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捕食真菌Arthrospora oligospora CIMHI株的捕食特性研究

线虫捕食真菌Arthrospora oligospora CIMHI株的捕食特性研究

一、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捕食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斌,母晓佳,牛杰康,尚世杰,樊雅茹,丁玉林,王瑞,杜山[1](2021)在《捕食动物线虫性真菌相关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利用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动物寄生性线虫的生物防治对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无公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活性、捕食器形成、真菌基因组学及相关捕食机制到应用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后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万雪梅[2](2020)在《食线虫真菌的保存及部分菌种分子学鉴定研究》文中指出食线虫真菌是动植物寄生线虫重要的生防菌株。本选题的目的是对不同种属的食线虫真菌的保存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在多个菌种短期和长期保存中,寻求一种或者多种较好的保存方法,可以保持或提高菌株的存活能力,并且同时可以保持良好的捕食效果,此后,对在之前从中国采样分离的12株菌株的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后,对这些分离株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其同其他相似菌株的亲缘关系,对这12株分离株进行鉴定。其研究内容如下:采用2%麸皮浸出液琼脂斜面保存、土壤干燥保存、硅胶粒脱脂牛奶保存、改良的硅胶粒吸附保存、冰冻保存(-18℃和-80℃)6种保存方式保存分离株,6个月后检查其存活和捕食效果。结果显示,各种方式保存6个月的分离株存活率分别为100%,94.12%,96.43%,95.56%,88.89%,70.37%,捕食率分别为87.31%,77.08%,81.48%,97.67%,75.00%,63.16%。其中试管斜面保存的存活效果最好,硅胶粒脱脂牛奶保存次之。改良的硅胶粒吸附保存的捕食效果最佳,试管斜面保存次之。采用试管斜面法、冷冻保存法(-18℃和-80℃)、真空冷冻干燥、改良硅胶粒吸附法、土壤干燥法、三角锥瓶中谷物保存的方法研究菌株保存3-5年后的存活和捕食能力,并对冷冻保存(-18℃和-80℃)、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和试管斜面保存这四种方式保存3年后的菌株,利用体外双平皿培养法测定对其对绵羊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L3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保存最佳。在冷冻保存(-18℃和-80℃)、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和试管斜面保存时对捻转血矛线虫L3的减少率分别为88.81%-97.61%,75.20%-97.56%,93.99%-99.64%,87.36%-97.59%。通过对粪便及相关基质中分离的12株分离株DNA提取、PCR扩增测序,获得其18S rDNA、28S rDNA部分序列及ITS1、5.8S rDNA、ITS2全部序列,经GenBank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并结合部分形态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12株菌均为节丛孢属菌株。NPS027、PS015、NPS044、F046、BS087、BS012、NPH037、447这8株菌株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NPS014菌株为奇妙节丛孢菌(Arthrobothys thaumasia)。NPS033、NPS058、NF015这3株菌株为弯孢节丛孢菌(Arthrobothys musiformis)。

盖佳伟[3](2020)在《来源于Arthrobotrys sp.CX1菌株的几丁质酶筛选与其工程菌的构建》文中认为植物病原菌可引发植物病害,从而对作物栽培以及作物产量等造成严重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植物严重病害。目前主要应用化学杀菌剂、重金属以及用传统育种方法对付植物病原菌的方法,但这些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以及对作物本身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研究并开发更加环保的方法用于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中。几丁质酶能够通过降解植物病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来消解真菌细胞壁、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并杀死寄主真菌。同时,几丁质酶酶解产物几丁质寡糖已被研究报道具有抗菌、抑菌等性能,以及可以调节植物功能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几丁质酶作为绿色环保的植物杀虫剂被广泛研究。本文以一株捕食线虫菌Arthrobotrys sp.CX1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其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五个几丁质酶蛋白基因。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得知五个几丁质酶蛋白均为糖苷水解酶18家族蛋白(Glycoside hydrolases family 18,GH18)。GH18家族蛋白为几丁质酶,其家族蛋白含有一个由8个平行的β折叠组成的内桶和由8个α螺旋组成的外桶组成的(α/β)8的圆桶形结构的GH18家族结构域,其具有两个高度保守的活性区域位点:几丁质结合区域高度保守序列SXGG和酶作用活性位点高度保守序列DXXDXDXE。五个几丁质酶蛋白均含有GH18家族结构域以及两个高度保守的活性区域位点,对其分别命名为GH18A、GH18B、GH18C、GH18D和GH18E。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别从Arthrobotrys sp.CX1菌株c DNA中扩增获得GH18A、GH18B、GH18C、GH18D和GH18E五个蛋白表达基因。为了得到高效重组表达工程菌,选择两种表达宿主分别进行构建重组表达菌株:原核表达宿主——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 Lys S和真核表达宿主——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X-33。E.coli BL21(DE3)p Lys S几丁质酶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所表达的目标蛋白其蛋白大小与理论值相同,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重组表达蛋白GH18A,用8 M尿素溶解其包涵体经浓度梯度复性,得到0.12 mg/m L纯目的蛋白。以1%胶体几丁质为底物,用DNS法测定几丁质酶活,未检测到还原糖生成。Pichia pastoris X-33构建重组几丁质酶工程菌株经甲醇诱导表达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量较少粗酶液浓度仅为0.1 mg/m L。其中GH18A可见明显差异条带,其蛋白大小比蛋白理论值65.47 k Da稍大,可能是因为真核宿主对其所表达蛋白的后修饰所影响。GH18B、GH18C、GH18D、GH18E由于蛋白浓度过低未见明显差异条带。以1%胶体几丁质为底物,用DNS法测几丁质酶酶活,GH18A、GH18B、GH18C、GH18D、GH18E测得酶活分别为28.8、48.7、43.7、33.4、4.7 U/mg粗酶。综上所述,本文成功的筛选出来源于食线虫真菌Arthrobotrys sp.CX1的五个几丁质酶蛋白基因,并以真核和原核两种表达宿主构建得到10个重组工程菌株,并确定其在真核表达宿主毕赤酵母X-33为最优表达重组宿主,得到四个具有较高活性的重组几丁质酶。这些研究结果为几丁质酶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并为几丁质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工作。

