2.2 有关灵台县历史的研究现状
    1.3 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灵台城的兴起
    2.1 灵台县建置沿革
    2.2 灵台城居民
        2.2.1 历史概况
        2.2.2 风俗习惯
    2.3 灵台城兴起的地理条件
        2.3.1 自然地理条件
        2.3.2 人文地理条件
    2.4 灵台城的兴起
        2.4.1 灵台县的建立
        2.4.2 灵台城的兴起
第3章 灵台城的演变
    3.1 灵台城空间形态演变
        3.1.1 灵台城城池的演变
        3.1.2 灵台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3.2 灵台城人口变化
        3.2.1 明代灵台县人口
        3.2.2 清代灵台县人口
        3.2.3 民国时期灵台县人口
        3.2.4 明、清、民国时期灵台城人口
    3.3 灵台城经济发展
    3.4 灵台城文化发展
        3.4.1 学校和教育
        3.4.2 宗教信仰
        3.4.3 历史文化名人
第4章 灵台城的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以后灵台城的发展
        4.1.1 灵台县发展概况
        4.1.2 灵台城发展概况
    4.2 灵台城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自然灾害频繁
        4.2.2 历史文化遗迹破坏严重
    4.3 灵台城保护和发展建议
        4.3.1 治理自然灾害,保证城市安全
        4.3.2 保护城区历史文化遗迹
        4.3.3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3.4 打造旅游名片,发展旅游业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8)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的背景
    2.1 抗战结束之前北平禁烟形势
        2.1.1 1935 -1937 年北平的禁烟禁毒运动
        2.1.2 日本对北平的毒化活动
    2.2 战后初期北平市毒情概览
    2.3 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目的
    小结
第三章 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的法令与机构
    3.1 禁烟禁毒法令的颁布
        3.1.1 国民政府禁烟禁毒法规
        3.1.2 北平市政府单行禁烟法令
    3.2 北平市禁烟禁毒机构的设置
        3.2.1 禁烟禁毒行政机构
        3.2.2 北平市戒烟机构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北平政府禁烟禁毒措施
    4.1 对敌伪烟毒业的接收与处置
    4.2 禁烟禁毒宣传活动
    4.3 帮助烟民戒除毒瘾
    4.4 查缉检举烟毒
    小结
第五章 战后北平禁政中的民众及团体
    5.1 战后民众团体对禁政的协助
        5.1.1 伶人戒烟的示范作用
        5.1.2 社会教育机关对禁政的参与
        5.1.3 北平禁烟协会的推进
        5.1.4 各报刊的禁烟宣传
    5.2 战后普通民众对禁政的配合
    5.3 战后民众的秘密贩毒行为
    小结
第六章 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的特点与成效分析
    6.1 战后北平禁烟禁毒运动的特点
        6.1.1 时段性特点
        6.1.2 地域性特点
    6.2 战后北平禁烟禁毒运动的成效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语境与研究现状
    二、论证方法与书写逻辑
    三、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四、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五、八闽坊间早期近代化
上篇 文质:物质文化
    第一章 源流:溯源赓续
        第一节 “源”与“流”
        第二节 关于近代福建漆艺
    第二章 技艺:文质相兼
        第一节 质法:胎骨工艺的鼎格
        一、胎骨精进
        二、名实考辩
        第二节 文法:髹饰技法的迭新
        一、始于师古
        二、变在观念
        第三节 造法:温古知新的规律
        一、巧法造化
        二、质则人身
        三、文象阴阳
    第三章 器物:物史相鉴
        第一节 品类:与史同行的抽新
        一、信仰塑像
        二、茶食雅集
        三、图饰装饰
        四、来样定制
        五、长物庞杂
        第二节 纹饰:图案变迁的叙事
        一、引譬连类
        二、铺锦列绣
        三、随物赋形
        四、洋画图式
        五、庶民僭越
        第三节 制物:器的转译与演化
        一、瓷器复制
        二、照明变革
    上篇小结: 艺器分离
下篇 乾坤: 社会状况
    第四章 缘起:西学东渐
        第一节 内化:倭制漆器
        第二节 涵化:仿洋漆器
    第五章 地理:城市乡镇
        第一节 福州:绅商与城市行业结构
        第二节 闽南:山村与港口的产销连线
    第六章 伦理:利益博弈
        第一节 线索:活动脉络
        第二节 秩序:官方与民间
    第七章 事件:争端始末
        第一节 组织:同业公会
        第二节 失衡:纠纷经过
        第三节 互哺:城市与场域
    下篇小结: 共同体价值与思考
结语
    一、恢复发展
    二、回答问题
    三、启示思考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一九七六年世界举重前十名成绩(公斤)(论文参考文献)

  • [1]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2]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3]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4]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D]. 张舒. 厦门大学, 2019(08)
  • [5]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D]. 田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灵台城变迁研究[D]. 杨雪丽. 湘潭大学, 2019(02)
  • [8]战后北平禁烟禁毒研究(1945-1949)[D]. 乔培琴. 河北大学, 2019(08)
  • [9]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D]. 翁宜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粲然[J]. 叶梅. 黄河, 2019(01)

标签:;  ;  ;  ;  ;  

1976年世界举重十强成绩(公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