房美玲[4](2020)在《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的线粒体异质性及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DNA条形码技术为快速而准确地鉴定物种,研究分类和系统学提供了有效手段。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已成功应用于动物DNA条形码研究,而在真菌物种鉴定中的效果却饱受争议。捕食线虫丝孢菌是子囊菌中的一个食肉类群,其菌丝体可变态为各种结构精巧的捕食器官捕食线虫,在生物防治和进化上极具研究潜力。课题组前期对捕食线虫丝孢菌及其相关类群进行DNA条形码筛选和系统发育分析过程中发现,线粒体基因COI在扩增效率、Barcoding gap分析和物种识别效率等方面表现都较其他核基因片段低,且在物种中存在较大的碱基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物种甚至同一菌株在不同PCR扩增体系中均存在大量的碱基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远远超出该基因在相近真菌类群种间的变异范围。为了探究这些SNP到底是线粒体基因体外重组造成的,还是该类真菌本身存在线粒体异质性?本研究对食线虫真菌模式种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菌株YMF1.03037不同单孢培养批次的菌株进行了COI基因的扩增和比较研究,探究各代菌株的SNP变化程度和范围,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组装注释了5株食线虫真菌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结合已发表序列的相关种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共比较分析了7株线粒体基因组。结果如下:(1)为了排除菌株不纯对COI扩增片段差异的影响,并观察不同单孢的COI片段的SNP传到哪一代会消失,每批只选择了一个单孢继续进行下面的挑单孢实验。通过6次单孢分离,得到了70个单孢菌株。并对所挑取单孢进行巢式PCR扩增目的序列COI,得到了124条可用碱基序列。随即对124条碱基序列进行DNA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分析。我们发现YMF1.03037的SNPs在不同单孢代系之间、同一代系内部甚至同一单孢菌株的不同PCR批次都是稳定存在的,但代系间的遗传变异大于同代不同菌株间的遗传变异,且各代系未呈现独特的遗传结构。但随着代数的增加,核酸多态性的变化与F1代趋于一致,大部分独特的等位基因型出现在F1和F6代,说明该种COI基因可能还存在大量潜在的其他的基因型有待发现。重组分析显示,COI基因上的多个位点间发生了重组,说明线粒体异质性的存在。(2)为了考察COI基因型在各个单孢代系之间的分布和相互关系,重新从YMF1.03037的原始菌株平板开始挑单孢,第一代5个单孢菌株,第二代分别从第一代5个单孢菌株中每个挑5个单孢,共25个单孢菌株,以此类推直至第三代共125个菌株。经过重复挑单孢后,发现不同单孢之间的SNPs还是存在,重复单孢实验第4个单孢至第二代第5个单孢支系积累了不少独特等位基因型,在PCA分析中出现聚类,说明不同单孢谱系之间的遗传变异有一定差别。(3)为了检验其他少孢节丛孢的COI基因中是否存在YMF103037,,我们通过巢式PCR扩增了YMF1.02787、YMF1.02896、YMF1.03104、YMF1.03142、YMF1.03162、YMF1.01883、YMF1.03038其他7株少孢节丛孢的COI部分外显子片段,发现在这几株菌的同样的COI片段中,同样存在SNPs。为了检验YMF1.03037的其他序列是否存在SNPs,我们通过通用引物扩增了ITS、RPB2、TEF、MAT1-2以及设计引物扩增COX3的两个片段、COB以及COI的最后一个外显子,都没有发现SNPs的存在,再次证明少孢节丛孢COI序列存在异质性。(4)组装注释了YMF1.03037和其它3个少孢节丛孢、产生收缩环和的食线虫真菌物种环捕德氏霉YMF1.03216,以及不产生捕食器官的未定名物种Dactylella sp.YMF1.01838。加上本课题组之前注释的YMF1.01883和Dac.haptotyla,共有产三维菌网的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种内4个菌株,另产其他两种捕器的以及不产捕器的3个菌株,共7株菌株进行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捕食线虫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含子数目及基因间隔区大小的影响,核心PCGs的碱基组成变化频繁,不产捕器的菌株在基因顺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

韩天龙[5](2019)在《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消化道线虫(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是寄生于宿主消化道的线形动物门(Nematoda)多种线虫的统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和直肠等消化道内;可对宿主造成广泛的损害,包括:夺取营养、吸食血液、破坏黏膜组织、物理压迫、阻塞管道、释放毒素、导致过敏反应、引发炎症、诱发免疫缺陷及引入其它病原体等。消化道线虫病是世界上主要的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广泛传播,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威胁。绵羊消化道线虫病主要由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毛尾目(Trichurata)线虫,及有尾感器纲(Phasmidea)杆形目(Rhabditata)和圆线目(Strongylata)线虫感染所致;其种类多、分布广,多为混合感染。草原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尤为严重,以土源性线虫感染为主,可致绵羊饲草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增加,体重增加缓慢,发育受阻,生长周期延长,繁殖性能降低,免疫力下降,经济效益低下等,制约着绵羊产业健康发展。应用化学药物进行定期驱虫,仍然是绵羊消化道线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化学驱虫药的长期和频繁使用,尤其是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和时间的不规范,导致抗药虫株的产生。驱虫药抗药性(Anthelmintic resistance,AR)的产生已经成为困扰养羊业的全球性问题。新型抗消化道线虫药物的开发以及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已迫在眉睫。蒙东地区绵羊存栏量近年来均保持在6000万只左右,占内蒙古绵羊存栏总量的70%以上,其拥有可利用草原面积约3800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绵羊产业呈现良好且稳定的发展势头。为了掌握蒙东地区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明确消化道线虫对常见化学药物的抗药情况,探索新的生物防治途径。本研究以具有绵羊产业发展优势的蒙东地区5个盟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旗县作为试验调查点,以放牧绵羊为调查对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绵羊新鲜粪便样本中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收集,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McMaster’s method)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检测计数,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测定;对照《绵羊寄生蠕虫虫卵图谱》进行了消化道线虫虫卵的种属鉴别,并参照我国现行农业行业标准NY/T1465-2007《牛羊胃肠道线虫检查技术》进行了感染优势线虫第三期幼虫(Third-stage larvae,L3)孵化试验,完成了消化道线虫感染优势种类的鉴定;剖解了绵羊消化道线虫寄生部位,进行了消化道线虫成虫的检测,并对寄生部位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完成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了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常见驱虫药的抗药性;从蒙东地区土壤中进行了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开展了捕食线虫真菌制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最高感染率达到了100%,最低感染率达45%,平均感染率达79.2%;蒙东地区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的个体最高感染强度达32400 EPG,调查点内最高平均感染强度为6192.5 EPG,最低平均感染强度为494.1 EPG,蒙东地区平均感染强度为1813.2 EPG。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种类复杂多样,感染较为严重,检测到了30种以上不同形态的消化道线虫虫卵;主要感染的线虫有毛圆属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p.)、血矛属线虫(Haemonchus spp.)、奥斯特属线虫(Ostertagia spp.)、细颈属线虫(Nematodirus spp.)、类圆属线虫(Strongyloides spp.)等,其中以血矛线虫属和毛圆线虫属感染最多。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在不同地域、品种、性别、年龄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性。消化道线虫对绵羊寄生部位可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引起绵羊皱胃黏膜和小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溃疡、糜烂、增厚、萎缩、缺损、脱落等多种机械性损伤和炎性反应,显微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抗药性,尤其是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已经十分严重,阿苯达唑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ED50值高达5.670μg/mL;抗药线虫包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类圆线虫等,其中最主要的抗药线虫为血矛线虫。从蒙东地区的土壤里分离到了2株具有捕食线虫特性的真菌,经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鉴定为隐球菌属(Papiliotrema flavescens)和根霉菌属(Rhizopus oryzae)菌株;这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临床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孢子制剂均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具有一定的驱虫效果,可有效减少绵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虫卵数,这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感染严重,捕食线虫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感染现状提供了最新调查数据,为其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王新芳[6](2018)在《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兽用化学驱虫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导致家畜寄生虫病的防治问题凸显,其中尤以寄生性线虫为甚,给我国畜牧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新型治疗家畜线虫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欣喜的是,相关学者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发现线虫的天敌——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家畜线虫病的防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对线虫的侵入和消解等过程中能够分泌多种胞外蛋白酶,其中就包括丝氨酸蛋白酶。为获得该酶的基因和启动子信息,进而为后续有关蛋白酶和捕食线虫性真菌杀灭寄生性线虫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研究拟以捕食线虫性真菌的代表种—少孢节丛孢菌内蒙古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了发掘及初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先扩增少孢节丛孢菌内蒙古株丝氨酸蛋白酶的编码序列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再转化至Transetta(DE3)表达感受态中,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以及表达产物的纯化。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内蒙古株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可以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其最适IPTG诱导浓度为1.5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8h,并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2)以少孢节丛孢菌基因组及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oz1)为基础,利用BLAST对两者进行比对,进而找到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oz1起始密码子上游侧翼序列,据此设计引物扩增和克隆该片段并测序,然后用启动子在线分析软件Promoter Scan、NNPP、Promoter 2.0及CpG岛在线预测软件EMBOSS和Meth Primer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序列长度为2009bp,与原始序列比对后发现同源性为96%;在少孢节丛孢菌胞外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009bp中存在启动子的基本结构TATA框、转录起始位点TSS、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CpG岛等结构。(3)构建重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P1和5’端缺失重组载体pGL3-Basic-P2和pGL3-Basic-P3后,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与HeLa细胞中,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009bp(P1)分别在HEK-293T细胞与HeLa细胞中能显着增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活性,确定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可能位于序列P1中,为后续进行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的研究和少孢节丛孢菌捕食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云润[7](2018)在《圆盘菌系统发育学、生物地理学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文中指出捕食线虫真菌是食线虫真菌里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些真菌能够生成各种各样的捕器来侵染或捕捉线虫,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属性,常被用作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和研究适应性进化的模式生物。在分类上,捕食线虫丝孢菌主要的三个属Arthrobotrys,Drechslerella和Dactylellina的成员与圆盘菌科建立了有性和无性的一一对应关系,是盘菌亚门中最早分化的支系之一。然而,对于这个真菌类群的分类研究,分子系统学证据支持按照捕器类型分属,但属内种间的鉴别还是主要依据形态学,导致种间、种内分类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问题普遍存在,更进一步,捕食线虫丝孢菌还存在明显的种内分化,目前还没有解决这几个可能的隐存种是如何分化的,那么圆盘菌是否也经历了一定的地理分化?本研究对本实验室现有的捕食线虫真菌菌株进行广泛的形态和分子分析,利用多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结合Gen Bank中已有的数据,对其种内种间关系、系统发育种推断、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化时间、历史分布重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两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注释、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旨在为捕食线虫真菌的起源、进化及其可持续生物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主要结果如下:1.捕食线虫真菌系统发育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利用核基因ITS,RPB2,nr SSU,β-tubulin,TEF-1α和线粒体基因mt LSU,共6个片段对捕食线虫真菌及其相关类群进行了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分析。测序并分析了共860条序列,来自390个菌株分属于70个捕食线虫真菌及相关类群。通过条形码常用标准分析发现,ITS+RPB2两基因联合最合适作为该类群的DNA条形码,并且通过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比较,确定4.2%的种内遗传距离值作为这个类群的分种鉴定的参考值。基于此标准值和系统发育分析,我们校正了59株菌,并且提出了3个新的系统种。同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圆盘菌中捕食线虫真菌是由非捕食线虫真菌进化而来,并在此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捕器。分子钟显示圆盘菌的最初分化时间为311 Mya,刚好在泥盆纪(3.65 Mya)大灭绝之后,而捕食线虫真菌的起源时间为117 Mya,刚好在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的时间(201.4Mya)之后。因此,圆盘菌从起源到获得捕器,营养方式从腐生到捕食,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各种捕器的分化在时间上则相对较快,收缩环与粘性结构分开时间约为98 Mya,三维菌网与粘球分化时间约为87 Mya,三维菌网与粘性分枝的分化时间约为77 Mya。分析显示,各种捕器的分化在地理上并无特异性,通过Bayesian Binary MCMC analysis进行历史分布区重建,结果显示东亚地区为捕食线虫真菌的起源中心。该真菌自东亚起源后,在渐新世到中新世这一时期曾多次经过路桥(或陆地)传播到欧洲和美洲并发生异域成种现象。2.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从NCBI获得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和坚黏孢亚隔指孢(Dactylellina haptotyla)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初步注释和人工校对。结果显示A.oligospora大小为160613bp,而Da.haptotyla为146101bp,均包含1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OX2,COX3,COB,ATP6,ATP8,ATP9,COX1,NAD1,NAD2,NAD3,NAD4,NAD4L,NAD5,NAD6,2个核糖体基因(rnl和rns),分别有24和26个t RNA,以及一些其他的编码未知蛋白的ORF框。两株菌分别含有33和27个内含子,其中以COX1含有的内含子最多,分别为12和9个。内含子中,大多数存在编码归巢核酸内切酶的开放阅读框(ORF)。根据这些信息注释环状线粒体基因组并绘制了物理图谱。同时,比较这2株菌的线粒体基因组与其他子囊菌的线粒体基因组,下载有效的子囊菌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序列,通过贝叶斯推导进行蛋白质建树,系统发育分析显示,A.oligospora和Da.haptotyla线粒体蛋白质基因在子囊菌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与核基因是一致的,但线粒体基因明显比核基因进化的要快得多。

王家亮[8](2018)在《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模式初探》文中提出目的对捕食线虫真菌在滇西北高黎贡山北段和云岭南段苍山的开展调查,了解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分析影响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方法1、高黎贡山采样策略:土样采自高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公路,沿独龙江新公路每1km设置一个样点,在高山溪流处总共设置五个样点,其中在溪流与道路交汇处设置一个样点,并以此样点为中心向两侧延伸,每隔30m设置一个样点,包括在独龙江老公路,以及独龙江隧道入口、出口和隧道内部进行样点的设置,并以隧道为分界线,高黎贡山分为东坡怒江流域与西坡独龙江流域,其中东坡怒江流域50个样点,西坡独龙江流域66个样点,共116个样点,580份土样,样点采集的海拔范围在1400-3400m。2、苍山采样策略:样品采集于大理苍山东、西坡的阴坡和阳坡。样点采集的海拔范围在2100-3500m,海拔每升高100m设置一个采样点,东、西坡分别采集150份土样,其中阴、阳坡各75份。3、样品采集方法:陆地样品的采集:每个采样点对角线5点取样,取样深度为5-30cm,充分混匀取约200g装于采样袋;溪流样品的采集:在高黎贡山溪流样点处,每个采样点对角线5点取样,取其溪流底泥约200g置于采样袋中,陆地和溪流样品采集完之后带回实验室低温密封保存,并于一周内处理完所采集的样品。4、地理、环境指标的记录:包括海拔高度、经纬度、坡向、采集时间等地理环境指标。5、对采集的土样进行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鉴定到种。6、对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检出率进行计算并绘图,结合海拔、坡向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滇西北不同海拔高度的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共分离和鉴定出3属17种177株捕食线虫真菌,其中高黎贡山15种120株,苍山12种57株,高黎贡山较苍山存在更为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无论是高黎贡山、苍山还是研究区整体,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物种丰富度均高于东坡(滇西北东坡:14种70株,滇西北西坡:15种107株;高黎贡山东坡:12种46株,高黎贡山西坡:13种74株;苍山东坡:8种24株,苍山西坡:11种33株),其中苍山东西坡的阳坡较阴坡存在更为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高黎贡山陆地较溪流存在更为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在垂直梯度上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检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滇西北物种丰富度:y1=-1.64x12+9.76x1-1.20,R12=0.90,P<0.05;滇西北检出率:y2=-6.74x22+37.99x2-19.87,R22=0.93,P<0.05),其中滇西北东、西坡、高黎贡山及其东、西坡以及高黎贡山水陆均呈现出相同趋势。捕食线虫真菌在苍山垂直梯度上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苍山物种丰富度:y5=-1.20x5+7.80,R52=0.63,P(27)0.05;苍山检出率:y6=-9.47x6+48.42,R62=0.97,P(27)0.05),东、西坡及其阴阳两坡也均呈现出相同趋势。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是整个滇西北的优势种,其中奇妙单顶孢(Arthrobotrys thaumasium)是高黎贡山的优势种,椭圆单顶孢(Dactylellina ellipsosporum)是苍山的优势种,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是滇西北东坡和西坡优势种。而高黎贡山东坡怒江流域和西坡独龙江流域的优势种均为奇妙单顶孢(A.thaumasium),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是东坡及其阴阳两坡的优势种,奇妙单顶孢(A.thaumasium)是西坡及其阴阳两坡的优势种。高黎贡山陆地的优势种为奇妙单顶孢(A.thaumasium),溪流的优势种为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结论温度、降雨量和线虫的分布可能是影响滇西北高黎贡山和苍山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采样点设计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垂直分布模式呈现差异性的原因。

王波波[9](2018)在《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体内外试验的研究》文中指出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作为家养动物寄生线虫病生物防治的候选菌种,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分离D.flagrans,研究当地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研究分离株的超微结构及该菌与寄生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分离株体外捕食线虫效果和体内通过绵羊消化道后的存活能力。本研究从1532份不同类型的样品中检出D.flagrans的总频率为1.70%(26/1532)。其中在牛、羊粪便、粪堆、牧场土壤中检出真菌,圈舍土壤未检出。纯化后共得到D.flagrans纯培养物13株。形态学研究表明,分离株能够产生两隔或两隔以上、棍棒形、弯月状和“V”形等文献中从未记载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偶尔多育。分离株的部分18S rRNA和28S rRNA及ITS1–5.8S rRNA–ITS2的基因序列对比表明,分离株与GenBank中记载的D.flagrans序列相似度为98%–100%;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有4个分离株与其它的7个D.flagrans分离株分别在一个亚支上。所试验的3株D.flagrans分离株在11–35℃均可生长,最佳生长温度30℃;在pH4–12可生长,pH≤3和pH≥13不生长,最佳生长pH为7–8。11个分离株于2%CMA、WA、2%WBA(麸皮浸出液琼脂培养基)、PDA上的生长试验表明,除2株外,9株于2%CMA和WA上菌丝径向生长快于2%WBA和PDA(p<0.05)。通过扫描电镜的研究,获得了D.flagrans的分生孢子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厚垣孢子超微结构以及该菌捕食毛圆科线虫L3(感染性幼虫)动态学过程,L3在添加后6–8 h被捕捉,L3在捕捉后的第6 h被菌丝穿透、捕捉后24 h开始被消化、捕捉后48 h被完全消化,同时在虫体内可产生厚垣孢子。10株分离株在体外杀虫试验中对绵羊粪便中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蛇形毛圆线虫)L3的减少率为57.21–99.83%,对Haemonchus contortus(捻转血矛线虫)L3的减少率为62.12–99.88%。代表性菌株口服绵羊后12–96 h从粪便中排出孢子,其中饱腹比空腹口服排出时间滞后24 h;3株分离株口服家兔,2株在口服后4–24 h从粪便中排出孢子,1株(SFG170)在18 h孢子已经从粪便中消失。10株菌经绵羊口服后表明,在通过绵羊消化道后均能存活,同时对粪便中H.contortus L3的减少率为55.15–98.82%。

胡黔林,王波波,许强,王帆,方文秀,蔡彬,张超,刘艳秋,曾嘉庆,张海燕,王海玉,刘洋,蔡葵蒸,曹欣[10](2017)在《奇妙节丛孢的分离及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捕食过程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牛羊放牧草地土壤、粪堆、厩舍土壤及林地土壤中分离捕食线虫性真菌奇妙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thaumasia),并进一步了解分离株对线虫的捕食过程。首先,使用诱饵平板技术分离奇妙节丛孢菌;然后,借助扫描电镜对NBS005分离株与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幼虫及自由生活线虫秀丽隐杆线虫的捕杀动态学及相互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1 532份与牛羊相关的样品中分离出11株奇妙节丛孢菌,检出率为0.71%(11/1 532)。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加入试验线虫后第6小时,该菌产生捕食结构并开始捕捉试验线虫。其中,二期幼虫(L2)于捕捉后第8小时被真菌刺入角质层,第30小时虫体明显皱缩,提示虫体正处于消化过程,第78小时虫体被消化完全;第三期的感染性幼虫(L3)于捕捉后第12小时被真菌穿透,第42小时虫体表面皱缩,第84小时虫体消化完全;秀丽隐杆线虫于捕捉后第7小时被真菌刺入并明显皱缩,第12小时虫体严重皱缩,第18小时消化完全。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分离的真菌属于奇妙节丛孢菌,该菌捕捉以上三种类型的线虫后,真菌对线虫捕食作用的时间随着线虫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二、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捕食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捕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捕食动物线虫性真菌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捕食线虫性真菌捕食活性的研究
2 捕食器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3 基因组学及相关捕食机制的研究
4 捕食相关活性物质的研究
5 捕食性真菌应用模式的研究
6 展望

(2)食线虫真菌的保存及部分菌种分子学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线虫菌物
        1.1.1 捕食线虫真菌
        1.1.2 内寄生真菌
        1.1.3 机会性真菌
        1.1.4 产毒真菌
        1.1.5 食线虫真菌的研究历程
    1.2 食线虫菌物的多样性研究
        1.2.1 食线虫菌物地理分布情况
        1.2.2 食线虫真菌的分布多样性影响因素
        1.2.3 土壤抑菌作用对捕食线虫真菌影响
    1.3 食线虫菌物的系统发育进化研究
        1.3.1 食线虫菌物的传统学分类研究
        1.3.2 食线虫菌物的分子学分类研究
    1.4 孢子休眠对真菌的影响
    1.5 菌物保存方法研究概况
        1.5.1 菌种保藏
        1.5.2 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1.6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食线虫真菌的保存和检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的来源
        2.1.2 实验器材和试剂
        2.1.3 培养基的制备
        2.1.4 菌种的保存
        2.1.5 线虫的制备
        2.1.6 保存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离株的存活和捕食能力检查
        2.1.7 保存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离株的体外捕杀线虫效果的检查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菌株不同保存条件下保存6 个月的效果
        2.2.2 菌株不同保存条件下保存3-5 年的效果
        2.2.3 真菌不同条件下保存后的体外杀虫效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的分子学鉴定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剂和器材
        3.1.2 菌株来源
        3.1.3 培养基的制备
        3.1.4 菌丝的培养
        3.1.5 DNA的提取
        3.1.6 目的序列扩增
        3.1.7 PCR产物回收
        3.1.8 克隆和酶切验证
        3.1.9 序列提交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3.2 结果
        3.2.1 捕食线虫真菌分子学鉴定及序列的提交
        3.2.2 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
    3.3 讨论
第4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来源于Arthrobotrys sp.CX1菌株的几丁质酶筛选与其工程菌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1.2 几丁质酶
        1.2.1 几丁质酶来源及分类
        1.2.2 几丁质酶的结构特征
        1.2.3 几丁质酶的水解机制
    1.3 几丁质寡糖
        1.3.1 几丁质寡糖的功能与用途
    1.4 捕食线虫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sp
    1.5 外源蛋白重组表达系统
        1.5.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1.5.1.1 p ET表达系统及T7 启动子
        1.5.1.2 大肠杆菌表达真核基因
        1.5.2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1.5.2.1 毕赤酵母诱导表达原理
        1.5.2.2 启动子的选择及研究进展
    1.6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2.2.2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的结构域功能预测
        2.2.3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
        2.2.4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的三级结构的预测
    2.3 小结
第三章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大肠杆菌表达宿主的构建
    3.1 材料
        3.1.1 菌种及质粒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PCR引物
    3.2 方法
        3.2.1 试剂的配制
        3.2.2 培养基的配制:100 m L
        3.2.3 Arthrobotrys sp.CX1总RNA提取
        3.2.4 E.coli DH10B热转感受态的制备
        3.2.5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基因全长的克隆
        3.2.6 几丁质酶基因的纯化
        3.2.7 重组GH18-p ET28a的构建与鉴定
        3.2.8 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鉴定
        3.2.9 重组大肠杆菌诱导表达
        3.2.10 包涵体梯度复性
        3.2.11 几丁质酶活力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rthrobotrys sp.CX1总RNA的提取
        3.3.2 RT-PCR扩增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基因
        3.3.3 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3.3.4 重组大肠杆菌SDS-PAGE检测
        3.3.5 几丁质酶包涵体复性
        3.3.6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Arthrobotrys sp.CX1 几丁质酶毕赤酵母表达宿主的构建
    4.1 材料
        4.1.1 菌种及质粒
        4.1.2 主要试剂
        4.1.3 PCR引物
    4.2 方法
        4.2.1 试剂的配制
        4.2.2 培养基的配制:100 m L
        4.2.3 GH18-p PICZαA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4.2.3.1 几丁质酶的扩增及纯化
        4.2.3.2 质粒p PICZαA的提取、双酶切及纯化
        4.2.3.3 几丁质酶基因与双酶切产物的连接
        4.2.4 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鉴定
        4.2.4.1 热转E.coli DH10B
        4.2.4.2 大肠杆菌E.coli DH10B菌落PCR鉴定
        4.2.5 毕赤酵母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4.2.6 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
        4.2.6.1 重组质粒线性化及纯化
        4.2.6.2 电转毕赤酵母X-33
        4.2.7 重组酵母的鉴定
        4.2.8 重组GH18/X-33 的诱导表达
        4.2.9 粗酶液活力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质粒p PICZαA双酶切
        4.3.2 大肠杆菌E.coli DH10B克隆菌株的鉴定
        4.3.3 重组质粒线性化
        4.3.4 重组毕赤酵母X-33 的鉴定
        4.3.5 诱导表达及SDS-PAGE检测
        4.3.6 几丁质酶活性检测定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的线粒体异质性及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线粒体异质性研究现状与前景
        1.1 线粒体遗传方式研究现状
        1.2 线粒体异质性
        1.3 真菌线粒体异质性研究意义
        1.4 COI在真菌分子鉴定研究中应用现状
    2 真菌线粒体基因比较研究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捕食真菌模式种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 YMF1.03037 的单孢分离菌株的COI基因多态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器材
    2.2 实验方法
        2.2.1 单孢的挑取
        2.2.2 重复挑单孢实验
        2.2.3 DNA的提取
        2.2.4 PCR扩增及分析
        2.2.4.1 扩增引物
        2.2.4.2 扩增体系
        2.2.4.3 扩增程序
        2.2.4.4 PCR扩增结果跑胶检测及测序
        2.2.5 测序结果分析
        2.2.5.1 序列比对分析
        2.2.5.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2.6 排除重组分析
        2.2.7 COI不同批次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扩增结果统计
        2.3.2 单孢菌株COI序列比对分析
        2.3.3 第一批六代单孢SNPs、等位基因频率及核酸多样性变化规律
        2.3.4 第一批所有单孢的单倍型分布和遗传结构分析
        2.3.4.1 单倍型分布
        2.3.4.2 分子变异分析
        2.3.4.3 群体遗传结构
        2.3.4.4 第一批单孢系统发育分析
        2.3.5 重复单孢实验结果
        2.3.5.1 重复实验所有单孢扩增结果同时比较
        2.3.5.2 重复单孢菌株的主坐标(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
        2.3.5.3 群体遗传结构
        2.3.5.4 重组分析
    2.4 A.oligospora线粒体COI基因的异质性及可能原因
第三章 7株捕食真菌线粒体基因组的注释和比较分析
    3.1 实验菌株
    3.2 线粒体注释方法
        3.2.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组装
        3.2.2 线粒体基因组的注释
        3.2.3 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描绘
    3.3 线粒体基因注释结果
        3.3.1 YMF1.03037注释及分析结果
        3.3.2 YMF1.03216注释及分析
        3.3.3 YMF1.01838注释及分析
        3.3.4 YMF1.02765注释及分析
        3.3.5 YMF1.02775注释及分析
    3.4 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分析
        1.1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2 蒙东地区绵羊产业疾病威胁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研究进展
        2.1 消化道线虫感染危害
        2.2 抗消化道线虫药物及应用现状
    第3章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3.1 噬线虫真菌研究进展
        3.2 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寄生部位的病理损伤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抗药性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噬线虫真菌防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应用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6)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1 捕食线虫性真菌研究进展
        1.1 杀线虫性真菌的分类
        1.2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机制
        1.3 胞外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2 启动子研究概况
        2.1 启动子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2.2 启动子克隆方法的研究进展
        2.3 启动子的功能鉴定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及载体
        1.1.2 仪器
        1.1.3 试剂
        1.1.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1.2 方法
        1.2.1 少孢节丛孢菌的培养
        1.2.2 Aoz1基因的扩增及克隆
        1.2.3 Aoz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2.4 Aoz1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
        1.2.5 重组载体pET32a-Aoz1表达产物的纯化
        2 结果
        2.1 少孢节丛孢菌的培养结果
        2.2 Aoz1基因的扩增、克隆及测序结果
        2.3 重组载体pET32a-Aoz1的酶切验证结果
        2.4 Aoz1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
        2.5 重组载体pET32a-Aoz1表达产物的纯化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研究二 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5'侧翼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菌株
        1.1.2 仪器
        1.1.3 试剂
        1.1.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浓度与完整性的鉴定
        1.2.2 Aoz1基因5'侧翼序列的扩增及克隆
        1.2.3 Aoz1基因启动子的预测和分析
        2 结果
        2.1 基因组DNA的完整性、浓度与纯度的检测结果
        2.2 Aoz1基因5'侧翼序列克隆及测序结果
        2.3 Aoz1基因上游侧翼序列的生物信息学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研究三 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启动子的功能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载体及细胞
        1.1.2 主要试剂
        1.1.3 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5'端缺失序列的扩增
        1.2.2 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1.2.3 重组报告基因质粒的细胞转染表达
        2 结果
        2.1 5'端缺失序列P2及P3的PCR扩增结果
        2.2 5'端缺失序列的重组报告基因质粒的酶切验证和测序结果
        2.3 重组报告基因质粒的细胞转染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圆盘菌系统发育学、生物地理学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捕食线虫真菌及其有性型
    2.圆盘菌科中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类学研究
    3.捕食线虫真菌分化时间推断和历史分布重建
    4.子囊菌祖先特征推演研究进展
    5.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6.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圆盘菌科真菌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系统发育分析
        2.2 圆盘菌科系统发育种识别及校正
        2.3 圆盘菌科中捕食线虫与非捕食线虫之间关系
        2.4 圆盘菌分化时间推断
        2.5 历史分布重建
    3.讨论
        3.1 系统发育分析
        3.2 圆盘菌科中捕食线虫与非捕食线虫之间关系
        3.3 分化时间推断
第三章 捕食线虫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
        1.2 序列的获取与比对
        1.3 系统发育分析
        1.4 生活史特征重构
    2.实验结果
        2.1 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
        2.2 坚黏孢亚隔指孢(Da.haptotyla)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2.3 少孢节丛孢与坚黏孢亚隔指孢相比较
        2.4 线粒体系统发育分析
        2.5 子囊菌生活史特征重构
    3.讨论
        3.1 少孢节丛孢与坚黏孢亚隔指孢相比较
        3.2 线粒体系统发育研究
        3.3 子囊菌生活史特征重构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1.1 高黎贡山样品采集策略
        2.1.2 苍山样品采集策略
        2.1.3 样品采集方法
    2.2 地理、环境指标
        2.2.1 高黎贡山地理、环境指标
        2.2.2 苍山地理、环境指标
    2.3 实验器材
    2.4 培养基的制备
    2.5 诱饵线虫的培养与制备
    2.6 捕食线虫真菌菌株的分离纯化
    2.7 捕食线虫真菌的鉴定
        2.7.1 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鉴定
        2.7.2 捕食线虫真菌的分子鉴定
    2.8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
        3.1.1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不同属的组成分布
        3.1.2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不同物种的组成分布
        3.1.3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
        3.1.4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
    3.2 滇西北不同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
        3.2.1 滇西北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
        3.2.2 滇西北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
        3.2.3 滇西北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
    3.3 高黎贡山不同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
        3.3.1 高黎贡山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
        3.3.2 高黎贡山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格局
        3.3.3 高黎贡山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
    3.4 苍山不同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
        3.4.1 苍山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
        3.4.2 苍山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格局
        3.4.3 苍山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
        3.4.4 苍山阴、阳坡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
        3.4.5 苍山阴、阳坡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
        3.4.6 苍山阴、阳坡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
    3.5 高黎贡山水陆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
        3.5.1 高黎贡山陆地-溪流捕食线虫真菌的物种组成
        3.5.2 高黎贡山陆地-溪流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格局
        3.5.3 高黎贡山陆地-溪流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
4 讨论
    4.1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1.1 高黎贡山-苍山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1.2 高黎贡山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1.3 苍山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2 滇西北不同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2.1 高黎贡山不同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2.2 苍山不同坡向上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3 高黎贡山水陆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格局讨论
    4.4 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优势种和特有种分布讨论
    4.5 研究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的垂直分布模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体内外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食线虫真菌概述
        1.1 食线虫真菌的分类
        1.2 食线虫真菌分离鉴定技术
        1.3 捕食线虫性真菌系统发育进化
    2 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分布及生态学
        2.1 食线虫真菌栖息地和种的多样性
        2.2 海拔、气候和季节对食线虫真菌分布的影响
        2.3 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对食线虫真菌的影响
    3 捕食线虫性真菌捕食机理
        3.1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食线虫真菌捕食机制
        3.2 捕食线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3.3 细菌、线虫和食线虫真菌相互作用与食线虫机制
    4 食线虫性真菌体内外试验
        4.1 体外捕食试验
        4.2 体内试验
    5 食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分类地位及形态学、遗传学研究
    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分离、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器材和试剂
        1.2 主要培养基的制备
        1.3 样品采集
        1.4 分离真菌所用的诱饵线虫
        1.5 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1.6 真菌分离株的形态学研究方法
        1.7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的分离
        2.2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的形态学变异
        2.3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3 讨论
第三章 温度、pH对D.flagrans分离株生长的影响及培养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器材和试剂
        1.2 培养基
        1.3 试验菌株
        1.4 不同温度水平对D.flagrans分离株生长特性的测定
        1.5 不同pH水平对D.flagrans分离株生长特性的测定
        1.6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测定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温度对D.flagrans分离株生长的影响
        2.2 酸碱度对D.flagrans分离株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基对D.flagrans分离株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Duddingtonia flagrans中国分离株孢子结构及该菌对毛圆科线虫L3捕食机理的扫描电镜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器材、试剂和培养基
        1.2 试验菌株
        1.3 诱饵线虫
        1.4 扫描电镜的样品和方法
    2 结果
        2.1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孢子的超微结构
        2.2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与毛圆科线虫L3相互作用
    3 讨论
第五章 Duddingtonia flagrans当地分离株对两种毛圆科线虫L3杀虫效果的体内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Du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的体外试验
        1.2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的体内试验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对毛圆科线虫L3的体外杀虫效果
        2.2 分离株通过绵羊消化道时间的试验结果
        2.3 分离株通过家兔消化道时间
        2.4 Duddingtonia flagrans分离株通过绵羊消化道后,对绵羊粪便中L3减少效果
    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缩略词
附录二:补充图表
附录三:作者简介
致谢

(10)奇妙节丛孢的分离及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捕食过程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诱饵线虫
    1.3 真菌分离
    1.4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1.5 实验动物
    1.6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及操作
2 结果
    2.1 奇妙节丛孢菌的分离
    2.2 分离株奇妙节丛孢菌对捻转血矛线虫L2、L3及秀丽隐杆线虫捕食作用的动态观察
3 讨论

四、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捕食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捕食动物线虫性真菌相关研究进展[J]. 侯斌,母晓佳,牛杰康,尚世杰,樊雅茹,丁玉林,王瑞,杜山. 动物医学进展, 2021(07)
  • [2]食线虫真菌的保存及部分菌种分子学鉴定研究[D]. 万雪梅.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来源于Arthrobotrys sp.CX1菌株的几丁质酶筛选与其工程菌的构建[D]. 盖佳伟.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4]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的线粒体异质性及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D]. 房美玲. 云南大学, 2020(08)
  • [5]蒙东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真菌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D]. 韩天龙. 吉林大学, 2019(02)
  • [6]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研究[D]. 王新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7]圆盘菌系统发育学、生物地理学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D]. 张云润. 云南大学, 2018(02)
  • [8]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模式初探[D]. 王家亮. 大理大学, 2018(01)
  • [9]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体内外试验的研究[D]. 王波波.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10]奇妙节丛孢的分离及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捕食过程的观察[J]. 胡黔林,王波波,许强,王帆,方文秀,蔡彬,张超,刘艳秋,曾嘉庆,张海燕,王海玉,刘洋,蔡葵蒸,曹欣. 中国兽医科学, 2017(07)

标签:;  ;  ;  ;  ;  

线虫捕食真菌Arthrospora oligospora CIMHI株的捕食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